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佛教傳入中國~5(宋朝 – 祭祀的變遷與再度推行道教)

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對人類歷史的若干省思–42


因為想藉宋朝的事多做一些反省,取消原定2122的序號編碼。

皇帝的祭祀、太廟、原廟、牌位、影堂

郊祀

本文匆匆溜覽史記卷28封禪書6(封:祭天。禪:祭地)、漢書卷25郊祀志5續後漢書卷第9祭祀下宗廟、魏書卷108禮志、隋書卷69禮儀14看到當時皇帝們祭祀的對象包括:
天、地、還有天地之間四方之神,四方之神的分類有六宗(或曰水
或曰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或曰…);
–天下名山大川–五嶽四瀆(四瀆:江、河、淮、濟
–五帝史記卷1為五帝本紀,記五帝為黃帝、顓頊、嚳、堯、舜;也有稱五帝為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黃帝);有一起祭與黃帝同時代的三位部落首領(黃帝、炎帝、蚩尤)的
日月四時(四時是春夏秋冬)
天上的星辰,像歲星、辰星、太白、熒惑、南斗
吉祥物,像寶石、白虎
其他神鬼

上列順序大致為在史書中出現記載的順序。在希臘羅馬神話中對於人類不可控制的事情,甚至人界情事都認為各有神在主管;那些神的個性、情緒
行事作風很像人類,或可倒過來說人類是上帝依神形神性打造的。中國一樣有神怪故事,山海經、楚辭等古籍中都羅列了一些,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煉石補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

孔子比較嚴肅,主張不知為不知、不語怪力亂神,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良好態度;而做為諸多人類不理解力量的象徵,神祇只被認為可能存在,因為無力與祂們對抗而藉祭祀儀典對祂們表示尊敬、感恩與祈求。當儒學在漢武帝時被挑選為治國官僚必讀的學問後,中國社會可能變得更實在一點,同時難免道貎岸然一點,社會中神鬼迷信不曾消失,胡思亂想瞎的能力也不會消失。

漢初祭皇天要從長安走谿谷到雲陽(今陝西省淳化縣),祭后土要從長安渡汾水到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兩路都需行危險之地,朝廷各司煩費隨從,沿途官民勞苦接待。西漢中期以後不知道是國力不如前,還是國政日煩,漢成帝即位(建始元年,西元前32年)後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
張譚、甄譚?上奏,經群臣58人商議,50人同意於國都長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天子從之。(漢書卷25郊祀志5

可能因為原來各地要祭祀(感恩、祈求)的對象太多了,漢成帝建始3年(西元前30年)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譚條奏「長安廚官縣官給祠、郡國候神方士使者所祠,凡683所,其208所應禮,及疑無明文,可奉祠如故;其餘475不應禮,或復重,請皆罷」,奏可。漢書卷25郊祀志5

簡化祭祀的事並没有從此底定,依漢書卷25郊祀志5中記載
w 建始4匡衡坐事免官爵。眾庶多言不當變動祭祀者後上以無繼嗣故
,今皇太后詔有司曰「…復甘泉泰畤,汾陰后土如故,及雍五畤、陳寶祠在陳倉者」,天子復親郊禮如前,又復長安、雍及郡國祠著明者且半。
w 西漢綏和2年(西元前7年)漢成帝崩,皇太后詔有司曰「皇帝即位,思順天心,遵經義定郊禮,天下說憙。懼未有皇孫,故復甘泉泰畤、汾陰后土,庶幾獲福。皇帝恨難之,卒未得其祐。其復南北郊長安如故,以順皇帝之意也」。
w 建平3西元前4,復令太皇太后詔有司曰「皇帝孝順,奉承聖業
,靡有解怠,而久疾未瘳。夙夜唯思,殆繼體之君不宜改作。其復甘泉泰畤、汾陰后土祠如故」上亦不能親至,遣有司行事而禮祠焉。後3年哀帝崩。
w 西漢平帝元始5年(西元5年)大司馬王莾與太師孔光等67人議,皆曰宜如建始時丞相衡等議,復長安南北郊如故,又頗改其祭禮;奏可。
w 莽篡位2西元10),興神僊(仙)事,以方士蘇樂言,起八風臺於宮中,臺成萬金,作樂其上,順風作液湯。又種五粱禾於殿中莽遂崇鬼神淫祀,至其末年地皇4年;西元23,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諸小鬼神,凡1,700所,用三牲鳥獸3,000餘種。後不能備,乃以雞當鶩鴈
,犬當麋鹿…。

從西漢成帝西元前32年改於國都長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到西漢平帝於西元5年再將國君祭祀天地的地點定於國都,37年間5徙天地之祠更改不定的原因是將自然災異、國君健康與祭祀地點是否讓不知名的力量生氣相連結。連國家中智慧、學識、能力理應最高、最密集的朝廷,其思考與行為模式都如此,一般民眾自然更受神鬼觀念影響。有些研究者將神鬼觀念歸屬宗教範疇。(也許有人會說變來變去的只是一位女性)

看史書記載,王莽最後失敗,身首異處,但不失為一位有思想、學識、與作為的人。如果漢書的記載没有偏誤,他也相信神仙之說與道士方術(不知道王莽是真的相信,或只是為了迎合、鼓惑人心?)。不管王莽是真信還是假信,在漢成帝於西元前30年大幅減祠後53(王莽末年為西元23
,全國祠數反而演變成西元前30年的2.49倍,可見當時社會中宗教範疇的主流思潮。

上述郊祀(在郊野設壇祭祀,也有在明堂內祭五帝的情形)除了對人類不可控制的大環境表示敬意、感恩與祈禱外,也有向百姓宣示自己是天命正統天子的政治意義既對大環境表示敬意、感恩與祈禱在儒家倫理中
,對於自己親受撫育的父祖,與父祖所從來的祖先自然也會有同樣表示。

[方士:先秦與秦漢時期,許多人相信通過一定的方法,譬如靜坐、冥想
、氣功、以礦物植物等配置藥方煉丹服用…,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甚至變成神仙;從事這一類(法術、方術)活動者稱為方士。從東漢時期道教建立基礎(約於西元100200年間)開始,這類哲學思想與活動逐漸成為道教的專業,稱為道術](史書中記載有秦皇漢武求神仙求長生的故事,那似乎是當時社會富裕階層的風氣。世間總是會出現些所謂的祥瑞與仙跡神跡,方士們就藉以說服皇帝和各郡國執政者撥款,或自行集資建立高台、觀、祠來祭拜、作法,希望以精誠感應、等候神仙降臨;皇帝在出行經過名祠時會停下來祭祀,也會派遣使者代自己到各方候神之祠去祭拜求神)[史記卷12孝武本紀第12中最後說「 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萊,終無有驗;而公孫卿(方士名,以黄帝登天等偽造神仙事迷惑漢武帝)之候神者,猶以大人跡(巨人的腳印)為解,無其效。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終羈縻弗絕,冀遇其真。自此之後,方士言祠神者彌眾,然其效可睹矣(可睹是可以想見的意思)」](有些史家認為唐朝有多位皇帝死於服食丹藥)

皇帝的宗廟–太廟、原廟

論語八佾第3篇中有「子入太廟,每事問」的記載,顯示在孔子(約前551約前479)生活的春秋時代,國君就建有祭祀其祖先的太廟,而且其建築格局內部裝修擺飾與儀典程序可能就已經不大簡單樸素。一般研究認為中國至遲在夏朝君王就有專用於紀念祖先的建築稱為世室,商稱重屋,周稱明堂秦漢(或周末)起稱太廟。

就皇帝如何祭祀祖先的發展過程而言,有在工作大堂分撥空間一廟一主
、天子7諸侯5廟、大夫3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見禮記王制5
、帝后合祀、功臣配享,還有一廟多室、一室一主等變化。諸候5廟分別追祀父、祖、曾祖、高祖、始祖,共5世祖;天子追祀7世祖。周朝命長後來把7世定為始祖后稷、周文王、周武王、皇帝的父祖曾高4世,共7
皇后不入廟之後就没有爭議。秦朝命短,從漢朝開始史籍中記載的入祀爭議就多了。近、現代學者就中國歷代朝廷中針對宗廟之設置與祭祀禮儀等事項所發生爭議與演變的研究論文不少。

史記卷8高祖本紀第8中記載「(劉邦崩,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及孝惠5年(西元前190),思高祖之悲樂沛,以沛宮為高祖原廟…」。

漢高祖從沛豐邑起家,繼承人以高祖故鄉的沛宮(不知道是稱帝後整修、翻建或新建)為原廟,讓當地親朋族裔和百姓有個紀念、聚會的地方,或許還兼為外人來沛觀光的地標事屬人情之常從漢文帝開始西漢皇帝大多在生前便為自己建陵墓,並在陵旁為自己建生廟(生前稱宮)做為將來守墓人的居處;以中國帝制時代皇帝的地位和墓制規模來說,這也合理。皇帝還常為自己的父、祖多建幾處廟,常建在父祖到過,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到漢元帝繼位(西元前48年)時,從劉邦的父親算起到元帝的父親宣帝一共9屆皇帝10人(其中3屆不滿20歲過世,123過世)漢帝在京師與各郡國的祖宗廟(含陵旁廟)已有176所,墓園中又各有寢
、便殿,還有太后、皇后等與諸帝合廟的30所,每年祠(祭祀),上食
每天上4次食24,455、用衛士45,129人、祝宰樂人12,147人,養犧牲卒不在數中…(見漢書卷73韋賢傳第43韋玄成一節)。

10人是劉邦父太上皇非皇帝)、高皇帝劉邦、惠帝(16歲即位,23歲崩實際上是呂太后執政)、前少帝(惠帝子,11歲即位,15歲崩;仍為呂太皇太后執政)、後少帝(惠帝子,9歲即位,仍為呂太皇太后執政;呂太皇太后逝世後,呂氏家族力量被朝臣剷除,惠帝諸子被認為均非親生而遭誅殺,後少帝死時15歲)、文帝(漢高祖劉邦子)、景帝、武帝、昭帝(7歲即位,20歲崩)、宣帝。在昭帝與宣帝間有一位漢武帝的孫子僅在位27天,就被權臣霍光以行事乖戾為由廢黜,未計入

可能因為受不了祭祀的負擔,漢元帝於永光4(前43年)以皇帝不能與祭如不祭為由先罷各郡國廟。但在京城應保留那幾位先帝的祖廟,在父
、祖曾、高4祖之前,除高祖、文帝兩位没有爭議外,連漢武帝在親盡(已無直系繼承人在世)時,都有不少人主張雖有功烈,親盡宜毀;其爭議變化本文不敘述

從通典卷第477沿革7吉禮6的記載看:
到東漢光武帝時有洛陽新高廟[祀漢高祖(太祖)、漢文帝、漢武帝,後加孝宣、孝元兩帝共5毀廟(親盡)之主,陳於太祖;未毀廟之主
,皆升合食於太祖]與長安故高廟(祀漢成、哀、平3帝)兩所高廟。(
東漢建都洛陽)
東漢光武帝崩逝後其子東漢明帝為光武帝起造一所新的世祖(光武帝)廟,以後東漢皇帝崩逝後都袝入世祖廟分室而立到東漢靈帝(168189年在位)時,京都四時所祭為高廟西漢5主、世祖廟東漢7主;西漢與東漢兩所宗廟分立。
到漢獻帝(東漢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初平中(190193年以初平為年號),將西漢、東漢兩所宗廟合而為一所高廟,存西漢高祖(太祖
)、西漢文帝西漢武帝西漢元帝(視同東漢光武帝之父廟)東漢光武帝東漢明帝東漢章帝共7四時所祭;其他省去之帝每5年殷祭(
大祭)時迎出,合食於太祖。
之後到唐代基本上都遵守17室的禮制。開國初期不滿7室,後來也有超過7室的時期。

資治通鑑卷194唐紀10貞觀9年(635年)一節中記載[11月,庚戌,詔議於太原立高祖廟。秘書監顏師古議,以為寢廟慶在京師,漢世郡國立廟,非禮」,乃止]。(唐高祖李淵於本年6月逝世)

太廟中始祖(基本上是開國祖)永遠不遷,現任皇帝的父、祖父、曾祖父
、高祖父4位最近的祖先也入祀太廟,還有兩位常祀於太廟者在後世雖然常會形成慣例,但並非一定。當新崩逝的皇帝入祀太廟時,新入祀者的高祖父會遷離太廟,併入祧廟。祧廟通常就在太廟內某室,平常不開門。不知道祧廟是一室一祖先神主牌,還是一室內分龕安置多位祖先神主牌?

[皇帝都祭祀自然神(山神、河神、風伯、雨師…)和祖先(自己的祖先
、黃帝等五帝…)多數皇帝會祭祀孔子。有些皇帝還會祭祀特定對象,譬如道教神仙、關公等

牌位、影堂

古早皇帝郊祀時,似乎是焚燒小木柴堆,後來改置香爐,望天而拜東漢時王充(西元27~約97年)在所著的論衡卷第25解除篇第75中說「…禮,入宗廟,無所主意,斬尺二寸之木,名之曰主,主心事之,不為人像
,顯示至遲在東漢初年,已斬木立於宗廟中象徵祖先,未必有人形。

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始似乎就有泥塑、木雕、甚至是銅製的擬人佛像讓大家供奉並對之禮拜。

王豔雲女士在「金代御容及奉安制度」一文金代前御容的歷史研革一節中提到(有本文自加文字)
有關古代帝王形象的御容創作,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教的影響,當時的帝王御容多為雕、鑄的等身佛像,材質有石、銅、檀木、金和銀。
北魏文成帝興安元年(452年)詔有司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頭上足下各有黑石,宜同帝體上下黑子,論者以為純誠所感。(見冊府元龜卷51王部崇釋氏。看文意應是造佛像如帝身尺寸但工匠造得連黑痣都如帝身)。
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建舍利塔於恆岳寺,詔吏民皆行道7日,人施10錢,又寫帝像於寺中(集古錄跋尾﹨大業元年長史張果等立碑隋舍利塔銘)。這是生前留畫像,可能即於寺中公開。
隋文帝在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召匠人鑄等身像並圖仙尼置於帝側是用紹隆三寶頒諸四方,欲令率土之上皆瞻日角,普天之下咸識龍顏[見大隋河東郡首山栖岩道場舍利塔之碑碑文。仙尼指於文帝兒時撫養文帝的智仙神尼;文帝等身像於仁壽4年(604年)頒諸四方佛寺]。
唐代御容的範圍擴大,除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武宗、僖宗等帝王外,竇太后與楊貴妃也有像。御容的表現方式有畫像、塑像、銅像、石像、玉像和夾紵(一種漆塑像)。唐代供奉御像的場所從寺院擴大到宮觀和景教廟宇;以唐玄宗的御容傳佈最廣,共1125州中38處供奉。(隋朝就有不少刺綉織成的佛像,理論上隋、唐會有不少刺綉織成的帝像)(38處比下文提到國祭日應行香的81州數少

(在實務上也可能是有大寺院或道觀主動陳請設置皇帝御容,並負責執行有關儀程開放民眾瞻仰行禮因為皇帝掌握增減稅、預算分配賞賜法律興廢…的大權太多人想巴結了;同時若供奉御容,當有助於增加香客。當有12個寺院道觀起頭供奉御容就會有其他寺院道觀想跟進…如果皇帝自己不制止這種風可能會漫延到令人討厭的程度)

雷聞先生在「論唐代皇帝的圖像與祭祀」一文中提到(有本文自加文字)
® 東漢時期民間就有立雕刻木像為神位的情形東漢丁蘭刻木事親
® 唐朝宗廟祭祀仍以木主為代表接受祭享。(唐律疏議卷第一﹨十惡﹨謀大逆一節之疏,議曰「…宗者,尊也;廟者,貌也。刻木爲主,敬象尊容,置之宮室,以時祭享,故曰「宗廟」」)(從唐律疏議的文字看,至少有一個時期木主是木雕人像,不知道有没有木製牌位上面書寫君王諡號或廟號的時期?還是木雕人像+文字牌位?)
® 唐太宗御容曾轉寫於玄都觀東殿前間。貞觀12年令造大秦寺後曾令有司將帝寫真轉摸寺壁(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玄都觀是隋唐都城規模最大的道觀,大秦寺是景教寺院)
® 在開元8年(720年)以前,唐朝皇家日常生活區域的別殿中已安置有先帝聖容。(冊府元龜卷37帝王部頌德中記載「…玄宗開元…8城門郎獨孤晏奏曰:伏見聖上於別殿安置太宗高宗睿宗聖容,每日侵早具服朝謁
」,所稱聖容可能是寫真圖像)
® 天寶4745年)3陳留郡封丘人楊嵩母亡,負土成墳,於所居別立靈几,書父母形貌,享祀十有餘載。4月冀州人燕遺倩既孤,於堂中刻木為父母形象,施帷帳衣服如存,朝夕奠祭,鄉閭甚敬異之。冊府元龜卷139帝王部旌表3
® 杜甫於天寶8載(749年)有詩「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森羅移地軸,妙絕動宮牆;五聖聯龍袞,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髮,旌旆盡飛揚;翠柏深留景,紅梨迥得霜…」,可以想見吳道玄在宮牆所畫「五聖圖」動人的神韻。有研究稱五聖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 舊唐書卷142列傳第92李寶臣一節中記載「…初,天寶中,天下州郡皆鑄銅為玄宗真容,擬佛之制。及安、史之亂,賊之所部,悉熔毀之,而恆州獨存,由是實封百戶」,前節所述唐玄宗時全國有38處供奉御像可能是天下州郡皆鑄銅為玄宗真容,擬佛之制的結果
® 可能從唐玄宗開始,在不少地方(譬如亳州、太原、華清宮、河東道神山縣…)供奉太上老君的廟裡,會有唐代皇帝甚至竇太后的的塑像列於老君像兩側。
® 國家有意識地通過在佛寺道觀中設立皇帝的尊像,來強化百姓對於皇帝的崇拜。一方面皇帝借助寺觀中的圖像而神化,成爲社會各階層禮拜或祭祀的對象,一方面也使皇帝的形象走出深宮而更加貼近民間社會。
® 唐朝開始的國忌日行香將皇帝的祖先崇拜與佛、道2教結合,擴及各地方;將皇帝的傳承神化,同時連接民眾。
® 唐朝民間為父母先人立像(木刻、圖像…)祭奠、為好官吏與好軍將立像祭奠似乎已逐漸成為風尚。

已知現存中國最早的帝王圖像是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古帝王圖[531 x 51.3cm上有13位帝王,據傳為唐代知名畫家閻立本(601673;隋仁壽元年~唐咸亨3年)所畫]。唐會要卷45功臣一節中記載貞觀17年(643年)228日,唐太宗命圖晝24名功臣於凌煙閣(傳說也是閻立本所畫,比例皆真人大小)。

從史籍看到唐朝時供奉佛、神、祖先畫像的室或廳堂–影堂慢慢比較多
,從宮廷往寺觀,再往富裕家庭漫延;一開始多與祭祀、禮拜有關,再慢慢往繪晝與藝術作品展示、收藏發展。

唐朝朱景元年籍不詳曾撰唐朝名畫錄,錄畫家124人,我們從這篇記述中可以對唐朝的繪畫界有一個概觀性的粗略了解所錄畫家中有不少人能畫御容真容(寫真)人物、士女]

國祭日行香

從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看到皇帝的像(等身、非等身塑像、畫像)逐漸進入各地主要寺觀有錢的寺觀會在寺觀土地上另建或挪出一間單獨的殿或堂
次一點的會在較大的殿或堂中專闢一室來安置帝像。本文不清楚寺觀如何供奉已逝與現任皇帝?在信徒們到寺觀時如何引導、協助信眾對帝像表示尊敬、禮拜、感恩、祈求的心意?也不清楚隨著皇位繼承寺觀如何處理越來越多的帝像?

古時候交通不方便,訊息靠口耳書信傳遞,在京城以外,基層民眾離皇帝很遙遠,感覺上似乎「無關」。在儒家天地君親師和佛教因果律的教誨下
文盲農工兵同胞們日子不好過時會先怪自己没有種善因,再怪地方官吏或中低階軍官貪瀆惡劣無能,或怨天地無情會想到皇帝那一層去的很少
。當帝像進入各地主要寺觀後會有拉近皇帝與民眾之間心理距離的效果
。(現在各國同胞們每天在電視等媒體上看到總統很多次,什麼好事都是總統的功勞,自然什麼壞事都是總統的罪過了–政務官能決定的政策不多
;在這方面大國好得多)

皇帝通常會賜給供奉帝像的寺觀住持度僧名額與紫衣師號地方仕紳富豪通常也會在「常相往來」的地方官員打點下,對該寺觀多施捨一些,以便把帝像照顧好。

唐朝經過幾代經營,在富裕後比前代更講究禮儀當然花錢更多。唐六典卷4尚書禮部﹨祠部郎中一節記載「…凡道觀三元日、千秋節日,凡修金
、明真等齋及僧寺別敕設齋,應行道官給料凡國忌日,兩京定大觀、寺各2散齋,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於齋所,京文武五品以上與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以退。若外州,亦各定1觀、1寺以散齋,州、縣官行香。應設齋者,蓋81州焉其道士、女道士、僧、尼行道散齋,皆給香油
、炭料。若官設齋,道、佛各施物35段,供修理道、佛,寫一切經;道士
、女道士、僧、尼各施錢12」。[三元日:農曆正月、7月、1015
。千秋節:唐玄宗的生日,開元17年起定為千秋節,天寶7載改為天長節。金籙:專為帝王設的各式(不同目的,如放生、祈壽…)齋醮科儀。明真齋:即盟真齋,道教齋醮科儀之一,宗廟遷拔及臣下拔亡皆可兼奉;目的在自九幽地獄開度幽魂罪根,升遷福堂,去離惡道,與道合真。行道:作法事。國忌日:先帝先后的忌日。散齋:施齋。行香:可能是燃香薰手禮拜或拈香末散行或…](看起來國祭日行香朝廷要花很多錢)

從唐會要卷50(唐玄宗)開元27739年)528日敕「祠部奏諸州縣行道散齋觀寺,准式;以同華等81州郭下僧尼道士女冠等,國忌日各就
」的內容看唐朝至遲在739年就已在全國進行國忌行香的節目了唐律疏議卷第26雜律中有「諸國忌廢務(放假)日作樂者杖100;私忌減二等」的規定(這個規定自有其來由,但它的效果可能僅及於大家不要公然到街上去敲鑼打鼓放鞭炮)(若上文唐玄宗在全國各地的御容數目是正確的,則並非各國祭日行香處都有御容)

不曉得真正原因是什麼,唐會要卷23太和7年(833年)10月(唐文宗)敕旨朕以郊廟之禮,奉在祖宗,備物盡誠,庶幾昭格,恭惟忌日之感,所謂終身之憂。而近代以來歸依釋老,徵二教而設食、會百辟以行香,將以仰奉聖靈冥資福祐,有異皇王之術,頗乖教義之宗。昨因崔蠡奏論,遂遣討尋本末,經文令式,曾不該載,世俗因循,雅重釐革。其京城及天下州府,國忌日寺觀設齋行香,起自今以後,並宜停。(百辟百官之意

當月御史台奏請「…若以設齋資福,事稍不經,起今罷之,已有詔旨。其日天下州縣不舉音樂、不視公事、不行鞭笞,伏請重下明制,依前遵守,則凡在遐遠,逮於蠻貊,不忘廟號,有裨孝禮之源」,敕旨設齋行香,近已釐革;遏密停務,自有典常,臺司舉奏,意在詳密,宜依國忌日雖然不再舉行法會禮拜行香,也無齋餐,但假還是應該放的意思。(官員和僧侶們的齋餐當然是很精美的有些唐時的記載稱,在齋餐中可以飲酒
,雖不供應新鮮肉食,但可以吃肉醬肉乾。取消國祭日行香,等於取消一種全國中高階官員與僧道的傳統福利)

唐會要卷23在這一段繼續記載至宣宗即位之初847年),先以列聖忌辰行香既久,合申冥助,用展孝思;其京城及天下州府諸寺觀,國忌行香,一切仍舊」,經費當然仍舊由政府出

國忌日行香散齋與其他皇帝生日等節日的行香散齋,都有由朝廷出錢,藉著地方官員僧尼道冠、或許還有地方豪強勢家的大齋會聯誼,拉攏各方
,同時宣揚國家(皇朝)意識的意思。台灣靠選舉上台的從政者都知道參加宗教寺廟活動的重要性,看來從唐朝開始,甚至在唐朝以前,皇帝即使不靠人民選舉上台,就已經很會經營宗教通路了。

史藉記載宋、元、明、清各朝,國忌日行香活動繼續依例舉行而元朝時的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可能因為元朝是由外族(蒙古人、色目人)當家,格外需要攏絡本地領袖族群的原故吧。

兩宋的景靈宮、神御殿

宋朝國之大祀基本上有五:南郊(於冬至祭天祭壇為圓丘)、北郊(於夏至祭地祭壇為方丘)、明堂(春、秋饗五帝)、太廟[祭皇帝祖宗;平常祀7位,每5年一禘(將所有祖宗自夾室迎至正殿合祭),禘後第3年一祫(亦為合祭,規模比禘祭小,亦可能與禘祭相同,本文不清楚)]、(
京城)景靈宮[前朝没有祖先像宮,宋朝從仁宗開始陸續將先皇先后像入祀景靈宮宮內分室供奉聖祖趙玄朗,以及宋朝從開國宋太祖以來的歷代帝后像,本文不清楚是畫像還是塑像。景靈宮內的供品項目與祭祀禮儀比太廟簡化很多,從神宗元豐5年(1082年)起其祭祀成為國家大祀之一]

北宋真宗尊崇道教,興建了兩個規模宏大的宮廟建築群–京城玉清昭應宮與山東景靈宮,外加一座京城景靈宮。

玉清昭應宮

是北宋京城汴京(今開封)道觀之最。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春正月乙丑,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將景德年號改為大中祥符),群臣加恩,賜京師酺(見宋史卷7本紀第7真宗2

大中祥符元416始建昭應宮,同年6月乙未天書再降于泰山醴泉北
宋史卷7)。有稱昭應宮為趕工夜晚發燭加班,役工日至34萬,大中祥符7年(1014年)11月完工;共3,610間殿閣樓宇,其宏大瑰麗不可名似,遠而望之,但見碧瓦凌空、聳耀京國…。其中寶符閣安奉玉刻天書、玉皇殿安奉玉皇大帝神像、聖祖正殿安奉聖祖神像,安聖殿準備在真宗崩逝後安放其玉容。這麼奢華的宮殿卻於宋仁宗天聖7年(1029620日夜毀於火,只剩長生、崇壽兩座小殿,改名為萬壽觀。

[中國有幾座大建築,像北魏於516年建的永寧寺(位於洛陽,534年被大火焚毀)、唐朝於688年建的明堂(位於洛陽,695年被大火焚毀),都落成後不多年就毀於火災,類似案例應該不少,唐、宋建築界不致於對建物防火没有檢討的,不曉得有没有在史籍中留下檢討記錄?]

–(山東)景靈宮

位於今山東省曲阜市城東。北宋真宗以軒轅黃帝為趙姓始祖,宋史卷104志第577中記載大中祥符5年(1012年)10月某日宋真宗夢到有天尊趙玄朗在侍從護衛下來訪,天尊自我介紹是9位人皇兄弟9人分管大地9之一,曾降世為軒轅黃帝。在後唐時再奉玉帝之命下降,總治下方,主趙氏之族,今已百年;勉勵宋真宗善為撫育蒼生,無怠前志之後即離坐
,乘雲而去。真宗夢醒後告訴輔臣此夢,建景靈宮供奉聖祖與聖祖母(可見當時社會上相信這一套)。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79記載真宗於大中祥符5年(1012)閏10戊寅州曲阜縣為仙源縣,建景靈宮、太極觀於壽邱,以奉聖祖及聖祖母大中祥符95完工,有11殿726(若計入太極觀共1,322區)。景靈宮主奉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號曰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名趙玄朗
太極觀奉聖祖母趙玄朗之妻,號曰元天大聖。

–(京城)景靈宮

大中祥符5年宋真宗如上文所述在仙源縣興建景靈宮太極觀時,在開封京城內也創建了一所景靈宮供奉聖祖東京夢華錄卷2宣德樓前省府宮宇一節中提及「…御街大內前南去,左則景靈東宮,右則西宮」,記載了開封景靈宮的存在。[一般研究認為東京夢華錄是作者孟元老在避金南遷後,於宋欽宗靖康2年(1127年)追述開封京城於徽宗崇寧至宣和年間(11031125年)市街建築與生活風情的著作]

宋史卷109志第6212中記載「…景靈宮創大中祥符51012,聖祖臨降,為宮以奉之。仁宗天聖元年1023詔修宮之萬壽殿以奉真宗
,署曰奉真;明道21033又建廣孝殿奉安章懿皇后宋真宗妃嬪,宋仁宗生母)。英宗治平元年1064又詔就宮之西園建殿以奉仁宗,署曰孝嚴;奉安禦容,親行酌獻…。(治平4年建英德殿奉英宗神。凡70年間神在宮者4,寓寺觀者十有一(11)。神宗元豐51082
,始就宮作11殿,悉迎在京寺觀神入內,盡合帝后,奉以時王之禮徽宗即位1100,宰臣請特建景靈西宮,奉安神宗於顯承殿政和3年奉安哲宗神於重光殿於是兩宮(東宮、西宮)合為前殿9,後殿8,山殿16,閣1,鍾樓1,碑樓4,經閣1,齋殿3,神廚2,道院1,及齋宮廊廡,共為2,320」。

幾次天界下降天書的事,續資治通鑑的記載故事性比較高,本文不詳細轉載

皇帝固定的祭祀節目加入景靈宮

宋朝(北宋、南宋)開國後仍以太廟為法定祖宗廟,一廟多殿、多室、還有夾室,依傳統禮法置享祭祀。在趙宗道先生所編輯的南宋臨安趙氏太廟一文中敘述,在南宋理宗過世後,太廟已擴建為14室,每室供奉1位皇帝神主,二旁配享文武功臣,祭器數以千計(這種供奉法已和以往太廟的規制不同)。

到先皇先后的神御(像)都遷到景靈宮後宋朝與祖宗有關的祭禮就變成「初,東京以來奉先之制,太廟以奉神主,歲5享,宗室諸王行事;朔祭而月薦新,則太常卿行事。景靈宮以奉塑像,歲4孟皇帝親享;帝后大忌,則宰相率百官行香,后妃繼之。遇郊祀、明堂大禮,則先期2日,皇帝親詣景靈宮行朝享禮」(宋史卷109)。(神主:木主、神主牌。朔祭:每月初一祭。薦新時鮮的食品祭獻4孟:4季的第一個月曰孟、第2個月曰仲、第3個月曰季,所以5月是仲夏、9月是季秋)(不清楚皇帝是否已不親祭太廟?本文無意查考)

宋室南遷後以杭州為行在,高宗建炎31129)升杭州為臨安府,高宗紹興51138)於臨安建太廟,8年定為國都,紹興13年(1143年)2月乙酉詔臨安府建景靈宮。(宋史卷106、續資治通鑑卷第126

神御殿(原廟)

宋史卷109志第6212中記載神御殿,古原廟也,以奉安先朝之御容」。除了皇室宗親會在他們的集合住宅區(譬如廣親宅)建神御殿,供宗親禮拜先帝外;宋朝仍像唐朝那樣,把皇帝的像分置於若干外地的寺觀。

宋史卷109神御殿一節記載:宋太祖的父母有神御殿1、太祖有7、太宗有7
真宗有14,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都有24位皇后1位太后各有1從總數看可能比唐朝少。北宋神宗元豐51082悉迎在京寺觀神入內後,除了萬壽觀(原玉清昭應宮)內3個殿內仍有御容外,其他地方只有西京(今河南洛陽)、南京(今河南商丘)、會聖宮(今河南省偃師市山化鄉附近,有3位北宋皇帝葬於附近)、永安縣(今河南鞏義市,因宋太祖的父親葬於此地而設縣,有北宋皇帝的墓葬群)揚州(宋太祖親討李重進時駐蹕揚州)、滁州(太祖擒皇甫暉於滁州)、鳯翔(今陝西省寶雞市鳯翔縣)并州(今山西太原,太宗取劉繼元於并州)、澶州(宋真宗歸契丹於澶州,今河南省清豐縣西南一帶)、華州(今陝西省渭南市)等幾個地方(本文未查考完全)有御容,比唐玄宗一個人佈放的地方還少。

隨著交通更加方便工商更加發達宋朝神御殿的數量應該比唐朝更多才對,可是没有,不曉得原因是什麼?外敵壓迫?政府財政緊迫?不願意濫撒帝像?…?

宋史卷109記載了一則反對濫設神御殿的例子。北宋仁宗至和2年(1055
8月并州供奉宋太宗神御的崇聖寺神御殿發生火災,諫官範鎮言「并州素無火災,自建神御殿未幾而輒焚,天意若曰祖宗御容非郡國所宜奉安者。近聞下并州復加崇建,是徒事土木,重困民力,非所以答天意也寬其賦輸,緩其徭役,以除其患,使河東之民不忘太宗之德,則陛下孝思,豈特建一神御殿比哉?」。

一個常存組織(政府、民間企業)的作業自然會日益標準化。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禮部奏「太常寺參酌立到諸州府有祖宗御容所在,朔日諸節序降至?)封香表,及下降香表行禮儀注:齋戒,朝拜前一日,朝拜官及讀表文官早赴齋所,俟禮備,禮生引讀表文官、齎香表官集朝拜官聽(廳?),執事者以香表呈視」,詔頒行之。宋史卷109(香表:即黃表,指祭祀時燒化的黃表紙。皇帝未能親祭,發給香表及表文、香禮饌,請地方官代為致祭

可能因為皇帝詣太廟與景靈宮的禮儀(祭皿祭品陪祭與祭樂隊儀仗、祭儀程序…)太繁瑣了,南宋(高宗)紹興151145秋,復營建神御殿於崇政殿之東,朔望節序、帝生辰,皇帝皆親酌獻行香,用家人禮。其殿名:高宗曰皇德,孝宗曰係隆,光宗曰美明,寧宗曰垂光
,理宗曰章熙,度宗曰昭光。宋史卷109)(於是南宋皇帝追思諸先帝的地方有太廟、景靈宮、大內的神御殿)

有研究稱與朝同時期的遼、金皆有宗廟與神御殿遼所奉不乏帝后石像
;各國同胞都頗為迷信,各國執政者同樣喜好祥瑞、天書、祭祀、請示神的旨意…。

宋朝唯一一次封禪

封是祭天,禪是祭地,中國古代在對於各種不知名力量的禮拜中,祭天地是最重要的。維基百科封禪一節說春秋戰國時期齊、魯的儒士認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天,似乎才顯得有誠意。本文之前轉載,為了方便與節省,後來皇帝改在京城南郊祀天、北郊祀地
。但在國家富裕安定時,有活力的皇帝會動念親自到泰山進行封禪典禮。

維基百科封禪一節還統計中國從秦朝開始,歷代帝王共到泰山舉行封禪29次、嵩山1次:秦始皇(西元前219年)、秦二世(前209)、漢武帝(前110、前109、前106、前104、前102、前98、前93、前89年共8次)、東漢光武帝(西元56年)、東漢章帝(85年)、東漢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則天(696年,封嵩山)、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聖祖康熙(16841703年共2次)、清高宗乾隆(1748175117571762176517711776178017841790年共10次)。

宋史卷7記載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3甲戌,兗州(今山東省西南部、河南省東部)父老1,200人詣闕請封禪;丁卯,兗州并諸路進士等840人詣闕請封禪;壬午,文武官、將校、蠻夷、耆壽、僧道24,370餘人詣闕請封禪,不允;自是表凡5上。夏4月甲午,詔以10月有事於泰山,遣官告天地、宗廟、嶽瀆諸祠;乙未,以知樞密院事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為泰山封禪經度制置使;丙申,以王旦為封禪大禮使,馮拯
、陳堯叟分掌禮儀使曹、濟州、廣濟軍耆老2,200人詣闕請臨幸…。5
…壬午,詔緣路行宮舊屋只加塗塈,毋別創;癸未,置天書儀衛使副、扶侍使都監、夾侍,凡有大禮即命之;詔離京至封禪以前不舉樂,所經州縣勿以聲伎來迓…。9月…乙酉,親習封禪儀於崇德殿…一般說來嫻熟治術的皇帝在做比較大的事情前會先醞釀連續多次發動輿論,兼有測試水溫與造勢的作用。像上文幾批這麼多人密接上訪,「和平」請願封禪,當然是皇帝授意發動的

宋史卷7繼續記載10月戊子,上御蔬食;庚寅,以巡幸置考制度使、副,凡巡幸則命之辛卯,車駕發京師,扶侍使奉天書先道;丙申,次澶州,宴周瑩於行宮;戊戌,許、鄆、齊等州長吏赴泰山陪位;辛丑,駐蹕鄆州甲辰,詔扈從人毋壞民舍、什器、樹木;丁未,法駕入乾封縣奉高宮;戊申,王欽若等獻泰山芝草38,000餘本庚戌,法駕臨山門…;辛亥
,享昊天上帝於圜臺,陳天書於左,以太祖、太宗配,帝袞冕奠獻,慶雲繞壇,月有黃光;命群臣享五方帝諸神於山下封祀壇,上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降谷口壬子,禪社首(泰山附近的社首山),如封祀儀11月戊午,幸曲阜縣,謁文宣王廟,鞾袍再拜;幸叔梁紇堂,近臣分奠72弟子;遂幸孔林,加諡孔子曰玄聖文宣王,遣官祭以太牢,給近便10戶奉塋廟,賜其家錢30萬,帛300匹;以46世孫聖佑為奉禮郎,近屬授官、賜出身者6…」。

皇帝封禪,去回沿途要分好幾站宴請當地文武官員、耆儒碩望、僧道賢達
,並給賞賜(金錢、時服、茶帛、辟寒丸之類),有時道旁耕民都給賞賜
。封禪完要大赦天下,給許多人加封、加官、晉爵,也要賞賜隨行與到場諸蕃使、官吏、士兵、僕役。回京城後封禪慶成,要親告太廟、賞賜宗室
、輔臣…,大宴群臣…。軍隊過處都常要減稅,皇帝這班人馬,大家平常都吃好、穿好、用好、睡好、車轎好,對於沿途臣民的辛苦照應還能不減稅嗎?不曉得有没有歷史學家算過皇帝一次封禪要花多少錢?

宋史卷7又記載「…(大中祥符3年)8月丁未朔,詔:明年春有事於汾陰
,州府長吏勿以修貢助祭煩民;戊申,陳堯叟為祀汾陰經度制置使;己酉
,王旦為祀汾陰大禮使、王欽若為禮儀使;庚戌,詔汾陰路禁弋獵、不得侵佔民田,如東封之制」。宋史卷8記載大中祥符4年春正月丁酉,奉天書發京師,本文不再轉述。

宋真宗到泰山封禪、曲阜謁文宣王(孔子)廟、汾陰祀后土祠的行為,象徵接受傳統、尊重儒家,對於他推行道教可能大有化解阻抗的功效。

順便轉載資治通鑑卷194唐記10貞觀6年(632年)一節中,對於唐太宗終於没有到泰山封禪的敘述:[…正月文武官復請封禪,上曰「卿輩皆以封禪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安定、平靜)、家給人足
,雖不封禪,庸何傷乎!昔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世豈以文帝之賢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掃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巔,封數尺之土,然後可以展其誠敬乎!」群臣猶請之不已(一直吵著要皇帝帶他們去泰山玩)
,上亦欲從之,魏徵獨以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禪者,以功未高邪?
」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國未安邪?」曰「安矣
」,「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穀未豐邪?」曰「豐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然則何為不可封禪?」對曰「陛下雖有此6
,然承隋末大亂之後,戶口未復、倉廩尚虛,而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供頓勞費,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禪,則萬國鹹集,遠夷君長,皆當扈從;今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煙火尚希、灌莽極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虛弱也。況賞賚不貲,未厭遠人之望;給復(免稅)連年,不償百姓之勞;崇虛名而受實害,陛下將焉用之!」會河南、北數州大水,事遂寢

宋真宗大力推行道教

唐玄宗曾大力推行道教,宋真宗推行道教的力度更大於唐玄宗:
如前所述,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於京城開封興建玉清昭應宮,供奉玉皇大帝與聖祖,耗費巨資。
宋會要輯稿5天慶觀一節內記載[…大中祥符210詔曰「…應天下州、府、軍、監、關、縣有全無宮觀處,擇空閒官地,以官錢及工匠建道觀1,以天慶觀為額,若百姓願捨地及就官地備財修者亦聽」…]。(北宋有縣1,550
如前所述,於大中祥符510月對外宣稱夢到有天尊趙玄朗在侍從護衛下來訪州曲阜縣為仙源縣,建景靈宮、太極觀於壽邱,以奉聖祖趙玄朗及聖祖母。同時於開封亦興建景靈宮供奉聖祖。為避諱玄
、朗2字,將孔子封號玄聖文宣王改為至聖文宣王。
大中祥符5年閏10月,真宗詔於新建(天慶)觀置聖祖殿,以官物充,殿內尊像及侍從令玉清昭應宮具儀式降付…。天慶觀聖祖殿內聖祖像與斜設6位仙官和其他侍從真人童子像都照玉清昭應宮式樣定制。宋會要輯稿5天慶觀一節
大中祥符7年真宗詔諸州給天慶觀閒田供齋廚,藩鎮10頃、餘州7頃或5頃。
大中祥符8年正月規定諸路天慶觀聖祖殿,其轉運司、提點刑獄官巡曆所到,並穿執燒薌薌是一種香菜。長吏以下除天慶天貺、先天、降聖節、冬至、3元日率州城內命官齊赴朝拜,每到任、得替,並先詣觀朝謁;及辭。若觀內有三清、玉皇、聖祖、北極殿,並依次第列班朝拜。朝謁者皆於正三門外下馬、上馬天慶節為正月初3,為紀念大中祥符元年該日接獲天書放假5天(有說天慶節放假7但正月初一元日也放假7天,不清楚實際上假期怎麼算,是否補假?)天貺節:貺是賜與的意思,大中祥符元年 66天書再降于泰山醴泉北,遂定為節日,休1天;民間各地有晒衣、晒書等不同的活動習俗。71先天節是聖祖趙玄朗的生日,休3天。715降聖節是老子的生日,休3天。有研究稱宋朝官員每年的假日是歷朝最多的,有120天上下;官營手工業作坊工人一年大約有60天假日;假期次多的是唐朝](本條所述2次降天書均見宋史卷7本紀第7真宗2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89(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一節中記載[…夏4乙亥,出聖祖神化金寶牌,分給京城寺觀及天下名山。牌長2
,廣寸余,面文曰「玉清昭應宮成天尊萬壽金寶」,背文曰「永鎮福地」
,其周郭皆隱起蛇龍華葩之狀,封以絛囊漆匣,上親題署之]。宋會要輯稿5天慶觀一節內記載(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416日禮部言「修立諸天慶觀金寶牌、聖祖殿供養之物,輪知事道士1人主守,滿1年無曠失,聽度系帳道童1人;如有曠失,即差人承替,別理年限」,從之
]。

宋朝有些宮觀似乎是動員外商興修的,譬如1962年廣州出土一塊樹立於宋神宗元豐2年(1079年)的石碑,上面刻有重修天慶觀記,記載了三佛齊國(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商人集資捐款重修天慶觀的經過。耗時12年重建後據說有山門、大殿、寶詔堂、保直堂、北極殿、齋廳、三清殿、禦書閣以及鐘樓等,規模宏大,冠蓋省內外;並購置田產提供天慶觀經費。

[不知道宋真宗在發展道教時,有没有藉道教平衡佛教與官僚勢力,同時為皇家新建一支政治禁衛軍的念頭?]

北宋徽宗推動宋朝第二個更高的崇道高潮

宋會要輯稿5崇寧寺觀一節中記載
徽宗崇寧21103917依左僕射蔡京等札子奏,天寧節(1010,徽宗生日)屆,天下州軍各賜寺額,以崇寧為名。每遇天寧節,鎮州與紫衣、度牒各1道,其餘州軍監各與度牒1道,許令任便修蓋,候了,逐旋奏取旨,賜經1藏。(像商界的節日促銷活動一樣,政界同樣找機會玩花樣)
崇寧2109日詔「崇寧寺、觀並依十方住持,其披剃並紫衣自崇寧2年天寧節為始。如未有童行,即仰所差主管僧道保明手下童行披剃;崇寧3年以後即依此施行。所修寺、觀不拘州城縣郭及名山福地,除系禁山林並禁地外,如有官地,不以有無拘礙,並許申監司指射撥充訖奏。應有無名額寺、觀,可以增廣就充,或可移並,並許本州一面施行。或舊系甲乙住持大寺、觀,僧道只有三五人可以撥充者,亦仰申尚書省,許諸色人緣化,並州軍擘畫修建,即不得接便搔擾。應修建竹木物料,所在州軍給文憑前去計置,與免緣路收稅」。
崇寧21217日詔寺不許官員安泊居占。
崇寧3年正月27日詔崇寧寺惟得建置祝聖壽道場行香及祈求外,其餘行香並令就他寺。
崇寧328詔崇寧寺、觀上添入「萬壽」2字,崇寧寺主首依禪寺選僧住持。31日,詔崇寧寺、觀各給田10頃,以天荒等田撥充。64日,詔以「崇萬壽寺」為額。13應天下萬壽寺宣賜經及常住什物,不許借出,不得客人齎攜葷酒飲宴」
崇寧4514日詔天下修營崇寧寺、觀,如敢科率,以違制論。23日詔諸路崇寧寺、觀鑄「像」闕銅,許給公據前去就場買銅。25日詔諸路人戶舍田土頃畝在崇寧寺、觀,與免納役錢。[科率是向民間征購物資,是官府低價甚至無償向城市工商業者(無役的坊郭戶。品官之家基本上除外)配買物品的措施,也稱做科敷、科配;可說是一種變相的臨時性賦稅,也有成為常態性徵收的階段。在防災、救災、軍用急需…時難免,事後多無法以短期減稅措施回補。黃純怡女士在其試論宋代的科率一文中說科率次數最多的品項依序為官府與官吏家飲食衣著日用品、軍需品、建造材料,此外節慶備品、外國使節到各地訪問所買賣物品…都常有科率。大家都知道官府與商人間的時估買賣、官府與民眾間的賦役要能長久和平,自有其道理,也有其鬼怪,此非本文範疇]
政和元年111188日,詔天下崇萬壽寺、觀並改作天萬壽寺
、觀。
政和41125日,武岡軍言:乞詔令天下天寧寺並依舊給賜田土,並免納苗稅。從之。
政和72辛未詔天下「天寧萬壽觀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仍於殿上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帝君聖像」。本條為續資治通鑑卷92記載)(名字改來改去誰會獲利?至少承攬寺觀名額生意者會獲利)

續資治通鑑卷90記載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2月己未,詔令道士序位在僧上,女冠在尼上。91記載大觀4年春正月辛酉詔「士庶拜僧者論以大不恭」。(不曉得道教信徒拜不拜道士?)

續資治通鑑卷91記載
徽宗政和3年(1113年)11月[…帝常夢被召,如在籓邸時,見老君坐殿上,儀衛如王者,諭帝曰「汝以宿命,當興吾教」,帝受命而出,夢覺
,記其事道教之盛自此始]。
政和312癸丑,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
政和43月辛丑詔「諸路監司,每路通選宮觀道士10人,遣發上京,赴左右街道錄院講習科道聲贊規儀,候習熟遣還本處」。

續資治通鑑卷92記載
政和6年夏4月靈素(徽宗寵信的道士林靈素)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君
,陛下是也。既下降世,其弟號青華帝君者,主東方,攝領之。己乃府仙卿,曰褚慧,亦下降帝君之治」,又目蔡京為左元仙伯,王黼為文華吏
,蔡攸為園苑寶華吏,鄭居中、劉正夫、盛章、王革及諸巨閹宦官
皆有名位;而貴妃劉氏方有寵,則曰九華玉真安妃也。帝心獨喜其說,賜號通真先生,作上清寶籙宮,帝時登皇城,下視之道士把皇帝和皇帝親近的人都說成天上的神祇下凡)(為了方便治理,儒家或什麼家在很古早的時候就已尊稱皇帝為天子了。在中國古代章回小說中也常有把某某視為天上什麼星什麼神下凡的幾筆形容)
政和72甲子,詔通真先生林靈素於上清寶籙宮宣諭清華帝君降臨事初…是時帝興道教將10年,獨思未有一厭服群下者。靈素因希指造為清華帝君夜降宣和殿事,假帝誥天書雲篆。帝乃會道士2,000餘人於上清寶籙宮,俾靈素宣諭其事。左街道錄傅希烈等,皆作記上之)(雲篆篆者撰也,謂由天空雲氣轉化而成的字,字體似篆,筆畫多曲疊,複雜難認,含意晦澀難懂,為天書。後來用以書寫符籙,謂可收遣神役鬼及治病之效
政和72月乙亥帝(徽宗)幸上清寶籙宮,命靈素講道經。自是每設大齋,費緡錢數萬,謂之千道會,令士庶入殿聽講,帝為設幄其側。靈素據高座,使人於下再拜請問。然所言無殊絕者,時雜以捷給嘲詼,以資媟笑
。復令吏民詣宮受神霄秘籙,朝士之嗜進者亦靡然從之。
政和7年夏4庚申,帝諷道錄院曰「朕乃昊天上帝元子,為大霄帝君,睹中華被金狄之教,焚指煉臂,捨身以求正覺;朕甚閔焉,遂哀懇上帝,願為人主,令天下歸於正道,帝允所請,令弟青華帝君權朕大霄之府。朕夙昔驚懼,尚慮我教所訂未周,卿等可上表章,冊朕為教主道君皇帝」,於是群臣及道錄院上表冊之,然只用於教門章疏,而不施於政事也。教主道君皇帝者,即長生大帝君,道教五宗之一,所謂神化之道,感降仙聖,不系教法之內者也
政和7秋,7月丁亥朔,令「僧徒如有歸心道門,願改作披戴為道士者
,許赴輔正亭陳訴,立賜度牒、紫衣」。
從南北朝開始,歷代均收集道教經典,至政和年間增補至5,481卷,並雕版印刷,稱「政和萬壽道藏」,為道藏木刻本的開始。

續資治通鑑卷93記載
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夏4辛巳,道錄院上看詳釋經6,000餘卷,內詆謗道、儒2教,惡談毀詞,分為9,乞取索焚棄,仍存此本,永作證驗
;又林靈素上《釋經詆誣道教議》一卷,乞頒降施行;並從之。
重和元年8戊午,知袞州王純奏乞令學者治御注《道德經》,間於其中出論題,從之。庚午,詔「自今學道之士,許入州縣學教養;所習經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外,兼通儒書,俾合為一道,大經《周易》、小經《孟子》。其在學中選人,增置士名,分入官品;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隱士、逸士、志士,每歲試經撥放。州縣學道之士,初入學為道徒,試中升貢,同稱貢士;到京,入辟雍,試中上舍,並依貢士法。三歲大比,許襴鞹就殿試,當別降策問,庶得有道之士以稱招延」。辟雍北宋末年是太學的預備學校)(像唐玄宗一樣,想提高道教人士的學術水平)[襴鞹:可能就是深衣,宋代舉人、進士等文人正式的服裝,緇冠幅巾+上衣下裳相連的及踝長衣+大束腰帶+靴子;需要時+書筒(盛書信畫卷)+照袋(盛放文具雜物)。不少研究說其實士人不大穿]
重和元年9丙戌詔「太學、辟雍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2員」。9丁酉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為紀志,賜名道史
重和元年冬10癸卯,帝如上清寶籙宮,傳度玉清神霄秘籙,會者800人。時道士有俸,每一齋施動獲數十萬;每一觀給田亦不下數百千頃。貧下之人,多買青布幅巾以赴,日得一飯餐及襯施錢300甲辰,置道官26等,道職8等,有諸殿侍晨、校籍、授經,以擬(擬是比擬的意思)特制
、修撰、直閣之名。
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
、大士之號。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寺為宮,院為觀,即住持之人為知宮觀事。所有僧錄司可改作德士司,左右街道錄院可改作道德院。德士司隸屬道德院,蔡攸通行提舉。天下州府僧正司可並為德士司」,尋又改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想把佛教併入道教,或說佛道合併)(佛祖統紀卷46徽宗宣和元年一節中,記述這個詔的最前面還有幾句「自先王之澤竭,而胡教始行於中國,雖其言不同,要其歸與道為一教,雖不可廢,而猶為中國禮義害,故不可不革。其以佛為大覺金仙…」,後面詔文也有不同,但大意同)(看起來宋徽宗佈置了多年,想借助民族意識降低佛教在社會中的位階)
宣和26丁亥,復寺院額,尋又復德士為僧。合併失敗
徽宗蓋了些宮觀,像長生宮顯烈觀玉清和陽宮(後改名玉清神霄宮
)、葆真觀上清寶籙宮元符萬寧宮…,繼唐代之後,宮觀又盛極一時

從史籍記載可以歸納宋朝推行道教的方法大致上為托稱自己是天神下凡以化育生民、在人間接到天上下降天書、大興宮觀並給賜田免丁稅等待遇扶助、為神仙加封賜號建立神仙體系、仿朝廷官吏的品秩為道官分等設職、延攬天下知道法或有道術者厚給禮遇俸祿齋施、設立道學制度與道學博士提倡學習道經、仿科舉制度分級考試錄取道士授予道官道職、訪求道經編修道藏、編修道教歷史

蓋這些宮觀維持上述場面是很花錢的,而各宮觀在各種節日所進行的齋醮活動也很花錢。不清楚這些錢中來自百姓非正常賦役(加賦加役、供奉捐獻)的部份有多少?不管錢來自那裡(那個管道),佛教+道教+祖先祭祀,宋代全社會花了很多錢在宗教建築與祭祀活動上。可惜中國的宗教建築幾乎都為木造或磚造,不像歐洲的石造建築那樣能夠長存。

南宋高宗對佛教的態度

宋會要輯稿道釋一還俗一節中記載(南宋高宗紹興)13年(1143年)68上曰朕觀昔人有惡釋氏者,欲非毀其教,絕滅其徒;有喜釋氏者,即崇尚其教,信奉其徒;二者皆不得其中。朕於釋氏,但不使其大盛耳…」

本系列在前一篇省視中I. 宋朝僧尼的賦役一節內,提到寺院的田產與百姓一樣交兩稅,朝廷並在紹興15年對僧、道開徵免丁錢,顯示在朝廷眼中,佛教神聖的光芒已經消退,寺院、僧、尼的地位回到人間。但在一般百姓心目中,僧侶可能仍受禮拜;地方政府在賦役徵收作業上,對寺院和僧尼可能仍有鑽法律漏洞甚至不合法的優待;本文無意查考。(慈怡法師主編之佛光大辭典記述僧侶繳納免丁錢後政府會發給免丁抄,僧侶遊方時若無免丁抄,寺院不允掛搭)

唐、宋兩朝政府對於公共建設似乎没有重大投資

大家應會同意典章制度、官僚治理、將領用兵…固然重要,但如果在省視歷史時忽略了在農產品引進與改良、製茶業、礦冶(鐵、銅、金、銀
…)業、金屬鍛製業、紡織業、建築業、瓷器製造業、造船業、醫療業
、金融業…等各行業中企業家、科學家、工匠同胞們的努力,是無法較全面了解社會發展脈動的。古今中外已有不少歷史學者研究不同產業的發展史,但值得加強處仍然很多。

從本文迅速溜覽所及的史籍記載看,唐、宋兩朝政府除了
–蓋寺院宮觀,促進高檔建築技術發展
–發展典章制度,提升官僚治理能力
–促成佛教中國化、世俗化
–………
以外,幾乎没有在科技、農工商業進步和普及教育方面進行重大投資。意思是中國當時科技、農工商產業、硬幣與紙幣發行、新儒學(理學)…的發展係以民間與中、低階士大夫的努力為主。當然大家還是可以在唐、宋兩代舉出幾位對於中國各方面國力向上提升比較有貢獻的皇帝和宰相等高階官員,同時北宋徽宗設立官窯、南宋續設新官窯對瓷器品質(牽涉技術、材料、製程…)與設計品味的提升也可能不無貢獻。

除了地方政府做了不少地方性的公共建設(鋪路造橋、興修水利…)以外,唐、宋朝廷似乎没有進行國家級的重大基礎建設投資。當然本文反對無謂建設、在非必要處浪擲民脂民膏,該輕徭薄賦時就與民生息,等待國力蓄積很好。

古時候天災地變可能不比現在少,經常這裡旱、那裡淹,東邊蝗蟲瘟疫
、西邊地震山崩,或有城市大火、或有外國入侵、近代現代挖出來的考古遺址可能都是古時候被土石流埋掉的;賦稅收進來的糧食布帛需要上繳並在各地主要倉庫間調度,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貢獻與需求,在不清楚當年狀況時實在不好批評當年什麼。但中外史家都同意唐、宋兩代基本上是富裕的;即使在南宋,從林升[推測約生活於南宋高宗後期、孝宗在位年間(11321189)]一首傳唱迄今的詩「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看,至少首都生活仍是富裕奢華的,其他地方的百姓可能也大多吃得飽。所以社會應該很有資產與活力,只不過在那裡活力就是了。

宋代富裕社會的迷信

從秦、漢發展到唐、宋時期,中國可以說是當時全世界最富裕、文明最高的國家,但從之前的省視與上文看,社會上很迷信。我們反省一下自己,前一陣子電視上重播了很多豬哥亮先生早年表演的錄影帶;凡1980年已年滿20歲,在台灣生活的同胞,對於台灣在198090年代(民國70
80年代)的社會情況應該仍有清晰的記憶:除了努力工作以外,咖啡廳、電影院、歌廳、酒店、舞廳、炒股票、炒房地產、玩期貨、老鼠會投資公司、媽祖廟、○○廟、佛教、○○教、大家樂、六合彩、明牌、抽籤、紫薇斗數、○○算命、黑道幫派、政治人物與○○力合流、分身顯影、學校社團與○天禪師共修、人人作佛…是何等盛況!如果宋朝中後期也是這樣實在没什麼好奇怪的。只是宋朝有幾位皇帝居然帶頭搞宗教、天書,若干佛教道教領袖居然帶頭搞祥瑞、符咒、彩票、賭博…,國家社會當然墮落。

雖然每年仍有一些人鑽過媽祖傳統藝術節的神轎底下,台灣或許已經慢慢過了錢來瘋的階段。推行過無神論的中國大陸在經濟迅速成長時可能也難逃這個階段,不過大陸同胞們有台灣和若干先進國家不遠的前車之鑑,應該更能趨吉避凶吧!

台灣各方面的發展没有前車可鑑嗎?

中國皇帝在祭祀與政教關係方面的演變概要(到宋朝為止)

從上文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皇帝祭祀的變化,大致上是:
向人類不可控制的力量(天、地與天地之間四面八方可感知的能量)表示感恩與祈求。原來需到多處的祭祀慢慢收斂到在京城的南郊祭天+若干神祇、北郊祭地+若干神祇,間或特別到泰山(武則天到嵩山的東峰–太室山)去祭天地(封禪)。到泰山封禪這件事顯示「傳統」的影響力。
向歷代祖先表示感恩與祈求。由祖先各自一廟慢慢集中到在京城一所太廟內多室。
佛教進入中國之後,由於其教義的先進性和包容性,以及教團採取與各方和睦的活動方式,在取得高官貴族與皇帝的支持(投資寺院、賜田、免僧尼賦役…)後傳播得很快。
宗教會藉助以皇帝為代表的行政通路與力量傳教,皇帝也會藉助宗教的通路與力量鞏固政權並方便行政。有幾位理論能力頗強的皇帝實際上兼了當代佛教或道教教主的位子。在中國,皇帝的權力位階一直都比宗教僧侶高。
–除了隋朝和隋朝之前幾位皇帝不算成功的任命(道人統…)之外,佛教在中國似乎迄今未出現過全國性的自然人教主。但像其他較有規模的組織一樣,會自然出現宗派、山頭。
–佛教故事中諸佛菩薩羅漢護法等等很多,這可能強化了中國本土宗教(
道教、民俗信仰…)的多神趨勢。很多中國同胞對於儒釋道都不排斥,會拜所有可以帶來福祉的神,對定位不同的祂們都表示感恩與祈求。本文認為這種兼容態度是好事。
–或許受到佛像的影響,東漢時期民間就有為祖先立雕刻木像為神位的情形。最晚從隋文帝開始,皇帝的像(塑像、畫像、也許包括織錦像等)進入寺院宮觀,但没有進入太廟。
武則天在取得帝位的過程中,為了操作祥瑞與天命的傳言來影響民意,與佛教界合作690710位和尚獻上新譯的大雲經+疏,釋迦牟尼佛在該經內曾預言女性會成為國王武則天於69010月登基後敕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均藏「大雲經」,供高僧升座講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皇帝通過全國性(華北+華南)的宗教通路追求具體的政治目的。(歐洲天主教宗的教權通路與國王的政權通路是分立而基本上互不隸屬的,教權通路基本上全歐統一,而各大小國王的疆域則頗為零碎。中國是政權與宗教兩條通路都由皇帝掌控)
唐朝皇帝在開國時就聲稱自己是被尊為道教始祖之老子的後代。唐玄宗將自己的像(以銅像為多)送往各州特定寺院與宮觀供奉。唐朝可能從玄宗、肅宗開始出現幾個「幾位皇帝像立在道教始祖老子像兩旁」的情況,但未大力普及。
–唐朝於若干時期(唐玄宗…),在三元日與皇帝生日,若干特定宮觀寺院需行道(作法)散齋。(可能進行齋醮)
至遲從唐玄宗開元27739年)開始,兩京寺觀各2,與全國各州(81州)寺觀各1在國祭日需散齋行香,費用由朝廷負擔。宋、元、明、清各朝繼續實施國祭日行香。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寺院僧尼照繳田賦。
至少唐朝在唐文宗太和7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之間(西元833847曾暫停國祭日行香活動,之後恢復。
–佛教僧侶不敬父母祖先、不事生產、高來高去的言行一直受到士大夫批評(士大夫有生產力–治國)。當僧侶數目多到對國家農業生產、賦源、役源的影響大到皇帝不能忍受時,皇帝就會解散寺院,要僧侶回歸齊民編戶生產納稅;佛教界稱這種解散為滅佛法難。中國帝制時代共發生4次佛教法難。
宋真宗以道教神仙趙玄朗為皇族祖先追尊其為聖祖於大宗祥符5年(1012年)在京城內建景靈宮供奉聖祖神像。從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
)開始,續任皇帝都在景靈宮內建殿供奉前任皇帝御容。宋神宗在景靈宮作11殿,元豐51082悉迎在京寺觀神(宋朝所有先皇帝后像
入內,盡合帝后,奉以時王之禮,把景靈宮當成宗廟,似有與太廟平行之勢;太廟中持續供奉木質神主。皇帝在到太廟進行祭祀大典之前,會先到景靈宮行祭祀禮。(看起來儒臣們強烈抵抗在太廟內供奉不可信的趙家始祖–道教聖祖,也反對將太廟中的木質神主改為塑像或畫像)
–配合認道教神仙趙玄朗為皇族祖先,入祀景靈宮,宋真宗大力推行道教
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熙寧4年(1071年)推出免役法,有產業物力而不承擔職役的的僧道需交助役錢。
–宋徽宗於政和61116年)假借道士之口,公告自己是上帝之子下凡
親近的竉臣和竉妃都是天上的神祇下凡;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皇帝神化自己的高峰之一。(不知道其他除了武則天還有誰?)
徽宗於宣和元年1119年)下詔將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之號;改稱僧為德士,尼為女德,易服飾;改寺為宮、院為觀。這個把佛教併入道教的努力於次年宣告失敗。
南宋高宗在紹興151145正月令僧、道隨等級高下出免丁錢。
可能因為皇帝想經常比較方便地瞻仰祖先遺容,避開繁瑣的官式祭儀南宋高宗在紹興151145秋,於太廟、景靈宮之外,在皇宮範圍內另立神御殿供奉所有祖先帝后像,朔望節序、帝生辰,皇帝皆親酌獻行香,用家人禮

宋朝皇帝宗廟中祭品的變遷

祭祀在中國古代是大事許多君臣對於郊祀時天地以外對象的選擇排列
祭品祭儀等等事宜常有意見對於太廟中應該列那幾位先帝為昭穆(
太廟門向南,始祖中,穆兩邊分)會有意見,對太廟中的禮器與祭品也會有意見。

孝道對於人類等動物而言是自然的,皇帝是國內最有權和錢的人,太廟中的祭品自然豐盛。朱鎰先生在「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
」一文中,敘述「開元禮」規定太廟正祭的祭品有乾魚、乾棗、菱仁、白餅、鹿醢、魚醢、稻粱飯、肉羮等28種,薦新有55種。

後來唐玄宗在許多臣子反對的聲浪中就太廟祭品做了改革,增加先帝們平時食用的常饌,每月朔望日令尚食薦太廟每一室一牙盤夏秋供臘春冬供鮮但宗廟之數不踰郊(祀)。(唐會要卷17祭器議、緣廟裁制二節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 9中記載[宋太祖開寶元年(96811月…先是上入太廟,見其所陳籩豆簠簋,問曰「此何等物也?」左右以禮器對,上曰「吾祖宗寧識此!」亟命撤去,進常膳如平生。既而曰「古禮亦不可廢也
」,命復設之。於是判太常寺和峴言「案唐天寶中享太廟,禮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盤。五代以來,遂廢其禮,今請如唐故事」,詔自今親享太廟
,別設牙盤食,禘祫、時享皆同之]。[籩豆是古代竹製食器,祭祀時用來盛棗栗之類的食物;豆是木製食器,用來裝肉醬類食物。簠簋: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稻粱黍稷的器皿,青銅製,長方形,有4短足,有蓋。牙盤精美食盤;不清楚是否以白瓷製、呈象牙形,或有象牙雕刻裝飾
禘祫袷是在太廟中合遠近祖先的祭祀,3年一次;禘是5年一次規模更大的合祭

宋史卷343列傳第102陸佃10421102在宋神宗、哲宗徽宗初年時任官傳中記載[…哲宗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年方10歲,祖母高太皇太后臨朝,太常請復太廟牙盤食,博士呂希純、少卿趙令鑠皆以為當復。佃言太廟,用先王之禮,於用俎豆為稱;景靈宮、原廟,用時王之禮,於用牙盤為稱,不可易也」,卒從佃議]。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476宋哲宗元祐7 年(1092記載[…是日元祐7814,詔太廟復用牙盤食。先是,每行祀事,並於禮料外設常食一牙盤,元豐中元豐元年,1078719日;有說元豐4罷之但在籩豆中盛放時新物,同時取消了月半的望祭。呂希純為禮官,嘗建議曰「
竊考禮經,先王之於祭祀,皆備上古、中古及今世之食。鄭康成解禮運,以薦其血毛,腥其俎,為薦太古之食;以熟其殽,薦其燔炙,為薦中古之食;然後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鉶羹,為薦今世之食。又曰今世之食,於人道為善也」,荀子曰饗尚元尊而用醴酒
,祭嚌大羹而飽庶羞,貴本而親用也。宋有天下,距商周之世千有餘年
,凡飲食器皿,先帝先后平日之所饗用者,與古皆已不同,則於宗廟之祭
,不可專用古制,亦已明矣。故所設古器禮料,即上古、中古之食也,荀子所謂貴本者也;牙盤常食,即今世之食也,荀子所謂親用者也。而議者乃以為宗廟牙盤,原於秦漢陵寢上食,殊不知三代以來自備古今之食,而荀子有貴本親用之言。竊慮議者又以為景靈原廟自薦常食,則宗廟之祭,可以專用古禮。臣竊以為國家既建宗廟,歲時奉祀,必求祖宗顧享,非以為虛文也。況如僖祖及孝惠等4后,有但祭於太廟,而不祭於景靈者乎?國家於宗廟之祭,非不尊且重也。六官百司,奔走承事,然其所薦之饌,乃非今人之所能食;如此,則望祖妣之來享,後嗣之蒙福,不亦難乎?臣欲乞今後每遇皇帝親祀,及有司攝事,並依祖宗舊制,每室除禮料外,各薦常食一牙盤,庶於禮義人情,咸得允當」,於是始從希純之議云

把前幾節綜合起來可以看到在太廟規制影堂景靈宮、神御殿等發展和變遷過程中的搖擺折衷與妥協連太廟裡應置饗什麼祭品在朝廷中都會隔一段時間就吵過來,吵過去。維新派主張的大意似乎是祭神如神在,擺一桌祖先都不認識的粗食他們怎吃?既能設像為何只設木主…?保守派主張的大意似乎是奉天承運的國君立於來路不明並非大家都能接受的仙
、佛之側成何體統?將寢宮宴私之饌於太廟成何體統?國之大祭怎麼可以只有一酌獻?把美容過的像擺出來還不如擺木主…。太廟中已經上古中古今世之食都擺了還吵從唐朝中期吵到南宋,至少吵了45百年似乎還吵不定。

文獻通考(元大德11年,1307年成書)卷91宗廟考1天子宗廟一節中記載「…如李清臣10321102;北宋神宗時任尚書左丞–副宰相)所謂略於七廟之室,而為祠於佛老之側,不為木主而為之象;不為禘祫烝嘗之祀
,而行一酌奠之禮。楊時10531135;南宋高宗時龍圖閣直學士,理學大家之一)所謂舍二帝三王之正禮,而從一繆妄之」,可見保守派的力量。[禮記王制第5中有「…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酌奠、酌獻以酒祭奠、斟酒獻客

那位皇后進入太廟接受供奉?

在太廟中一帝一后為常態,但先帝在世時常先後立好幾位皇后,出現幾種情況:
元配過世後續立新皇后,繼位皇帝可能為元配所生,可能為續任皇后所生,應該由先皇那位皇后入祀太廟,那位入別廟接受供奉?還是一帝二后或一帝數后都入太廟?
若繼位皇帝由先皇妃子所生(皇后可能無子,可能有子但未繼位),應該由皇后入祀太廟還是在皇帝的生母過世後,由皇帝追封其為皇太后,由皇太后入祀太廟?
若繼位皇帝由先皇妃子所生,繼位皇帝的再繼位皇帝為先皇另一位妃子所生(譬如是繼位皇帝的異母弟),那應該由誰入祀太廟為先皇之后?
–………
這些情況當然會在朝廷中引起爭議,常在平衡各方需求下,出現一帝多后的情況,本文不轉述細節。明朝規定只有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死後能與皇帝合葬、神牌升祔太廟、並系夫君皇帝的諡號;其他繼立的皇后或繼位皇帝的生母被追封皇太后的,其神牌都不升袝太廟。明英宗開始允許多位皇后可與皇帝合葬,但其他維持原規定不變清朝則所有皇后都可以與皇帝合葬、其神牌都可以升袝太廟並系夫君諡號,但在位序上以元配為尊。

功臣配享

古代皇帝對於大功臣除了其在世時給予禮遇外繼位皇帝還會在先帝之大功臣過世後將其牌位配享於先帝之廟庭依禮儀祭祀以示不忘與尊崇

周禮夏官司馬第4司勛一條中記載「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大常:大旗。大蒸:天子宗廟冬天的祭典」。

通典卷5010功臣配享一節記載「大唐貞觀16642,有司言:禮,祫享,功臣配享於廟庭,禘享則不配,從之;其儀具開元禮」。

宋史卷10912功臣配享一節記載了宋朝各位皇帝配享的功臣名單、祭祀日位板擺設的方式,也記載了繪寫各位功臣之貎相於景靈宮之壁等事,本文不轉載。

為何祭祀過豐這事近2000年無法精簡?

王充(27~約97年;東漢前半期),在其所著的論衡卷第25解除篇第75中還有一段說(以下3段):

晉中行寅(西元前519~前490年;春秋時晉國輪政6卿之1)將亡,召其太祝欲加罪焉,曰:「子為我祀,犧牲不肥澤也,且齊戒不敬也,使吾國亡
,何也?」

祝簡對曰:「昔日吾先君中行密子,有車十乘,不憂其薄也,憂德義之不足也。今主君有革車百乘,不憂義之薄也,唯患車之不足也。夫船車飭則賦斂厚,賦斂厚則民謗詛。君苟以祀為有益於國乎?詛亦將為亡矣。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

中行子乃慚。今世信祭祀,中行子之類也。不修其行而丰其祝,不敬其上而畏其鬼。身死禍至,歸之於祟,謂祟未得;得祟修祀,禍繁不止,歸之於祭,謂祭未敬。夫論解除,解除無益;論祭祀,祭祀無補;論巫祝,巫祝無力。竟在人不在鬼,在德不在祀,明矣哉!

雖然不斷有人講道理希望簡化祭儀葬儀但總不成功。不談怕受祭者旁觀者嫌小器的心理祭祀若與感恩和祈求相連結,則成功的富裕人士對承蒙保祐的感恩多,對未來更加成功的祈求也多,祭之豐似乎不奇怪。一般百姓祭祀,祭祀用食品在祭祀過後可能是家人吃掉了;不知道國君、王公大臣、豪強巨室祭祀過後,其祭品如何處理?業大通常家也大,也是大家分享了?

義理?路線?生態?利益?

太廟需供應時享薦新朔望薦食大祭中祭小祭,大祀籩豆同為12
、中祀同為10、小祀同為8,還有司儀、樂隊、禁衛,還有建築維修、牌位器皿用具補給、園林整理、環境清潔別廟陵寢(前殿後寢、左后右妃)也各有編制與預算。

宋史卷98志第511中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營利或非營利組織,大部門或小單位,都有其生態、運行的道理、與族群成員固有的利益。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看到,皇族從開國以後代代分枝散葉,人口越來越多;太廟每年要承辦皇族大小祭祀的場次一般說來年有增加,其營業額與供應鏈不小。太廟陳設與禮儀的變動會牽動太廟的主管與生態,許多義理與路線之爭其根源常在生態與利益。無論處理人類公共事務或進行生物、無生物系統的科學研究,都需要探究、掌握系統運行的本質。(本文並無憑據支持幾次太廟薦享內容之爭牽涉供應鏈利益。其實不少保守派官員有很好的學識與操守,只是有點牛;反過來,有點牛的保守派會認為革新派…)

朱溢先生在其研究中指出,從唐玄宗時期到北宋末年太廟的主管機關從掌管國家祭祀的太常寺變為負責宗親名籍的宗正寺宗親參與太廟祭祀的程度不斷加深;到北宋後期,太廟和別廟祭祀的三獻儀式都由宗室擔任。漢魏以來形成的太廟祭祀模式在這一時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太廟祭祀表現皇帝和宗室追思緬懷祖先的功能得到強化。這裡既有如何更好地表達皇帝對祖先情感的考慮,有皇帝安撫宗室、增強宗室凝聚力的因素,也有平衡官僚不同派系主張的斟酌。

群臣家廟

禮記王制第5中記載「天子7廟,33穆,與太祖之廟而7。諸侯5廟,22穆,與太祖之廟而5。大夫3廟,11穆,與太祖之廟而3。士1,庶人祭於寢」。

司馬光(10191086)在文潞公先廟碑[文潞公是文彥博(10061097;宋名臣,出將入相,歷4朝不衰)]中說「及秦非笑聖人,蕩滅典禮,務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魏晉以降,漸復廟制,其後遂著於令,以官品為所祀世數之差。唐侍中王珪不立私廟,為執法所糾,太宗命有司為之營構以恥之。是以唐世貴臣,皆有廟。及五代蕩析,士民求生,有所未遑」。

宋史卷10912群臣家廟一節記載[…唐原周制,崇尚私廟。五季之亂,禮文大壞,士大夫無襲爵,故不建廟,而四時寓祭室屋。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南郊赦書,應中外文武官並許依舊式立家廟禮官詳定其制度「官正一品平章事以上立4廟;樞密使、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東宮少保以上,皆立3廟;餘官祭於寢」,仍別議襲爵之制;既以有廟者之子孫或官微不可以承祭,而朝遷又難盡推襲爵之恩,事竟不行。大觀2年(北宋徽宗,1108年)議禮局議文臣執政官、武臣節度使以上祭5世,文武升朝官3世,餘祭2應有私第者,立廟於門內之左;如狹隘,聽於私第之側;力所不及,仍許隨宜又詔可自今立廟,其間數視所祭世數,寢間數不得逾廟。事2世者,寢聽用2」],對於祭器等事亦有規定,本文不轉載。有研究稱宋朝大臣得賜家廟者僅14人。

從上文對於廟數的規定看,似乎北宋徽宗時期比北宋仁宗時期富裕;或社會愈來愈放寬階級的等差制約,5廟以往是諸候親王的廟制(也許只是因為當時太廟已增為9室而放寬)。而會規定寢間數不得逾廟,應該也有它的道理,本文無意查考。不過簡單想,如果寢間數不得逾廟,那所有京城不升朝官和絕大多數地方官員–他們和民眾相比是很高所得者,若依規定建立祭2世的家廟,則家裡寢室就不能超過2間,這種規定能執行嗎?這種規定會使有能力建家廟的官員都不願意建,改建功德寺。

升朝官:百度百科稱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改革官制後,門下省起居郎以上,中書省起居舍人以上,尚書省侍郎以上,禦史台中丞以上官,每日參見皇帝,為常參官。有稱神宗改制後,文臣自通直郎到開府儀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為升朝官

在房子貴的地方養廟並不便宜。歐洲、日本父母的財產基本上都是長子繼承制,富裕祖先的財產可能可以保全很多代,長子一脈也容易越來越富裕
;中國則基本上是諸子均分制,祖先財產通常分散得很快。在帝制時代,高官厚祿者的位子不一定能維持多久,子孫不一定能做大官,甚至什麼官位都没有;在這種情況下家廟大多在第23代就維持不下去。(長子繼承制、諸子均分制、○○○制…,什麼制比較合理?或在什麼情況下,什麼制比較合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