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佛教傳入中國~4(五代十國與宋朝 – 從神聖到正常化)2~1


佛教傳入中國4五代十國與宋朝–從神聖到正常化/21

中華民族復興之路–41

五代十國907979

唐朝後期各地藩鎮割據,中央政府也被武將控制,「唐」和虛位皇帝只是當準備政變方實力尚不足以服天下時,仍有一些殘餘價值的招牌。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把「唐」這塊他認為已無價值的招牌卸下,掛上「梁」
,史家稱後梁。許多在各地區掌握當地行政體系者不承認朱全忠梁朝政府的上級(中央)地位
不向該政府繳稅;有些地區不繳稅,但會適時交納適度的「貢」,來交換自己能和平執政。梁國能夠收到稅的地區並不很大
,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907979)。
(消費者對於慣用品牌會有忠誠度,皇朝與國號也有品牌的性質。在帝制時代老百姓對於政權通常没有別的品牌可以選擇,只要老品牌的表現没有太爛,老百姓和行政體系會習慣性接受。改變慣性需要施加足夠大的力量
,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會成為有力但力仍不足者的選項)
(納貢地區與受貢者間無隸屬關係;而繳稅地區隸屬於收稅者主權為收稅者所有)

五代–中國北方基本上統屬於一個政府管轄,執政權被五家輪替:
後梁(907923)、後唐(923937)、後晉(936947)、後漢(947951)、後周(951960),趙匡胤於960年篡後周,建立宋。

十國–在不同地區建立的不同國家(除北漢外都在中國南方):
吳國(902937)→南唐(937975
前蜀(903925,被後唐滅
吳越(907978
  909945,被南唐滅
南漢(917971
荊南(924963,僅割據而未稱帝,963年降宋
  927951,之後混亂不定,963年併入宋版圖
南唐(937975
後蜀(934965,自後唐獨立
北漢(951979,後漢開國皇帝之弟,後漢被篡後於北方獨立

趙匡胤(宋太祖)960年篡後周建立宋朝976年宋太宗繼位,於979年平定十國,再度統一中國,但版圖比唐朝小。
 



五代十國初期地圖(約907923;是不是有點像歐洲?)
(來源:維基百科)

十二、五代十國的發展

五代十國期間各國內部的政情都不穩,常有大臣和將軍們想取皇帝而代之並付諸行動。國際間大家都想擴大地盤,進而統一天下,所以常相戰爭。大家都曉得只要有戰爭或戰爭可能性升高,就要有比平常多很多的人當兵。而軍人往往只有破壞力,没有生產力,他們需要百姓供養;於是老百姓要交的稅就比平常重很多。戰時軍人最偉大,滿足軍需是國政最優先的項目;軍人在百姓前面全都走路有風,但他們無一知道自己下個月、明年是否還耳聰目明
手腳健全?交戰地區當然生靈塗炭,軍隊行經地區的百姓也像遭到蝗災。五代十國這2.5代期間(907979)各國從皇帝開始,有多少人會覺得生活富裕又幸福美滿?軍需品供應商嗎?

人在没有安全感時會需要宗教的撫慰與支持,宗教理念清楚的僧尼會有不少信徒,但所得供養會比太平年代寒酸得多。而為了治安,統治族群可能佈置不少細胞,隨時監控僧侶在講道與日常言行中有没有為敵國宣傳等叛國嫌疑
?若有嫌疑常寧可錯關錯殺,立刻撲滅火苗。

後周世宗

舊五代史卷115周書6世宗本紀2中,記載顯2年(955年)5月甲戍詔曰(以下3段):

釋氏貞宗聖人妙道,助世勸善其利甚優;前代以來累有條貫,近年降頗紊規繩。近覽諸州奏聞,繼有緇徒犯法,蓋無科禁遂至尤違;私度僧尼日增猥雜、創修寺院漸至繁多、鄉村之中其弊轉甚。漏網背軍之輩,茍剃削以逃刑
;行奸為盜之徒,托住持而隱惡。將隆教法,須辨否臧,宜舉舊章,用革前弊。

諸道府州縣鎮村坊,應有敕額寺院一切仍舊;其無敕額者並仰停廢,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並騰於合留寺院內安置。天下諸縣城郭內,若無敕額寺院
,只於合停廢寺院內,選功德屋宇最多者,或寺院僧尼各留一所,若無尼住
,只留僧寺院一所。諸軍鎮坊郭及200上者,亦依諸縣例指揮。如邊遠州郡無敕額寺院處,於停廢寺院內僧尼各留兩所。今後並不得創造寺院蘭若。王公戚裏諸道節刺下,今後不得奏請創造寺院及請開置戒壇。男子女子如有誌願出家者,並取父母、祖父母處分;已孤者取同居伯叔兄處分;候聽許方得出家。男年15上,念得經文100紙,或讀得經文500紙;女年13已上,念得經文70紙,或讀得經文300紙者;經本府陳狀乞剃頭,委錄事參軍本判官試驗經文。其未剃頭間,須留髻;如有私剃頭者卻勒還俗,其本師主決重杖勒還俗,仍配役3年。兩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處置戒壇。候受戒時
,兩京委祠部差官引試;其大名府等3處,只委本判官錄事參軍引試。如有私受戒者,其本人、師主、臨壇三綱、知事僧尼,並同私剃頭例科罪。應合剃頭受戒人等,逐處聞奏,候敕下,委祠部給付憑由,方得剃頭受戒。應男女有父母、祖父母在,別無兒侍養,不聽出家。曾有罪犯遭官司刑責之人,及棄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細作、惡逆徒黨、山林亡命、未獲賊徒、負罪潛竄人等,並不得出家剃頭。如有寺院輒容受者,其本人及師主、三綱、知事僧尼、鄰房同住僧,並仰收捉禁勘,申奏取裁。(本文不清楚之前是否有法律規定凡無敕額寺院皆屬非法

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身、燒臂、煉指、釘截手足、帶鈴掛燈,諸般毀壞身體、戲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稱變現還魂坐化、聖水聖燈妖幻之類,皆是聚眾眩惑流俗,今後一切止絕。如有此色人,仰所在嚴斷,遞配邊遠,仍勒歸俗;其所犯罪重者,準格律處分。每年造僧帳兩本,其一本奏聞,一本申祠部;逐年415日後,勒諸縣取索管界寺院僧尼數目申州,州司攢帳,至5月終前文帳到京。僧尼籍帳內無名者,並勒還俗。其巡禮行腳,出入往來,一切取便。

舊五代史周書卷115繼續記載是歲諸道供到帳籍,所存寺院凡2,694所,廢寺院凡30,336,僧尼系籍者61,200資治通鑑卷292記載見僧42,444,尼18,756)」因為後周能夠有效施政的地方是中國北方,這是中國北方的數字。

資治通鑑292後周紀3中記載,後周世宗顯德2年(955年)8月「…帝以縣官久不鑄錢,而民間多銷錢為器皿及佛像,錢益少。955年)9月丙寅朔,敕始立監採銅鑄錢。自非縣官法物、軍器及寺觀鐘磐鈸鐸之類聽留外,自餘民間銅器、佛像,50日內悉令輸官,給其直市價買入,不是没收;過期隱匿不輸,5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論刑有差。上謂侍臣曰「卿輩勿以毀佛為疑
。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彼銅像豈所謂佛邪!且吾聞佛志在利人,雖頭目猶捨以佈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舊五代史卷115僅記載「詔禁天下銅器,始議立監鑄錢

資治通鑑主編司馬光接著評論說「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從供養來源區分僧人的類型與數量

法國學者謝和耐先生Jacques Gernet1921)在他1956年發表的中國十世紀的寺院經濟一本研究系統(關聯範圍比較大的著作,耿昇先生於1984翻譯的第一章中把當時中國的僧侶分為3類:
官僧(由國家撥款供養,從事譯經講經為皇家辦理宗教儀式…)
(官僧並非僧官;僧官是擔任主管僧務官職的僧)
私僧(由大戶人家提供食衣住行等生活費用供養)
民僧(以較小僧團的型式棲息於市閭小寺院佛堂、或鄉村與山林間的蘭若,自謀供養來源)

可能大多數寺院僧人並未被政府或大戶包養,他們生活所需物資的來源比較多元,從官府大戶、平民百姓來的都有。

寺院的起造者也可分為國家各級官署(朝廷、州郡、縣、軍鎮)、王公貴族與各級官僚、百姓,於是有官辦(公款出錢)、私辦之分。百姓私辦類中會有富豪大戶獨資起造和平民集資起造等類型;有常住300多名僧人的大寺35少僧共為一寺,也有許多小道場和佛堂的常住僧侶數更少;謝先生研究認為一般寺院的常住人數(僧+沙彌)可能在2050之間(可能是各寺院常住數量統計中的眾數區間)。

就僧人居住之場所言,小佛堂、蘭若之數量可能最多。

中國有相當數量的寺小廟堂、壇…可能比較適合歸類為本系列下篇文章中會簡單提及的民俗信仰,而非佛教。

謝先生研究認為中國僧尼數(真正出家生活者)占總人口數的比例,除845年(唐武宗滅佛前)最高–略高於1%外,都低於1%。(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第一章直接資料﹨道場和僧侶的數目)

即使「真僧侶」只有1%,但以僧侶名義不繳稅的「不課口比率(見本系列佛教傳入中國~2唐朝安史之亂前後的課稅戶口比率一節)」可能高出1%不少,才會讓政府經常採取沙汰僧侶的措施其中最劇烈的4次被佛教界稱為滅佛法難。

十三、小結佛教在中國帝制時代遭遇的4次法難

一般研究稱中國佛教在帝制時代遭遇4(三武一宗)法難
446年北魏太武帝滅佛
577年北周武帝滅佛
845年唐武宗滅佛
955年後周世宗滅佛

本系列在「佛教傳入中國」之1到之4四篇文章中對這4次法難已有很簡單的省視,再約略歸納如下
w 第一次因為懷疑有些叛亂者假冒僧人躱到長安各寺院中,而且許多寺院並不真的清淨(譬如存在兵器酒、色…),所以決定滅佛。在長安首先發動時殺僧;但在其他地區因為留守首都(平城)監國的太子拖延行動,僧侶們除了極少數硬頸者外,在知道消息後都帶著貴重物品躱開了太子並未因拖延滅佛而受罰。
w 3罷佛的動機主要是強迫僧尼還俗,增加農業生產力與政府稅基,同時没收寺院財產供國用。3次都没有殺僧,稱罷佛、減佛比滅佛恰當。
w 2次罷佛時連道教一起罷。
w 3次罷佛時朝廷固然宣示佛教並非必要,但没有不准信仰,在東西2都與各州都留了寺、僧。不過因為不像其他3次只在北方滅佛罷佛,第3次是全中國性的所以佛教的損失大於其他3次。
w 4次罷佛可稱為減佛,把有皇帝賜額的寺院連同寺內僧尼全都保留下來;各縣(是縣,不是第3次的州)即使無賜額寺院,亦可在舊有寺院中僧、尼各留一所;停廢寺院中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於合留寺院內安置;最溫和
w 2次因為國家有錢荒3政府將停廢寺院內的金屬(建築、像、器皿用的金銀銅鐵…)取下刮下没收後溶鑄成錢幣或農具(鐵)等用品;4次是限期民間銅器、銅鑄佛像交出,政府以市價買入後溶鑄銅錢

不清楚於各次法難中僧尼們在還俗後務農務工的比例如何有没有一半?當信仰已經形成慣性後很難在短期內消除政府整肅佛教後信徒們心靈的需求依然存在。依常情推測許多有能力擔任心靈教師的僧侶即使不披袈
,仍會在他們的信眾中繼續擔任心靈教師的工作在寺院方面以數量而言
,大部份都是小招提蘭若,避過風頭後很容易復蘇而各大城市中最大的寺院在罷佛減佛時基本上都被保留。停廢寺院有若干被拆毀的記載但並未普遍徹底拆毀,多為閒置或撥供他用。就政府如何處理停廢寺院與其有關資產而言,以本文匆匆溜覽所及史籍似乎只對第2次罷佛有一點點記載

十四、佛教在宋朝的發展(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A. 僅敕額寺院合法

宋朝開國初期對佛教的政策: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6月辛卯德音(德音是恩詔的意思)「…路州府寺院,經顯德2年(955停廢者勿復置,當廢未毀者存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乾德5年秋7月「先是,諸道銅鑄佛像,悉輦赴京毀之。丁酉,詔勿復毀,仍令所在存奉,但毋更鑄」(續資治通鑑長編卷8
建隆元年10月太祖親征揚州李重進。建隆2年詔前征李重進,凡死於兵者,以揚州行宮置建隆寺為薦冥福,如唐太宗貞觀4年故事。佛祖統紀卷第43;在行宮內置寺,並未單獨新建
宋太祖乾德4966年)詔秦涼既通,可遣僧往西竺求法。沙門行157人應詔,所歷焉耆龜茲迦彌羅等國,並賜詔書諭令遣人前導;仍各賜裝錢三萬。見佛祖統紀卷第43宋史卷2本紀第2太祖2;規模這麼大的僧團,通常可能有多了解沿途國家促進邦交盡可能全面蓃羅宗教經典的意涵,不曉得有没有史學家看過他們的出訪報告
乾德5年集京師道士試學事業,未至者皆罷斥之。開寶2年長春節(宋太祖誕辰日)詔天下沙門殿試經律論義10條,全中者賜紫衣。佛祖統紀卷第43

宋太祖開寶4971年)勅高品張從信往益州雕大藏經佛祖統紀卷第43)。[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大約成書於10861093年間18技藝中說「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馮道:882954始印五經,後典籍皆為版本宋太祖命張從信刻的大藏經歷時12於宋太宗太平興國8983年)完工,共刻版13萬塊,收錄經典1,076部,5048卷,是中國第一部大藏經,後稱開寶藏或蜀藏
開寶5年詔曰「釋門之本貴在清虛,梵剎之中豈宜污雜,適當崇闡尤在精嚴。如聞道場齋會,夜集士女深為褻瀆,無益修持,宜令功德司祠部告諭諸路並加禁止。勅僧道並隸功德使,出家求度策試經業,關祠部給佛祖統紀卷第43

從以上敘述可見宋太祖順應佛教信仰,致力蓃羅匯編刻印佛教經典,鼓勵僧道精進學業,但維持後周世宗減佛後的寺、僧規模,無意放縱擴張。

宋太宗繼續不准民間任意建造寺院鑄造佛像與私度,但他以現世帝王佛的姿態花許多錢「運作」佛教
於太平興國3年(978年)賜天下無額寺院若確有房廊、佛像、殿宇、僧尼等即賜給太平興國寺乾明寺寺額佛祖統紀卷第43–這個全面補給寺額的措施使唐朝中後期、後周世宗宋太祖與太宗自己「由皇帝以敕額方式掌控寺院興建權利」之意旨得以段落分明地重新開始。
於太平興國5年正月敕內侍張廷訓往代州五臺山,造金銅文殊菩薩像奉安於真容院;詔重修五臺10寺,以沙門芳潤為10寺僧正。勅內侍張仁贊往成都鑄金銅普賢像,高2丈,奉安嘉州峨眉山普賢寺之白水,建大閣以覆之;詔重修峨眉五寺。勅內侍衛欽往泗州修僧伽大師塔,凡十三層。
太宗修建不少寺院,耗費最多的是歷經8年,於端拱2年(989年)建成的開寶寺靈感塔,有81136上安千佛萬菩薩,塔下作天宮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塔賜名福勝塔院當時知制誥田錫 (9401004) 嘗上諫,言切直,「眾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血」,太宗亦不怒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0)。
太宗重視譯經傳法,太平興國5年中天竺僧人天息災、施來華,帶來不少梵本經典;宋初法天、法護亦攜帶不少梵本經典來華。朝廷於開封太平興國寺西建譯經院,有3堂,於太平興國76月建成。天息災所規劃主持之譯經生產線由9個工作站組成:譯主、證義(與譯主評量梵文)、證文(聽譯主高讀梵文,以驗差誤)、書字(審聽梵文書成華字,猶是梵音)、筆受(翻梵音成華言)、綴文(回綴文字使成句義)、參譯(參考兩土文字使無誤)、刊定(刊削冗長定取句義)、潤文;還有持祕密咒7日夜設木壇布聖賢名字輪以禮拜祈請冥祐等譯經儀式(這個儀式和工序很恭敬嚴謹,只是不曉得實際作業起來是什麼樣子?)。太平興國86月詔譯經院,賜名傳法(改名傳法院,擴大格局)。)(天息災、施護、法天、法護等人所譯的多為密宗經典)(一般研究認為密教於8世紀以後逐漸在印度佛教中取得主導地位,由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於唐玄宗時代傳入中國
從太平興國8983年)10月,太宗以新譯經示宰臣時所說的一段話,可以顯示他對佛教理論的看法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達者自悟淵源,愚者妄生誣謗。朕於此道微識其宗凡為君而正心無私,即自利行
;凡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也。如梁武捨身為奴,此小乘偏見,非後代所宜法也」。
隨著與西方、東方交通更加方便,貿易更加發達,印度、日本、韓國僧人來訪的更多。雍熙元年(984年)3月詔有司給日本國來朝沙門所乞賜之印本大藏經,淳化元年(990年)高麗國王遣使乞賜大藏經并御製佛乘文集,詔給之。

黃啟江先生在宋太宗與佛教一文中認為宋太宗雖然在軍事方面不順利(對遼國與交趾的戰事都失敗),但努力在政治、宗教方面都成為國際領袖。

B. 寺院修行傳道方式的差異

在大地上,離開源頭的水會分流萬流可能歸宗研究佛教的人多了之後,自然會形成許多宗派,對於原創教義的見解修行法門與傳道方式各有一些差異宋朝時一般將之分為三大類型

(理)–偏重理論研究
(行)–強調修持戒律,認為光研究理論不夠
(心)–強調悟解真諦。在研修傳法時常借重日常生活情境與機鋒問答以參究真理而悟道;認為在悟解後言行自然會不逾矩。比較不拘泥於繁瑣儀典、複雜規矩、浩瀚經書、聖賢理論。

慶元條法事類

為南宋寧宗宰相謝深甫等受命編輯,於寧宗嘉泰2年(1202年)8月成書,次年頒行。全書分職制、選擧、文書、榷禁、財用、庫務、賦役、農桑、道釋、公吏、刑獄、當贖、服制、蠻夷、畜產、雜門16門,80卷、附錄2卷,今存38卷。其中道釋門2卷(5051卷)完整保留,為研究宋朝佛教之重要參考。

50卷道釋門)的內容有:總法(勅令)、試經撥度(勅令格式申
)、師號度牒(勅令格式)、違法剃度(勅令格)、受戒(勅令式)、
住持(勅令格式)6章。
51卷道釋門(二)的內容有:行遊(勅令格式申明)、供帳(勅令格
)、約束(勅令格式)、亡殁(勅格)、雜犯(勅令格)5章。

敇:皇帝對特定人、事的指示。令:法令(令與律不易區分,有說律偏重處罰,令偏重教誡)。格:條例、管理章程,有點實施細則的味道。式:各事類公文的範式

本文CDEF各節中引述之法條多摘錄自慶元條法事類,為避囉唆,不逐條註明出處。政府的政策、敇令、法規常隨情勢變化,但各地情勢並不一致,中央的規定到了地方常被因地因時調整,或說陽奉陰違。本文篇幅已過多,無意縷述各項變遷細節,僅敘概要

C. 寺院經營的型態
  甲乙院、十方叢林、皇家寺院、五山十剎、捨宅立寺、功德寺(墳寺)

叢林

大智度論[後秦鳩摩羅什於後秦弘始7年(405年)譯訖]卷3中有許多段話,解釋佛選擇祂常住處所的原因,以及僧伽的意思茲摘述幾句
–…復次,王舍城在山中閑靜;餘國精舍平地,故多雜人,入出來往易,故不閑靜
–…答曰:耆闍崛山於五山中最勝故。云何勝?耆闍崛山精舍近城,而山難上,以是故雜人不來;近城故,乞食不疲。以是故,佛多在耆闍崛山中
,不在餘處
–…何名僧伽?僧伽秦秦指後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
。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樹不名為林,除一樹亦無林。如是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可能因此將叢林引申為眾僧聚居之處。宋代禪宗頗為盛行許多禪師居住在城郊的山林中,禪宗的寺院多稱禪林。也許由於宋代有比較多的寺院自稱為叢林社會上許多人就隨著稱呼這些寺院為叢林,即使有些寺院並不位於山林中到今天仍有若干寺觀以○○叢林為名

甲乙院(甲乙徒弟院):
許多人稱之為子孫廟或子孫叢林通常規模比較小,寺院財產一般為私有。規模大一點的子孫院內或許有幾個家族有各家族私產與寺院公產,常分炊飲食,貧富興廢不同。寺院住持多為終身職在過世或退位前會指定繼承人
;若未指定由同師(門)兄弟(兄先弟後)繼任;若無兄弟,以所度弟子或同師(門)兄弟所度弟子繼任寺院法脈相近者為本家(法脈:師承關係之脈落類似民間宗族血緣關係的族譜或世系表),往往不接受雲遊僧人掛單(投宿),可改為十方叢林

十方叢林(十方住持院):
通常規模較大,有研究稱宋朝時有幾所常住僧伽超過千名的大叢林寺院財產為公有,通常接受雲遊僧人掛單由十方住持之寺觀不得改為甲乙承續住持,即使戶絕也不許擅住持,需由官府處理。慶元條法事類中規定「諸十方寺觀住持僧道缺,州委僧道正司,集十方寺觀主首選舉有年行學業、眾所推服僧道(若干名),次第保明申州,州審察定差;無(本寺選不出)即官選他處為眾所推服人,非顯有罪犯及事故,不得替易。即本雖甲乙承續,其徒弟願改充十方者、聽無人繼紹、或毀壞寺觀不能興葺者,準此,仍申尚書禮部」、「諸十方寺觀院請僧住持者,不許陳乞撥賜、迎請錢物」慶元條法事類卷第50道釋門(一)](主首:慶元條法事類中定義「稱主首者,綱維同」,寺院的三綱稱主首)

皇家寺院與皇家宮觀
皇家寺院與皇家宮觀自然由朝廷派員住持並給養

五山十剎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因地理位置和治績頗佳而富裕吳越王皈依禪法將境內若干教寺改為禪寺之後禪寺日多宋朝南遷後以原吳越國都城杭州為國都禪宗持續興盛一般認為南宋寧宗於嘉定12081224年間依史彌遠奏請,定禪院五山(徑山寺、靈隱寺…)十剎(中天竺寺…)。它們的住持都由官方派任,享有很多特權,可以說雖非皇家寺院,但是朝廷重點支持的寺院;五山的寺格高於十剎。之後天台教院也標榜教院五山(上天竺寺…
)十剎(集慶寺…),與禪院爭長短。黃敏枝女士在「宋代政府對於寺院的管理政策」一文中,引明初宋濂的話「立五山十刹如世之所謂官署,其服勞於其間者必出世小院,候其聲華彰著,然後使之逐級而升。其得至於五名山
,殆猶仕宦而至將相,為人情之至榮,無復有所增加。緇素之人往往歆
,未然非業行出常倫,則有未易臻此者矣」。宋濂與朱元璋很親近,這話有點意思。隨著禪宗傳往日本,日本也定鎌倉五山京都五山、鎌倉十剎、京都十剎;十剎曾增加到60寺。(五山十剎的特權包括朝廷賜田多、免納減納和籴、和買、色役錢、各色科敷,甚至有部份賜田能免兩稅等)

捨宅立寺:
私人捨宅立寺其住持自行招請。

功德寺(墳寺):在下篇省視中簡述。

諸僧道正副(僧官:僧正、僧副道官:道正、道副)及寺觀主首主事應差補者,本州給帖;其舊降宣勅者申尚書禮部。慶元條法事類卷第50道釋門(一)]

諸宮觀不得指射廟宇為下院(墳寺同)。意謂不得以子宮觀、孫宮觀…的方式擴張,但實際上宋代較具規模的寺院在外常有若干子院或庵堂。

有研究認為宋朝政府支持民間寺院經營的型態往十方住持制的方向發展,實際趨勢亦是如此。不過黃敏枝女士在「宋代政府對於寺院的管理政策」一文中,曾舉出一個在福建漳州經廣東潮州到廣東惠州(偏僻山區)沿路為解決行旅住宿與安全而由官方修造之17所十方叢林庵舍經朝廷同意改為甲乙承續以免遭覆轍的特殊例子。

D. 行者與童行、保明入帳、試經、度牒、戒壇受戒、戒牒、剃度

行者與童行、保明入帳

有研究稱漢傳佛教到了唐宋時代,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拜師做行者(修行人
),留髮服寺內各項勞役或僕役;到造帳日由主首保明入帳,具狀二本申所屬注籍,一本申尚書禮部。[保明是保明行止。因為常有罪犯為逃避追捕而匿名剃度也常有素行不良者剃度為僧甚至有僧人結夥盜賊所以宋朝政府在行者登記籍帳與剃度時要有保証人(師主、寺院知事、三綱、鄰房同住、…)保證明瞭其行為舉止合格]

童行是童年修行者,有研究認為童行多是窮苦人家小孩。真宗咸平410014月,詔「在京並府外縣僧、尼、道士、女冠下行者、童子、長髮等,今後實年10歲,取逐處綱維、寺主結罪委保,委是正身,方得系帳,仍須定法名申官,不得將小名供報。尼年15,僧年18,方許剃度受戒;道士、女冠即依舊例,18許受戒。宋會要輯稿道釋一

諸男年19、女年14以下或曾經還俗或身有文刺或犯笞刑、或避罪逃亡
、或無祖父母父母聽許文書、或男有祖父母父母而無子孫成丁、若主戶不滿3丁,並不得為童行。即經係帳後有文刺、或犯笞刑、或犯踰濫(自首者同)及私罪徒(徒刑),雖各遇恩原免,亦準此。慶元條法事類卷第50道釋門(一)][宋會要輯稿道釋一記載宋真宗天禧2年(1018年)3大理評事張師錫上言「民有出家為僧者,父母皆羸老無依,丐食他所」,故條約需有祖父母父母聽許文書…始准出家][不曉得什麼原因准入寺院為童行的年齡有越來越高的趨勢,還有詔令限年20以上方得為童行的情況,譬如北宋仁宗天聖8年(1030年)]

試經

依白文固先生在「唐宋試經剃度制度探究」一文中敘述試經制度自唐高宗顯慶3年(658年)命玄奘法師銓試看度開始一路發展至北宋前期已趨成熟

諸童行在供帳次年方許試經,應撥度者亦如之。童行通過試經獲准剃度後為沙彌或沙彌尼。

一般研究認為沙彌(尼)的年齢多在720歲間,也有不少長年未能通過試經的老沙彌(尼)

聖節試道童念經40紙、試行者念經100紙或讀經500紙、試尼童念經70紙或讀經300紙。度道士女冠每50人各1名、僧尼每100人各1名(餘數各及70人更取1名)。(聖節:有研究稱大約從唐玄宗開始,將皇帝的生日定為節日,稱為聖節或聖壽節譬如唐文宗的慶成節、宋真宗的承天節…)(度僧尼每100人各1名的意思是當地若現有僧100人,可新度僧1名;尼同樣比例)

對於諸童行令人代試經、或兩州供帳試經者訂有罰則。

試經的方法

就史籍記載看 
需唸經多少紙「或」讀經多少紙。
白先生在本文前引文中表示,宋朝時經書的常見格式是125行、117字,共425字。
讀經似乎指能夠流暢朗讀。唸經似乎指由主考官唸出某段經文前面4
,應考者要能夠即時接下若干字句,顯示熟悉經文。
佛經很多,白先生研究稱唸經係從5大部佛經(法華、心地觀、金光
、報恩、華嚴)中取8帙(華嚴取4帙,其他部各取1帙)為範圍。考試時
每帙取12題,考試限10道題以上,每問不過4字。

諸試經差通判以下5員,就長吏廳(不及5員處,士止據所有員數)。所問通限10道以上,每問不得過4字,取通多者為合格;通數同取先係帳者;帳同取先出家者又同,以齒(年齡)。(考場在長吏廳,要有5名考試官面試)

北宋真宗大宗祥符6年(1013年)2乙酉,詔:「自今諸寺院童行,令所在官吏試經業,責主首僧保明行止,乃得剃度。如百屬試驗不公,及主首保明失實者,並罪」。先是,歲放童行剃度,皆游惰不逞之民,靡習經戒,至有為寇盜犯刑者甚眾,故條約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80)(保明入帳後
,在試經或剃度前仍需再度保明

度牒

在宋朝獲得度牒的途徑

一般研究認為有三個途徑:

試經–如上所述,憑熟悉經典並考試優勝獲得度牒

特恩–皇帝開恩的原因很多,譬如嘉勉行者煮粥賑濟災民、嘉勉行者災地戰暴露遺骸、嘉勉守掌金寶牌及御書御賜品、為喜慶(封禪、天書下太后生日、皇帝生日…)祈福、為患病的太后皇帝皇后等人祈福
、為公主出家祈福、同情係籍○○年以上仍未得度者、賜給特定寺院(譬如天台山寺院群、越州天章寺…)每年某節日度僧名額、賜給皇親國戚及著有功勳文武大臣之墳寺度僧名額、諸軍將校戰没者之母或妻年近50無子孫而願出家者准度、答謝寺院進貢珍品賜給度僧名額…。有的特恩是賜給寺院或特定僧人度牒名額,行者仍需通過試經優勝或至少合格這關才能獲得度牒;不過絕大多數特恩其蒙恩者無需經過試經就能獲得度牒。

進納–通過納財即獲得度牒,不試經業。 

諸童行請度牒(買空名度牒同),並納披剃錢壹貫。以納鈔赴官驗訖聽給(
度牒仍納糜費錢壹貫,紫衣師號減半。意為通過試經後需納錢2貫才能取得度牒完成剃度)。

諸童應度未受牒而輒披剃者杖壹佰,本師知情減二等,主首知情又減二等…

戒壇受戒、戒牒、剃度

太祖開寶5年(9722月,詔曰「男女有別,著在禮經;僧尼無間,實紊教法。自今尼有合度者,只許於本寺起壇受戒,令尼大德主之。其尼院公院公事,大者送所在長吏鞫斷,小者委逐寺三綱區分,無得與僧司更相統攝。如違,重寘其罪。僧徒本教,不許習他義,自今無得習天文、地理、陰陽之學
」。僧、尼不得一起受戒,僧事與尼事的審判官署也分別

宋真宗大中祥符3年(1010年)命天下諸路設置戒壇,凡72所,自中央以至地方全面推行戒壇受戒的制度,不得在規定戒壇以外地方受戒剃度。

凡童行得度為沙彌者,每歲遇誕聖節,開壇受戒。壇上設10座,釋律僧首10闍梨說360戒,授訖,祠部給牒賜之。闍梨軌範師,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師父

一般研究認為沙彌(尼)滿20歲後才有受具足戒成為僧(尼)的資格。

諸未受(具足)戒僧尼遇聖節執度牒赴僧司驗訖,州委職官壹員審驗無偽冒,聽諸開壇所受戒,給六念訖,本州出戒牒,並以度牒六念連黏用印,仍於度牒內注給戒牒年月日,印押給訖,申尚書禮部。慶元條法事類卷第50道釋門(一)]

[六念指唸佛、唸法、唸僧、唸戒、唸施、唸天:唸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唸持戒、修布施、修十善(天)的功德][祠部給得受沙彌(尼)戒者度牒、本州給受具足戒僧(尼)戒牒]

諸戒壇非遇聖節輒開而受戒,並受之者各徒2年,臨壇主首與同罪。

諸私自剃披及私度人為僧道:若偽冒者各徒3年,本師知情徒2年,主首知情杖100並還俗。即以應毀納度牒乞賣與人及受買(盜詐取同)而欲冒之者各徒2年(公人將繳到亡僧道度牒盜賣與人及受賣洗改書填者準此)。

北宋真宗天禧3101983日赦書「天下僧尼、道士、女冠、系帳童行,並與普度」。見宋會要輯稿道釋一還俗一節只要籍帳上有名就無需試經,一概准度

到宋英宗治平末年(1067年)、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朝廷為了增加收入開始販售度牒後,不清楚行者與童行→保明入帳→試經度牒→戒壇受戒戒牒剃度這套制度還有多少人遵守?比較窮的出家人遵守?

E. 供帳

當後秦高祖姚興於402年設立僧主、悅眾、並命僧官掌僧錄起,即可推斷朝廷已有僧尼名冊,並有管理名冊的方法。但一般研究認為唐玄宗開元17年敕天下僧尼3歲一造籍,供帳始此(佛祖統紀卷40)。

可能為了督促並掌握各地減佛的情況,後周世宗在顯德2955年)諸縣取索管界寺院僧尼數目,每年造僧帳兩本,其一本奏聞,一本申祠部見本文後周世宗減佛一節)。在減佛告一段落後於顯德5958年)7月勅今後僧帳每3年一造(五代會要卷16祠部一節)。

宋朝法律規定「諸僧道及童行帳3年壹供,每壹供全帳, 三供剌帳,周而復始;限3月以前申尚書禮部」,而且還制訂了申報全帳與刺帳的格式。慶元條法事類卷第51道釋門(二)](如果供全帳之年不另供刺帳,應該是每壹供全帳, 二供剌帳) 

3年一供之全帳範式

某州
今具本州某年僧道童行等如後
宮觀寺院道士女冠僧尼童行總數統計–本文自加小標題
  宮觀寺院都共若干
    道士觀若干
      舊管若干
      新置若干(仍具建置事因,無即云無)
    女冠宮觀若干,依道士宮觀開(僧尼寺院準此)(分舊管新置)
    僧寺院若干
    尼寺院若干
  道士女冠僧尼都共若干
    道士若干
    女冠若干
    僧若干
    尼若干
  童行都共若干
    道士童子若干
    女冠童子若干
    行者若干
    尼童若干
(道士女冠僧尼小計與個人資料–本文自加小標題)
道士女冠僧尼
在州
  某觀係古跡或勅額(內有同名宮觀即各開著。望卿材去處、童行項及刺
  有同名者並準此)
    道士
      舊管若干
        壹名道士姓法名現年若干本貫某處原禮某宮觀某人為         師某年月日請到某恩例度牒披戴(僧尼仍云某年月日於某處受
        戒請到六念戒牒)某年月日請到某思例紫衣文牒、某年月日請
        到某恩例某師號(無紫衣師號即不開)、某年帳在某州某縣某宮
        觀供申(累次行遊供帳去處並准此)。
        兩名以上依此開。
      新收若干(依舊管開)
      開落若干(各開姓法名)
      見在若干(止開人數)
    女冠僧尼依在州開
  餘寺觀等依前項開
  外縣依在州開
(童行小計與個人資料–本文自加小標題)
童行
在州
  某觀
    道士童子
      舊管若干
        壹名姓名、現年若干、本貫某處、某年月日到觀、禮某人為師、
        某年月日師死(若不充主首或住持別觀之類,各隨事言)、至某
        年月日回禮本觀某人為師。如曾改名亦聲說﹨無名﹨其今改上件
        名及自於本觀出家已經幾帳。
        兩名以上依此開。
      新收若干
        壹名姓名、現年若干、本貫某處、某年月日到觀、禮某人為師;
        若係隨師到觀,即云原於某年月日到某縣某觀出家,係得上件去
        處,某年文帳,今隨本師到觀。
        兩名以上依此開。
      開落若干(各開姓名)
      見在若干(止開人數)
    女冠童子及行者、尼童依道士童子開
  餘寺觀等依前項開
  外縣依在州開
右件狀如前所供前項並是詣實,謹具申尚書禮部。謹狀。
      具官姓名點勘
  年月日依常式

每年一供之刺帳範式

格式如上所轉錄之全帳,各宮觀寺院舊管部份不開報個人資料;有新置者
依全帳開,無即不具。舊管部份之式為:
      舊管若干己在某年全帳(第2次供刺帳則云已在某年全帳及某年刺       帳,第3次倣此),今帳不開。

歸明人別帳

另有歸明人帳之範式,本文略。歸明人指自國界之外(原本不屬中國之地
區、或原屬中國之地區現今淪陷他國)入境者,其身份有平民、軍人、道
士女冠僧尼;亦有自他州移送來之歸明人。歸明人帳向尚書兵部申報,其
中道士女冠僧尼部份應別具帳申禮部。

宮觀寺院神祠廟宇之都籍

大觀2821日,禮部尚書鄭久中等奏「勘會祠部所管天下宮觀寺院,自
來別無都籍拘載名額,遇有行遣不免旋行根尋。今欲署都籍拘載,先開都
下,次畿輔,次諸路,隨路開逐州,隨州開縣鎮,一一取見。從初創置因
時代年月、中間廢興、更改名額及靈顯事蹟、所在去處開具成書」,
小貼子稱「天下神祠廟宇數目不少,自來亦無都籍拘載,欲乞依此施行
,從之。宋會要輯稿職官13祠部) 

諸收童行本師申主首至造帳日主首保明入帳;諸童行並留髮仍於本戶收其身丁。諸童行不供名入帳者,開落訖報所屬。諸童行冒帳買帳,并給合引領賣人各徒2年、甲頭同保人并本師主首及經歷干繫人知情與同罪、僧道仍還俗;並許人告,不知情者各杖60

諸僧道不供名入帳者還俗。

行遊出外未再經供帳開落者,亦為在州之數;新度為僧道者須係帳之次年方得計數。(最後一句看不懂)

諸供僧道帳有偽冒、失於驗認、并帳不實,經歷官司杖100,所委官減一等。

F. 行遊

諸道士因特賜及聖節,非因試經而度(撥度量試者同),未滿5年;紫衣或師號未滿3年者;不得判憑行遊。

行遊公憑申請範式

某州
據在州或某縣某宮觀主首(或本師保明者亦言)保明本觀道士或女冠姓法名,乞判憑往某州行遊,別無違礙者…

行遊公憑範式

勅令云云(備坐行遊及亡失度碟并偽冒等條制)
今給公憑付道士或女冠姓法名 
令只得詣某州,所至關津呈驗度牒,放行至所詣處,依限繳納。年月日給
 

諸僧道行遊無公憑者杖100還俗。

諸僧道未經本寺觀供帳、或未受戒輒請公憑行遊者,杖80;主司給者與同罪
,其已出本州界者,仍還俗。

諸僧道無故不於寺觀止宿經30者,地方官司覺察申舉,其避罪逃亡雖已經息,而猶應斷罪或還俗者,主首申解所屬。

諸僧道欲行遊出州界者,本司及主首保明(無師或在遠者止責主首)。齎(
度戒牒起州呈驗,給公憑指定所詣。即不得往川峽三路緣邊(謂非本處受業者)。除程限90日到(千里外限半年),在路有故過30日者,申所在官司批書。即在路願留者,繳納所在官司,報原給公憑及原指所詣處。其應上道店,非疾病不得過再宿(過再宿:超過兩晩)經過及所詣處寓止寺觀,主首取度牒公憑驗實(其所詣寺觀主首仍3日內取公憑申官毀林)。其無度牒公憑或涉偽冒者,申送所屬。即卻還歸或詣他所者,準此別給(奔父母師喪并寧省期以上尊長疾病者,於所在官司判狀聽往主首保明給憑如法付遞給之)[川峽三路:四川盆地及其東部丘陵地區與峽江峽谷一帶。緣邊:國境邊界一帶行政區](僧道出行必需隨身攜帶度牒戒牒)

諸僧道歲當供帳官司。前期取度牒驗訖,聽供其行遊在外者,所在官司於度戒牒後連紙批書所供處寺觀,書印給付如帳後行遊,只批書所給公憑。

諸僧道行遊,本師或主首保明不實,致請公憑,因緣避罪者,杖80。給憑官司若所止寺觀主首不依令驗實者,減二等。

諸僧道於緣邊次邊遊索者,杖100;許人告,有所干請,已施行者,加本罪壹等,押歸本貫。(次邊:與緣邊相接的行政區)

諸歸明及陷蕃投歸僧道,送州城內寺觀,不得判憑行遊。每月主首具有無事故申州,州歲具名號,原歸年月事因,依式具別帳申尚書禮部。

G. 對僧道行止的其他限制

諸僧道不得受緦麻以上尊者拜,及收為童行。[緦麻:中國需要服喪親屬(
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中關係最遠的一層,本文不細做解釋]

諸僧道輒入軍營者杖100(諸軍在營自請齋醮之類者聽),即因請召而經宿者,罪亦如之,仍還俗。請人并押營將校級守門人各杖80

諸僧徒輒習武藝及誑說劫運以惑眾者,徒2年,配500里。

H. 考選僧官

北宋於首都開封設立左街僧錄司右街僧錄司,掌理僧院帳籍、補授僧官等事務,隸屬鴻臚寺。僧錄司中設有僧錄、副僧錄、講經首座、講論首座等職位;僧錄之下設庶務員,稱為鑑義。純粹望文生義看,北宋皇帝希望透過僧錄司協調(也許是掌控佛教理論的發展。中國帝制時代似乎只有南梁北宋與明朝幾位皇帝介入佛教理論的發展。南宋取消講經首座講論首座職位
,但增設許多鑑義名額,還在左、右街僧錄之上設一榮譽職銜都僧錄,用來褒獎特定高僧。

宋朝地方僧官沿用唐制,於各州縣設僧正一名,其下設副僧正、僧判等職位。另各別為五台山、天台山寺院群設立僧正司;也在佛教事務比較繁雜之若干州(如温、台、湖、處、明等州)於僧正之上加設一員都僧正,都僧正為榮譽虛銜。

宋會要輯稿道釋1僧道官一節中記載:
宋真宗景德2年(1005,禦便殿引對諸寺院主首,詢行業優長者次補左右街僧官。先是道官,上令功德使選定遷補,所置或非其人,多致謗議,故帝親閱試焉。
真宗大中祥符2100911月,詔:「諸州僧、道依資轉至僧道正者,每年承天節前,具所管僧道及寺觀,分析為僧道正來年月、歲數、名行、有無過犯,開坐以聞。」
大中祥符3年閏2月,命知制誥李維、直史館路振、直集賢院祁暐宿於中書
,出經論題考試左右街僧官而遷序焉。
大中祥符87月詔「今後諸州、軍、監僧道正有闕,委知州、通判於現管僧道內從上選擇,若是上名人不任勾當,即以次揀選有名行、經業及無過犯
、為眾所推、堪任勾當者,申轉運司體量詣實,令本州、軍差補勾當訖奏。候及5周年,依先降指揮施行
宋仁宗天聖8年(1030年)正月,以僧道官缺,詔開封府選試僧道,具名以聞。

可以看到宋初意圖建立以考試選拔僧道官、並每年檢核僧道官工作績效的制度;但從許多記載看,似乎並未能成為定制,存在不少後門。游彪先生在「
論宋代中央和地方僧官體系及其特徵」一文中,認為在朝廷僧錄司「住持僧左右街低級僧官左右街高級僧官」這一晉升次序,多是通過「命兩街各選一人較藝而補這樣的考試決定;但不經考試直接特補的情況並非罕見,在南宋時期尤多,導致僧侶們交結權貴,蔚然成風。

大家都曉得社會中實不符名的情況很多。宋朝中央和地方的僧務表面看起來都由僧官處理,但若干研究認為宋代僧錄司的實權很小,許多僧務工作都被一般行政機關(俗官)分走;像帳籍實際上由祠部管理,僧官授補則由開封府尹(首都地區行政首長宋朝基本上由親王擔任;宋太宗與宋真宗登基前都擔任過這個職務)兼任的功德使負責。僧錄司通常只為皇帝辦理一些儀式性的宗教活動。

於是宋朝在僧務管理上,除上面簡述的僧官一層外還有一層俗官俗官部份依石濤先生在宋代對道教的管理一文中之研究(中國歷代對釋、道兩教的管理基本上一體兩面),在中央有
w 祠部–有5個次級單位分管僧道帳籍;生產度牒紫衣師號等實品;度牒撥發、賜紫衣師號、僧道正與僧尼道冠遷補;審核地方官吏書填之應度僧道童行度牒內容收發進出文書、受敕宣敕。
w 鴻臚寺僧錄司與道錄院均隸屬鴻臚寺;其寺務司及下屬課利司掌管京城寺觀殿宇廟舍之補葺修整、京城諸寺邸店莊園課利之物、僧尼道士女冠交納官府錢物之事;由內侍省官提點管理殿宇齋宮器用儀物陳設錢幣之事。
w 太常寺–負責寺院宮觀賜額、宮觀神仙加封事務(收受地方機關奏狀、上奏、勘會擬案申請檢准、取旨下牒)。
w 開封府開封府並非中央機關,但如前所述,其親王府尹兼功德使,實際負責僧道官的選拔和遷補參與僧錄司和道錄院事務管理,僧錄司和道錄院所收到之陳狀往往由開封府申報朝廷領旨;對祠部等中央機關的需求提供配合性服務。(可以看成開封府尹另兼中央職務,其中央職務或由開封府衙派員承府尹之命辦理)
w 轉運司–以其中央與地方州縣之間政府機制的連結紐帶與監察功能涉入許多政府僧道事務的作業:負責勘會知州與通判所提出的地方僧道官職遷補人選;在朝廷出售空名度牒時由各路轉運司申報各地市場行情(預估價格與可售數量…)後,再決定撥發各地的數量;每歲查驗帳籍查處偽造度牒(
偽造度牒,塗或改冒用身死、還俗、逃亡…者的度牒)。
w 提刑司–宋時於各路設置提點刑獄司,負責監理所轄州府的司法審判與刑獄事務。負責收繳事故僧道度牒接受僧道毀失度牒的投詞,出給公據、申報禮部。

轉運使

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逐漸出現地區分工的情況,運輸乃至遠距運輸的需求與活動日益增加,需要提高效率。依史家研究,唐玄宗開元2年(
714年)置水陸轉運使,掌洛陽與長安間糧食運輸事務(首都長安的糧食需要從洛陽過三門峽接濟);開元18730年)置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省水陸轉運;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置諸道轉運史,掌全國穀物財貨轉輸與出納。唐代宗(762779年在位)後轉運使常由宰相兼領,有時與鹽鐵使並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於諸道分置巡院。

史籍記載劉晏先生於762780年間任轉運使鹽鐵使宰相等職,改革漕運鹽政糧價推常平法並建立驛站信息,使四方貨殖低昂及其他利害雖甚遠不數日即至被譽為廣軍國之用,未嘗有搜求苛斂於民
。在安史之亂後維持國家的元氣與運作,史稱「安史之亂,天下戶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費不,皆倚辦於晏。晏有精力、多機智、變通有無,曲盡其妙」,否則唐朝死得更快

宋太宗時各路皆設有都轉運使和轉運使,控管一路或數路之財政,稱「某路諸州水路轉運使」,俗稱漕司。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征時有隨軍轉運使。真宗以後轉運使的權力愈來愈重要, 宋史167志第120職官7都轉運使一節記載「轉運使、副使、判官,掌經度一路財賦,而察其登耗有無,以足上供及郡縣之費。歲行所部,檢察儲積、稽考帳籍,凡吏蠹民瘼悉條以上達,及專舉刺官吏之事…財用之豐欠、民情之休戚、官吏之勤惰、皆訪問而奏陳之或諸路事體當合一,則置都轉運使以總之…」。 

道官職位

在道官方面石濤先生研究認為宋朝在真宗時

中央設左街與右街道錄院道錄、副道錄、首座、鑒義10員,以左為尊。大致於英宗朝,在街道錄之上設都道錄、副都道錄

地方道正司,分管內山門兩類
管內道正司設在府、州、軍、監,司隨其人,附宮觀,設道正、副道正。
山門道正司置於洞天名山之神禦觀中,另有都監一職。

宮觀有:住持,主管宮觀內事務;知宮(觀)事,住持的副手;監宮觀;這三者為宮觀主首。主首之下有尚(上)座–負責講經論道;典客–專司迎送賓客;掌籍–修送剌帳;知庫–保管錢物;書記–書寫酒榜;化主–安排化緣;監齋–監督齋醮;表白–領唱贊;此外還有殿主、院主
、庵主等職位。 

紫衣、師號

官服[朝服–上朝與重大典禮時穿;公服–日常辦公時穿的官常服。明、
清代有補服(胸前背後綴有方形上綉圖案的補子),為官常服]依品秩顏
色不同,宋朝時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
服青

師號是對道行出眾僧人所加的稱號,皇帝對高僧會賜師號,以示尊崇。

大宋僧史略3賜僧紫衣一節敘述朱紫是最高貴的服色,唐時武則天對於重譯大雲經的團隊9人皆賜紫袈裟銀龜袋,是執政者賜僧紫衣的起始。同卷賜師號一節敘述梁武帝時有婁約法師隋煬帝時有智顗禪師,仍無賜號大師之例。至唐懿宗咸通111114日延慶節左街雲顥賜三慧大師、右街僧徹賜淨光大師,是賜師號○○大師之始。

黎誌添先生在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一書中說「…給道士賜紫衣、師號始見於唐代。唐末給道士賜紫衣、師號已十分普遍。宋初沿承唐制頒賜道士紫衣、師號之法,並使之更加制度化。建隆2961)太祖賜僧道11人紫衣、師號。宋初已禁止自求紫衣、師號,改由貴族、大臣
、左右街道錄向中書門下推薦。北宋中期,任僧道官滿7年,亦例得賜給紫衣、師號。紫衣即紫道服,無類別。至於師號,宋代道冠師號從高到低依次是先生、法師、處士、大師4級。每級有八字、六字、四字、二字(4等);師號前的字數決定本級師號的等次。例如第30代天師張繼先於北宋崇寧4年(1105)獲賜虛清先生。據此等師號的等次,何順德師號為二字崇道大師,這表示屬於第四級大師級的最低等…」

宋代師號有4級,每級有4等,共16階。就宋會要輯稿道釋1中所記載者舉例:八字–圓通應感慈忍靈濟大師(南宋光堯皇帝紹興311332月特封),六字–法威慈濟妙應大師(孝宗乾道元年–11658月加封),四字–普慈妙應大師(光堯皇帝紹興6年加封)](光堯皇帝是南宋高宗

據郭學勤女士在「論北宋佛、道二教管理制度」一文中之敘述,僧道得賜紫衣、師號的途徑歸納起 來有以下數端: 
荐舉奏賜(宋初曾允許僧道自荐經功德使或開封府考試經律論義合格後頒賜後禁止他荐如允許許左右街僧道錄、親王、宰輔、節度使至刺史在皇帝誕聖節上表推薦
定額撥賜給若干特定寺觀(安置御書、御容之寺觀;全國性通建之寺觀
,譬如宋真宗大中祥符21009年詔天下興建以奉聖祖像的天慶觀;特定功德墳寺,譬如后妃為其父祖修建之功德墳寺;重要或靈異之寺觀)
資歷賜與(慶元條法事項卷第50道釋門1中有「管內僧正或道正幹辦滿7周年,保奏陳乞紫衣;再滿7周年保奏陳乞師號」的範式)
臨時頒賜(如召見高僧後頒賜)
進納購買

從皇帝的角度看,賜給紫衣師號是對有成就與聲望的僧道表示尊崇,有為社會樹立榜樣、促進教化之意,也有攏絡各地民意領袖鞏固治權之意
。從申請頒賜與受賜僧道的角度看,有受到皇帝認可的光榮感;同時提高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與可信賴度,有助於招募信徒與供養 

I. 宋朝僧尼的賦役

® 寺院的田產與百姓一樣交兩稅。但皇帝對若干陵墓若干皇親國戚重臣的功德寺與很少數寺院會賜免或賜減。
® 寺院和官戶、編戶一樣負擔變相賦額–和籴與和買
® 寺院與其他納稅人一樣,同樣會被徵收各色各樣的科配雜稅–譬如被分配購買官鹽(鹽由政府專賣,但民間喜歡價廉物美的走私品–私鹽,於是官鹽就需要強迫配購),交助軍錢、郊祀大禮銀、醋課錢等等。
® 交納助役錢與免丁錢。

和籴、和買

和籴:政府向人民買入糧產品,支付銀錢、銅錢、鐵錢、鹽、茶、紙幣、度牒不定。
和買:政府向人民買入絲麻、磚瓦木材等非糧食類產品。

即使在以物易物、以實物納稅、皇室與官府用品都由各官設作坊供應的古早時期可能都難免有些物品需要向民間以所收到的稅物易入在政府獨有鑄幣權後,錢幣與紙幣經由官吏薪俸與政府採購(實物、勞務)兩類通路進入民間;所有新增貨幣發行額都是政府的新增稅入所以政府用新發行貨幣給付之和籴、和買的總金額,是政府向全國百姓增收的稅,但老百姓没有增稅的感覺,只是覺得物價怎麼漲了?生活水準怎麼下降了?

豐收時的和籴與常平倉、軍倉、義倉等倉庫的庫存量有關,富裕而厚道的
君主有時會以略高於當時偏低的市價購買;君主這個佛心對農民與糧商的
影響無法一概而論(君主額外多付的佛心錢可能絕大部份進了糧商的口袋
)。

就戰爭而言,發動方通常會經過長期準備受侵方則不一定。本文當然不會討論戰場補給問題,要提一下的只是戰爭會導致全國性加稅在古時候還常會導致所有政府採購(和籴、和買)都低於市價。政府低價和籴與和買(等於再度加稅)使人民更加痛苦。北宋中期以後到南宋情況更糟,因為宋朝的政府採購幾乎都以紙幣和度牒之類的權証付款,在紙幣和權証貶值時,賣方等於再被剝一次皮–剝第3次皮。 

助役錢

北宋自開國後僧人雖然和編戶一樣得交田賦與附加於田賦之上的雜稅,但
可以免徭役,於是不少有辦法的人加入寺院。

北宋神宗熙寧4年(1071年)頒佈王安石整套變法之一的免役法:
廢除以往按戶等輪流服役制度,改由政府出錢募役。
原來需服役的戶依等第隨春秋兩稅交免役錢。原來不需服役的城市坊郭
等第戶鄉村的單丁戶、未成丁戶、女戶和享有特權的品官、寺觀之家
按同等人戶輸免役錢之半名助役錢。
–免役錢的數額各地根據事務繁簡自定,可就需用金額之外多徵2,以備水旱欠缺稱為免役寬剩錢。 
–若有需服役之戶不願輸錢免役,縣府就按其原來應該供役歲月,如期役之。 

之後寺觀僧侶開始交助役錢到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詔「諸路坊郭五等以上,及單丁、女戶、官戶、寺觀第3等以上,舊輸免役錢者並減5分,餘戶等下此者悉免輸,仍自元祐2年始(見宋史卷177178志第130131食貨上56役法上、下)(稍有社會經驗者難免猜測這項大減免役錢的措施其實是為官戶、寺觀與城市富戶訂的,因為農工大眾没有減稅)

免丁錢

宋會要輯稿食貨66身丁錢一節內記載[紹興151145年)正月27日臣僚言「州縣坊廓鄉村人戶,既有身丁,即充應諸般差使。雖官戶、形勢之家
,亦各敷納免役錢,唯有僧、道例免丁役,別無輸納,坐享安閒,顯屬僥倖(似乎僧、道的助役錢並未落實執行)。乞令僧、道隨等級高下出免丁錢,庶得與官、民戶事體均一」,戶部言「今措置到下項:甲乙住持律院並十方教院、講院僧,散眾,每名納錢5貫文省;紫衣二字師號納錢6貫文省,只紫衣無師號同;紫衣四字師號每名納錢8貫文省、紫衣六字師號每名納錢9貫文省、知事每名納錢8貫文省、住持僧職法師每名納錢15貫文省
。十方禪院僧、散眾,每名納錢2貫文省;紫衣二字師號每名納錢3貫文省
,只紫衣無師號同;紫衣四字師號每名納錢4貫文省、紫衣字師號每名納錢6貫文省、知事每名納錢5貫文省;住持長老每名納錢10貫文省。宮躡道士、散眾,每名納錢2貫文省;紫衣二字師號每名納錢3貫文省,只紫衣無師號同;紫衣四字師號每名納錢4貫文省、紫衣六字師號每名納錢5貫文省、知事每名納錢5五貫文省。知躡法師號每名納錢8貫文省,道正、副等同」,詔依。(看起來律院比禪院富裕,住持比其他僧眾富裕得多

一般簡單說來1貫為1,000個銅錢1個銅錢11兩黃金10兩白銀、1兩白銀=1,000文錢=1貫(吊)錢;但幣值或說不同幣別之間的兌換率並非長期不變。有研究認為宋朝幣值比較亂,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從850800770480文為1貫的情況都有][若以免丁錢與職官待遇比較依宋史卷171172職官志1112記載:諸路州軍7,000戶以上縣令俸祿月1818貫),簿、尉10千;一般衙役從殿內到外州700300;還有若干其他待遇,本文不細述][如果没有誤解京城殿內衙役月俸700文,一年俸祿8.4只有律院基層僧尼5貫免丁錢的1.68倍]

在徵收免丁錢的實務上,每個地區每年會先定徵收總額(預算數),然後
隨僧數多少,其每僧徵收金額會少多,以致隨帳催發,歲無定額。若地區
有不足額則由區內諸寺均攤,甚至抑配民間。(在這個作業法則下,不僅
不同地區僧尼的免丁錢會不同,即使同地區不同寺院間僧尼的實徵金額也
可能略有不同。(在史籍記載中,若有編戶出走,該編戶應納田賦基本上
由里鄰攤交)

就賦役負擔來說,總是小民的擔子比較重,在重稅下會先承受不住。同樣道理,在免丁錢金額高的時候,有不少供養很少的小寺院就會出現僧貧賦重,其寺幾廢的情況。

紹興291159年)9月丁酉,減僧道免丁錢(宋史卷31本紀第31高宗8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下詔規定僧道60以上並篤疾殘廢之人,並比附民丁放納丁錢。之後又提高年齡至70歲以上才能豁免丁錢。 

其他對寺院的苛捐雜稅

北宋中期以後,尤其是南宋末期,因為戰費龐大,以各種名目對百姓徵收許多苛捐雜稅。可能因為東南沿海地區對海外的商貿發達,民眾比較富裕
,對寺院的供養比較豐厚;當時比較興旺的寺院其住持幾乎都在政府支持下由地方富裕的大姓世族推派人選擔任。於是政府要錢時會找寺院住持
。黃敏枝女士在其所主持「宋元時期閩南的佛教寺院」專題研究之成果報告第五節「閩南地方大姓與寺院的關係」中,轉載有劉克莊薦福院方氏祠堂記咸淳元年12656月)部份內容如下:

自創院逾300年,香火如一日,後稍衰落,賴寶謨公、忠惠公後先扶持而復振。至景定庚申(元年,1260),院貧屋老,賦急債重,主僧寶熏計無所出,將委之而逃。忠惠子寺丞君,憫七祖垂垂廢祀,慨然出私錢,輸官平債;理兩年,銖寸累積,一新門廡殿塋。迺帥宗族白於郡曰「郡計取辦僧剎久矣,新住持納助軍錢十分,滿十年換帖者一如之,未嘗問僧污潔,剎烏得不敗?願令本院歲納助軍一分,歲首輸官,主僧許本宗官高者選舉」。又曰「院以葺理得興,以科敷而廢。今後除聖節大禮、二稅、免丁、醋息、坑冶、米麵、船甲、翎毛、知通儀從悉從古例書送,惟諸色泛敷,如修造司需求、陪補,僧司借腳、試案等,官司所濟無幾,小院被擾無窮,並乞蠲免」。郡照所陳給據,仍申漕臺、禮部,禮部亦從申,符下郡縣

可見宋朝寺院除繳納正稅以外後期科敷項目頗為繁重,一般老百姓(齊民編戶)的負擔當然也繁重。

文省
錢牌(正反兩面,有多種大小型制與折等銅錢幣值) 

宋朝的戶口管理措施已經很嚴密

為了徵稅等原因中國在春秋時代就有戶口嚴密、離開一日生活圈需要保證人簽章後申請奉准取得路條的史籍記載。從本文特地引述慶元條法事類中對保明、各僧人的度牒戒牒各寺院的帳籍、向地方到中央主管機關申報帳籍(係帳全帳、刺帳、歸明人別帳、都籍)、行遊申請公憑、關津查驗、行遊落腳(寓止道店、寺觀)單位查驗度牒公憑並申報等規定看,宋朝政府對於寺觀「戶口名簿–帳籍」與僧尼「身份証–度牒」戶口管理的措施,與今日相比,只有執行工具(電腦資訊處理與傳輸)能力不同所引起的差別了。

許多年前就有不知真假的傳聞:有情治機關對其嚴密監控的對象說,你晚上睡覺翻幾次身我們都知道。在衛星定位科技(地面基地台同理)商用化後,只要開機,手機位置就能接受通訊衛星與地面通訊基地台的服務。若功率與頻寬夠,通訊衛星(或+地面通訊基地台)與所服務端點間的訊號傳遞没有被遮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收看其他任何地方的即時動態情況,不只在CIA、五角大廈或白宮戰情室。(影音通訊、長程影音監控已商業化數十年,太空研究軍情特殊政情用更早 

從敕額看法律與執法隨社會之發展變化
一再降低違規之法律標準、一再大赦小赦

如前所述,宋太祖和宋太宗不准民間未經許可就任意建造寺院鑄造佛像與私度,以免寺院僧尼過多,過度損害農業與勞役生產力。宋太宗於太平興國3978年)賜天下無名寺額或曰太平興國、或曰乾明,使寺院管理再從零違法的基礎開始。宋真宗天禧2年(1018年)3月詔「不許創修寺觀院宮,州縣常行覺察,如造1間以上,許人陳告,所犯者依法科罪;州縣不切覺察,亦行朝典;公主戚裡、節度至刺史上不得奏請造寺院、開置戒壇,如違,禦史彈奏」–,真宗以後多位皇帝也屢下類似禁令。法令並明確規定「諸創造寺觀及擅置戒壇,徒2年;舊有而輒加名號者各減5等以上;未造置(可能漏完成2字)者各減2等止;坐為首人慶元條法事類卷第51道釋門(二)]

宋朝管理寺院與僧尼的方法是:
用敕額鑑別寺院的存在是否合法。
用係帳和度牒戒牒鑑別僧尼的出家與剃度是否合法。
要求無敕額寺院也必需申報全帳與敕帳立案(或說備案),係帳立案是
  寺院請得敕額的先決條件但不保証無敕額之係帳寺院不被拆毀。
用十方叢林住持人選的最後決定權,影響主流寺院(十方叢林合計為大   多數僧尼的住家與戶籍所在)族群寺務與教務的發展。

劉長東先生在論宋代寺院合法性的取得程序」一文中敘述,唐睿宗於景雲2年(711年)就曾敕令「應諸郡無敕寺院並令毀拆」,並舉了宋朝若干係帳寺院取得敕額的例子,也舉了宋朝若干詔毀無額寺院的例子。劉先生認為宋代給寺院賜額牒文中的無額,並不是指那些寺院原無寺額,而是說沒有本朝(宋朝)的敕額。政府並在全帳與刺帳的範式中要求載明是否古跡、有無勅額;在都籍中載明更改名額情事。宋代的地方官員只能奏聞朝廷乞賜敕額,核定權在中央似乎都需經皇帝批示。 

但可能因為隨著經濟成長,人民財富增加,民間僧尼與寺廟活動持續活躍
大家都先蓋寺招僧招行者再說;這股能量與社會氛圍使政府無法嚴格執行一違法即拆除或不准住僧的法令,迫使政府一路追認非法寺院為合法,而且降低標準追認。(在台灣經歷19602000年經濟成長階段的同胞
,都目睹佛教在台灣的成長)。黃敏枝女士在「宋代政府對於寺院的管理政策」一文中敘述北宋在太平興國3978)之後,於:
w 真宗天禧2年(10184月令具備屋宇30間以上,且有佛像、功德、僧
尼住持者均賜額;至於名山勝境或高尚菴巖之寺院,雖屋舍未滿30間,若
有佛像者亦一體頒賜。(屋宇數標準從最早宋前200間以上降為100間再降為30間以上)–
w 仁宗嘉祐7年(10629月帝病篤,乃詔天下係帖存留之無額寺院皆特賜名額,四京(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管內無係帖而舍屋在百間以上者亦賜額,得額者達千餘所之多。–
w 英宗治平4年(1067年)正月8日),英宗駕崩,並受徽號德音。詔令無敕額有屋宇30間以上,且有佛像者,皆賜「壽聖」寺額(正月3日乃英宗誔節–壽聖節),藉以追福。時寺院以壽聖為名者,一州或至十數所,壽聖院幾有遍及天下之慨。(本文所寫日期未嚴格區分中曆西曆)

這當然表示宋真宗天禧2年(1018年)3月的詔後來形同具文。但為
什麼即使立案還是可能被廢,無敕額寺院還願意花工夫向地方主管機關申報全帳刺帳立案呢?不能在違法後直接等小赦大赦嗎?這可能因為立案後係帳僧尼就可以享受免勞役以及可行遊等好處。大家知道法律變遷大多落在環境變遷的後面於宗教領域,宋政府在合法與取締之間建立了「無額但係帳立案,得暫時享有部份甚至全部合法利益,但風險自負」之可監管空間,減少了政府與社會活力之間衝撞砍殺的損失提高了社會穩定的程度,這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方法。但政府提供這種「非黙許而是明許」的灰色空間後,還容易拆掉存在於灰色空間中的無額寺院嗎?

宋史卷10本紀第10仁宗2中記載「…景祐元年(10346月乙亥,毀天下無額寺院…」,時間在上文真宗天禧2年(10184月的小赦之後
。若1034年的拆毀有落實執行,拆了當時存在於灰色空間中的無額寺院。但如上文所述,斬草後春風吹又生,1062年又大赦當時存在於灰色空間中的無額寺院。(依常情推測,1034年若在全國嚴厲執行拆毀,不會没有抗爭,本文無意查考)

敏枝女士在本文上引其文中,引述滕縣金石志「宋三省同奉聖旨存留寶塔院記」記載滕州(今山東滕州市,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於英宗治平41067年)正月1日以前建有寺院3,350其中2,349所合乎規定標準獲有壽聖賜額1,001所因屋宇不到30間無法得到寺額;這表示有不少於1,001所寺院是在1062年第3季末大赦之後興建起來的,占寺院總數29.9%。而從治平4年初到崇寧21103年)8月這36.5年間鄉民又私置112所無額寺院,這是登記有賬籍的,可能還有未登入賬籍者。違規比率這麼高顯示社會在這個(宗教)違規場域中有關各方失衡的程度過高,爆發衡突的機率很高,政府該如何處理

一定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對於違法情事大赦小赦;個性黑白分明,尊尚法制族群的看法如同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97宋仁宗嘉祐7年(1062年)9月一節中所記載的[…諫官司馬光言「…今若有公違法令,擅造寺觀及百間以上,則其罪已大,幸遇赦恩,免其罪犯可矣,其棟宇瓦木,猶當毀撤
,沒入縣官今既不毀,又明行恩命,賜之寵名,是勸之也。臣聞為人上者,洗濯其心,一以待民,是以令行禁止,而莫敢不從。今立法以禁之於前,而發赦以勸之於後,則凡國家之令,將使民何信而從乎?臣恐自今以往,姦猾之人將不顧法令,依憑釋老之教,以欺誘愚民,聚斂其財,以廣營寺觀,務及百間,以須後赦,冀幸今日之恩,不可復禁矣。方今元元貧困,衣食不贍,仁君在上,豈可復唱釋老之教,以害其財用乎!事若微而患深、令有近而害遠,此之謂也。伏望陛下追改前命,應天下寺觀院舍不係帳者,不以屋舍多少,並依前後敕條處分。其昨來赦文內,四京寺觀院舍雖不係帳亦賜名額一節,乞更不施行。庶使號令為民所信,而遊惰不能為姦也…]。

[在宋朝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情勢變化的背景中若比較北宋神宗熙寧4年(1071年)向僧尼徵收助役錢之前之後,和南宋紹興15年(1145
)向僧尼徵收免丁錢之前之後,寺院與僧尼增減速率的變化,可能會對上文所提到的在宗教場域中各方互動與平衡問題得到多一點理解。本文無意探討 

守法與創新

創新在定義上就是突破既有的規矩。

如果政府、企業、社團、家庭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極嚴格尊尚法制,越線即罰,會不會過度壓抑了社會中創新的活力?會。

創新者有没有遭受財務損失與法律制裁的風險?有。
創新者成功後會不會得到利益?會。

守法者是不是可以活得身心安穩没有因違法而受罰的風險?是。
法律的彈性或灰色空間會不會讓守法者吃虧?會。

個性比較保守者多遵守法制,多數人如此,是讓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個性比較活潑者有些創造發明不停,是帶動社會進步向善的力量;有些經常欺騙剝削搶刼別人,是帶給社會惡壞痛苦的力量;這兩股力量居於中堅力量的兩邊。人類歷史顯示兩端的力量會輪流居優勢。

那法律該怎麼訂?所有社會都會緊隨著社會的發展修訂
因為社會是活的,不斷發展,所以法律的變遷會落在社會變遷的後面。
如果落後愈遠,社會衝撞法律的情況就愈多,原可避免的損失就愈大。

大家都知道所謂「緊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實務上說易行難,但無疑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許多同胞不斷努力,在自己持續獲利之餘,使社會福祉也持續同步增加,是很了不起而令人佩服尊敬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