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白銀帝國的農業

二十戰爭(十六)–白銀帝國的農業


一、農地所有權集中度

雖然詩經∖小雅∖北山之什〔詩經是西元前544年(春秋時代周景王元年)之前約600年間中國各地的歌謠集錦〕中就有一首歌謠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它顯示了中國在君權時代君王(天子、國王
、皇帝…)擁有、治理一切的概念,但實務上農民耕作的土地仍為其私有,官府不給對價濫權没收的事件不是没有,但非常態。農民私有的土地是可以自由買賣轉讓的,雖偶有禁止自由買賣的情況,亦非常態。

在農業時代絕大多數富人都會擴增田地…,窮人缺錢時若無人願意信用貸款就典當質借、最後賣地賣屋…,大地主與佃農便自然出現了。

除了自然會出現大地主與佃農外,官府不彰正義時也有權貴豪強藉勢藉端侵奪民地的情況。例如南宋理宗時謝方叔(1272年;12511255年位居丞相
)於淳祐6年(1246年)上疏云「…今百姓膏腴皆歸貴勢之家,租米有及百萬石;小民百畝之田,頻年差充保役,官吏誅求百端,不得已則獻其產於巨室
,以規免役。小民田日減而保役不休,大官田日增而保役不及。以此弱之肉強之食,兼井浸盛,民無以遂其生…」,可見一

大家都知道一般小農易窮而大地主比較不易窮。糧食有保存期限,前年豐收
,救不了今年的災欠。每遇農地欠收,就會有小農借錢或被迫賣地;若没有妥善的土地政策,時間久了,農地所有權日益集中、貧富日益懸殊是自然趨勢。若出現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政府無法肆應時,當地農民為了活下去,只要有人帶頭便會集合起義,先搶地主的糧倉與資財,地主們的存糧不夠分再搶官倉。地主階層面對亂賊當然立刻請求平常就關係良好的官方派軍鎮壓,那邊不敵那邊便逃跑或被殺戮。

就農民起義次數的結果統計而言,絕大多數都被鎮壓,被安撫或革命成功的次數不多。由於在戰爭過程中死亡、失蹤的自耕農民與地主不少,故當浪潮平息,農地經過重分配的過程後其所有權集中度會降低、人均持有農地面積會提高;基本上所有戰後仍然健康存活者的日子都比之前好過。

〔號召、組織較大規模農民起義的領袖(將棄耕農民招納為部眾,提供最基本的吃穿住用,發給兵器,進行簡單組訓…)大多是識時務並能勇敢把握機會的王候貴族或將軍(程序上常先隱身幕後),文職官僚與富紳較少,民間知識份子更少。在中國歷史上那麼多開國登基的大小皇帝中,就資訊所及只有劉邦和朱元璋兩人出身市井平民。今天已經發展到民主社會了,有没有不一樣?〕

有研究認為在宋朝自耕農的數量仍超過佃農;到明清時期租佃耕作已經超越自耕,成為農業的主流型態,直到1958年中國大陸推動人民公社後發生新的改變。

富商群體、地主群體與廣大農工百姓間總會發展到貧富過度懸殊的狀態–幾乎是中國每個朝代都無法迴避的、令多數人痛苦而無奈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西方亦然。工業時代有没有不一樣?北歐地區是不是好一點?

二、農地繼承制度

古時候被繼承的標的物一般有國君之位、國君賜封的爵位、宗族或家族祭祀禮儀中的主祭者地位(宗長、族長)、以及財產等,前三項於中外都大多由嫡長子擁有優先繼承權。在農業時代農地通常是最重要的財產;中國在秦朝廢封建行郡縣後,對於財產基本上實施諸子均分制。在諸子均分制中,許多地方對於在家族中依習俗將承擔族長職務(責任較多、較重)的長子和長孫有多分一份的習慣。古時候的歐洲和日本與中國不同,對於財產也基本上實行長子繼承制。

在古代無主可耕地很多的時候,長子繼承制下没有土地繼承權的孩子可以開墾無主土地,不虞生存。但在很難找到無主可耕地的年代,無地農民只能成為佃農或作坊學徒工,若連佃農、作坊學徒工的機會都找不到時社會就不安定了。

在無主可耕地很少而人口成長的年代,諸子均分制使得人均農地面積不斷減少,大地主因為妻妾子孫較多也富不過三代。於二、三代間人均所得就會降到難以糊口的地步,再遇荒年,社會必然動盪。

如果連著幾個豐年,官府的糧倉就滿到堆不下了。問題不在糧倉爆滿或應該立刻增建糧倉,而在古時候糧食無法長久保存。這時皇帝自然就會(比平常多)徵工或僱工大興各種建設,或興兵對外侵略以消耗國內過多的能量。而開工、開戰後往往很難如所預期地完工、終戰。

所以吃不飽會亂,吃太飽也會亂。中國在農業時代社會安定不了一個甲子–
60年,三代內就會發生天災或人禍,或人禍伴隨天災發生。天災與人禍都會減少人口,啟動新的人地關係循環周期。 

財產由嫡長子繼承的制度可以讓某個「實體+名位(像家、爵位、企業
)」在社會中的實力不因主人死亡而分散減弱,繼續保有強大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任何制度在實務面都不像其標題或主題那麼單純,不文不深入討論繼承制度。

三、農業生產

中國的農業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西元前500~前300年左右),隨著鑄鐵冶煉、柔化技術的發明,鐵製農具就逐漸普及,知道施肥;戰國時期各國在不斷爭戰同時也不斷興修水利 [如芍陂春秋時期楚國初建(約西元前598~前591年),位於今安徽省壽縣都江堰戰國時期秦國初建(西元前256~前251年),位於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鄭國渠秦始皇元年(西元前246年)初建,位於今陝西省陘陽縣 ]

在漢武帝末年時已加力推廣代田法(在一畝地裡做三條溝、三條壟,溝和壟的位置每年互換,使土地輪番休耕,自然恢復地力)、耦犁(即二牛杠:一人牽牛、一人掌犁轅調節耕地的深淺、一人扶犁。此後耦犁構造有所改進,出現了活動式犁箭以控制犁地深淺,不再需人掌轅;駛牛技術嫺熟,又可不再需人牽牛)框架犁(使用可調節杆,改變犁片與犁梁之間的距離,可精確調整犁地的深度)、犁(形狀像三足犁,中間放耬斗,裝種子,由牛馬在前面牽引,邊行邊搖,種子隨即撒下)、旋轉風揚機(穀物收割後將殼與桿分離的機器),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部份地區可以一年二獲,地盡其利。

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事物的傳播緩慢,而且鐵器與牛、馬並不便宜,即使考古文物顯示,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之鐵製農器農具已相當精細多樣、運用牛耕,而且普及,但許多地方仍用人拉犂,或使用耒耜(木製農具,類似鍬
、鏟)

〔以上三段摘自本系列七、戰爭(三)–十一世紀(十字軍東征前西歐的社會脈動),當時是為了將歐洲與中國對比而寫〕

西元34世紀之交,由於北方遊牧部族南侵,中國歷史進入後代史家所稱之五胡十六國時期(西元304439年),衣冠南渡、八姓入閩,水準比較高的農業與文明從黃河流域→淮河流域→長江流域→嶺南→珠江流域一路往南發展。歷代多多少少都興修、整修水利與運河,農器農具雖無革命性發展,也持續改良,作物品種亦不斷增加。

(歐洲也在47世紀間發生蠻族入侵與民族大遷徙)

A. 在農地農器農具方面:

扣掉元朝,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清朝之前,在今天中國的疆域內,農業區域與放(游)牧區域有分立並對峙的政權。在農業區域有以飼養(軍用、驛用)馬匹為主(也包括牛、羊)的國營牧業,和以飼養耕牛(商品)為主的民營(多為地主經營)畜牧業;廣大農民則將飼養家禽家畜做為副業。

國營牧業在唐朝末葉衰落。宋朝則没有尚武風氣,基本上没有像樣的騎兵,無法與北方部族的軍隊對陣,只能守城;岳家軍之出現是異數。

唐朝出現曲轅犁、筒車(有記載稱翻車或龍骨水車於三國時發明),宋朝出現缺牛地區用的踏犁、開荒銐刀…等改進較大的農具。宋朝時因為人口增加
,人口集居地區已少有無主易耕地,故精耕程度提高,開發較多梯田(山區
)、淤田(河水沖積形成)、沙田(海邊沙淤地)、架田(在湖上架木排,上面鋪泥成地)…。

元朝打破了以往國馬牧於北方、無飼於南的習界,在全國水草豐美之軍事要地駐軍,同時放牧馬群,對漢人傳統的農業造成干擾。約當元仁宗(13111320)之世,有署名東平布衣趙天麟者,在其所著的太平金鏡中提到「
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孳畜」,可見一斑。

元末由於連年戰爭、通貨膨脹,經濟處於崩潰狀態,明太祖建國後與民休養生息、鼓勵墾荒,軍屯面積占全國耕地近十分之一,商屯也相當盛行。有研究者計算明太祖大約用了26年,使全國農業耕地與產量回復並超越宋、元兩朝之鼎盛時期。

明清兩朝在農具農器方面並無重要創新。

在滿清征服蒙古、入主中國後結束了數千年來東亞大陸(不計俄羅斯部份)農業區政權與放(游)牧區政權對峙的格局。(現在已無傳統意義的游牧區)

清初的圈地、投充、逃人
(許多人將屠城、剃髮、圈地、投充、逃人稱為清初五大惡政)

明朝末年由於遭遇小冰河期氣候,饑荒連年、民不聊生、變亂峰起,加上明清交戰,死亡甚眾,人口大減,各處無主荒地劇增。〔歐洲在同時期也因為氣候因素導致農牧困難、國家稅收嚴重不足、變亂與戰爭不斷、人口大減(16181648的三十年戰爭約當明末崇禎前後)〕

清朝於入關初期為統治需要,必需在京畿與全國各重地佈置、安養來自關外的滿族軍民,也需要賞賜勳臣、照顧皇親國戚,故於順治元年1644
)、2年、4年三次為此下令圈地。雖規定應圈無主荒地,也給土地被占的漢人撥補(以圈外其他無主田地補償),但這種事不可能進行得很溫柔,撥補也經常因各種因素落空。旗人擕繩跑馬圈占旗田後誰來耕作呢當然是漢人投充了,地主則安坐收租。許多被威逼投充者或受不了虐待的投充者(投充者不僅為佃,還為傭役)會逃跑,清政府便立逃人法,於兵部設督捕衙門捕捉逃人,斬窩主,窩主之鄰右、十家長、百家長與地方官俱為連坐,逃亡三次者處絞;順治6年放寬為隱匿逃人者免死,流徙。照規定旗田、皇室族田與官莊不得買賣,但這種規定不消多久便成具文;而且官田的產量大不如私田,衍生不少問題。

圈地使許多農民的土地廬舍被強奪、撥補落空而成為流民。順治10豪雨成災,清世祖實錄中記載「…直隸被水諸處,萬民流離,扶老攜幼,就食山東。但逃人法嚴,不敢收留,流民啼號轉徙…」。魏裔介〔萬曆44年~清康熙25年(16161686年);官至吏部漢尚書、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雍正時入祀賢良祠,乾隆元年追諡文毅〕也在流民急宜拯救並請發賑疏中描述自連歳以來水災頻仍,直隸河北山東被患尤甚。蓋直北四府當圈占之餘民,已無田無家,不過傭作旗下,苟延衣食。今水患之後,不惟地土漂没,並廬舍亦隨流而去。下有地者且嗷嗷待哺,是以窮民益無以為命…流民南竄,有父母夫妻同日縊死者、有先投兒女於河而後自投者、有得錢數百賣其子女者、有刮樹皮抉草根而食者、至於僵仆路旁為烏鳶豺狼食者又不知其幾何矣;且京城內外鵠面鳩形、比肩接踵,雖皇上有粥場賑濟,尚且不能周徧,何況直隸山東河朔之間,既無粥場賑濟伏望垂念饑寒赤子,流離泥塗,死在旦夕…」。

清初一連出了幾位好皇帝,終能率領治國班子逐步解決問題,穩定並恢復了經濟與社會的正向發展。

雖然清初即鼓勵墾荒興屯、減免賦稅、放寬手工業經營限制,但由於明末人口與農業傷損甚巨、清初旗田的生產效率不高、對異族統治抗爭較多,自1644年入關遷都北京,到1681年三藩亂平,1683年滅明鄭、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後政局才全面穩定等原因,有研究者計算清朝用了六、七十年,到康熙後期〔康熙於康熙61年(1722年)駕崩〕社會才初步出現繁榮局面。

康熙皇帝時大力修治黃河與淮河,使水患減少;整治北京永定河,使舊河兩岸的斥鹵鹽鹼地變為膏腴良田;雍正皇帝時修築江浙海塘;中葉以後則多在各地從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着力於新疆、青海、海南、台灣、東北等邊疆地區之開墾,大量增加全國耕地面積,可以說疆域全面開發,但牧地快速減少,森林資源遭到比前朝更嚴重的破壞,農、林、牧業理想環境生態的比例失衡。

陂塘與堤塘水田

漢代已在漢水、汝水、淮河流域開鑿大量陂塘蓄水灌溉並蓄養魚類。唐、宋出現在高田鑿池蓄水種稻,堤上植桑繫牛的農地利用型態。明清時代則於南方低窪地區出現在低窪地挖池,堆土為堤(基);池中養魚、堤上植桑(或果、蔗、稻等作物),桑葉飼蠶、蠶屎飼魚、池泥肥桑,循環相濟的土地利用型態。甚至有將最窪處鑿為魚池,次窪處種植菰、荸薺、菱、芡等水生植物或開成菜畦,池上架籠舍養鴨、豬等禽畜,外圍築高塍或堤
,堤上種植桑、果、蔗、稻等作物之更多層次的土地集約利用方式。

B. 在農藝與農作物方面:

中國古代以粟、黍(黍稷)為主要糧食作物,大豆、麻、高粱其次,稻(有研究表示在浙江河姆渡文化中發現世界最早的稻作栽培)並不普遍,屬於珍貴食物。麥則由中亞傳入,其種植比稻稍晚。(大麻的主要用途很快轉變為析製纖維、種麻子用來搗治作燭)

漢代還自西域引進了胡麻(芝麻)、紅藍花,和中國原生的蕪菁籽、大麻籽
、荏等成為油料作物。

稻、麥的重要性從漢代開始逐漸增加,到唐代成為首、次要糧食作物,迄今未變。

在先秦典籍中最常出現的水果有桃、李、棗、栗,其次有梨、梅、杏、榛、柿、瓜、山楂、桑椹,其它如杞、花紅、櫻桃也偶而會出現。春秋戰國的記載中有淮河以南的橘、柚、柑、橙。到漢朝已常提及原產於更南方之枇杷、荔枝、龍眼、林檎(又稱花紅)、枇杷、楊梅、橄欖,並自西方引進葡萄(
早期作蒲桃)、胡桃、石榴(或做安石榴)、柰、哈密瓜等品項

秦漢至魏晋,農業以耕、耙、耢、壓、鋤的旱地耕作技術體系為主,唐宋時期因為政經主流逐漸南移,逐漸以耕、耙、耖、耘、蕩的水田耕作技術體系為主。

唐代白糖與茶葉的產量增加。安史之亂(755763年)後江淮一帶成為重要糧食產區,唐德宗貞元9年(793年)起還將南方盛產的茶葉分等定價收稅。園藝與藥材等經濟作物在唐代也有較大發展。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從占城(今越南中部)引進耐旱早熟的稻種,稱為占城稻;大力推廣南方雙季稻與北方二年三熟制,稻麥複種區域也在江南進一步擴展,太湖地區蘇州、湖州、常州(蘇常)一帶稻米產量居全國之冠。棉花和甘蔗的種植已普及,糖成為大眾食品。

宋朝時期大家普遍收集城市的糞便、垃圾以及河泥等運到田地作為肥料,城市被納入農業生產系統中。

元朝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已取代絲麻成為國人首要的衣服原料。

明朝時番薯、南瓜、蠶豆、土豆、玉米等美洲高產作物以及菸草陸續傳入,可於土壤較貧瘠地區種植的蕃薯和玉米使中國人口增加快速。明朝中後期時
,中國主要的米糧產地已自太湖地區移轉到湖北湖南(湖廣)一帶。

清朝時高複種土地面積大量增加,許多地區發展成二年三熟制,若干地區一年可三熟。有研究估計清代時畝產量達到374市斤市畝,比漢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加11.9%,比明代增加8%。清代所編著農書數量為之前所有朝代總和的2.09倍。

許多原先不適種植的地形與地區也被開發耕作,像在較乾旱的高原種植玉米與甘藷、在更崎嶇的山地種馬鈴薯、河川沿岸的沙地則種花生。

經濟作物像棉花、菸草、甘蔗、桑樹等的種植面積也更加擴大,油料大豆
)、糖料、園藝生產都很興盛,各地區不同專業農產品的交流促進了商品經濟進一步的發展。

明清時期肥料種類增多,家畜家禽的糞便亦用作肥料,幾乎生活和農業生產的廢棄物都被用作肥料,尤其餅肥(糞便等肥料經過日晒乾燥後做成餅狀以利存放與運輸)被廣泛製用。

由於精耕,當時中國的單位農地面積產量可能是全球最高的。清乾隆58
1793)來華的英國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特使團成員巴羅(Sir John Barrow, 1st Baronet17641848回國後於1804年出版Travels in China2007年中譯本書名我看乾隆盛世,還有其他譯本)曾估計中國麥子收獲率為151(種下一斤麥子可以收獲15斤),在歐洲糧食收獲率居首位的英國,其麥子收獲率為101。法國漢學家謝和耐(Jacques Gernet1921~;法蘭西文學院院士)認為18世紀清代農業看來是近代農業科學出現以前歷史上最科學和最發達者。但由於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小,從每戶產量看,16世紀時中國每戶農產量可能不到英國一半,18世紀上半葉可能不到三分之一〔侯建新(1951
)–中世紀晚期中英農業發展趨向的比較:英國在1314世紀每戶年均產小麥2,369斤、1516世紀每戶5,520公斤,中國在明代13681644)每戶年均產稻米2,173公斤18世紀上半葉英國每戶6.5噸、中國2噸不到〕。如果侯先生的估計接近事實,這表示中國的人均所得在14世紀之前可能已經低於英國。

四、農民的副業

古農業為夫婦並作,漢代推動農戶耕織結合,出現男耕女織的分工。東漢建安9年(西元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兼任冀州牧後頒布收田租令,規定每年每畝田交粟4斤為田租、每戶交絹2匹棉2斤為戶調,可見當時耕織結合的情況。即使基本上男子負責田間工作,但從歷代中國各地描述農村生活的記載中,可以見到中國農村婦女大多會下田工作。

飼養豬、雞、鴨、鵝等家禽家畜也是中國非常普及的農家副業,還有家屋附近若還有小空地時的(蔬菜)圃(果樹)園也是;自用之餘就到市集販售。

在市鎮附近的農家有機會為各類作坊做些零組配件的組合等小加工工作。到了明清時期若干江南市鎮(蘇州最盛)棉布商字號與絲織品帳房乎全都放料給近郊許多農家(也包括若干作坊)紡織棉布絲綢,成為當地農家重要的收入來源。

由於人均耕地面積小,中國農民為生活所迫,幾無餘暇。

放養肉牛、肉羊需要牧草地,飼養周期長達一年左右。中國在人口迅速增加後,平原地區與緩坡地區都被開發為農田。尤其在一年二熟、二年三熟與稻麥複種地區,放牧、圈牧(需要飼料)牛羊都是不划算的。於是基本上僅在陡峻的山坡或不適耕作之地區才有林地或牧場。

由於中國人均耕地小,農民在自用、繳交地租賦稅後寬餘不多,還常有歉收年份,所以農民很難累積資本從事其他生意。一般說來能給聰明子孫讀書的時間與金錢,子孫考中秀才、舉人、進士後當官,進入統治階級,是農家光宗耀祖、翻身的唯一機會;中國的科舉制度尚稱公平。經商在理論上雖然也是出路,但早期農業社會中的商業機會不多、有重農抑商的價值觀念、農家少有商業資本、經商風險比讀書高…,使得好「生意子」比讀書子還難生養。

中國農民的生產在養活全國人口後的剩餘都以地租賦稅的形式集中到地主和皇室手裡,地主和皇帝如何運用這些剩餘是國家將如何發展的關鍵。從歷史看,能為社稷着想,好好運用這些剩餘的地主和皇帝不多,大部份都用於奢侈性消費,清朝後期尤其如此。

-------------------------------------------------------------------

附錄1792年馬戛爾尼訪華特使團對中國農業與農民生活的觀察

英國在發展海外殖民地並發生工業革命後,非常希望開拓中國市場,但中國並不對外開放。於是英國政府在東印度公司建議下,由該公司負擔全部旅費
,於1792年以向乾隆皇帝祝賀80壽誕(照中國算法,1792乾隆已82歲)為名,派遣以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為首的特使團訪問中國,希望與皇帝直接面談通商議題。中國也以高規格接待特使團,皇帝賜宴時英國代表的座位在皇帝左手邊–最尊貴的客位。(到熱河覲見皇帝的外國團體不只英國
,朝廷還特別編排了一齣名為四海昇平昆劇在賜宴時演出,但特使團員很努力也看不懂劇情)

特使團特命全權大使馬戛爾尼17371806;出身蘇格蘭貴族家庭,
1759年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1592年成立)法律系畢業後入倫敦天普爾(Temple, London;當時倫敦有4Inns of Court,最早的一所於1388年即出現在年鑑中,均為自足的小區,提供律師專業的生活與研習環境,所有執業律師必需入住其一)進修,1764年擔任全權特使出使俄國,1768年任愛爾蘭下議院議員,1775年任英屬西印度(加勒比群島)總督,1780年被選任為英國國會議員,1781年任印度馬德拉斯(Madras,今名Chennai)總督,1785年婉拒印度總督(當時實際上由英屬東印度公司治理)的提名返英…〕
副使司當東Sir George Leonard Staunton17371801;出生於愛爾蘭
1758年獲the Jesuit College, Toulouse, France醫學博士,再入法國Medical School of Montpelier1220年在原阿拉伯醫學校基礎上建成為綜合醫學院
1289年再改制擴大為綜合大學。其醫學院在中世紀居歐洲領導地位,目前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醫學院)研習。他先在英屬西印度群島從醫,1779
年轉任格瑞納達Grenada檢查長,1784年隨同馬戛爾尼在馬德拉斯
Tipu Sultan議訂和平條約,1787年入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790年獲英國
Oxford University法學博士…〕
隨員80餘人,包括天文學家、數學家、醫生、畫家、機械專家、制圖家、
植物學家、航海家…與僕從
衛兵95(可以演示軍陣與武器操作)
禮品有最進步的天體運行儀能轉動手搖把模仿演示太陽系星球的運動
包括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繞太陽公轉,太陽、地球自轉
,以及月球繞地球、木星4顆衛星、土星5顆衛星繞轉其主星的情況,在熱河行宮安裝時花了16)、地球儀(顯示北極圈、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南極圈、各大洲主要地形、海洋、大嶼、主要國家及其首都、海運航線)、君主號戰艦(裝有110火炮,為當時英國最大的戰艦)模型、車輛模型、榴彈炮、迫擊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可載人升空的熱氣球、鐘錶、望遠鏡、毯氈織物、繪畫等,總計19宗、590餘件,用以顯示英國先進的科技與文明,並希望激起中國人採購的意願。

特使團船隊包括英國海軍提供的獅子號軍艦Lion48m長、橫樑13.56m
、吃水深6.05m1,378 tons bm、有4型共64門火炮)、東印度公司Hindustan號貨船(長48.8m橫樑12.9m、吃水5.2m1,248 tons bm)、以及較小的2桅供應船Jackal號。船隊在停靠今雅加達時購買法國雙桅船
Clarence號來替代因風暴受損維修的Jackal

特使團於1792/09/26自英國Portsmouth港出發,1793/06/19抵澳門,再經海路於杭洲灣外舟山島定海道頭港稍停後,於1793/08/11在天津大沽口登岸08/21抵北京,09/02離北京前往承德行宮,於1793/09/14覲見乾隆帝後於09/21回到北京。

特使團於1793/10/07離開北京,乾隆派蒙古籍軍機大臣松筠〔17521835;乾隆481783年)內閣學士兼副都統,1785年任欽差庫倫辦事大臣治俄羅斯貿易事,1792年召還京,授御前侍衛、內務府大臣、軍機大臣〕伴送,搭船沿京杭大運河、贛江、北江(中間兩次陸路連接),於1973/12/19抵達廣州城,1794年元旦後在澳門停留了一段時間,遣人查看澳門與香港間的島嶼,於1794/03/17離開中國,1794/09/06回到英國Portsmouth軍港。(有些資訊對於日期有不同記載,但前後出入不大,本文未考據)

雖然特使團成員於抵達廣州前未被允許在沿途進城參訪,但有機會在船上看到兩岸景色(運河與贛江、北江不寬濶),並與伴行中國官員較深入交談。特使團返國後,成員以日記等形式出版了5本旅行見聞。由於這是中歐間首次大規模的正式外交訪問,之後各國學者對之有很多研究與評述,甚至出版巨著。本文依據若干研究摘錄特使團成員對中國農業與農民生活的觀察,當本系列省視歐洲在18世紀前後之發展,並與同時期之中國對比時,還會引述特使團成員對中國各方面之觀察。

英國一位很著名的農業、經濟、社會專家亞瑟·Arthur Yang1741
1820)在特使團行前把一份農業調查表交給馬戛爾尼,內容包括耕地面積及其變化、土地租約情況、用什麼工具耕種、如何拉犁、如何引水灌溉、如何施肥、如何脫穀、作物產量、單位耕地收成量、如何改良土壤、種何種桑樹養蠶、如何飼養綿羊、綿羊一年剪幾次毛、規定價格會否造成缺糧、專制政權能否促進農業發展…等問題。

(就英國特使團成員與隨員的學經歷、所備置的禮品與準備在中國展示的項目,可見英國為這次出訪準備完善、所費不貲,想與中國最高階層就各方面充份溝通,求取貿易利益。據記載特使團行前費了很大勁才從那不勒斯的漢學研究院(the Collegium Sinicum in Naples)找到二位通拉丁文但不通英文的華人天主教士(中國有幾位1213歲兒童隨自中國返之義籍傳教士到義大利進教會學校學習)擔任譯員,其中一位在抵達澳門後因擔心工作安全而離去。中方則有法、義等籍懂拉丁文的傳教士擔任翻譯,但特使團中僅二、三位成員通拉丁文。因此中、英雙方的溝通連信、達都有問題;同時特使團在中國不能自由活動,因此無法完成那份農業調查表。不曉得中英雙方為何不請皇帝特許在廣州聘請幾位通中、英語的高水準譯員,致使這次高成本外交接觸的效果很差。本文認為中方基於某些原因,根本就不準備與英方進行全面而有深度的會議

通過沿途所見以及與陪同官員交談,特使團幾位成員對中國農業方面有如下記錄:
–土地乾旱區的小麥長勢良好。種子(不用手)由播種機(英國不久前才試用,可以大量減少種子的浪費)撒在整齊的壟溝內;一位特使團成員估計中國用播種機節省下來的種子可以養活全英人口。
中國人仍在食用馬可波羅500年前所敘述的饅頭和麵條,没有製作歐式麵包。
–農民似乎都在為自己努力,有小地主(自耕農)的喜悅;没有看到英國那種貪婪的大地主。(本文按:這麼基本的問題特使團成員居然没有問到真相有些怪異
村中房屋的牆壁用經過太陽曬乾的土坯或抹上粘土的柳枝砌成,再以一層厚高粱秸結成的籬笆圍擋避寒。屋頂用稻草或帶土的草皮覆蓋。用隔扇分隔房間,上面掛著畫有神像或寫著格言的屏聯。
每間茅屋前都有一個小菜園和小飼養場。人們飼養豬和家禽,特別是鴨子
。大家把醃過的鴨子曬乾後送到大城市的市場中出售,自己則很少吃到。
在中國,養鴨小女孩和歐洲傳統的牧羊女一樣普遍。在往南一些地方看到數百隻鴨子擠在一條船上,牠們聽從哨聲:響第一聲哨,牠們便跳入水中,再爬到岸上;響第二聲哨,牠們又回到船上。
坐在家門口用紡車紡棉或在田裡收割的村婦都長得粗獷,身體裹在寬大的長袍與長褲裡,難與男人區別。
富人與地位顯赫者把比較漂亮的14歲女孩都買走,使得下層社會少有美女
–越往南走人口密度越高,婦女和男人一樣在地裡幹活。中國人没有星期日
,很少有停工的節假日,不間斷地勞動。新年連著很少幾天是民眾僅有的節日,最窮的農民也讓自己和家人穿上新衣,去親戚家裡串門。
皇帝利用新年舉行親耕典禮。百姓在這天大吃大喝,用犀牛角制成的酒杯互相為健康乾杯。
陪同的中國官員承認冬天經常有冬衣不足的窮人凍死;他們家裡没有爐灶
,有時在屋裡生個火盆,但散發出的暖氣持續不了多久。
–與隆河(Rhone)、泰晤士河(Thames)相比,從航行在大運河中的船上看,景色十分單調。從未見過一條河流如此蜿蜒曲折。
–有一望無際的棉花地,棉田附近種有靛青植物,用來染棉布;老百姓都穿著藍布衣服。由於大部份中國人都穿布衣,中國的棉花產量不敷需要,要從孟買進口,它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重要的官貿項目,換取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銷往歐洲。
–中國人愛算命、有賭博的惡習。
–種植稻米的古老方法一成未變。泛濫的河水使土地積沉河泥,人們用粘土作埂把一小塊地圍起來,在上面耕、耙,再把先泡在肥料裡的種子播到地裡
,利用溝渠灌溉田地,幾天後秧苗就長出水面。再把秧苗連根拔起,掐去頂上的葉片,插到犁溝裡;最後用水將田地淹没,當稻子即將成熟時水就消失了。6月初收早稻,人們用鋸齒形的鐮刀割稻;一人用扁擔將兩捆稻子挑到打穀場,用連枷或用牲口踩踏脫粒。早稻收割後便準備再次播種,晚稻在1011月收割。
–這些土地同樣適宜種甘蔗。中國農民收完兩次稻或一次甘蔗便滿足了,來年春天再重新耕種。在這期間還插種一次蔬菜,永遠不讓土地空閒
–稻米是一種嬌嫩的穀物。一場旱災便會使秧苗夭折,一場水災會使接近成熟的稻子遭受重大損失。與其他穀類相較,鳥類和蝗蟲偏愛稻粒。
–皇帝在旱災時禁食祈雨。
–所有的荒地都屬於皇帝。只需向管轄該地的官員表示想在荒地上種莊稼,就成為這塊荒地的所有者。但荒地已不多了。
–中國不會有一塊土地供那些游手好閒的老爺用來打獵。
–人們捕鶿(一種形似鴉而羽毛褐黑的鳥,喉白、嘴長、善潛水捕魚),再訓練鸕鶿捕魚。湖面上有數千條小船或簡單的木筏,每條船上站著一個人和幾隻捕魚鳥,最多有12隻;隨著主人一聲信號,他們便扎入水中,很快就嘴裡叼著一條大魚飛回船上;如果魚太重,另一隻鳥便會前去相助。小船十分輕盈,可以扛在肩上走。這種捕魚方法十分有效,所以擁有一隻鶿得向皇上繳不少稅。
–還看到一種捕魚方法:在船邊安裝一塊上漆木板,和水面成45度角。當月亮掛上天際時,轉動小船使月光照射在木板上,好似波動的水面,上當的魚兒跳上木板,漁夫便用繩拉起木板,將魚扔進船內。
–中國只有種植没有畜牧業。没有一塊好地用來種草,絲毫不想改進牛馬的品種,不曉得可以從中得到很大好處。
–中國人在沼澤地把一層土舖在飄浮於水面的竹筏上,然後在土上種植蔬菜
。他們也能在船上填了土的箱子裡種菜,甚至在不斷保持濕潤的絨布上種菜籽。
–在蘇州看到運河兩岸桑林圍繞的大村莊,桑葉已經被摘掉。聽說種桑樹的人不養蠶,他們把桑葉賣給養蠶的城市居民。絲綢技術是國家機密,出賣這機密者會被處死。
–看見甘蔗地和一些榨甘蔗的小磨坊。有幾座建造在水很淺的河裡,用水力驅動磨。(之前特使團成員對於在不缺風不缺水的中國沒有看到用風力水力驅動的磨坊覺得奇怪)
–據中國船員說鄱陽湖裡的大浪像海浪一樣危險,湖邊是漁民的草房。窮苦的漁民以打魚或在浮動竹籬上種植蔬菜為生。每家都有自己的一塊地段,將捕獲或飼養的魚醃好後賣到全國。
–在浙贛交界處走了一天陸路。山谷裡種滿了稻子和蔬菜。沿途每寸土地都被精耕細作,地裡施足了肥,山坡修成梯田,一年至少兩熟,常常是三熟。
–看到人們踩水車,把水汲上來灌溉稻田或梯田。
–中國農民把人的糞尿視為珍貴的肥料。路邊有半埋在土中的糞缸供行人大小便使用;有人掏糞池,把糞便收集起來當肥料。老人、婦女和小孩背一個筐,手裡拿一個木耙不斷找拾糞便。人們在這種底肥中摻入其它垃圾使其更肥。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糞缸,當它滿了時就拿它去換蔬菜和水果,毫不浪費
。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用這種方法積肥應該有很大害處,但為保存這種液體黃金,就顧不得其他了。
–在糞便中摻些土,攪拌後製成餅狀,在太陽下晒乾,就容易保存並運輸到較遠的地方去。
–在江西省經常看到婦女像拉車的牲口一樣把犁架在身上,丈夫一手扶著妻子拉的犁,一手撒種。(可以免除天足婦女將來在田間和家裡幹粗活的勞苦
、將來比較有機會嫁入有錢人家…–這種期望也許可以安慰小女孩在纏足時的痛苦)
–在江西,土地以357年為期出租,土地收益由地主和僱農平分。農業稅為土地總收益的百分之十,由地主繳交。僱農要服強制性勞役,違者罰款。
–因為做飯需要燃料,木材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就像他們吃的大米或麵條一樣珍貴。亂砍亂伐破壞了森林,造成嚴重後果。中國百姓世世代代反復說「
小的把錢都還了柴米店」,為什麼不用煤呢?
–特使團成員對於用手工而不是用機器採煤感到驚訝。但使用機器會在已經過剩的勞動力中增加更多的失業者。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