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國際金融投機業者在台灣市場營利模式之二

                                                                                                                    企業經營、經濟發展

2021/6/15夜初稿、之後修改增補至6/20 

             三大法人台股期貨未平倉口數                                                                                

 

總計未平倉口數=外資+投信+自營商;指數為台股加權指數;未平倉口數來源:台灣証券交易所;4/215/196/16是台指期與月選擇權結算日;觀察期間如此短,是因為没有時間向証交所購買歷史數據。

最高點為4/29、之後的最低點為5/12、最右邊為6/18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到,在觀察期間: 

一、台股加權指數在一個大箱型中行走,而外資總體在台股期貨市場是持續佈空單的,空單未平倉口數最低時是5/1715,353口。似乎外資期貨空單水位超過3萬口時,台股現貨下跌機率會大增。

二、自營商的未平倉多單口數在最多6/1025,478口,與最少6/1619,812口之間變動,變動幅度不大;在6/16開盤前這些多單是全數賺錢的。本文不猜測其變動幅度不大的原因,亦不討論。

三、本文猜測外資4/06的淨空單口數會有若干部份在台指期進行拉回波動時伺機至少不虧回補,類似操作會使淨空單的價位分佈逐漸上移,基本上愈接近今日愈多。

四、假設外資在現貨市場做多時,以空台指期避險;同時在拉抬台指期時向上吃掉自己相當部份預掛的空單以誘多,是盤口(揭示成交價與其上下各5檔掛單數量)拉抬技巧之一;。不管淨空單的原因為何、用什麼帳戶操控空單,超額淨空單口數得在每月台指期結算前或結算時處理掉,否則買進的多頭現貨還没有「實現」獲利,台指期空單在結算時就先大虧。(什麼是超額?)

五、可在結算前用轉倉到下月或更遠期的方式處理留倉空單,手續費與交易稅可視同趨近零。但超額空單最終還是得平倉的。

六、明天(6/16)是6月份台指期和月選擇權結算日,有心人士可以觀察、研判外資如何處理這31,269口留倉淨空單。

七、通常外資,尤其是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持續操作的大外資,其全球性調度與操作能力,理論上可以讓他們以月為操作的周期單位,在股(現貨)、期、權、債、匯市場因協作而全賺。(通常,並非百分之百,也有破產的) 

大家都知道股票價格隨著供需雙方之交易會起伏波動,概略以較長期格局,觀察某版技術分析台股加權指數月K線記錄,自其有記錄的1971/1起訖今,都持續上漲。其間能超過2年不發生自波段高點下跌超過15.8%的,50多年(迄今604個月)來有1971/81974/11985/81987/102012/62015/72015/82018/104個區間,合計130個月。1987/5-7月下跌15.8% 

從很長期看,台灣股票加權指數是一直上漲的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1961/10/23成立,辜振甫先生擔任第一任董事長,1962/2/9開業,首批以已民營的台泥、台紙、農林、工礦4家公司的股票公開上市。 

在本文目前觀察到的期間內,台灣股票加權指數最低點是19713月的116.48點,最高點是20214月的17,709.23點。


台灣証券市場的商品不算少 

大家知道在台灣証券市場中有不同股票(個股、台灣50、正反向ETF…)、期貨(台股、台股加權指數、ETF、匯率…)、權証(股票、指數、ETF…)、債券…,適合外資這類部位較大者進行投資、投機或協作佈局的商品不算少。要了解外資與國資很大戶在台灣金融市場的投資和投機行為,當然越全面越接近真實,外行人因為對金融外行,所以看法很狹隘片面,很接近瞎猜。


外資總體在台灣市場有長期持有淨多單的時候 

大家知道外資並非只有1人或1家,有不少人不少家,為方便討論,本文將外資行為化約為1個總體。 

網路上有前輩研究文章說,外資總體也有在台灣股價加權指數不含除權息下跌約17%前後,持有近4萬口多單的期間。


利人利己、利己利人、與損人利己 

不斷追求真相、了解萬事萬物運行的道理∕法則,是科學工作的起始,了解道理之後才好運用這些道理來改善人類的生活。 

滿足人類各種需求以改善人類生活,是企業家們營利活動的起始。阻止大家了解真相,或本身應了解能了解卻故意不進行了解真相工作的動機,往往是為了利己而損人。當損人利己行為成為社會活動的主流時,社會是什麼氣氛?會如何發展?

在金融業界從事實務與學術研究的專家們最了解金融活動的真相。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地區在發展金融能力方面是後進者,先進國家金融界是我們的啟蒙者和導師,他們在海峽兩岸的活動對提高我們的經濟成長率頗有幫助。但不宜迴避他們在台灣証券市場之營利活動對我們產生的壞處,當然只訴說他們在台灣証券市場營利活動的壞處是偏頗的。

我們中央銀行前陣子不是第一次說近年國際短期資本大量且頻繁移動,已取代國際貿易或經濟基本面,成短期左右匯率變動主要因素。在世界各國因為新冠疫情而降低各種活動的強度時,台灣反而提高了外銷活動的強度,自然會使台幣升值,進而使國外資金進入台灣賺取匯差。 

和其他產業相比,金融界是玩錢的,資金是他們最主要的生財工具,除非實在没辦法,自然不會讓生財工具閒置。即使有些非金融專業人士的資金進入台灣,只以停泊方式賺取匯差,金融專業人士也會想方設法運用這些停泊資金的。 

台灣証券與期貨交易所不難用「以代碼取代實名」的方式,開放研究單位進行各類證券交易獲利集中度研究。剛說過了解真相是改善社會福祉的起點,不必擔心各類金融與証券業者的生存能力,萬一必要時就由政府代表全民濟助他們一下,以前不是没有濟助過。 

有報導2021/4/16下午美國聯準會決議不變動貨幣政策,但利率點陣圖顯示多數委員預估2023年底前將升息2。這表示於2023年底前美元升值的機率增加,由於通常股市、匯市、金市對這類消息的反應都比較激動,外行人再瞎猜一下,於是近期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等若干金融商品價格至少短期階段性下跌的機率可能大為提高。 

 

後記 

所以急著插入本篇文字,還是因為時機關係。包括本篇,本部落格近日2篇猜測國際金融投機業者在台灣証券市場營利模式的文字,在匆忙間,也因為自己對金融市場的了解很少,標題取得很不好、內容也不好,不好就不好了吧,外行是充不了內行的。所以寫這2篇文字,是為了做為在未來討論所得分配問題的基礎之一。 

本部落格讀者極少,若有朋友碰巧看到近日這2篇文字,千萬不要誤認外行人有點懂金融投資;事實上外行人在股票市場中,迄今一直是持續慘賠者,孝敬給主力集團們不少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