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十三: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四)– 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三 - 美元做為全球準備貨幣的模式需要改變

A. 布雷頓森林體制(Bretton Woods System)

美國自1896年開始即連年出超(註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28~1918/11/11)時已經確立其在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盟主地位,但到二戰結束前,英鎊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之一,約有40%左右的國際貿易用英鎊結算,還有法郎集團和美元集團。各國競相以保護關稅、貿易限額、限制外幣兌換、貨幣貶值等手段謀求解決本身的國際收支與就業等等問題,國際經濟情勢動盪不安。

當1944年第1季,同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1945/9/2)中已經取得優勢,勝利在望時(註二),為了在戰後迅速而有秩序地重建國際經濟體系,由美國主導,在1944/7/1 ~ 7/22,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郡的華盛頓山度假旅館舉行聯合國貨幣與金融會議,共有來自44個國家的730位代表參加,達成下列主要協議:

1. 以美元為全球儲備貨幣。由美國聯準會保証各國中央銀行所持有的美元可以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以穩定協議成員國對美元的信心),其他協議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之間實行可在標準價格上下各1%範圍內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超過1%的匯率變更需經IMF同意),美國必需提供足夠的美元做為國際清償工具。
2. 成員國不得對進行經常性交易的帳戶進行外匯管制。
3. 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協調國際間的貨幣爭議。並由各成員國依其被分派額度(由IMF的管理委員會依各國的經濟能力決定該額度)認捐基金,由基金對成員國經常門國際收支的短期逆差提供信貸支持,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
4. 另成立世界銀行,提供中長期信貸予成員國,在戰後協助其復蘇經濟。

B. 布雷頓森林體制的調整

布雷頓森林體制如所預期,為二戰之後的國際經濟活動建立了基本秩序,但隨著全球經濟不斷成長,經濟活動的能量和其變動的頻率持續增加,逐漸使得體制不堪負荷而被迫調整:

1. 美元與黃金脫勾

由於以前有不少執政者亂印鈔票導致通貨膨脹的恐佈經驗,所以「幣值必需與黃金掛勾」意在不准政府任意印發鈔票。但隨著人類經濟活動與貿易數量不斷增加,如果不增加貨幣數量,就會發生我們在本系列「之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一文中所說的通貨緊縮,把大家的手腳都捆住了不能伸展。如果政府隨著真實的貨幣需求不斷增發貨幣,則由於黃金的礦藏量有限,就必需不斷降低美元兌換黃金的比例,但這種貨幣貶值不免讓人民擔心通貨膨脹的慘況又要來臨。因為大眾仍然普遍具有黃金可以保值的心理,同時非貨幣用途之黃金是有現貨市場的(雖然當年各國都限制黃金自由買賣),美元也有黑市。在政府一再堅決維持幣值的過程中,炒家就會設法拿美元到中央銀行要求兌換黃金屯積起來,等金價炒高以後再把黃金換回美鈔套取暴利,連各國的中央銀行都紛紛拿美元向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兌換黃金「協助護盤」。很典型的,政府政策在實質上又相當於拿人民的血汗稅捐白白送給黃金作手,似乎與壞人聯手坑害良民。在邏輯上,如果貨幣的發行數量能有合理的依據,而且其發行程序受到令人信賴的監督,「美元含金」是不必要的,最後美元免不了將與黃金脫勾。

以上是我們的邏輯推演過程。實際上的變化大概是在二戰結束後,參戰各國均民生凋敝,美國繼續向世界各地輸出商品,國際收支維持順差,各國則普遍缺乏美元。此時美國推動馬歇爾計劃,撥給歐洲大量經濟援助;美國的企業與金融界為了向外擴張,亦對各國提供不少美元信貸;隨著冷戰氛圍升高,美國除了供應各國軍援外還在海外駐軍,而韓戰與越戰也使得美國在海外的軍事採購增加;…;這些活動都形成了美元外流的管道。但最重要的是西歐各國與日本生產力快速復蘇,對美國的輸出快速增加,使得美元還有黃金不斷從美國外流。1958~1960這三年美國財政部流失2,021、956、1,513公噸黃金儲備(註三),市場傳出美國黃金儲備已不足以償還其流動負債的消息,大家擔心美元會對黃金貶值,紛紛拋售美元,倫敦黃金市場上的黃金價格高過官價20%…,發生第一次美元危機。之後美元總供給量與其黃金儲備之間的差距日趨擴大,在1968年3月發生第二次美元危機。到了1971年5月歐洲又掀起拋售美元,搶購黃金、馬克與其他西歐貨幣的風潮,金融市場動盪難平,美國尼克森總統終於在1971/8/15宣佈美國終止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兌換。

但是失去流通貨幣功能的黃金,並没有像弗利德曼(Milton Friedman,1976年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12/7/31~2006/11/16)所曾預言的那樣,由於失去需求而跌至每盎司6美元。紐約黃金現貨市場的收盤價格在2009/12/2曾攀高到每盎司1,214.88美元。

2. 各國中央銀行棄守固定匯率

對於其事業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同胞而言,匯率波動是一種酷刑;它可以帶來意外的收入,但也經常造成莫名的損失;其汹湧的程度不小於企業經營者在研發、生產、銷售、和人事等方面所面對的波濤。而凡事希望「感覺穩定」可能是人性基本需求之一。

布雷頓森林體制的直接目標就是設法穩定匯率,從而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但各國經濟的相對競爭能力和對於外匯的供需數量變動不拘,加上投機者推波助瀾,要維持匯率穩定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換一個角度說,在馬拉松賽跑全程中,如果每位參賽者和最領先選手的距離都必需保持穩定,那還是賽跑嗎?如果當某位選手與最領先選手之距離的變動將要超過1%時,比賽主辦單位的執行委員會都必需開會予以檢查確認,經過85%參賽選手所派出代表之同意才准其可以超過多少(IMF改變匯率平價的最低同意投票權數比例),這種辦法實際嗎?合理嗎?

在美國終止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兌換後,美、加、日、英、德、法、義、荷、比、瑞典10國於1971/12/17~18兩日在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大廈舉行秘密會談,達成了各主要國家貨幣對美元升值(平均約10%)、放寬不需批准的匯率波動幅度到平價上下各2.25%等協議(Smithsonian Agreement),但並未能消除市場對美元的信任危機,而美國國際收支仍然繼續惡化。由於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貨幣市場都受到投機者衝擊,英國於協議簽訂半年後即宣佈英鎊價格浮動;到1973年3月,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已實行浮動匯率,固定匯率制度崩潰。

到1976/1/7~8兩日,IMF理事會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註四)在牙買加首都京斯頓(Kingston)舉行會議,簽訂了牙買加協議(Jamaica Agreement)。根據此協議,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執行理事會在同年4月制定了國際貨幣基金協議(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第二次修正案,於1978/4/1獲得法定的多數票通過生效。其主要內容為:取消黃金官價、黃金非貨幣化且可以自由交易;取消國際貨幣基金會各成員國之間、和成員國與國際貨幣基金會之間需用黃金清算債權債務的義務;取消匯率平價和美元中心匯率,確認浮動匯率制合法,成員國可以自行選擇匯率制度;增加各成員國的基金繳納份額;特別提款權可以在成員國之間自由交易等。等於正式認可了黃金非貨幣化和浮動匯率制度的現實。

雖然美元仍然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結算貨幣,但由於可能繼續貶值,各國在儲備貨幣中已經逐漸增加馬克、日圓等幣種;而歐元區在1999/1/1開始實施的歐元制度更標誌著人類貨幣史上一個重大進步。

3. 做為國際結算工具的美元數量過度膨脹

中央銀行做為國家貨幣的發行者,以及所有本國籍銀行的銀行,對於國境之內的外籍銀行亦有足夠程度的管轄權,是有能力考慮國民生產毛額、市場上貨幤需求等變數,籍著操作其他各項變數(收放中央銀行給銀行體系的信貸、調整各類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甚至匯率等等)來影響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本國貨幣會流到國外去的數量很有限。但美國不同,美元做為國際結算工具,其國外需求很大。但美國聯準會透過財政部統計系統、各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系統、國內銀行體系統計系統、國際結算銀行統計、以及與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連繫…,可以判斷國外(國際)美元的約略數量;同時透過各國外匯市場美元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立即了解國際市場對於美元需求的鬆緊程度。

如前所述,二戰之後由於美國的海外軍事支出、對外援助(包括贈送、借出美元)、對外淨投資(資本帳出超)、以及日本與歐洲對美國貿易順差(經常帳入超)等原因造成了美元外流。 在1973/10/6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因為石油價格大幅漲升更為美國以外的產油國家帶來大量美元(註五)。而在日本與歐洲經濟復興之後,全球後起的新興國家亦多藉著對美國的大量貿易順差來實現其經濟的進步發展,這使得美國境外的美元數量繼續大量增加。

雖然在理論上隨著全球經濟與國際貿易數量之成長,應有和國際貿易數量成比例、愈來愈多的美元留在美國境外,以滿足各國之間國際貿易結算、國際儲備以及國際投資等需求。同時理論上美國聯準會能夠大致預估並掌握國際美元供需的動向,而且國際美元在正常情況下也不會突然大量求兌(購買外國實質資產、換購其他貨幣、拋售美元債券…)。可是萬一出現大量國外美元同時求兌的情況,那可能是一場規模不小的經濟海嘯。(註七)

在 1944 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中為什麼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英國首席理論代表)建議的銀元(bancor),和懷特(Harry Dexter White–美國首席理論代表)建議的通元(unitas)都沒有被採用? 美國為什麼不願意讓各國貨幣直接與黃金掛鈎,而一定要經過美元與黃金掛鈎?國際貨幣基金會各成員國其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的份額是如何決定的?他們的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平價是如何決定的?美國為什麼願意,或者說敢以自己單一國家的貨幣做為全球各國的外匯儲備? 美國對於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是不在乎還是無可奈何?全球20個經濟大國(20國集團–註六)對於美元匯率的走勢各有什麼盤算?20個經濟大國各有不同角度的「合力」會使得美元走勢如何發展?這些都是很有趣的問題,但非屬本文範圍。

C. 需要建立新的全球貨幣與金融體制

1. 情境一

由於美國入超所流出的美元有很大數量留在國外,做為國際儲備、(美國以外國家之間)國際貿易結算和國際投資之用,這部份美元就脫離了對美出口國與美國之間的貨幣循環,不會產生經濟學中所說「兩國之間的貿易不會一國長期順差,一國長期逆差,順差與逆差會自動平衡」的機制;若美國聯準會藉著增發基礎貨幣,補回入超所支出的美元貨幣供給數量,美國人就似乎無償取得了這部份進口商品(註八)。

2. 情境二

當國際美元存量過多,同時美國政府需要採行赤字財政措施時,美國財政部將其所發行之公債賣給國外的銀行體系、企業和家庭購買,可以減少國際美元存量,同時減少美國國內美元的發行數量。美國聯準會也可以透過發行短期票券來調節國外銀行體系(或國外市場)中的美元數量。當美國政府借錢施政時,通常也會增加對國外的採購,增加國際美元的數量。(註九)

3. 美國入超假期結束

情境一加情境二大幅提高了美國「忍受」入超的能力(註十)。當各國政府購買那麼多美元債券時,就顯示美國同胞們未能適當節制,國際美元數量已經供過於求了。當國際美元供過於求時,正常的國際貿易平衡機制就會開始作用,使美元遭到貶值壓力。如果美元貶值15%,那所有因為以前努力工作而擁有美元儲蓄的家庭、企業和國家,他們以往在賺取美元的所有努力中,豈不有15%都變成做白工了?15%中有相當大比例是奉送給美國人的白工。通貨膨脹之不公不義就在於此。

4. 需要建立新的全球貨幣與金融體制

會出現美元風暴嗎?和之前美元危機導因於黃金短缺的環境不同,與其他曾經出現過貨幣危機的國家情況也不同,目前金融集團對於全球主要外匯市場和美元債券市場進行摜壓式炒作,使得美元暴跌而圖暴利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種摜壓式炒作會傷害到各國中央銀行對於美元債券的大量投資,以致大家很可能會聯手修理作手。依目前情勢,會有什麼作手有實力和可能聯手的各國中央銀行對作?(註十一)

但目前大勢是美元會持續地「有秩序」貶值,各國對美貿易的順差將逐漸縮小…,擁有大量美元債券等美元儲備的各國中央銀行都很頭痛,他們也想盡早出脫美元債券和過多的美元儲備啊!這如何是好?聰明人都想走在趨勢前面的預期心理效應是威力強大的,美國聯準會的市場操作能力可以高明到長保全球美元外匯市場穩定,不出現暴跌暴漲的波動嗎?一般商品市場和証券市場漲過頭或跌過頭的情況大家見得多了,但美元大風暴會影響全球金融體系、以及所有証券和商品市場啊!它的威力會比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小嗎?

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 目前國際貨幣與金融體制的缺陷更加明顯,許多人呼籲應該像當年舉行布雷頓森林會議一樣,再度舉行聯合國貨幣與金融會議。而在歐元區成功運作之後,美洲玻利維亞聯盟(Bolivarian Alliance of the Americas)、波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等國際組織內部對於成立「區域統一結算機制」、「單一貨幣區域」的呼籲比從前更頻繁,顯示全球進行貨幣改革的能量正在逐漸積聚中。這些發展可能增加美元貶值的壓力。

相對於國內資產存量,台灣中央銀行和銀行體系中的美元儲蓄(扣掉熱錢和假的外人長期投資…)和債券總額不算小(台灣於2009/9/30持有US Treasury Securities 781億美元,是全球第10大戶:註九),容易慢慢求兌嗎? 在衡量台幣幣值的一籃子外幣中,台幣應該如何自處?人民幣幣值釘住美元的情況會如何發展?近年來我們中央銀行的表現被全球同業肯定,應該值得信賴。

註:

1. 依據U.S. Census Bureau在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Bicentennial Edition一書之Part 2, P.864~867所提供的Series U 1-25. 統計表: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and Foreign Commerce –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美國自1790到1895的106年中,有72年是入超的,自1896~1970連續75年出超。

2. 在二戰之前同盟國無論人口數或GDP總和都比軸心國多,但在戰爭初期,同盟國的軍隊組訓和武器性能不如軸心國,所以落居劣勢。當軸心國家的戰力隨著時間而損耗時,同盟國家則因為美國加入支持(1941/3/11美國租借法案生效、1941/8/14 美國羅斯總統與英國邱吉爾首相簽署大西洋憲章、1941/12/7美國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正式參戰)而扭轉局面。

1942年底 proximity fuze(被稱為Variable Time引信,是一種使用無線電感應,設定與目標距離而引爆的雷管,可應用在炮彈、火箭、魚雷或水雷等爆炸物上,使防空火炮擊落敵機的能力提高4倍,擊落德國V-1火箭的能力提高18倍;用於對地火炮能在距地面10至70呎的高度爆炸,炸出的碎片及強大壓力使散兵坑中的士兵亦難以倖免,威力比常規炮火增加約7倍,美國陸軍於1944 年12月的Battle of the Bulge中首次使用,巴頓將軍稱它將改變戰鬥的方法)開始在美國軍艦上服役。1943/9/1 F6F Hellcat艦載戰鬥機(其性能領先當時所有艦載戰鬥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所向披靡的日本零式戰鬥機為之失色)亦展開其擊落敵機的輝煌歷史。

在二戰歐洲戰場:1943/2/2攻擊史達林格勒的德軍戰敗投降、1943/5/13盟軍將德軍完全逐出非洲、1943/7/10英美聯軍登陸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1943/7/25墨索里尼下台、1943/8/23蘇聯軍隊於庫斯克會戰(Kursk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邊境)獲勝,取得歐戰東部戰線的主動權、1944/6/4盟軍進入羅馬、1944/6/6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諾曼地5處海灘成功登陸。

在太平洋戰場:美國決定先歐後亞的戰略。1942/6/5 日本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敗,損失4艘航空母艦。至1944年5月盟軍已攻佔菲律賓東南面的所羅門群島、吉爾貝特群島、馬紹爾群島、新幾內亞巴布亞半島。與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同一天,美軍艦隊搭載登陸部隊自珍珠港出發,於6月15日登陸菲律賓東面的塞班島建立橋頭堡。而以15艘航空母艦956架艦載飛機為主力的艦隊,則與日本以9艘航空母艦400餘架艦載飛機為主力的艦隊,於6月19日在塞班島西部的菲律賓海海域接戰,至20日日軍損失3艘航空母艦600架飛機(包括陸基飛機),奉命撒回日本本土,海戰告終,美軍奪得西太平洋制海權。塞班島戰役於7月9日下午結束,日軍指揮官齋滕義次陸軍中將和指揮日本海軍艦隊攻擊珍珠港與中途島,當時在島上協助防務的南雲忠一海軍上將自殺,消息傳回東京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及其內閣於7月18日被迫總辭。

3. Table 2, Central Bank Gold Reserv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ince 1845; Timothy Green, November 1999, Research Study No. 23, World Gold Council

4. Committee of Twenty:1972年7月成立,由11個主要工業國家和9個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

5. 1973/10/16石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開始調漲,到1974 年初已漲至每桶12美元。在2008/7/11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Crude Oil 的價格來到迄今為止的歷史高峰145.66美元per 42-gallon Barrel。

石油多年來一直以美元計價,由於美元持續貶值,OPEC也經常討論改用歐元來標價,但一直未有行動,只有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 1937/4/28~2006/12/30)自2000 年起將所出口的石油改以歐元計價,並於2002年將國家的美元儲備改為歐元。2003/3/20美國入侵伊拉克。

6. G20:Group 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是一個由G7(美、日、德、法、英、義、加七國)、G8(G7 加俄國)擴大而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成員為G8各國加上11個比較重要的新興工業國家(中、韓、印尼、澳洲、印度、土耳其、沙烏地、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歐盟,於1999/12/16在德國柏林成立。20國集團的GDP總和約佔全球之85%,人口合計約40億。

7. 美國進口金額與外人自美匯出投資所得佔GDP的比例從1946年的谷底開始往上走高,到1971年超過出口金額與匯回對外投資所得 (Mad About Trade: Why Main Street America should Embrace Globalization, Daniel Griswold, 2009; Figure 1-1),對全球而言的淨美元流出自1971年開始。

依據美國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9中Table B-103: U.S.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1946-2008數據,美國自1982年迄今的Balance on Current Account除1991年外全為赤字;自1946-2008美國經常帳餘額合計為赤字7,702,924百萬美元。(若依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的U.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Balance of Payments Basis, 1960~2004資料,則美國自1971年起,除73與75兩年順差外,迄今全為逆差。我們没有細究兩者統計基礎的差異為何)

8. 假設美國由聯準會增加貨幣供給量(聯準會發行基礎貨幣,再經由銀行體系依貨幣乘數創造存款貨幣),不多不少補回「做為國際流通,不歸返美國」的美元入超支出,美國就等於在不改變原先國內商品與貨幣均衡狀態的情況下,印一些鈔票給外國就取得進口商品,還提高了美元幣值。

9. 依據美國財政部統計:2009/9/30美國Public Debt Outstanding的金額是USD 11,909,829,003,511.75,Major Foreign Holders持有3,497.4 billions of US Dollars,約為總額之29.37%。這些數字未包括龐大的政府擔保債務。

10. 享受入超假期的金額是可以估算的,大概等於國際美元現金淨額(不含持有美國公債金額)最近一年平均數,加上各國投資人所持有美國各級政府公債淨額最近一年平均數(取平均數的意思是去除短期波動)。

11. 銀行體系是知道那些人以「金融炒作」為業的,因為在炒作時需要動員大量資金,其資金出入型態與一般投資或投機者不同。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我們還會約略談一下金融與貨幣改革。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十二: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三)–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二 - 援外措施在若干地區引起不良後遺症

A. 美國對於全世界的援助

美國於內戰(南北戰爭:1861~1865)結束後國力日興,在兩次世界大戰時都扮演全球主要兵工廠的角色,大賣武器等戰爭物資;歐洲各國則幾乎耗光外匯儲備,黃金大量流向美國(在1945年美國約擁有世界黃金儲備的59%)。美國也精準計算時機,在一戰爆發三年多、二戰爆發二年多後才參戰,求取參戰的最大利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光經由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售賣、交換、租賃、借出、移轉,就交付給38 個國家,總值達500億美元(當時幣值)的軍事物資。其間美國總計生產大約27.5萬架軍用飛機、75,000輛坦克、36萬門大炮、1,000 艘各式戰艦…,其中大部份出口國外。在1944年時美國從事與國防有關工作的人口約佔全國總勞動人口的41%,失業率從戰前的14%下降到1.2%。如何讓這些生產力在戰後有秩序地迅速轉回民生市場並非易事。而戰後蘇聯所採行的共產主義向東歐和其他地區擴張勢力,其擴張的方法常是傳統的武力奪權,而非民主國家所認同的自由選舉。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Harry S. Truman)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諮文,大意是美國應該透過財政援助,協助各自由民族維護其國家完整,實施自由民主制度,對抗主張極權政治者的侵略行動。認為極權政制的種子是在貧窮動亂的土地上得到滋養而蔓延發展,美國應該協助落後地區保持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如果美國不能起而領導,世界和平與美國本身的繁榮昌盛都會受到威脅…。要求國會同意撥款援助希臘和土耳其政府抵抗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奪權紛亂。這篇演說的內容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與蘇聯的主張共同形塑了二戰之後兩極對抗的世界格局,一直到冷戰結束之前都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指導原則。

歐洲在戰後百廢待舉,雖然1945~1947年間美國對於歐洲的重建已投入90億美元左右,但仍明顯不足,援助工作亦缺乏完善的計劃和有系統的組織。美國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Gatlett Marshall)在1947/6/5 日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上,宣告美國已為幫助歐洲復興做好了準備,號召歐洲人團結起來,共同規劃一個他們自己的重建歐洲計劃,由美國為這一計劃提供資金協助。

歐洲經濟會議於1947/7/12在巴黎召開,共有英、荷、比、盧、法、葡、瑞士、奥、希、義、土、瑞典、挪、丹、冰、愛 16個國家參加,所擬訂的重建計劃草案向美國要求在4年內提供224億美元的協助(包括協助德國);杜魯門總統在將之削減為170億美元後提交國會,國會最後批准124億美元。美國這個歐洲復興計劃常被稱為馬歇爾計劃,執行到1951年如期終止。由於美國與蘇聯隱約對抗,同時共產主義計劃經濟的意識型態與民主制度自由經濟不同,蘇聯與其領導的東歐國家並未參加馬歇爾計劃。而接受援助的國家同意美國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派駐軍隊。有些研究者估計馬歇爾計劃中各國用於向美國進口軍事物資的費用超過60%。

自1950年6月韓戰發生以來,美國國會在1951至1954的4個財政年度中所核准之對外援助超過美金250億元。其中軍事援助約180億;經濟援助(包括普通物資、技術援助…)約75億。受援國家包括歐、非、近東、遠東及南美共55國,遍及全世界,特別注重鄰接共產勢力之歐洲及東南亞前線各國。

依據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The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為美國國會準備的綠皮書,自1946到2007年美國政府的援外金額為2009年幣值1兆8千7百9拾4億美元,我們没有花時間去了解其中有多少屬於無償性贈與,有多少屬於低利或無息貸款。另外許多美國民間機構也每年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許多援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估計在2007年一年約為122億美元。(註一)

美國這些對外援助緩解了二戰結束後美國可能發生的物質和人力過多、民生供需失衡、社會不安的經濟局面、促進了國際貿易、加速了受援國的經濟成長、提升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取得了許多在外國建立美軍基地和駐軍的權利。美國認為當受援國重建其生產能力和外銷能力、經濟復蘇、市場擴大以後,將有利於美國產品的外銷,並為美國資本提供對內和對外投資機會。

而若干受援國政府在戰時和戰後向美國所借之款,以及戰後前數年大幅入超所造成的外債,並未能因為經濟成長而迅速清償,輾轉到現在都還是他們財政上的難題。不過歐盟各國統一貨幣的措施解除了他們因為高額外債而極可能發生的貨幣與金融動盪。

B. 美援所引起的不良後遺症

多年來美國對於全球同胞提供了很多出自愛心、完全無私的援助;但也有許多援助事屬利益交換,愛心成份較少;也有許多援助因為對於有關各方的利益没有溝通協調妥當,造成後續糾紛不斷;還有一些援助被謀利的私人利用。

1. 中東與西亞問題

後遺症最嚴重的個案是在協助以色列建國時(註二),在土地分配(面積比例與農耕肥沃度…)等問題上過於恃強而便宜行事,造成許多阿拉伯人不滿,以致巴勒斯坦人不願依照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案所建議的分治方案建立國家(註三),引發迄今為止5次規模不算小的中東戰爭;即使在非戰爭期間,巴勒斯坦人的報復與建國運動、以及以色列的鎮壓行動亦造成很多死傷;一個「利益分配没有擺平」的區域性事件,由於經久未能解決,似乎隱隱然有逐漸擴張形成信奉伊斯蘭宗教民眾和信奉基督宗教民眾之間「宗教與文化」對抗的趨勢,還引發911恐怖襲擊事件。

2. 中南美洲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反彈

其次是70年代中南美洲的經濟自由化與國營事業私有化運動,由於若干在權力場域中的有力行為者未能節制過度貪婪的私欲,演變成美歐若干民間公司和當地政府若干貪污官吏結合起來,操作金融危機賤買賤賣國家資產搜括社會財富,傷害許多無辜百姓,引發群眾抗議,以致從1990年代起拉丁美洲興起左翼浪潮,彌漫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與反對帝國主義的思想與情緒,迄今已有9個國家由左派政黨執政。(註四)

C. 美國單邊主義傾向走強

2001/9/11恐佈攻擊事件之後,美國為求報復,陸續出兵攻打阿富汗(2001/10/7~)與伊拉克(2003/3/20~)。阿富汗戰爭可以說曾獲得聯合國安理會認可(註五);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不少美國國民認為入侵伊拉克的正當性不足(迄今未獲聯合國認可),甚至猜疑美國政府的真正目的在取得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讓美國公司取得石油開發權)。小布希總統(George Walker Bush,自2001/1/20至2009/1/20 執政)的政府在執政期間也許是自恃國家強盛,認為聯合國不能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在若干國際事務上不耐設計比較可能為各方共同接受的方案盡力協調說服,而立場強硬,逕依美國單邊意思行事,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傷害,使得對美國不滿的外國人士大為增加。

綜看起來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迄今為止的援外支出和直接戰爭支出相差不多,大約只少1,000億美元或5%左右,但如註一中所說明,在援外支出中有33.6%是軍援。一個經常為世界貢獻的全球民主導師,為什麼會長期花費這麼多金錢在軍事方面?我們了解要讓二戰時龐大的軍事工業順利轉型需要時間,冷戰時代也需要軍事投資,而且軍事是一種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事業,但是………

我們從美國的援外歷史中學到什麼?
美國的援外僅止於此嗎?

註:

1. 依USAID的U.S. Overseas Loans and Grants (Green book) – Obligations and Loan Authorizations (July 1, 1945~September 30, 2007) 統計,以2007年幣值表示:economic assistance有USD 1,221,877.6 millions,military assistance有USD 618,200.4 millions,合計為USD 1,840,078 millions,軍援佔33.6%。然後依照www.measuringworth.com的GDP deflator將合計數字調整為2009年幣值USD 1,879,387 millions。另OECD 估計在2007年美國民間機構援外總額約為122億美元,和2007會計年度美國政府部門的援外總額419.404 億美元相比,顯得民間的援外力量不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http://qesdb.usaid.gov/gbk/ 網站查閱。

2. 中東地區原來多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之後紛紛獨立。以戰後英國之國力,當時已無能處理中東問題,有實力處理的是美國。

3. 2000多年來,許多猶太人由於戰敗被驅逐等等原因流居世界各地,在各地也常遭壓迫,常想返回先祖時代由上帝「應許之地」。自1881年開始有幾波規模比較大的回歸浪潮;當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後,掀起第五波回歸浪潮;之後在歐洲發生猶太人大屠殺,回歸人數更是大幅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有60萬猶太居民,不斷與阿拉伯人發生暴力衝突。

受到二戰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得到國際支持,1947/11/29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181號「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因為考慮到未來還會有大量猶太難民遷入,故此方案給予當時不到總人口數3分之1 的猶太人57%的土地,大部分位處沿海地帶,比較肥沃。猶太人當日即接受該方案,但阿拉伯聯盟反對,對猶太平民展開暴力襲擊。在不斷升高的有組織暴亂中,英國於1948/5/14 24:00(巴勒斯坦時間)結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託管工作;以色列首任總理則於5/14傍晚宣讀獨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國於1948/5/15 00:00成立,美國白宮在以色列國成立11分鐘後即發佈聲明給予承認。埃及飛機在5/15攻擊特拉維夫,5/16日凌晨阿拉伯聯盟軍隊進攻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據聯合國報告估計,戰爭期間約有711,000 名阿拉伯人被逐出或逃離以色列國,戰後亦不得重返家園,後來被稱為巴勒斯坦難民。同樣的,亦有許多猶太人被逐出或逃離阿拉伯國家,有的報告估計約有60萬人遷往以色列,20多萬人移民歐洲或美國。

阿拉伯聯盟(1945/3/22於開羅成立,初始成員有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敘利亞、沙烏地六國,迄今有22個成員國、以及印度、巴西、委內瑞拉、Eritrea 4個觀察員國)於1964/1/13~17在開羅舉行的高峰會中決議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做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該組織於1964/6/2於東耶路撒冷正式成立,聯合國大會於1974/11/22通過承認巴解組織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並給予聯合國觀察員席位。1988/11/15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建立巴勒斯坦國(State of Palestine),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實際上行政首都在Ramallah),不接受聯合國181號決議案的劃界。聯合國大會1988/12/15 43/177號決議將巴解在聯合國內的觀察員席位改名巴勒斯坦(只是改名,巴勒斯坦人民的法定代表仍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目前有134個國家給予巴勒斯坦國不同型式的承認。

1993/8/20以色列總理拉賓(Yizhak Rabin, 1922/3/1~1995/11/4) 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 1929/8/24~2004/11/11)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 Norway)秘密會晤後就以阿關係的未來發展達成一項初步的框架協議(Oslo Accords),並於1993/9/13於美國白宫草坪公開簽署,內容包括以色列國防軍撤出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部份地區,由巴解以選舉方式成立巴勒斯坦國家管理機構(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 - PNA)在該兩地區實施自治、雙方將就未決事項繼續商議等等。巴勒斯坦人於 1996/1/20進行PNA立法議員與管理機構選舉,阿拉法特當選機構主席。1998/7/7聯合國大會通過52/250號決議,給予巴勒勒坦額外的觀察員權利,包括有權參與大會一般辯論等等。2006/1/6 主張激進、被認為不斷主導暴力事件的哈瑪斯黨(Hamas)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議員選舉中獲得132個席位中的76席而組織內閣,西方國家立即凍結所有給予PNA的財政援助。哈瑪斯在2007/6/12~14以武力奪取加薩走廊控制權,PNA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即解散內閣並於6/15指派Salam Fayad擔任首相成立緊急政府,緊急政府之權力實際上僅及於西岸地區,巴勒斯坦分裂…

近百年來巴勒斯坦地區血腥事件不斷。

4. 在1492/10/12哥倫布發現美洲陸地之後,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國為了緩和對於殖民地的競爭,經由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協調,於1494/6/7簽訂托爾德希爾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劃分勢力範圍,中南美洲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分治。殖民者以大地主小佃農方式占有土地,社會階層劃分嚴明,其農、礦產品除供應宗主國外,也隨著貿易銷往全球;當地農作物亦逐漸傳播到世界上其他適合種植的地方。

從十九世紀初葉開始,中南美洲各國紛紛獨立,但其經濟基礎仍為一級產業以及初級加工產品的出口,貧富懸殊的程度不僅没有因為獨立而降低,反而增加。

到二十世紀初葉,在反抗少數人壟斷社會財富的聲浪中,若干主張實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除古巴外,中南美洲國家很早就建立了民主選舉制度)的領袖,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國家取得政權。他們以國庫的資金設立國有工廠,生產以往進口的商品;提高關稅以保障國貨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並且限制資金外流。這些做法雖然在短期間內增加了就業機會,但由於教育不發達限制了生產和管理技術的提升、交通運輸系統落後、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加上中南美洲區域內各國之間貿易壁壘高築等原因,不只產品難以打開外銷市場,國內還充斥各種舶來品和外匯等黑市活動;企業即使能獲利也大部份進入歐美商人、本地少數財團和政府腐敗官員的手中;財團藉著貿易將資金輸往國外,政府無法實現當初重新分配社會利益的承諾。到1960年代,激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逐漸抬頭,統治者便派出軍隊和民間武力加以鎮壓。時值冷戰期間,美國為遏制共產勢力擴張,隱約鼓勵鎮壓行動,於是不少拉丁美洲國家走上專制獨裁的道路。

這些獨裁政府依然未能改善國家經濟,投資失敗,外債愈欠愈多,看起來前途艱難。到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要求想要繼續獲得貸款或調降原貸款利率的國家必需實行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之後歸納為華盛頓共識),諸如緊縮財政支出防止通貨膨脹、增加資源的開採與出口、貿易自由化、開放外人直接投資、允許外人投資國內証券市場、去除價格管制與政府對企業的補助、國有企業私有化、打擊貪腐等等,若在獲得貸款後未能如約實施結構調整計劃者將受到嚴厲的財務處罰。若干美國經濟學家像弗利德曼(Milton Friedman)等人亦紛紛前往拉丁美洲國家提供諮詢。結果吸引不少外資投入出口工業、並購併重要基礎產業,造就了快速的經濟成長,但所得分配惡化、通貨膨脹甚至更加嚴重、資金依舊外逃、外債並未減少…

1989 年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現已改名為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經濟學家約翰威廉森(John Williamson)有系統的歸納了位於美國華盛頓的三個機構: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會和美國財政部對於挽救1980年代拉丁美洲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共識,以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名之,認為拉丁美洲(以及東歐經濟轉型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國家應該完整實施一套包括十項經濟政策的方案:
–加強財政紀律
–把政府支出從提供津貼(尤其是任意津貼)轉向廣泛提供基礎教育、基本醫療保健、和基礎設施建設這類有利於成長和服務窮人的關鍵性投資
–改革稅政:擴大稅基、採取温和的稅率
–利率自由化;實質利率不應為負
–匯率自由化(匯率由競爭決定)
–貿易自由化:取消進口執照等數量限制、降低並穩定關稅稅率
–外人直接投資自由化
–國有企業私有化
–撤消管制規定:去除對於市場競爭造成障礙的管制(除非是對於與社會安全、環境與消費者保護、以及金融機構有關之審慎而正當的管制)
–保護產權

中南美洲並非全球最貧窮的地區(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亞地區比中南美洲窮得多),但卻是全球所得最不平均的地區。依據聯合國發展計劃(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所公佈的2009年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在2007年,各國的基尼係數(Gini Index)大多在50以上;各國收入最高的10%人口,其收入普遍比最低10%的人口高30倍以上;起碼有6個國家其每日平均收入低於1.25
美元的人口超過10%,起碼有15個國家其每日平均收入低於2美元的人口超過10%;高於40%人口之收入低於該國貧窮線的國家超過7個。各國普遍政治腐敗、法紀不彰、社會不寧。「拉丁美洲化」成為發展民主與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績效欠佳的形容詞。

目前多數中南美洲國家希望透過建立共同市場等方式來改善以往經濟發展模式的偏差。

5. 1998/8/7美國駐在東非坦尚尼亞最大城市三蘭港(Salaam, Tanzania)和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 Kenya)的大使館幾乎同時遭到汽車炸彈襲擊,共有245人遇難、超過 4,500人受傷,被認為是以阿富汗為根據地,由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所領導的基地組織(Al-Qaeda,或譯為蓋達)成員所為。聯合國安理會在2001/12/19要求塔利班(Taliban–亦常意譯為神學士,是阿富汗的執政黨)將賓拉登移送到美國或第三國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審判,並關閉所有基地組織的武裝訓練營地,否則將會制裁阿富汗。

6. 本文因非學術文章,所以並未註明有資訊的出處。但對於同一項目–像二戰期間美國所生產武器的數量,若不同來源的數據不同時,我們會選擇比較保守的一個。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十一: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二)- 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一 –軍事支出龐大,不斷失血

2009年12月7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以「被咀咒的十年」(The Decade From Hell)做為封面標題,説即將過去的21世紀頭十年是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災難最多的十年(註一)。為了省視由美國所引起的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我們也先約略觀察一下美國的總體經濟環境,觀察項目分為兩類:一是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二是美國一般總體經濟環境。在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方面,我們看到「軍事支出龐大不斷失血、援外措施在若干地區引起不良後遺症、美元做為全球準備貨幣的模式需要改變」三點,由於內容稍多,我們分幾篇文章略加敘述。

1. 軍事支出龐大

據傳拿破崙一世(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曾說:打仗第一要錢、第二要錢、第三還是要錢。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打過韓戰(1950/6 /25~1953/ 7/27)、越戰(1959~1975)、波斯灣戰爭(1990/8/ 2~ 1991/ 2/28),目前還身陷阿富汗(Oct/ 7/2001~)與伊拉克(Mar/20/2003~)戰爭中無法脫身。美國在這幾場戰爭中的總支出若以2009年的幣值計算,迄今合計約為美金2兆零6百33億美元。(註二)

從1940年代到1996年,美國在研發及測試核武上共耗費5兆8千億美元;在高峰期共持有32,500多枚可隨時發射及投擲的原子彈及氫彈,雖歷經多次裁減,到今年(2009)仍擁有9,400多枚高性能的核子彈頭。

2009年10月底美國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466,124人(陸軍556,156人、海軍329,097人、海軍陸戰隊204,242人、空軍333,113人、海岸警衛隊43,516人),以及848,056名後備軍人名額(註三)。太空軌道中有各式軍事衛星(氣象、保密通訊、通訊、偵測、GPS)環繞地球運行;地上有陸基太空偵測系統、陸基洲際導彈550枚;編有6個艦隊、擁有航空母艦11艘(還有1艘建造中)、432枚潛射彈道導彈,配置於18艘戰略導彈核子潛艇上;還有可攜帶核彈頭空對地巡弋飛彈460枚、戰略轟炸機162架、空中(預警)指揮機58架、電子作戰飛機21架、戰鬥攻擊機2,286架、運輸機842架、加油機546架;陸軍M1系列主戰坦克7,851輛…

在2008年9月底,美國在國外3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716處軍用場地(site;註四)。在2008年3月底,美國在國外無戰鬥地區駐有290,178名軍事人員,於阿富汗戰區駐有約31,100名、伊拉克戰區駐有約195,000名軍事人員;另有參與伊朗與伊拉克自由專案(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Operation Iraqi Freedom),但駐在德、義、日等國之海外軍事人員約19,300名。

2010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0)業於2009年10月28 日由美國總統簽署生效,金額成長到6,810億美元,約佔2010年度聯邦總預算35,910.76 億美元的18.96%、和2010年預估國民所得147,288億美元的4.62%(註五); 有些專家認為若加計總預算案裡編在其他部門中,與軍事或國家安全有關的支出後,國防支出總數將遠超過6,810億美元,也許達到1兆1千億元之譜。為了支持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還希望在2010年春天再追加400~500億美元。(註六)

2. 軍事支出之效益堪疑

美國國防戰略的目標,有些人用「1-4-2-1」來概述:保衛美國領土不受侵犯(阻敵滅敵於境外)、同時在全球4個地區威懾敵對行動、迅速打贏2場同時發生的戰爭、能以絕對優勢掃蕩1個敵國並推翻其政府。迄今為止,大概無人懷疑美國有能力實踐其國防戰略目標。

但有能力和成功是兩回事。 在20世紀以前,戰勝國幾乎都立即掠奪戰敗國的資源以回收其戰爭支出,並在勝利停戰後盡可能長期在佔領地繼續徵稅,大部份稅收都運回母國,只留下一小部份在當地進行建設;由於知識、生活水平,和社會制度的差距,殖民地人民甚至可能感受不到壓榨(註七)。今天的強權國家仍然期望這麼做;但當落後國家普及教育,與強權國家間知識差距縮小、全球資訊暢通、尤其是人權和民主變成普世價值之後,民主觀念提高了施展武力的障礙,戰勝國很難再像20世紀以前那樣立即劫取財富,或對戰敗國派出有效的(從中央到各主要地方)殖民政府來長期保障戰勝國的利益。於是美國雖然能夠很輕易地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郤鮮能很快(最好是立刻)扶持出一個具有強大行政能力,而且能夠穩定生存的親美政權。(在南韓之後似乎没有成功的例子)

這使得出兵前所精心規劃,在經濟與政治方面的戰爭目標幾乎完全無法達成,或完成度不夠高。於是大家看到美軍以前在越南、目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似乎陷入泥沼中,無法迅速班師回朝。算起來在現代要回收戰爭成本並不容易,當有關國家都精算戰爭損益時,主戰國就不容易說服「理論上的戰爭可能受益者」為其分攤高額戰費。

有些人說戰爭可以刺激國防工業發展,有助於就業並提高國民所得;在戰爭期間國民產值的增長都大大超過軍費的增長,可以鼓舞經濟發展;同時國防工業的科技研發成果在轉移給民間之後,對於民生工業和國民經濟的幫助很大…;這些話都符合事實。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家都到工廠就業,然後把所生產的滯銷產品統統賣到軍營裡燒掉」固能提高國民所得(已經有許多人呼籲檢討目前國民所得統計方法的缺陷),但這部份帳面國民所得的增加有何意義?對國民福祉有何幫助?不只没有幫助還會帶來通貨膨脹。把殺人工業過度的研發資金直接拿來研發有益於民生的科技不是更好嗎?何況葬身戰場者多為生產力最高的青壯菁英…。美國運用戰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所追求的目標難到不能透過經濟援助等等比較文明的方法達到嗎?若美國不打仗,把迄今為止之阿富汗與伊拉克戰費直接發給兩國人民(這是簡化的說法),則阿富汗每人約可得到9,518美元,伊拉克每人約可得到 28,277美元(註八)。我們知道世事有些複雜、動物難免情緒、盜娼之徒常不惜以眾人性命為犠牲以換取本身利益、人們為獲得公平正義與和平秩序有時亦難免需要使用武力以制服侵略。但我們還是天真地建議大家多思考一下戰爭之利弊,以及許多可能替代戰爭的競爭方案。

3. 911恐佈攻擊事件引起對於國家安全觀念的檢討

希望在國境之外擊敗或阻却外敵的敵意是合理的想法;而且以美國的國力和在境外的國防部署,近百年來一向可以做到這點,但911恐怖攻擊事件改變了國家安全的觀念。以今日全球同胞往來之密切,對於外敵跑到國境之內進行游擊戰,尤其是戰士們不求全身而退的游擊戰,實在不易防範,但又不能不防範,怎麼做才好?有賴各界人士深思。

4. 調整國防策略、縮減軍備

有些研究說在1940~50年代,美國的國家生產總值幾佔全球一半。到2008年已降為20.61%,預測到2014年時可能還會再退步到18.26%(註九),在經濟能力上已不易維持1-4-2-1的國防戰略目標。 而如前所述,在能佔領卻不能治理的環境中,傳統的軍事戰略、戰術和軍隊編組等等都應該調整。情勢很清楚,由於過多低效益的軍事浪費,使得美國政府用在國民福祉方面的人均預算長年偏低,聰明的美國人不覺得有點不對勁嗎?美國實宜大幅減少軍事支出,增加有益於實質經濟的投資;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經常出兵,到別人家裡打架。

美國國防工業界當然會以各種理由全力抗拒,以遲滯這種改變。我們注意到今年美國內部對於2010年度國防預算需求案的激烈辯論。而由於歷史原因,台灣的國防預算亦長年偏高、效益堪疑。在目前的環境中,我們對於國家發展的目標、策略,以及對於國防的理念和建軍方案是如何思辯檢討的呢?

註:

1. 財富雜誌(Fortune)總編輯Andy Serwer在該期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撰文舉出美國在過去災難十年中的十大災難事件:2000–佛羅里達州總統選舉計票爭議、2001–911恐怖攻擊、2001–美軍入侵阿富汗;2002–美軍攻打伊拉克、2004–南亞大海嘯;2005–卡翠娜風災(Hurricane Katrina)、2008–全球(金融)市場風暴、2008–馬多夫龐氏騙局(Bernie Madoff’s Ponzi scheme)、2008–汽車工業瓦解、2008–關達納摩(Guantanamo)美軍基地虐囚。

2. 依據 Commentary from the Aug. 29, 2005 edition of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Comparing costs of US wars (military expenditures, in billions of 2005 dollars)–
World War I (204.9), World War II (3,114.3), Korea (361.2), Vietnam (531.5),First Gulf War (81.8), Afghanistan / Iraq (252.0 wars is continuing). 韓戰、越戰、波灣戰爭三者合計軍事支出為2005年幣值9,745億美元,經過www.mearingworth.com 網站之GDP deflator調整得2009年幣值約10,572億美元。 各次戰爭期間國防支出佔GDP比例的高峰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4年的38%、韓戰在1953年的14.2%、越戰在1960年的9.4%。

依據National Priorities Project 網站http://costofwar.com資料,自阿富汗戰爭開戰至2009年9月30日止,美國國防部獲得國會授權支出之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的戰費為9,151億美元;我們再加上2010會計年度(Oct/1/2009~Sep/30/2010)已完成立法程序的戰費1,300億美元,合計得10,451億美元;依該網站迄2009年12月8日為止之總戰費分配比例,將75.178% 劃歸伊拉克戰爭,為7,857億美元,其餘劃歸阿富戰爭。再經www.mearingworth.com 網站之GDP deflator分年調整得到2009年幣值之美國阿富汗戰費約2,703億美元、伊拉克戰費約8,185億美元。

另依據美國國防部網站所公佈資料中年代最早的1995 Annual Defense Report中,Appendices項下,Budget Tables 裡Table B-3 內的數字:越戰在1960年國防部支出佔聯邦總支出之45%、佔GDP 8.2%;海灣戰爭在1990年國防部支出佔聯邦總支出23.1%、佔GDP 5.3%。

大家都知道在一場戰爭中,military expenditures 是遠比戰爭總支出為少的。依據Richard M. Miller Jr. 在Aug/30/2007所出版的Funding Extended Conflicts – Korea, Vietnam, and the War on Terror 一書中比較仔細的估算,韓戰於1951~1953年間戰費以2007年幣值計算約莫6,780億美元(其中支出名目直接與韓國連結的只有3,900億美元);若加計1954~2000會計年度因為韓戰而繼續支付的費用,包括超徵戰士復員前人事費用、退伍軍人補償費用及年金、政府債務償還等等後,則戰爭總支出約當2007年幣值1兆零10億美元。

3. 美國國防部Statist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Division 資料。

4. 同時,美國在其境內擁有4,742個軍用場地,在其7個領地擁有121個。資料來源為美國國防部Office of the Deputy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Installations and Environment)所提出的Base Structure Report – Fiscal Year 2009 Baseline。

5. 依據美國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和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兩單位網站資訊:2010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所授權撥款的總金額內包括國防部軍事預算、以及the atomic energy activit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的預算兩部份。2010年美國國防部預算為Base Budget 5,338億美元,另加War Funding 1,300億美元。

6. 因非學術文章,故對本文若干資訊並未一一註明出處。雖然我們在引用資料前都於有限時間內儘量多方比對,但大家都知道大範圍和大數量的統計常會存在誤差,甚至只是概算。美國國防部和白宮預算管理局的數據就還是偶有出入。

7. 譬如殖民者不改變殖民地區原先的社會階級和財富分配制度,殖民地人民的人均收入和福祉没有比被殖民前降低;或是稍微改善一下殖民地的生產方法或社會制度,使被殖民者的福祉比被殖民前提高。再譬如外來機器設備和經過多層次加工後之成品,其與當地原物料間的高貿易價差(像打穀機和稻穀、成衣和棉花之間…)在没有競爭比價的情況下,被殖民者不易感覺被剝削。從某個角度看,上述兩種情況對於被殖民者而言也許不能算是被欺負。

8. 依據CIA-The World Factbook資料: 阿富汗人口28.396百萬人、個人年平均所得(PPP)800美元,世界排名219,仍以農業為主。伊拉克人口28,945,657人、個人年平均所得(PPP)3,200美元,世界排名162。依註2所列之戰費,可計算得出美國砸在每位阿富汗與伊拉克人民身上的錢。

9. IMF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09資料。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十: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一)–世界總體經濟環境

個別事件都在環境中發生,而環境中各個變數互相牽連。就省視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而言,居然從全球和美國的總體經濟環境談起,的確囉裏囉嗦、不夠精準銳利,但有助於本系列對於經濟發展的討論。為了避免過於瑣碎,我們只概念式描述總體經濟面若干比較基本的底層現象。

1. 人類事務日益全球化

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舉行第一次會議
1930年5月17日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開始營運
1944年7月22日44國代表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
1945年6月26日,51個創始會員國中的50個簽署聯合國憲章
1945年12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成立
1946年6月25日以資助貧窮國家脫離貧窮為任務的世界銀行開始工作
1948年1月1日由23個國家簽署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生效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間冷戰結束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立
………
顯示人類事務日益國際化、全球化;商品向全球銷售;企業跨國經營、在許多國家存在應收應付關係;投資人投資許多他國資產、亦積欠許多他國債務;金融機構跨國進行貨幣存貸匯業務,跨國發行、銷售並且購買金融商品;…;大家利益與風險跨地域連結的程度日益增高,視訊網際網路的發展更加強了天涯若比鄰、全球一體化的趨勢…

有一些區域性的組織也不斷擴展合作甚至融合的項目,比較大的區域性政府間國家組織有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協加三、南美洲國家聯盟(註一)、非洲聯盟(註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註三)、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註四)等等,還有許多活躍的非政府組織。

隨著人類活動尺度不斷擴大,許多傳統的國家疆域和組織可能或已經成為人類發展的障礙。發展跨國的功能性和區域性組織、逐漸去除不必要的條條框框是一種自然合理的演變。

2. 世界上已經没有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國家

和半個世紀之前相比,人類生活的內容大為豐富。由於專業經濟、規模經濟與聚集經濟的效益,不同產業會自然地分工,在不同地區形成大的相關產業聚落。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為滿足大家正常的生活需求,世界上已經没有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國家。

就製造業而言,稍微複雜一點的產品,像飛機、汽車、輪船、電腦、電視、手機等等,它們在某個國家進行最後的組裝與品管測試,但其內部零組件和零組件的零組件,還有生產技術和設備,郤可能來自許多不同國家。

這種大家分工合作和互相依存的關係使得生產更有效率、物產更豐饒、人類福祉更高。但也讓許多人的不安全感升高:「如果有某個或某些國家、甚至是大產業集團和我們翻臉禁運怎麼辦?」

在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如何維護國家安全?
企業跨國投資經營、人民跨國置產、資金瞬間移轉,怎麼行使國家主權?
歐盟模式會怎麼發展下去?
這些都是有趣的課題。

3. 許多先進大國都揹負大量外債

也許由於以前很強大、經常打仗吧!還是因為以前很富裕,經常亂花錢?許多大國其外債佔2008年預估GDP的百分比都很高;像英國404.34%、荷蘭365.40%、法國231.38%、德國176.34%、西班牙165.26%、義大利127.42%、澳洲99.61%、美國95.22%。 為了對比,我們也列出日本 51.41%、南韓28.48%、蘇俄21.29%、南非14.59%、 沙烏地14.21%、巴西13.16%、台灣13.03%、印度6.94%、中國5.01%。(註五)

4. 亞洲經濟逐漸與歐洲、美洲經濟鼎足而立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被殖民地紛紛獨立、戰敗的日本與德國在戰勝之美國協助下快速復興(有些人說美國是為了防堵蘇聯勢力擴張,所以在冷戰時期著力援助共產主義勢力周邊的國家)、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南韓、台灣)迅速建立現代化的基礎、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拉丁美洲若干國家奮發向上, 中國亦自1978年開始穩健地脫離共產主義,藉助資本主義的經驗發展經濟。由於中國之幅員與人口規模,1994年1月1日人民幣相對於美金貶值49.82% (自1993年12月月平均匯率5.8068 對1美元貶至 1994年1月月平均匯率 8.7000對1美元), 大幅提高了出口競爭能力,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它開啓了全球商品供需關係與產業競爭的新局面–亞洲經濟逐漸與歐洲、美洲經濟鼎足而立(註六)。

目前美國和歐盟都以世界貿易日趨不平衡(中國擁有巨大貿易順差)…等理由要求中國貨幣升值(人民幣大幅升值之牽連頗廣)。落後國家亟思奮起,而強權不願衰頹,目前世界經濟的運作體制又漏洞百出,難以令人完全信服,世局將如何演變?衡諸歷史,以往之強權興替,無不經過武力戰爭;在民主時代,大國可以和平崛起嗎?

5. 赤貧國家亦將逐漸發展

因為地價、工資、運輸成本等差異,工業投資會隨著經營本益比的變化,逐漸由已發展地區、發展中地區向未發展地區蔓延;商品銷售也會隨著高購買力區域消費需求之已經滿足而逐漸向貧窮地區推移;所以赤貧國家或地區亦將逐漸開始發展。現在全球地理位置之間的貧富懸殊在擴大到轉折點後已經開始縮小。

近年來全球企業界對於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大部份非洲地區(當地石油等礦藏豐富),和若干中亞與西亞地區(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除了造成破壊之外,亦為當地和鄰近地區帶來新的投資)之投資已經不斷增加。

6. 人口持續向都市和都會區集中

人隨著工作機會走,同時人口集中地區公共設施的服務效率比較高(人均成本比較低),人口分佈很自然地將繼續都市化、同時繼續形成大都會區。

於是都市土地自然漲價,很容易成為炒作標的,暴起又暴落。房地產市場和股票等金融市場一樣,幾乎每一次金融危機中都有它們的蹤影,成為作手最容易合法搜括大眾財富的地方,而應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政府經常反應遲鈍變成幫兇。如何預測土地利用型態的發展趨勢,運用國土規劃、都市計劃、土地和稅務法規等行政手段,減少剝削情事,達到優美化都市環境和大眾生活品質、以及地利共享等目標,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7. 「資產証券化」使得企業家運用金融槓桿的能力大幅增加

「財務工程」的發展提高了運用貨幣的效率。同時資產証券化(註七)這種金融工具使企業家得以「藉著讓出部份投資利潤給購買資產証券的大眾,而迅速回收原本被凍結在缺乏流動性資產上的成本(投資),甚至提早收獲該投資的部份預估利潤,同時在不失去資產經營權的情況下將投資資產的風險移轉給購買資產証券的大眾」。優秀企業人才因此得以大幅增加運用自有資本的槓桿倍數,而更加提高其競爭能力,導致社會財富的集中度不斷增加,貧富更加懸殊。從另一個角度看,槓桿倍數愈高,表示底層槓桿崩斷時愈難救援、損失愈大。

資產証券化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社會繼私有財產制、公司制、以銀行創造存款貨幣、大企業股權以証券方式公開交易化、藉保險服務收集投資資金之後,又一個「提高資產營運效率」的制度面創新。以會計學的語言來說:這些創新都提高了人類社會的資產報酬率。

8. 金融部隊進行跨國金融戰爭,合法掠奪財富

20世紀以來,以「炒作手法」操作商品的情形大幅增加,國際貨幣與金融危機的頻率亦告增加。像1992年9月英磅危機(同時衝擊英磅、義大利里拉等幣值,以及德、英、法等國的利率…)、1994年12月墨西哥、1997及1998年亞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香港、韓國;隨後台灣也發生所謂本土型金融風暴…)、1998年8月俄羅斯、2000年12月土耳其、2001年12月的阿根廷金融危機(巴西、烏拉圭、巴拉圭、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秘魯等國都連帶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同時若干拉丁美洲國家發生反對資本主義和反對全球化的運動)…等等,都是高級作手組織金融力量進行合法掠奪的跨國金融戰爭。(註八)

一般產業的企業家靠著研發(或購入他人的研發成果)、生產、銷售能夠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的產品累積財富,這種行為是有益於社會的;即使在行銷自已產品時運用一點炒作行情的技巧,或配合股市作手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其為害也有限。但高級金融作手所進行的(跨國)金融戰爭,其影響層面頗廣,所轉移(剝削)的財富金額頗大,對社會為害頗大。

但索羅斯(George Soros) 曾說英國、泰國等國家的執政者應該反省自已的政策作為,為什麼讓他有可乘之機?他不採取行動,也有別人會採取行動。又曾說:「我按市場遊戲規則行事,如果有錯,應是市場規則本身出錯」…。都值得我們深思。

9. 金融經常成為全球主要議題、金融業成為全球所得最高的產業(之一?)

在人類和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熱門和高所得行業;誰領風騷由市場供需力量決定,不平無益。但社會上批評檢討的聲音也是市場機制的產品。我們應該省視一下已經長青了數百年的金融業其對社會的貢獻是什麼?社會付出的代價是什麼?貨幣運轉的機制非完全像現在的樣子不可嗎?這是個不算小的題目。

10. 巴塞爾協定推行緩慢

鑑於金融危機都和銀行有關,而銀行倒閉傷害了許多無辜的存款人(存款人到銀行存款並非商業或投資行為),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在1988年公佈了規範全球信用風險的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Capital Accord – Basel I);同時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納入對於市場風險和作業風險的規範, 在2004年6月底完成了修訂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希望透過最低資本要求、監理審查、和市場紀律這三大支柱來增強世界金融體系的安全。但和推動節能減碳一樣,推動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成效迄今仍不彰顯。是那些人阻擋協定的推行?用什麼道理阻擋?…?都是有趣的問題。

11. 個人之間的貧富懸殊將更加嚴重

我們在本系列「八:貨幣太多也讓人民窮困」一文中曾提到通貨膨脹將拉大貧富懸殊的程度,在本文中也提到資產証券化(這類金融工具)將使貧富更加懸殊。事實上自由競爭就像長程賽跑一樣,隨著時間過去,體能好者與差者之間的距離將愈來愈大。賽跑差距大就大了,輸家不會集結起來翻臉把贏家殺掉;但人類社會中貧富差距過大(譬如百分之一的人掌握全社會百分之五十的財富)好不好?這不只是有關道德的問題而已。

貧富越懸殊,全社會的消費總量將越減少,不只國民所得無以成長,還會造成持續性的通貨緊縮,引起許多社會問題,最後禍及富者,大家一起遭殃;而強者與弱者的所得差距太小也不合理,像共產主義在上一世紀的實驗結果一樣,大家最後還是一起遭殃。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拳擊場上的打鬥要放任到什麼程度?什麼樣的所得分配才對社會最合理?什麼狀況能讓大多數人都「還算滿意」地接受,而非充滿怨懣的不得不接受?什麼狀況可能讓「有些人」立刻作亂?什麼狀況能讓整個社會充满祥和而又樂觀奮發的朝氣?大家揖讓而升、下而飲?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但做法呢?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每和平相處數百年後,總是會發生比較「劇烈」的改變,為什麼?民主時代會不會不一樣?

高外債這種似乎應該出現在貧窮落後、官員普遍貪污國家的現象,居然出現在許多大家公認為文明先進的富裕大國!何以致之?他們的高外債對於未來全球經濟(甚至政治、社會)的發展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學者們和主要國家的執政者們現在就應該進行嚴肅的思考和討論,全球一起面對。

12. 人類創新的頻率將增高

當農業生產力增加後,人類就有餘裕進行工業生產;當工業生產力增加後,人類就有餘裕增加服務業生產;當服務業生產力增加後,人類就有餘裕增加休閒娛樂。由於人類受教育的比例和人數不斷增加,有能力從事創新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家互相激盪,人類創新的頻率將會增加(註九)。而科技發展會影響人類的生活模式,譬如當機器人的發展大幅進步,人類大部份可以程式控制(標準化)的工作都交由各式機器人代勞後,生活模式可能發生什麼變化?資通訊科技和生物科技將如何繼續發展呢?…?創新是很難預測的。

13. 其他還有全球暖化、食糧及石油等原物料可能短缺、環境污染、地球對於人類活動承載力、長壽與少子化引起人口結構變化等等有關世界總體經濟的基本問題,限於篇幅我們不再敘述。

註:

1. Union of South American Nations:目前有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智利、蓋亞納、蘇利南12個成員國,和巴拿馬、墨西哥2個觀察員國。

2. African Union:目前除了摩洛哥和茅利坦尼亞以外,非洲其他53個國家都是成員國。

3. The Indian Ocean Rim-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目前有澳洲、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伊朗、阿聯、阿曼、葉門、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18個成員國,和日本、中國、埃及、法國、英國五個對話夥伴國。

4.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目前有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卡達、伊朗、伊拉克、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12個成員國。

5. 這些數據係由「CIA – The World Factbook」網站中,各國的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Debt-External數據計算而來。外債包括政府和民間所欠,必需以外幣償還的債務。如所週知,各國外債的構成不同,商品外銷能力不同。各個資訊來源對於各個項目的統計數據亦不盡相同。

6.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網站統計資料,2008年度Gross domestic product based on Purchasing-power-parity share of world total:
United States + Canada + Western Hemisphere = 20.612 + 1.880 + 8.612 = 31.104%
Developing Asia + Newly Industrialized Asian Economics + Japan = 20.967 + 3.698 + 6.348 = 31.013%
European Union = 22.043%

依目前的國際政治情勢,由於不少中南美洲國家反美意識高張,把美國、加拿大、中美洲及南美洲看成一個經濟體並不恰當;「東協加三」的進展也還遠不如歐盟成熟,亞洲亦非全面發展…;我們說三足鼎立是一種為了方便表達概念和未來可能性的簡略說法。如所週知,目前在這三大洲中發展得比較好的區域是東歐和巴爾幹半島以外的歐洲、北美、和中國非沿海省份及北韓以外的東亞。

7. 資產証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係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入之「單一資產、或多筆資產的組合」,轉換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自由交易之証券的行為。發行人可以透過發行資產証券向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貨幣市場(發行債券,利息比向銀行貸款低)直接取得資金。

理論上所有資產產權都有將之証券化的可能性(亦可將上市公司的股票視為較廣義的資產証券)。目前較常見的標的物有不動產本身(不動產投資信託証券;REIT)、不動產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公司債、企業應收帳款、收費高速公路及橋樑等等;而且只要有足夠的利差,還可以將証券再証券化。

8. 如許多人所熟知,以索羅斯(George Soros) 為代表的國際金融集團利用外匯市場中的貨幣價格變動、貨幣市場中的債券價格變動、股票市場中的股票價格變動、期貨市場中各標的物未來價格的變動、以及利率與各種價格之間的連動關係、加上併購企業的能力,運用專業操作技術,集結金融力量在1992年9月襲擊高估幣值與利率的英磅(同時在英磅與義大利里拉空頭交易,與德、英、法國利率期貨多頭交易中獲利); 在1997年1月和6月兩波襲擊泰銖(同時順勢放空印尼盾、菲律賓披索、馬來西亞元、和新加坡元獲利);在1997年10月、1998年1月、6月、8月四波襲擊港幣…

9. 我們在「國土規劃與建設系列」中「之一:社會加速變遷的網業時代」一文中,曾討論過人類創新頻率將會提高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