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人性

 台灣抵抗武力侵略的是非、意義、方法(二)

2022/12/13 

人的出生

很簡化說,經過歷代科學家們持續追根究底研究,他們目前認為女性的卵子(含有一條染色體的單倍體雌性配子與男性的精子(含有1條染色體的單倍體雄性配子)融合後成為一個單細胞二倍體合子體細胞(含有來自雌性和雄性配子的2條染色體)→合子體細胞持續分裂、分化形成多細胞多器官的胚胎→胚胎在母親子宮內持續發育成胎兒→胎兒離開母體出生。 

◆科學研究持續追根究底,往更細微、更原始的方向發展,已經觀察到上述細胞變化的過程,但仍然不知道產生上述變化的道理或說更原始的因果機制。換句話說,在這個層次還只是知其然,或似乎知其然,仍不知其所以然,真是學海無涯、雲深不知處。◆科學研究也會向巨觀、總合等方向發展。 

人出生後被觀察到的先天表徵

身體變化:

  性別

(從父母生、孕生後代)、長大、強、弱、病、老、死

先天慾望:

求生(畏死)、求樂(避痛苦)

求食、性交、求勝(比對手強)、求知、愛(恨)、占有(排斥)、…

外行人不知道求生是否包含求食?求樂是否包含性交、求勝、求知、愛、占有?占有是否從愛衍生?也就是外行人不清楚各種慾望之間的關係。 

先天能力:

思想、活動(運用身體內部與外顯器官、運用身外人事物)、記憶

競爭、合作

  或許活動包含思想;或許可視活動的內容包含競爭、合作等等等;或許合作由求勝衍生。 

「表徵」意指人類視力能看到、或感官能感知(風、溫度…)的現象。人類早就知道存在許多人類感官覺察不到的事物與現象,譬如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微小物質現象、可見光不可見光、用高倍數望遠鏡才能看到存在於太空中的物質現象等等等。

由於遺傳等等我們不知道的因素,人類個體的先天表徵不一樣,但可說大體類似或大同小異,所以稱這個族群為人類。 

----------------------------------

 說明一:有些中文名詞連結到Wikipedia英文條目,而没有連結到維基百科中文條目,是覺得英文條目講得比較清楚。可以點選翻譯選項自動將英文譯成中文,對英文很破的我來說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只是它譯得不好甚至譯錯的機率不低。 

說明二:本系列在本章之後增加一章個體與系統的行為模式,實際上是把原訂第一章的內容拆成2章。 

人類發展的縮時掠影

■人性

□個體與系統的行為模式

□人類之間合作與競爭的動態均衡

□人類的公共事務與政府性質的變遷

□簡單對比中國與歐洲兩地人民的發展

□人類世界二戰之後的雅爾達體系

□中國進入興衰循環的上升階段

□人類2個主要集團的競爭

□人類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台灣防衛作戰概念大綱

□台灣同胞抵抗或不抵抗武力侵略

□各國同胞援助或不援助台灣抵抗武力侵略

台灣防衛作戰概念大綱部份掠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