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之十二–影響人口分佈型態的力量

-
若我們依照「之十一–推估台灣人口集居用地總需求」一文中所敘述的邏輯,建立「人口數量–國民所得–各種人均用地需求標準–台灣人口集居用地總需求」的推估模型,就不難估算出台灣未來各年、以及人口高峰年的人口集居用地總需求了。但人口集居用地會怎麼分佈呢?

建議先表列出每一個市、鎮、鄉其都市(鄉街)計劃現實與理想間的差異

台灣目前的人口集居用地包括:
1. 都市計劃區域內住宅、商業、行政、文教、倉庫等項使用分區之土地。(不計入都市計劃區域內工業、風景、農業、保護、行水、保存、特定專用等項使用分區之土地)
2. 非都市土地中經編定為甲種、乙種、丙種建築用地之土地,以及具有公共設施性質之墳墓與若干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建議國土規劃單位先就每一個市、鎮、鄉其現有的各項分區土地面積,與依據人口集居用地需求模型,以目前在籍人口數與人均所得所計算出來的用地需求面積目標相比較,表列出各項土地使用分區面積在現況與目標之間的差異數字。這些差異是問題嗎?大家該對這些差異採取什麼對策?

解決問題時除了着眼當下,還要預測環境變遷、朝向遠方的目標

當然不能用鋸箭、或補鍋法處理問題,得想得大一點、遠一點,藥方才可能產生兼及長遠的實際效益。國際競爭環境可能如何變化?台灣的產業可能如何發展?人口可能如何遷移?在目標年人口可能如何分佈?都市和都會區土地的使用型態可能如何變化?各區域應不應該「平衡」發展?國土發展該不該被管理?該管理到什麼程度?…

扼要回顧人類集居型態的變遷

讓我們先從某個角度扼要回顧一下人類集居型態的變遷歷史:
1. 在交通不發達的農業時代,人口以村落型態聚居在所耕作的土地附近,工藝作坊和娛樂場所則開設在貿易市場週邊;更繁華的「高階」貿易市場會在大區域中的主要交通輻輳和港口自然形成。
2. 當競爭力強大的勞力密集工廠依其最大利益選定設廠地址後,工業都市迅速形成,由於聚集經濟效果,新興關聯產業與自鄉村移入的就業人口使都市向其週邊蔓延。
3. 由於都市及其週邊土地愈來愈昂貴,有實力的企業開始設立到距離都市有點遠又不太遠的地方變成新的「成長極」(所謂蛙跳現象)。
4. 新核心向週邊蔓延,與原核心相連,逐漸形成多核心(各核心間有層級或功能差異)的都會區。
5. 在交通設施、大眾運輸、以及通訊工具發達後,為降低地租費用,就業人口的通勤距離逐漸延長;企業的內、外勤部門(back and front office, 請參閱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ck_office 的定義)亦開始分立,內勤部門逐漸離開高地租區域,於是都市核心人口密度增高的趨勢停止、開始反轉降低、甚至出現衰敗情形,都會區域則繼續蔓延。
6. 新興國家或區域崛起,挾其低工資和低地租等低生產要素成本、以及較低外部成本等優勢,重創先進國家或區域內與之競爭的產業,使落敗方的工業區、以及該工業區所座落或鄰近的都市(及港口)、或都市內若干區域產生没落與衰敗的情形。
7. 土地固着性高的產業(多為農林漁牧礦業)與其就業人口無法或不易遷移。在工業與服務業佔優勢的時代,這些高土地固着性產業的從業人員通常個性比較保守(才没有遷移到都市去)、平均收入較低。

台灣人口集居的型態亦循著上述軌道變遷,情況概略為「地方人口向區域內城鎮和主要都市集中、全台各區域人口向台北都會區集中、若干被新興國家或區域擊敗的產業逐漸撤離,造成若干工業區與若干都市內若干地區與港口產生没落與衰敗的情形」。

影響未來人口集居型態的若干力量

1. 聚集經濟與聚集不經濟
由於網路活動雖可降低人類對於實體活動的需求,但無法完全取代實體活動,所以「聚集效果」這個在過去工業時代影響都市與都會區發展的主要力量,在網業時代其影響力不變。

2. 高漲的能源價格、能源稅與環境稅
為節約能源與保護環境(減少污染並強化自然環境保育),能源稅與環境稅將日益重要,其負擔不利於小汽車車主與低密度住宅區屋主,將限制都會區的蔓延,提高都市的人口集居密度。

3. 資通訊等科技發展
廉價的資通訊多媒體即時寬頻傳輸之普及,將降低人與人間對於實際晤面 與交通運輸的需求,使若干人口及工作向都市近郊遷移;但亦使例行而且操作程序標準化的內勤(back office) 工作大量外移到工資低廉的後進國 家或區域處理,或者大量交由機器處理,降低企業對於市郊低地租辦公室的需求。而智慧型運輸系統(ITS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將大幅改善人、車、與路況的即時互動能力,輔助個人載具、次大眾運輸系統(共乘汽車、小巴士、…)與大眾運輸系統提高整體運輸效率、降低市區交通擁擠情況、提高都市人口集居密度;但亦可能使比較富裕的市民更樂於移居效區。而建築與垂直運輸技術(高速電梯…)的進步會引動超高大樓的興建,亦提高都市人口集居密度。

4. 國際競爭環境中的產業發展型態
不同類別的農業(茶葉、蘭花、稻米…)、 工業(石化、精密機械、 製鞋…)、服務業(物流、工廠製程設備維修、零售…)、…對於土地的需求不同,同時影響其關聯產業與有關就業人口的區位選擇。

5. 自然環境對於人類活動的承載能力
(糧食、能源、水…等)資源供應、污水及廢棄物處理、各式(空氣、水、噪音、環境…)污染、熱效應、地層下陷(抽取地下水)、洪水及土石流、(南北極融冰)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環境對於人類活動的承載能力,會限制人口集居的區位與規模。

6. 都市設計理念
綠色基礎設施等公共設施之人均或人均所得標準、住商是否混合、是否歡迎超高樓層建築…等都市設計理念會影響都市和都會區土地的使用型態,以及對於土地的需求數量。

7. 大眾對於區域均衡發展的態度會影響全國人口分佈的型態。

8. 與土地有關之利益團體的政治影響力

9. ………

這些力量是一起作用的,它們持續的「合力」結果將持續影響台灣地區人口集居模式(或人口分佈型態)的變遷。由於數理預測模型與繪圖科技的進步,國土規劃單位已經不難在不同假設條件下,描繪國土利用狀態的不同變遷情況,以提升擬訂國土建設政策的水準。

希望2020年時台灣國土規劃單位已經能夠描繪未來50年,每5年一套的國土使用概況演變路徑預測圖–用來協助規劃作業

之後我們準備分幾次,對於台灣未來工業、服務業與農業等用地模式可能之變遷進行一點概念性的探討,然後對於台灣人口集居型態之變遷應當如何協調提供若干建議。

特記: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將於後天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國際金融論壇(5月14~15日)。他在經濟地理(Economic Geography)方面有許多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Unofficial Paul Krugman Archive http://www.pkarchive.org/

我們推薦一篇他在1996年9月所發表,與本文(之十二)主題有關的小品 “White collars turn blue”, Sep. 1996,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上述網站裡的Economic Theory分類中找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