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五、戰爭(一)


人性有慈愛、勇於公義的一面,也有自私、傷人利己的一面。 

人類歷史没有離開過戰爭,不管是進化還是退化,變遷總是經過戰爭完成。戰爭有殺人的、不殺人的,有對外的、自己內心中的。廣義一點說,宇宙中所有具有質量能量的物質之間,可能都存在「角力」的情況。 

一、派誰上戰場? 

視戰役的性質、型態與可用資源而定。古時候許多戰役常派非正規軍,像罪犯、地痞流氓、遊民、奴隸、俘虜…打前陣,先消耗敵人戰力。(一場戰爭往往包括許多次戰役) 

二、戰爭必需取得戰利品 

雖然世上存在願意犠牲奉獻,不求回報的偉大人格,但非人類常態。人類的常態是:戰爭會消耗人力與物資,殺人戰爭還會損失人命,所以必需取得戰利品;戰利品不足的戰爭便是戰敗。
 
取得戰利品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 一陣風般的殺戮掠奪而去(因為若干理由,屠城、滅族、趕盡殺絕之事常有)
2. 在戰勝地區建立政權,長期取得當地的賦稅、徭役(農業有農閒時期)與貿易特權。但政權必需為納稅人提供公共事務方面的服務,而要長期順利統治並非易事,水能覆舟。建立傀儡政權(或封候)實施間接統治亦可,但統治效率(淨收入)會打相當大的折扣。
3. 不在戰勝地區建立新的政權或傀儡政權,但要求戰敗國每年進貢。若戰勝國對貢品不滿意,便再派軍前去加很多倍刼奪。 

在抵抗敵人入侵的戰爭中獲勝,能獲得什麼戰利品?入侵者撤退時遺留在戰場上所有的物資和人員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有抵抗敵人入侵的國家,在敵人入侵失敗後獲得什麼戰爭賠償?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國際法庭有無能力,又如何制裁發動武力侵略的國家? 

戰利品如何分配是另一個問題。美國近年發動或說參與其境外的越戰和兩伊戰爭各取得了什麼戰利品?當初決定參戰的美國決策者有何大戰略?有那些系統或單元,其發展(scenario)因為戰爭而改變?在這兩場戰爭中各有那些美國人受益?那些美國人受損?有那些近期利益與損失?那些遠期利益與損失?那些或有利益與損失?稍為計算一下,對於戰爭的性質或許會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廣義而言,國民經濟中的所得分配問題就是戰利品分配問題,就是全社會的報償機制問題。

三、發動大規模殺人戰爭的常見原因 

1. 由於天災,原居留地生活變得困頓必需搶飯吃

為什麼人類幾大古文明都大約產生於北緯2535之間? 

古氣候學家們藉著鑽探、分析各處陸地、湖泊、海洋地層(土層、岩層、冰層)沉積物的組成、各種化石、老樹年輪、古籍文獻記載…可以推測各地氣候的歷史,而農業時代的農獲與文明受氣候影響很大。有些學者甚至提出氣候製造歷史(許靖華Kenneth J. Hsu1984年獲得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的最高榮譽William H. Twenhofel Medal、與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的最高榮譽Wollaston Medal2001年獲得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最高榮譽Penrose Medal;曾任國際沉積學會主席、歐洲地球物理學會首任會長…)的說法。 

天災包括所有人類難以抗力的大陽能量變化、隕石、氣温循環、旱災、水災
、暴風雪、凍災、地震、火山爆發、蝗蟲、瘟疫… 

政府為有效行政,都有龐大的行政(專制時代為統治)與治安機構、軍隊、以及一群在民間承攬政府施政工程的班底或盟友,需要稅收來供養。當發生天災而農業歉收、民不聊生時,這份供養還是不能少的,使老百姓在荒年更加難以生活。怎麼辦?遷徙是一條路。參軍或自行組建軍隊也是一條路,可以集體打家劫舍,或收取保護費、過路費、○○費;若家鄉周邊區域民生凋敝無可劫奪,為了活下去,就必需往有資財可以劫奪的地方去劫奪。 

古時候的政府通常很難處理好大範圍的天災問題,但還是得處理。天災往往併發政府內鬥、境內暴亂與外侮,於是稅收徭役和軍力都難減免,但實際上政府能收到的稅比正常年代少得多,官吏與軍隊就難免斷餉和裁員…,政府更難免成為民眾怨恨的對象,民眾會隨機集結起來衝擊、推翻政府… 

2. 由於人禍(君王橫徵暴斂、內亂、外患、人口自然增加過多…),原居留地生活變得困頓必需搶飯吃
3. 爭權奪利(為了過更好的日子或充分實現天賦潛能而對外侵略,包括極大化自己的權利、抵抗或報復原有權利被侵犯…)
4. 宗教信仰(殺戮異敎徒;大多是藉宗教或主義之名爭權奪利)
5. 其他原因(受到莫名的召喚、精神病發作…)

四、回顧幾段歷史 

1. 西元前120年前後 

許多研究者認為原居住在中亞地區的雅利安人(aryan–可能即印歐人Proto-Indo-Europeans)往四方擴散,到印度後成為今天印度人的祖先,到歐洲後就分為居住於北歐的日耳曼民族(Germani;發源地在今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南部
、丹麥與德國北部)、東歐的斯拉夫民族(Slav)、南歐的拉丁民族(Latin
、以及中歐和西歐的凱爾特民族(Celt這些民族早期都長年以許多非統一的個別部落型態存在] 

有古代文獻記載在西元前120年日德蘭半島Jutland Peninsula;今丹麥地區
)發生大風暴氣候變化造成饑荒泛稱日耳曼人(Germans)中的辛布里人(Cimbri)、條頓人(Teutonen)、阿姆布昂人(Ambronen)向南遷移在前113年與驅趕移民的羅馬人交戰羅馬人一再失敗後來日耳曼人分裂羅馬人得以在前101年戰勝日耳曼人,但日耳曼人成功進入今天的德國黑森邦(
Hessen)與美因河(Main)流域一帶定居,並一度闖入高盧(Gaul;今萊茵河西岸各國)地區,被凱撒(Julius Caesar)逐出。羅馬帝國自西元9年起,陸續在萊茵河岸的波昂(Bonn)到多瑙河岸的雷根斯堡(Regensburg)之間,建造了若干防禦工事抵擋日耳曼人南侵;大約在西元100年前後將這些工事連成一條界牆,568公里,至少包括60座堡壘和900座瞭望塔。當羅馬強盛時便將界線向北推進但到西元2世紀晚期羅馬人在與日耳曼人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在西250年左右被迫放棄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的所有領土界牆失去作用

 


圖:位於德國巴特洪堡(Bad Homburg)附近邊塞薩爾堡(Saalburg Roman Castle)的外牆,屬於聯合國所編定世界文化遺址Frontiers of the Roman Empire的一部份 



羅馬人在英國也建了兩段防禦工事以抵擋日耳曼人(或凱爾特人)南侵一段位於英格蘭北部,被後世名為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大約於西元122128年間興建,長117.5公里,牆基寬從1.86公尺不等,牆高從3.56尺不等。另一段是位於蘇格蘭中部的安東尼長城(Antonine Wall),大約於西元142154年間興建,長63公里,牆基寬約5公尺,牆高約3尺。 

中國向來苦於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擾。當冒頓單元統一各部落建立匈奴帝國後即南侵,於西元前200年冬天圍漢高祖劉邦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漢軍七日無食,終得撤出後雙方議和,由漢朝皇帝送出公主(實際上都以宗室之女冒充)給單于做妻子(匈奴為一夫多妻制)和親,附帶豐厚嫁妝,還每年送給匈奴大批糧食、酒、絲綢等物品(實質上就是朝貢),雙方結為兄弟;大家以長城一線為界,在邊境開放關口市集,讓兩方人民進行貿易。(國君之間的政治婚姻在西方歷史中更盛於中國) 

之後漢朝經過西元前180~前141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平定七王之亂,收回諸侯行政權的文景之治後,社會出現了穩定富裕的景象,漢書食貨志稱:「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在軍事方面戰爭不多,但鼓勵養馬、組建機動力強的輕騎兵團、習騎射(騎射比步射需要更多訓練)。於40年間為西元前140年繼景帝即位之漢武帝,堅實的奠定了武功的基礎。 

(漢武帝繼位時16歲,比日本明治天皇繼位時大1歲;武帝在位54,明治在位45 
 
漢武帝決定以武力處理匈奴問題,於西元前139年派張騫通過時由兄弟之邦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出訪蔥嶺以西各國,希望聯合與匈奴有仇的大月氏夾擊匈奴,但張騫於途中被匈奴俘虜…,13年後才回國。 

武帝很重視外交(針對各國執政者與主要政經勢力,以攏絡和分化兩種手段或組合或交替運用,以擴大本國影響力)和蓃集域外資訊,在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於西元前115年回國後,就每年至少向西域等外地派出五、六個使團兼商隊,多時一年十幾團;因為路遠,而需要攜帶的生活物資、商品、禮物甚多,故小團百餘人、大團數百人;去近處的二、三年返國,去遠方逗留久一點的要八、九年才能返國,返程常帶著外國的回訪團一同回國;不比地理大發現時代的船隊輕鬆多少。武帝每次東巡都會帶外國客人們同行,老外老中互相增長見識。 

漢武帝自西元前133年起多次主動派大軍攻擊匈奴,並征討不順從之西域國家
。由於漢軍擁有對手没有的弩,射程可達600公尺,新兵很快就能學會使用;同時較高冶鐵煉鋼技術所生產的兵器比較銳利,人力物力與主帥的意志力又能支持遠征,所以多能戰勝。勝利取得土地後便沿河西走廊設郡、移民屯邊(甚至移民到長城之外落戶,也讓歸順的匈奴部族到長城內居住),修築長城、駐軍的塞(堡壘)和亭障(哨所與護牆),還沿商道加設屯墾區和小城鎮以提供商旅食宿補給。這條東、西方商人往來的主要通路被稱為絲路。 

但漢武帝西元前104年第一次派李廣利西征大宛是失敗的。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出關,沿途地理環境、天候與食宿對漢軍來說都很艱難,兵員於行軍中不斷減損;越過蔥嶺後攻郁城,大敗,引兵而還;往來二歲,還至敦煌,士不過什一二,武帝聞訊震怒,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西元前102年武帝命李廣利復攻大宛,這次不惜血本、準備周全,組成了「牛十萬頭、馬三萬匹,驢、駱駝以萬數」的龐大運輸隊載運糧食補給,並「兵弩甚設」–馱運充足的兵器及弩箭;還編組了一個龐大的軍官團,僅校尉一級將領即達50人,外帶一支精銳邊騎,共六萬兵員;又增調甲卒18萬以備後援。出關時可謂軍威壯盛,行至西域中段有一個綠洲城邦輪台(史記作侖頭),因為自恃富強,不買漢朝遠征軍的帳,拒絕提供食物補給而慘遭漢軍屠城。至大宛,圍城四十餘日,破其外城、虜其勇將,大宛貴族們斬了國王的頭投降,由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中馬以下牝牡三千餘匹,並奉獻許多食物與珍寶器物給漢軍。漢軍班師時另分兵攻破了曾殺漢使、二敗漢軍的大宛屬國郁成,追捕擊斬逃走的郁成王。於是西域震懼,各國的王室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漢軍帶到長安做人質。漢軍歷經四個寒暑之後,扣除陣亡、病故、失散、遁逃、留置屯守的同袍,回到玉門者僅萬餘人、馬千餘匹。犠牲慘重,不過揚大漢國威於蔥嶺內外,促進文化交流,為此後中國對北邊與西邊的經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漢武帝於西元前87年逝世前以外交和軍事手段向四方拓展疆域,都能成功。但這種擴張犠牲很多生命,消耗很多人力物力,以致國庫空虛,農民不堪壓榨,接連起義。武帝於西元前89年下輪台罪己詔,將統治方針轉回與民休息和經濟發展。武帝過世後,繼位的昭帝在霍光輔助下繼續深化與民休息的政策,使全國能夠穩定走上再度富裕的局面,避免了重蹈秦朝覆轍。 

對漢武帝當代的同胞來說,他們的犠牲合理嗎?為後代子孫增加了那些福祉?如今全球各「民主先進」國家掌權階級向其當代同胞與後代子孫強借
剝削)的錢,已經多到幾代都無法還清的地步,是不是狠貪婪?這種狠貪婪為什麼能夠得逞?
















圖:商道向西延伸(西元前60年)–翻錄自李守中先生著長城往事 

〔從世界地圖上看,從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咸陽一帶(長安)經甘肅省、新疆塔里木盆地、在新疆溫宿縣或疏勒縣附近翻越帕米爾高原(蔥嶺),到吉爾吉斯(Kyrgyz)、烏茲別克(Uzbekistan)、塔吉克(Tijikisyan)三國交界處的費爾干納(Farghona盆地一帶(漢武帝時的大宛國),與從地中海東岸到費爾干納相比,中國這段比較難走,沿途的環境較差、開發程度較低,這或許是馬其頓(Macedonia)的亞歷山大大帝會在西元前329年就先征服了這一帶,使附近地區希臘化的原因。經過漢朝之後的漢化階段,西元790年唐朝勢力不敵阿拉伯帝國,退出中亞與今新疆一帶,當地便逐漸伊斯蘭化。西元1200年小冰期開始後絲路逐漸衰落,當海運興起後就没落了]

2. 西元四~六世紀 

大約在西元200年後,中國北方氣候逐漸變冷,游牧民族南遷的人數逐漸增加
,在漢胡混居的情況下社會糾紛隨著增加,初期漢人占優勢。 

西元291年,西晋皇族之間為爭取中央政權,從宮廷內文鬥發展成戰爭,國政混亂(八王之亂),北方各外族(後史概稱匈奴、鮮卑、氐、羌、羯五族)紛紛趁機入侵中原。304年匈奴人劉淵於今山西一帶稱王,建國號漢(史稱漢趙或前趙);而氐人李雄於今四川一帶稱成都王,改年號建興,306年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中國進入後史所稱的五胡亂華或五胡十六國時期(
西元304439)。西元439年北魏統一華北地區,與南宋對峙,到西元589年隋朝消滅南朝陳,漢人再度統一中國,後史稱這段期間為南北朝。 

在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天災(低溫、蝗害、黃河氾濫、饑饉
…)人禍(朝廷內鬥、各國相互攻伐…)不斷,許多漢人為了避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從黃河流域南遷到長江、甚至是珠江流域。因為南遷者中有許多士紳官宦、大戶中戶人家,有人稱這次大遷徙為「衣冠南渡」,在黃河、長江、珠江流域都產生了多元文化融合的效果。 

歐洲在西元200年左右也發生了東日耳曼人East Germans(包括西哥德人Visigoth、東哥德人Ostrogoth、汪達爾人Vandals、布根第人Burgundians、倫巴底人Longobardi)、阿蘭人(奄蔡人Alans)向南邊多瑙河與黑海地區侵擾與遷徙的情況 

西元350年左右,一個新興的草原民族匈人(Huns;有學者認為他們是西元一世紀末與二世紀上半,被漢朝聯合南匈奴與鮮卑所擊敗西遷之北匈奴人的後代,但無有力証據)消滅了阿蘭國(今裏海一帶),西元375年再打敗東哥德王國,越過黑海,繼續征服多瑙河北方各日耳曼部族,成為匈人帝國。到阿提拉(Attila)時代於西元435441年兩度入侵巴爾幹半島,至色雷斯(今保加利亞境內)一帶;443年圍困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投降,大幅提高已行之多年的貢金;447年再次攻至君士坦丁堡;450年越過萊茵河,打到今天法國巴黎西南方的奧爾良城(Orlean)後才被擊敗;452年攻陷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Ravenna;位於義大利中北部靠東海岸),西羅馬帝國皇帝逃到舊都羅馬。 

因為匈人西侵,迫使日耳曼人向西向南遷移,導致西羅馬帝國受到蠻族部落(羅馬人將日耳曼人、匈人均視為蠻族;對羅馬人而言,匈人為短期,日耳曼人為長期威脅)輪番侵攻,於西元476年滅亡。之後歐洲政治進入多元化的封建時期,分分合合,彼此攻伐不斷,逐漸形成今日多國劃分的格局。

西元541年東羅馬帝國發生大瘟疫,帝國失去三分之一人口,首都君士坦丁堡逾半人口死亡,史官記載找不到足夠的人手埋葬死人,海葬也處理不來,海船穿梭的速度趕不上市民離世的速度,金角灣上浮著一層黃褐色的膿水。之後70年內瘟疫多次爆發,國家經濟瀕臨崩潰,北方與西方的敵人入侵,帝國一度失去四分之三領土,政府請求教會交出其所擁有的金銀財寶、金銀餐具以及法器,向陳兵於首都城外的蠻族繳納保護費,換取帝國的生存。

許多歷史學者將西元47世紀間稱為歐洲民族大遷徙時期,一連串的民族遷徙運動產生了多元文化融合的效果。

3. 小冰期高峰15501770大多研究者認為這波小冰期自1200左右開始 

小冰期全球氣溫下降。現代的科學研究顯示,當地表平均溫度每下降攝3度時,大氣中凝聚的水分將減少百分之二十,導致嚴重的乾旱;乾燥的環境適於蝗蟲這類害蟲生長當氣溫過低時,原在野地生活的鼠群會湧入溫暖的室內,容易傳染瘟疫。營養不良也會導致人類免疫力降低,加重流感等多種疾病的漫延。飢荒與瘟疫容易誘發政治不穩定與戰爭。 

在中國,居住於東北圖們江、鴨綠江流域,由滿族所建立的後金於1618年起兵討明,1635年併吞漠南蒙古1636年皇太極於盛京(今瀋陽市)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明朝自崇禎元年(1628)起,大旱、煌災、大饑、大水、疾疫,至崇禎十六年連續不斷,許多文獻記載「…民争採山間篷草而食…迨年终,樹皮又盡矣
,則掘山中石塊以果腹。石性冷而味腥,少食則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水澇、民舍全沒…漂流人口千餘,填埋井…大雨連旬,山崩地潰,禾稻淹沒,谷價騰貴,民多饑死…雨雹麥無粒收飛蝗蔽天…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人相食、草木俱盡…疫疾大起、朝發夕死…百姓死亡過半…死人棄孩、盈河塞路…」,當時朝政無措、官吏失能
,幾乎全國都有饑民暴動等民變。1644,以農民起事的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皇帝於煤山自縊,明朝亡。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清國遷都北京。若干股明朝殘餘力量逃到南方成立南明,繼續抗清
,至1661年被清朝滅亡。1681年清軍平定吳三桂等三藩之亂;1683年施琅攻台灣,鄭成功所建立的明鄭亡,滿清統一中國。 

在小冰期全球都有氣候災難。下圖顯示歐洲若干國家在12001900間小麥的價格變化









圖:Prices of wheat expressed in Dutch guilders per 100 kg. in various countries vs. time. (Source: Lamb, 1995) 


本文間接引用自Scott A. Mandia教授的論文Influence of Dramatic Climate Shifts on European Civilization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Vikings and the Little Ice Age (Last updated: 06/04/09)the Little Ice Age in Europe一節http://www2.sunysuffolk.edu/mandias/lia/little_ice_age.html),該節簡述了這次小冰期對於歐洲農業、葡萄酒生產、森林、居民健康、經濟、社會秩序、文學藝術、暴風雨、海洪和冰川方面的影響,譬如1693年由於農業歉收導致飢饉,法國與其週邊有數百萬人死亡;獵巫(witch hunts–受天災所苦的人們尋找替罪羔羊)盛行、向前推進的冰川帶來大洪水等等,本文不作翻譯,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閱。另有研究估計在13481353,黑死病散佈到整個歐洲大陸的高峰期間,歐洲人口減少了大約30%60%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_Death)。 

自西羅馬帝國滅亡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間歐洲大陸主要的國際戰爭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