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之一:社會加速變遷的網業時代


民眾間的知識落差快速縮小

人類思考和行動的能力均非弱小,所以能在地球上物競天擇的過程中取得、並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優勢,迄今仍是。

人類社會中具有優勢影響力的謀生方式曾經歷狩獵、農業、和工業幾個大的階段。從某個角度看,印刷術和非人力機械的發明與應用是兩個重要的里程碑;前者在學習與思考方面大大加速了人類經驗的傳承和流佈,使文明發展容易踵繼前人、代代層疊加高或橫向延伸;後者則大大提高了人類的行動能力。

大約 1960 年之前,在我們祖父母的時代, 中國大部份人赤腳、物農、住茅草頂土屋、無書可讀,上過幾天學的極少數人幾乎全部進入政府管理機構。西方先進國家早年亦然,識字者大多不是為皇族、就是為教會工作。一般百姓的地位很自然地矮於政府官員和神職人員一大截,少數作坊商販等百業中的師徒分際亦甚為嚴明。

至十八世紀左右,在教育作業逐漸工廠化、教育機會逐漸全民化之後,識字者增加的速度加快、世界的變遷亦逐漸加快。而現代文明的後進國家由於有機會迎頭趕上,常出現躍進式發展。五十歲以上,在台灣生長的人們都親歷了從農業走向工業、從專制走向民主的快速社會變遷;這個變遷從開始到完成,用了不過約莫五十年。

也很自然的,在教育不斷普及的社會中,人類真的逐漸生而自由平等了,社會關係逐漸脫離領主–農奴、君主–臣奴、廠主–工奴階段,逐漸產生民主代議政治、和工時工酬制度。而隨著全民的學識更加提高、個人之間思考和行動能力的落差更加縮小、職業更加多樣、電腦網路內容更加豐富、交通更加發達之後,人類變得更加自由平等了,現行代議政治和企業組織模式將產生變遷的苖頭也就日益彰顯了。

「不論經由傳統學校教室、專業補習、或是自修,人人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奔放其創造發明之潛力」–這件事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參與「人類知識朝許多方向相加相乘,不斷發展」這件事的人數也正在迅速增加,可以預見其所引發社會變遷(新產品、新體制…)的速度也會不斷加快。在人類不發生重大災難的情況下,社會變遷的速度斜率,可能會一直增加到全人類都已起碼接受相當程度的教育(譬如高中高職)之後才會比較持平。

網業時代(Global netting Era)

如果不要求親臨其地,這個世界似乎已經縮小得像桌上的電腦螢幕一樣大,伸手敲幾下鍵盤便可到海角天涯。即使還没完全做到,也將很快做到:在電腦螢幕前面,我們可以欣賞挪威松恩峽灣的美景、端詳法國羅浮宮的館藏、修習2008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林誠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學開設的課程、聆賞澳洲雪梨歌劇院的現場演出、參觀加拿大蒙特婁的冰上曲棍球賽、召開全球區域總部(紐約、柏林、上海、孟買、聖保羅…)的視訊業務會報、或調度全球 30,000 家連鎖分店的現金和應收應付款項…

而當今任何個別政府、學校或企業機構的腦力與行動能力若和全民社會相較,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我們可以從各式媒體中撰稿人群的閃耀智慧、施明德先生號召每人一佰元,一週內便募集一億元推動紅衫軍運動、微軟公司發起全球軟體愛好者來協助他們找出新開發程式的弱點、還有維基百科網站邀請全球民眾共同編集知識庫等許多案例中看到:「針對課題,如何能夠迅速組織運用全球人類的經驗、知識、智慧和能力?」、「資訊公開、歡迎參與,大家迅速針對課題編組、相互補位支援」已經變成有效提升生產力的基礎。

建議政府應做的努力

在全球教育水準不斷提高、和資訊網路應用不斷普及的潮流中,為避免台灣落伍,我們建議政府在國民基礎教育和網路基礎建設方面再多做一些努力。

大家都知道一個學生如果一開始没學好、聽不懂講課之後,他在課堂內的時間便多半是熬過去或混過去的,相當浪費時間、體能和金錢。我們有許多弱勢和問題家庭的兒童,為了協助父母謀生、或者回家後沒有做功課的環境,而無法正常的接受國民義務教育,天資被不公平地糟蹋掉了。我們可以採取如下做法來協助他們:
1. 增設公立托兒所和幼稚園。
2. 由學校編制人員負責,主動爭取政府社福單位、學校家長會、以及慈善團體的合作,只要班級老師提議,就資助貧童在校用餐;同時協助貧童家庭向該管政府單位或慈善團體取得社會福利救助。
3. 增加小學和國中課輔老師的編制。可以用減少老師白天上課時數、增加課後輔導時數的方式,也可以用聘請專任課後輔導老師等方式來實施。課輔老師可以視情況在課後開設一些適宜的運動和音樂美術工藝課程。
4. 學校則在課後仍然開放學校教室和校園,讓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留下來做功課或活動。

這麼做的意義在於不要讓有些同胞的天賦才智和生產能力,在兒童階段就由於他所不可抗力的原因而被埋没,盡量避免出現聰明的學業不及格生和中輟生;等到高中階段,他們克服困難、自己奮鬥的能力就比較強了。其他同學也會因為在課後仍然有機會向輔導老師提問、可以留校從事一些運動或音樂美術工藝方面的活動,而提高學習成效。這種努力可以使社會朝向人能盡其才的理想境界再邁進一步。

但這麼做也增加了學校的編制和預算需求、以及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複雜程度,也會影響學校附近若干安親班「在課後幫忙家長照顧小孩」的生意。但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政府、學校、以及志工團體應當可以處理得很好;學校也可以考慮優先聘請目前的安親班老師擔任學校課輔工作。此外大家還得注意不要因為這種做法反而增加學生們的課業負擔、減少親子互動和享受青春歡樂的美好時光。

我們知道提概念容易,真動手改善制度時要顧慮的因素很多。教育部可以在進行專案研究後舉行網路公聽會,告訴公眾要實現上述建議的困難在那些地方,也許大家可以一起想辦法。史蹟斑斑,合理的事情遲早會實現。

在通訊網絡線路方面,就像馬路一樣,它已經變成人類生活基本設施的一部份,應該盡可能由國家–也就是全民稅金來負擔其建設和維護的成本,讓民眾免費使用;同時加快光纖線路的舖設。

這也要政府負擔,那也要政府負擔,但國家稅收是有限的。國家預算要怎麼分配才最有益於國家發展?這主要是從政同胞們的課題。我們認為基礎教育和通訊網路建設在目前國家所有建設項目的順位中不致於落到後端,因為他們是人類在獲得温飽以後,繼續向更高級文明發展的基礎。

希望2020年時,台灣没有被遺棄的弱勢中小學生,而且光纖到戶

去年歲末,聽賀陳旦兄提到行政院研考會計劃運用 Web 2.0的觀念,建立一個全民參與的平台,讓大家一起加入台灣未來願景的形塑活動。還鼓勵民間成立行動聯盟,來與政府及議會等各方面合作,以加速共同願景的實現。心裡很高興,覺得這個做法符合世界潮流,可以使全民的潛力得到更好的發揮,裨益國計民生。

於是不揣淺陋,計劃把自己對於台灣目前國土規劃、或國家發展方面的若干想法,在這個自由的版面上陸續寫出來讓大家批評,期能一起集腋成裘。而百花齊放之時,這塊土地將更加芬芳美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