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金融業(續)
M. 為什麼很多已售出房貸的商業銀行會因為房貸借款戶違約而身陷危機?
8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模式是借短支長
就定期(譬如逐月)還本付息的長年期(譬如30年)房屋抵押貸款而言,
商業銀行處理這類放款的資金流程是:
–一次撥給借款人全部借款金額:譬如房價的70%,多由房地產商為購屋
者代辦,銀行的撥款在技術上會等同直接進入房地產商的帳戶
–撥款後逐月收到借款人還本付息的款項
一般借款戶大多希望借款期限能夠固定而且時間長一點,但很少有存款戶
願意在銀行存放很長年期的定期存款,所以商業銀行的平均放款期限遠比
平均存款期限長,必需依靠其存款戶短期存款(銀行的負債)的餘額來不
斷週轉其一次撥付出去的較長期貸款(銀行的資產)餘額。
8影子銀行體系(SPEs)的資金運用模式更是借短支長
政府對於商業銀行有最低資本額、資本適足率(符合Basel I或Besel II
Accord)、以及經營紀律等方面的法律要求,而SPEs在經營「類銀行」業
務時完全規避了與經營銀行業務有關的法律要求。
大家知道合格的銀行和較大型企業在頭寸不足時,可以發行無抵押或有抵
押的短期商業票據(Commercial Paper;CP),付一點利息到貨幣市場中
借錢;銀行和企業若有多餘頭寸時,可以到貨幣市場中購買短期商業票據
,賺一點利息;這種週轉的期間都很短,有隔夜、數日、數十日…,一般
不超過270日;其利率則視期間長短和市場供需情況,只有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或當地區銀行同業拆款利
率加上若干Basis points(bp;一個bp為0.01%),一般低於銀行正規放款
利率。
依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統計,全美未經季節性調整的月底CP餘額在
CDO盛行期間大幅上揚,其迄今為止的歷史性高峰出現在2007年7月底,
為2.160兆美元,其中1.189兆有資產抵押、0.971兆無抵押(最後一位以後
之數字捨棄)。見下圖:
Source: US
Federal Reserve Board
--: Total CP Outstanding、--: Asset-backed CP
Outstanding
SPEs可能認為它們的sponsors實力堅強,業務風險也很小,所以在營運時
大冒財務風險:
–只有象徵性的資本額;與營業額相較,可以說是零資本。
–如告別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三)–資產證券化與影子銀行體系一文中
所述,在2004年的優質房貸中,有64.6%其貸款年限介於28~32年之間
–購買資產池中資產的資金來源幾乎完全仰賴發行短期和不長於一年的中
期商業票據。因為隔夜拆款的利率最低,有些具有實力、與貨幣市場關
係良好、藝高膽大的公司,其相當比例的資金甚至長期依靠貨幣市場中
的隔夜拆款來提供。
–約有65%由SPEs所發行的CDOs,其期限介於1~5年之間。
8貨幣市場與信評公司要求商業銀行為其支持的SPEs提供信用擔保
也許因為對於金融產業同行的把戯多少有點了解吧,在貨幣市場中工作的
同仁没有完全放棄風險意識,於是在SPE發行CP時常常要求:
–SPE以其(CDO資產池中之)資產做為發行CP的擔保
–以附買回(Repurchase;Repo)方式進行借貸交易
–SPE的Sponsor為SPE提供信用擔保(因為SPE没有償債能力)
所以商業銀行都為其SPEs與貨幣市場貸方之間的合約額度提供必要的信
用擔保,而為他人履行合約的能力所提供擔保之金額,是不會出現在資產
負債表上的。不過這麼一來,商業銀行原先移轉出去給SPEs的資產風險
,實際上就又移轉回來仍由自己承擔了。但因為在銀行的資產清單中無從
顯示這部份風險,所以銀行不會為了要承擔這部份風險而被迫增加資本金
(capital charge)。
由於SPEs為極大化其資產報酬,在替CDO組合資產池時,會採用Rating at
the edge的原則,盡可能包納最多的非優質資產,所以不只貨幣市場,信
用評等公司也會要求商業銀行對其SPEs位於三A評等邊緣的資產池提供合
宜之信用擔保,才願意對CDO、或CDO的tranche給出AAA級信用評等。
於是當SPE因為其所持有的資產發生過多違約情況而出現資金缺口時,它
的sponsor(商業銀行)是無法袖手旁觀的。
(想想看,這些聰明的金融才子們為什麼要這樣繞著圈子辦事?他們真不
明白如此行事的麻煩、風險和利弊嗎?)
在CDO的資產池中,各種資產「到期–不再流出現金」的時間不同,有30年
、有3年…,所以在CDO到期之前,CDO資產池中若有資產到期,發行該CDO的SPE就得尋找等值的資產來接替…。而為CDO更換零組件不像為一般汽車、電腦更換零組件那麼容易,因為不容易找到與原零組件規格完全一致的備品,所以在債券買賣契約中,CDO資產池的組成必需保留彈性…
就像經銷、購買汽車與電腦一樣,大家很難真的搞懂汽車和電腦,賣得動、用得順即可;CDO的構成也許没有汽車與電腦那麼複雜,但經銷和購買它的人還是不容易真的搞懂它,所以有些人開玩笑說:大家買的不是CDO,是信用評等公司的三A信評証書。
為什麼信用評等公司對於CDOs的信評會大量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