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十二: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三)–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二 - 援外措施在若干地區引起不良後遺症

A. 美國對於全世界的援助

美國於內戰(南北戰爭:1861~1865)結束後國力日興,在兩次世界大戰時都扮演全球主要兵工廠的角色,大賣武器等戰爭物資;歐洲各國則幾乎耗光外匯儲備,黃金大量流向美國(在1945年美國約擁有世界黃金儲備的59%)。美國也精準計算時機,在一戰爆發三年多、二戰爆發二年多後才參戰,求取參戰的最大利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光經由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售賣、交換、租賃、借出、移轉,就交付給38 個國家,總值達500億美元(當時幣值)的軍事物資。其間美國總計生產大約27.5萬架軍用飛機、75,000輛坦克、36萬門大炮、1,000 艘各式戰艦…,其中大部份出口國外。在1944年時美國從事與國防有關工作的人口約佔全國總勞動人口的41%,失業率從戰前的14%下降到1.2%。如何讓這些生產力在戰後有秩序地迅速轉回民生市場並非易事。而戰後蘇聯所採行的共產主義向東歐和其他地區擴張勢力,其擴張的方法常是傳統的武力奪權,而非民主國家所認同的自由選舉。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Harry S. Truman)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諮文,大意是美國應該透過財政援助,協助各自由民族維護其國家完整,實施自由民主制度,對抗主張極權政治者的侵略行動。認為極權政制的種子是在貧窮動亂的土地上得到滋養而蔓延發展,美國應該協助落後地區保持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如果美國不能起而領導,世界和平與美國本身的繁榮昌盛都會受到威脅…。要求國會同意撥款援助希臘和土耳其政府抵抗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奪權紛亂。這篇演說的內容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與蘇聯的主張共同形塑了二戰之後兩極對抗的世界格局,一直到冷戰結束之前都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指導原則。

歐洲在戰後百廢待舉,雖然1945~1947年間美國對於歐洲的重建已投入90億美元左右,但仍明顯不足,援助工作亦缺乏完善的計劃和有系統的組織。美國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Gatlett Marshall)在1947/6/5 日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上,宣告美國已為幫助歐洲復興做好了準備,號召歐洲人團結起來,共同規劃一個他們自己的重建歐洲計劃,由美國為這一計劃提供資金協助。

歐洲經濟會議於1947/7/12在巴黎召開,共有英、荷、比、盧、法、葡、瑞士、奥、希、義、土、瑞典、挪、丹、冰、愛 16個國家參加,所擬訂的重建計劃草案向美國要求在4年內提供224億美元的協助(包括協助德國);杜魯門總統在將之削減為170億美元後提交國會,國會最後批准124億美元。美國這個歐洲復興計劃常被稱為馬歇爾計劃,執行到1951年如期終止。由於美國與蘇聯隱約對抗,同時共產主義計劃經濟的意識型態與民主制度自由經濟不同,蘇聯與其領導的東歐國家並未參加馬歇爾計劃。而接受援助的國家同意美國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派駐軍隊。有些研究者估計馬歇爾計劃中各國用於向美國進口軍事物資的費用超過60%。

自1950年6月韓戰發生以來,美國國會在1951至1954的4個財政年度中所核准之對外援助超過美金250億元。其中軍事援助約180億;經濟援助(包括普通物資、技術援助…)約75億。受援國家包括歐、非、近東、遠東及南美共55國,遍及全世界,特別注重鄰接共產勢力之歐洲及東南亞前線各國。

依據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The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為美國國會準備的綠皮書,自1946到2007年美國政府的援外金額為2009年幣值1兆8千7百9拾4億美元,我們没有花時間去了解其中有多少屬於無償性贈與,有多少屬於低利或無息貸款。另外許多美國民間機構也每年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許多援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估計在2007年一年約為122億美元。(註一)

美國這些對外援助緩解了二戰結束後美國可能發生的物質和人力過多、民生供需失衡、社會不安的經濟局面、促進了國際貿易、加速了受援國的經濟成長、提升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取得了許多在外國建立美軍基地和駐軍的權利。美國認為當受援國重建其生產能力和外銷能力、經濟復蘇、市場擴大以後,將有利於美國產品的外銷,並為美國資本提供對內和對外投資機會。

而若干受援國政府在戰時和戰後向美國所借之款,以及戰後前數年大幅入超所造成的外債,並未能因為經濟成長而迅速清償,輾轉到現在都還是他們財政上的難題。不過歐盟各國統一貨幣的措施解除了他們因為高額外債而極可能發生的貨幣與金融動盪。

B. 美援所引起的不良後遺症

多年來美國對於全球同胞提供了很多出自愛心、完全無私的援助;但也有許多援助事屬利益交換,愛心成份較少;也有許多援助因為對於有關各方的利益没有溝通協調妥當,造成後續糾紛不斷;還有一些援助被謀利的私人利用。

1. 中東與西亞問題

後遺症最嚴重的個案是在協助以色列建國時(註二),在土地分配(面積比例與農耕肥沃度…)等問題上過於恃強而便宜行事,造成許多阿拉伯人不滿,以致巴勒斯坦人不願依照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案所建議的分治方案建立國家(註三),引發迄今為止5次規模不算小的中東戰爭;即使在非戰爭期間,巴勒斯坦人的報復與建國運動、以及以色列的鎮壓行動亦造成很多死傷;一個「利益分配没有擺平」的區域性事件,由於經久未能解決,似乎隱隱然有逐漸擴張形成信奉伊斯蘭宗教民眾和信奉基督宗教民眾之間「宗教與文化」對抗的趨勢,還引發911恐怖襲擊事件。

2. 中南美洲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反彈

其次是70年代中南美洲的經濟自由化與國營事業私有化運動,由於若干在權力場域中的有力行為者未能節制過度貪婪的私欲,演變成美歐若干民間公司和當地政府若干貪污官吏結合起來,操作金融危機賤買賤賣國家資產搜括社會財富,傷害許多無辜百姓,引發群眾抗議,以致從1990年代起拉丁美洲興起左翼浪潮,彌漫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與反對帝國主義的思想與情緒,迄今已有9個國家由左派政黨執政。(註四)

C. 美國單邊主義傾向走強

2001/9/11恐佈攻擊事件之後,美國為求報復,陸續出兵攻打阿富汗(2001/10/7~)與伊拉克(2003/3/20~)。阿富汗戰爭可以說曾獲得聯合國安理會認可(註五);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不少美國國民認為入侵伊拉克的正當性不足(迄今未獲聯合國認可),甚至猜疑美國政府的真正目的在取得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讓美國公司取得石油開發權)。小布希總統(George Walker Bush,自2001/1/20至2009/1/20 執政)的政府在執政期間也許是自恃國家強盛,認為聯合國不能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在若干國際事務上不耐設計比較可能為各方共同接受的方案盡力協調說服,而立場強硬,逕依美國單邊意思行事,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傷害,使得對美國不滿的外國人士大為增加。

綜看起來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迄今為止的援外支出和直接戰爭支出相差不多,大約只少1,000億美元或5%左右,但如註一中所說明,在援外支出中有33.6%是軍援。一個經常為世界貢獻的全球民主導師,為什麼會長期花費這麼多金錢在軍事方面?我們了解要讓二戰時龐大的軍事工業順利轉型需要時間,冷戰時代也需要軍事投資,而且軍事是一種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事業,但是………

我們從美國的援外歷史中學到什麼?
美國的援外僅止於此嗎?

註:

1. 依USAID的U.S. Overseas Loans and Grants (Green book) – Obligations and Loan Authorizations (July 1, 1945~September 30, 2007) 統計,以2007年幣值表示:economic assistance有USD 1,221,877.6 millions,military assistance有USD 618,200.4 millions,合計為USD 1,840,078 millions,軍援佔33.6%。然後依照www.measuringworth.com的GDP deflator將合計數字調整為2009年幣值USD 1,879,387 millions。另OECD 估計在2007年美國民間機構援外總額約為122億美元,和2007會計年度美國政府部門的援外總額419.404 億美元相比,顯得民間的援外力量不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http://qesdb.usaid.gov/gbk/ 網站查閱。

2. 中東地區原來多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之後紛紛獨立。以戰後英國之國力,當時已無能處理中東問題,有實力處理的是美國。

3. 2000多年來,許多猶太人由於戰敗被驅逐等等原因流居世界各地,在各地也常遭壓迫,常想返回先祖時代由上帝「應許之地」。自1881年開始有幾波規模比較大的回歸浪潮;當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後,掀起第五波回歸浪潮;之後在歐洲發生猶太人大屠殺,回歸人數更是大幅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有60萬猶太居民,不斷與阿拉伯人發生暴力衝突。

受到二戰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得到國際支持,1947/11/29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181號「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因為考慮到未來還會有大量猶太難民遷入,故此方案給予當時不到總人口數3分之1 的猶太人57%的土地,大部分位處沿海地帶,比較肥沃。猶太人當日即接受該方案,但阿拉伯聯盟反對,對猶太平民展開暴力襲擊。在不斷升高的有組織暴亂中,英國於1948/5/14 24:00(巴勒斯坦時間)結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託管工作;以色列首任總理則於5/14傍晚宣讀獨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國於1948/5/15 00:00成立,美國白宮在以色列國成立11分鐘後即發佈聲明給予承認。埃及飛機在5/15攻擊特拉維夫,5/16日凌晨阿拉伯聯盟軍隊進攻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據聯合國報告估計,戰爭期間約有711,000 名阿拉伯人被逐出或逃離以色列國,戰後亦不得重返家園,後來被稱為巴勒斯坦難民。同樣的,亦有許多猶太人被逐出或逃離阿拉伯國家,有的報告估計約有60萬人遷往以色列,20多萬人移民歐洲或美國。

阿拉伯聯盟(1945/3/22於開羅成立,初始成員有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敘利亞、沙烏地六國,迄今有22個成員國、以及印度、巴西、委內瑞拉、Eritrea 4個觀察員國)於1964/1/13~17在開羅舉行的高峰會中決議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做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該組織於1964/6/2於東耶路撒冷正式成立,聯合國大會於1974/11/22通過承認巴解組織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並給予聯合國觀察員席位。1988/11/15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建立巴勒斯坦國(State of Palestine),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實際上行政首都在Ramallah),不接受聯合國181號決議案的劃界。聯合國大會1988/12/15 43/177號決議將巴解在聯合國內的觀察員席位改名巴勒斯坦(只是改名,巴勒斯坦人民的法定代表仍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目前有134個國家給予巴勒斯坦國不同型式的承認。

1993/8/20以色列總理拉賓(Yizhak Rabin, 1922/3/1~1995/11/4) 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 1929/8/24~2004/11/11)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 Norway)秘密會晤後就以阿關係的未來發展達成一項初步的框架協議(Oslo Accords),並於1993/9/13於美國白宫草坪公開簽署,內容包括以色列國防軍撤出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部份地區,由巴解以選舉方式成立巴勒斯坦國家管理機構(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 - PNA)在該兩地區實施自治、雙方將就未決事項繼續商議等等。巴勒斯坦人於 1996/1/20進行PNA立法議員與管理機構選舉,阿拉法特當選機構主席。1998/7/7聯合國大會通過52/250號決議,給予巴勒勒坦額外的觀察員權利,包括有權參與大會一般辯論等等。2006/1/6 主張激進、被認為不斷主導暴力事件的哈瑪斯黨(Hamas)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議員選舉中獲得132個席位中的76席而組織內閣,西方國家立即凍結所有給予PNA的財政援助。哈瑪斯在2007/6/12~14以武力奪取加薩走廊控制權,PNA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即解散內閣並於6/15指派Salam Fayad擔任首相成立緊急政府,緊急政府之權力實際上僅及於西岸地區,巴勒斯坦分裂…

近百年來巴勒斯坦地區血腥事件不斷。

4. 在1492/10/12哥倫布發現美洲陸地之後,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國為了緩和對於殖民地的競爭,經由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協調,於1494/6/7簽訂托爾德希爾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劃分勢力範圍,中南美洲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分治。殖民者以大地主小佃農方式占有土地,社會階層劃分嚴明,其農、礦產品除供應宗主國外,也隨著貿易銷往全球;當地農作物亦逐漸傳播到世界上其他適合種植的地方。

從十九世紀初葉開始,中南美洲各國紛紛獨立,但其經濟基礎仍為一級產業以及初級加工產品的出口,貧富懸殊的程度不僅没有因為獨立而降低,反而增加。

到二十世紀初葉,在反抗少數人壟斷社會財富的聲浪中,若干主張實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除古巴外,中南美洲國家很早就建立了民主選舉制度)的領袖,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國家取得政權。他們以國庫的資金設立國有工廠,生產以往進口的商品;提高關稅以保障國貨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並且限制資金外流。這些做法雖然在短期間內增加了就業機會,但由於教育不發達限制了生產和管理技術的提升、交通運輸系統落後、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加上中南美洲區域內各國之間貿易壁壘高築等原因,不只產品難以打開外銷市場,國內還充斥各種舶來品和外匯等黑市活動;企業即使能獲利也大部份進入歐美商人、本地少數財團和政府腐敗官員的手中;財團藉著貿易將資金輸往國外,政府無法實現當初重新分配社會利益的承諾。到1960年代,激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逐漸抬頭,統治者便派出軍隊和民間武力加以鎮壓。時值冷戰期間,美國為遏制共產勢力擴張,隱約鼓勵鎮壓行動,於是不少拉丁美洲國家走上專制獨裁的道路。

這些獨裁政府依然未能改善國家經濟,投資失敗,外債愈欠愈多,看起來前途艱難。到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要求想要繼續獲得貸款或調降原貸款利率的國家必需實行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之後歸納為華盛頓共識),諸如緊縮財政支出防止通貨膨脹、增加資源的開採與出口、貿易自由化、開放外人直接投資、允許外人投資國內証券市場、去除價格管制與政府對企業的補助、國有企業私有化、打擊貪腐等等,若在獲得貸款後未能如約實施結構調整計劃者將受到嚴厲的財務處罰。若干美國經濟學家像弗利德曼(Milton Friedman)等人亦紛紛前往拉丁美洲國家提供諮詢。結果吸引不少外資投入出口工業、並購併重要基礎產業,造就了快速的經濟成長,但所得分配惡化、通貨膨脹甚至更加嚴重、資金依舊外逃、外債並未減少…

1989 年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現已改名為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經濟學家約翰威廉森(John Williamson)有系統的歸納了位於美國華盛頓的三個機構: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會和美國財政部對於挽救1980年代拉丁美洲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共識,以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名之,認為拉丁美洲(以及東歐經濟轉型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國家應該完整實施一套包括十項經濟政策的方案:
–加強財政紀律
–把政府支出從提供津貼(尤其是任意津貼)轉向廣泛提供基礎教育、基本醫療保健、和基礎設施建設這類有利於成長和服務窮人的關鍵性投資
–改革稅政:擴大稅基、採取温和的稅率
–利率自由化;實質利率不應為負
–匯率自由化(匯率由競爭決定)
–貿易自由化:取消進口執照等數量限制、降低並穩定關稅稅率
–外人直接投資自由化
–國有企業私有化
–撤消管制規定:去除對於市場競爭造成障礙的管制(除非是對於與社會安全、環境與消費者保護、以及金融機構有關之審慎而正當的管制)
–保護產權

中南美洲並非全球最貧窮的地區(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亞地區比中南美洲窮得多),但卻是全球所得最不平均的地區。依據聯合國發展計劃(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所公佈的2009年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在2007年,各國的基尼係數(Gini Index)大多在50以上;各國收入最高的10%人口,其收入普遍比最低10%的人口高30倍以上;起碼有6個國家其每日平均收入低於1.25
美元的人口超過10%,起碼有15個國家其每日平均收入低於2美元的人口超過10%;高於40%人口之收入低於該國貧窮線的國家超過7個。各國普遍政治腐敗、法紀不彰、社會不寧。「拉丁美洲化」成為發展民主與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績效欠佳的形容詞。

目前多數中南美洲國家希望透過建立共同市場等方式來改善以往經濟發展模式的偏差。

5. 1998/8/7美國駐在東非坦尚尼亞最大城市三蘭港(Salaam, Tanzania)和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 Kenya)的大使館幾乎同時遭到汽車炸彈襲擊,共有245人遇難、超過 4,500人受傷,被認為是以阿富汗為根據地,由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所領導的基地組織(Al-Qaeda,或譯為蓋達)成員所為。聯合國安理會在2001/12/19要求塔利班(Taliban–亦常意譯為神學士,是阿富汗的執政黨)將賓拉登移送到美國或第三國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審判,並關閉所有基地組織的武裝訓練營地,否則將會制裁阿富汗。

6. 本文因非學術文章,所以並未註明有資訊的出處。但對於同一項目–像二戰期間美國所生產武器的數量,若不同來源的數據不同時,我們會選擇比較保守的一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