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的經濟發展(十)– 全球成長極與企業的全球攻略


現代社會民間企業才是經濟發展的前鋒與主力。經過數十年在全球拼命征戰
,台灣除了已有兩家企業或企業集團其年營收金額超過政府歲入外,也鍛鍊了不少具有實力的各類企業、企業家、經營管理與研發人才,他們有能力領導台灣的經濟發展再上層樓。 

研判全球成長極 

1. 經濟成長很快就是大家做生意都很賺錢的意思。不同產品它們比較容易賺到錢的地方不一樣不同人才比較能夠發揮所長的地方也不一樣現在和最近的將來在那裡?賣什麼現在和很快就可能問世的產品比較可能賺到錢?在各行各業中積極努力的企業家與應用科學家會比一般人清楚 

2. 對企業而言正確研判全球地域性關聯產品群的成長極growth poles)所在蠻重要的,因為成長極會有比較高的經濟成長率、會吸引各種能量集中
、產生正向循環;在成長極中有比較多賺錢的機會、錢賺得比較快。不談各行業關聯產品群的成長極,就地域性成長極而言,在亞洲、東歐、中南美洲
、非洲、中東各有什麼國家或區域比較容易成為成長極?是高盛公司(
Goldman Sachs)先後提出的金磚四國(the BRIC countries)與新十一國(
Next Eleven countries)嗎?如果縮小範圍看,在各個國家或經濟區域中有那些地方比較容易成為成長極? 

3. 1990年起到現在,中國大陸或大陸幾個發展得比較快的經濟區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成長極其重要性仍將持續一段期間台灣雖然不被大家計入這個成長極但無疑與這個成長極有緊密關係也許還是大陸發展得比俄羅斯
印度巴西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二、台灣企業家的全球攻略 

數十年來我們民間的企業家一直表現得很好,帶頭創造了產品外銷與經濟成長。若非對某項產業的科技發展與產銷競爭情況相當了解,很難對該產業提出有價值的意見,但既然思考台灣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本文還是勉力順著推理邏輯,就總體面再反省一下大家早已在做的事: 

1. 若政府能在企業家協助下擬訂類似本系列在台灣本地產業升級獎勵辦法」一文中例舉的誘因,企業家與科學家們能夠邀請外資來台製造之前台灣力有未逮的現成較高階產品或自己在台研製出成功的創新(包括改良式創新)產品,促進外銷,那就有關各方皆大歡喜台灣的經濟基礎可能提升一個梯階 

2. 如果要出國打拼因為兩岸語言文化相同,優先考慮大陸是合理的企業家自然會帶領台灣同事以台灣比大陸領先的經驗與能力在大陸各經濟發展區投資能夠獲利的事業台商在這方面一向做得很好以後在就地擴展升級之外朝大陸比較後進的地區移動即使優勢與利潤邊際降低應該還是會做得不錯 

3. 台商台僑早就到全球各處落地生根但比較零散規模小我們也許有機會學習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列強以及前數十年美日等國在海外擴張的模式
,把台灣前一甲子的發展經驗,用更加組織化的方式、比較大的規模,協助全球比較後進的大區域經濟板塊建立成長極。台灣企業家在越南設立大鋼廠就是一個近期的例子。

、以集團方式到全球比較後進的區域協助當地人複製台灣經驗 

譬如在非洲
1. 由大企業在政府協助下綜理規劃
2. 選擇農食品加工、紡織、成衣、輕型工具製造、民生日用品製造、電子及資通訊產品製造、建築工程、金融信用合作社…等初級產業可能形成成長極的區位;
3. 幾個不同產業群組的成長極最好位於大經濟板塊內不同的國家各自努力發展出規模經濟,同步擴張→使各成長極之間就能產生貿易大家都發達起來。這種模式在理論上比較可以使各地不同的資源都能產生貢獻,提高總體效能,社會福祉也比較均衡。
4. 像以往大多數發展的故事一樣:創造後進地區生產性需求→後進地區創造外銷產品、獲得收入→後進地區增加消費需求…,有關各方各國在期初幾個供需循環階段是都能獲利的,直到某個臨界點之後…
5. 這種做法需要以利益說服非洲有關各國的國家領袖合作需要整合台灣與大陸甚至其他國家不同的能力,需要台灣大企業在兩岸政府協助下擔任組織者組成企業軍團才能發揮綜效能力interoperabilitysynergizability)。 

這種類似地理大發現的生產大擴張模式理論上可以運用在所有比較後進的大區域經濟板塊譬如西亞南亞東南亞中南美洲前蘇聯地區東歐
。即使已經有很多大陸同胞外移全球各地,不過台灣企業家們目前還是有一些優勢可以把握,在整合海峽兩岸的資源與能力後,不只是順應,其實很有機會主動促成全球各成長極之發展,取得互助的利益。如果該這麼做,是不是可以從那裡先開始做?要看大企業家們與政府的企圖心和能量了。

除了在台灣寶島進行產業升級的人才與資金外,其他閒置的人才與資金若不出外打拼,台灣可能發生幾種負向循環的情況:
–仍有生產力的中老年人其經驗與能力無用武之地,很浪費;
–年青人在工作上磨煉成長的機會不足,競爭能力日益輸給目前比我們後進
  國家努力向上的青年;
–銀行中的閒置資金,會有與經濟發展不對稱的較高比例,被用來炒作土地
  、證券或其他標的物,不僅對民生没有實質貢獻,還擴大貧富差距;(因
  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散戶不斷把錢輸給炒家)
–若有幾方聯手炒作民生物品,則發生經濟停滯型通貨膨脹的風險就大增。
  若大家為準備因應未來更苦的日子而節衣縮食,同時因為獲利展望不佳而
  減少投資,則發生通貨緊縮的風險也大增;
–政府稅收無法增加、目前的國債無法償還、國債利息負擔愈來愈重、既有
  公共設施難以妥善維護、教育與社會福利支出逐年減少…
–失業者日多,社會焦躁不安的情緒逐漸升高…
–……… 

環境已經和從前不同,如果我們在困境中不自暴自棄,要繼續上進,邏輯上不是留在台灣努力,就是出外努力,到後進國家成為當地的中上甚至富裕階層。至於應該在台灣、還是到大陸或其他國家努力,大家當然是各自決定。

政府可以提供之支援 

1. 以往外貿協會與政府經濟部國貿局等機構都能隨著企業在全球拓展的腳步設立駐外單位;而且在扮演企業間橋樑、協助跨業整合等方面政府也都做得不錯,今後可望繼續做得不錯 

2. 比較麻煩的是學校教育的效率似乎不斷在退步中最好能夠盡快改善Wikipedia有網頁引用CIA World Fact21615歲以上人口之識字率資料進行排行(各國比較年期不同、亦無統一之識字率調查標準,僅供粗略參考)
,本文於2014/03/24 上網查閱,台灣排名61(以2012識字率98.29%排行World Fact中原台灣識字率為96.1%排名更後),不曉得是不是因為計入外藉新娘的關係。另外一個不好的徵兆是本系列「九、台灣本地產業升級獎勵辦法」一文在註一部份曾引用OECD65個國家與地區之15歲少年,在閱讀、數學、科學與問題解決能力三個項目上的表現進行研究,這個研究比較嚴謹
,台灣的表現固然不差,但遜於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與韓國,尤其在科學與問題解決能力這個項目上落後得比較多,這是警訊。應該如何改善學校教育的效率非屬本文範疇。 

3. 由於網絡智能化是普照各行各業的趨勢為迎向未來,在現有教學基礎上
,刻意讓每位同學及早具備電腦軟體程式基本撰寫能力可能蠻重要但相對要減少那個科目的學習時間呢?請專家們研究吧。此外為支持企業的全球化擴張,除了可以僱用當地的台僑或華僑外,仍然需要自行培養各種外語人才;但台灣由於幅員比較小,目前似乎除英、日語外,没有教授其他外語的經濟規模,可與大陸合作網路外語訓練班。企業可以保證僱用某幾種外語若干數量的合格人才,甚至自己經營對社會招生的外語訓練班。 

五、大家互相激發善的能量,協調向前 

如果社會的主流感覺是「悶」,那情況還不錯,表示我們身體健康,想動,只是被一些障礙限制住。那大家就一起全面檢視一下情勢,努力精算、推算
、協調好在幾個主要方向上,有關各方怎麼分工合作。理論上,如果我們能夠:
 以有效的辦法鼓勵創新、引進外資、帶動台灣本地產業升級;
選擇大經濟板塊中的成長極,以更有組織、更大規模的團隊力量去建立灘
   頭堡,有關各方積極合作、努力擴張;
ƒ 在台灣進行更上一層樓式的社會制度革新;
當大家努力出一些新進展,勇氣和活力就會逐漸湧現。 

一定有許多人說寫的比唱的還好聽,根本是幻想劇本,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們不知道嗎,問題在……… 

無意間看到諸葛亮的出師表,覺得其中有一句修改幾個字後蠻適合目前的台灣:所有同胞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輩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自菲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