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軍(12)∕「台灣防衛作戰概念大綱」部份掠影(?) 台灣抵抗武力侵略的是非、意義、方法(?) 2024/12/25
D. 第二島鏈
再借用Tightening the Chain報告中上面那張圖,對美國來說第一島鏈前沿的國家從左向右是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呂宋島(Luzon)大部份與巴拉望省(Palawan)、馬來西亞(Malaysia)的南海東面部份、汶萊(Brunei)、印尼(Indonesia)面對南海的部份。第二島鏈前沿的國家和較大島嶼從右向上向左再向下是印尼、帛琉(Palaw)包括其西南群島(Southwest Islands)、雅浦島(Yap)、關島(Guam)、羅塔島(Rota)、天寧島(Tinian)、塞班島(Saipan)、琉磺島(Iwo Jima)、父島(Chichijima)、連向第一島鏈前沿的日本本州;依上篇所引述若干美國專家們所建議之內線外線作戰原則,第二島鏈前沿的上列島嶼平常以關島為中心,佈署①能夠立即支援內線作戰的外線部隊、以及②若干職在能夠迅速接應從美洲方面到來之外線部隊的適量常駐單位,並庫存適當類型和數量的武器彈藥與軍需物資,將之保持在前來支援作戰之外線部隊能夠立即使用的狀態。
適當類型和數量的預置庫存必須與動態預估需求量、有關軍工企業的動態應急生產能力、和有關原材物料的動態應急供應能力相配合,平常得定期保養、並在保存期限屆臨前更替妥當…;加上競爭性軍品的供應商們有故意不讓其原材物料通用…等情況,上述那套庫存作業在理論上就不容易規劃安排,大家不難想像在實務上掉鏈的可能性有多高?得拜託有關的專家和企業家們多幫忙。即將過期彈藥的火藥、引信裝置、彈殼等部份不曉得有没有專業公司能在適當的時間將它們拆解轉用?不然就只好通過適當的實彈演習用掉或安全處理掉,這也都需要有妥善的規劃安排與不鬆懈的監理制度。台灣為備戰預置的庫存有同樣問題。
第二島鏈前沿除上列幾個較大島嶼外,從上圖印尼向左還星羅棋佈著帛琉群島→加羅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群島西側雅浦島上的科洛尼亞(Colonia)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雅浦州的首府→美國關島→包括北馬里亞納群島(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美國自治邦)的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小笠原群島(Bonin Islands∕Ogasawara Islands,屬於日本),這些島群有不小的軍事功能與價值。美國與帛琉、帛琉右邊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右邊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Marshall Islands)3個島群國家簽署有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COFA)。
太平洋試驗場(Pacific Proving Grounds)這2個網頁簡單介紹了馬紹爾群島若干區域做為美國核子武器試驗場的情況,英文網頁的內容比較多。
此外,組建在馬紹爾群島的瓜加林環礁(Kwajalein Atoll)與奧爾環礁(Aur Atoll)+威克島(Wake Island)上的雷根測試場(Reagan Test Site∕Kwajalein Missile Range),是美國飛彈、飛彈防禦、太空研究計劃的測試基地之一,也是支援GPS軍事作業的3個天線基地之一,還曾做為Space X火箭的發射基地。
本文從涉獵不多的新聞報導看:太平洋島國們主要的國家社群有⑴1947年成立的南太平洋委員會(South Pacific Commission)→1988年發展為太平洋區域組織理事會→1998年更名為太平洋共同體(Pacific Community),現有27個成員;⑵1971年成立的南太平洋論壇→1999年更名為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PIF),現有18個國家會員;和⑶2022/6/24美、日、澳、紐、英5國所成立的非正式集團「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PBP)」。2022/9/28-29美國於白宮舉行U.S.-Pacific Island Country Summit,有13個太平洋島國參加;2023/9/26美國在白宮舉行第2屆U.S.-Pacific Island Country Summit,有18個太平洋島國參加;2024/8/26太平洋島國論壇於東加(Tonga)舉行年會,有40多國的1,500多名代表參加。
從經濟、政治、軍事實力而言,南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安全條約是表面上經常似有又無,但自1951/9/1迄今持續存在的澳紐美安全條約(Australia, New Zealand, United States Security Treaty–ANZUS)。(南太平洋這個網頁的相關一節列出了太平洋上的島嶼,其中絕大多數有介紹網頁連結)
下圖概示了部份太平洋島國的專屬經濟區 來源:維基百科詞條太平洋
在中國國力與軍力增加,其海軍艦隊經常穿出第一島鏈演訓後,第2島鏈與太平洋島國們,特別是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對美國國防的重要性大增;而中國則希望第2島鏈成為其東方的國防前線。可以預見只要美中持續對抗,雙方就會持續爭奪太平洋自由島國們的友誼,有點類似情敵爭奪意中人、企業爭奪商品市占率之間的競爭∕鬥爭,通常少不了非武力衝突甚至武力衝突。
隨著太平洋島國區域成為雙方的競技場,2024/5/14 發佈的這篇研究報告Why the Pacific Islands Is Seeing a Rise in Defense Diplomacy?以南太平洋5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萬那杜(Vanuatu)、斐濟(Fiji)、東加(Tonga)為樣本,追蹤了它們2018~2023年間與國防外交有關活動的變化。
2022/10/13 有一篇研究報告A New U.S. Approach to the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檢視了美中2國在島國區域競爭的情況,並對美國未來的競爭政策做了一些建議,值得一看。
2024/6/14紐約時報中文網有一篇報導在中國的後院美國放低姿態加強與盟友合作,有點趣味。
下面選錄了幾則美國最近一年在太平洋島國區域有關軍事方面的作為:
2023/12/28有報導美國太平洋空軍正在讓天寧島北機場重新投入使用;
2024/3/14有報導美國空軍計劃以4億美元升級雅浦國際機場的跑道,但迄今没有獲得批准的消息;
2024/6/26有報導美國海軍陸隊已修復帛琉貝里琉島(Peleliu)上的機場,完成KC-130增程加油機的起降驗証;
2023/9/26有報導美國將派出首艘海岸防衛隊艦艇,專責與太平洋島國合作及提供訓練,並正與帛琉討論在帛琉常態性部署愛國者飛彈系統(MIM-104 Patriot)。
2024/6/7-18美國勇敢之盾2024演習在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帛琉及其周圍海域舉行。(Exercise Valiant Shield、2024/7/3 VS24: Air Mobility Task Force takes on the Pacific)
2024/9/10-20來自美國、斐濟、東加、澳、紐、法英7個國家的 400 多名士兵在斐濟參加了由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部主導的Cartwheel 2024演習。
關於中國在南太平洋的經營概況,請參閱台灣國家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的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外交經營。
目前中華民國在南太平洋島群中有3個邦交國。①第二島鏈上的帛琉(Palau),位於關島西南邊、菲律賓民答那峨島(Mindanao)東邊;②馬紹爾群島共和國(Marshall Islands)在關島東南邊、帛琉東邊;③吐瓦魯(Tuvalu)在馬紹爾群島東南邊、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東邊。後2個邦交國都在第二島鏈東邊,檀香山的西南邊。
下面這3個網頁簡述了中華民國與這3個邦交國的外交關係:
[中華民國–帛琉關係(Palau - Taiwan relations)、中華民國–馬紹爾群島關係、中華民國–吐瓦魯關係(Taiwan - Tuvalu relations)。2024/08/06更新之台灣國合會刋物內的文章太平洋地區強權競爭下的國際援助:以太平洋島國為例,扼要簡介了美、澳、中3國在太平洋地區競爭的態勢,並特別說明台灣在南太平洋3個邦交國與美、澳2國的合作關係。
我們賴清德總統於2024/12/1-2過境訪問夏威夷停留2夜→12/3訪問馬紹爾群島停留1夜→12/4訪問吐瓦魯→12/4過境訪問關島停留1夜→12/5-6訪問帛琉停留1夜→12/6返國。從總統訪問期間的新聞報導看,台灣對這3個友邦提供的協助有:❶馬紹爾群島:馬久羅醫院人工智慧暨遠距醫療中心、社區健康營造、農業技術團農業項目、台馬總統獎助學金、購買新飛機優惠貸款;❷吐瓦魯:與美、日、澳、紐等國共同出資建設太平洋中部電纜連接吐瓦魯支線、國會大廈、海岸防治計畫;❸帛琉:政府聯合辦公大樓、參議院資訊系統∕資安設備∕電子化投票系統∕國會影音設備、防疫與疫情處理、水產養殖、海上救援聯合操演訓練。
回到美國西太洋戰略這個題目上。
以不降低對中共侵略行為之威懾能力為前提, 美軍盡量縮小在韓、日常駐規模是合理的 A. 在15年內,俄、中、朝3國能以核武有效恐嚇美國的機率不高 受核武威脅最大的是歐洲與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沿線國家 關注俄烏戰爭者都知道俄羅斯總統在其軍隊於2022/2/24侵入鳥克蘭之前,就幾次在講話中明示「若…,則俄羅斯會使用核武」;可能為了配合俄羅斯,朝鮮統治者近期也幾次明示「若…,則朝鮮會使用核武」;一西一東一起恐嚇民主國家社群。本文認為在15年內,俄、中、朝3國能以核武有效恐嚇美國的機率不高,因為這3國離美國本土有點遠,它們的戰略核子飛彈或其他核武載台從本土或其本土近海地帶發射,還没有飛到美國近海上空時,美國從佈署在這3國附近之多艘核子攻擊潛艦上發射的戰略核子飛彈+許多陸基中程導彈就已抵達這3國預先所設定目標區的上空了,佈署在各地的戰略轟炸機也已起飛;而且目前美國的飛彈防禦能力比俄中朝3國強。戰術型核彈同理,本文不談微型核彈。不曉得2024/11/19這則報導10米挪威漁船北極峽灣捕魚 意外網獲115米美軍核潛艇 會不會是美國故意放出來的? 本文猜測美日英德法等國早就持續、定期對上段情境,和所涉及彈頭∕載台∕…之型號∕數量∕…進行模擬演習並檢討更新應對方案。 美國與若干國家的共同防禦協定中有提供核子保護傘的條款,除在受保護國佈署薩德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之類的反飛彈及防空裝置外,有能力對攻擊方進行各種嚴厲報復行動是嚇阻能起作用的根本。此外,先發核武攻擊者不僅會被後代人類唾棄,還不無可能很快就被其本國人民力量逮捕…。 2024/12/24有報導說白俄羅斯(Belarus)宣佈成為全球第10個擁核國家,這是鬧了近2年的把戯了,針對俄羅斯就好。如果白俄羅斯發動核武攻擊,視為俄羅斯的行為,同時當然照打白俄羅斯。 只是好像有些人說過如果我們不存在了,那還要人類存在做什麼?這類思維是人類永遠的麻煩之一。 B. 美國需要大量資源處理其國內問題 自應務實檢討其海外各地駐軍之實際效益 與二戰結束後美國獨大時期相較,各國國力的對比已經出現很大變化,歐盟、日本、韓國早非弱者,除了核子保護傘外,國防應該自己負主要責任,今天美國在全球是否還需要有這麼多駐軍與基地,美國自應檢討,直觀看起來應該有序地逐步減少。由於中國實在國土大人口多軍力強,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沿線各國仍然需要美國與民主國家社群協防,需要大家協商合理辦法。看起來這幾個島鏈上的國家都不像會死皮賴臉,而美國應該也不會時時處處都要強當老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和俄羅斯、中國、朝鮮一樣,美國好不到那裡去,在國家領袖們鮮衣怒馬,於國際場合意氣飛揚時,國內都有許多令他們難解的問題,似乎只能期待上帝或說老天爺開恩。美軍需要凍結許多實際上幾乎没有真正效益的海外軍事基地,把它們拿來申請預算的不實際功能併入真正能產生效益的基地。 對於解放軍逐步增加海外基地的軍事陣勢,應由美國協調民主國家社群,以大家分攤責任,共同應對為宜。 C. 美軍盡量縮小在韓、日常駐規模需要考慮的主要事項 美軍若基本上退出韓日,則第二島鏈沿線除小笠原群島(Bonin Islands)由日本自衛隊(Japan Self-Defense Forces)負責外,其餘群島的防務必須全由美軍負責,或許澳洲國防軍(Australian Defence Force)與紐西蘭國防軍(New Zealand Defence Force)可以在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美拉尼西亞(Melanesia)、波里尼西亞(Polynesia)3個島群區域幫一點忙。 假設:⑴將目前部署在韓、日美軍部隊的工作逐步、有序完全由韓、日部隊接手擔當,但不降低目前對中共可能侵略的威懾能力;⑵保留目前美軍在韓、日之軍事情報收集分析∕作戰指揮與協調單位及其功能不變,但人數酌情減少;⑶美軍在退出之基地中,對將來為應變而重啟可能性較高者,仍然持續留駐若干可以迅速接應美軍再度進駐之當地國籍後勤人員;⑷美國在印太地區持續與盟邦及伙伴國家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但將美○雙邊軍演改為美日韓、美日菲、美日韓菲→(美日台菲)、(美日韓台菲)→日韓、(日台)、日菲、(日韓台菲)聯合軍演;地點包括日本海、東海、菲律賓海、南海、環太平洋(除以夏威夷為中心外,增加以關島為中心)區域;軍演總頻率與總強度之「當量(equivalent)」不較目前降低;⑸美、日及其他民主國家的機、艦持續在台灣海峽及南海水域執行自由航行政策;⑹當中共發動侵略戰爭時,美國以反應速度最快的空軍領頭,立即由外線突入內線,與各國內線部隊聯合作戰,至少進行「象徵性」作戰,立即提升全球民主國家社群的士氣…; 則至少對於下列幾個問題在實務上必須有具體估計與安排:❶如何讓在各美軍基地接替退出美軍之韓、日軍隊能夠無縫接替,而不降低原先美軍之戰力?是否需要1、2個月1對1的交接時間? ❷由於美軍的裝備、演習、與作戰經驗全球第一,在有美軍參與的演習尤其是作戰中,視兵力情況大多由美軍領導是合理自然的;但在没有美軍參與的聯合演習與作戰中,由誰擔負領導責任,需要大家經過溝通建立通用法則,經過多次演習持續增加契合程度;❸韓、日、台、菲、澳5國的軍力需要更新其數量、質量、與佈署嗎?國防經費需要增加多少…?才能維持並精進目前第一島鏈對中共可能侵略的威懾能力?❹美軍在第二、第三島鏈、本土西岸要如何佈署,才能協同韓、日、台、菲、澳5國軍隊,迅速擊敗中共甚至中俄朝聯軍攻擊第一島鏈的各種可能方案?❺萬一不幸,在中共統治台灣後,其核動力潛艦(nuclear submarine)的活動自由度大增,美國如何應對?❻萬一不幸,在中共統治台灣後,美國沿第一島鏈對中共中程∕長程∕洲際飛彈的防禦陣線出現缺口,美國如何應對?❼萬一不幸,在中共統治台灣後,與目前相比,美國可以節省還是增加多少國防經費?❽萬一不幸,在中共統治台灣後,對第一島鏈防衛態勢、中美2國的相對國防態勢、以及國際社會政經軍事互動模式會有不小影響,美國會如何應對?本文猜測美軍對於遠不止於上述的問題,早有持續檢討更新的周全考量、對策、和準備。 (若干不同來源對於中、美2國現役核動力潛艦的統計數量不同,依Wikipedia資訊:中共現役有 091漢級3、092夏級1、093商級6、094晉級6,合計16艘;美國現役有洛杉磯級24、俄亥俄級18、海狼級3、維吉尼亞級23,合計68艘。2國各潛艦的作戰性能有差距,或有讀者可自行點擊連結比較) D. 若美國仍然願意在韓、日留駐相當數量美軍 雖然韓、日都有反對美軍駐在國內的聲音,但本文猜測歡迎適量美軍留駐仍是這些國家的主流民意,大家會樂與美國協商留駐的方式、軍種、數量、與如何支付留駐美軍的開支…等課題。 E. 在菲律賓軍力成長至某個程度前,仍需適量美軍駐在菲律賓 F. 合理的概念和可被完善執行的細部方案之間是有距離的 海外美軍各軍種大小作戰基地與後勤倉儲的數量與區位佈置,會受到不少因子牽制,需要會集多國若干不同業別專家的意見研商決定,態度馬虎是不行的。民主國家社群不希望看到2020~2021年美軍撤出阿富汗(US troop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時的亂象再現。 G. 在相當長時間內美國仍是全球民主國家社群無疑義的領袖 若美國決定將其現有內線部隊的任務逐步、有序完全交由韓、日、台、菲、澳之軍隊接手承擔,但仍然不降低目前對中共可能武力侵略的威懾程度,則美國需要發揮領導能力,與這5國政府協調如何分工合作;當然也可以放手不管,由5國自行組對協商。當武力侵略的危機發生時,仍然需要美國領導全球民主國家社群分工合作,一起提高總投入產出的效率和效益。 H. 如果韓日2國不願意接手怎麼辦? 這顯示韓日2國不願意真正承擔本國國防責任,更談不上在台灣防衛作戰中對台灣提供有意義的協助了。本文認為這時美國或應完全反映傭兵的真實成本+利潤,或應自韓日2國完全撤軍,協防其他第一島鏈上的國家就好。若美國覺得只協防台菲等小國划不來,那就完全撤離第一島鏈吧,小國們就自謀生活,本來就該自謀生活,窮人們都知道自助但人不助本就是人間常態之一。 |
台灣如何協助太平洋3個邦交國紥實地發展經濟? 在約略省視過第二島鏈、太平洋島國們、太平洋島群們、與中華民國國力等現況後,覺得台灣可以在幾個方面務實地協助這3個友邦: 一、 我們都知道西方基督宗教傳教士對台灣的發展有很大貢獻,對前往這3個邦交國以及文明發展比較後進地區提供協助的朋友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富有宗教傳教士精神,而我們外交部宜擔任教會角色,由外交部從國合基金給付外派產業傳教士台灣待遇加外派偏遠地區津貼、維持台灣勞健保與退休金專戶、鼓勵他們家眷同行…。其實從1582年明朝(1368~1644)萬曆10年利馬竇(Matteo Ricci)來華開始,西方基督宗教傳教士便對中國文明的發展提供很多很大的幫助。 二、從維基百科∕Wikipedia對這3個友邦的介紹看,它們在英語溝通、電力供應、與連通全球網際網路方面没有大問題。那在當地政府合作下,台灣無疑可以為這3個友邦學齡以上同胞提供資通訊硬體、軟體、與教育訓練課程,讓他們在5年內人人可以輕鬆運用電腦。 三、假如台灣的漁業技術比這3個邦交國,也比到當地投資漁業的競爭國家高明,不妨試試看從台灣中、青年漁民中,鼓勵捕漁技術良好、有領導協調與企業經營能力者…,先到帛琉去找當地合適的漁民合作成立以當地為根本的私營小捕魚公司,一步步經營5年看看。小捕魚公司之資本由外交部擔保向銀行貸款,並由台灣有關專家隨時遠距回應專業諮詢。對小捕漁公司的營業淨利設定一個合宜的固定比例分配給住在當地的台籍漁民員工,鼓勵大家的積極性,大部份分配給當地國籍股東,目的在培養他們的漁業經營能力。但人性不單純、鬥爭情境無奇不有,重要的是與當地漁民合作的捕魚公司不要讓當地人覺得台灣人欺負他們。 四、台灣應該有不少沿海農業的發展經驗,不曉得派駐馬紹爾群島的農業技術團已經有些什麼心得?適不適合在這3個邦交國中推廣? |
在上一篇省視中,我們看過Tightening the Chain這篇報告對於美軍與其盟軍應該如何在第一島鏈應對解放軍侵略意圖之戰略和戰術的討論,上面幾段再約略看過第二島鏈沿線幾個島群的地理陣勢、和美軍若退出第一島鏈時最好能有的準備後,我們接著約略省視一下第一島鏈沿線韓國、日本、菲律賓、澳洲4國的國防戰略,以及世界上其他主要國家對於中美2國在西太平洋對峙情境的態度。限於能力,本文只進行很簡單且狹隘膚淺的概念討論。
E. 猜想韓國的國防戰略
談韓國軍事免不了得談朝鮮軍事。當同盟國在二戰的歐洲戰場獲勝後,美、英2國都希望蘇聯能在擊敗日本的戰爭中多出點力;簡化說,對於朝鮮半島,大家同意蘇聯在終戰時負責接收北半部日軍佔領地、美英接收南半部,但在適當時機由南、北2韓人民自決是否統一等事宜。二戰結束後朝鮮(北韓)和韓國(南韓)同胞都自然希望原本統一的國家不要被割裂。美國明確不支持韓國以美國為後盾,用武力收復半島北部的要求;但可能因為當時朝鮮金日成政權的力量明顯大過韓國,蘇聯卻很技巧地不反對、默示同意、甚至隱約鼓勵朝鮮進軍半島南部。1950/6/25朝鮮軍隊越過2韓分界線,韓戰(Korean War)爆發…;對於韓戰停戰後2韓各自發展迄今的過程,本文僅借用維基百科(Wikipedia)的記載,很簡單也就必然極不完整地提一下雙方的政軍制度和國民所得。
朝鮮在1977年後以主體思想(Juche idea)取代了馬克斯主義和列寧主義,做為朝鮮執政黨勞動黨和北韓式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雖然實質上仍為皇位世襲的君主立憲制,但依朝鮮憲法(Constitution of North Korea)規定,朝鮮同胞年滿17歲都有選舉和被選舉權(Elections in North Korea),直接選舉最高人民會議(Supreme People's Assembly)代表。朝鮮自2002年起格外強調先軍政治(Military-first policy),但在2019/4/11已在憲法中刪去先軍政治一詞。
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CIA World Factbook)估計朝鮮(Korea, North)2024年人口26,298,666人,2023年有100-120人萬現役軍人。依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資訊,朝鮮人民軍(Korean People's Army)2023年現役軍人數高達約132萬人,其現役軍人數占人口比例過高,可能反映朝鮮以擴張軍隊人數的方式來處理社會就業機會過度不足的失業問題。另朝鮮可能已擁有很少量核子武器。(中國在宋朝時也以擴張廂兵的方式處理失業問題)
韓國中央銀行估計朝鮮2023年GDP(Nominal)285.79億美元、人均GDP1,147美元。而韓國2023年估計人口51,780,713,IMF估計以國際匯率計算其2023年GDP為 1,709 billions美元、人均GDP33,009美元。
依韓國國軍(Republic of Korea Armed Forces)網頁敘述,其2024年現役人數477,470人、備役人數310萬人;2023年國防預算約410億美元,約為其GDP之2.54%,占其政府預算12.8%。韓國國防工業也發展得很快,2016年已成為世界第9大軍火出口國。
綜上所述,在傳統戰爭範疇內,韓國早有能力可以單獨對抗朝鮮的武力侵略,日軍∕美軍∕美日聯軍∕聯合國軍需要提供協助的是俄朝聯軍∕中朝聯軍∕中俄朝等國聯軍以武力侵略韓國的情境。在全球共同防止核武等毀滅性武器擴張的情況下,美國必須對全球所有國家提供核武等毀滅性武器的保護傘,這實在辛苦美國了。
[不曉得現代與後代歷史學家們會如何評論俄羅斯違反布達佩斯安保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 on Security Assurances),於2014年、2022年以武力侵略烏克蘭的事件?大家都知道俄羅斯侵略者會以俄裔占當地人口比例、公民投票、國家安全邊界…說事,本部落格以後或許會簡單討論一下俄羅斯對外侵略這個題目,或許也會簡單討論一下普丁先生等幾位難得的人才]
美國川普總統曾3度與朝鮮領袖金正恩會晤:2018/6/12於新加坡(North Korea–United States Singapore Summit)、2019/2/27-28於越南河內(North Korea–United States Hanoi Summit)、2019/6/30於板門店美、朝、韓3國領袖會談(2019 Koreas-United States DMZ Summit)。
鑒於朝鮮的不對稱防禦戰略與不斷增長的飛彈庫,以及中國軍隊快速的現代化,給韓、美2國為維護朝鮮半島及更大地區局勢穩定的努力帶來不小的挑戰,2019年發佈Tightening the Chain研究報告的策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於2021/3/18-19主辦了一次虛擬圓桌討論和戰略選擇演習,由美國和韓國的國防分析人士共同審視韓國未來10年應如何調整其國防規劃、能力、與投資重點;2021年4月CSBA發佈了6頁的研討報告Aligning South Korea’s Defense Strategy and Capabilities,關心的讀者請自行閱讀這篇值得一讀的報告,不熟悉英語的朋友可藉助Google等英中翻譯器。
2023/2/16韓國國防部發佈每2年更新一次的2022國防白皮書(2022 Defense white paper),本文從網路上選錄3篇對該白皮書的介紹: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國大陸人民網、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
2023/4/26韓、美2國總統於白宮會談後發佈華盛頓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n),有關各方對此宣言評論頗多,本文不概述,僅連結一篇中央社發自首爾的綜合外電報導,該報導下方接著有一則26日晚上白宮為韓國總統夫婦舉行晚宴的報導。想略知韓美關係發展歷史的朋友可以溜覽韓美關係(South Korea - United States relations)網頁。
2023/6/8韓國總統發佈其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本文從網路上選錄3篇對該戰略的介紹: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The Times of India、Dr. Mert Karakadilar。第3篇介紹的作者認為該戰略並不真很務實,但未提出如何能更務實的辦法。
俄羅斯於2022/2/24侵入烏克蘭(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戰事發展遠不如其戰前預期,為戰事需求,2023年後俄、朝之間的連繫頻繁起來,雙方再度強化自1991年冷戰結束後鬆散的結盟互助關係。
從效率和效能(efficiency、effectiveness)角度看,自延續多年的美日、美韓雙邊軍事同盟,轉向美日韓3國軍事同盟的方向發展,是很自然的事。之前美日韓3國領袖都在多邊會議期間順便進行峰會,2023/8/18 3國領袖於美國進行歷史上首次專門峰會,有宣示性意義。本文選錄2篇有關文章供參考:美日韓首腦戴維營會晤–加強三邊合作,共同應對中國挑戰;準三邊同盟–從大衛營峰會看美日韓合作的趨向與限度。
2023/11/14聯合國軍17個成員國代表於韓國國防部大樓舉行韓國和聯合國軍司令部國防部長會議,大家宣佈朝鮮半島若再次發生威脅韓國安全的敵對行為或武力攻擊,各國將攜手應對。
2023/9/12-17金正恩訪問俄羅斯遠東區東南部,12/13在俄羅斯東方太空發射場(Vostochny Cosmodrome)與普京會面;…;2024/6/18-19普京訪問平壤,普金會談超過10小時,2國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重建冷戰時期軍事同盟;就本文所見報導,2024/10/16開始有朝鮮派軍進入俄羅斯受訓,準備恊助俄羅斯作戰的消息…。
2023/12/31金正恩宣佈不再尋求與南韓和解及統一。
2024/1/17朝鮮宣布放棄與韓國和平統一,改稱對方為最敵對國家。
不少觀察家據此猜測金正恩先生似乎已決定放棄統一2韓的傳統政策,本文選錄下面2則報導供參考:
2024/1/17金正恩視韓國為敵對國家另有深意。
2024/2/11放棄韓半島統一主張震驚國際,是一場縝密的戰略性變化。
2024/6/4,有報導為應對朝鮮近期通過氣球向韓國空投垃圾等行動,韓國政府中止韓朝「9·19軍事協定(September 2018 inter-Korean summit)」全部效力,直至雙方恢復互信。韓國國防部同日通報將恢復在韓朝軍事分界線和西北島嶼一帶的軍事活動。
近年來美日韓3國除了首腦、外交、國防部長等一眾官員們經常聯席會議外,3國的軍隊也經常進行聯合演習,本文在很有限之閱讀中看到的報導有:3國海軍2022/9/30在朝鮮半島東海岸附近的國際水域進行反潛演習、3國海軍2022/10/6在韓日之間水域進行防禦彈道飛彈演習、3國海軍2023/4/3-4在東海進行聯合反潛演習、3國空軍2023/10/22在朝鮮半島附近進行應對朝鮮核武與飛彈威脅的聯合空中演習、3國海軍2024/1/15-17在濟州島以南公海聯演應對朝鮮核導與潛艇威脅的能力、3國海軍2024/4/11-12在東海演習水下作戰∕海上攔截∕搜救等項目、3國2024/6/27-29進行第1次自由之刃多域聯合演習、3國2024/10/20-11/8在韓國全境與日本周邊海域及自衛隊基地同步進行全域演習有10餘國派員參加、3國空軍2024/11/3在韓國濟州島以東的韓日防空識別區重疊空域演習、3國2024/11/13-15進行第2次自由之刃多域聯合演習。
美軍在上述軍演中逐步朝輔助角色方向發展,本文猜測美軍在歐洲也會朝輔助角色發展,這很合理。
和很多國家一樣,韓國重視無人機作戰能力的發展,下面是5則報導:
2023/9/1韓國成立無人機作戰司令部
2023/10/27從閱兵看韓國軍用無人機發展
2024/1/23 S. Korean official touts fledgling drone command as global model
2024/8/26韓美大規模兩棲登陸聯合軍演,韓國無人機司令部首次參與
2024/9/6韓國正在實戰部署反無人機綜合體系
在本文2024/12/16查詢時,Microsoft Copilot回答說已有美、中、俄、印度、以、土、英、法、德、日10個國家成立無人機指揮部,以整合無人飛行器的作戰管理。
2024/5/26-27中國總理、日本首相、韓國總統於韓國首爾出席第9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3國在會後發佈有38點內容的聯合宣言,在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人文交流、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經濟合作與貿易、公共衛生與老齡化社會、科技合作與數字化轉型、救災與安全6個關鍵領域實施互利合作項目,並推動「中日韓+X」合作,確保3國合作惠及其他國家,使中日韓3國與其他地區共同繁榮。
下面是近期若干與韓國軍事有關的報導:
2024/5/28發生朝鮮糞便氣球空投韓國事件(Balloon propaganda campaigns in Korea)。
2024/8/2德國加入聯合國軍司令部成為第18位成員維護韓半島穩定。
2024/10/15朝鮮炸燬連結南北2韓之京義、東海2條鐵路位於軍事分界線以北部份區段,2日後炸燬連結2韓之公路,聲稱切斷連結2韓鐵公路意味斷絕跨世紀與首爾纏綿的惡緣,並警告南韓若侵害北韓主權,將視為針對敵國而不是同族,採取不受任何條件約束的合法武力報復行動。
可能為了呼應俄羅斯經常表示不惜動用核武,也同步以核武在東北亞牽制美國;也可能只是為了嚇唬美日韓不要輕視朝鮮;新聞報導朝鮮近來多次發出核武恫嚇:2024/11/18、2024/11/22、2024/11/23。有報導俄羅斯對於朝鮮2年來所提供的支援可能有不小氣的回報。2024/11/25有新聞報導北約軍委會主席表示,北韓加入俄烏戰爭代表印太離歐洲不遠。
2024/11/30的2則報導敘述了2韓近期對於俄烏戰爭的對立舉措: 穩固朝俄關係?金正恩接見俄防長 支持俄羅斯自衛、南北韓資源戰開打 烏總理:南韓32億貸款軍援已到位,朝鮮的措辭是支持俄羅斯「自衛」。
韓國總統失敗的戒嚴令:
2024/12/4韓國總統尹錫悅為何突然宣布戒嚴又在幾小時後解除?當晚發生了什麽?
2024/12/7尹錫悅驚險過關!韓在野黨將再提一次彈劾案
2024/12/14韓國國會通過彈劾總統案(Impeachment of Yoon Suk Yeol)
在小結本節前,邏輯上不能忽略中華民國–韓國關係(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的演變。
有點天真的韓國小結: (一)文明和綜合實力的發展都需要時間,很難躐等躁進。對於2韓統一問題,以今天2韓發展的差距,若2韓人民可以自由遷徙,是那裡的人民可能大量往那裡跑?少有國家能在短時間內收容太多移入人口;而朝鮮目前對於外來資訊仍嚴防死守,以避免皇朝統治難以為繼。於是只要朝鮮統治團隊不想改變集權專制制度,2韓對於如何逐步走向統一幾乎無從談起。雖然通過朝鮮的國營貿易公司,2韓之間的生意是可以做的,但在制裁朝鮮發展核武的國際共同政策下,能做的生意不多。 (二)朝鮮不是個強盛的國家,但肯定不是個軟弱的國家。不論有形或無形的社群都有內聚力與群體自尊心,從朝鮮歷來的表現看,其自尊心頗強。不曉得它是不是當今世上唯一統治者能夠父子連續3代穩固執政的實質帝制國家?能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如果朝鮮執政團隊覺得在目前人類的環境與民意主流中,世襲帝制實難永續,則主動穩健、有序地朝民主方向移動,對金氏王朝的歷史評價有利,本文猜測全球民主國家社群會有成人之美的胸襟,大家和平演變;民主國家也近乎永遠在和平演變中的。 (三)如果朝鮮政府選擇不要在2韓統一問題上花力氣,讓2韓長期成為同文同種都被國際社會接受的2個國家,是合理的選擇。2韓都應該降低敵視對方的宣傳性作為,朝鮮隨經濟發展逐步減少軍隊人數是合理的。美國最有條件在這方面出力協調,讓朝鮮半島多一些陽光。 (四)在朝鮮的核彈+飛彈載台能力達到某個臨界點之上,形成戰力時,中國即使再支持朝鮮,對它也多少得有一點提防;俄羅斯精華區則對朝鮮飛彈的射程算遠。在俄烏戰爭牽動的國際形勢下,朝鮮出點兵與武器彈藥,可以從俄羅斯交換到不少技術層面不比中國低的回報;這些交換項目中國平常不好白給,而朝鮮也拿不出什麼有能力給付且對中國有用的對價。人世間有許多大家只能順應的因緣際遇。 (五)看起來韓國早就不談主動以武力北進了,朝鮮還會偶爾喊一下不排除先發制人。若2韓打仗,先發者有很大優勢。大家都知道可以從導彈大小形狀、與離開發射器的初速、向度…判斷其落點,外行人不知道目前美國協助韓國做成「判定」需要多長時間?來不來得及讓韓方的攔截武器將襲向韓國的朝鮮飛彈在朝鮮領空就被擊毀?並讓大部份碎片落在韓國境外?這應該是韓國反飛彈作戰的目標。萬一判定譬如至少有3枚朝鮮飛彈在某個時間區間譬如1分鐘內連續射向韓國,則除了在判定第1顆時就立刻發射攔截飛彈+在判定第3顆時立刻發射飛彈和火箭反擊朝鮮境內預定目標外,韓國的F-35機隊立刻依預定計劃X飛入朝鮮境內進行斬首轟炸行動,並同步向朝鮮全境大量散發傳單表示只斬首極少數3-5人甚至更少,朝鮮政治仍由朝鮮同胞自行推選新領袖治理,韓國無意干涉…;同時阻擋朝鮮侵略部隊的韓國軍隊在將入侵部隊驅離至○○度線以北後就立刻撤回目前的2韓分界線固守;俄羅斯與中國軍隊只要不侵犯目前的2韓分界線,他們要如何干預朝鮮政局就由他們去;這樣應該可以大幅簡少變數和為因應變數的資源。民主國家們只要有「在和平演變的環境中,就中長期而言,民主生活模式不會輸給專制生活模式」的自信,以及有足以扺抗外來武力侵略的武力即可;朝鮮同胞的事讓他們自己處理;除自衛反擊外,完全不需要增加無辜戰死的寃魂,以及寃魂親屬∕朋友們的痛苦;防衛作戰開始後民主國家社群應會立即對侵略者實施多域聯合制裁。 (六)萬一俄羅斯或∕及中共自己以武力侵略韓國時,日本與美國應會立刻馳援。由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隊也應該會立刻再組織起來介入。 (七)韓國軍隊最好能在不降低威懾敵人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接手美國目前駐韓軍隊的任務,並且逐步多承擔一點樞紐強國的國際義務,讓美國目前佈署在第一島鏈沿線的軍事資源能夠逐步回用在其國內事務上。同時因為受惠於麻六甲海峽、南海、台灣附近、東海航道的自由暢通,在中國以武力要求單獨壟斷這條航道南海→台灣附近區域之管理權甚至所有權的情況下,分攤一點維護航道暢通的公共工作應屬合理;這需要有關國家們在美國協調下一起商量如何合理分攤。 (八)近來美韓日3國軍隊已經逐步以3國聯合演習取代美韓、美日雙邊演習。在大家越來越熟悉後就可以增加日韓2國聯合軍演的頻率與強度,在美軍不再常駐韓日後,一旦韓國或日本有事,日軍或韓軍相互援助的速度會比美國空軍自第二島鏈前來快得多。 (九)2024/12/3晚上韓國短暫的戒嚴風波顯示民主政治在韓國已經相當穩固,韓國同胞對於朝鮮、中共、俄羅斯那類國家領袖獲有高度專制權威且終身執政、過度管制資訊流通、且以國營企業為主的政經體制,會接受的可能性不高。但有些政治觀察者認為從李在明先生(Lee Jae-myung)於參加2022年韓國總統選舉時,對外交與軍事政策方面的主張看,在當選韓國總統後可能會為了爭取與中朝俄3國往來的利益而降低與日美2國進行軍事合作的程度…。韓國選擇什麼發展道路,自然由韓國同胞自己決定,民主國家社群中其他國家除了提供建議外,就是對局勢變化採取應對措施,能合作的地方合作,該競爭的地方競爭,大家和平演變。 (十)與朝鮮金正恩先生會晤過3次的川普先生在再度就任美國總統後,會繼續努力處理朝鮮核武發展問題是合理的;但在互動頻繁的多元國際社會中,這種努力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需要與俄、中、韓、日等國家合作,很難只由美朝2國就完全談妥無礙。 (十一)從新聞報導看,台日2國各界之間的往來不少,台韓之間則似乎不夠多,台灣各界不妨主動多尋找可與韓國各界合作處。 (十二)目前看來,當中共以武力侵略台灣時,韓國會協助台灣的可能性很小;我們對此不會怨尤。但如果韓國有什麼事需要大家幫忙,本文猜測只要台灣力所能及,台灣會樂意幫忙。Taiwan can help好像已經成為台灣處事處世信條之一,這真的很棒,大有助於舒緩人性的陰暗甚至惡毒面,增進自己內心、家庭、所有社群的和睦。 |
朝鮮與美國的關係很可能快速改善 前文曾敘述2023/12/31金正恩先生宣佈不再尋求與南韓和解及統一、2024/10/15朝鮮炸燬連結南北2韓之京義、東海2條鐵路位於軍事分界線以北部份區段、2024/5/17炸燬連結2韓之公路,聲稱切斷連結2韓鐵公路意味斷絕跨世紀與首爾纏綿的惡緣…,這為未來美朝談判建立了朝鮮的底線–2韓統一想都不要想,其他皆可談。韓國在美朝談判和未來朝鮮迅速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大幅降低,但若不提供適當協助說不過去。 只要有夠好的價錢,朝鮮是可以放棄核武的,原因是:①如本文第1個方框中A段所述,朝鮮的核武很難為朝鮮帶來威嚇收益,還得花不少錢維護並繼續研發;同時中俄2國不會樂見朝鮮強化核武能力,這對中俄2國没有好處;②在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嚴格監管下,很有可能請原來的核武研發人員投入興建並營運核能電廠等核能和平運用事業。 在撤銷制裁後,美國應該很願意協助朝鮮發展農林水產和工業等產業,以工業為例,一般多會從朝鮮立刻有競爭力的食品、紡織、塑膠鞋、玩具、建材等初級產品做起,一部份滿足國內需求,大部份外銷,循序逐步升級,既有效率又紥實。 美國不花力氣就可以美國市場保障朝鮮合格產品的基本銷量,即使不提供保障朝鮮也有強大競爭力。中國和俄羅斯的產業界都不會有新競爭壓力,有壓力的是東南亞等比中國後進的地區。中國至少可以賣給朝鮮一些生產器械與工具,俄羅斯起碼可以多賣些石油天然氣,美國則可以從朝鮮進口一些比現在便宜的低階消費用品,…。朝鮮同胞教育水平不低,只要努力,未來很可能有不少於20年的高速經濟成長。 這是一條朝、中、俄、韓、日、美…多贏的路。對川普總統與金正恩先生而言,這是他們任內的豐功偉業之一;2人還可能共享諾貝爾和平獎,被不只一代人推崇。 |
F. 猜想日本的國防戰略
在中國軍事力量迅速擴張而美國國力優勢相對衰退,需要大量資源處理國內問題時,美、日2國自然需要一起認真研討美軍撤出第一島鏈的情境;2017年時有媒體報導美日2軍對此情境下日本的國防戰略與戰術進行了討論。看起來當時美日2國政府之結論可能是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世界局勢變遷,採行前安倍晉三首相於2016年倡議的印太戰略(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在西太平洋軍事方面,本系列上篇省視中所摘譯Tightening the Chain這篇報告所倡議的海上壓力和內線外線戰略,或已成為有關各國軍界的共識。
其實日本從2007年就開始參加美國與印度每年進行的Exercise Malabar(馬拉巴爾演習),該演習迄今在西太平洋區域實施的年度有2007(沖繩島附近、孟加拉灣)、2009(沖繩島附近)、2011(呂宋海峽以東和沖繩以東)、2014(長崎附近)、2016(沖繩島附近)、2018(關島附近)、2019(日本沿海水域)、2021(關島附近)、2022(日本沿海水域)。看來美、印2國在2007年就邀請日、澳、新加坡共5國海軍一起執行印太2洋一體戰略,中國對此反應激烈。從2007年這篇報導中可以看到印度的積極性。
2015年日本國會在未修改其憲法第9條(Article 9 of the Japanese Constitution)的情況下,以一系列法律擴大自衛隊行動的範圍。中國擔心日本會追求攻勢行動。
2022/5/2中國遼寧號航母編隊穿過宮古海峽南下後向西進入台灣東面進行針對性強烈的演練。有報導美國國務院網站在5月5日美台關係事實清單中,刪除了此前版本中「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以及「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文字,引發北京激烈抨擊,警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搞政治操弄、試圖改變台海現狀的做法必將引火燒身。上面所連結美台關係事實清單是2022/5/28的版本,仍有we do not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文字,不曉得是不是在中國抗議後加回去的?
日本政府2022/12/16發佈安保3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Japan)、國家防衛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防衛力整備計畫(Defense Buildup Program),本文在極有限的閱讀中,摘錄5則介紹性報導的連結:日本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兩岸關注、安保政策大轉變 日本建軍大計重點一次看、日本防衛戰略大轉向、日本2022年國家防衛戰略 強化的關鍵能力、日本國防技術戰略供參考。
依Wikipedia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政府開發援助)網頁資訊,自1960年以來,日本都是ODA前5大捐助國美、德、英、法、日之一。2023/4/5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Japan)決議設立向友好國家提供防衛裝備的Official Security Assistance–OSA(政府安全援助)制度,迄今為越南、吉布地、菲律賓、蒙古、印尼、馬來西亞、太平洋諸島國提供過或計劃提供援助。日本這種對外援助政策的擴張,顯示它正在經濟與科技能力的基礎上,慢慢提升自己在印太區域的軍事地位。
2023/6/10-14改良後的日本出雲號(JS Izumo DDH-183)、五月雨號(Samidare)在南海與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等進行聯合演訓。
2023/7/15-16,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apan Forum For Strategic Studies)以「徹底檢視:新戰略3文件與台灣海峽危機–邁向2027年的課題」為主題舉行兵推,這是首度在日本舉行的日美台3國兵推,本文選錄5篇介紹性報導:中央通訊社、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日本兵推觀察、台海開戰恐衝擊日本GDP達3成、日將領對台灣戰力有深入研究、日本戰略研究論壇兵棋推演救台灣?
2024/3/31電子戰單位開始在與那國島陸上自衛隊基地作業。
2024/4/8-15日本首相訪美,4/10兩國領領袖於白宮會談後發表聯合公報 ,4/11美日菲3國領袖於白宮舉行史上第一次3國領袖峰會。 Pacific Forum於1999年4月所成立的Comparative Connections,在其2024年5月所刋佈的第26卷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Washington Welcomes Prime Minister Kishida,敘述了2024年1-4月美日關係的發展,該文末尾附有美日2國於2024/1-4月間外交往來的大事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閱。
上段所述4/10美日2國領袖所發佈聯合公報內容的意思,似乎是2國政府將在所有國內與國外事務上全面合作且有具體計畫,把美日同盟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摘錄該公報若干內容如下:
•朝全球合作夥伴的方向發展。
•歡迎2國在創新、競爭力與靭性、經濟安全、投資、金融、工業基礎、有靭性並可靠的供應鏈、探索太陽系並重返月球、低軌衛星、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傳染病預防、可持續健康系統、氣候危機、清潔能源轉型、保護關鍵新興技術、無核武世界、兩性平等、全球所有地區包括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特別是海地(Haiti)與委內瑞拉等方面合作;人民是核心,加強2國人文與民心交流、歡迎擴大日語教育輔助計畫的努力,為後代建立更緊密的連繫…。
•美英澳的AUKUS(奧庫斯)防務夥伴關係正在探討如何讓日本能夠加入我們第2支柱的工作。(本文注:Wikipedia的AUKUS連結網頁中說第1支柱聚焦於澳洲獲得核子動力攻擊潛艦、以及美英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在澳洲輪駐的基地;第2支柱聚焦於水下、量子科技、人工智慧與自主、先進網絡、高超音速與反高超音速、電子戰6個科技領域之先進能力的研發合作,以及在創新與資訊分享這2個更寬廣功能領域之先進能力的研發合作)
•美國歡迎日本修訂「國防裝備和技術轉移三原則」及其實施指南(本文注: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實施指南是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Three Principles on Transfer of Defens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通過共同開發與生產來增強我們在本地區的威懾能力。為了利用我們各自的工業基礎來滿足對關鍵能力的需求並長期保持戰備狀態,我們將召開由美國國防部和日本防衛省共同牽頭的國防工業合作、採購和保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以確定美國和日本工業合作的優先領域:包括由適當部會協調,共同開發與生產飛彈;以及在日本商業設施中共同維護在前沿部署的美國海軍艦艇和空軍飛機,包括第4代戰鬥機。這個論壇與我們現有的國防科技合作群組結合,將更能整合與調整我們的國防工業政策、採購、和科技生態系統。論壇會向「security 2+2」中的外交與國防部長們提交進度更新報告。我們還承諾為未來戰鬥機飛行員之培訓與戰備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來探索包括人工智慧和先進模擬器、以及共同研發與生產通用教練機(Trainer aircraft)等尖端技術方面的機會,為下一代空中武力保持戰鬥準備。
•隨著印太區域與歐洲大西洋區域的聯繫日益緊密,自2025年起美日英進行常態性的3國演習,以強化持續的共同安全。
•希望美日澳合作建立一個防空網路架構,以應對日益增長的空中和飛彈威脅。
•歡迎美日韓在建立年度多域演習方面的進展。
•歡近日本決定設立自衛隊聯合作戰司令部以加強對自衛隊的指揮與控制,並擁有反擊能力。
•繼續加強美國的延伸威懾至關重要。
•我們打算一起升級各自的指揮和控制框架,以實現行動和能力的無縫整合,讓美日2國軍隊在和平與緊急情況時更能互通規劃與作業。我們也重申通過雙邊資訊分析小組深化情報∕監視∕偵察合作、與聯盟資訊共享的能力。我們請各自的國防與外交部經由安全諮商委員會(security 2+2)發展這種新的關係。
•我們繼續深化資訊和網路安全的合作,以確保我們的聯盟在日益增長的網路威脅面前保持領先地位,並增強資訊和通訊技術領域的靭性。我們也計劃加強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
•我們歡迎在西南群島(本文注:Southwestern Islands∕琉球群島)等地區優化盟軍陣勢,以加強美日在威懾和反應能力方面的進展,並確認進一步推進的重要性。
•為了保持威懾力並減輕對當地社區的影響,我們堅定致力於根據沖繩
鞏固計劃穩步實施駐日美軍調整,其中包括在邊野古建設普天間替代設施,做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避免繼續使用海軍陸戰隊普天間航空站。
2024/6/7日本防衛省發佈Progress and Budget in Fundamental Reinforcement of Defense Capabilities–Overview of the FY2024 Budget。
2024/7/12日本發佈2024年防衛白皮書(2024 Defense of Japan),還包括36頁的中文簡體字摘要版。中文摘要版序言中有句話「如今任何國家都不能僅憑一國之力保衛自己的國家」,早已被所有國家奉行。本文在極有限的閱讀中,選錄7則介紹性報導的連結供參考:中國正建構包圍台灣的常態佈署、防衛白皮書暴露日本三大意圖、日本推動防衛戰略深度調整、日本防衛白皮書揭中共火箭軍縮水、2024年日本防衛白皮書提及與越南的合作、Japan's 2024 defense white paper exaggerates surrounding security threats、日本2024防衛白皮書把中國當最大假想敵?中國國防部強硬回應。
2024/7/13-14日本戰略研究論壇以台灣有事等情境舉行年度日美台3國兵推,台灣3位已無軍隊指揮職務之高階將領(霍守業現役陸軍一級上將、李喜明退役海軍二級上將、李廷盛退役空軍中將)在場,由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擔當台灣軍事層峰角色參與推演,本文選錄2則介紹性報導的連結供參考:美日台兵推應對台海危機淺灰色行動、籲台美日速建協調機制。
2024/7/18台灣與日本海巡船在日本境內共同進行海上訓練,為1972年斷交後首次。
2024/7/28除了之前日本自衛隊已決定設立統合司令部外,在今天日、美2國的外交與國防部長們的2+2會議上,美國也決定設立指揮所有駐日美軍的統合司令部,以提高日、美2國軍隊協調的效率。有評論認為自衛隊正轉變為進攻型軍隊。
2024/8/22義大利加富爾號航母首次停靠日本,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聯合訓練。
2024/8/24美軍嘉手納基地增6架「死神」無人機 加強日本西南地區警戒
從2024/10/12「接觸中轉型」 美太平洋陸軍細數組織變革應對多領域作戰這篇報導看,美軍對於留駐在第一島鏈沿線的態度仍然是積極而合理的。
2024/11/1歐盟與日本在東京宣佈雙方簽署首份安保暨防衛夥伴協定,雙方同意將在聯合軍演、攸關國防工業的資訊交流和太空安全等方面展開合作。
日本與中國及俄羅斯在國防事務方面仍持續交流
日本自衛隊與美軍在以解放軍為主要假想敵的情境中,持續提升雙方全域聯合作戰能力時,仍與解放軍持續友好交流互訪,只是輕重大不同。
自日本與俄羅斯2013/11/2在東京舉行第1次外長防長2+2會談後,該會議舉行的頻率雖然不高,但已舉行多次;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閱2022/7/29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Research)轄下台灣安全研究所後安倍時代的日俄關係:對話、合作及壓力一文。
藉在秘魯首都利馬出席APEC首腦會議之便,日本首相與中國國家主席於當地時間2024/11/15晚上進行約30分鐘會晤,雙方重申共同推進2國之間「戰略性和互惠互利」的政策,建立建設性和穩定的雙邊關係。
2024/11/18有報導駐日美國太空軍將於12月上路,據點設於東京都的美軍橫田基地。
2024/11/17澳美日防長聯合聲明 強調臺海和平穩定重要
2024/11/21美日韓菲澳5國防長東協場邊首會談
從中央社2024/12/1這篇報導中俄軍機連2天闖日本周邊空域 中國海警船南海巡航看,中俄之間的聯合軍事演習不無變本加厲的可能。也不排除中俄朝3國進行聯合多域演習,與美日韓3國聯合多域演習相抗衡的可能性。
2024/12/3日本防衛省發佈首次確認1艘基洛(Kilo)級俄羅斯潛艦與1艘救援船穿越與那國島、西表島間水域駛進東海的消息。依公開的規格看,該級潛艦可攜帶4枚射程1,500~2,000公里的Kalibr/Club對地攻擊巡航飛彈。
2024/11/28有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說美國若在日本部署飛彈, 俄將視為威脅採取報復。
2024/12/6-14日美澳3國舉行山櫻87演習,菲、新加坡、印度、法、英、加等國軍隊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該演習自1982年開始,每年1次。
參考上面2幅示意國,本文發想一個解放軍攻台方案:
A. 假設在解放軍1個航母編隊像以前很多次那樣,抵達台灣東方、日本石垣與宮古島南方若干公里處,已準備展開訓練;另1個航母編隊抵達奄美大島(Amami Ōshima)與屋久島(Yakushima)之間的東海海域,已準備展開訓練;若還有第3支航母艦隊可以行動,就抵達台灣與東沙島之間的巴士海峽西端…。
B. 從上面2幅圖看,若中國動用:①適量的海警+海上民兵船舶+漁船於釣魚台列嶼東面一帶巡行;②適量的戰機戰艦於先島群島和宮古海峽一帶巡行;③以適量的中國戰機戰艦為主+若干俄羅斯戰機戰艦配合,於沖繩以北日本西岸、對馬海峽、日本海一線巡行;①+②+③一直保持在公海及公海上空,不進入日本領海毗連區(Territorial waters∖contiguous zone),即使日美2國軍隊開火驅離亦堅持不還擊,寧可被擊落擊沉…;目的是把大部份日本自衛隊與駐日美軍牽制在日本境內。本文外行,不知道中國最少需要安排多少軍力才能保持2-3天①+②+③的狀態,達成有效牽制的目標?如果需要動用「過多」軍力,這個方案就不可行。
C. 在第1天一完成A、B陣勢後,中共早就佈置在台灣的若干支第5縱隊+解放軍便以最快速度全面展開最猛烈的攻台作戰…。本作業的準備階段很難完全不露痕跡。
D. 與發動攻台作戰同步,中共外交部與所有可動員的媒體與社群平台總動員,與各國政府、新聞媒體、及民眾低調客氣委宛溝通,昭告全世界:❶中國只是要維護領土與主權完整、懲罰台獨份子,絕對無意攻擊任何國家;❷在收回台灣後,絕對保障南海及台灣周邊正常的商貿與軍機軍艦航行自由,西太平洋區域將長期處於和平穩定狀態,中國只會是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保障者、商貿活動的促進者;❸釣魚台群島主權問題可以慢慢協商處理;❹收回台灣後只要情勢穩定,就立刻舉辦台灣地區人大代表、縣市長、縣市議會議員選舉,並研議省長選舉時間;❺…。以降低國際輿論批判的浪潮和以武力反擊中國的動力。
非常簡化地說,本文認為中共要以武力占領台灣,只有1個合理的可行方案,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控制絕大部份台灣土地→立刻重兵駐台→…。若要遲滯從日本方面來的日美2國援救台灣之軍隊,理論上似乎只有1個較佳方案可行;外行人借用上面2幅圖和4段文字簡述這個方案的基本概念。如果在攻台過程中出現美軍或∕及日本自衛隊向解放軍大規模開火的情況,解放軍成功占領台灣的可能性就變得很低,應該在事先就準備好的幾個立刻收兵之備選方案中擇一實施,不要像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和以色列攻打加薩地區那樣,製造那麼多寃魂,還禍及子孫數代。
從上圖看,日本為防守尖閣諸島並維護宮古海峽航行安全,是有必要在宮古和八重山群島佈署適量兵力的。目前在宮古、石垣、與那國3島上已部署有維護基地、機場、和港灣等關鍵設施安全的警備部隊、雷達、地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電子戰部隊、可供自衛隊使用的機場。想對日本西南群島目前之防衛態勢有較整體性了解的朋友,可參閱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Research)轄下國家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日本西南群島防衛政策與台日合作作為之研究。也不妨看看下面3則報導:2022/2/6專欄:美日把軍火儲存在沖繩,這代表什麼?;2023/12/14日本加強西南地區軍備建設暴露野心;2024/10/23-11/1美日利劍25聯合演習,在這次演習中美國首次把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送到石垣島基地,還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首度模擬將居民撤離到那霸的科目。
為了解中國航母艦隊在台灣東方海面活動的情況,本文就閱讀新聞報導所及,將遼寧號與山東號出現在台灣以東及宮古島以南海域所進行的演習,依由近至遠的順序排列如下,難免疏漏和錯誤(遼寧號與山東號2個網頁連結來自MDC軍武狂人夢∖海軍專區∖亞洲海軍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
2024/11/4山東號
2024/9/18-10/15遼寧號
2024/8/12-13山東號
2024/7/9-18山東號
2023/10/26-11/6山東號
2023/9/11-15山東號
2023/4/5-23山東號
2022/12/16~2023/1/1遼寧號(2022/12/21-27中俄海軍於浙江舟山以南至福建台山列島以東海空域進行海上聯合2022演習。中俄聯合軍演)
2022/5/3-21遼寧號
2021/12/16-25遼寧號
2021/4/4-10遼寧號
2020/4/11-12、4/23-28遼寧號
2019/6/11遼寧號
2018/4/20遼寧號
2016/12/25-26遼寧號
改良後的12型陸基反艦飛彈其射程可達900公里,亦可打擊地面目標
綜合上面2幅圖看,當中國艦隊在日本專屬經濟區範圍內發動對台灣東部的攻擊時,不知道日本自衛隊會如反應?本文知道日本自衛隊不會回應這類問題。
紅色虛線為中華民國海巡署護漁的暫定執法線
依一般常識看,是不是我們海巡署所劃護漁暫定執法線西邊的安全保障工作應由中華民國的軍隊與警察負責?如果是,那…。
本文猜測在國防實務上,日本、中華民國、菲律賓3方在美國協調下,應該是早就確認各國軍隊平常監控巡防的邊界了,而且早就多次模擬過不只在台灣北、東、南部海域與侵略軍作戰的各種情境變化。不論3方巡防邊界線劃在那裡,台灣都必須盡快驅逐攻擊台灣東部的敵軍。
2023/4/26笹川和平基金會∖日美台安全保障研究發表人民解放軍による台湾の航空・海上封鎖作戦分析–軍事演習等から見えてくるもの(解放軍對台海空封鎖行動分析–從軍事演習等觀察),其英文版Analysis of the Air and Maritime Blockade Operations Against Taiwan b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Military Exercises, etc.於2023/6/7發表,類似研究很多。對於解放軍威懾∕封鎖∕攻打台灣之多種行動情境,以及行動前行動中有關各方多種可能持續互動情境之推演,所有認真研究台海情勢的專家,尤其是台灣的國防專家們應該是已經滾瓜爛熟的。
以下是若干則最近期偏重軍事的新聞報導:
前日相麻生太郎2024/10/8於東京出席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的雙十節慶祝儀式中,稱台灣是重要「國家」。台北有資深人士分析前首相公開這麼說的可能原因,並指出台日軍方幾無互動。
2024/12/9中國海軍大動作,又3艘連續2日經沖宮水道進太平洋
2024/12/10路透:1996年後中國「最大規模」海軍艦隊部署台灣周邊
2024/12/10於韓國戒嚴令事件後,美國防長今日在日本會晤日本首相與防衛大臣,堅定重申美日韓將持續深化各方面合作。
2024/12/15有報導為減輕沖繩負擔 駐日美軍陸戰隊首階段百人移師關島,也有沖繩知事要求美軍搬遷至關島計劃需更明確、日政府欲把美軍移師關島作為沖繩減負成果宣傳等報導。
2024/12/16川普夫婦會晤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人、川普任命對中強硬人士為駐日大使。
2024/12/17完成F-35B驗證!日本加賀號準輕型航艦返抵吳港換手出雲號
2024/12/17中國駐日大使館發佈駐日大使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的9點內容,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台獨勢力每挑釁一次,我們必會反制一次。
2024/12/21蓋洛普民調:日本69%、美國55%認為 若中國侵台美軍應介入防衛。
台日之間堪稱往來頻繁。在日本與中華民國於1972/9/29斷交後(中華民國–日本關係),日本國會中主張與中華民國積極友好往來的議員們即於1973/3/14成立日華議員懇談會…;中華民國立法院則於1992年成立中日國會議員聯誼會,2008/5/15成立台日交流聯誼會…。而日、台之間的定期性戰略對話,從近期新聞報導看,除上述日本戰略研究論壇主辦的日美台3方兵推外,政研界有日本安全保障研究所的台日戰略對話論壇、台灣國策研究院的台日戰略對話、日本日華議員懇談會的台美日戰略對話…。
有點天真的日本小結: 一、軍隊正常化 日本持續發展到今天的樣子,不再繼續承受二戰太平洋戰爭戰敗後的懲罰性限制,回復正常國家體制是合理的,對於軍隊正常化國內出現許多民眾各有理由的擔憂和反對,自應依循民主程序處理,各方都無需操之過急。 為應對中共的侵略意圖,日本的軍隊正常化不只是通過修法或修憲將自衛隊改名而已,就本文觀察,日本軍隊有不小提升戰力的合理空間。 二、民主國家社群成員全球協作 為了獲勝,有共同利益者結盟協作可能自有生物以來皆然。若出現民主國家社群與專制國家社群進行競爭∕鬥爭∕甚至戰爭時,只要民意没有出現高比例反對,民主國家社群成員自應合作互助;專制國家社群亦然。主流意識型態不同的社群也會為了共同利益結盟,無需舉例。 有趣的是中俄朝3國都認為自己是民主的,各有對於民主的定義。而民主程較高的國家們也都各有自己不少不小的問題,大家能合作的合作,該競爭的競爭,都努力保持和平演變的狀態就好。雖然什麼是公平正義不太容易說清楚,但大家應該都能同意以武力侵略他人的行為不會得到多數支持。 目前看起來只在有關先進科技的發展方面2個社群比較需要劃清界限,其他仍可正常往來;本文知道在多元牽連的全球系統中,實務上情況會比較複雜。 日美2國願意在全球協作對民主國家社群是好事,目前似乎民主國家社群所有成員都願意依其能力在全球協作,專制國家社群的成員們亦然。 三、駐日美軍與日本美軍基地 如果多數琉球同胞都長期反對美軍繼續留駐琉球本島,那美國是不是就漂亮一點,不故意拖延,也不意氣用事?故意拖延與意氣用事都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其實如本文第一個方框所述,在美軍協助下,日本自衛隊可以無縫接手美軍在琉球本島的功能。 四、日本+X軍事同盟與演習 如本方框第二點所述,日本+X的發展是合理的,大有助於民主國家社群的防衛與反擊能力,只是反擊時需要盡可能不傷及無辜人民;專制國家社群成員之間也是這麼發展的。過度怯懦會提高招辱的機率。 五、與中國有競爭有合作是合理的 在全球各國多元連結的動態環境中,彼此之間有競爭、有非武力衝突的鬥爭、又有合作是合理的。雖然我們不見得能達到揖讓而升,下而飲的人道境界,但今天為了求勝而殺掉對手的做法不會被大多數人類接受。 六、關於台灣與中國大陸同胞對日本的情感不同 1949年時台灣同胞對日本多無惡感甚至有好感,是因為日本在平定1895年取得台灣後台灣同胞抵抗的亂局後,真正用心經營台灣,提高台灣同胞的生活福祉。而日本的侵華戰爭殺害殺傷破壞許多中國大陸同胞的生命財產,古語有云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要平復這種仇恨需要時間,也需要日本同胞對大陸同胞多做好事。但不論什麼原因,中國執政團隊鼓勵∕培養大陸同胞我們自古以來都是最偉大的、睥睨天下的戰狼價值觀,只戰術性笑臉迎人的做法肯定害人害己。希望本文是嚴重誤會大陸執政團隊了。 衡諸歐洲先進國家們的發展歷史,外行人一向認為目前中國的表現是後進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很難避開的情境。我們要①一方面保護自己,抵抗中國武力侵略的威脅,②一方面與中國進行合理的企業產業競爭鬥爭與合作,③一方面協助中國同胞快些好些渡過他們目前難以避免的階段,這種既要又要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有心,總會有些合適的辦法和平演變吧! 七、在防禦共同敵人的戰爭中, 台灣與日本先島群島(Sakishima Islands)有唇齒關係 在地圖上就能看到在防禦共同敵人時本段標題所說的唇齒關係,本文猜測,有關國家都很了解一旦台灣被中共統治後所產生對世界局勢幾乎全方位的影響。在先島群島先受到攻擊時,台灣立即提供協助是合理合情的。在台灣遭受敵人攻擊時,台灣需要日本在八重山與宮古群島地區提供備降機場和備泊港口等協助,也希望能獲得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在軍事等方面的援助,但没有非要不可的道理;若日本不提供援助,我們不會怨尤,自己持續努力就是。 |
H. 猜想菲律賓的國防戰略
關於南海主權爭議(本文看法): 科學唯真;許多人說人生追求真善美,真為首位。 不真者通常無誠,但確實經常存在該不該說善意謊言的兩難困境。 這2個網頁南海爭端(Territorial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敘述了爭端始末與各主張國的主張,中國做為聲索主權依據所列舉之歷代中國人對南海區域的文圖記錄,其涵蓋之年代最為長遠,顯示歴代中國人比其他聲索國–菲、越、汶萊、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歷代人更注重記錄及記錄的保存。 本文加上5個時期:①阿拉伯帝國(caliphate,632~1258)時期;②鄭和(Zheng He,1371/9/23~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時期;③中國海禁時期(Haijin–大致上從1371明洪武4年起朝廷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海禁,實務上幾乎可以說一直在海禁,到1842清道光22年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5口通商後,才逐漸被列強打開海外貿易除走私外,基本上被中央朝廷壟斷的壁壘);④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時期1565~1898;⑤美國殖民菲律賓時期1899~1935。除了鄭和下西洋時期外,在其他4個時期中國人可能都不是通過南海區域進行商貿活動的主要行為者,中國在談論南海區域商貿活動的歷史時,迴避了這4個時期的外商活動。為什麼鄭和下西洋時期中國皇家的遠洋貿易船隊會出現短暫的突然超級強大,卻幾乎找不到對其興起與衰落過程的文獻記載?對外行的本文來說是個中國歷史上並非毫無解釋的有趣謎題。 看了一下世界地圖,在古代海洋活動就比較頻繁的歐洲地區,好像没有把外海劃到國界之內的情況;當然以前没有發生過的事情並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人類和宇宙的發展在以往都是持續的。 美國在1943年扶持中國成為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華民國政府於1947年劃南海11段線(nine-dash line)時,不曉得美國為什麼睜一眼閉一眼,至於南海周邊其他國家,或許當時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這件事,或許有幾個人注意到了,也没有向中國大聲抗議的力氣。 本文猜測把中國的南海9段線國界圖拿出來詢問全球所有18歲以上的人,這合不合理?可能回答不合理者會居多。但本文知道全球所有國家的國界劃分中,不合理的情況不少,這種不合理只影響2個或少數幾個國家;但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受到南海能否自由航行的影響,所以…。 隨著南海主權糾紛愈演愈烈,菲律賓向國際海洋法法庭(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申請仲裁,2016/7/12法庭公佈仲裁結果(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支持菲律賓在此案相關問題上幾乎全部訴求,中國則在2015/7/7就聲明不承認仲裁庭對此案有司法管轄權。 大家都知道大小部族的領土有不少是用武力打下來的;不只古代如此,我們都看到猶太同胞可以用他們祖先在2,000多年前曾經在巴勒斯坦地區住了很長時間為理由,就主張該地區屬於他們,並藉實力趕走在該地區已世居2,000多年的巴勒斯坦同胞,於1948/5/14建立以色列國–自稱復國,之後還持續不允許巴勒斯坦同胞自由從事合法建設獨立國家的行動…。 中國在國力增強後,其日益擴大的海軍自然需要有方便其日常活動與訓練演習的合理空間。迄今為止,大家並不阻礙其艦隊n次穿出第一島鏈前往西太平洋海域演訓、歡迎它們前往非洲東部亞丁灣與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聯合國護航任務(Chinese naval escort in Somalia)包括有關演訓、不阻礙它們前往全球各地演訓及訪問、其海軍醫院船曾多次訪問全球各地包括北中南美洲;下面幾個連結也有對於中國海軍國外活動的統計:中國海軍出訪列表1985~2012;由中共與外軍海上聯合軍演觀察海軍外交之研析2005~2018;Re-Engaging With the World: China's Military Diplomacy in 2023統計了2018~2023年解放軍在國外的活動,包括海軍赴國外港口進行親善訪問、以及與外軍的聯合演習;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網頁對海軍的遠洋活動也有介紹。但無論如何,若能收回台灣並把南海有效納入版圖會更踏實,何況中國對做這2件事的理由都能說得振振有辭。 既然是比武力,則目前民主國家社群的綜合實力大於專制國家社群,美國仍然是未來若干年影響全球秩序最大的力量,但發展中的後進國家們其傳統價值觀與生活模式大多認同威權的效率,而成長和蛻變需要時間與經驗;於是通過在全球多元互動中的競爭及合作,物以類聚,自然發展出民主國家社群和專制國家社群…。 |
中國–菲律賓關係(China–Philippines relations)
菲律賓–美國關係(Philippines–United States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bases in the Philippines
日本–菲律賓關係(Japan–Philippines relations)
菲律賓武裝部隊(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
上面6個中文與6個英文網頁的內容是和本節以下討論有關的基本資訊。
菲美合作
菲律賓與中國的爭端主要是菲律賓南海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海域中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仙賓礁(Sabina Shoal)等島礁的所有權,菲律賓無力對抗中國的侵略行為,只能在忍氣吞聲和尋求美國援助2個方案的利弊之間選擇。它的選擇有過相反的變化,上列基本資訊顯示杜特蒂政府選擇與中國合作,小馬可仕政府選擇與美國合作,不知道以後會如何變化?
之前的情況不表,也不敘述來龍去脈,2014/4/28菲律賓與美國簽署提升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EDCA)。2016/3/19菲律賓同意提供Antonio Bautista Air Base(Palawan)、Basa Air Base (Pampanga)、Benito Ebuen Air Base(Cebu)、Fort Magsaysay(Nueva Ecija)、Lumbia Airport(Cagayan de Oro)5個基地給美軍使用;2023/2/2增加Balabac Island(Palawan)、Camp Melchor Dela Cruz(Gamu, Isabela)、Lal-lo Airport(Lal-lo, Cagayan)、Naval Base Camilo Osias(Santa Ana, Cagayan)4個地點,目前合計9個。這些基地可能都需要美國投資建設。2024/4/22-5/10美菲肩並肩軍演(美菲澳法派兵參加、14國派觀察員)
2024/6/4美軍MQ-9A死神無人機在菲律賓空軍基地進行輪調
2024/7/17美菲2國海岸防衛隊在南海進行「雙邊行動」演訓
2024/7/30菲美於馬尼拉舉行第4次2+2部長級對話的聯合聲明
2024/11/18美菲達成共享軍事情報協定深化協同作戰能力
2024/11/18菲美興建聯合協調中心 建構共同作戰圖像
2024/11/22美設仁愛暗沙小組 菲官員:考慮請美軍擴大支援範圍
2024/11/27美軍仁愛礁特遣隊駐紮巴拉望島的主要任務是…
2024/11/26堤豐中程導彈仍部署菲國北部,會考量台海局勢
2024/12/23菲律賓宣布採購堤豐系統但仍未編列預算 北京:將加劇衝突[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Typhon missile launcher)]
菲日合作
2022/4/9日菲於東京舉行首次外交與國防部長2+2會談
2024/7/8上午菲日於馬尼拉簽署相互准入協定,雙方可在對方領土訓練部隊與軍演。下午2國舉行外交與國防部長第2次2+2會談。
2024/8/2菲日在南海舉行首次聯合軍演
菲韓合作
2024/10/7尹錫悅訪菲,與菲律賓全面共同發展
2024/10/7菲韓合作為人民帶來繁榮,促進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有關越南 越南國際關係的發展長期以來都是平衡的
2017/2/28-3/5日本天皇與皇后訪問越南
2018/5/29-6/2越南國家主席與夫人訪問日本
2023/6/20日本改裝後的出雲號和五月雨號護衛艦停靠越南金蘭灣
2023/6/25美國雷根號航空母艦訪問越南峴港
2023/9/10-11美國總統訪問越南
2023/12/12-13中國國家主席訪問越南
2024/2/27越南與日本舉行第10次防務政策對話
2024/8/5-9越南1艘海警艦訪問菲律賓港口,並與菲國1艘海防艦進行聯合海上搜救與消防等演習。
2024/10/26中共軍委副主席訪問越南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2022/6/7-8印度國防部長訪問越南雙方簽署相互後勤支援協議
越南經過持續的外交努力,迄今已與中、俄、印、韓、美、日、澳、法、馬來西亞9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越南外交夥伴關係分級)。
菲律賓與其他國家合作
2024/4/18-20紐西蘭總理訪問菲律賓雙方發佈聯合聲明
2024/6/11菲律賓與紐西蘭簽署相互後勤支援協議
2024/7/27-31法國空軍6架軍機訪問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
2024/8/5德國防長訪菲,2國同意建立長期軍事合作關係
2024/9/2義大利航母打擊群訪問菲律賓
2024/11/14菲律賓與澳洲舉行首屆防長會議 加強防衛因應南海局勢
在有關越南一段2024/8/5-9的報導中,菲方透露已與台灣海防署進行過多次人道及救難聯合演習。
在南海、菲律賓、與菲律賓海的多邊合作
2024/4/7美日菲澳在南海舉行聯合海空演習
2024/5/6美菲澳於菲律賓北部巴丹島進行演習
2024/6/16美菲日加4國在南海聯合軍演
2024/8/13美法海軍在菲律賓海聯合演習強化協同作戰能力
2024/8/26-9/6印尼、美、澳、紐、新加坡、汶萊、日、韓、泰、印度、法、英、加、巴西14國於印尼東爪哇舉行超級鷹盾2024(Garuda Shield)演習
2024/9/28美日菲澳紐5國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舉行聯合海上演習
2024/10/7-18威懾中國 美日菲澳加法6國在呂宋島沿岸演習
2024/12/6美日菲舉行南海軍演 強化防禦戰術相互操作性
中國態度、俄國不缺席
2024/6/17中國海警持冷兵器登上菲軍船隻
2024/8/17菲美日南海聯合巡邏 陸批菲令各國不齒
2024/11/4-15菲國三軍舉行奪島軍演,中國宣佈11/8南海部份海域軍訓
2024/11/10中國政府公布黃岩島領海基線 中菲主權沖突可能會升級
2024/12/4菲海警船企圖進入黃岩礁,中國水砲驅離;AP、中天報導
2024/12/9俄羅斯潛艦在南海菲專屬經濟區上浮
2024/12/13挑釁加一分、反制強一步!中菲接連南海衝突解放軍放狠話奉陪到底
菲律賓國內政爭
2024/11/23菲2大政治家族政爭升溫,副總統放話暗殺總統,總統回應
2024/11/27前總統呼籲軍方叛變?要菲軍人重新考慮是否支持總統…
2024/11/29死亡威脅與聯盟瓦解:菲律賓政治恩怨迎來戲劇性轉折
有點天真的菲律賓小結(本文看法): 一、對於南海較完整的大事記不妨參閱下面2個網站的相關網頁:海南华阳海洋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https://www.huayangocean.com/)的華陽南海大事記、和中國南海網的南海大事記。 二、本文猜測除中國以外的南海周邊各國、以及全球多數較大國家會同意南海為中國疆域的可能性不高,不知道新加坡會不會同意? 三、全球較大國家們可能不會排斥輪流派遣其海、空軍長航到南海與菲、日美之一的海空軍一起進行臨戰感比較高的多國聯合演習。中國外交和國防2部可能會為這種情況多耗用一些反應資源,有關經濟部門也難免針對到南海軍演的各國計算一些實施經貿等制裁措施的可行性。 四、為持續應付解放軍對若干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島礁之作為,菲律賓可能需要適量美、日軍隊輪駐菲國境內提供協助,直到本國軍力提高到某個程度。 五、菲律賓雖然在若干南海權益方面興中國針鋒相對,但橋歸橋、路歸路,在其他方面仍應與中國和睦往來。 六、國民素質和經濟實力是根本,台灣應該可以配合美日等先進國家,在菲律賓中長期總體發展架構下,分工一些務實的協助。 七、台灣為應對中國武力侵略的威脅,需要菲律賓在巴丹群島地區提供備降機場和備泊港口等協助。是否提供協助事屬菲律賓主權,若遭到拒絕我們不會怨尤,自己持續努力就是。 |
I. 猜想澳洲的國防戰略(本文篇幅已大,僅摘錄4則新聞報導)
2024/8/29澳洲與印尼簽署防務合作恊議
2024/11/13-16澳洲與印尼2國三軍部隊2,000人進行4天實彈演習
2024/11/17澳美日3國防長宣佈日本將定期向澳洲部署兩棲機動團
2024/11/21美日韓菲澳5國防長首次會談強調多邊合作重要性
J. 猜想其他主要國家對中美在西太平洋對峙的態度
本文篇幅已大,僅摘錄1篇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報告Middle-Power Equities in a Cross-Strait Conflict的摘要、與該報告的下載連結。該報告的中等強國是日、澳、加、英,結論是若2岸發生衝突,中等強國對台灣的支持將僅限於外交和贊同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對美國領導的軍事反應可能限於後勤和物質援助。
蘭德公司是一家在政策研究產業中無人不知的全球性大智庫,本文對這篇報告摘要的推理假設與推理邏輯有些…;但主要意見是研究都會受到其研究預算→對題目思考範圍的框限。如果在對於中國發展前途的研究中,加入有關「集權專制體制競爭優勢之有效範圍」、和「民主國家社群對於與專制國家社群之間的競爭,應該設定什麼目標?」這2個題目的思考,結論可能會不一樣。
限於能力,本文僅偏重軍事部份,而且只摘列軍事部份中很小一部份事件的媒體報導,還只摘列了民主國家社群單邊,全未列中國那邊,是很没水準又偏頗的。本文可依科技常識猜想美國印太司令部、中國國防部、日本防衛省的全域全時軍事活動偵測、數據傳輸分享、即時動態分析與歸納運算、即時查証、分類分區分層分時變換尺度交叉堆疊加註解資訊顯示、即時進行專題研究、針對不同情境即時提出若干備選應對方案、以及對不同方案進行模擬評估的能力,本文只是看報紙表達幾點非常膚淺的非專業想法而已。
有點天真的本文小結: 一、俄羅斯以武力侵略烏克蘭強化了全球民主國家社群的團結,至少是階段性團結。 二、歐洲、南亞、大洋洲、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在軍事安全方面已互相呼應,但目前已知美國即將上任的政府有不少特別的創意,而政經金軍社會政策的各種效應會動態連動,本文不知道美國現任政府藉俄烏戰爭之助所建立民主大國之間,在軍事方面的互相呼應關係會因而發生什麼變化? 三、美國等主要民主國家除了限制若干高科技產品、軍用品、及先進研發成果輸往專制國家外,基本上並不限制一般商品貿易、旅遊、經濟、文化、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正常往來。但美國強調將對所有國家提高區別關稅的新政府執政後,在政策還未較全面公佈前不易預測國際貿易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各國商品要賣進美國當然必需依照新章繳納美國關稅,同時只能向美國購買美國允售商品。但理論上全世界可以很快就輕鬆形成一個美國不在內的自由貿易大社群,而美國當然可以針對特定國家以不賣不買某些商品等方法實施報復,變項有點多,所以還是不易預測國際貿易的動態變化情況,大家只能邊走邊隨機應對。不過可以大致預測的是國與國之間各種不同而且還會互有重疊的小圈子會增加,中國如果放低身段、真正與人和善、處置得宜,是最有條件且頗有機會在美國以外的自由貿易大社群中發揮較大影響力的;只是…。 四、從訓練演習等表現看,民主國家社群聯軍占有優勢。 五、若美軍有序退出在第一島鏈的駐軍,只保留與盟邦及伙伴國家在情監偵、演訓和作戰指揮恊調、以及若干原先重要基地最低維護…的單位,也能在第一島鏈遭到攻擊時,其駐紥在第二島鏈的空、海軍立即依照大家協調並演練過的應變預案出動支援,則第一島鏈不會脫鏈斷鏈。 六、本文猜想:台灣在不同防衛作戰情境下需要外援的項目與數量清單,台、日、菲、美4國有關部門應該早就清楚並持續隨政軍態勢變化調整。中華民國希望獲得適當援助,但明白那是外國主權,即使没有外援也不會怨尤,自己持續努力就是;台灣同胞會抵抗並反擊發動與進行武力侵略者,但不會敵視中國大陸同胞。 七、在一個silent night、holy night,看著、聽著朋友傳來視頻裡兒童們祥和的歌聲,腦中突然出現一個似乎不該有的念頭,那個有特定族群可以不服兵役的國家不會在內心深處賤視敵視所有阿拉伯同胞吧? |
後記:
一、可能因為欠缺某些養份,外行人這幾個月經常夙夜匪懈地沉迷於陸劇,加上對於本文的撰寫、修攺花費了遠較預計為長的時間,還有其他原因,以致於隔了比較久才貼出這篇2之2。
二、近期台灣內部就研發潛艦、採購F-35與美國海軍退役神盾艦、以及給付美國保護費等事有一些討論,本部落格會看情況在概念層次簡單談一下這幾個議題。三、希望下一篇能在15天內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