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觀點
2022/11/27
楔子
一個大漢在没旁人時搶劫小孩,不須出聲恐嚇,直接動手,3秒完事,無後遺症。有旁人時在打架或打仗前總要先講點道理,所以初擬省思或說討論這個題目的大綱如下,篇幅最大的是B.3。
A. 人類發展的縮時掠影
□A.1 人性
□A.2 人類之間合作與競爭的動態均衡
□A.3 人類的公共事務與政府性質的變遷
□A.4 簡單對比中國與歐洲兩地人民的發展
□A.5 人類世界二戰之後的雅爾達體系
□A.6 中國進入興衰循環的上升階段
□A.7 人類2個主要集團的競爭
□A.8 人類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B. 台灣防衛作戰概念大綱
□B.1 台灣同胞抵抗或不抵抗武力侵略
□B.2 各國同胞援助或不援助台灣抵抗武力侵略
□B.3 「台灣防衛作戰概念大綱」部份掠影
從體驗的角度看,台灣大約於1930~1960年之間出生的同胞,有機緣經歷人類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通訊經濟發達社會的轉型+政治體制從獨裁專制→良性威權→民主的轉型,在人類歷史中應屬罕見。
這2個過程在歐洲若從英國1215/6/15簽訂大憲章那一代人起算,歷經近800年,其間紛爭戰亂不斷,流了很多血。不知道俄羅斯算不算已經完成轉型?從某個角度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家比較幸運。
如果没有「親身體驗」這2個轉型過程,在思考人類的變遷時,外行人就無法多少減少一點點猜測或推測的成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