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當一家民營公司的經營者發現自己已竭盡所能,仍無法改變公司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的情況,入不敷出,照現金流量預測表估計,現金將在一段期間後枯竭;他會怎麼做?
合理的做法可能是:
立刻進行清算或破產程序、將公司所有剩餘資產依法分配給員工、債權人、股東…
但不少人說無良經營者才不是這樣破產的,他們:
–若為上市櫃公司就先設法炒高股價,將能拋出的直接間接持股全數拋
出。對於設質在債權金融機構等處的股票也設法勾串各方,用借券等
方式套出來賣。
–情商或串通政壇有力人士安排紓困計劃,將紓困資金洗進若干個人腰
包…〔用償還「應」付帳款、庫存成品與零組料件跌價折價、購料後
因故轉售、研發試產損失、出貨產品批次性瑕疵折讓或代修、出貨給
紙上公司、轉投資損失…等安排得宜的方法,經過「善意」第三人或
轉幾次手後基本上連查賬高手都很難把這類合法不合理,根本是舞弊
的作為繩之以法〕
因故轉售、研發試產損失、出貨產品批次性瑕疵折讓或代修、出貨給
紙上公司、轉投資損失…等安排得宜的方法,經過「善意」第三人或
轉幾次手後基本上連查賬高手都很難把這類合法不合理,根本是舞弊
的作為繩之以法〕
–在出售公司資產時設法圖利經營者
–將公司現金先償還給得罪不起的債權人、至親好友、假債權人…
–………
一家公司破產時,損失最大的是善良債權人、持股散戶、不易轉業的公司員工…,但可能「有些人」會賺錢。一國國家破產呢?大家都知道一家公司破產時政府會如何依法處理,但一個國家破產呢?
對一般人來說,國家借的錢不會是小錢。人類中第一流聰明、精明又富於操作經驗的大咖金融業者,會不知道希臘早就無力償還國債、連以債養債都拖不了多久(因為債信低而利息很高)嗎?為什麼還敢借錢給希臘?這麼藝高膽大啊?還是大發慈悲了?還是…?
歐洲央行(ECB)大約自2010年5月以後開始購買希臘已無法在貨幣市場中賣出去的國債債券–就是ECB把錢借給在市場中已經借不到錢的希臘政府。
歐洲央行(ECB)大約自2010年5月以後開始購買希臘已無法在貨幣市場中賣出去的國債債券–就是ECB把錢借給在市場中已經借不到錢的希臘政府。
2012年2月有新聞報導說「…兩年間ECB大約購買了380億歐元希臘債券,現在連本帶利約為500億歐元…」
如果報導無誤,這是什麼利率啊?ECB可能是在公開市場依正常交易邏輯掛價買入希臘國債的,但這種利率的放貸是救希臘還是剝削希臘?(一般敢用高利率向金主短期借款的多為金融市場的作手,以買進的金融証券質押;一個炒作波段基本上不長於半年,報酬率頗高)
有傳言說之前歐盟給希臘的紓困借款中有很大一部份被用來償還「民間銀行
」所持有的希臘政府債權…
」所持有的希臘政府債權…
歐盟各國政府用歐洲同胞繳稅而來的公款借新債給希臘還舊債,是救與自己關係密切的有力私人債權,甚至是金融作手,還是救希臘人民?在「救希臘」的過程中,有多少有力的金融界人士(或作手)把握機會,努力用各種方式賺取匯差、利差、有關金融商品(各種股票、債券、期貨、選擇權、CDO、CDS…)的價差?
|
(嗯!我們可能把人想得太壞了)
之二
希臘同胞必需降低薪資、生活水準(消費支出與政府支出)、努力工作才可能償債並恢復經濟、社會與政治健康–這是常識。有不少經濟學家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鼓吹撙節會降低全社會對商品的需求與生產活力(窮人不應節儉)、加入歐元區使競爭力弱化國無法調降本國貨幣的匯率以刺激出口(統一貨幣的制度利少弊多)、經濟低迷國家應該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以提高國民所得(債台高築的政府應該增加公共投資)…
本文對這幾點主張的看法是:
–那個成功的個人、企業與新興經濟體(一個特定的經濟活動地理範圍
,未必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大國的全國範圍)不是從自己的生活需求很
低、拼命外銷被需要的商品開始累積財富?在富裕後從自己的薪資與
生活需求不斷提高、所生產的商品逐漸賣不出去開始衰落?美國就是
在連續75年出超的過程中興起,之後在連年入超的過程中國力逐漸相
對弱化的。
–競爭力轉弱的個人、企業與國家為了活下去難免降低薪資水準以保持
商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因為調降薪資會立刻讓人明顯不舒服而
引發抗爭行為,但調降本國匯率相對容易(進口商仍會抗爭,但比較
容易被多數民意壓制),所以各國都以調降本國匯率的方法來刺激出
口。但調降本國匯率以調降出口商品價格實質上就是調降本國的總薪
資收入啊!通常在競爭力轉弱的國家中,競爭力最弱的產業會最先被
迫調降薪資圖存,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仍然夠強的產業可能不需調降
薪資,這個過程比調降匯率公平些。有些人會說這兩個過程最後的差
別並不大,不過間接行為大多比直接行為的成本高一些。不管採取那
一個過程,真正麻煩的是在社會各行業被迫逐漸自動降低薪資的過程
中,如何讓公司經營者也能共體時艱,不要力圖自己收入不降,只降
員工薪資而引發、增強社會階級對立到發生流血抗爭的程度。同時資
本利得與勞務所得間稅負差距很大導致社會貧富差距迅速擴大也是個
不易處理的問題。
–全球有多少與跨國貿易有關的公司(包括金融業)和人員,靠「與匯
率作業有關」的日常業務生活甚至發大財啊?這部份金額都是多幣別
制度的成本,目前已經大到極不合理的程度。這還没有包括與匯率有
關之金融戰爭所導致的各種波動風險、所得與損失。
–政府財政支出的新增投資部份,其評估準則與民間公司的新增投資是
一樣的,就是由該筆投資所產生的收入必需大於支出,否則就賠本了
。譬如今天在中國大陸、印尼、或非洲落後地區新建一條鐵或公路,
該道路沿線原本閒置的生產力(人力與非人力資源)就很可能盤活了
,同時提高了有關人員與物資的流通效率,使新增收入大於新建道路
的支出;但在日本、台灣、希臘新建一條鐵或公路對社會而言便很可
能是一筆無效反而有害(浪費金錢、人力、物力,後續需要維護…)
的投資,若借錢或印錢來做這種投資其害處就更大(後續利息支出、
通貨膨脹…)了。
–經濟發展的根本是在心力和體力上吃苦耐勞、不斷努力、追求進步的
企圖心,以及對時間、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最有效能與效率的運用
;一味強調財政與金融政策是本末倒置了。
本文了解只知撙節的窮人窮國可能一世不富,勇敢籌款正確投資的窮人窮國可能致富。
本文不認為提出反撙節、人類不應逐漸統一貨幣、政府應放膽大力運用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專家們,是為了協助其母國進行國際經濟鬥爭而進行害人的戰略戰術性發言。
對於競爭力弱化國,既然長空的趨勢很難扭轉,本文猜測諾貝爾獎等級、一向頗有良心的幾位大學者,其主張可能是因為工資,尤其是公務人員薪資的僵固性不易打破,而希望藉著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等相對溫和的過程,大幅減少(麻痺)全國同胞在逐漸衰落趨勢中的痛苦感覺,同時降低處理通貨緊縮問題的辛苦以及社會發生動亂的機率。
不過從歷史經驗看,本文認為處理各國貨幣貶值競賽和通貨膨脹的代價未必比較低,幾乎都更高;主張經過公開說理與辯論,喚醒競爭力弱化國的同胞們知恥知病、求新求行。如果辯論後、明白後、公投後、努力後,大家依然在全球振作比賽中落後,那還是應該繼續努力。
之三
人類社會自從跨國往來頻繁之後,產生重大跨國影響的國家金融(經濟)危機就不罕見,因此不乏處理經驗。不說古代,最近35年內就有:
–1982年墨西哥無力償還外債的危機,使1988年拉丁美洲的人均生產 總
值退回1970年代的水準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韓國、印尼的情況引起國際干預,三國
GDP在兩年內分別縮水40%、34.2%、83.4%
–1998年俄羅斯發生國債危機時,政府於1998/08/17宣佈:國債市場停
止交易,凡1999/12/31前到期的國家短期債券將被轉換為新的國家有
價証券、民間(銀行、公司)到期外債延後3個月償付,並凍結外幣
兌換、所有外幣不得流出俄羅斯…
–2001年阿根廷金融風暴:三個月內阿根廷披索貶值75%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本部落格有一系列省視此次
風暴的短文)
–2009~2012歐洲五國(Portugal、Italy、Ireland、Greece、Spain)主權
債務危機:這次危機從希臘開始。
〔上列個案都有全球性的來龍去脈。有一些報導敘述國際金融炒家如何利用上列幾個國家金融情勢的弱點(虛強點)興風作浪謀求巨利〕
之四
2010/05/03: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宣布以1,100億歐元紓困方案拯救希臘,條件是希臘嚴格施行撙節措施,包括降薪與加稅。
2011/10/27:由於希臘經濟更加惡化,歐盟提出第二項紓困方案,金額1,300億歐元,條件是希臘國債的民間債權人同意減記1,000億歐元債權。
2012/02/21:歐元區財長們就1,300億歐元的第二次救助希臘計畫達成協議。歐洲央行將把在過去2年中,通過緊急購債計畫購買希臘債券所獲得的利潤,用於「更進一步改善希臘公共債務的可持續性」。到2020年底前,歐元區成員國政府和ECB都會把他們購買希臘國債所獲得的收益,拿出來與希臘政府均分。歐元區新的救援資金將不再撥入希臘政府賬戶,而撥入一個由希臘政府委託撥款單位管理的賬戶。歐元區將增加駐在希臘督察小組的人數…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佛教徒、伊斯蘭教徒來說,不會欣賞收取救人貸款高利這種做法;也不會欣賞自己不夠努力的無賴做法。善良的基督宗教徒甚至全人類都一樣吧?)
2012/03/09:希臘與私人部門的債權人完成了價值1,772億歐元的債務互換,參與率為96%。這些債權人接受減記53.5%原債權,換取期限在11~30年間,前3年利息2%、2015~2020年3%、2020~2042年4.3%的新債券(發行後8年內平均利息為2.6%,30年到期平均利息為3.65%);新債券於03/12上市交易。但已有不接受債務互換的200名債權人向美國司法機構對希臘政府及有關銀行提出債券違約控告。
經過5年緊縮,希臘工資水準已下降近12%,仍在持續降低;政府聘僱減少逾
25%、退休年齡從61歲延後到65歲;GDP下滑25%、年青人失業率超過6成。希臘國內掀起反緊縮潮。
2015/01/25:希臘提前舉行大選,齊普拉斯(Alex Tsipras)領導的反撙節激進左派聯盟(Syriza)獲勝。民眾希望執政者與歐盟重新協商紓困方案並將國債折半。
2015/06/03:歐盟委員會、IMF、ECB認可工作小組所提出對於發放救助希臘資金的協議草案,送交希臘政府,未公佈草案細節,其中可能包括對希臘養老金與勞工法的改革建議。
2015/06/14:希臘與國際債權人在布魯塞爾的談判失敗。
2015/06/27:歐元區財長會議決定不再對希臘讓步,紓困案在06/30到期後不再展延。
2015/06/28:希臘實施資本管制、銀行暫停營業至7月7日、民眾每日最多從提款機提領60歐元(65美元)。
2015/07/03: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宣布希臘倒債,決定不要求希臘立即還債,但不放棄採取行動的權利。EFSF對希臘放款共1446億歐元。希臘總債務3230億歐元,佔國內生產毛額180%,約占歐元區希臘以外各國總GDP3%。希臘總理呼籲債權人減記30%債務,並對剩餘債務提供20年寬限期。
2015/07/05:希臘舉行公投,決定接不接受歐盟的紓困原則。
之五
對於一個良善、合理的公共計畫,其決策與執行時的麻煩多半來自不怎麼良善、不怎麼合理、但非常有力的反對人士。這類麻煩常常無法依靠理性說服
、甚至利益分配的方式解決;以往大家比的是誰拳頭大、心狠手辣動作快,民主社會則可由公投處理。大家都說台灣已是民主社會,可是大家對於公投又顯得相當畏懼,還没有真正民主啦!(有人會說連總統都一人一票直接民選了,還不民主嗎?)
、甚至利益分配的方式解決;以往大家比的是誰拳頭大、心狠手辣動作快,民主社會則可由公投處理。大家都說台灣已是民主社會,可是大家對於公投又顯得相當畏懼,還没有真正民主啦!(有人會說連總統都一人一票直接民選了,還不民主嗎?)
本文不了解在希臘金融危機中有關各方提案的內容,也不了解希臘政府與民間的財務狀況,所以無法對這個事件提出真正有價值的意見,只能說些膚淺的概念。
看起來在2010/05/03歐元區與IMF宣佈並執行紓困方案之後,2011/10/27歐元區提出第二項紓困方案,要求民間債權人減債之前,所有有力債權人的債權都已獲得清償或清償安排。經過5年,要閃的希臘本國有力人士的資產大概也都安排避險停當了。其他民眾都不會構成大障礙;因為所有大政治家和企業家對於處理散民和散戶都很有辦法的。
對歐元區或歐盟的領袖與精英族群來說,比較困難的是在歐元區內、甚至歐元區外都有不少國家處在債務違約的邊緣,處理希臘問題的法則會影響下一次處理其他國家類似違約事件的法則。這個總利害比較大,在歐盟之外,美國、中共、日本可能都難免要對這個總利害做原則性表態,這裡也需要協調
。看起來歐洲內外強權們對於主要的危機處理原則,可能已在今年5月初以前達成協議–在邏輯上它包括歐元區讓步的底線、不受希臘脫離歐元區與歐盟的威脅、若希臘全然賴債如何團結對付。
。看起來歐洲內外強權們對於主要的危機處理原則,可能已在今年5月初以前達成協議–在邏輯上它包括歐元區讓步的底線、不受希臘脫離歐元區與歐盟的威脅、若希臘全然賴債如何團結對付。
在計算利害同時,處理公共事務有必要堅守道德底線,不然人類社會比野獸叢林還不堪了。
就人類金融社群處理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經驗看,大家有能力迅速標定一旦希臘金融危機變成風暴時其可能漫延的路徑,並疏導或遏阻它,同時盡快使全球金融體系的運作回到比較健康的軌道上來。大家也有能力對希臘危機設計出有道德、合倫理、合事理、可有效執行的解決方案。
之六
在西元前大約800年到前146年這600多年之間,希臘人是人類文明的領航者之一、西方文明的奠基者。許多中國人都知道一點荷馬(約西元前9~前8世紀
)史詩、希臘神話、雅典、斯巴達、城邦共和、奧林匹克運動會(西元前776年首次舉行)、蘇格拉底(西元前470~前399年)、柏拉圖(約西元前427~前347年)、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前322年)、亞歷山大大帝(西元前
356~前323年)…
對於接不接受歐盟的紓困原則,今天(2015/07/05)希臘的公民投票就會有階段性決定;接受會有接受的後續發展歷程,拒絕會有拒絕的後續發展歷程。
一般希臘同胞要有尊嚴的貧窮,一般歐盟同胞希望對希臘無力償債的後果進行損害控管,有些個人與企業可能計劃著要如何在希臘未來可能以股償債、出售國有資產償債、以特許經營權償債…等方案中獲得最大利益。但不管後續的發展歷程如何,希臘同胞都免不了需要進一步節衣縮食、更加艱辛奮鬥才可能在未來重獲光榮。但沉淪又如何?多少個人、企業、國家在燦爛後沉淪了!
從國家的資產負債表看,雖然台灣持有的資產組成內容與希臘很不一樣,但不少負債比例卻頗為相近,各方負責人士應該在這次希臘危機的發展歷程中分工合作觀察些什麼?借鑑學習些什麼?
可以預見台灣在未來幾年至少將發生那些糾紛與混亂,大家努力未雨綢繆,準備化危機為轉機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