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之九–國土規劃的思考邏輯

-
人類與大自然如何和諧共處成為問題

1962年美國瑞秋卡森女士發表寂靜的春天一書(Silent Spring, Reachel Carson),以實証說明DDT等化學藥劑對大自然生態系統–植物、土壤、河流、海洋、動物、包括人類的連鎖毒害,並將禍貽子孫;次年(?)台灣中央日報曾在副刊翻譯連載。

1971年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 http://www.clubofrome.org/eng/home/)發表成長的極限一書(The Limits to Growth),表示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系統的成長會有一個自然的極限。

2000年高爾(Albert Arnold “Al” Gore, Jr.)於美國總統選舉敗選後,積極以全球暖化為主題到全世界演講,並在2006年推出了自己參與製作和演出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講述工業化對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生存的影響。

上述三個事件都反映了現階段人類在不斷追求更美好生活時所造成的問題,在全球產生巨大的的共鳴,協助了環保運動的發展。人類目前只有一個地球,今年的世界地球日(http://www.earthday.net/)–4月22日又已到來。

台灣寶島–包括領海和領空,是所有台灣同胞共同的家園,它承載我們所有的生活。當先祖輩及大家多年來持續努力,從貧窮奮鬥到小康的時候,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卻也同時帶給這片土地不少污染,而污染造成災難,於是我們警醒到不能只顧追求自身成長而忽略人類與大自然界應有的均衡了。農林漁牧工商服務等產業,以及居住休閒等活動必需細緻的考慮如何善用土地,同時維護大自然整體生態系統的和諧。我們都是大地的過客;不只我們,後代子孫們還要在這片土地上生活。

人類對於自己的行為,已經需要以全球為一個互動回饋系統來考量

由於知識普及、所得提高、交通發達、文字影音視訊網絡連通,較諸從前,個人的活動能力大增。無論在工作、投資或觀光方面,已有不少台灣同胞以全球為活動範圍,在全球都有影響力了(譬如在各國消費或亂丟垃圾),企業和政府行為更是如此。活動能力和影響力變大,責任也就變大。「一隻胡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在美國德州發生一場龍捲風」、仍在發展中的南北極融冰、和尚未結束的全球金融海嘯等等情事都提醒我們得從更寬廣的角度來反省自己的行事責任。

建議以和諧融入大自然的方式利用國土,並調整有關法規

環境不斷改變,我們得告別「征服大自然」的時代了。不光是「環境保育」而已,我們需要把人類視為大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分子之一,「融入」大自然生態系統中、用心用力維護大自然生態系統適當的平衡。在利用國土、將都市和工業等等人類密集活動的區域嵌入大自然環境中時,在人類密集活動的區域內亦不能忽略綠色基本設施,應保留或建設相當密度的樹林、水域、濕地、綠地等自然生態網絡,並將之與四週之大自然環境串連。有興趣了解綠色基本設施之觀念與建設實務的朋友們可以上http://greeninfrastructure.net/ 網站參考。

我們建議在都市計劃、地政和建築、營造、水利、農業、環保等產業中工作的同胞們,一起研討如何使「將人類行為融入大自然」的合理思潮成為社會共識,並在有關法規中反映出來。

進行國土規劃的思考邏輯

固然隨遇而安、一切順其自然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是比較積極一點的,由近及遠,常有願望、計劃和努力追求的行動。在思考國土規劃時,我們也建議大家由近及遠,從台灣住民集居、謀生就業的需求出發,再檢視住民生活總需求有没有超過土地(大自然)的承載能力?若超過了就回頭克制一點生活需求,或許若干同胞向外移民的行動也可以降低一些大家給予土地的壓力。當然移民–不論移出或移入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值得研究。

由於台灣無法孤立於世界之外,在估計台灣同胞的生活總需求時,我們建議大家依循「之三–競爭環境、國家發展願景與國土規劃」一文中曾提到的「競爭環境分析→自我定位→願景→目標→…」之邏輯順序推演。

於是大家得一起回答下列問題,在未來:
1. 台灣可能發展那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
2. 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與全球各地區或各國相比,其相對地位可能如何變化?
3. 台灣的人口數量可能如何變化?移出?移入?持續增加?持續減少?
4. 與現況相比,台灣各產業的總用地面積將增加?還是減少?
5. 與現況相比,台灣人口集居的總用地面積將增加?還是減少?
6. 島內人口可能如何移動?城鄉和工業(產業)區的分佈可能如何變化?
7. 為支持人口集居與就業,台灣碳排放當量可能如何變化?人口活動所造成污染之存量(不能為大自然所即時消化)可能如何變化?自然資源存量可 能如何變化?
8. 台灣住民集居、謀生就業所需土地以外之國土應該如何保育維護?山地、河域、海洋海岸地區應該如何保育維護?
9. 如何處理窳敗地區?如何協助發展落後的貧困地區?如何進行都市更新?
10. 台灣的「人類宜居性」可能如何變化?
11. 如何面對科技發展對於人口集居與就業活動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12. ………

預測的功能是提供給各方做為行動決策時的參考,而各方的行動會相互影響,改變台灣的命運、以及大家在下一階段對於未來的預測,這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我們在之三文章中曾提到,對於國家這種大範疇的規劃方法,人類仍在摸索當中。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挫折不斷,但一次又一次,跌倒後再爬起來,繼續重新預測、期望(定目標)、計劃、努力工作與學習。企業等組織的經營亦復如此。而國者人之積,國土規劃、國家發展這種事不會比大多數人的人生順利的;但像人生一樣,大家還是會在不斷的挫折中持續淬勵向前。

希望2020年時台灣在全球各項宜居、居民幸福等指數
評比中,能獲得比現在提升一個檔次的成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