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

A. 錢太少讓人民窮困

在古時候隨著陸路和水路交通逐漸發達,人類的貿易量就逐漸增加。而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約自14世紀末至17世紀末,歐洲各國紛紛在非、亞、美洲建立殖民地…)、農業革命(約自16世紀中至18世紀中, 英國農業進行引進新作物、土地輪作、施用肥料、農技農具改良、圈地運動等變革)、尤其是工業革命(英國人James Watt於 1776年完成了蒸汽機的重大改良…)、人口增加…更帶來全球商品生產量和貿易量的迅速成長,人類逐步需要更加大量的貨幣做為交易和儲蓄價值(資產∕購買力)的籌碼。

在人類能夠較大規模冶煉金屬之前、以及之後使用金屬貨幣(鐵、銅、白銀、黃金、…)時代但金屬貨幣供應不足時的局部地區,大家使用實物貨幣(貝殼、珠玉、鹽、小麥、大米、牛、羊、皮毛、絹帛…)進行交易。再之後進入紙幣時代,但紙幣不能愛印多少就印多少,大家規定紙幣發行必需有白銀、黃金、國債(以本國政府稅收為擔保)、借錢給外國政府的債權(以外國政府庫存之貴金屬及稅收為擔保)做為兌換的準備(銀本位、金本位、複本位制度…,紙幣隨時可以法定比率兌換貴金屬)。隨著貨幣需求量再增,貴金屬本位的貨幣制度變得弊遠大於利、難以為繼(貴金屬產量跟不上紙幣增加量,法定兌換比率愈改愈低,亦即貴金屬不斷漲價,產生許多弊端), 到1971年美國宣佈美元不再能夠兌換黃金後,可以說全球都進入了「純粹的」紙幣時代。

在人類生產和貿易能力大增,但貨幣(金幣銀幣等)數量没有相應增加時,許多人明明有生產能力,郤没有錢(很難借到)購買生財工具(土地、種仔、廠房、機具…)與原物料以從事生產;即使生產條件俱足也不敢全力發揮,因為許多人(社會)就算需要買也没有錢買,產品會滯銷;而實物貨幣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有些研究者認為人類在交通較為發達、貿易興起之後,「貨幣數量不足」使得人類所生產的商品無法進行充份且有效的交換,曾對人類發展造成相當大的限制。

B. 社會中的貨幣供給量最好能與商品交易量同步變化

人只要能夠生產被社會需要的商品,譬如農作物、禽畜、衣鞋被褥、棚屋居室、工具器皿、生活服務…就應該可以其所產出的商品,依該商品之市場價格換得貨幣,然後以其擁有的貨幣依市場價格去購買他想獲得的商品。從這一點看,全社會當期的「貨幣供給量 × 貨幣流通速度」應該約略等於全社會當期在完全就業情況下的總消費(或總生產減儲蓄)金額。雖然在市場中各種商品的生產量、它們的價格、貨幣供給量以及貨幣流通速度都是自由變動的,但以今天的資訊及管理技術,經由統計所有銀行帳戶的進出等方法,大致上仍可相當準確地估計。但如何讓同胞們都有工作做?要怎麼樣才能使幣值(總體物價)長期維持在中心點附近狹幅波動呢?都是有趣的問題,不過非屬本文範圍。

C. 在什麼情況時應該增加貨幣發行量?

邏輯上,當社會中存在下列情況時:
1. 有閒置人力資源;
2. 有閒置的其他各式資源(自然資源、既有設備、…);
3. 1可以利用1和2生產能夠獲利售出的商品(服務也是商品)–它表示市場上仍有未獲滿足的有效需求,而且這些需求可由閒置資源有效提供;
4. 貨幣流動速率(週轉率)增加,而貨幣存量有緊俏感,銀行利率和民間借貸市場利率有過度升高的壓力;
5. 炒作性投機市場並未過熱;
6. ………

若能增加發行適量的貨幣,將可以協助社會實現(甚至引發)經濟發展的潛力,提高人類的生活福祉;否則全社會將因貨幣不足而無法發揮其閒置的生產力,產生失業、窮困等社會問題。

人力物力仍未充分發揮(幾乎永遠都有)和貨幣緊俏的情況不難觀察得到,但前述第3點才是重點,也較難把握,有賴誠實的判斷;所謂判斷(即使依據模擬試銷等市場調查資料)就有相當大猜測的成份。一般說來在工資很低、人民很勤奮的落後國家第3點比較容易實現,它們只要(透過借貸或贈與)獲得適量貨幣換取資本財(生產生活所必需之低階農業產品的種仔與種養殖技術、或生產生活所必需之低階工業產品的機器、原料與生產管理技術…)努力生產,由於工資便宜使得他們的產品價格便宜容易售出,便能啓動經濟發展循環;所有落後國家幾乎都是這樣開始他們的新興之路。

中央銀行在經過適當程序確認前述幾點情況存在時,可以透過給予一般銀行信用貸款等方式將新增基礎貨幣發行出去(在本系列之六:奇幻的貨幣一文G節中曾約略提過),降低利率,再由銀行貸款給有企業經營能力者去運用閒置人力和其他閒置資源,努力生產能夠獲利售出的商品。

從某個角度看,全社會中的貨幣供給(流通)數量不應只約略等於投資與消費總金額,應該永遠比上期投資與消費總金額略多,好讓社會中有一些多餘的錢能夠應付災難或投入創新工作。當中央銀行將這些「餘裕的貨幣」發行出去之後,它們會以儲蓄的形式存在銀行體系中。(不過可貸放而未貸放的儲蓄餘額會造成銀行業經營壓力,容易誘發貸款品管過於寬鬆等等問題;同時貨幣供給數量只和投資與消費面的貨幣需求對映並不完善,非屬本文討論範圍)

但當社會中有了儲蓄之後麻煩就更多了。由於人類不都是那麼規矩的(完全守規矩就不會有創新了),也不都是完全善良的,於是社會中除了可能增加許多休閒娛樂事業,(與前期相較)變得更加多采多姿外,也免不了有些人會用詐欺和炒作等手法騙取別人的儲蓄,造成社會動盪不安。(我們在本系列之一與之二兩篇文章中曾稍有敘述)

由於市場已經全球化,但各國貨幣不同,麻煩的還有匯率問題。是不是將本國貨幣貶值便能增加外銷?但減少了進口能力?對於匯率變動的預期是不是會引起國際熱錢的套利性流動?如何訂定匯率對本國最有利?會不會引起匯率戰爭?外匯收入與本國貨幣發行額之間的關係如何是好…?對於這些問題,研究者、執政者、投資者和投機者起碼已經思考、討論、操作了數百年,雖已有若干共識,但在實務上各國之間仍然爭議不斷,並無大家一致遵循的公式。

D. 通貨緊縮

貨幣一旦發行到社會中,只要中央銀行不收回基礎貨幣(通過收回當初發借給一般銀行的信貸…),它們就永遠在社會中打轉。而整個社會保有零用金的數量在消費習慣(傾向)未改變的情況下應該是穩定的,其餘貨幣或存款都在銀行體系內流通,通貨怎麼會發生比前期緊縮的情形呢?

大家都知道基礎貨幣經過銀行的存放業務後會產生乘數效果,創造出存款貨幣(本系列之六:奇幻的貨幣一文中 D節曾略加敘述)。 假設在某個時點因為某些原因(譬如對銀行體系的安全性失去信心),突然有相當數量的存款戶從銀行領出大量現金,長期自行窖藏,則銀行的庫存現金將不足以支應經常性提領之需要而出現流動性危機。假設銀行長期失去 1,000元現金,則其原先依靠這 1,000元所創造出來的 9,000元存款(假如存款準備率為10%)貨幣就失去了基礎。為了符合存款準備率的要求,銀行必需在短期內設法收回這 9,000元的放款, 以致全社會與失去這 1,000元現金存款之前相比,將失去 10,000元的貨幣供給;接著全社會在下一個貨幣循環週期還將減少「10,000元 × 貨幣流通速度」的名目所得,之後並相應出現新的失業人口…。

不過只要社會正常運行,這種民眾大規模窖藏現金的情況不易發生。還有那些事情會造成通貨緊縮的情況呢?可能包括:
1. 季節性通貨不足–像中國人在春節都會包現金紅包給子孫等晚輩和長輩,致使現金需求大增。(春節後這些一時性增加的現金持有又會回到銀行體系,中央銀行可以收回春節前為應付紅包需求而貸放給銀行體系的現金)
2. 社會的總營運結果為財務虧損–這可能使銀行吃倒帳,而銀行當期放款壊帳若超過當期營運收入,會減少其業主(銀行股東)權益(虧本);但不會減少貨幣供給額的存量(存款貨幣)和貨幣發行額。
3. 社會總貸款減少(由於經濟景氣差,企業不易獲利致貸款減少;銀行由於擔心吃倒帳,放貸意願降低…)–它減少了貨幣供給額的存量(由於貸款減少,銀行所能創造的存款貨幣減少);同時銀行利息收入減少;但並未
減少貨幣發行額。
4. 社會上貨幣週轉次數減少(由於不景氣)–它也會減少貸款需求…。
5. 生產技術革新、勞動生產力提高–若社會總需求(包括對於技術革新商品的需求)没有增加時會減少投資和消費的支出、降低貸款需求…。
6. ………

通貨緊縮的情況都伴隨較諸前期,社會總需求或需求成長率減少、國民所得或所得成長率下降、資產等商品價格下降、企業倒閉或經營困難家數增加、失業率升高、社會緊張程度升高等現象,國民會要求政府採取對策。

E. 國民所得未增加、貨幣發行額未減少時,面對通貨緊縮情況的貨幣政策

大家知道當社會非由貨幣不足之原因而發生不景氣和通貨緊縮的情況時,在貨幣政策上政府能做的只是盡可能降低利率(甚至趨近於零),協助眾多已借款企業降低其利率負擔,以渡過生意變差的難關;同時順便降低得到可獲利新投資機會之投資者的資金成本(很不幸的,此時大跌過後的股票和房地產等市場常出現炒作機會,低利貸款也降低了炒作者的資金成本);增加貨幣供給並非合理的對策,因為它不會有效果。這種不景氣所造成的困難應該由政府採取適當的財政(投資)措施和社會福利措施(暫不討論匯率措施)來給予救濟,然後等它自然復原,不過也有例外。

由於現代全球經濟活動已緊密相連,一處的經濟危機或不景氣常連帶影響很大的地理範圍,甚至使全球都同步發生危機或不景氣。此時許多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可能發生貸款人保險人停止付息付費甚至破產、巨額保險理賠、自營投資虧損甚至完全歸零等營運損失,出現流動性和倒閉危機,許多一般大企業亦然。握有現金的民間大金主往往不敢(或没有監管能力)借錢給這些發生危機的企業,而有些大企業(金融、保險和工、商業者)又大到政府不敢讓它們倒閉(以免麻煩更大更多),只好由政府經由中央銀行或公營投資公司採取舒困措施來挽救危機。這些舒困措施包括提供危機企業(包括銀行等金融業)有抵押或無抵押低利貸款、以附賣回條件或不附條件暫時買入危機企業的債權、股權等等資產…,它們都需要現金。但當危機大到中央銀行現金不足,向民間發行政府債券籌款(最合理的辦法)又緩不濟急,於是中央銀行只好立刻發行新增貨幣救市,等情況逐漸穩定後再逐步回收。 2008 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目前市場還在復中的實例。

F. 在社會需求不足時增加政府支出的陷阱

在財政措施方面,政府此時的對策大多是增加支出,試圖用政府支出的增加來抵補民間需求的減少,以保持就業和國民所得的穩定。這個方法從邏輯上直觀是合理的,但當落實到社會環境中執行時,就不一定合理了。對於失業等社會福利問題,我們準備將來用一個新的系列來討論,在這裡僅針對政府救難時的財政支出問題表示一些簡單的看法。

民間需求減少的主要原因通常是企業家看不到能夠獲利的投資機會、現有生意亦出現困難而減少生產循環(…研發–採購–製造–銷售…)與人員僱用、民眾對於就業與生活的安全感也跟著降低,以致大家都減少(投資與消費)支出;在這種氛圍中政府是難以鼓勵大家增加支出的。在現代(非落後的)社會中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分工相當清楚,政府的工作場域是維護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公共事務,以及民間無力、不願、或不宜(因為投資報酬率不吸引人、或可能造成社會不公平…)從事的必要性基礎類建設。於是政府在民間需求減少時只能大幅增加基礎類的公共投資,但投資什麼項目呢?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即使歐美先進國家的基礎建設都仍大大不足,投入鐵路、高速公路、海港、機場、水利灌溉、電力、通訊、基礎工業、城市、醫療、衛生、教育…等等設施的建
設都能大幅改善失業情況,並大幅增加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有益資產」,促進經濟發展;這是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策略和美國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新政能夠有效處理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的社會環境。但目前許多經濟已經發展到相當程度的國家,包括台灣,都面臨許多傳統公共投資對於國家經濟發展之邊際效益已經大不如前的情況;像日本在1990年代末期為「促進地方建設」造了一些鄉間公路, 郤没有多少車子在上面跑;於是許多為了增加內需的政府支出若不夠用心時,便落得為支出而支出,非常浪費,反而對社會福祉有害。

有什麼害處?害處在於政府債務不斷膨脹,但許多借錢來「擴大內需」所從事的建設並未增加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有益資產」,也没有為國民提供真正有營養的當期服務;簡單說這些支出是把國家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投放到没有效益的地方(有可能肥了若干貓族)。而政府債務和民間債務一樣,都必需償還。怎麼還?政治人物們的標準答案是等經濟繁榮後,可以拿增加的稅收來償還;是這樣嗎?

除非串通詐欺,個人和企業在向銀行借款時必需明列資金用途和還款來源,並由銀行徵信查核,否則一毛錢也借不到。為什麼政府在借錢時可以不明列還款來源呢?喔!政府有鐵定的稅收,怎麼會没有錢還?將來總有辦法還;老百姓對政府的打混又没有抗議…;是這樣嗎?

我們建議立法院修改公共債務法,所有政府借款都必需依照中央政府建設公債及借款條例中乙類公債及乙類借款之精神,說明在將來那一段時間,從那些產業或國民的那些稅目還錢?一定有人覺得「需要這麼笨這麼麻煩嗎?太没有彈性了」。這種笨做法的目的在於希望政府在借錢時、以及立法院在同意政府借錢時能夠更加認真估計借款的效益。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六:奇幻的貨幣

A. 貨幣的基本性質

做為商品價格的標籤;(在成交當時該價格被買賣雙方同時接受)
做為購買力的憑証;(可換入與此憑証所代表價格相等之商品)
它是商品;(像一般商品一樣可以被買賣、借貸和使用)
………

B. 奇幻的籌碼

貨幣?不就用它做籌碼,讓大家免除以物易物的麻煩嗎?會有什麼問題?
哼!自古以來這個籌碼的問題未曾稍停,於今尤烈!
有這麼嚴重嗎?有那些問題?

它由誰製造?用什麼製造?如何製造?製造多少?如何發行?由誰定價?如何定價?如何分配?…?

有關這個「籌碼本身」的學問居然已經像原子物理學、放射化學、神經醫學、機器人學…等等一樣,不僅在大學裡成為一個學門、在社會上成為一個職系,在政府中還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

貨幣的歷史、銀行業的興起、銀行家與政治領袖(專制君王、民主總統…)之間的合作與鬥爭、這個產品(貨幣)和產業(銀行、金融)的經營技術、以及它們在人類經濟體系中的作用…,坊間和網際有許多教科書、意見書、故事書、事件報導分析…可供參考。我們擬先就幾個貨幣問題用幾篇文章略抒淺見,之後再對有關銀行與金融業的幾個問題簡述看法。

C. 貨幣如何分配?由誰製造?

貨幣就是財富,當然由社會中千絲萬縷的力量經由競爭來決定它們的分配。
貨幣由誰製造?當然由社會中最大的「那股」力量來決定由誰製造。

那股最大的力量通常會掌握國家的政權,它會有一個代表人。
隨著人類政治制度的演化,那個代表人從糾集武力,經過廝殺而取得政權的酋長、帝王,逐漸演變成為由全體人民定期選出的總統或首相。總統或首相通常都是執政「黨」在執政那段期間的老大,或是老大的代理人。

貨幣是從造幣工廠這個組織中製造出來的,組織需要首長。由於銀行業從事「操作金錢」的工作,執政者從銀行業中指定一家銀行、或一個人來負責製造「國幣」是合乎事理的。

負責製造國幣的銀行成為國內眾多銀行的上位銀行–中央銀行,為政府管理全國有關貨幣的事宜,也是合乎事理的。

在國幣不需要發行準備的現代(全球都已廢除金本位制度;但若干特別強調穩健的國家和老中央銀行繼續維持相當比例的貨幣發行準備,像我國仍以庫存黃金與美元提供十足的新台幣發行準備),理論上中央銀行應該百分之百國營或國有民營才比較合理,不過有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或許由於歷史原因(當年由君王或總統授權某民營銀行做為國家的中央銀行),仍然延續早年金、銀幣時代的股權結構,還是有許多私人股權,許多盈餘歸私,就不合理了。幸好我國没有這種不合理情況。

只有中央銀行能製造貨幣嗎?大都都知道一般商業銀行經由存款與放款作業也可以創造存款貨幣(或稱引申貨幣)。為了方便本系列文章的討論,我們在下節中將簡述一般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

D. 貨幣用什麼製造?如何製造?

交易的商品具有實用價值,貨幣是實用價值的計量標準,…紙鈔比金幣、銀幣更適合作為法定貨幣… (John Law;1671~1729;推行紙鈔、中央銀行、與許多現代化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先驅之一)

今天各國都以其本國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紙鈔和輔幣,做為在該國國內通行的法定貨幣。(有少數例外:如歐盟各國使用共同貨幣、少數小國使用大國的貨幣)

目前電子貨幣已經逐漸流行,由於它的方便性,在將來會取代紙鈔和輔幣。當大家都使用電子錢包或錢卡(可能由政府授權各銀行發行)進行小額付款時,小金額商品的販售商(如各式攤販…)就必需向政府指定的單位申請電子收銀器,所有收支都將記入銀行帳戶,產生減少地下經濟(逃稅的收入)的效果。

通貨發行額與貨幣供給額

貨幣擁有者通常只持有零用錢,而把一時用不到的貨幣存放在銀行裡,銀行業者付給存款者利息;然後銀行業者把客戶的存款借給需要用錢的貸款者(將貸款撥入貸款者在貸款銀行的帳戶),向貸款者收取利息;於是貸款者向銀行貸得的款項又成為「新增的」銀行存款,但這種新增的銀行存款並無實體貨幣與之對應。存款者通常使用存款銀行的支票來進行大額付款,或用匯款(轉帳)的方式將應付款項匯到收款人所指定的銀行帳戶內,不會提出、存入現金。大致可以說除了全國同胞的現金零用錢之外,所有中央銀行發行的實體貨幣都常存在銀行體系中。銀行體系對於所有存款,只需保留「應付可能提領」的現金即可,其餘存款都可以貸放出去,以賺取利息收入。假如原始現金存款有10,000元實體貨幣,銀行業依據經驗保留1,000元(10%存款準備)以應付存款人提領現金即可(目前政府依不同存款類別,規定有各銀行必需存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率),其餘9,000元都可以貸放出去;而貸款者所貸得之款又幾乎全部成為銀行體系中新增的存款(暫不考慮一般民眾的零用現金持有率)…,這個程序可以反覆進行到收斂為止。於是當中央銀行發行10,000元實體貨幣(貨幣發行額)進入銀行體系之後,若存款準備率為10%,則全社會所流通使用的貨幣在理論上可以達到100,000元(貨幣供給額,為貨幣發行額之10倍,其中90,000元為銀行所創造的存款貨幣;為理想狀態下理論上的最高值)之多。

貨幣乘數與貨幣流通速度

一般將中央銀行所發行的實體貨幣額,與銀行系統以貨幣發行額為基礎,所創造出來的存款貨幣額之間的比例,稱為貨幣乘數(有最大理論值與實際值)。

現金每因交易移轉(非屬借貸或還款性質的移轉)一次,或銀行帳戶內存款金額每因交易而移轉一次(非屬個人不同帳戶間移轉,亦非屬借貸或還款性質的移轉),其貨幣移轉的接受方就產生交易所得。於是全社會在某一段期間(譬如一年)的名目所得(與實質所得的定義不同),會約略等於該期間銀行體系內因交易原因而發生的貨幣移轉總額。

所以全社會的名目所得不僅與貨幣供給額有關(貨幣供給額與貨幣發行額有關),還與貨幣流通速度(週轉次數)有關。許多經濟學家以現金交易方程式MV=PT=Y、或現金餘額方程式MV=kPT來表達這個概念。(M:貨幣供給額、V:貨幣流通速度、k:現金平均被保留的期間,等於V的倒數、P:平均物價、T:財貨與勞務的交易總數量、Y:全社會名目所得;均指某段期間,譬如一年)

在未來電子貨幣時代雖然已無實體貨幣,但有關貨幣發行、存款準備率、銀行創造存款貨幣、貨幣流通速度的「道理和法則」仍然可以不變。

E. 貨幣由誰訂價?

貨幣在不同的場合中有幾種價格:
在商品市場中(包括一般商品、資本與貨幣市場),貨幣的購買力是變動的;
在銀行和民間的貨幣借貸市場中,貨幣的利率是變動的;
在外匯市場中,貨幣的匯率是變動的。

貨幣不僅在不同時間其價格可能不同,在同一時間它的價格亦可能隨地點、供應者與需求者不同而不同。(譬如在同一時間不同銀行的利率不同、在不同地點對菠菜的購買力不同…)

貨幣的價格由誰訂定呢?
由市場(許多供給者與許多需求者)訂價,也可能由(一或多個)政府訂價。

F. 貨幣如何訂價?

由市場訂價

貨幣是代表購買力的籌碼。假定所有商品的品質、生產成本(包括原物料供應、社會生產力…)、需求強度、需求的所得與替代彈性等因子不變,則在市場經濟中一單位貨幣能購買多少商品(貨幣的價格),理論上會受二項數量的影響:商品數量與貨幣數量。

在前述假定下如果我們從某個均衡點出發:
若商品的數量增加或貨幣的數量減少時,貨幣即升值,擁有貨幣者受益;
若商品的數量減少或貨幣的數量增加時,貨幣即貶值,擁有貨幣者受損。

由政府訂價

政府為了特定目的,可與經濟市場中其他的法人或自然人一樣,透過(財政部或中央銀行等政府部門,運用財政或貨幣措施)在市場中進行操作–買入或賣出一般或資本類商品(土地、股票、債券…)、買入或賣出金融商品(外幣、債券、票券…)、借入或貸出(貨幣…)、改變中央銀行對一般銀行的重貼現率或放款利率(有擔保或無擔保放款)、發行短期國庫券或可轉讓定期存單、…,經過自由市場機制影響貨幣(前述)的幾種市場價格。

或直接以行政命令訂價–譬如規定國幣與某種外幣的匯率為固定、規定某種商品在國內的價格固定(等同於規定了國幣在國內某種商品市場中的購買力)、改變銀行的最低存款準備率、改變貨幣發行額、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對特定產業或市場族群規定保証金比例、流動性比率、停止或開放授信…)…,不經市場機制直接干預貨幣價格。

政府所採取的特定措施將經由什麼「途徑」影響社會?對「大眾」如何有利?對那些特定族群如何有利?對那些特定族群如何不利?…?得在特定環境下,針對特定措施才好分析,泛論雖有助於理解基本道理,但不易明確周延。

G. 貨幣如何發行到社會中?

中央銀行為滿足社會的貨幣需求,視經濟發展的情況,可以透過給予一般銀行信用貸款(這是基本而主要的管道)、向一般銀行買入外匯、銀行重貼現、帶附賣回條件買入銀行債權等資產、直接買入銀行股權等資產(將來再伺機賣出給投資人)…等可逆的方式,將新增實體貨幣長期(接近永遠)或暫時(因應季節性正常的貨幣需求增加、或因應金融危機時的流動性缺乏…)經過一般銀行體系發行到社會中。(currency issue for economic purposes)

理論上現代的中央銀行只參與銀行間市場(購買外國政府之債券或票券多透過經紀銀行進行,反之亦然)或外匯市場交易,不應該直接貸款、更不應該無償撥款給政府。政府需要借款時應向一般銀行、資本或貨幣市場籌措(以向銀行借款、發行一般債券或收益債券、發行短期票券等方式)。但可能仍有一些政府直接向中央銀行借(要)款,由中央銀行直接將新發行貨幣借(送)出去給政府(currency issue for fiscal purposes), 政府再經由採購、投資、發放公務人員薪津俸給、或償還債務等途徑將新發行貨幣流入社會中。

所謂發行到社會中也就是進入銀行體系,成為銀行體系中能夠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貨幣。

由於政府財政赤字是一個嚴肅的普遍性問題,我們打算在以後對它進行一點概念性的討論,屆時還會觸及由中央銀行直接印發鈔票給政府是否合理。

H. 應該製造多少貨幣?(社會中應有多少貨幣為宜?)

大家都知道在社會資源與生產力不變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社會中流通的貨幣過多)和通貨緊縮(社會中流通的貨幣過少)會帶給社會很大痛苦。社會中應有多少貨幣為宜?中央銀行應該如何調節貨幣供給(如前F節所述訂定貨幣價格)?攸關社會健康。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略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