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對「西太平洋共軍所部署反介入區域拒止圈」之攻防

                                                                                                                                                2025/5/18 

本文大綱:A、共軍為進攻台灣區域於西太平洋佈署反介入區域拒止圈;B、中共攻台時於中國東方與南方海陸空域可能發生戰役的幾個區域;C、美日澳有必要沿第二島鏈擴建多軍種與物資供應基地、和射程可及中國大陸本土之飛彈陣地;D、能在美國西岸與第三、第二、第一島鏈之間進行敏捷作戰部署E、有關各軍於西太平洋共軍所部署反介入區域拒止圈之攻防。 

A、共軍為進攻台灣區域於西太平洋佈署反介入區域拒止圈                                                                           (台灣區域:日本先島群島+台灣+菲律賓巴丹群島 

A.1 中俄2國空軍2022-3年度在日本海、東海、菲律賓海的飛行軌跡 

日本衛省20232024年版防衛白書中公佈20222023年度(日本財政年度為4/19/30因他國戰機、飛行器接近領空而派出戰機緊急升空應對的次數統計表與區位示意圖。總計派出架次2022年度7782023年度669,其中針對中國飛機2022年度575次、2023年度479次,針對俄羅斯飛機2022年度150次、2023年度174次。

       圖12024年度日本航空自衛隊飛機緊急起飛應對外國飛機接近領空事件次數            來源:2024年日本防衛白皮書英文版P.277 


22022年度日本戰機緊急升空所應對俄羅斯、中國飛機之飛行路線 

從圖2可以看到中共空軍巡航演習之重點在:東海海域,以防衛海疆,同時在攻台時拒阻自東海南下援助台灣的軍隊;並經由宮古海峽進入台灣東部海域,以準備攻擊台灣島東部、建立區域拒止圈拒阻美日等國軍隊自日本南西諸島東側南下援助台灣,同時拒阻自夏威夷方面前來援助台灣的軍隊;可能為了交換俄羅斯艦艇穿過對馬海峽→東海→宮古海峽進入台灣東面海域巡航演習,也向北穿越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巡航演習

 
          圖32023年度日本戰機緊急升空所應對俄羅斯、中國飛機之飛行路線                                來源:2024年日本防衛白皮書英文版P.278

從圖3可以看到中共軍機:在日本海向北擴大了一點巡航演習區域、自日本與那國島與台灣之間110公里寬之海峽進入台灣東部海域、不只環繞台灣巡航演習已成為日常,似乎環繞日本先島群島釣魚台群島八重山群島宮古群島巡航演習也可以成為日常,已形成將台灣與日本先島群島都圈入囊中的陣勢 

A.2 共軍航母艦隊在西太平洋演練對台灣區域建立反介入拒止圈

                  圖4:共軍於攻擊台灣區域時可能佈署的A2/AD bubble                                                                             來源:2023/11/7國航母在太平洋演習9後駛入南海                                                                            白色軌跡為2022/12/172023/1/1中共遼寧號航母編隊演習留下                                  藍色軌跡為2023/4/6-26中共山東號航母編隊演習留下                        紅色軌跡為2023/10/28-11/5中共山東號航母編隊演習留下

從圖4可以看到中共航母艦隊在西太平奄美大島與關島之間建立區域拒止圈以拒阻美軍西進的陣勢。若中共取得台灣…。 

關於2023/4/6-26中共山東號航母編隊演習的報導 

對一個在台灣西面與東面海域同時進行的演習,下面6則報導就各有視角,讀來有趣。 

中文維基百科20234月環台軍事演練Wikipedia 2023 Chinese military exercises around Taiwan

自由亞洲電台2023/4/17事实查核│山东舰一来,美国航母就逃了?

上報2023/4/26解放軍要斷我「三線」 台灣的應對策略在哪裡

TaiwanNews 2023/4/27 Shandong Carrier Group returns to port: What does its            deployment mean?

大紀元2023/4/28沈舟:山東號首次遠航 菲律賓最揪心

國防安全雙週報2023/5/26中共海軍山東艦首次西太平洋遠海長航訓練之觀察 

要全面了解一件事∕物的真相,和這件事∕物對系統環境中所有其他事∕物的意義與影響,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只人間事∕物如此,對自然界事∕物進行科學研究也是如此。

2025/2/14日本防衛大臣於記者會公布2024年記錄到中國海軍艦艇,包括兩棲攻擊艦與船塢登陸艦,穿越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以及與那國島和台灣之間水道,進出東海和太平洋68次,是202121次的3倍以上;另外記錄到中共航空母艦艦載機在西太平洋進行1,200架次起降訓練。日本政府對中國日益頻繁的海洋擴張行動有強烈的危機感。 

2025/3/20國軍為何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全因共軍對台威脅型態有變化!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了2024年中共海空軍在台灣周邊和西太平洋動態的變化。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對西太平洋2個國家社群競爭局勢的概觀 

2025/2/13 美國印太司令部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司令在2025年檀香山國防論壇的主題演講中提到下列幾點: 

2025 Honolulu Defense Forum這個網頁有該主題演講視頻和演講文字稿,下文以意譯方式摘述演講重點) 

•中國政府正走在一條危險的道路上,他們目前在台灣周邊的侵略性行動並不是他們所說的演習,而是為武力統一台灣進行排練

•在南海,北京公然無視國際法,以驚人的膽量宣稱對國際水域擁有主權、將人工島嶼軍事化、騷擾商船、恐嚇試圖行使合法權利的漁民與國家,威脅海上航線的貿易自由流動。

•在東北(?西北)太平洋,一條專制軸線正在興起。中國、俄羅斯、朝鮮已成為麻煩製造者三角,他們從海底到九天之上,在共享先進的潛艇科技與衛星能力、轟炸機聯合巡邏、海軍聯合演習、和外交合作方面不斷擴大協調的範圍和規模,使太平洋面臨從自由與開放轉變為受到爭奪與被控制的威脅。

•我們聯合部隊每個單位,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太空軍、海岸防衛隊的彈藥庫存都持續降低,工作積壓使維修排程每個月都拖得更長。空中、飛彈、海上、太空載台的老化速度比我們目前能更換它們的速度快,被容許的作業誤差空間越來越小。這些問題使我們精準導引彈藥的庫存遠低於需求、降低所有武器的妥善率、載台已超過使用期限,使設備與人員都承受巨大壓力。

•運用大規模無人系統,通過可在對抗環境中運作的有靭性多頻譜通訊網絡,它們能自主地覆蓋戰場、承受各種風險,在不大增人員需求的情況下大增戰鬥力,以台灣海峽的地獄景象阻止中國攻擊台灣。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存在,概念也已被證明,但我們缺乏足夠的規模和整合。

•單靠科技無法贏得這場戰鬥。我們必須以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改革國防官僚機構。簡化採購系統;採購的速度要與戰鬥速度同步,而不是與委員會的速度同步。需要具備按需生產從螺旋槳到電路板等零件的能力;我們庫存中每個主要載台都包含不再生產的零件,添加製造功能並結合人工智慧驅動的預測性維護可以改善物流鏈。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列印零件,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大幅提高載台妥善率。我們的朋友和盟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智慧和才智。透過協調我們的努力,我們可以實現環境所要求的激增生產;我們必須打破合作障礙,協調標準,建立能夠抵禦任何危機的供應鏈最重要的是加強我們的聯盟和夥伴關係,這是我們實力的基礎、戰略重心,不是外交禮節。它們代表實際的作戰能力、擴大的機動能力、前沿的姿態和共同的承諾,對於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來說必不可少。

•印度–太平洋地區是目前世界的重心。

•我們的優勢仍然顯著,我們在太空、反太空和網路戰領域擁有跨世代優勢,這些能夠也將為戰爭帶來決定性的優勢。

•我們需要有加快部署步伐的意志,使實施速度與創新步伐相符。我們帶著目標、力量和供給前進,今天概述的改革需要立即付諸行動,不能等待完美的條件。 

2025/4/8美韓造船廠簽署協議 有望助美軍趕上中國艦隊規模這則報導顯示,雖然雙方只簽了合作備忘錄,離合約還頗有距離,但已從願望、初步構想進入行動階段。本文認為關鍵在美國有關部門要認清,必須大量釋出製造、維修、零組配件訂單給盟邦和伙伴國家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大家一起努力,否則不只船舶的製造與維修能力,很多武器彈藥在製造與維修能力方面原本領先專制國家社群的差距,都可能會逐漸縮小到被反超。 

[注:所台灣海峽地獄景象(Hellscape),一般認為指的是在台海部署上千艘無人潛艇、無人水面艦艇、和空中無人機,把台海變成渡海攻台部隊的地獄…。本系列會於適當時機簡單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A.3 中國彈道飛彈以北京為中心之射程範圍

                      圖5:中國彈道飛彈以北京為中心之射程範圍                                                 由內而外東風21DF-21)、東風3/ADF-3A)、東風26DF-26)、東風4DF-4)、東風                                  31 DF-31)、東風5DF-5/A/B/C)。                                                          來源:2024年日本防衛白皮書                                                              不曉得為何未列東風41DF-41),有說其改進型射程可達15,000公里 

5各型共軍陸基飛彈對其射程範圍內之敵方陸上水上作戰部隊,均有攻擊能力,可與其航母艦隊之作戰能力相輔相成。

大家知道各種武器,即使是拳腳,其攻擊力量之實際落點與其目標落點之間都會存在圓形機率誤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依據維基百科Wikipedia有關詞條內容,4所列示各型飛彈之CEP大約為DF-21 700mDF-21A 50mDF-21B 10mwith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d active radar)、DF-21D為反艦飛彈;DF-3/A 1,500-3,000公尺;DF-26 100公尺;DF-4 1,500公尺;DF-31 100m for silo launched and 150m for TEL-launchedDF-5 50-800公尺;DF-41 100公尺。 

B、中共攻台時於中國東方與南方可能發生戰役的幾個區域

6:中共攻台時可能發生戰役的區域  來源:地球在線

在中共發動武力攻台戰爭臨戰之前或戰時,在台灣以外,中國東方與南方之空陸域也可能發生衝突或小戰役。但由於中共能同時動用的總兵力與飛彈等武器彈藥是有限的,其絕大部份攻擊力量會運用在下面所說的B.3戰區,B.1B.2戰區只會是佯攻。可是在B.1 B.2戰區發生衝突甚至小戰役時,即使防守方判斷只是佯攻,但侵略方同步發動的宣傳作戰與其全球同路人媒體的誇大渲染效應,仍會動盪世界民心,提高社會焦燥情緒;被侵略方必需適當因應。 

B.1 南海戰區 

1970年代開始,與南海爭端Territorial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有關各方對峙衝突的頻率與程度逐漸升高。除了近年來經常進行的航母艦隊等多國聯軍演訓活動外,於共軍出現準備實施武力攻台作戰之端倪時,美國海軍若能派遣載有F-35B等艦載機、氣墊或機械化登陸艇、與海軍陸戰隊員之胡蜂級直升機船塢登陸艦Wasp-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已於本部落格前一篇中美2國海軍的戰力B.5.2 美國海軍之兩棲戰艦與大型登陸艦小節中簡介)+適量護航軍艦進駐菲律賓若干適當港口+進駐菲律賓若干空軍基地,準備進行突破共軍於西太平洋所部署反介入區域拒止圈作戰(於本文D.5 美國攻擊中國在西太平洋佈置區域拒止圈航母戰鬥群的能力小節簡述)之空軍戰機,可以遏止中共趁機目前對峙中之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一舉占領後填海成礁、或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周邊填海造陸等行動 

若美國決定實施上段所述方案,則胡蜂級兩棲戰鬥群需要與航母戰鬥群輪流執行南海自由航行措施,屆時在南海執勤的兩棲或航母戰鬥群就負責執行上述方案。 

目前中共在南海中已完成軍事化的有渚碧礁Subi Reef美濟礁Mischief Reef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正軍事化的有中建島Triton Island);已進行填海造陸的有南薰礁Gaven Reefs)、東門礁Hughes Reef)、西門礁赤瓜礁Johnson South Reef華陽礁Cuarteron Reef);中共於2012/7/24在海南省設立沙市Sansha City),管轄西沙群島Paracel Islands)、中沙群島Zhongsha Islands)、與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所有島礁及其周邊海域。太平島Taiping Island)距台灣高雄港1,600公里,目前在中華民國高雄市旗津區行政管轄下,有1機場(07/251,200 x 30公尺)、2碼頭、及200餘人(海警、運輸、氣象、醫護)居住;中共、菲律賓、越南均主張對該島擁有主權。 

南海島礁很難防守,趁著共軍攻台,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印尼等國不無可能在美國聯盟的協調與適當協助下,與美國合約採取同步軍事行動,迅速把目前被中共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占領的所有島礁分掉。大家效法中共以前先搶占先贏的做法,搶占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上述協調現在就可以進行,但本文不清楚南海周邊國家與民主國家社群,是否已實質接受中共占據南海這幾處島礁為永遠的既成事實。 

在中共攻台臨戰前進駐菲律賓的兩棲或航母戰鬥群與軍機,自然可以協防巴丹群島、台灣、和先島群島。 

美國或可盡快便宜讓售給日本2胡蜂級直升機船塢登陸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早已開始和韓國、菲律賓、澳洲、印度等國海軍聯合演習,成為美國之外第一島鏈另一支柱的態勢明顯。面對中共常態性侵略導向的耀武揚威,島嶼眾多的日本除3艘大隅級兩棲運輸艦外,盡快擁有2(實際巡航備戰常僅1艘,另1艘維修保養)可搭載F-35B等艦載機、氣墊登陸艇、與1,687名陸戰隊員的胡蜂級直升機船塢登陸艦是合理的。當然這需要日本防衛省也這麼思考而有購買意願。 

需要照顧太平洋許多島國和南海等區域自由航行的澳洲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已有2坎培拉級兩棲攻擊艦Canberra-class landing helicopter dock)和4艘海灣級船塢登陸艦Bay-class landing shipHMAS Choules

B.2 韓國與日本周邊小島甚至小部份2國本土戰區 

除了二戰結束後日本主張為其領土之北方4一直在俄羅斯控制下+中日2國均將無人居住之釣魚台群島Senkaku Islands)劃入自己版圖+韓朝日之間的獨島主權爭議Liancourt Rocks dispute外,目前中朝俄3國與韓日2國之間似乎並無其他領土爭議;因此除了無意間發生之海上空中陸上小糾紛外,中國陣營並無在韓國與日本周邊或2國本土生亂的正當理由。 

除本文圖1、圖2所示情況外,近年中俄2國軍艦軍機亦曾多次刻意繞行日本本土周邊海域+穿越津輕海峽大隅海峽;並於韓中重疊海域建立海上平台劃定東經124度禁制線,有在黃海東海擴大中國內海範圍的可能性。韓日美3國本就應該對於與中俄朝3國之間可能發生之各種衝突準備應對的預案,何況共軍於攻台臨戰前與戰時,在戰術上有於韓日2國周邊甚至小部份本土地點尋釁茲事,使韓日民心畏縮,牽制日軍南下援台之可能。從近年韓日美3國軍隊不斷各自聯合進行各種演訓看,3國應該早就有與時俱進的許多套應變預案了。 

不過話說回來,早年美軍偵察機也三不五時貼近中俄朝3領海連接區contiguous zone)巡行偵測,理論上3國早就同樣對美日韓3國侵擾他們的各種可能性準備好應對預案。


                                              7:中國國防戰區分佈  來源:抖音

從圖7看,若以圖中各國或各區域之人口為分母,則日本和蒙古軍隊之人數顯得薄弱,菲律賓更薄弱。當然軍力不能光看軍隊人數。 

以下是與本區域直接有關各方之軍事力量,其中美國印太司令部在全球調度軍力的彈性很大: 


在大略溜覽過上列各方之軍力,和美韓、美日、美日韓、中俄聯合軍演的概況,以及上面圖6後,本文猜測中俄朝3國軍隊若為牽制日本甚至韓國軍隊,不讓它們援助台灣的防衛作戰而在本區域製造事端,很可能不僅佔不到便宜,反而給日韓美3國軍隊藉處理事端而順勢反擊,破壞中國山東與江蘇2北部戰區南部與東部戰區北部)海岸線,削弱中共攻台軍力的機會,讓中共攻台作戰有失焦失力之虞。 

大家都知道今天不會有國家想占領中國領土,但破壞中國山東與江蘇2省海岸線是什麼意思?本系列會在以後機會合適時稍加說明。 

B.3 日本先島群島Sakishima Islands)+台灣菲律賓巴丹群島Batanes戰區 

中國除了宣佈南海大部份海域和台灣海峽為其內海外,多年來釣魚台列嶼週邊也是不寧之地;這是2025/5/4一則報導東海爭議海域再起波瀾 中日互指侵犯領空 

若中共想在最短時間內攻占台灣造成既成事實,則這個區域是共軍理論上唯一應該集中全力攻擊的區域。中共需要更加精進5代戰爭Fifth-generation warfarenon- kinetic military actionkinetic warfare技術;没把握就別輕率動手,若動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力求快速完事,並且盡少殺人。戰爭拖得越久、殺人越多,侵略者承受的國際與國內壓力就越大;本文猜想大多數人類會把以武力攻台的中共定義為侵略者。 

日本、台灣、菲律賓如何在本戰區進行防禦呢?從有關各國軍力∕科技經濟文化政治總體國力∕區域與全球國際競爭總體格局、和下面圖7與圖8概觀,3國若要成功防禦,需要3國聯防美國和民主國家社群援助。3國為什麼需要聯合防禦呢美國和民主國家社群又為什麼願意援助3國聯防呢?因為中國國力大於聯防3國之和,3若不聯合又無外援,必然被中共軍隊各個擊破;若3國陸續被中國擊敗,則美國和民主國家社群在全球各國既合作又競爭的格局中總力量大減,傷及自身福祉。但3國如何聯防?友邦如何援助?都需要有具體方案,有賴大家一起努力構思並共同執行。

                         圖8:以宮古島為中心之防衛圈示意圖                                                   (目前在宮古、石垣等島已有飛彈等軍事陣地)

       來源2023/9/5巴丹島將成為美軍西太平洋防線的最後一個塞子

目前在日本宮古和八重山2個群島上的防禦力量仍很薄弱,而菲律賓巴丹群島上還没有飛彈陣地和陸∕海∕空∕軍基地,只有海岸警衛隊哨所可能將佈署日本援贈的監視雷達。上圖8的巴丹島基地目前不存在。 

無需解釋,與其他海峽相比,巴士海峽是中國海軍進出第一島鏈CV值(Coefficient of flow-Volume本文於此意指:海峽單位寬度於單位時間可通過的船舶數)次高的水道,從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海南、廣西的海港出發,前往西太平洋的船舶幾乎都會走巴士海峽,為什麼美軍迄今未與菲律賓合作,於巴丹群島上建設軍事基地呢?本文猜測是因為以今日美、中2國水下戰力之對比,美軍「在必要時」有能力對共軍封閉巴士海峽,也有能力對共軍封閉CV值最高的宮古海峽。 

但隨著共軍實力持續增加,美菲2國有可能在菲律賓北端的巴丹群島等地建立陸基防禦陣地。2025/4/23有報導兩個史上第一次 日本參與美菲肩並肩軍演 美反艦飛彈部署菲律賓最北端 

B.4 日本防衛省倡議第一島鏈為單一戰區One Theater 

2025/4/29有報導日倡「單一戰區」聯防抗中 自衛隊前三星陸將小川清史5月初安保演說受關注單一戰區的構想在操作上比「日台菲3國聯防美國和民主國家社群援助」更前進一大步;試想日中台3國共同面對中國1個大國,在備戰和作戰時還分為3個戰區,各幹各的,雖說聯防,效率不容易高的。如果在備戰和作戰時能以1個戰區來思考和作業,效率可以提高不少,本系列以後還會再討論這個構想 

接下來先簡單談一下為應對中共武力犯台,理論上應該沿第二島鏈進行的戰爭準備。 

C美日澳有必要沿第二島鏈擴建多軍種與物資供應基地、和射程可及中國大陸本土之飛彈陣地 

本系列於2024/12/25所貼出之「西太平洋地區抵抗武力侵略的軍事戰略(2/2)」一文中曾經很簡略的省視過第二島鏈的情況,本文不多重複,只進一步說明以下幾點。 

對美國和民主國家社群來說,第二島鏈在軍事上主要的角色是:做為來自美洲地區援助第一島鏈作戰之所有軍隊∕軍事與民生物資的預存與中轉供應站;做為反擊侵略第一島鏈敵人(假設為中共)之中程∕中遠程彈道飛彈發射陣地;當第一島鏈出現大缺口(譬如萬一台灣被中共占領統治)時,做為拒阻敵人進一步向中太平洋地區擴張之前沿防禦陣地;…。 

C.1 民主國家社群對太平洋島國之經營 

簡單回顧殖民地的發展 

從某個角度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14101640年代被後人稱為大航海或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時代;17401840年代被後人稱為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或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 

在這2個時代,先進列強們移民統治自己發現並占領的海外新土地,向殖民地購買當地原物料位階的農礦產品甚至人口,基本上賣給當地成品位階的工業產品,交易價格由殖民統治者訂定,被統治者基本上没有議價能力,大致上只能得到剛夠維生的報酬,儲蓄不多。這種流行的海外貿易模式被稱為殖民主義Colonialism,被殖民的地區被泛稱為殖民地colony 

隨著殖民地人民的見識,特別是對其他國家的見識逐漸增加後,就會自然覺醒」自己在政治上被少數殖民者統治、經濟上被少數殖民者占便宜或說削剝了…。當殖民地人民覺醒且行有餘力者多到某個臨界點時,便會聯合起來反抗殖民統治,爭取自治,這是人性自然的表現。 

平心而論,與先進列強相較,殖民地同胞在文明落後很大時,殖民地資源是被殖民者占便宜或說剝削了,心性和學養欠佳的殖民者難免趾高氣揚;但也因為殖民者帶來的文明,使被殖民者逐漸進入現代社會,進步的速度則受很多因素影響。但不管進步快慢,都比自己關門獨立發展快很多。稍微誇張一點說,遺世獨立是很難進步的。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只有美國一個主要勝利者,蘇聯是接受美國戰爭物資援助的次要勝利者,其他殖民國家都因戰亂而滿目瘡痍,自顧不睱。而美國無意對其他國家進行殖民統治,反而主導成立聯合國,鼓勵各殖民地自治,由美國企業們協助他們發展經濟,於是全球各殖民地陸續獨立。美國則通過其企業在全球硬體軟體貿易中累積的利潤而更加富裕強大,世界變得比從前人道、文明很多。 

二戰結束後原先的發達國家們在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正式名稱是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的協助下很快復興,原先略有基礎的落後國家只要努力,就發展得很快。再之後在美國國力優勢持續下滑的過程中,經由各國各區域的合作與競爭,世界朝多元化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 

大家都知道二戰結束後世界上還有1個以蘇聯為首、中國為次的共產∕社會主義國家社群,向全球有條件發展共產∕社會主義的國家輸出不排除武力的無產階級革命…。 

不曉得今天還有没有1819世紀意義的被殖民地?

下圖顯示當年海權列強在太平洋地區建立殖民地的範圍與時間

                          圖10A 1939 map of the Pacific Rim                                                                                            圖中年份顯示列強占領太平洋地區土地的大約時間                          來源:維基百科∖Pacific Area - The Imperial Powers 1939 - Map.svg

客觀公正者在面對問題時會盡力了解有關各方對於爭端的不同意見,下面轉載2則對於民主國家社群威權國家社群近年來競爭太平洋區域影響力的看法 

2022/6/30 Tsargrad TV(沙皇電視台)這篇報導 ВТОРОЙ ФРОНТ В ОКЕАНИИ(大洋洲第2戰線–可以Google等翻譯器翻譯)表達了就美澳與中國之間對於太平洋島國之爭的一種俄羅斯觀點。 

2025/2/28分析:中國與庫克群島的合作協議對南太平洋諸國意味著什麼?新西蘭為何反彈? 

C.2 台灣、沖繩、呂宋3大島與關島、檀香山、美國西岸的距離

                             圖11:太平洋3條島鏈示意圖                                                                                 [注:第三島鏈北端或應為沿阿留申群島Aleutian Islands)劃設?]                來源為加強印太部署,美國開始規劃第4、第5島鏈

下面是美國西岸→檀香山→關島→日本沖繩島、台灣、菲律賓呂宋島這個鏈條上幾座主要機場間的距離,有點遠:


洛杉磯、檀香山、關島、日本那霸、台灣台中、菲律賓克拉克機場跑道 

洛杉磯國際機場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06L/24R 2,721 x 45.72公尺、06R/24L 3,318 x 45.72公尺、07L/25R 3,939 x 45.72公尺、07R/25L 3,382 x 60.96公尺 

檀香山國際機場Daniel K. Inouye International Airport08L/26R 3,767 x 60.96公尺、08R/26L 3,658 x 60.96公尺、04L/22R 2,120 x 45.72公尺、04R/22L 2,744 x 45.72公尺;水面跑道04W/22W 914 x 公尺、08W/26W 1,551 x 公尺 

關島有安東尼奧·汪帕特國際機場Antonio B. Won Pat International Airport06L/24R 3,663 x 45.72公尺、06R/24L 3,052 x 45.72公尺)、與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06L/24R 3,208.6 x 60.96公尺、06R/24L 3,413 x 60.96公尺) 

沖繩有那霸機場Naha Airport18L/36R 3,000 x 45.11公尺、18R/36L 2,700 x 45.11公尺)、普天間海軍陸戰隊機場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Futenma06/24 2,740 x 45公尺)、嘉手那空軍機地Kadena Air Base05L/23R 3,688 x 91.13公尺、05R/23L 3,052 x 60.96公尺) 

中清泉崗機場Taich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18/36 3,659 x 60.96公尺) 

菲律賓克拉克國際機場Clark International Airport02L/20R 3,200 x 29.87公尺、02R/20L 3,200 x 60公尺)

C.3 強化第二島鏈支援第一島鏈作戰、以及本身自衛作戰的能力

12    來源2025/1/31英國宜強化與汶萊關係 助第一島鏈台灣防衛

C.3.1 第二島鏈上現有與整建中的機場 

12從北向南看,第二島鏈上主要有伊豆Izu Islands:其中伊豆大島Izu Ōshima)上有103/21 1,800 x 45公尺跑道的機場;但大島離伊豆半島22公里,不列入第二島鏈機場)小笠原群島Bonin Islands,含火山列島,僅火山列島中的2個島上有機場)∖火山列島[其中硫磺島與南鳥島上有機場]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其中帕甘島、塞班島、天寧島、羅塔島、關島上有機場;本文視從塞班島到關島的範圍為關島核心圈、雅浦島科洛尼亞:島上有機場)、帛琉(有機場)哈馬黑拉島Halmahera:無機場)。

                                  表1:第二島鏈上機場                                       天寧島上Tinian North Field目前有4條整建中跑道 

上述各島之間的距離:硫磺島(面積29.86平方公里)–約1,000公里(Microsoft Copilot依據硫磺與帕甘2島座標計算出的直線距離)–帕甘島(47.32平方公里)–320公里–塞班島(119平方公里)–9.3公里–天寧島(101.22平方公里)–117公里–羅塔島(85.13平方公里)–87公里–關島(540平方公里)–720公里–雅埔島(100平方公里)–480公里–帛琉(459平方公里)

C.3.2 關島核心圈 

本文視從塞班島到關島的範圍為第二島鏈關島核心圈。 

關於關島核心圈與天寧島上的機場 

A.    運用敏捷作戰Agile Combat EmploymentACE)佈署 

隨著對方在陸海空太空全面普及情報∕監視∕偵察網絡、以及所有軍種在遠程精準打擊火力技術方面的進步,使己方軍事基地面臨的生存風險大大增加;而財政和政治約束也限制了己方永久性新軍事基地的建設。 

於是己方改變以往在若干較大基地部署較大規模部隊的警備作戰方法,將大部隊拆分為多個較小部隊單位,分散部署到多個基地,彼此之間緊密連繫、以快速而靈活的協調性行動,來達成共同的作戰目標。 

任何戰略戰術都有利有弊,交戰各方從最高指揮官到單兵運用戰略、戰術、和武器的能力決定成敗。有興趣多了解一點ACE的朋友不妨先參閱下面2份文件:2022/8/23 Air Force Doctrine Note 1-21Agile Combat Employment、與2024/9/6 Assessing Agile Combat Employment for the Pacific Air Forces 

有些對於第二島鏈和太平洋中眾多小島嶼的討論提到睡蓮戰略( Lily Pad Strategy),將之與軍力分散式佈署以及ACE連結,認為各處的小部隊可以很靈活地分進合擊。網路上有不少對於睡蓮戰略的討論,本文摘錄21美军治下的海外领土小型化改革:美国睡莲计划2024/9/3),簡介了二戰之後美軍海外基地從國中國睡蓮葉子的演變;第2Lily Pad Strategy: A Smarter Way to Make the Leap to Growth2017/2/13),簡介了企業界的睡蓮式發展策略。 

基地都需要若干配套設施,不同規模有不同的管理問題。外行人想起1977-78年間在海軍陸戰隊服士兵士官役時,有一段時間營部在高雄壽山,聽到一件事,不知真假或有無誇張,說陸戰隊司令有一次在晚上到一個海防據點突擊檢查,下令緊急集合,40分鐘過去,應到官兵還集合不全;當時没問據點有多少人,直覺可能是一個排。 

B.    關島核心圈 

本文視北起塞班島,南至關島這約莫1,000公里間的範圍為第二島鏈關島核心圈。圈內的機場跑道總數為塞班島2+天寧島5(最多可7)+羅塔島1+關島4,合計12(最多可14)。各島的面積與最高點海拔數字如下: 

塞班島Saipan island:面積118.98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475尺)有機場如表1所示。 

羅塔島Rota Island:面積85.13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495公尺)有機場如表1所示。 

關島Guam:面積549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407公尺)有機場如表1所示。 

C.    天寧島Tinian上的機場 

天寧島土地面積100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87公尺。Tinian Naval Base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天寧島建設空、海軍基地的情況。駐紥在這裡的美國空軍執行了29,000次任務,參與多次對日本的空襲,包括為催逼日本盡快投降,於1945/3/10總共325B-29轟炸機對東京的屠殺式燃燒彈大轟炸1945/8/68/9在日本各投下1顆原子彈B-29轟炸機和伴隨機都從天寧島北場起飛。 

依據這份PowerPoint Presentation,當時天寧島北場有4 8,500 英尺2,590公尺)長的轟炸機跑道;西場有2 8,500 英尺的轟炸機跑道、和1 5,000 英尺(1,524公尺)的戰鬥機跑道;合計7條跑道。 

2025/3/7 U.S. Air Force, Navy Restore Historic WWII-Era Airfield in the Pacific這篇報導介紹美國陸海空和海軍陸戰隊工程團隊,正在修復天寧島北場自二戰結束後廢棄的4條跑道和附屬設施,供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行動使用。 

MicrosoftAI助理Copilot說,天寧島北場正由美軍重建的4條跑道其歷史運行方向分別為02/2004/2206/24 08/26

中國的東風-26程彈道導彈DF-26:速度18馬赫、射程可達5,000公里、CEP 100公尺)2018年開始列裝火箭軍服役,射程涵蓋關島,這當然是中國值得自豪的成就,於是出現關島快遞、關島殺手等別稱,不少彈指間關島即灰飛湮滅、美國何足懼哉的言論自中國洋溢而出。這種虛驕張揚的心態若成為中國同胞的主流,對於國民性格會造成很不良的影響。2024/9/18秦安:国防部称关岛不会有任何安全可言,将其摧毁的方式有几种這篇報導是水準比較高的文宣,但其內文尤其是標題仍然意圖誤導讀者對作戰實情留下相反的印象。

                    圖13  中國大陸與第二島鏈上的飛彈可以相互打擊                           圖來源2016/5/14中國能夠突破第二島鏈的封鎖嗎? 知道真相後軍迷都沸騰了

中國飛彈有攻擊第二島鏈的能力,而且攻擊能力逐漸增強;但大家不宜忽略,未來陸續佈署在第二島鏈上的中程飛彈在受到中共飛彈襲擊後,在第一時間就會全面還擊的。中國大陸距離關島和第二島鏈各島5,000公里範圍內,不會移動的各種產業工廠建設與港口密集,互轟起來損失會遠遠遠比第二島鏈嚴重;這是中國在○○時間內難以扭轉的劣勢。各攻擊目標的坐標位置和優先順序當然是早就輸入好的,視需要調整, 

對於中共若發動武力對外侵略,美日與民主國家社群會優先反擊中國重要海港與工業生產工廠的事,應該現在就告訴並不斷提醒中國大陸同胞。因為反擊重點是摧毀設備設施,屆時針對各目標情況可以先射擊125分鐘後再射擊125-10分鐘後再依預定數量全面射擊,以減少無辜同胞的傷亡。這種仁慈會增加反擊方的成本、降低被攻擊方的損失。 

C.3.3 關島核心圈以南的第二島鏈 

雅浦島Yap:面積100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78公尺)1條跑道,和帛琉Palau:帛琉最大島嶼是Babeldaob,島上有全國最高點海拔242公尺境內3條跑道。 

帛琉親美,没有獨立的軍隊,國防依賴美國,已同意美國空軍於境內設立一套耗資超過1億美元的超視距雷達系統Over-the-horizon radar,預計2026年投入使用。2025/3/17帛琉聘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為高級經濟顧問這篇報導顯示,台灣將動員所有適當的能力協助帛琉發展經濟 

旅遊業是帛琉的主要產業,依帛琉政府統計,從2015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財年,中國旅客人數最多2015 54%2016 48%2017 45%2018 43%2019 32%),2024年恢復為最多(32% 

C.3.4 關島核心圈以北的第二島鏈 

有硫磺、南鳥、帕甘3島。 

磺島Iwo Jima)位於北緯24°47'2"、東經141°18'46",在檀香山與台灣之間略為偏北處,小笠原群島,面積23.73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70公尺。島上有海軍基地中央機場,機場跑道方向07/25、長寬2,650 x 60公尺、平行滑行道寬30公尺。 

南鳥島Minamitorishima位於北緯24°18′、東經153°58′,在硫磺島正東方偏南一點點1,281公里處,面積1.5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9公尺,為日本最東端的領土,島上有機場如表1所示。 

從上面C.2 小節所述台灣、沖繩、呂宋3大島與關島、檀香山、美國西岸之距離看,關島離第一島鏈上的日本那霸機場2,278公里、離台灣台中機場2,804公里,

為能迅速並有效支援台、日、菲3國在日本先島群島Sakishima Islands)+台灣菲律賓巴丹群島Batanes)」戰區之作戰,同時未雨綢繆萬一台灣被中共有效占領後日、美2國之國防前沿佈署,日本在美國支持下擴建硫磺島軍事基地是合理的做法2024/7/5有報導美日修复硫磺岛机场,打造新一条不沉的航母 

帕甘島Pagan island)面積47.3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570公尺,島上火山活動比較劇烈。島上有1Pagan Airstrip,方向11/29、長寬457 x 36.57公尺,處於無限期關閉狀態。 

本文篇幅已大,故省略第二島鏈各島嶼上的港口等其他較有軍事意義的情況。 

C.3.5陸上與海上自適應基地 

陸上與海上自適應基地 

A.    陸上自適應基地Adaptive Basing 

分佈式的敏捷戰佈署ACE和分佈式的自適應基地是一套孿生的並存概念。 

由於大型基地在面對精準飛彈時生存能力差,只好將大基地中的大部隊拆分為合適的較小單位,在地勤設施運輸工具協助下快速分散到若干規模較小、基礎設施較少的基地中去,形成網格化小基地群,大家都是大小和機能不同的節點,分工合作,分進合擊。這類基地包括各級指揮所、各類前沿作戰基地、前沿哨所、巡邏中繼站、各類機動預備部隊基地、各類物資供應中轉基地…。 

小基地們的區位怎麼決定,自然有其道理。我們不難想見這個做法需要後勤補給單位大幅提高其機動靈活程度,需要將不同類型的軍需品模組化,視各基地的需求快速而靈活地搭配和輸送。而且其供需關係不是各基地全部對應少數中央、次中央型倉庫,而是各基地間也能橫向靈活調度,以降低冗餘。這就有賴各部隊、各基地後勤單位能有高效能的電腦通訊網絡與軍需品供需調度程式。這類程式許多民間公司早就運用地得很熟練。 

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做佛教為基礎,事業體頗多,到2024/5/31在全球68個國家有志工組織、援助過136國家與地區的民間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可以努力建立會計制度,我們國軍各部隊和各基地後勤單位應該更可以企業化的精神、和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努力完善自己的資產負債和任務損益等營運績效統計。本文知道這不是小工程,但只要持續努力,我們國軍一定會越來越精明幹練。 

B.    海上自適應基地 

基本上有1艘或多艘大型海上運輸∕補給∕船塢登陸艦+合適規格與數量的護航戰艦,就可以構成1個收縮擴展彈性高的海上自適應基地,基地中有若干個不同類型的海、空港口,讓合適的飛機、艦艇、車輛、燃料、軍械彈藥、食品、藥品、被服等各類乾濕軍需品、人員…在可機動調整位置的海上基地起降進出作業。多個海上自適應基地可以構成合適的網絡,進行攻防力量投送。 

美國海軍的運輸補給艦 

遠征轉運船塢艦Expeditionary Transfer DockESD239 x 50公尺、滿載83,000噸、15節、最大續航里程17,600公里)服役中2艘;

遠征移動基地艦Expeditionary Mobile BaseESB239 x 50公尺、滿載90,000噸、15節、最大續航里程17,600公里)4艘服役中、1艘試航中、1艘建造中;

先鋒級遠征快速運輸船Spearhead-class expeditionary fast transport103 x 28.5公尺、1,515噸、43節、作戰範圍2,200公里;高速、吃水淺,用於在戰區內快速運輸中型貨物、與禁毒和反海盜任務,但無法在2-3級海況下有效運行)14艘服役中、1般舾裝中、1艘建造中、預備興建3118 x 28.5公尺的同級遠征醫院船;

關島號高速運輸船USNS Guam high-speed transport vessel114 x 24公尺、1,646噸、35節、目前海軍做為渡輪用1艘;

大型中速滾裝船Large, Medium-Speed Roll-on/Roll-offMSR滾裝船RORO之功能如所連結網頁之說明。有鮑伯·霍伯級車輛運輸艦Bob Hope-class vehicle cargo ship290 x 32.3公尺、滿載62,069噸、24節、最大續航里程24,140公里)現役2艘;沃森級車輛運輸艦Watson-class vehicle cargo ship290 x 32.3公尺、滿載62,644噸、24)現役8艘;舒嘉特級車輛運輸艦276 x 32.2公尺、滿載54,450噸、24節、最大續航里程22,590公里)現役1艘]合計現役11艘;

供應級快速戰鬥支援艦supply-class fast combat support ships229.8 x 32.6公尺、滿載49,600噸、25)現役2艘;

約翰·劉易斯級油料補給艦John Lewis–class replenishment oiler227.4 x 32.4公尺、滿載49,850噸、20節、最大續航里程11,384公里)現役2艘、建造中6艘、已訂購9艘;

亨利·J·凱澤級油料補給艦Henry J. Kaiser–class replenishment oiler206.3 x 29.7公尺、滿載45,149噸、20)現役13艘;

路易斯與克拉克級物資補給艦Lewis and Clark-class dry cargo ship210 x 32.3公尺、滿載40,70042,67442,382噸、20)現役14艘。 

應該再看一下這2篇報導2023/3/14美国海军接收首艘无人运输舰 有望成为舰队中最大的无人舰船大型無人水面載具(LUSV 

中國海軍的綜合補給艦 

901Type 901 combined replenishment ship240 x 31公尺、滿載48,000噸、25)現役2艘、2艘建造中;

903903AType 903 combined replenishment ship178.5 x 24.8公尺、滿載20,530-23,369噸、19-20節、續航19,000公里)現役9艘、3艘建造中。 

中國海軍運輸補給艦的規模目前比美國海軍小很多,應該不是没有建造能力,而是以目前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還不需要很多綜合補給艦。目前美國是唯一能在全球各大洋組建海上自適應基地網絡,與其陸上自適應基地網絡協同作戰的國家。 

有興趣又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參閱下面2篇文章,第2篇是第一篇的重點摘譯。2021/5/14 Preparing the INDO-PACOM AOR for Adaptive Basing: Logistics & Sustainment2023/9/3为美军印太战区打造自适应基地

C.3.6民主國家社群近期與第二島鏈有關的軍事演習 

Exercise Valiant Shield勇敢之盾2024演習2024/6/7-18)有美國6大軍種、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加拿大和法國海軍參加,在日本從北海道到硫磺島13個地點、北馬里亞納群島、關島、帛琉等地之陸海空域進行,演習概況可參閱下面3則報導:美军勇敢之盾-2024演习值得警惕勇敢之盾軍演美日三大突破VS24: Air Mobility Task Force takes on the Pacific 

Exercise Bamboo Eagle:現代先進國家之間的戰爭可能是分散的多場域高端衝突,竹鷹演習的目的在提升美國空軍敏捷作戰佈署的能力,在惡劣的對抗環境中測試各軍之間通訊、指揮控制、力量快速機動投射、以及持續作戰的能力和靭性。這則2024/8/22報導竹鹰24-3,美国空军演练敏捷作战战法大略介紹了2024/8/2-10 進行的演習,演習中美國空軍應急反應部隊前往美國西部多個陌生的中小民用機場,將之改造成簡易空軍基地,形成4個幅條機場網絡,以滿足敏捷作戰要求。也可以看一下好維保且能載1.5噸無人運輸機投入美空軍竹鷹演習這則2024/8/19的報導(注:本文猜測這次竹鷹演習可能是將演習區域推進到太平洋中幾條島鏈的前導試驗,所以把它納入本小節) 

Exercise Cartwheel:從公開資訊看,年度車輪演習是從2019年開始的,因為Covid-19疫情中斷2年,2022年繼續。2024/9/10-20有來自美國、斐濟、東加、澳、紐、法、英7個國家的 400 多名士兵在斐濟參加了由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部主導的Cartwheel 2024演習 

Yama Sakura Joint Exercise(美日4個年度常態性聯合演習之一):始於1982年的山櫻聯合演習,由美、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共同主持,模擬日本領土遭到第3國入侵時的對應戰鬥。2024/12/6-14 Yama Sakura 873個國家、6個地點、以尖端多域作戰整合陸空海太空和網路領域)∕跨域作戰(跨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澳洲同步行動)∕遠徵前進基地作戰∕離島防禦為重點的動態場景中, 5,500 名日本陸上自衛隊士兵、1,490 名美國各部隊士兵、以及 250 名澳洲國防軍士兵並肩進行這次歷來規模最大的山櫻花演習,以增強跨域和多域互通的聯合作戰能力。菲、英、加、新加坡、法、印等國軍方以觀察員身份觀摩,美國國防部長在訪日行程中於12/11到日本陸上自衛隊朝霞駐屯地視察指揮所演習。美國陸軍第1I Corps)於2024/12/27佈新聞稿I Corps Makes History with First Combined Warfighter Exercise in Japan 

RHNGAITSATCOM Engineering 

RHNRegional Hub NodeGAITGlobal Agile Integrated TransportSATCOM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在現代資通訊科技的基礎上,作戰空間早從陸地、海上、空中的3維空間,加上太空、電磁、電腦資通訊系統成為6維空間,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閱讀下面2則報導2025/4/1美陆军全球敏捷綜合傳輸网络助力山樱87演习实现联合作战互联互通2019/1/1 Global Agile Integrated Transpost opens the "GAIT" for network modernization 

擴大一點說,聯合作戰能力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以網路中心Network Centric War)能力為基礎;該作戰系統利用電腦、通信、網絡等技術,將高速高頻寬網路中各單位包括戰機、船艦、預警機、陸地單位等)所有雷達獲得的資料(含未經處理的方位、高度、速度),整合形成「單一整合空中圖像(Single Integrated Air PictureSIAP)」;將戰情偵測、作戰指揮系統、與武器系統等聯成網絡,達到作戰資訊共享、統一協調戰鬥的境界。 

為盡可能避免我軍動態被對方偵知,我軍應學習高效控制並縮減非必要主動訊號釋放的方法,讓資訊的傳遞與共享取得靜默與效率的最佳平衡。 

為高效進行台灣防衛作戰,台軍有必要向美國陸軍學習他們在印太地區佈署的GAIT網絡架構。如果美軍不允許我們付費學習並加入,我們當然不會怨尤,而在努力自修的過程中持續爭取學習機會。

Cope North應對北方是從1978年開始,每年在關島及其周邊地區進行,從美日2國發展到多國的軍事演習。Cope North 20252025/2/3-21進行,美日澳3國空軍參加,重點在於提高第5代戰機的部署、維護、協同作戰、指揮與控制之一體化能力;這是另一篇介紹本次演習的報導 

Exercise Balikatan:美菲2國的肩並肩聯合軍演1991年開始。有20國參與,以保護菲律賓的全面戰鬥測試為核心主題之2025年度肩並肩聯合軍演於2025/4/21-5/9行,這是一篇2025/5/1來自中國,對於本次演習的報導:20国军队扎堆南海,美军隔空下战书,中国如何稳中求进应对挑战? 2025/5/12這篇報導說 With the deployment of their anti-drone systems and anti-ship missiles, the U.S. Marines concluded the Balikatan exercise說,肩並肩2025聯合軍演結束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濱海團的士兵還不會離開菲律賓。他們應菲律賓武裝部隊的邀請,將參加定5/26-6/6舉行的Kamandag 9演習;演習期間雙方將於呂宋島北部和巴丹群島深化在兩棲作戰、海防和特種作戰方面的合作。此外2025/5/13有報導美軍首次公開承認自2022年起,HIMARS部隊在菲維持輪替長駐;今年肩並肩演習期間美國陸第1多域任務部隊在菲律賓巴拉望島西海岸,向南海發射6HIMARS高機動火箭炮。(注:將肩並肩聯合軍演納入本小節很勉強,它目前的演習範圍不涉第二島鏈) 

由於中國海空軍到第一島鏈以東區域進行演訓活動已成常態,可以預見美日菲澳等民主國家社群為保衛第一島鏈沿線國家所進行的聯合軍事演習,其演訓範圍涵蓋第二島鏈的頻率將增加。 

C.3.7 美國繼續逐步強化第二島鏈之軍事建設 

中國海軍多年來已經常在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東部海域巡航演習,2025/3/7 BBC中文網站報導2025/2/21-22中國海軍055型驅逐艦遵義號、054型護衛艦衡陽號、與903型補給艦微山湖號在澳洲東南部與紐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近第三島鏈南端),未先預警演習為實彈即進行實彈演習,之後向南環繞澳洲航行;中國駐澳洲大使並告訴澳洲與紐西蘭今後準備看更多中國戰艦,這自然是無懼韓、日、菲、澳經常聯合演習,全線東出第一島鏈的強勢表現。 

下面2則報導顯示本屆美國政府繼續逐步強化第二島鏈之軍事建設2025/3/28應對中共 美加速鞏固第二島鏈2025/3/31劍指北京!美防長關島捍衛邊境安全 向菲重申堅定承諾 

D能在美國西岸與第三、第二、第一島鏈之間進行敏捷作戰部署 

D.1 再檢視第一、第二、第三島鏈上若干島嶼

                 圖14第一、第二、第三島鏈上若干島嶼之位置示意圖                                           來源2021/4/10誰家的狗咬了誰家的雞

14中屬第一島鏈者有日本本土、沖繩(日本本土與台灣之間看不清楚的很小藍斜線)、台灣、菲律賓…。屬第二島鏈者有小笠原群島包括硫磺島(圖中未顯示硫磺島北方之小笠原群島)、塞班、關島、帛琉。屬第三島鏈者有阿留申群島(圖中上部有群島但未標示名稱)夏威夷。馬可士島即南鳥島Minamitorishima又稱Marcus Island)。 

第二與第三島鏈之間有威克島與中途島,本文不知道一般軍事專家將中途島、威克島計入那一條島鏈?這2個島上的機場等軍事設施對群島防禦有重要性。 

威克島Wake Island:陸地面積7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6公尺)上有威克島機場(Wake Island Airfield10/283,000.4 x 45.7公尺),2020/10/15有報導 AFCEC leads major airfield modernization at Wake Island Airfield 

中途島Midway Atoll:陸地面積6.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2公尺)上有亨德森機場Henderson Field06/242,377 x 45.7公尺)。 

或有讀者注意到,從12看,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南面,千島群島Kuril Islands)與阿留申群島之間有很寬濶的海域,讓俄羅斯太平洋艦隊Pacific Fleet)可以自由進出太平洋。美日兩國要怎麼發現並追踪從這裡進入太平洋的俄羅斯甚至中國核動力攻擊潛艦?下面這幾篇介紹有助於了解這個問題: 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SOSUSIntegrated Undersea Surveillance SystemIUSS)、An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Surveillance Towed Array Sensor System SURTASS1972 – 201566 Years of Undersea SurveillanceMaritime Security and Underwater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Lessons from the Cold War 

D.2 能在美國西岸與第三、第二、第一島鏈之間進行敏捷作戰部署 

對照圖14,加入中途與威克2島後 

美國西岸洛杉磯4.107公里–檀香山–2,104公里–中途島–3,692公里–威克島–2,674公里–硫磺島–2,092公里–台灣 

硫磺島–1,380公里–沖繩那霸

威克島–2,415公里–關島–2,616公里–菲律賓克拉克機場 

在第三、第二、第一島鏈中不少大小島嶼上可以建立陸上自適應基地;傍著太平洋中合適的島嶼太平洋中不傍島嶼的合適海域,可以建立海上自適應基地;這些陸上∕海上自適應基地在建立後可以連結成完善的物資供應與攻防作戰網絡,大幅提高敏捷作戰佈署的可操作性。 

在中共武力進犯台灣時,美國可以不援助台灣進行防衛作戰,只是在台灣被中共有效占領後,美國不是能不能,而是必須在第二島鏈一線及其東面廣袤的太平洋上建立陸上∕海上自適應基地網絡。 

本文猜測上面C.3.6小節中提到的Exercise Bamboo Eagle 24-3可能是為未來將敏捷作戰演習區域推進到太平洋中幾條島鏈所進行的前導試驗。 

E有關各軍於西太平洋共軍所部署反介入區域拒止圈之攻防 

雖然中共航母戰鬥群的戰力不如美國航母戰鬥群,但如本文圖5所示,它是在中國陸基飛彈支援下作戰的。美國與民主國家社群之航母戰鬥群通常也同樣在陸基飛彈支援下作戰,譬如在西太平洋,由佈署在第一與第二島鏈島嶼上之陸基飛彈支援作戰。 

[雖然美國海軍於2003年發佈的作戰指令C3501.65D中,或於1990年代初就將航母戰鬥群改稱航母打擊群,本系列仍依舊習稱航母戰鬥群] 

E.1 航母戰鬥群作戰的情境 

航母戰鬥群作戰的情境 

航母戰鬥群各艦與艦載機之位置防禦體系 

C4ISR作戰 

在二戰與冷戰期間,在茫茫大海中,誰能先捕捉到對方航空母艦的位置,其航母戰鬥群即握有很大的戰術優勢。今天在地球同步衛星低軌衛星群(譬如星鏈系統)協助下,發現對方航母位置的難度已比冷戰時期降低很多。 

目前美、中2國的各種偵測載具都佈署於太空衛星上空中陸上水面水下很多固定與移動位置,它們偵測所得訊息在數位化後經過無線有線通訊網絡傳輸,在適當節點經過判讀、分類、組織、運算後變成對各地各類各級軍事指揮官們有意義的資訊(多維圖像+聲音+文字符號說明),供指揮官們據以產生對戰場動態情勢的判斷,並對所屬部隊下達作戰指令。 

各作戰單元在被偵測過程中,其訊息源會通過隱蔽、移動、電磁干擾、訊息釋放控制等手段,產生遮蔽、偽裝、混淆、誘導、誘餌等欺騙對方指揮官們的效果,或使對方指揮官們失去對訊息的感知與判讀能力。 

因為美軍擁有SpaceX公司所提供的Starshield服務、以及若干較先進的感測與通訊技術,在海上定位航母戰鬥群各艦位置的能力比其他國家的軍隊高 

航空母艦是海軍最昂貴的資產,綜合若干報導,其在敵我可能對抗之海上行進時的安全防衛佈署(同時也是攻擊佈署)一般分為3 

外層攻防區(由航母艦載機擔綱) 

一般情況下外層攻防區與核心航母的距離約278- 463公里150-250浬),由艦載戰鬥機+偵察機+電戰機,對以航母為核心,約 500公里半徑範圍內之海域、1,000公里半徑範圍內之空域實施不間斷巡航監控,抵禦敵方攻擊並攻擊敵方;電戰機對敵方不同之偵測與武器載台,包括有導航飛彈進行電磁干擾,壓制敵方之電子傳輸系統。所有艦載機與艦艇之行動均由預警機自動或做為指揮官指令之媒體進行協調。 

航母戰鬥群中的攻擊型核潛艇要在以航母為核心,約 1,000公里半徑範圍內之海域負責水下反潛Anti-submarine warfare)∕反艦∕攻陸作戰,它們通常會佈署在航母前方、或沿主要可能被威脅軸線,距離航母185公里100浬)以外的位置。除了中、英文維基百科對反潛作戰的介紹外,想對水下作戰發展趨勢有點概觀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這篇報導透视水下作战发展趋势2023/5/15)。 

(美國E-2D預警機載AN/APY-9超高頻波段雷達360°搜尋範圍約650公里;有說中國正進行飛行測試之空警-600預警機的性能或可與E-2D相當)(近年印度研發了一顆空中3倍音速反潛彈道飛彈SMART,仍在研發測試過程中,這篇報導最後1句問題有點趣味,也不妨看看文末的評論)(關於中美2國海軍在預警、電戰、反潛、各型航母∕驅逐艦艦載機、戰艦、以及總體方面的戰力,本系列已於中美2國海軍的戰力一文中做了入門式的很概略引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該文中所有有關連結資訊自行比對研究,本文不再贅述) 

中層攻防區(由航母護衛艦群擔綱) 

中層攻防區防禦的範圍是距離航母約46-278公里25-150浬)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艦隊依靠艦載有翼機∕直升機和護航艦艇上的對空、對水面、對水下之搜索雷達與聲納進行目標探測;以艦載機和護航艦艇上的區域防禦性∕攻擊性武器,對突破外層防禦區來襲之敵方空中、水面、水下機∕艦∕飛彈∕魚雷等目標進行攻擊,或主動攻擊敵方目標。 

•核心防禦區(由航母擔綱) 

核心防禦區距離航母約0.1-46公里25浬)。在這個區域內由艦載機、護艦艦艇、和航母本身的各種雷達武器對來自空中、水面上、水面下的敵方目標進行防禦和攻擊,防禦主角是被攻擊的航空母艦。最後一道防空∕反飛彈防線由近迫武器系統close-in weapon system;有些人統稱為密集陣系統或方陣系統)組成。 

為最大化不同戰場情境的作戰效果,航母各型護航艦艇的作戰能力會有偏重(防空型、反潛型、反飛彈型、綜合型);護航艦艇與航母之間、各艦艇之間的相對位置,需要考慮減少航母受到對方多來源飛彈攻擊的機率+減少對方核子潛艦鑽入我方護航圈內的機率等變數,艦隊指揮官會隨機變化。 

航母戰鬥群作戰類型 

空對空作戰:我方有人無人艦載戰機與陸基戰機擊落擊傷對方艦載機與陸基戰機,或被對方擊落擊傷。影響因子為對戰場情境之偵測能力(太空衛星、空中、水面、水下、陸上等以電腦網絡連結之各式偵測載具,其運用雷達光∕聲納∕電磁…同時探測、定位、識別、追蹤目標數與清淅度);資訊傳輸共享∕作戰決策能力;艦載機∕艦艇∕機上艦艇上官兵作戰能力…。 

•防空作戰:我方有人無人機載∕艦載∕陸上防空武器系統擊落擊傷摧毀敵方有人無人戰機和來襲飛彈,或我方有人無人機載∕艦載∕陸上防空武器被敵方擊落擊傷摧毀。 

•反飛彈作戰:運用空射∕艦射反飛彈之飛彈∕火箭∕快砲∕機槍∕能量發射器…系統,擊落擊傷摧毀襲擊我方艦載機與艦艇之飛彈;或我方之反飛彈武器系統被敵方擊落擊傷摧毀。 

反艦作戰:我方擊沉擊傷對方水面上艦艇,或我方水面上艦艇被對方擊沉擊傷。影響因子為空射∕水面艦射∕潛射陸基反艦飛彈、魚雷系統之性能,以及我方官兵之作戰能力。 

反潛與水下作戰:運用空射∕水面艦射∕潛射反潛飛彈∕火箭∕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系統擊沉擊傷敵方之水下有人無人潛艦,或我方之有人無人水面艦艇∕潛艇被敵方擊沉擊傷。 

對地作戰:運用艦載機∕水面艦艇∕潛艇搭載之對地飛彈攻擊敵方之地上目標。 

•警戒管制(制空、制海)作戰:取得目標空域與水面上下海域之控制權,以阻止他方飛機、水面及水下船舶進入,或在實地∕以通訊方式檢查後監視其通過。 

空中加油可以讓艦載機增加作戰半徑和選擇落艦∕落地位置的彈性;海上加油可以增加艦艇航程;海上其他乾濕貨補給可以增加艦上人員之生活物資、以及艦艇和艦載機運作所需要的物資。 

以戰術假設(書面或電腦模擬程式)+實兵對抗演習驗證→調整戰術(書面敘述或模擬程式之變數參數),以提高戰術(書面或電腦程式)之仿真程度後,可以估算在不同之假設交戰環境中,航母以及各護衛艦艇和艦載機的平均存活時間(航母最重要),訓練有關作戰官兵運用戰術的能力。有些報導顯示美軍在二戰剛結束就已這麼做,本文猜測中國在第一個航母戰鬥群形成戰力後也已這麼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這則2024/1/16的視頻美軍航母打擊群如何進攻?又如何防禦…?附字幕錄製,可選擇中文)

E.2 中國航空母艦與中國大陸海岸線之間的安全距離 

2023/2/3 2022年「遼寧號」航艦編隊兩次遠訓評析一文中所說「殲-15內部2萬磅油料使她在高空航渡距離高達1,600浬(2,963.2公里),如果殲-15在航母周邊不進行高強度行動,剩下半桶油能輕鬆飛回700浬外的陸地基地」看,為讓航母艦載機在艦母甲板跑道受損後仍能飛返大陸沿海的機場,則在第一島鏈以東,中國目前航母艦載機J-15的安全作戰邊界大約在其離中國沿海機場700 x 1.8521,296.41,300公里處(J-15的作戰半徑1,270公里)。預計2025年服役之福建號Fujian)可搭載共約58架艦載機包括-35J-35),J-35無空中加油之作戰半徑為1,250公里。 

中共航母之位置若不超出距中國大陸海岸線1,300公里以東,其護航之055驅逐艦所裝備的CJ-10攻地巡弋飛彈(射程1,500-2,000公里)可以攻擊台灣東部地區;其航母艦載機J-15s未來J-35所裝備的對地巡弋飛彈KD-88(射程200-280公里),需視艦載機位置決定能否打到台灣東部地區。只是如何分配艦載機與其護航艦艇彈倉所攜帶之飛彈類型是個問題。多多打對地飛彈就得少載少打反艦和防空等飛彈,多載多打反和防空等飛彈,就得少載少打對地飛彈。 

若中共發動攻台灣戰爭,可以合理假設它位於台灣東方和東南方航母的飛行甲板難免被破瓌。為了避免其滯空艦載機返回大陸沿岸機場的航路被台灣島遮擋,約略計算,中共航母的位置不宜向北超過蘭嶼島正東方一線不宜向東超過日本久米島正南方一線。 

E.3 西太平洋中美2航母之間的安全距離 

假設中國航母在離中國海岸1,300公里一線巡弋,中國航母艦載機J-15J-35之作戰距離以1,300公里計,艦載機掛載YJ-12反艦巡航飛彈射程500公里,若中國航母可以確保其飛行甲板安全無虞,則其艦載機對美國航母之威脅距離約為離大陸海岸線1,3001,300500 3,100公里處;且美國航母要距中國航母1,300500 1,800公里才安全。 

若中國護航之055型飛彈驅逐艦位於其航母外圍278公里位置,其艦載鷹撃-21反艦彈道飛彈射程1,500公里,則055型驅逐艦對美國航母之威脅距離約為離大陸海岸線1,3002781,500 3,078公里處;且美國航母要距中國航母2781,500 1,778公里才安全。 

美國F-35C之作戰半徑1,240公里,其目前機載反艦巡弋飛彈Joint Strike Missile之高空射程為555公里,它可以威脅距美國航母1,240555 1,795公里處之目標(假設它不利用其隱身能力飛得離中共航母近些) 

若護航之美國巡洋艦或驅逐艦同樣位於其航母外圍278公里位置,其艦載BGM-109戰斧反艦巡弋飛彈Block IV/Vb射程1,600公里以上,中國航母要距美國航母2781,600 1,878公里以上才安全。 

如果「中美2國海軍的戰力∖AB 2中比較中美2國航母戰鬥群與海軍總體戰力之敘述,和上列-之計算均無大錯誤,那中美2國之航空母艦若相距1,878公里以上,且雙方潛艦也都在未威脅對方之空間內作業,則雙方航母戰鬥群都是安全的。 

在中美2國航母相距1,878公里的情況下,雖然2國航母艦載機難以其機載反艦飛彈有效攻擊對方航母,但只要它們都相向飛到自己航母前方(1,878300÷ 2 789公里處,美國艦載機就進入J-15所掛載之空對空飛彈PL-15的射程(300公里)內;只要它們都相向飛到自己航母前方(1,878200÷ 2 839公里處,中國艦載機就進入美國艦機F-35CF/A-18E/F所掛載之空對空飛彈 AIM-260的射程(200公里)內(假設F-35C不利用其隱身能力飛得離中共航母艦載機近些) 

2025/4/16中美主力艦載機罕見同框! 「飛鯊」殲-15與「超級大黃蜂」海上對峙曝光這篇報導雖然立場稍偏中共,不算公正,但尚可稱不完整的客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讀。 

E.4 中國陸基彈道飛彈如何擊沉美軍航母 

中國的陸基東風-21系列中程對地對艦彈道導彈DF-21:入大氣層後速度8馬赫、射程視型號別1,500-1,770公里、反艦型號為DF-21D、可由轟-6N攜帶的空射型KF-21射程可達3,100公里、圓周誤差視型號別約400-50公尺、DF-21C/D末端主動雷達導引)、東風-26DF-26:射程5,000公里)反艦彈道飛彈有能力摧毀其射程範圍內的美國航空母艦,且不易攔截;它們都可搭載核彈頭。 

關於核彈摧毀艦隊的威力於美軍1946年所進行,成本高昂的十字路口行動Operation Crossroads)中可以見到,本文不贅述。 

彈道∕巡弋飛彈都需要空中預警機、海上巡邏機、無人機、和衛星上偵監工具提供的識別∕持續定位等資訊來引導飛彈發射追踪瞄準成功擊中敵艦,而且飛彈的實際落點與目標落點之間會有圓周誤差率CEP…。同時美軍對於敵軍中程彈道飛彈的發射有監控能力;航母與艦艇有長寬高,有速度、會轉向;艦載電戰機∕若干艦載機∕水面護航戰艦∕航母具有干擾飛彈彈頭全程或末段控制航向的電戰能力、若干艦載機∕水面護航戰艦∕航母有不同距離與效能的反飛彈武器系統、戰艦與航母都有近迫武器系統close-in weapon system)。這些情況使得以陸基中程飛彈攻擊航母雖然不易被攔截,但也不像直覺的那般高效。 

很建議有興趣的朋友看一下這篇口語化文章–航空母艦厲害在哪裡?用一堆導彈給他全部炸翻很難嗎? 雖然它可能是2017年寫的,但道理和很多實務迄今還没有很大改變,可以讓讀者對航母戰鬥群之攻防有比較全面的概觀。 

本文在之前E.1 小節航母戰鬥群作戰的情境」方框內倒數第2段,曾提到美軍很早就可以估算在不同之假設交戰環境中,航母的平均存活時間。理論上有中、美雙方各型天基空基陸基艦艇艦載機等作戰單位之性能(本身長寬高運動能力偵搜能力電戰能力自衛與攻擊性武器能力…)、各型陸基機載艦載(水面上下)反艦彈道飛彈的性能包括率誤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航母戰鬥群各種戰術編組和戰術運動方案…,便能設計電腦程式,計算若要100%擊沉一艘已被定位之美軍航空母艦,需要多少枚什麼型號的陸基+(能進入有效射程之)機載∕艦載反艦飛彈齊射當然也可以計算若要擊沉一艘中共航母需要多少反艦飛彈齊射因為變數多,以這種方法計算出來所需要的飛彈齊射數量有可能多到令大多數專家都覺得意外,但以航母和飛彈造價比較,或許仍然不見得虧。只是外行人不知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對於大規模主動先行攻擊美國1艘航母後,在目前全球各國的互動框架中,各國可能如何反應一事,會怎麼判斷 

不過外行人猜測,計算需要從第二島鏈「島嶼上+附近海上自適應基地上+合適的空中位置」發射多少那些型號的對地飛彈,才能100%擊毀中國大陸上某特定港口∕軍事基地∕生產工廠?]的難度不高、攻擊益本比可能不低。 

依維基百科和Wikipedia有關詞條網頁的敘述,東風-21/26由輪式機動車輛發射,移動速度慢、不適合越野行駛;每組發射單位包括1輛發射車和5輛後勤車,需要300 x 300 公尺、地面堅實的發射陣地,這讓發射單位易受攻擊。但對於在西太平洋區域反擊中共對外的武力侵略,外行人認為優先摧毀其重要海港+各種生產工廠的益本比,遠大於摧毀其軍事陣地;在中共奪台戰爭中,優先擊沉、擊落、擊傷其運載登陸台灣部隊的船舶和飛機是很重要的。 

E.5 美軍攻擊共軍在西太平洋佈署區域拒止圈航母戰鬥群的能力 

雖然共軍可以持續增強其平時「戰備警巡」和演習的規模,並迫近台灣海岸,提高其由警巡或演習突然轉變為攻台行動的效率;但攻台一事若不一鼓作氣派出登台部隊迅速有效占領台灣是得不償失的,不過很難隱蔽要一舉攻下台灣這種規模之登陸作戰的準備行動。本文於之前E.2小節最後一段中曾估計,在攻台戰爭開始後,共軍航母合理的位置在台灣蘭嶼島正東方一線以南日本久米島正南方一線以西。請注意,攻台戰爭開始時,共軍航母艦隊或許在台灣東方海域。 

若美日台菲4國與民主國家社群在共軍出現開始準備攻台登陸作戰的跡象時,就立即依預設方案反應。只要共軍一開戰,對於佈署在台灣東

方或東南方的航母艦隊,就立刻: 

研究工作是很好的頭腦體操,但實務工作常令人痛苦 

如果共軍三不五時就做出「開始準備」攻台登陸作戰的姿態,1周後又撤返平時狀態,美日台菲澳等國尤其是台灣的軍隊就經常陣痛了。怎麼辦?合理的辦法是防禦各國平時就把防禦戰力調高到應對共軍進行攻台登陸作戰的「起碼狀態」,這當然會增加防禦各國平常的國防支出。 

不是這樣就平安的,共軍可以讓防禦各國增加平常國防支出的考題不少;反之亦然。

由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艦編隊攻擊中共航母艦隊,共軍目前不易防禦。

在日本南西諸島、台灣、菲律賓呂宋島、第2島鏈佈署之合適型號陸基反艦飛彈攻擊中共航母艦隊。理論上日台菲美4國飛彈部隊應該早已計算過需要什麼型號的反艦飛彈多少枚。

先由從日本南西諸島和菲律律賓呂宋島合適機場起飛之F-35A隱形戰鬥機(作戰半徑1,239公里,所搭載AIM-120空對空飛彈射程75-160公里、AGM-158C反艦飛彈射程926公里)攻擊中共航母艦載機與航母艦隊;繼以由F-35A護航,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之隱形B-2幽靈戰略轟炸機B-2 Spirit;本身油箱作戰半徑4,000公里、所搭載AGM-158C反艦飛彈射程926公里)+非隱形之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B-1B Lancer;作戰距離5,543公里、所搭載AGM-158C LRASM反艦飛彈射程926公里。另美國空軍已不支持繼續研發之AGM-183射程1,600公里);+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或澳洲合適機場起飛之非隱形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B-52 Stratofortress;作戰半徑7,210公里、所搭載AGM-158C LRASM射程926公里。另美國空軍已不支持繼續研發之AGM-183射程1,600公里、攻擊中共航母艦隊。(注:本文仍然寫上美國空軍於202320242度取消支持之AGM-183飛彈研發案,是因為猜測該研發案不無再度復活之可能。卓越改進型、尤其是創新型研發,都有其十分艱難痛苦處

美、日2國組織之航母戰鬥群,或以能搭載F-35B隱型戰鬥機之戰艦領軍的戰鬥群,沿日本琉球群島東側南下,依托各島上飛彈預警防禦系統和陸基戰機保護,攻擊中共航母艦隊。

美國與民主國家陣營組織之航母戰鬥群,或以能搭載F-35B隱型戰鬥機之戰艦領軍的戰鬥群,沿菲律賓呂宋島東側北上,依托島上飛彈預警防禦系統和陸基戰機保護,攻擊中共航母艦隊。

夏威夷出發的美軍航母戰鬥群,由西向東攻擊中共航母艦隊。需要考慮若航母甲板跑道受損,其艦載機能從作戰位置飛到日本南西諸島、呂宋島、或琉磺島上的機場降落,這看起來没有問題;適當佈署雙航母戰鬥群也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增加攻擊力量。

美、日2國與民主國家社群在第二島鏈以西建立若干個海上自適應基地,協同陸上自適應基地聯合作戰…。 

美日台菲和民主國家社群的軍隊有不少戰術選擇。但上段4個理論上没有困難而且不昂貴的方案,目前在實務上可能還没有完成準備 

從本D節之省思看,如果美日台菲4國能紥實地做好戰備工作,則目前共軍為攻台而準備由1或若干個航母作戰群,在西太平洋部署之反介入區域拒止圈,不僅擋不住美日等民主國家社群軍隊迅速援台,還可能導致整個航母作戰群覆没。 

我們台灣同胞應該怎麼做,才能不愧對以往、現在、和將來在中共武力攻台時、攻台後援助我們的各國同胞 

應該就本文所有省思內容寫一點小結,但篇幅已大,決定單獨成文於下篇貼出,還没有想好篇名。 

本文剛寫好,應該放2天至少再檢視一遍的,但實在已經拖得太久了,就直接貼出。


後記:在從Word文稿複製貼上部落格→預覽的過程中,發現貼文的文字格式與字型大小等不少情況非外行人可控,以前就這樣,這次更嚴重;不想花時間在美觀問題上糾,不好意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