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之十–大局

-
就像每個家庭安排自己的住家一樣,都市和國土空間也需要安排。如何安排居家環境受家庭所得影響,而如何安排都市和國土空間則受國民所得影響。同胞們對於國民福祉的願景和目標必需有國民所得支撐,否則全是海市蜃樓;而在自由貿易時代,國民所得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必需由全國同胞以自己的生產能力在全球市場中競爭得來。讓我們先簡單省視一下在競爭中成敗興衰之道。

要省視世俗的成敗興衰,得先重溫一下價值和價格兩者的差異。人離開空氣便無法生存,所以對人類來說,空氣具有極高的價值;但空氣到處都是,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其市場價格為零。無論是個人、企業、產業、地區、還是國家,若要獲得世俗的成功興盛,除了不斷努力修煉本身的價值以外,所修煉的價值還得在市場上賣得出能夠獲利的價格,而價格由供需決定。

成敗興衰之道

1. 個人
如所週知,個人無法選擇自己出身的種族、國家和家庭,個人的智力、體能、個性和教養有相當程度是由遺傳和成長環境所決定;但在個人的自由能力增強以後,自己是否努力對於個人發展的影響就增大。凡對社會需求貢獻愈多(愈能滿足消費者之購買慾望)者,通常其所得到的回報就愈大(收入愈高);而愈積極者通常其「運氣」也愈好。一般人或一個組織在分析其工作環境(系統)時,到了研擬行動方案的階段,多會將所有變數分為自己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兩個部份來進行推演,然後努力於自己可以控制而且效率最高的部份,盡人事而後聽天命。一般人生歷練比較豐富、思想比較通達者多會開導眾生在成功時要惜福感恩,在失敗時不要灰心喪志,爬起來看清楚環境,繼續努力。

2. 產業
因為自體和環境變化的關係,和人生一樣,不只產品和企業,產業也有其生命週期(幼年、成長、茁壯、衰退)和健康變化。譬如在近代國家初興、國民所得迅速成長的階段,建築和土木營造業通常愈來愈興盛,需要大量工作人口,工作報酬高。但台灣今天還需要像經濟高速成長時期一樣,建造許多水庫、馬路、工廠、辦公室、住房…嗎?建築和土木營造業的景氣當然會隨著供需關係變化,自高峰期逐漸衰退到與全國建築營造需求相均衡的供給量上,許多高峰時期的從業人員必需另尋出路。政府能為這個產業推動多少「振興」方案?在平地建水庫?各城市都興建地下捷運系統?到稻田裡和山上密集開馬路?縣縣鄉鄉開發工業區、大舉興建標準廠房?大肆建造國民住宅?還是政府撥用人民稅金,大量核准次級房貸?

3. 地區∕區域
簡化一點說,一個地區會興旺,是因為有興旺的產業落腳在那裡,譬如農產品加工、採礦、紡織、機械、汽車、化工、電子、貿易、港口、轉運、金融、學校、政府行政機關…。當這個地區失去了被需要的功能,興旺的產業衰微或離開了,其繁華便一落千丈。企業或產業如何選擇落腳地點?選擇能讓他們獲利最大的地方。

4. 國家
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全球那麼多落後國家之中,亞洲四小龍能夠迅速崛起?其原因多端,若講得簡化又抽象一點,是因為四小龍能夠認清時勢、把握機遇、積極努力奮進,而同時期其他落後國家則没有努力做、做不到、做得没有四小龍好、或者做錯。

由於近十多年來台灣在國際競爭中未能持續以往亮眼的表現,如同我們在「之二」一文中所說:「…經濟方面則大批工廠外移、弱勢工人同胞大量失業、舊產業紛紛熄火、經濟失速、而新希望芳踪渺渺。…人心徬徨、似乎連智者們都不知道來年何年了,…」大家都急著找辦法維持並希望繼續提高所得。

家庭所得是所有家庭成員工作收入之和,台灣在國土規劃目標年的國民所得是屆時台灣所有生產單位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之總和。各產業未來的競爭發展趨勢要該產業的從業者才比較清楚,所以我們在「之三–競爭環境、國家發展願景與國土規劃」一文中建議政府協助各產業發行願景白皮書,每年修訂;再由各界賢達人士據以匯整、協調、提煉、或創思國家總願景;經濟學家們再據以研修投入產出關聯表、推估國民所得,才不會過於瞎子摸象、以偏概全、一廂情願。

但我們目前手上並没有現在各產業、以及預估新興產業的願景白皮書,那就只好以比較抽象的言辭,籠統地敘述一下我們對於國家願景和目標的看法:

我們生活在競爭環境中,要務實思考願景議題

1. 台灣主權
要討論台灣的願景,無法迴避這個台灣目前最大的政治議題,但因為篇幅有限,難以在短文中說清楚,只好在此期望(非我們可控制):
a. 兩岸間的爭執不以武力方式解決。文明人最基本的表徵是「除了抵抗武 力侵犯,實力不以武力侵犯的形式表現」。政府的任務是為老百姓提供 公共事務方面的服務,使老百姓過好日子。大陸政府也希望統一這件事 能讓兩岸同胞都獲得更好的生活吧?使用武力將導致雙方毫無必要的巨大損失,降低兩岸許多同胞的生活福祉,而且遺恨數代人,得不償失。
b. 大陸在堅持實現台灣屬於中國這個價值觀念的過程中,勿於「遏制台灣 在國際社會中的國家人格」之外,再刻意遏制台灣在經濟及社會福利等 非國際政治領域的正常發展,導致雙方敵對情緒之滋長而掩蓋過善意。
c. 讓兩利雙赢的交往形勢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發展自然演變。

2. 產業保護是多面刃,不應長久維持
保護特定的幼年產業有時是合理的,未被保護的其他國民之所以願意吃虧,購買被保護產業所生產、比較昂貴的消費品或中間原物料,是期待被保護產業成長茁壯後能夠回饋社會,彌補大家之前短期的犠牲。但若認真檢討,算起有關供應鏈的機會成本和國民所得帳來,很多產業保護措施很可能是得不償失的。我們建議產業保護措施除了要有合理的政策目標、與盡可能清楚計算其對國民所得會計帳目的連鎖系統影響以外,還要設定合理的保護期限。對於因為企業失去競爭力、結束營運而失業的員工同胞們,應由社會福利體系接手提供協助為宜。

3. 再詢問幾個有關台灣願景方面的問題:
a. 我們把高雄港和桃園機場的規模擴大到比上海洋山港和北京首都機場還要大,貨物、輪船和飛機便會紛紛前來靠泊轉運嗎?
b. 希望企業家們勿結束台灣的事業(造成台灣勞工失業)、少到大陸投資(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資助潛在敵人)、應去其他地方投資(佈局全球)。提出這些建議的同胞們其心可感,但無法讓企業賺錢的建議如何能讓企業主(還有購買股票的投資股東)們照辦?
c. 除了從台灣起家的台商以外,有多少企業會把亞太區的營運總部設在 台灣?為什麼要把總部設在台灣?
d. 把「大陸可能發生混亂衰退、美國和日本將努力保障台灣的政經地位…」,做為國際政治局勢可能發展的情境(scenarios) 之一來進行對 策模擬是必要的,但以之做為國策的主要假設前提是合理的嗎?

大局

1. 台灣不易成為區域中心,而是亞洲政經活動的邊陲
從地圖上看,台灣隔著台灣海峽,是亞洲大陸的邊陲。由於努力加上機遇,台灣在二次大戰之後有過一段傲視全球的進步時期與輝煌成就,但現在其他落後國家們陸續奮起,環境改變了。
a. 在上海、廈門等港口完成現代化建設之後,台灣海港不易成為區域轉運 中心或加工轉運中心(在台灣生產、體積或重量大的產品如LCD面版等,其在台灣加工後轉運或有可能)。同樣道理,機場亦然。
b. 在香港與上海的競爭之下,台灣不易成為此一區域的金融中心。
c. 由於工資較高、離開消費市場與原料產地較遠等原因,大宗製造產業難 以選擇台灣落腳,與之連帶的服務產業也難以選擇台灣落腳。

2. 由於歷史淵源和民族感情,加上政經社會文化發展等人民福祉迄今仍然領 先大陸的成就,大陸同胞只要能力許可,多半希望到台灣看看,台灣有陸客旅遊商機。

3. 台灣目前在國民教育水準、自由民主制度發展、一般科技研發能力、企業 經營管理技能、與產品國際行銷經驗等方面,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亦頗具資金實力。這些相對優勢雖在遞減中,但仍能保持一段時間。

對於台灣發展方向(願景)的基本建議

地理位置固然使台灣在目前的競爭環境中不易成為傳統大宗產業或貿易等 等中心,但以台灣的幅員規模和與亞洲大陸略有隔離之情況,在既存的基礎上,卻有機會成為小而美的舒適國度、與全球密切往來的新桃花源。

1. 不斷提高台灣的「知識密集度」,才有機會避免向下沉淪
在全球化經營的網業時代,經營者可以輕易以全球為範圍組織其生產要素,台灣能提供那些生產要素以換取收入?自然礦產?地理位置(交通貿易輻輳)?低工資勞工?台灣現階段能提供的是中工資勞工。工資愈高的勞工愈仰賴見識知識、組織協調、快速反應與創新的能力,台灣已經進入「必需」發展知識經濟的階段,但要如何更加厚植全民的知識基礎呢?
a. 如我們在「之一–社會加速變遷的網業時代」文中所建議:「增設公 立托兒所和幼稚園、增加小學和國中課輔老師的編制…,不要讓有些同胞的天賦才智和生產能力,在兒童階段就由於他所不可抗力的原因而被埋没,盡量避免出現聰明的學業不及格生和中輟生…」,以提高台灣地區的人均知識能力。和
b. 完善通訊線路建設、降低甚至免收網路使用費率、鼓勵全民善用網路 資源,以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
c. 不斷邀請各領域第一流(諾貝爾獎級)的學者和專家來台參加研討會 或短期講學,使台灣地區的知識水平逐步接近全球最高水準。

2. 多建立「科技領先」的領域,才有機會研發出獲利產品
知識是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術後才能變成生產力。以亞洲地區而言,台灣 有若干產品和產業現在就擁有科技領先的地位。我們建議加強下列做法以鼓勵全國的研發創新風氣:
a. 再擴大各級學校全國性的科技能力發表會,由國家支付產品研製費用, 並給予發表佳作的同學與指導老師高額獎勵金。
b. 雖然各公司均將研發活動視為機密,但政府的科技發展顧問群還是不難 界定各產業的研發瓶頸,以產業或企業的發展需要為導向,協同學校有關科系、國內外有關研究機構、和有關網路社群組成若干專案創新系統,由政府挹注相當資金,來凝聚比較多的工作資源一起力求實效。
c. 全面推動全國各單位的「提案改善風氣」,凡有實效的提案不吝給獎。

3. 提升政府創投基金的作業能力,協助建立高獲利公司及產業
政府應改善其創投基金的作業能力與績效,善用台灣各界在各個領域所累積的人才與經驗,協助民間將科技創新轉化為成功的產品、公司與產業群。

4. 成為全球「政治與社會福利制度發展」的領航者
政府通常是一個國家中最重要的機構,擁有龐大的營運資金與業務項目, 其績效表現影響國家發展甚巨。我們自本系列之五到之八,有四篇文章對於台灣的政治制度與政府組織模式提出若干建議,期能拋磚引玉;若大家也能對於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再做若干改善,更上層樓;則以台灣的幅員規模和既有基礎,頗有機會在政治與社會福利制度發展的領域中成為全球領航者。

5. 建設台灣成為「人類宜居性」最高的華人區域
台灣是個幅員適中的寶島,有3,952公尺的高山、丘陵、平原、離島、海洋,地形變化多端、富有難得的植物多樣性、1949年前後由大陸來台的大遷徒使中華各地文化匯萃於斯、數十年來業已順利完成東西方文明的接軌…,只要經營得當、持續努力,不難成為人類宜居性最高的華人區域。

這些建議一點都不新穎,幾十年來大家一直在做,只不過近幾屆政府應對變局的表現不如理想、社會風氣沉淪之勢不止、大家的氣色愈來愈難看了,此時需要革新再奮起,不是敷衍化粧。

所謂大局,提的都是大方向和基礎建設,但同胞們現在就需要生意賺錢、人人就業,才有明天可言。該怎麼辦?大家一起想辦法。

希望2020年時台灣人人有着力點、一片蓬勃朝氣、生意盎然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之九–國土規劃的思考邏輯

-
人類與大自然如何和諧共處成為問題

1962年美國瑞秋卡森女士發表寂靜的春天一書(Silent Spring, Reachel Carson),以實証說明DDT等化學藥劑對大自然生態系統–植物、土壤、河流、海洋、動物、包括人類的連鎖毒害,並將禍貽子孫;次年(?)台灣中央日報曾在副刊翻譯連載。

1971年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 http://www.clubofrome.org/eng/home/)發表成長的極限一書(The Limits to Growth),表示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系統的成長會有一個自然的極限。

2000年高爾(Albert Arnold “Al” Gore, Jr.)於美國總統選舉敗選後,積極以全球暖化為主題到全世界演講,並在2006年推出了自己參與製作和演出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講述工業化對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生存的影響。

上述三個事件都反映了現階段人類在不斷追求更美好生活時所造成的問題,在全球產生巨大的的共鳴,協助了環保運動的發展。人類目前只有一個地球,今年的世界地球日(http://www.earthday.net/)–4月22日又已到來。

台灣寶島–包括領海和領空,是所有台灣同胞共同的家園,它承載我們所有的生活。當先祖輩及大家多年來持續努力,從貧窮奮鬥到小康的時候,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卻也同時帶給這片土地不少污染,而污染造成災難,於是我們警醒到不能只顧追求自身成長而忽略人類與大自然界應有的均衡了。農林漁牧工商服務等產業,以及居住休閒等活動必需細緻的考慮如何善用土地,同時維護大自然整體生態系統的和諧。我們都是大地的過客;不只我們,後代子孫們還要在這片土地上生活。

人類對於自己的行為,已經需要以全球為一個互動回饋系統來考量

由於知識普及、所得提高、交通發達、文字影音視訊網絡連通,較諸從前,個人的活動能力大增。無論在工作、投資或觀光方面,已有不少台灣同胞以全球為活動範圍,在全球都有影響力了(譬如在各國消費或亂丟垃圾),企業和政府行為更是如此。活動能力和影響力變大,責任也就變大。「一隻胡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在美國德州發生一場龍捲風」、仍在發展中的南北極融冰、和尚未結束的全球金融海嘯等等情事都提醒我們得從更寬廣的角度來反省自己的行事責任。

建議以和諧融入大自然的方式利用國土,並調整有關法規

環境不斷改變,我們得告別「征服大自然」的時代了。不光是「環境保育」而已,我們需要把人類視為大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分子之一,「融入」大自然生態系統中、用心用力維護大自然生態系統適當的平衡。在利用國土、將都市和工業等等人類密集活動的區域嵌入大自然環境中時,在人類密集活動的區域內亦不能忽略綠色基本設施,應保留或建設相當密度的樹林、水域、濕地、綠地等自然生態網絡,並將之與四週之大自然環境串連。有興趣了解綠色基本設施之觀念與建設實務的朋友們可以上http://greeninfrastructure.net/ 網站參考。

我們建議在都市計劃、地政和建築、營造、水利、農業、環保等產業中工作的同胞們,一起研討如何使「將人類行為融入大自然」的合理思潮成為社會共識,並在有關法規中反映出來。

進行國土規劃的思考邏輯

固然隨遇而安、一切順其自然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是比較積極一點的,由近及遠,常有願望、計劃和努力追求的行動。在思考國土規劃時,我們也建議大家由近及遠,從台灣住民集居、謀生就業的需求出發,再檢視住民生活總需求有没有超過土地(大自然)的承載能力?若超過了就回頭克制一點生活需求,或許若干同胞向外移民的行動也可以降低一些大家給予土地的壓力。當然移民–不論移出或移入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值得研究。

由於台灣無法孤立於世界之外,在估計台灣同胞的生活總需求時,我們建議大家依循「之三–競爭環境、國家發展願景與國土規劃」一文中曾提到的「競爭環境分析→自我定位→願景→目標→…」之邏輯順序推演。

於是大家得一起回答下列問題,在未來:
1. 台灣可能發展那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
2. 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與全球各地區或各國相比,其相對地位可能如何變化?
3. 台灣的人口數量可能如何變化?移出?移入?持續增加?持續減少?
4. 與現況相比,台灣各產業的總用地面積將增加?還是減少?
5. 與現況相比,台灣人口集居的總用地面積將增加?還是減少?
6. 島內人口可能如何移動?城鄉和工業(產業)區的分佈可能如何變化?
7. 為支持人口集居與就業,台灣碳排放當量可能如何變化?人口活動所造成污染之存量(不能為大自然所即時消化)可能如何變化?自然資源存量可 能如何變化?
8. 台灣住民集居、謀生就業所需土地以外之國土應該如何保育維護?山地、河域、海洋海岸地區應該如何保育維護?
9. 如何處理窳敗地區?如何協助發展落後的貧困地區?如何進行都市更新?
10. 台灣的「人類宜居性」可能如何變化?
11. 如何面對科技發展對於人口集居與就業活動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12. ………

預測的功能是提供給各方做為行動決策時的參考,而各方的行動會相互影響,改變台灣的命運、以及大家在下一階段對於未來的預測,這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我們在之三文章中曾提到,對於國家這種大範疇的規劃方法,人類仍在摸索當中。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挫折不斷,但一次又一次,跌倒後再爬起來,繼續重新預測、期望(定目標)、計劃、努力工作與學習。企業等組織的經營亦復如此。而國者人之積,國土規劃、國家發展這種事不會比大多數人的人生順利的;但像人生一樣,大家還是會在不斷的挫折中持續淬勵向前。

希望2020年時台灣在全球各項宜居、居民幸福等指數
評比中,能獲得比現在提升一個檔次的成績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之八–公務人員的系統性問題與公費選舉

-
政府常任人員的主要問題

民主國家的政府工作人員幾乎都分為政務和常務兩個體系。常務體系是中立的,依法執行政務體系的政策,不受政黨輪政影響;由政務體系為執政績效負責,接受全國同胞(選民)檢驗,輸掉選舉時下台。所以領導團隊贏得執政機會的領袖–總統或縣(市)首長,就像民間企業主一樣,擁有為展佈新猷、追求績效而隨時更換政務人員的權力,政務人員亦明白他們與在民間企業服務一樣,法律没有提供任期保障。即使上任前與首長定約,合約效期也不會長過首長任滿之日。

而政府的常任人員目前享有比民間企業從業人員大得多的工作保障。以台灣而言,這比較大的保障來自於:
1. 在台灣教育仍未發達,公務人員知識能力較高、政府統治人民的社會發展階段,做為統治系統的一部份,公務人員在薪資所得、住房、醫療、子女教育、退休保障等方面的待遇要比民間農工商大眾為高。隨著教育普及、經濟成長、民主思潮發皇、和社會福利體系逐步建立,公務人員和一般大眾之間在生活福祉方面的差距亦逐漸合理化,但在退休生活保障方面目前仍存在極大的不公平狀況,亟待改善。
2. 民間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長,政府則可能是萬年的,政權輪替時更換政務人員而已,所以常任文官職位的穩定性自然比民間職位高得多。
3. 政府資金來自稅收–不是自己的錢,用起來似乎比較不心痛;在經營不善 時舉債能力比民間企業大得多,甚至自己印鈔票;又幾無衡量財務績效之 考核機制,導致節約成本、精簡人事的迫切感不高。雖然在公務人員考績 法中亦明訂有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與考列丁等免職等規定,但免職情形很少見。
4. 許多人認為常任文官為國家政務運行的基礎,基礎必需穩定,不能因為政 黨輪替而產生動盪;同時應使他們保有敢於抵抗政務官員違法施政的能力,所以主張應給他們較高的工作保障,故訂定公務人員保障法,使政府常務人員擁有比民企從業人員高得多的工作安全福祉。

由於績效壓力不大而工作保障很高,遂使得政府中的常務人員一般說來要比民間企業從業人員容易怠惰、工作效率較低。

政府政務人員與政黨的主要問題

在另一方面,熱衷於政治活動的同胞,尤其是没有富爸爸富媽媽的專職政治工作者,在獲得公職前有家庭生活、日常政治服務、與競選公職等資金需求,在獲任公職時有為下台後生計預做準備的需求,財務壓力極大。但由於難有公職薪俸以外之正當收入來源,便容易產生或明約、或默契,與特定企業主進行利益交換的情形。政治工作者獲得上台前、下台後的工作收入以及政治獻金,而企業主則進行政治「投資」;這種利益交換常以大眾福祉為犠牲。

在民主時代,政黨的屬性與非營利組織(企業的一種)類似,需要長期努力經營。目前主要政黨都有中央和各地方黨部,任用了一些專職人員,有些日常開銷,但它的收入從那裡來?能收到「真正的」黨費嗎?容易吸引義工投入嗎?但平常組織動員各種抗議造勢等活動便需費不貲,何況選舉動員。

於是要求從政人員只可升官、不得設法籌措一點錢財就變成唱高調了。據揣測,從政人員薪俸以外錢財的來路可能有幾類:
1. 賺人民納稅錢–像高價採購、工程不以最低價發包、非必要的追加工程預算、縱容社福黃牛、舉辦必要性不高的各式○○活動、對奇奇怪怪的社團給予補助等等都是…,事屬監守自盜。
2. 分潤–像執照核可、違法情事取締處理、公共事務處理與公有事業委託經修訂、司法黃牛、都市計劃用地變更、都市計劃以外地區之工業區(科技園區)編定、擇地興築公共設施等等事項都可能分潤。即使是促請加快辦理的未違法關說,依台灣民情,囑託者亦常會給予跑腿或快件加班紅包…。
3. 隱名合夥–在因首長行政裁量權而獲利的個案中,有可能存在相關公務人隱名合夥或享有乾股的情況,高明者甚至空手即能成立大公司…。

在上述問題中對國土建設影響最大的是都市計劃用地變更、都市計劃以外 地區之工業區(科技園區)編定、以及擇地興築公共設施。大家試想如果每位民選首長為了個人或政黨的財務需要,都難免設法變更相當數量的不可建築用地為可建築用地、興築若干必要性並非很高之公共設施的話,那○○○年後,台灣的國土–大家的家園會是什麼樣子?

前述公務人員的問題可以分為已時過境遷需要調整政策者、和由於系統環境造成者兩類,都需要大家–不只是公務人員同胞一起努力改善。

建議逐步平衡對於非政府常務人員退休的歧視待遇

在行政院主計處 2007 年中央政府總決算–歲出政事別決算總表–經常門表中,列出當年退休撫卹給付支出金額為NTD 134,420,569,273.00。 我們對於目前公務和非公務人員退休後的真實所得替代率不太了解,一般民眾的感覺是兩者之間有巨大落差,同時對於政府如何計列公務人員的退休撫卹預算也心有疑惑,是不是有專家能為大家誠實精確的比較說明一下?若存在不公平情況,就是對於非公務人員的岐視,政府應該誠實面對歷史苦衷或錯誤,盡快提出如何逐年彌平落差的計劃;在野黨為顯示具有比執政黨更佳的執政能力,也應該提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計劃。我們認為絕大多數同胞,包括政府的在職和已退休常務人員同胞都會同意公平合理原則。

對公務和公職人員系統性問題的建議改善方案

1. 精減人員、建立財務績效標準:

建議政府機關像進行人口或工商普查一樣,定期針對本身業務進行工作和 工時分析,然後據以調整編制和作業規章;並為早日精減人員努力構思合 理的人員離退辦法;這項工作可以在政府組織基本法中予以規定。至於各 項政府業務的財務績效標準,只要經常和民間管理良善的企業部門進行比 對,即可找到問題徵結與改善辦法;如果立法院能不負人民付托,在審查 政府預算和決算時加入效率指標,政府的財務效率即有望保持合理水準。

2. 關於巨額選舉耗費問題:
政黨和政治人物為保持或取得政權,必需籌資準備下一次選舉、並且回收 之前所有的選舉(不管勝選或敗選)費用,造成施政難以清廉,以及只有特定族群才有能力競選公職的情形,已經偏離公平正義。不只台灣,全世界真正藉選舉實行民主的國家都有同樣問題。我們建議公費選舉:
a. 建議有影響力的各級學校老師、專欄及部落格作家、名嘴、媒體業者 和社會各界的意見領袖們,大家不時利用機會告訴全國同胞,幾乎所 有競選當選人的選舉花費,包括文宣、大型演講造勢、走路工、流水 席、買票、還有企業界捐給候選人和政黨的大額政治獻金,最後都是 由全國老百姓買單的。既然如此,是不是大家就不必那麼辛苦、没有效率地裝模作樣拐彎抹角了,乾脆進行公費選舉,由國庫來支付合理的競選費用?還可以省下一筆集中採購的數量折扣。同時大家一起塑造不歡迎砸大錢競選、並嚴懲貪瀆的社會風氣。
b. 但不准用廣告來促銷產品是不合情理的,不合情理的事即使立了法也難以執行,所以我們建議用公費為候選人辦理下列基本競選事項:
--足夠場次,可以顯示候選人政策、執行方法、以及人格特質的公辦政見辯論會,為選民進行公開面談
--若干場次電視、廣播、報刋雜誌等媒體個人專訪
--個人競選網站的容量與頻寬
--若干場次大型個人造勢促銷會
--若干單位(時間、面積、份數、旗幅、條幅…)之電視、廣播、報刋雜誌、傳單、網路、戶外等各式媒體之廣告以及其製作執行費用
--競選總部租金及辦公設備用品與有關水電瓦斯通訊等費用、和若干助選人員之薪資車馬等費用
--………
讓整個選舉的廣告數量控制在「選民足以公平了解候選人在政策、執行方法與人格特質方面的差異,再多就生厭」的程度。
c. 估算合理的保証金額度與最低得票數,和現行做法一樣,得票不足者没收保証金。切結減少辦理大型個人造勢與網站以外媒體之廣告促銷 活動者,降低其保証金金額。亦可用公辦大型個人造勢與媒體廣告促 銷活動,折換各式媒體之公費個人專訪、以及網站容量與頻寬。
d. 富有財力的候選人當然可以在公費辦理的競選活動範圍以外,再自費 加碼辦理競選活動,舖天蓋地以大型造勢、電視廣告、歌舞明星表演、流水席和走路工等等方式促銷,只要不違法就行,選民自會判斷其適當性。

3. 關於政黨營運問題:
a. 在民主制度下,目前各地均有里長、里幹事、政府社福人員、民選公職縣(市)議員與立法委員、媒體爆料專線、各式公益社團…,社會福利制度亦日趨健全,還需要職業革命家政黨嗎?政黨所為何事?具有政治熱忱的同胞是不是可以像具有其他方面熱忱的同胞一樣,組成業餘性質的社團來聲氣相通?台灣不乏能夠穩定運行的學術性、聯誼性、服務性、宗教性…社團,有些還具有全球性規模,它們都對社會有相當貢獻,政黨應該也做得到。
b. 若政黨活動能夠業餘化,則由於在勝選後進入政府政務體系工作者均具有其他產業的職能,應該有助於他們在敗選離開公職之後找到就業出路。
c. 國家還是可以考慮建立一個標準,依照各政黨所當選公職人員之人數,每年發給各黨中央黨部若干補助金額。
d. 政黨和候選人當然還是可以依照政治獻金法的規定自行募款,依法開立發票、報帳、公告、接受查核。但在公費選舉、政黨活動業餘化的環境中,政黨對於政治獻金的需求應該大為降低才是。

4. 想要追求巨富的同胞,似乎不應進入政治和學校教育等產業。

和慈愛、犠牲一樣,自私、貪婪也是人類本性,當然不能奢望在盡可能公費競選、並每年發給政黨補助款項之後,前述公務人員以權謀私的情事便會消除。但在公務人員的系統性問題大致獲得解決、民智已開、網路連結普及的環境中,藉著三權分立以及媒體和政黨的競爭,加上公民團體,不平之士互相串連進行輿論監督的力量,較諸從前應該會有相當長進,惡行應會減少許多。

希望2020年時台灣政治產業的運作模式成為全球典範

對於政治產業的現況,大家可以有幾種做法:
1. 認真研究公務與公職人員的系統性問題,迅速推動改革措施;
2. 任令政治產業繼續魚肉僱主、效能落後於民間企業、拖累社會進步;
3. 僅採取若干不痛不癢的改善措施敷衍民意,宣稱社會是逐漸進步的;
4. ………

那種做法為民富國強之道?我們建議大家勇敢進行「有效幅度」的改革。猶疑的眾生可能問:老百姓要再掏錢改革?會有用嗎?萬一没用怎麼辦?我們豈不輸得更多?有意推動改革者可能問:老百姓是一片散沙,看不到有什麼形體堅實的力量支持我們,光幾個人叫叫誰會理你,說不定會被丟到海裡去…

這就是有組織的勢力雖然人數不多,卻常能得逞的根本原因了,他們通常能夠把利益極大化到巨大反彈力量爆發的臨界點。不過史跡斑斑,合理的事遲早會實現。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之七:調整台灣的地方行政區劃

-
設立組織的目的在於盡快、盡好、盡省的達成目標,而設計一個長期組織的架構時通常需要在同時滿足效能、制衡和穩定等條件下求取最佳方案。

在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們劃分了 22個各自獨立的縣(市)行政區,外加3個離島縣。在四、五十年前交通不發達的時代,這麼做可以方便同胞們與政府機構打交道。但今天全民教育與所得水準提高,公路方便、高鐵迅捷、電話傳真與電腦文字影音網路普及,連股市下單和銀行轉帳這麼需要私密和安全的事務都已網路化,目前過於瑣碎的行政區劃就造成國力的浪費了。而國力與家財一樣,都不易積聚,應謹慎使用在有意義的事務上,浮華必敗。

一階段–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直轄市、市及縣轄市設置標準)規定,目前有些縣(市)政府爭取升格為直轄市。升格後的好處是年度預算增加、公務人員的職等與待遇也可以提高。但由於國家總預算的大餅並未增大,這幾個縣(市)若因升格而使每位住民分配到的預算增加,其他縣(市)每位住民能分配到的預算就減少了,造成歧視效果。在四、五十年前,「農業支持工業,讓少部份人先富起來、先把一、二個城市建設好,然後富者再回饋早期的犠牲者」有其合理性;許多農工家庭亦犠牲了年長的子女、讓弟妺能夠上學。但今天環境已經完全不同,為提高國家預算獲配比例而升格直轄市有建立「成長極」、提高全國發展總效能的作用嗎?如何作用?目前的升格爭議讓大眾看起來像是爭奪國家稅收而已。

在觀察財政收支劃分法條文,以及歷年政府財政收支實務後,可以說我們全國的稅收及其支用分配是由中央政府決定的,各縣(市)政府的主導權甚低。但由於各縣(市)政府首長在行政裁量權:如都市計劃用地變更、都市計劃以外地區之工業區或科技園區編訂、擇地興築公共設施、工程發包、執照核可、違法情事取締處理、公共事務與公有事業委託民間經營、社會福利措施、政令宣導等等方面有不小的操作空間,利益甚大;同時真要為選民謀福利、實現政治理想,也必需擁有行政裁量權。所以縣(市)長職務成為一般政治從業同胞們僅次於總統(行長院長)職務的重要人生奮鬥目標。

從若干作業記錄中看,行政院主計處和財政部同仁在設計統籌分配款計算公式時是相當辛苦的,為了節約和公允,他們似乎計算到每個鄉(鎮、市)、每個小學…的經費需要。中央政府能不能多給地方一些使用經費的自主權,同時又提高國家總體行政效能呢?

和土地大國相比,台灣中央政府的行政幅距相當於他們的地方,在進行政制參考時宜加留意。由於幅員不大,我們建議台灣的課稅權全部由中央政府行使,稅課收入則以人口數為主要計算依據,按下述邏輯分配,以簡化政務:

1. 在支付法定社福保險利息等費用、維運公共設施、又充份保障政府常務人 員工作的情況下,經常門預算幾無彈性可言,重點在資本門預算如何分配。
2. 決定中央政府與縣(市)政府對於全國資本門總預算的分配比例。在幅員不大交通又發達的情況下,較具規模、或服務對象百分之○○○以上為所座落縣市以外住民的公共建設–像機場、大會展中心等等,便應由全台著眼、通盤考慮; 同時台灣本島現有22個地方政府,許多建設項目動輒跨越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需要中央專案處理;所以中央政府理應獲得較高比例的資本門預算,譬如百分之○○○。在精減地方政府數量後,地方政府由於轄區擴大,跨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減少,故其能夠自由運用的資本門預算比例應予提高。
3. 所有直轄市與縣(市)依其在籍人口數,分配這撥交地方政府自行運用的百分之○○○國家資本門總預算。對於常住住所與戶籍地址不同的同胞,由其自行決定是否將其戶籍地址遷移至常住住所。
4. 中央行政機關所主管之資本門預算由總統(行政院長)、各行政部會、各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提出建設項目建議案,由總統(行政院長)在幕僚單位協助下盱衡全台發展需要,循評核程序裁決後依法成案。
5. 以人口數為基準,區分中央與地方機關,計算出地方機關人均經常門費用標準,亦依轄區內之在籍人口數,將經常門費用撥交各地方政府自行處理。各地方行政首長在經常門加資本門預算總額內,若增加了經常門支出,就得減少資本門支出。

地大人稀的縣政府由於公共建設支出的服務效率較低,同樣人均資本門支出似乎會使住民所獲得的福祉較低;但實際上未必如此,因為其公共建設所使用的土地和工資等要素價格一般比都會地區為低。

二階段–台中縣與台中市政府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據媒體報導,馬總統在政府會議中已經裁示在他這個任期內合併台中縣市。在本階段將取消台中縣政府、及台中縣各鄉(鎮、市)民代表會組織,並將原台中縣各鄉(鎮、市)改制為區,區長官派。這個過程可以為我們所建議的第三和第四階段提供觀察民意反應、更深入思考政制改善作業程序的機會。

先完成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的程序之後,再進行本文所建議之第一階段–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的改善作業亦可,但阻力可能比原先順序為大。

三階段–取消鄉、鎮、縣轄市政府,及鄉(鎮、市)民代表會、區公所

在全民教育與所得水準提高,交通方便、電話傳真與電腦網路普及的現況下,我們認為可以取消鄉、鎮、縣轄市這個行政層級,不需將之改為派出單位。謹建議如下:

1. 取消鄉、鎮、縣轄市政府,及鄉、鎮、縣轄市民代表會。
2. 將鄉(鎮、市)公所、及鄉(鎮、市)民代表會的原預算額度,改編入其上階之縣(市)政府及縣(市)議會預算,以統一運用。
3. 將鄉(鎮、市)公所原課、室、(清潔)隊、〈托兒〉所、(圖書)館、(批發零售)市場、體育場、游泳池、社區活動中心等所有人員及業務全部改隸其原上階政府;若干人員改調為里幹事或里社福人員。
4. 酌量增加縣(市)政府副首長(副縣、局、科、課長)以及有關公務人員之編制,亦酌量增加縣(市)議會議員與有關議會行政人員之編制。
5. 仍維持村、里長民選,並酌量增加村、里幹事之編制。

以上做法會不會為一般民眾帶來不便?如果我們不更改戶政事務所、稅捐稽徵所、清潔隊、消防隊、醫院、衛生所、學校、電信和郵局等單位目前的服務場址,同時增加里幹事和里社福工作人員的員額,來更加落實里鄰的社會福利與民眾服務工作,民眾應該不會覺得不便。

去掉了這個層級會不會給政府的為民服務工作帶來不便?已酌量增加縣(市)政府副首長(副縣、局、科、課長)以及有關公務人員之編制,亦酌量增加縣(市)議會議員與有關議會行政人員之編制。而目前電話、視訊會議、上傳下傳文書檔案語音照片影片都相當方便,已可大量減少親自奔波的必要性。即使需要親臨現場,縣政府所在地與縣域邊界之間,開車平均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而且分管副縣長和若干分支單位的常駐辦公場所也可以設置在縣政府以外的適當地點,所以設立鄉(鎮、市)、區公所這個行政層級的必要性不高。

那為什麼還要民選這個層級的首長和議會呢?在實務上不管是候選人還是政府,選舉都耗費不貲,通常當選人在其任期內需要回收其選舉資金,光靠薪俸是遠遠不夠的。大額政治獻金的捐贈者亦多將其獻金視為政治投資,追求投資報酬。所以老百姓為各級選舉所付出的代價甚為龐大,若說「所有政黨、政治人物所收到的政治獻金和選舉花費,其實都是老百姓給付的」可能並不為過。可以少付出一些選舉代價就獲得民主嗎?以台灣的幅員,我們認為有代表選區的民選縣議員和立法委員,加上民選里長、縣長和總統,還有獨立的司法體系和媒體,已經足夠保障民權、實現民主了,不需要再多付不必要的代價。

是不是會影響政治從業者的工作機會?民間企業若多設不必要的職位是會降低其競爭能力和存活機率的,政府機構可以多設不必要的職位嗎?其理甚明。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台灣的政治產業裡有太多虛位和虛務,產生太多虛耗,浪費太多全國同胞寶貴的稅金,可能是台灣競爭力大降的主要病根之一。

四階段–將24個縣(市)整併為6個縣

對於如何減少地方政府數量,各方建議甚多。以台灣的幅員,三都十五縣仍形瑣碎,依然存在許多可以減少的行政虛耗;同時使城市這個活動密集、人均收入較高的地區,與其週邊人均收入較低的地區之間,不易直接迅速地在同一行政機關內相互融通濟助。

據媒體報導,在馬總統裁示合併台中縣市的消息披露後,桃園縣政府表示將鼓勵人口移入,約在一年後即可超過依法升格為直轄市的200萬人口門檻;台南縣和台南市政府亦表示將積極爭取兩縣市合併後升格為直轄市;高雄縣和高雄市也商議合併;台北縣政府表示不反對併入台北市。總體趨勢大約是朝向將台灣劃分為六個地方行政區域的方向發展。 我們建議將目前25個地方自治行政機關簡併如下:

---------------------------------------------(2008年8月人口統計)
1.基隆市+台北縣+台北市--------------------------6,833,449人- 2,457平方公里
2.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苖栗縣-------------3,413,900人- 4,573平方公里
3.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4,463,486人- 7,396平方公里
4.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縣+台南市 3,419,496人- 5,444平方公里
5.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3,652,948人- 5,722平方公里
6.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 1,035,529人 10,287平方公里


依交通距離之遠近,可將連江縣(9,855人、28.8平方公里)併入1區,金門縣(83,497人、151.656平方公里)併入3區,澎湖縣(92,907人、126.86平方公里)併入4區。亦可將三個離島縣合併為一個行政區域。

建議把宜蘭歸入東部地區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宜蘭未來的建設發展方向,可能與花蓮和台東相近比較好。没有主張四個區域的原因是衡量政局穩定性。

希望2020年時政府為台灣同胞提供服務的行政成本比目前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