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工業革命、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興起

對人類歷史若干省思∕戰爭系列(十三)
Dec. 29, 2018

一、由歐洲君王和貴族階層資助,航海冒險家高比例分紅的大航海時代15
    世紀上半葉〜17世紀末)為人類帶來地理大發現,歐洲海運發達國家挾
    文明優勢在世界較原始地區建立殖民地,與殖民地進行航海貿易。長期
    海外貿易在君王、貴族、傳統型富人之外,逐漸產生了一個積有貿易盈
    餘的新興資產階級,投資逐漸成為新興事業。在海上航行的商業船隊將
    被海洋隔離的全球各地連結起來。

二、1624/5/29年英國國王頒佈壟斷法Statute of Monopolies 1624,給予
    創技術專利權,之後創造發明活動明顯增加,科學家更加活躍,並出現
    人數與資源較多的科學研究機構,人類更多潛能被誘發;15611688
    間英國公佈了317件專利。[17世紀創設的較知名科研機構有1657年於佛
    羅倫斯成立的西芒托學院( Accademia del Cimento )、1660/11/28於倫敦
    成立的皇家學會(The President, Council and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1666/12/22成立的巴黎科
    學院Paris Academy of Sciences)、1700/7/11於柏林成立的普魯士科學
    院…]

三、英國大約在16501800年間發生的農業革命,加上陸續自美洲殖民地引
    入的高產作物大幅提高了農地生產力,高農地生產力支持了人口快速增
    加。(譬如馬鈴薯大約於1590年引入英國,1650年已成為愛爾蘭主要糧
    食作物,它也是歐洲17世紀重要糧食作物)(英國Jethro Tully1701
    將傳統播種機改良成現代條播機,並於1731年初版、1739年第3次增修
    出版共25章的The Horse-Hoeing Husbandry: Or,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illage and Vegetation幅改善田間管理)

四、農業大量增產與大量的海外貿易促進了手工業作坊和商業的發展,作坊
    主人和非跨洋商人在積累盈餘後也進入有資產階級。普遍增加的商業活
    動使內陸許多中小型市鎮興起,內陸交通開始改善。

五、隨著逐漸旺盛的投資活動,資本主義逐漸發達,英國的財富不再完全集
    中於王室、教會、貴族和傳統商人家庭中,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興城市對
    於社會群眾和政治的影響力逐漸升高,到1707年平民選出的代表正式進
    入下議院參與國政。這個發展方向降低了國王和領主以稅收剝削人民的
    程度,人民的自由活力和發展潛能在有點錢有點閒之後得以釋放,逐漸
    開啟英國的全盛時代。

六、1709英國Abraham Darby I成功試驗出以焦炭為燃料在高爐中提煉生鐵
    的技術,使煉鐵擺脫對木材(木炭)的依賴。1781/1/1年英國Abraham 
        Darby III於英格蘭西部Shropshire Severn GorgeValley成了世上第一
    座以鑄鐵興建的拱橋。1784年英國科特(Henry Cort獲得以攪煉法將
    生鐵製為熟鐵的專利權,大幅降低熟鐵生產成本、提高產量。

七、1776年英國瓦特發明直線往復式蒸汽機,1781年繞過別人專利,發展出
    能推動碾磨臼、編織機的迴轉動力蒸汽機,突破以人力、畜力、水力
    做為動力源的限制1785年英國卡特萊特Edmund Cartwright獲得
    動力織布機的專利權後於1791年建立了英國第一家織布廠,英國紡織業
    進入機械化工廠生產的階段,生產速度加快、產品品質與產量提高、單
    位成本大幅降低,使棉布價格大幅下降,布料製品成為大眾消費品,外
    銷歐洲大陸等地。製造實業家成為資本累積最快的新富階級。

八、蒸汽動力機械帶動了採礦、冶金、食品、紡織、運輸等幾乎當時所有產
    業的發展。1783年第一艘蒸汽動力船於法國成功下水,1807蒸汽輪船
    於美國紐約州哈德遜河Hudson River投入商業使用。蒸汽火車頭於
        1801年出現,在解決鐵軌承重力等問題後,第一條鐵路1830/9/15在英
    國利物浦與曼徹斯特之間開通;1830年代末歐洲許多地方都已出現鐵路
    火車運輸。

九、農業時代權貴和富人本就流行增置田產,新資產階級出現後依然圈地,
    圈地規模迅速擴大。農業革命後大量增加的農村人口在失去土地後正好
    提供了工業開始發達後工廠與礦場等處所需要的大量人力;而海外殖民
    地則提供了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大量原料,也提供了工業產品的市場…。
    產生規模效益的工廠集中地區發展成都市,各種服務業隨之發達。南美
    洲生產的白銀和銀幣提供了物資豐富發達後交易大幅增加所需要
    的貨幣。生產力競爭和創新的利潤引發蓬勃的科學研究…。英國這段各
    方面互相激盪互相成就時期的社會活動被後人稱為工業革命,到1830
    英國已改頭換面成為世上第一個工業化強國。工業化在英國開始後就自
    然向歐洲大陸等地漫延。

十、人民的活力逐漸釋放後,不只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也迅速發
    展。像法國孟德斯鳩(Montesquieu)於1748年刋行論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aws),推翻君權神授說,主張政府三權分立;出生於瑞士
    日內瓦,30歲後搬到巴黎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62年寫
    成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主張主權在民,政府的權力來自
    被統治者的認可,一個理想的社會應由人民之公共(多數)意志控制。
    英國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1776/3/9出版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The Wealth of Nations
    ,認為所有個體追求極端自利的行為,在市場中經過一隻看不見的手(
    基本上是一個受各項有關變數影響而浮動的價格機制–廣義的價格,不
    只是貨幣價格)調節,社會能自行達到讓有關個體至少暫時接受的平衡
    (動態平衡)狀態,從而非有意地促進了社會的公益;國富論討論了勞
    動力、資本、農工商業、進出口貿易、國民財富分配、國家收入的使
    方式、政府赤字、國債等等國家經濟的許多面向。…

(在本節中我以自己的意思,用自己也看不太懂的晦澀文字,簡短解釋
了看不見的手;在我這種擴張解釋下,暴力革命也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在調節各方極端自私行為時的產物)(亞當斯密先生在他2本著作中以
an invisible hand標示分配世間財富、以及在勞工和資本家都極端自利的
情況下,決定國家勞力投入和商品生產總數量的隱形力量,當時人們對
這個隱形力量無所知)(國富論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

十一、當時似乎所有或絕大多數資本家都要求工人在僅能恢復工作疲勞之休
    息時間外都上班,只給工人僅夠溫飽棲身的工資,這種對工人大眾剩餘
    勞動價值的完全剝削實在殘忍。資本家大地主當然同樣剝削農民大眾的
    剩餘勞動價值。於是貧富日益懸殊,貧苦大眾實質上成為少數富人的奴
    隸。(在勞力供給遠超過需求時才會有這種情況)

十二、於是許多善良的知識份子為了改善當時社會令大多數人「難過」的情
    況,開始討論各種分配生產資源與生產所得的方法,和實現這些方法的
    辦法;希望以人道關懷,讓每個人都得到能夠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注
    重公共或說社會總體利益,在183040年代形成社會主義思潮。隨方法
    和辦法從溫和到激進,改良對象和地域範圍從小到大…,發展出若干分
    支流派。

十三、早年文學、繪畫、戲劇等藝術作品所描寫描繪表演的人物和故事大多
    與宗教神話、歷史大事件、王室、權貴、英雄有關,到19世紀初期寫實
    主義(Realism)興起。19世紀中期有不少文學作家將不同階層,特別是
    底層社會環境中小人物的生活寫入小說,像法國巴爾扎克匯集了他1819
    〜1850年間高老頭、農民等91部作品的人間喜劇(Honoré de Balzac / Le 
          Père GoriotLes Paysans / la Comédie Humaine)、法國雨果1831/1/14出版
    的鐘樓怪人和1862/4/3出版的悲慘世界(Victor Marie Hugo / Notre-Dame 
        de ParisLes Misérables)、英國狄更斯1837/21839/2於雜誌連載的孤
    雛淚和1849/51850/11以月刋型式印行的塊肉餘生錄(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 / David Copperfield)、美國斯托夫人1852/3/20出版的黑
    奴籲天錄(Harriet Elisabeth Beecher Stowe / 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等等社會經濟結構改變後藝術家可以不必完全仰賴王室、權貴與傳統富豪資助就能在大千世界中生存,可能是寫實主義能夠興起的原因之一。而膾炙人口的寫實主義作品對於社會主義有引動風潮和推波助瀾的效果。

十四、人類社會自有政權和政府後,不管政府收稅的原始目的為何,稅目稅率稅政、對私有土地規模的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或銷售由民營改為國營(如鐵、鹽國營,茶業由政府專賣等)…都會影響生產資源的分配和國民生產總所得的分佈。在20世紀以前,政府基本上希望生產數量多多益善,因為民生可因此富裕、政府可因此收到更多稅。手工業時代的產量多不到那裡去,但在工業時代機械化、工廠化的生產方式讓產量大增
    ,常使得商品的供給遠大於需求,導致價格暴跌和庫存堆積→生產者虧損→生產者大量減產甚至倒閉→許多工人失業→…,這又使得需求大於供給…;這種景氣循環給社會帶來循環的痛,於是在社會主義中出現由政府按所有勞動者(全民)之需求進行生產的計劃性統制主張。(將過量農產品倒入海中等情況也不罕見)

十五、德國卡爾馬克斯(Karl Marx)所寫成的資本論(Das Kapital)第一
,由其摯友德國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編輯,於1867年出版,該書
在對資本主義進行了論理比較嚴謹(科學)的分析後加以批判,並提出
名為共產主義的解決方案。2人還積極參與社會改革運動,於1848/2/21
倫敦發表共產黨宣言(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做為共產主
義同盟者的黨綱,鼓勵無產者聯合起來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逐步建
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無階級、無私人產權、無貨幣、無國界的
社會。德國馬克斯韋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 )於1905年出版新
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一書,認為善良資本家節儉、勤勞、理性、謹慎、有遠見,在嚴密計算
的基礎上冒風險,勇敢謀求經濟上的成功,完成上帝對其個人職業賦予
的責任和義務。

1819世紀西歐思潮澎湃,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藝術
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多好作品)

十六、為了進一步提高人的生產力以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英國於1870
    通過初等教育法(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1870,規定512歲的孩童
    必需入學,但到1880年方得以全面實施;這才解決了英國社會的童工現
    象。義務教育全面提高了英國國民,也就是國家的能力。

[為了提高全民的生產力和戰鬥力,1717年普魯士就頒佈了義務教育規
定;於廣建由政府稅收經營的學校後在1763/8/12頒佈鄉村學校通用規程
「敦促」所有51314歲的兒童入學,進一步完善了義務教育制度
日本於1872頒佈學制,規定邑中不得有不學之戶、家中不得有不學之人
1879年頒佈教育令,規定兒童必須接受16月義務教育,不久之後將
時間延長到34年。法國於1882/3/28Jules Ferry Laws of 1882,強制
613歲所有兒童入學。美國Massachusetts州首先於1852/5/18通過兒童義
務入學法案,到1918年美國所有的州都通過了類似的國民義務教育法案
。從18世紀末期開始,國民義務教育逐漸成為國家重要事務;教育不再
是教會為了培養神職工作者、富人為了培養財富(事業)經營管理者與
繼承人、中央與地方政府為了培養行政官吏和軍隊將士所進行的家教型
小規模工作][有研究稱蘇格蘭的1696 Education Act為全國每一個地
行政區(parish)提供1所學校和校長,比普魯士早;但到Education (
Scotland) Act of 1872才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那工業革命為什麼没有首
先在德國發生?)

十七、各國之間由於國情(社會發展階段等等)不同,在1900年後走上不同
    的社會改良道路。國民教育、自由化、民主化、法治化、工業化程度比
    較高的國家幾乎都走上持續和平改良的民主社會主義道路或民主資本主
    義道路;農業國家和帝制國家的精英們可能因為急於趕超工業化國家,
    大多走上暴力革命、一黨專政、清洗異議份子、中央計劃統制經濟…的
    極權發展道路,可說以一黨天下的新帝制取一家天下的舊帝制。目前
    看起來民主國家群的民主基本上會持續下去,但還不清楚新帝制國家群
    其政經社會制度的下一個階段會怎麼發展,似乎走向民主的可能性比較
    大。

[德國比較特別,雖然在一戰戰事結束後於1918/11/9從君主立憲改制民
主共和,但產業復原需要時間、國家戰爭賠償負擔重、失業率高、貨幣
巨幅貶值、經濟衰退、民不聊生、對國政走向主張不同利益也不同的各
黨派激烈鬥爭、罷工與政變常起…。雖然19241929年間的總理Gustav 
Ernst Stresemann在美國幫助下使情況好轉、經濟略有復甦、德國得以休
養生息;但在1929Stresemann總理因中風病逝後,德國又每況愈下。
納粹黨在希特勒領導下,靠大量傾向激進左派的失業者、農民、工人、
中產人士支持,在1932/11/6選舉中以近3成選票取得國會最多席
位,經過合縱連橫於1933/1/30取得執政權,再於1933/3/23在國會中以
44194,超過2/3選票通過授權法案(Enabling Act of 1933),授權政府
可以不經國會同意就實施法令,甚至實施違背憲法的法令。之後納粹獨
裁專政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除阿拉伯與非洲若干地區以外,人類自打破宗教和君主兩重極權專制後,已經實驗了若干種發展模式。歐洲民主地區對解放人類發展潛能、就公共事務之不同主張以「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少數服從多數」方式進行社會決策的發展過程,大致上是文藝復興→印刷術傳播→宗教改革、新教萌芽→農業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改良資本主義興起→教育革命→民主革命→資、通訊革命→智能(AI)機器人革命(
仍在萌芽階段)→?

上述變革內容與過程各國有些不同。

再提煉一下,上述那些革命的基礎是工具革命、能源革命、教育革命。而農業生產力愈高,能養活愈多離農勞力;工業生產力愈高,能養活愈多離工勞力;離農離工+現代離服務業勞力愈多,愈有助於人類從事學習、進行創新
、實現潛能、提高福祉,但其發展過程常帶給個人和社會動亂與痛苦。(本段所謂離農離工離服務業未必是全不工作,可以是在工作謀生同時,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愈多)

已可預見(AI)機器人革命會觸發農、工、服務業更多發展,但也會使離開傳統農、工、服務業工作的勞力大量增加。人類社會可能變成什麼模樣?經過什麼過程變成什麼模樣?富裕族群如何在社會變革的動亂中經過政府工作協助痛苦族群減少痛苦,從而提高全社會的福祉?


附記:

一、本文没有敘述1719世紀西歐發生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興起階段其社會在學術、科技、產業、文學以外
    的面向,未來若有時間,這些本文忽略的面向會在戰爭系列中進行很簡
    略的敘述和省思。

二、中國為什麼没有發生工業革命?

    有不少歷史研究者認為中國在宋朝時有機會發生工業革命,為什麼?又
    為什麼没有發生?

中國宋元明清4朝的曆年是:
宋朝(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元朝(12711368
明朝(13681644
清朝(16441912

就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政治經濟社會制…的
發展而言,這段期間中國與西歐2個社會有何差異?為什麼有這些差異?

本文問這些問題的用意是「那麼中華民族未來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比較
好?」

三、凡事有不宜一概而論的時候

不同文明都有因人因時因地,也就是因系統環境制宜的說法。民主和專
制會同時存在,隨時間(閱歷與知識發展)、地域(價值觀或習慣)、
組織功能(軍隊、政府、營利事業、俱樂部、國家社會…)、規模(大
小)、時機(緊迫性)、衡量績效點(短、中、長期)…等變數組合之
不同,行為時民主和專制的較適配比會不同。本文所說民主或專制模式
的系統環境是「人民生活聚落(村里、鄉鎮、縣市、國家…)、平時、
處理民眾公共事務、很長期…」。

四、中國皇權治理系統較高的安定性可能對發展民主的抑制性較高

中古時期英國國王經過封建貴族系統治理天下,貴族多為國王親戚,在
國王無直系血親繼承王位時,依血統親疏排序,某些貴族領主可能有王
位繼承權。親戚之間尊卑差異比較小,貴族們在國王因為從事戰爭等原
因橫徵暴斂以致本身利益受損過大時,比較容易聯合起來抗爭;又因為
大領主自己分封下階領主和騎士階層,有軍力挑戰王權。(騎士是最基
層的貴族,有一小塊封地和若干隸農養活自己,其職責是自備馬匹、盔
甲、兵器…,在戰時加入騎兵隊或騎馬帶領農民步兵為自己效忠的領主
作戰,可以說是職業軍官。有些平民會因戰功被領主晉封為騎士而取得
貴族頭銜;不過中世紀貴族很重視血統及出身,非貴族家庭出生的男孩
成為騎士的機會很小)

由於國王、教宗、封建貴族社群之間的矛盾,英國貴族們聯合起來,於
1215/6/15強迫國王頒佈抑制王權的大憲章,同時還成立由25名貴族組成
的議會監督國王遵守大憲章→之後經過幾次反復,逐漸發展到1649/1/30
英王查理一世於內戰中失敗,被國會以叛國罪處死,英國進入君主立憲
共和時期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1707/1/16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後,
1707/5/1依照1707/1/16通過的Acts of Union 1707組成有平民代表參與的
英國國會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中古時
期歐洲人民除了向政權繳稅外,還要向教權(教會)繳稅]

中國則自秦朝以後皇帝基本上經過非親屬官僚系統治理天下,常備軍隊
直屬皇帝,親屬們大致上多無實權或多無很大實權,皇權的安定性基本
上比歐洲的王權高。(常備軍隊會降低農業生產力,除非在持續擴張疆
域等戰爭年代,歐洲中世紀在平時基本上除了騎士以外,没有不務農的
常備軍隊)(可能因為中國早期重心在長江以北的政權面臨北方和西北
方游牧部族常態性侵擾等原因,會有一些常備軍隊。宋朝甚至為了處理
失業問題,將遊民收編為主要從事勞役的「軍隊」,這種軍隊的士兵收
入很低)(為什麼歐洲北方對南方造成的威脅和禍害,似乎比中國長城
以北方對南方造成的威脅和禍害小一點?)

歐洲大陸在封建制度下各分封領主都謀求自給自足;農民都是隸農,甚
至是農奴,無土地所有權,其可支配所得比自己擁有土地的中國農民低
、社會活力(創造力)比中國低、商業環境比中國僵滯。(當然在由於
戰爭、改朝換代等原因導致土地比較公平的重分配之後不多久,隨著權
貴和富裕階層不斷兼併土地,中國佃農比例就不斷提高。而隨著佃農比
例提高,農民大眾購買力降低,一般商業等社會活力就會降低)

雖然中國選拔官僚的科舉制度其公平性在實務上可能不如一般人直覺的
那麼高,但與同時期歐洲中世紀封建領主+隸農的社會結構相比,中國
人民確實可以經過科舉考試進入統治階層,所以民眾能讀寫的人數比歐
洲多,社會流動性與社會活力比歐洲高。行郡縣制的大一統政權+經科
舉考試選拔的官僚階層其行政效能比歐洲政權高。

政府行政效能較高、農民擁有土地、民眾可支配所得較高、商業環境較
活絡、社會流動性與活力較高…可能是在羅馬帝國衰落之後,大航海時
代之前中國文明發展比歐洲高的重要原因。

雖然中國皇權治理系統較高的安定性有許多好處,但可能對發展民主的
抑制性較高。

為什麼與歐洲相比,中國「社會架構與其運行」占有優勢的情況在大航
海時代開始後逐漸發生顛倒性改變?我想若能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就可
以抓到一些道理,比較合理(科學)地思考中華民族未來走什麼樣的發
展道路比較好。

(本節部份內容係個人推論,没有從歐洲與中國雙方的歷史記載中找證
據嚴謹地進行比對核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