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原本把①2025/6/10-11台美日退役高階將領台北兵推、②202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中國雙航母在西太平洋演訓航程穿出第二島鏈、③2025年6月9至10日中美倫敦關稅會談這3件事放在一篇文字內一起看,以提高討論問題的全局觀照程度,同時增加一些趣味。今天決定縮小單篇篇幅,先貼出本篇,之後貼出一篇隨筆,之後再貼出②、③。
本文先在方框內分別引述若干新聞媒體對這場民間公開兵推不同角度的報導,不同報導之內容會有重複,大致以事件發生之時序而非以報導之時序引述;之後再表達本文的感想。
A. 風傳媒 22025/6/10美日台重大兵推》共軍入12海浬台灣組沒發第一擊 主權如何維護一度答不出來 2025/6/10美日台重大兵推》中共「司法隔離」打封鎖戰 美國組擔心可能發生很糟糕的事 2025/6/10美日台重大兵推》落漆!中共開戰台灣組拿不出辦法 大將軍們不放過令重考 2025/6/11美日台重大兵推》台灣組終於醒了!總算有方法應對中共開戰 大將軍們讚學得快 2025/6/11美日台重大兵推》中共組奇襲登陸東部 「台灣的大門」失守速度超出預期 2025/6/11美日台重大兵推》中共全面攻台!美國組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 全面保衛台灣主權 2025/6/15面對面》台灣、中國軍隊優劣勢?美國前太平洋司令親口說出心證 2025/6/15面對面》戰時台灣要撐多久?美國前太平洋司令:過了這個時間就是中國災難 B. 其他媒體 2025/6/11中共若犯台!外島需獨立作戰 胡鎮埔揭例外:澎湖視同本島防衛 2025/6/12民間「台海防衛兵推」假定中共「奪島為基、東部突襲」 2025/6/11台海防衛兵推共艦進入12海浬,我軍「還在睡」?前美軍司令:美國是否出兵取決2關鍵因素 2025/6/11推假想美軍必援台? 李喜明曝:政府做決定 軍方服從 2005/6/11讚紅隊對共軍深入了解 美前太平洋總司令:台灣組實力有提升 2025/6/11台海防衛兵推 退役將領盼未來面臨危機處置更周延 2025/6/11模擬2030共軍攻台 台海兵推國際記者會(直播) 2025/6/12台海兵推如兒戲?台軍不敢打! | 美日保留2航路逃難 解放軍恐直接攻擊本島? 2025/6/13民間兵推應對「灰帶襲擾」反應矛盾分歧 林秉宥:想定太老梗 2025/6/15美退役上將:2027只是一個日期 美台軍力屆時優於中國 |
1. 感謝這次兵推主辦單位們的辛苦;感謝美日2國退役高階將領們願意到台北參加客觀的公開兵推,讓我們感受到風雨友人來的溫暖,在心理上得到支持。這次民間公開兵推很成功。
2. 這次公開兵推揭開了兵推的面紗,與民間企業、籃球足球等體育競賽隊伍、…的沙盤推演在本質與型式上並無大差異。每個人和組織在做大小決策前都會進行類似思辯考量,只是所考量的系統規模和複雜程度不同。較大型企業因為平常都有不少個與對手們激烈競爭的專案在持續進行中,有些企業每個較大型專案都會有自己的戰情室(situation room)。
3. 似乎可以推想電腦兵推與電腦遊戱∕電玩(PC game:有3D、單人、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等類型;還有為進行較高階電腦遊戲所設計,功能較強大的遊戱電腦∕螢幕∕伺服器…)在本質上並無大差異,只是作業環境、角色類型、和所使用武器等資源…不同。
4. 理論上,在戰鬥前戰鬥時班兵、班排連營…長都會隨機進行兵推。因為每個人平常行事都會進行類兵推、許多人都打過電腦遊戱,服役時進行不同規模等級的兵推在方法上應該很容易上手。在服義務役時所受的兵推訓練有助於退伍就業後思考企業競爭策略。
5. 這次台北兵推的情境是最高層軍官的高階軍事決策,不是國家領袖、立法司法院、與各部會主官在不同場域不同位階的決策兵推,也不是作戰部隊的戰場經營∕戰地運動類兵推。鼓勵政府機構與軍隊各階層都經常進行自己的、和上下左右單位之間、軍民之間較大系統的聯合兵推,可以提升所有人的決策水準。
6. 從新聞報導看:若不論攻擊的執行細節,中共組題目出得不錯,是威脅→游擊式外圍襲擾→封鎖→癱瘓台軍主要陣地與台灣基礎公共設施→大規模登陸作戰的標準程序,選擇台灣東部地區實施第一波及接續登陸作戰有其特色;美國組對於各種情境早有應對準備;日本組依據日本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Japan)和日美安保條約(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規定執行制式反應,不容易表現戰術與戰鬥的專業水準;台灣組穩健謹慎,但到2030年時面對共軍大規模火力打擊仍然拿不出比較有效的對應辦法,令本文訝異。透過與會成員們在兵推結束後的飯局等聯誼場合中真誠的意見與情感交流,3國尤其台灣退役將領們或許收獲更多。
7. 國防部對於台灣防衛作戰的戰略與戰術若能多與各方公開溝通,會大有助於提高政府單位之間、政府與部隊各單位之間、各部隊單位之間、軍民之間在戰時協調順暢的程度,這次台北兵推是個很好的開始。
8. 在台灣防衛作戰之前與之中,需要進行兵推研究的各種情境很多,或許可以設計一下,每3個月鄭重進行一次公開兵推,與全民溝通,並在國防部設立專責小組和網頁,永續向國內外全民徵求反饋意見。國防部該管單位可以在兵推後引導討論的發生、進行、與深化。真需要保密的事很少,不拿出來兵推和公開討論就是。
9. 美日台3國現役的各階軍官之間不會没有不公開的、有效益的各類兵推交流吧?如果没有,應該設法盡早開始。
10. 不曉得美日2國能否合作成立專案組織,台灣非正式甚至正式參與,就美日菲澳與民主國家社群對於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援助台灣防衛作戰的各種預案,盡可能取得共識,必須立法∕修法配合的就努力完成立法∕修法程序,這可以大幅提高台灣防衛作戰的勝算。
11. 媒體報導兵推主辦單位會刋印這次兵推的報告,其內容可望是完整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