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九、銀行業的特色

銀行可以用它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賺取利息–
(William Paterson;1658~1719;於1694年獲得英王頒發的皇家特許執照,建立私營的英國中央銀行)

只要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1812;帶領5個兒子建立了自18世紀末葉至20世紀前期全球最有實力的金融集團)

我殺死了銀行–
(Andrew Jackson;1767~1845;美國第7任總統)

英國前五大銀行聯手不再買進短期國債就能傾覆英國政府的財政–
(1921年9月26日倫敦金融時報)

A. 金權興起

貨幣是財富的憑証、交易的籌碼。依據歷史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Babylon)的寺廟裡就已經有了保管貨幣、經營貸款的機構。近代型態的銀行可能在西元1100年左右於義大利的威尼斯(Venice)開始出現,除了存貸以外,還承做各國貨幣的兌換業務。這些機構似乎都是民營的。

在紙張生產和印刷術成為穩定的技術之後,當社會財富和交易需求增加到某個程度,由於金屬貨幣的不方便性,銀行券成為被接受的提款權憑証而在社會中流通是很自然的發展。如同本系列「之六:奇幻的貨幣」D節所述,當銀行擁有10,000圓實體(金屬或紙鈔)貨幣的存款時,若存款準備率為10%,暫不考慮一般民眾的零用現金持有率,則積極進取的銀行家經由創造存款貨幣,最多可以賺取「90,000圓存貸利差+貸款匯款手續等服務費-10,000圓準備金存款利息」的毛收入(理想狀態下理論上的最高值);正如英國中央銀行創辦人William Paterson 所說:「銀行可以用它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賺取利息」。

而朝廷用度不足時就以稅收為擔保向銀行業借款,以致於有些時候各地區的銀行同時成為朝廷稅收的執行機構。在若干國家其最具實力的銀行遂成為朝廷的錢庫並取得發行國幣的特許權利。全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私立的英格蘭銀行就是這麼成立的,但仍有某些具有地區性優勢的銀行發行主要在該地區流通的貨幣; 到1844年經由立法,英格蘭銀行成為唯一能夠在英國發行貨幣的銀行,結束一國多幣的階段; 直到1946年它才完全收歸國有,完成一個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國有化中央銀行的演進過程。 荷蘭則於1814年就成立完全國有的中央銀行負責國幣發行,但美國中央銀行體系(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Board of Governors,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and twelve regional Federal Reserve Banks)中各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權迄今仍未完全國有化(不過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美元非由Fed而由美國財政部發行)。

現代經營貨幣存貸業務的銀行必需經過政府特許才能成立。錢存進了銀行,銀行除了必需保留法定存款準備金、給付存款人利息、和兌現存款人提回存款等基本要求之外,其餘存款全由銀行家(或公司)逕行放貸,存款人無權干預。

以往在特許私有中央銀行的國家,多由中央銀行籌措政府借款(安排各銀行聯貸),然後中央銀行用政府的借條做為發行貨幣的準備印發基礎貨幣,分由各聯貸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用以賺取利息以及投資利潤。當人類文明發展到君王難以完全獨裁社會事務的階段,君王需要尊重社會領袖們的影響力。在金屬貨幣和金本位時代,由於銀行家們掌握了國家從貨幣發行開始的金融事務,對於政府的態度可能並不低卑;同時經由貸款與合作投資,銀行家(或其所指派的代理人)有機會進入許多大企業的董事會…;這時有些人說的「金權已經超越了君權」可能是寫實的描述。

B. 銀行與金融控股公司

在1929年由美國股票市場崩盤所點燃的全球經濟大風暴中, 許多拿客戶存款從事投資或投機的銀行倒閉,重傷許多無辜的存款人(包括企業),美國國會遂於1933年通過 Glass-Steagall Act, 禁止銀行從事證券與保險等高風險業務。但後來隨著金融工具多樣化與業務全球化等發展,銀行業為了極大化其營運報酬紛紛鑽鑿法律漏洞,使得Glass-Steagall Act形同具文。同時美國銀行業在經營上受到可以跨業經營的歐洲銀行很大壓力,於是美國國會又於 1999年11月12 日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Gramm-Leach-Bliley Act),允許金融機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透過金融控股公司下屬的子公司分別從事各式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等金融類業務,恢復了美國金融業可以混業經營的自由天地。目前大多數國家都允許經由特許成立金控公司,以免其金融業在國際間失去競爭能力。

C. 銀行(金融)業的特色

和其他產業相較,銀行業具有下列特點:

1. 人類所有以貨幣或證券形式存在的財富除了自留的零用金之外,可說都以存款等等形式進了銀行(金融)系統,而銀行資產運用的途徑(放貸等等)受到銀行家相當大的影響;
2. 經由創造存款貨幣,無中生有而合法的創造出銀行家可以運用的貨幣;
3. 經由存款業務,銀行業有機會接觸幾乎所有富人,伺機提供理財服務;
4. 為進行貸款徵信,或經由投資而派任董事,銀行業有機會了解幾乎所有產業的經營實況,以及研發中的新產品概略,讓銀行家成為通才型的先知;
5. 對於可能獲利較高的計劃,銀行家除了給予貸款外,有機會參與投資;
6. 跨產業追求資金運用的最高效率;
7. 在所有類型的企業家中,銀行家最能利用別人的錢賺錢;
8. 是少數需要經過政府特許才能經營的產業之一;
9. 當銀行業發生應完全歸責於自己的錯誤而倒閉時,其連鎖影響一般說來比其他產業大,但也因此政府出手救援其危機的機率比較高;
10. 銀行業透過創造存款貨幣以及放貸的過程,為資本主義社會執行了「全民協助企業家創業的角色」;(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略加說明)
11. ………

D. 銀行業的經營風險

和所有產業一樣,銀行業也面對許多經營風險,關心這個主題的朋友可以參考由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所提出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由於本系列討論最後導向的主題是經濟發展,所以只簡單提一下總體經濟景氣變化與銀行業之間的若干關係(並不完整)。

一般非專業銀行由於放貸給眾多產業中的眾多企業,每個企業都有經營風險,所有產業都有景氣波動;各產業風險發生的時間是同步的?順序的?還是没有因果關係而隨機的?銀行有能力應付(或說平衡)這些風險嗎?

譬如在戰爭期間多數產業衰退,但銀行業可以經由多貸款給資金需求暴增的政府和軍工等等為戰爭提供服務的企業(多有政府償債擔保)、經紀各國戰爭公債的發行、同時通過拍賣(可選擇性用低價迂迴購入)違約貸款戶在貸款時所抵押的資產…而維持經營,甚至最終收益更高。

在通貨膨脹期間銀行業是受益者(投資與投機收入增加)還是受害者(所持有的貨幣貶值)?它可能是受益者。但在通貨緊縮期間銀行業是受害者(放貸機會減少)還是受益者(所持有的貨幣增值,可以伺機購入更多實體資產、可拍賣之抵押資產增加)?

在國家經濟迅速成長階段,銀行業也隨著其他產業成長。但在國家的競爭能力因為受到新興國家影響而逐步相對降低的階段(與通貨緊縮階段類似)呢?

還是銀行業不會消失,受益受害得看規模和銀行家的經營能力?(像在2008年金融風暴中有的銀行是受益者)

E. 銀行業的不當經營往往造成社會大災難

所有企業和產業都得面對前節所述的問題。依據歷史經驗,會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傷害的事件,一是戰爭、二是瘟疫(大瘟疫的為害可能超過戰爭),三呢?大概是金融風暴了(近者有1929、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風暴), 它的為害在近代和現代超過大多數天災(即使對於落後國家亦造成傷害,因為金融風暴大幅降低了先進國家協助他們的能力)。由於2008年金融災難的教訓,許多人在憤怒之餘呼籲進行金融改革,我們準備接著簡單談一下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和金融改革。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八:貨幣太多也讓人民窮困!

A. 合理的貨幣數量

在本系列「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一文之C 節中,我們曾敘述幾種應該增加貨幣發行量的情況。換一個角度看,同樣道理,若中央銀行(政府)中規中矩的經由給予銀行體系信用貸款的途徑增加貨幣發行額,則中央銀行也可以經由收回給予銀行體系信貸的途徑收回貨幣發行額(中央銀行還有不少工具可用以影響金融市場)。為了穩定貨幣價值,社會中的貨幣供應量(M2或M3;視該社會金融運作體制而論)在理論上應該與下列幾者之和做同比例變動:

1. 社會中進入經濟活動系統,有用於民生的總資產(存量);
2. 社會中有用於民生的當期消耗性服務;
3. 適量的額外儲蓄;
4. ………

B. 通貨膨脹

當少數幾樣民生用品漲價時,人們不會說那是通貨膨脹,但當百物騰脹時就是通貨膨脹了。如果人們的收入跟不上民生物價的漲幅,日子就難過了。

為什麼許多商品會同時漲價呢?經濟學界歷來的研究認為其原因不外是成本推動或需求拉動。但是什麼樣的成本或需求變動導致價格上升呢?可能是戰爭、結濟結構失衡、工資僵固、國外輸入、預期心理影響、政府發行過多貨幣…等等。若依照實例解析價格變化的細部動態過程,則狀況相當多端。

C. 貨幣發行過多才會造成通貨膨脹

理論上只有貨幣發行過多才會造成通貨膨脹。在生產力未增加的情況下,如果社會中没有過多的貨幣追逐商品,一般物價能漲到那裡去?若貨幣發行額未改變,則社會經濟在經過一個供需波動的階段之後,物價與貨幣(財富)分配會進入一個新的動態均衡階段;或說物價與貨幣分配幾乎永遠在以動態均衡為中軸的一個小範圍內波動。由於貨幣是政府經過中央銀行發行的,所以貨幣發行過多百分之百是政府的責任。

D. 為什麼政府會發行過多貨幣?

在正常情況下政府應該量入為出平衡預算,最好保有適度的累積預算盈餘;預算支出的目的應該是為國民提供當期消耗性服務(像民政、警政、消防、衛生、教育…),以及增加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有益資產;用這種態度花錢並不會導致總體性物價上漲。在資源未充分就業、而社會存在可獲利投資機會的情形下,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執行擴張性的赤字財政政策而適度增發貨幣也不會導致總體性物價上漲。回顧歷史,朝廷或政府超額發行貨幣多半因為連年戰爭或備戰、擴張領土、使得用度不足而舉債;當然也有不少是因為驕奢淫逸、購買奇珍異寶、大肆興修宮殿花園等等而過度舉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政府則經常為了多多進行公共建設而過度舉債;當然也有不少法庭判例與民間傳聞指出,公共建設經常牽涉執政朋黨間假建設之名而進行的利益輸送。

此外當國家競爭能力降低,或發生輸入性通貨膨脹(可以把無力抵抗的輸入產品漲價視為本國競爭能力降低)時,政府的對策也常使得社會出現貨幣發行額增加、物價無法自然回調的總體通貨膨脹。怎麼說呢?

E. 國家競爭力降低的問題無法用增發貨幣的手段解決

即使仍然存在語文不同的障礙,目前資通訊的網路化、即時化、和交通運輸的方便程度已經使得全球市場一體化了。一個國家(或地區)若發生相對競爭力降低的情況,該國的輸出便會減少,導致生產被迫減少、國民所得和工資降低、購買力降低、使得投資和消費需求降低,利率和匯率也會隨之降低;於是本國所生產的產品會降價(降價幅度與產品成本結構中,工資和本地自產原物料所佔的比例等因素有關),但必需由國外進口的物資通常不會降價,或只降低部份銷售利潤;於是該國(或該地區)變窮了,民眾生活日益困難、政府稅收減少…。政府會怎麼應對呢?

就貨幣政策而言,隨著投資和消費總需求減少,全社會的貨幣需求降低,此時除了利率會自然降低之外,銀行體系中的貸款金額(貨幣供給額)也會隨之減少,濫頭寸增加,中央銀行應該適時適度收縮貨幣發行額以降低過多貨幣追逐過少物品的可能性,並減輕銀行業的經營(放款)壓力。同時為了防止低利率、低匯率所誘發的風險性資產炒作(如股票、較高價住宅…;這種炒作和高明者總在景氣低迷時進行投資是不同的)而採取適當的平衡措施(如果主張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好像有點打高空,也許可以提醒銀行業此時放款給炒作者的風險…)。最重要的是研究清楚如何才能有效恢復並提升社會競爭力,然後據以在經濟、財政、科技、教育、民政、甚至公營創投公司等等部門採取鼓勵創新發展的政策。

但許多政府實際上會採取下列措施:

1. 為了抵補民間投資和消費支出的降低,同時遏制通貨緊縮的發展傾向(從精英份子的角度看,通貨緊縮帶來的問題要比通貨膨脹多),便舉債增加政府支出。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這種支出的績效經常不彰,反而出現我們在本系列「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一文之F節中所述的浪費情況;
2. 盡可能降低利率協助困難企業,但難以吸引新的投資貸款,因為社會正處於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說的流動性陷阱階段。
3. 黙示(甚至明示)鼓勵股票和房地產等高風險資產的炒作抬價(所謂資金行情),塑造景氣回升假象;(也需考量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間的連動)
4. 由於通貨膨脹會鼓勵生產和消費行為,所以就降低對於通膨的警惕,甚至「設定適度的通膨目標」;
5. 中央銀行使用發行(乙種)國庫券和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工具收縮市場資金;(需要給付銀行利息;國庫券和可轉讓定期存單亦可能在市場流通,降低了收縮市場資金的效果)
6. ………

這些措施不僅對於提升社會競爭力(真正的病因)少有幫助,反而可能引發(經濟發展)停滯性物價膨脹,並助長社會所得不良分配的趨勢,增加一般民眾生活困苦的程度。

如果未引發有關國家同步貶匯、或採取貿易保護等對抗措施,則此時匯率貶值對於出口量、國內生產量和就業率是有幫助的,它將自然發生。但許多國家會「主動」讓匯率貶值提前發生,甚至還過度發生。匯率貶值實際上等於降低工資,但一般民眾不易感受到工資「被」降低了。

F. 通貨膨脹的影響

1. 由於貨幣貶值,債權人、儲蓄者、工資議價能力低者受損,債務人、押注通膨的投機者受益,產生所得重分配效果;
2. 由於貨幣數量增加得比實質生產快,企業帳面的貨幣利潤增加,但員工分配到的比例(薪資或獎金增加)一般說來遠較股東為低,產生所得重分配效果;
3. 名目所得增加所引發的貨幣幻覺(實質所得並未增加),和儲蓄吃虧的感受都會使人們的儲蓄意願降低,增加投資與消費支出;而經由企業獲利增加,又加強了上述第2點所說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4. 資金投入升值速度較快的商品(通常為投機性商品,如股票、房地產…)、或兌換為無貶值趨勢的外幣;
5. 許多商品出現假性需求、一窩蜂追逐、與超額庫存等現象,當超額庫存到達泡沫爆破點時景氣即反轉向下,購入高價商品與生產超額庫存者受損;
6. 價格波動的頻率與幅度增加,炒作活動也增加,社會心理比較浮躁不安;
7. ………

在這些影響中我們比較重視炒作與所得重分配效果,因為許多罪惡潛藏其中,剝削了社會大眾。

G. 社會中貨幣太多會讓一般人民窮困

真的嗎?怎麼說?
因為社會中貨幣太多會造成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會造成一般人民窮困。

這是由於:
大部份同胞都是固定收入的受薪者,只有少部份人是(廣義的)企業家;
大部份同胞都是銀行中的存款者、債權人,只有少部份人是借錢的債務人;
大部份同胞都是股票等商品市場中的散戶,只有極少部份人是作手集團;

於是如本文前節(F)所述,
通貨膨脹將大部份同胞若干比例的財富移轉給了少部份人。

還有炒作。作手利用炒作技術和一般大眾的一窩蜂、恐慌等等心理,在低價時設法持有比較容易進行金融操作的資產(如股票、較高價房地產、石油等原物料…),將價格炒高後脫手獲利,甚至再反向進行放空操作,並伺機低價取得發生財務危機、但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經營權…。雖然平常時候也多有詐欺和炒作情事,但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它們更容易進行、獲利更高、所造成的財富移轉效果更大。

不只在一國國內有這種情形,在國際間也一樣,國際作手進出各國市場。

這已經不是合理的自由市場競爭了,這是一種強勢者對弱勢者所進行的掠奪和剝削。元兇是誰?是誰製造了或強化了不公平的環境?是發行過多貨幣、造成通貨膨脹的政府。

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維護並且增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嗎?
是啊!但事與願違!至少在造成通貨膨脹這個部份事與願違。

如果話再說得重一點,政府為自己的用度不足而發行新的貨幤,不等於印幾張鈔票把若干實體資源從老百姓手中劫走嗎?

不過往好處看,這種掠奪和剝削已經比古代文明得多了,因為它未以武力進行,同時現代善良的民主政府都是為了公益目的而支出。何況自然界的本質不是既有和諧互助,也有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情況嗎?要弱者在競爭中都不居劣勢,所有人都齊頭平等「合理」嗎?可能嗎?什麼是自由競爭?自由競爭有界限嗎?這些都是有趣的問題,但非屬本文範圍。

H. 政府處理通貨膨脹的對策

人發燒了,醫生大概都先給退燒藥,再就所有病徵和檢驗結果診斷發燒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其他的藥。就我們所知,所有治療疾病的動作都是協助人體發揮其本身之「自療」能力的;當人體無法自療時,可能就無法治療了。

通貨膨脹了也一樣,先遏制過多的貨幣供給額與過快的貨幣流通速度,再就造成通膨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協助社會自療。由於近數百年來人類在不同地區曾經發生多次通膨、甚至是惡性通膨,為害社會不小,所以歷來研究通膨者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們不難找到各方論文,我們不做累贅的複述。

但我們想再次強調本文C節和A節所述, 貨幣發行過多才會造成持續性通膨,而政府可以適度回收基礎貨幣。同時以今天資通訊、調查統計和行政科技的發展,在理論上說(尤其當未來貨幣電子化後),政府主計部門可以從國民所得統計,試著進一步編製國家資產負債表;同時以現代化的操作能力,試著朝「使貨幣流通數量與預估當期國民所得加上累計國家盈餘之對映比例穏定在一個小範圍內波動」的方向努力。不過由於人性,政府容易有超額舉債和超額發行貨幣的傾向,也就是說通貨容易有膨脹的傾向。

I. 政府債務不斷增加誰受害?

「在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可以舉債進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以減低不景氣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然後用景氣時所增加的稅收來償還債務…」–幾乎所有的政府都經常這麼做了,但幾乎所有國家的國民目前都懷疑政府還清那些愈積愈多債務的能力,不過他們幾乎都認為公債的倒債風險還是最低,而且似乎都未認真反對政府繼續借錢從事建設。這將伊於胡底?(上述赤字財政的主張並非普遍適用的公理,而且經濟景氣時政府也多半照樣花光稅收,本系列不擬討論)

文明國家都反對父債子還,可是大部份文明國家的政府目前看起來都難免債延子孫,也不清楚子孫時代的政府將怎麼還錢?

–不能像免除落後國家債務一樣赦免公債,因為每一張公債都有特定債權人;
–未來經濟情勢會大好,國家稅收自然會大增來還錢?
–不增稅,減少政府支出,在預算中增編定期定額償債基金,逐漸還清債務?
–以增稅來增編償債基金?
–不斷舉新債還舊債?
–逐期增加貨幣發行額,直接交給政府償還公債,同時把通貨膨脹控制在温和的範圍內?
–通貨愈膨脹,還起舊債來愈輕鬆?(現在的1000元和 10 年前的1000元不等值)
–………

一般執政者會用那一種償債方式?或是組合那些償債方式?還是有其他方法?

如前所述,以增加貨幣發行額的方式來償還公債會造成通貨膨脹,即使是温和的逐期膨脹,也會使得財富逐漸向富有者更加集中啊!相對上一般人民會愈來愈窮困啊!

「是嗎?就算是,也是所有同一代人的集體共業,不能光怪政府吧?何況政府只是公僕!我們是公平的民主社會,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等民眾抗議人數夠多、強度夠高、期間夠長的時候再說吧!」執政者可能會這麼想。

感謝艱辛奮鬥的先輩們,他們為台灣建立了一點家底(經濟基礎),民眾小康,公家負債不多,尤其重要的,政府没有欠什麼外債,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