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十三: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四)– 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三 - 美元做為全球準備貨幣的模式需要改變

A. 布雷頓森林體制(Bretton Woods System)

美國自1896年開始即連年出超(註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28~1918/11/11)時已經確立其在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盟主地位,但到二戰結束前,英鎊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之一,約有40%左右的國際貿易用英鎊結算,還有法郎集團和美元集團。各國競相以保護關稅、貿易限額、限制外幣兌換、貨幣貶值等手段謀求解決本身的國際收支與就業等等問題,國際經濟情勢動盪不安。

當1944年第1季,同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1945/9/2)中已經取得優勢,勝利在望時(註二),為了在戰後迅速而有秩序地重建國際經濟體系,由美國主導,在1944/7/1 ~ 7/22,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郡的華盛頓山度假旅館舉行聯合國貨幣與金融會議,共有來自44個國家的730位代表參加,達成下列主要協議:

1. 以美元為全球儲備貨幣。由美國聯準會保証各國中央銀行所持有的美元可以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以穩定協議成員國對美元的信心),其他協議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之間實行可在標準價格上下各1%範圍內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超過1%的匯率變更需經IMF同意),美國必需提供足夠的美元做為國際清償工具。
2. 成員國不得對進行經常性交易的帳戶進行外匯管制。
3. 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協調國際間的貨幣爭議。並由各成員國依其被分派額度(由IMF的管理委員會依各國的經濟能力決定該額度)認捐基金,由基金對成員國經常門國際收支的短期逆差提供信貸支持,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
4. 另成立世界銀行,提供中長期信貸予成員國,在戰後協助其復蘇經濟。

B. 布雷頓森林體制的調整

布雷頓森林體制如所預期,為二戰之後的國際經濟活動建立了基本秩序,但隨著全球經濟不斷成長,經濟活動的能量和其變動的頻率持續增加,逐漸使得體制不堪負荷而被迫調整:

1. 美元與黃金脫勾

由於以前有不少執政者亂印鈔票導致通貨膨脹的恐佈經驗,所以「幣值必需與黃金掛勾」意在不准政府任意印發鈔票。但隨著人類經濟活動與貿易數量不斷增加,如果不增加貨幣數量,就會發生我們在本系列「之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一文中所說的通貨緊縮,把大家的手腳都捆住了不能伸展。如果政府隨著真實的貨幣需求不斷增發貨幣,則由於黃金的礦藏量有限,就必需不斷降低美元兌換黃金的比例,但這種貨幣貶值不免讓人民擔心通貨膨脹的慘況又要來臨。因為大眾仍然普遍具有黃金可以保值的心理,同時非貨幣用途之黃金是有現貨市場的(雖然當年各國都限制黃金自由買賣),美元也有黑市。在政府一再堅決維持幣值的過程中,炒家就會設法拿美元到中央銀行要求兌換黃金屯積起來,等金價炒高以後再把黃金換回美鈔套取暴利,連各國的中央銀行都紛紛拿美元向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兌換黃金「協助護盤」。很典型的,政府政策在實質上又相當於拿人民的血汗稅捐白白送給黃金作手,似乎與壞人聯手坑害良民。在邏輯上,如果貨幣的發行數量能有合理的依據,而且其發行程序受到令人信賴的監督,「美元含金」是不必要的,最後美元免不了將與黃金脫勾。

以上是我們的邏輯推演過程。實際上的變化大概是在二戰結束後,參戰各國均民生凋敝,美國繼續向世界各地輸出商品,國際收支維持順差,各國則普遍缺乏美元。此時美國推動馬歇爾計劃,撥給歐洲大量經濟援助;美國的企業與金融界為了向外擴張,亦對各國提供不少美元信貸;隨著冷戰氛圍升高,美國除了供應各國軍援外還在海外駐軍,而韓戰與越戰也使得美國在海外的軍事採購增加;…;這些活動都形成了美元外流的管道。但最重要的是西歐各國與日本生產力快速復蘇,對美國的輸出快速增加,使得美元還有黃金不斷從美國外流。1958~1960這三年美國財政部流失2,021、956、1,513公噸黃金儲備(註三),市場傳出美國黃金儲備已不足以償還其流動負債的消息,大家擔心美元會對黃金貶值,紛紛拋售美元,倫敦黃金市場上的黃金價格高過官價20%…,發生第一次美元危機。之後美元總供給量與其黃金儲備之間的差距日趨擴大,在1968年3月發生第二次美元危機。到了1971年5月歐洲又掀起拋售美元,搶購黃金、馬克與其他西歐貨幣的風潮,金融市場動盪難平,美國尼克森總統終於在1971/8/15宣佈美國終止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兌換。

但是失去流通貨幣功能的黃金,並没有像弗利德曼(Milton Friedman,1976年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12/7/31~2006/11/16)所曾預言的那樣,由於失去需求而跌至每盎司6美元。紐約黃金現貨市場的收盤價格在2009/12/2曾攀高到每盎司1,214.88美元。

2. 各國中央銀行棄守固定匯率

對於其事業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同胞而言,匯率波動是一種酷刑;它可以帶來意外的收入,但也經常造成莫名的損失;其汹湧的程度不小於企業經營者在研發、生產、銷售、和人事等方面所面對的波濤。而凡事希望「感覺穩定」可能是人性基本需求之一。

布雷頓森林體制的直接目標就是設法穩定匯率,從而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但各國經濟的相對競爭能力和對於外匯的供需數量變動不拘,加上投機者推波助瀾,要維持匯率穩定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換一個角度說,在馬拉松賽跑全程中,如果每位參賽者和最領先選手的距離都必需保持穩定,那還是賽跑嗎?如果當某位選手與最領先選手之距離的變動將要超過1%時,比賽主辦單位的執行委員會都必需開會予以檢查確認,經過85%參賽選手所派出代表之同意才准其可以超過多少(IMF改變匯率平價的最低同意投票權數比例),這種辦法實際嗎?合理嗎?

在美國終止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兌換後,美、加、日、英、德、法、義、荷、比、瑞典10國於1971/12/17~18兩日在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大廈舉行秘密會談,達成了各主要國家貨幣對美元升值(平均約10%)、放寬不需批准的匯率波動幅度到平價上下各2.25%等協議(Smithsonian Agreement),但並未能消除市場對美元的信任危機,而美國國際收支仍然繼續惡化。由於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貨幣市場都受到投機者衝擊,英國於協議簽訂半年後即宣佈英鎊價格浮動;到1973年3月,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已實行浮動匯率,固定匯率制度崩潰。

到1976/1/7~8兩日,IMF理事會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註四)在牙買加首都京斯頓(Kingston)舉行會議,簽訂了牙買加協議(Jamaica Agreement)。根據此協議,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執行理事會在同年4月制定了國際貨幣基金協議(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第二次修正案,於1978/4/1獲得法定的多數票通過生效。其主要內容為:取消黃金官價、黃金非貨幣化且可以自由交易;取消國際貨幣基金會各成員國之間、和成員國與國際貨幣基金會之間需用黃金清算債權債務的義務;取消匯率平價和美元中心匯率,確認浮動匯率制合法,成員國可以自行選擇匯率制度;增加各成員國的基金繳納份額;特別提款權可以在成員國之間自由交易等。等於正式認可了黃金非貨幣化和浮動匯率制度的現實。

雖然美元仍然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結算貨幣,但由於可能繼續貶值,各國在儲備貨幣中已經逐漸增加馬克、日圓等幣種;而歐元區在1999/1/1開始實施的歐元制度更標誌著人類貨幣史上一個重大進步。

3. 做為國際結算工具的美元數量過度膨脹

中央銀行做為國家貨幣的發行者,以及所有本國籍銀行的銀行,對於國境之內的外籍銀行亦有足夠程度的管轄權,是有能力考慮國民生產毛額、市場上貨幤需求等變數,籍著操作其他各項變數(收放中央銀行給銀行體系的信貸、調整各類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甚至匯率等等)來影響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本國貨幣會流到國外去的數量很有限。但美國不同,美元做為國際結算工具,其國外需求很大。但美國聯準會透過財政部統計系統、各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系統、國內銀行體系統計系統、國際結算銀行統計、以及與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連繫…,可以判斷國外(國際)美元的約略數量;同時透過各國外匯市場美元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立即了解國際市場對於美元需求的鬆緊程度。

如前所述,二戰之後由於美國的海外軍事支出、對外援助(包括贈送、借出美元)、對外淨投資(資本帳出超)、以及日本與歐洲對美國貿易順差(經常帳入超)等原因造成了美元外流。 在1973/10/6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因為石油價格大幅漲升更為美國以外的產油國家帶來大量美元(註五)。而在日本與歐洲經濟復興之後,全球後起的新興國家亦多藉著對美國的大量貿易順差來實現其經濟的進步發展,這使得美國境外的美元數量繼續大量增加。

雖然在理論上隨著全球經濟與國際貿易數量之成長,應有和國際貿易數量成比例、愈來愈多的美元留在美國境外,以滿足各國之間國際貿易結算、國際儲備以及國際投資等需求。同時理論上美國聯準會能夠大致預估並掌握國際美元供需的動向,而且國際美元在正常情況下也不會突然大量求兌(購買外國實質資產、換購其他貨幣、拋售美元債券…)。可是萬一出現大量國外美元同時求兌的情況,那可能是一場規模不小的經濟海嘯。(註七)

在 1944 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中為什麼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英國首席理論代表)建議的銀元(bancor),和懷特(Harry Dexter White–美國首席理論代表)建議的通元(unitas)都沒有被採用? 美國為什麼不願意讓各國貨幣直接與黃金掛鈎,而一定要經過美元與黃金掛鈎?國際貨幣基金會各成員國其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的份額是如何決定的?他們的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平價是如何決定的?美國為什麼願意,或者說敢以自己單一國家的貨幣做為全球各國的外匯儲備? 美國對於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是不在乎還是無可奈何?全球20個經濟大國(20國集團–註六)對於美元匯率的走勢各有什麼盤算?20個經濟大國各有不同角度的「合力」會使得美元走勢如何發展?這些都是很有趣的問題,但非屬本文範圍。

C. 需要建立新的全球貨幣與金融體制

1. 情境一

由於美國入超所流出的美元有很大數量留在國外,做為國際儲備、(美國以外國家之間)國際貿易結算和國際投資之用,這部份美元就脫離了對美出口國與美國之間的貨幣循環,不會產生經濟學中所說「兩國之間的貿易不會一國長期順差,一國長期逆差,順差與逆差會自動平衡」的機制;若美國聯準會藉著增發基礎貨幣,補回入超所支出的美元貨幣供給數量,美國人就似乎無償取得了這部份進口商品(註八)。

2. 情境二

當國際美元存量過多,同時美國政府需要採行赤字財政措施時,美國財政部將其所發行之公債賣給國外的銀行體系、企業和家庭購買,可以減少國際美元存量,同時減少美國國內美元的發行數量。美國聯準會也可以透過發行短期票券來調節國外銀行體系(或國外市場)中的美元數量。當美國政府借錢施政時,通常也會增加對國外的採購,增加國際美元的數量。(註九)

3. 美國入超假期結束

情境一加情境二大幅提高了美國「忍受」入超的能力(註十)。當各國政府購買那麼多美元債券時,就顯示美國同胞們未能適當節制,國際美元數量已經供過於求了。當國際美元供過於求時,正常的國際貿易平衡機制就會開始作用,使美元遭到貶值壓力。如果美元貶值15%,那所有因為以前努力工作而擁有美元儲蓄的家庭、企業和國家,他們以往在賺取美元的所有努力中,豈不有15%都變成做白工了?15%中有相當大比例是奉送給美國人的白工。通貨膨脹之不公不義就在於此。

4. 需要建立新的全球貨幣與金融體制

會出現美元風暴嗎?和之前美元危機導因於黃金短缺的環境不同,與其他曾經出現過貨幣危機的國家情況也不同,目前金融集團對於全球主要外匯市場和美元債券市場進行摜壓式炒作,使得美元暴跌而圖暴利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種摜壓式炒作會傷害到各國中央銀行對於美元債券的大量投資,以致大家很可能會聯手修理作手。依目前情勢,會有什麼作手有實力和可能聯手的各國中央銀行對作?(註十一)

但目前大勢是美元會持續地「有秩序」貶值,各國對美貿易的順差將逐漸縮小…,擁有大量美元債券等美元儲備的各國中央銀行都很頭痛,他們也想盡早出脫美元債券和過多的美元儲備啊!這如何是好?聰明人都想走在趨勢前面的預期心理效應是威力強大的,美國聯準會的市場操作能力可以高明到長保全球美元外匯市場穩定,不出現暴跌暴漲的波動嗎?一般商品市場和証券市場漲過頭或跌過頭的情況大家見得多了,但美元大風暴會影響全球金融體系、以及所有証券和商品市場啊!它的威力會比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小嗎?

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 目前國際貨幣與金融體制的缺陷更加明顯,許多人呼籲應該像當年舉行布雷頓森林會議一樣,再度舉行聯合國貨幣與金融會議。而在歐元區成功運作之後,美洲玻利維亞聯盟(Bolivarian Alliance of the Americas)、波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等國際組織內部對於成立「區域統一結算機制」、「單一貨幣區域」的呼籲比從前更頻繁,顯示全球進行貨幣改革的能量正在逐漸積聚中。這些發展可能增加美元貶值的壓力。

相對於國內資產存量,台灣中央銀行和銀行體系中的美元儲蓄(扣掉熱錢和假的外人長期投資…)和債券總額不算小(台灣於2009/9/30持有US Treasury Securities 781億美元,是全球第10大戶:註九),容易慢慢求兌嗎? 在衡量台幣幣值的一籃子外幣中,台幣應該如何自處?人民幣幣值釘住美元的情況會如何發展?近年來我們中央銀行的表現被全球同業肯定,應該值得信賴。

註:

1. 依據U.S. Census Bureau在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Bicentennial Edition一書之Part 2, P.864~867所提供的Series U 1-25. 統計表: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and Foreign Commerce –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美國自1790到1895的106年中,有72年是入超的,自1896~1970連續75年出超。

2. 在二戰之前同盟國無論人口數或GDP總和都比軸心國多,但在戰爭初期,同盟國的軍隊組訓和武器性能不如軸心國,所以落居劣勢。當軸心國家的戰力隨著時間而損耗時,同盟國家則因為美國加入支持(1941/3/11美國租借法案生效、1941/8/14 美國羅斯總統與英國邱吉爾首相簽署大西洋憲章、1941/12/7美國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正式參戰)而扭轉局面。

1942年底 proximity fuze(被稱為Variable Time引信,是一種使用無線電感應,設定與目標距離而引爆的雷管,可應用在炮彈、火箭、魚雷或水雷等爆炸物上,使防空火炮擊落敵機的能力提高4倍,擊落德國V-1火箭的能力提高18倍;用於對地火炮能在距地面10至70呎的高度爆炸,炸出的碎片及強大壓力使散兵坑中的士兵亦難以倖免,威力比常規炮火增加約7倍,美國陸軍於1944 年12月的Battle of the Bulge中首次使用,巴頓將軍稱它將改變戰鬥的方法)開始在美國軍艦上服役。1943/9/1 F6F Hellcat艦載戰鬥機(其性能領先當時所有艦載戰鬥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所向披靡的日本零式戰鬥機為之失色)亦展開其擊落敵機的輝煌歷史。

在二戰歐洲戰場:1943/2/2攻擊史達林格勒的德軍戰敗投降、1943/5/13盟軍將德軍完全逐出非洲、1943/7/10英美聯軍登陸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1943/7/25墨索里尼下台、1943/8/23蘇聯軍隊於庫斯克會戰(Kursk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邊境)獲勝,取得歐戰東部戰線的主動權、1944/6/4盟軍進入羅馬、1944/6/6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諾曼地5處海灘成功登陸。

在太平洋戰場:美國決定先歐後亞的戰略。1942/6/5 日本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敗,損失4艘航空母艦。至1944年5月盟軍已攻佔菲律賓東南面的所羅門群島、吉爾貝特群島、馬紹爾群島、新幾內亞巴布亞半島。與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同一天,美軍艦隊搭載登陸部隊自珍珠港出發,於6月15日登陸菲律賓東面的塞班島建立橋頭堡。而以15艘航空母艦956架艦載飛機為主力的艦隊,則與日本以9艘航空母艦400餘架艦載飛機為主力的艦隊,於6月19日在塞班島西部的菲律賓海海域接戰,至20日日軍損失3艘航空母艦600架飛機(包括陸基飛機),奉命撒回日本本土,海戰告終,美軍奪得西太平洋制海權。塞班島戰役於7月9日下午結束,日軍指揮官齋滕義次陸軍中將和指揮日本海軍艦隊攻擊珍珠港與中途島,當時在島上協助防務的南雲忠一海軍上將自殺,消息傳回東京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及其內閣於7月18日被迫總辭。

3. Table 2, Central Bank Gold Reserv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ince 1845; Timothy Green, November 1999, Research Study No. 23, World Gold Council

4. Committee of Twenty:1972年7月成立,由11個主要工業國家和9個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

5. 1973/10/16石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開始調漲,到1974 年初已漲至每桶12美元。在2008/7/11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Crude Oil 的價格來到迄今為止的歷史高峰145.66美元per 42-gallon Barrel。

石油多年來一直以美元計價,由於美元持續貶值,OPEC也經常討論改用歐元來標價,但一直未有行動,只有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 1937/4/28~2006/12/30)自2000 年起將所出口的石油改以歐元計價,並於2002年將國家的美元儲備改為歐元。2003/3/20美國入侵伊拉克。

6. G20:Group 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是一個由G7(美、日、德、法、英、義、加七國)、G8(G7 加俄國)擴大而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成員為G8各國加上11個比較重要的新興工業國家(中、韓、印尼、澳洲、印度、土耳其、沙烏地、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歐盟,於1999/12/16在德國柏林成立。20國集團的GDP總和約佔全球之85%,人口合計約40億。

7. 美國進口金額與外人自美匯出投資所得佔GDP的比例從1946年的谷底開始往上走高,到1971年超過出口金額與匯回對外投資所得 (Mad About Trade: Why Main Street America should Embrace Globalization, Daniel Griswold, 2009; Figure 1-1),對全球而言的淨美元流出自1971年開始。

依據美國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9中Table B-103: U.S.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1946-2008數據,美國自1982年迄今的Balance on Current Account除1991年外全為赤字;自1946-2008美國經常帳餘額合計為赤字7,702,924百萬美元。(若依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的U.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Balance of Payments Basis, 1960~2004資料,則美國自1971年起,除73與75兩年順差外,迄今全為逆差。我們没有細究兩者統計基礎的差異為何)

8. 假設美國由聯準會增加貨幣供給量(聯準會發行基礎貨幣,再經由銀行體系依貨幣乘數創造存款貨幣),不多不少補回「做為國際流通,不歸返美國」的美元入超支出,美國就等於在不改變原先國內商品與貨幣均衡狀態的情況下,印一些鈔票給外國就取得進口商品,還提高了美元幣值。

9. 依據美國財政部統計:2009/9/30美國Public Debt Outstanding的金額是USD 11,909,829,003,511.75,Major Foreign Holders持有3,497.4 billions of US Dollars,約為總額之29.37%。這些數字未包括龐大的政府擔保債務。

10. 享受入超假期的金額是可以估算的,大概等於國際美元現金淨額(不含持有美國公債金額)最近一年平均數,加上各國投資人所持有美國各級政府公債淨額最近一年平均數(取平均數的意思是去除短期波動)。

11. 銀行體系是知道那些人以「金融炒作」為業的,因為在炒作時需要動員大量資金,其資金出入型態與一般投資或投機者不同。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我們還會約略談一下金融與貨幣改革。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十二: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三)–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二 - 援外措施在若干地區引起不良後遺症

A. 美國對於全世界的援助

美國於內戰(南北戰爭:1861~1865)結束後國力日興,在兩次世界大戰時都扮演全球主要兵工廠的角色,大賣武器等戰爭物資;歐洲各國則幾乎耗光外匯儲備,黃金大量流向美國(在1945年美國約擁有世界黃金儲備的59%)。美國也精準計算時機,在一戰爆發三年多、二戰爆發二年多後才參戰,求取參戰的最大利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光經由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售賣、交換、租賃、借出、移轉,就交付給38 個國家,總值達500億美元(當時幣值)的軍事物資。其間美國總計生產大約27.5萬架軍用飛機、75,000輛坦克、36萬門大炮、1,000 艘各式戰艦…,其中大部份出口國外。在1944年時美國從事與國防有關工作的人口約佔全國總勞動人口的41%,失業率從戰前的14%下降到1.2%。如何讓這些生產力在戰後有秩序地迅速轉回民生市場並非易事。而戰後蘇聯所採行的共產主義向東歐和其他地區擴張勢力,其擴張的方法常是傳統的武力奪權,而非民主國家所認同的自由選舉。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Harry S. Truman)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諮文,大意是美國應該透過財政援助,協助各自由民族維護其國家完整,實施自由民主制度,對抗主張極權政治者的侵略行動。認為極權政制的種子是在貧窮動亂的土地上得到滋養而蔓延發展,美國應該協助落後地區保持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如果美國不能起而領導,世界和平與美國本身的繁榮昌盛都會受到威脅…。要求國會同意撥款援助希臘和土耳其政府抵抗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奪權紛亂。這篇演說的內容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與蘇聯的主張共同形塑了二戰之後兩極對抗的世界格局,一直到冷戰結束之前都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指導原則。

歐洲在戰後百廢待舉,雖然1945~1947年間美國對於歐洲的重建已投入90億美元左右,但仍明顯不足,援助工作亦缺乏完善的計劃和有系統的組織。美國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Gatlett Marshall)在1947/6/5 日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上,宣告美國已為幫助歐洲復興做好了準備,號召歐洲人團結起來,共同規劃一個他們自己的重建歐洲計劃,由美國為這一計劃提供資金協助。

歐洲經濟會議於1947/7/12在巴黎召開,共有英、荷、比、盧、法、葡、瑞士、奥、希、義、土、瑞典、挪、丹、冰、愛 16個國家參加,所擬訂的重建計劃草案向美國要求在4年內提供224億美元的協助(包括協助德國);杜魯門總統在將之削減為170億美元後提交國會,國會最後批准124億美元。美國這個歐洲復興計劃常被稱為馬歇爾計劃,執行到1951年如期終止。由於美國與蘇聯隱約對抗,同時共產主義計劃經濟的意識型態與民主制度自由經濟不同,蘇聯與其領導的東歐國家並未參加馬歇爾計劃。而接受援助的國家同意美國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派駐軍隊。有些研究者估計馬歇爾計劃中各國用於向美國進口軍事物資的費用超過60%。

自1950年6月韓戰發生以來,美國國會在1951至1954的4個財政年度中所核准之對外援助超過美金250億元。其中軍事援助約180億;經濟援助(包括普通物資、技術援助…)約75億。受援國家包括歐、非、近東、遠東及南美共55國,遍及全世界,特別注重鄰接共產勢力之歐洲及東南亞前線各國。

依據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The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為美國國會準備的綠皮書,自1946到2007年美國政府的援外金額為2009年幣值1兆8千7百9拾4億美元,我們没有花時間去了解其中有多少屬於無償性贈與,有多少屬於低利或無息貸款。另外許多美國民間機構也每年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許多援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估計在2007年一年約為122億美元。(註一)

美國這些對外援助緩解了二戰結束後美國可能發生的物質和人力過多、民生供需失衡、社會不安的經濟局面、促進了國際貿易、加速了受援國的經濟成長、提升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取得了許多在外國建立美軍基地和駐軍的權利。美國認為當受援國重建其生產能力和外銷能力、經濟復蘇、市場擴大以後,將有利於美國產品的外銷,並為美國資本提供對內和對外投資機會。

而若干受援國政府在戰時和戰後向美國所借之款,以及戰後前數年大幅入超所造成的外債,並未能因為經濟成長而迅速清償,輾轉到現在都還是他們財政上的難題。不過歐盟各國統一貨幣的措施解除了他們因為高額外債而極可能發生的貨幣與金融動盪。

B. 美援所引起的不良後遺症

多年來美國對於全球同胞提供了很多出自愛心、完全無私的援助;但也有許多援助事屬利益交換,愛心成份較少;也有許多援助因為對於有關各方的利益没有溝通協調妥當,造成後續糾紛不斷;還有一些援助被謀利的私人利用。

1. 中東與西亞問題

後遺症最嚴重的個案是在協助以色列建國時(註二),在土地分配(面積比例與農耕肥沃度…)等問題上過於恃強而便宜行事,造成許多阿拉伯人不滿,以致巴勒斯坦人不願依照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案所建議的分治方案建立國家(註三),引發迄今為止5次規模不算小的中東戰爭;即使在非戰爭期間,巴勒斯坦人的報復與建國運動、以及以色列的鎮壓行動亦造成很多死傷;一個「利益分配没有擺平」的區域性事件,由於經久未能解決,似乎隱隱然有逐漸擴張形成信奉伊斯蘭宗教民眾和信奉基督宗教民眾之間「宗教與文化」對抗的趨勢,還引發911恐怖襲擊事件。

2. 中南美洲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反彈

其次是70年代中南美洲的經濟自由化與國營事業私有化運動,由於若干在權力場域中的有力行為者未能節制過度貪婪的私欲,演變成美歐若干民間公司和當地政府若干貪污官吏結合起來,操作金融危機賤買賤賣國家資產搜括社會財富,傷害許多無辜百姓,引發群眾抗議,以致從1990年代起拉丁美洲興起左翼浪潮,彌漫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與反對帝國主義的思想與情緒,迄今已有9個國家由左派政黨執政。(註四)

C. 美國單邊主義傾向走強

2001/9/11恐佈攻擊事件之後,美國為求報復,陸續出兵攻打阿富汗(2001/10/7~)與伊拉克(2003/3/20~)。阿富汗戰爭可以說曾獲得聯合國安理會認可(註五);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不少美國國民認為入侵伊拉克的正當性不足(迄今未獲聯合國認可),甚至猜疑美國政府的真正目的在取得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讓美國公司取得石油開發權)。小布希總統(George Walker Bush,自2001/1/20至2009/1/20 執政)的政府在執政期間也許是自恃國家強盛,認為聯合國不能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在若干國際事務上不耐設計比較可能為各方共同接受的方案盡力協調說服,而立場強硬,逕依美國單邊意思行事,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傷害,使得對美國不滿的外國人士大為增加。

綜看起來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迄今為止的援外支出和直接戰爭支出相差不多,大約只少1,000億美元或5%左右,但如註一中所說明,在援外支出中有33.6%是軍援。一個經常為世界貢獻的全球民主導師,為什麼會長期花費這麼多金錢在軍事方面?我們了解要讓二戰時龐大的軍事工業順利轉型需要時間,冷戰時代也需要軍事投資,而且軍事是一種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事業,但是………

我們從美國的援外歷史中學到什麼?
美國的援外僅止於此嗎?

註:

1. 依USAID的U.S. Overseas Loans and Grants (Green book) – Obligations and Loan Authorizations (July 1, 1945~September 30, 2007) 統計,以2007年幣值表示:economic assistance有USD 1,221,877.6 millions,military assistance有USD 618,200.4 millions,合計為USD 1,840,078 millions,軍援佔33.6%。然後依照www.measuringworth.com的GDP deflator將合計數字調整為2009年幣值USD 1,879,387 millions。另OECD 估計在2007年美國民間機構援外總額約為122億美元,和2007會計年度美國政府部門的援外總額419.404 億美元相比,顯得民間的援外力量不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http://qesdb.usaid.gov/gbk/ 網站查閱。

2. 中東地區原來多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之後紛紛獨立。以戰後英國之國力,當時已無能處理中東問題,有實力處理的是美國。

3. 2000多年來,許多猶太人由於戰敗被驅逐等等原因流居世界各地,在各地也常遭壓迫,常想返回先祖時代由上帝「應許之地」。自1881年開始有幾波規模比較大的回歸浪潮;當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後,掀起第五波回歸浪潮;之後在歐洲發生猶太人大屠殺,回歸人數更是大幅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有60萬猶太居民,不斷與阿拉伯人發生暴力衝突。

受到二戰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得到國際支持,1947/11/29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181號「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因為考慮到未來還會有大量猶太難民遷入,故此方案給予當時不到總人口數3分之1 的猶太人57%的土地,大部分位處沿海地帶,比較肥沃。猶太人當日即接受該方案,但阿拉伯聯盟反對,對猶太平民展開暴力襲擊。在不斷升高的有組織暴亂中,英國於1948/5/14 24:00(巴勒斯坦時間)結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託管工作;以色列首任總理則於5/14傍晚宣讀獨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國於1948/5/15 00:00成立,美國白宮在以色列國成立11分鐘後即發佈聲明給予承認。埃及飛機在5/15攻擊特拉維夫,5/16日凌晨阿拉伯聯盟軍隊進攻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據聯合國報告估計,戰爭期間約有711,000 名阿拉伯人被逐出或逃離以色列國,戰後亦不得重返家園,後來被稱為巴勒斯坦難民。同樣的,亦有許多猶太人被逐出或逃離阿拉伯國家,有的報告估計約有60萬人遷往以色列,20多萬人移民歐洲或美國。

阿拉伯聯盟(1945/3/22於開羅成立,初始成員有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敘利亞、沙烏地六國,迄今有22個成員國、以及印度、巴西、委內瑞拉、Eritrea 4個觀察員國)於1964/1/13~17在開羅舉行的高峰會中決議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做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該組織於1964/6/2於東耶路撒冷正式成立,聯合國大會於1974/11/22通過承認巴解組織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並給予聯合國觀察員席位。1988/11/15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建立巴勒斯坦國(State of Palestine),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實際上行政首都在Ramallah),不接受聯合國181號決議案的劃界。聯合國大會1988/12/15 43/177號決議將巴解在聯合國內的觀察員席位改名巴勒斯坦(只是改名,巴勒斯坦人民的法定代表仍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目前有134個國家給予巴勒斯坦國不同型式的承認。

1993/8/20以色列總理拉賓(Yizhak Rabin, 1922/3/1~1995/11/4) 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 1929/8/24~2004/11/11)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 Norway)秘密會晤後就以阿關係的未來發展達成一項初步的框架協議(Oslo Accords),並於1993/9/13於美國白宫草坪公開簽署,內容包括以色列國防軍撤出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部份地區,由巴解以選舉方式成立巴勒斯坦國家管理機構(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 - PNA)在該兩地區實施自治、雙方將就未決事項繼續商議等等。巴勒斯坦人於 1996/1/20進行PNA立法議員與管理機構選舉,阿拉法特當選機構主席。1998/7/7聯合國大會通過52/250號決議,給予巴勒勒坦額外的觀察員權利,包括有權參與大會一般辯論等等。2006/1/6 主張激進、被認為不斷主導暴力事件的哈瑪斯黨(Hamas)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議員選舉中獲得132個席位中的76席而組織內閣,西方國家立即凍結所有給予PNA的財政援助。哈瑪斯在2007/6/12~14以武力奪取加薩走廊控制權,PNA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即解散內閣並於6/15指派Salam Fayad擔任首相成立緊急政府,緊急政府之權力實際上僅及於西岸地區,巴勒斯坦分裂…

近百年來巴勒斯坦地區血腥事件不斷。

4. 在1492/10/12哥倫布發現美洲陸地之後,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國為了緩和對於殖民地的競爭,經由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協調,於1494/6/7簽訂托爾德希爾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劃分勢力範圍,中南美洲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分治。殖民者以大地主小佃農方式占有土地,社會階層劃分嚴明,其農、礦產品除供應宗主國外,也隨著貿易銷往全球;當地農作物亦逐漸傳播到世界上其他適合種植的地方。

從十九世紀初葉開始,中南美洲各國紛紛獨立,但其經濟基礎仍為一級產業以及初級加工產品的出口,貧富懸殊的程度不僅没有因為獨立而降低,反而增加。

到二十世紀初葉,在反抗少數人壟斷社會財富的聲浪中,若干主張實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除古巴外,中南美洲國家很早就建立了民主選舉制度)的領袖,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國家取得政權。他們以國庫的資金設立國有工廠,生產以往進口的商品;提高關稅以保障國貨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並且限制資金外流。這些做法雖然在短期間內增加了就業機會,但由於教育不發達限制了生產和管理技術的提升、交通運輸系統落後、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加上中南美洲區域內各國之間貿易壁壘高築等原因,不只產品難以打開外銷市場,國內還充斥各種舶來品和外匯等黑市活動;企業即使能獲利也大部份進入歐美商人、本地少數財團和政府腐敗官員的手中;財團藉著貿易將資金輸往國外,政府無法實現當初重新分配社會利益的承諾。到1960年代,激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逐漸抬頭,統治者便派出軍隊和民間武力加以鎮壓。時值冷戰期間,美國為遏制共產勢力擴張,隱約鼓勵鎮壓行動,於是不少拉丁美洲國家走上專制獨裁的道路。

這些獨裁政府依然未能改善國家經濟,投資失敗,外債愈欠愈多,看起來前途艱難。到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要求想要繼續獲得貸款或調降原貸款利率的國家必需實行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之後歸納為華盛頓共識),諸如緊縮財政支出防止通貨膨脹、增加資源的開採與出口、貿易自由化、開放外人直接投資、允許外人投資國內証券市場、去除價格管制與政府對企業的補助、國有企業私有化、打擊貪腐等等,若在獲得貸款後未能如約實施結構調整計劃者將受到嚴厲的財務處罰。若干美國經濟學家像弗利德曼(Milton Friedman)等人亦紛紛前往拉丁美洲國家提供諮詢。結果吸引不少外資投入出口工業、並購併重要基礎產業,造就了快速的經濟成長,但所得分配惡化、通貨膨脹甚至更加嚴重、資金依舊外逃、外債並未減少…

1989 年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現已改名為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經濟學家約翰威廉森(John Williamson)有系統的歸納了位於美國華盛頓的三個機構: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會和美國財政部對於挽救1980年代拉丁美洲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共識,以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名之,認為拉丁美洲(以及東歐經濟轉型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國家應該完整實施一套包括十項經濟政策的方案:
–加強財政紀律
–把政府支出從提供津貼(尤其是任意津貼)轉向廣泛提供基礎教育、基本醫療保健、和基礎設施建設這類有利於成長和服務窮人的關鍵性投資
–改革稅政:擴大稅基、採取温和的稅率
–利率自由化;實質利率不應為負
–匯率自由化(匯率由競爭決定)
–貿易自由化:取消進口執照等數量限制、降低並穩定關稅稅率
–外人直接投資自由化
–國有企業私有化
–撤消管制規定:去除對於市場競爭造成障礙的管制(除非是對於與社會安全、環境與消費者保護、以及金融機構有關之審慎而正當的管制)
–保護產權

中南美洲並非全球最貧窮的地區(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亞地區比中南美洲窮得多),但卻是全球所得最不平均的地區。依據聯合國發展計劃(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所公佈的2009年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在2007年,各國的基尼係數(Gini Index)大多在50以上;各國收入最高的10%人口,其收入普遍比最低10%的人口高30倍以上;起碼有6個國家其每日平均收入低於1.25
美元的人口超過10%,起碼有15個國家其每日平均收入低於2美元的人口超過10%;高於40%人口之收入低於該國貧窮線的國家超過7個。各國普遍政治腐敗、法紀不彰、社會不寧。「拉丁美洲化」成為發展民主與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績效欠佳的形容詞。

目前多數中南美洲國家希望透過建立共同市場等方式來改善以往經濟發展模式的偏差。

5. 1998/8/7美國駐在東非坦尚尼亞最大城市三蘭港(Salaam, Tanzania)和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 Kenya)的大使館幾乎同時遭到汽車炸彈襲擊,共有245人遇難、超過 4,500人受傷,被認為是以阿富汗為根據地,由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所領導的基地組織(Al-Qaeda,或譯為蓋達)成員所為。聯合國安理會在2001/12/19要求塔利班(Taliban–亦常意譯為神學士,是阿富汗的執政黨)將賓拉登移送到美國或第三國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審判,並關閉所有基地組織的武裝訓練營地,否則將會制裁阿富汗。

6. 本文因非學術文章,所以並未註明有資訊的出處。但對於同一項目–像二戰期間美國所生產武器的數量,若不同來源的數據不同時,我們會選擇比較保守的一個。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十一: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二)- 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之一 –軍事支出龐大,不斷失血

2009年12月7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以「被咀咒的十年」(The Decade From Hell)做為封面標題,説即將過去的21世紀頭十年是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災難最多的十年(註一)。為了省視由美國所引起的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我們也先約略觀察一下美國的總體經濟環境,觀察項目分為兩類:一是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二是美國一般總體經濟環境。在美國做為國際領袖的負荷方面,我們看到「軍事支出龐大不斷失血、援外措施在若干地區引起不良後遺症、美元做為全球準備貨幣的模式需要改變」三點,由於內容稍多,我們分幾篇文章略加敘述。

1. 軍事支出龐大

據傳拿破崙一世(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曾說:打仗第一要錢、第二要錢、第三還是要錢。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打過韓戰(1950/6 /25~1953/ 7/27)、越戰(1959~1975)、波斯灣戰爭(1990/8/ 2~ 1991/ 2/28),目前還身陷阿富汗(Oct/ 7/2001~)與伊拉克(Mar/20/2003~)戰爭中無法脫身。美國在這幾場戰爭中的總支出若以2009年的幣值計算,迄今合計約為美金2兆零6百33億美元。(註二)

從1940年代到1996年,美國在研發及測試核武上共耗費5兆8千億美元;在高峰期共持有32,500多枚可隨時發射及投擲的原子彈及氫彈,雖歷經多次裁減,到今年(2009)仍擁有9,400多枚高性能的核子彈頭。

2009年10月底美國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466,124人(陸軍556,156人、海軍329,097人、海軍陸戰隊204,242人、空軍333,113人、海岸警衛隊43,516人),以及848,056名後備軍人名額(註三)。太空軌道中有各式軍事衛星(氣象、保密通訊、通訊、偵測、GPS)環繞地球運行;地上有陸基太空偵測系統、陸基洲際導彈550枚;編有6個艦隊、擁有航空母艦11艘(還有1艘建造中)、432枚潛射彈道導彈,配置於18艘戰略導彈核子潛艇上;還有可攜帶核彈頭空對地巡弋飛彈460枚、戰略轟炸機162架、空中(預警)指揮機58架、電子作戰飛機21架、戰鬥攻擊機2,286架、運輸機842架、加油機546架;陸軍M1系列主戰坦克7,851輛…

在2008年9月底,美國在國外3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716處軍用場地(site;註四)。在2008年3月底,美國在國外無戰鬥地區駐有290,178名軍事人員,於阿富汗戰區駐有約31,100名、伊拉克戰區駐有約195,000名軍事人員;另有參與伊朗與伊拉克自由專案(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Operation Iraqi Freedom),但駐在德、義、日等國之海外軍事人員約19,300名。

2010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0)業於2009年10月28 日由美國總統簽署生效,金額成長到6,810億美元,約佔2010年度聯邦總預算35,910.76 億美元的18.96%、和2010年預估國民所得147,288億美元的4.62%(註五); 有些專家認為若加計總預算案裡編在其他部門中,與軍事或國家安全有關的支出後,國防支出總數將遠超過6,810億美元,也許達到1兆1千億元之譜。為了支持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還希望在2010年春天再追加400~500億美元。(註六)

2. 軍事支出之效益堪疑

美國國防戰略的目標,有些人用「1-4-2-1」來概述:保衛美國領土不受侵犯(阻敵滅敵於境外)、同時在全球4個地區威懾敵對行動、迅速打贏2場同時發生的戰爭、能以絕對優勢掃蕩1個敵國並推翻其政府。迄今為止,大概無人懷疑美國有能力實踐其國防戰略目標。

但有能力和成功是兩回事。 在20世紀以前,戰勝國幾乎都立即掠奪戰敗國的資源以回收其戰爭支出,並在勝利停戰後盡可能長期在佔領地繼續徵稅,大部份稅收都運回母國,只留下一小部份在當地進行建設;由於知識、生活水平,和社會制度的差距,殖民地人民甚至可能感受不到壓榨(註七)。今天的強權國家仍然期望這麼做;但當落後國家普及教育,與強權國家間知識差距縮小、全球資訊暢通、尤其是人權和民主變成普世價值之後,民主觀念提高了施展武力的障礙,戰勝國很難再像20世紀以前那樣立即劫取財富,或對戰敗國派出有效的(從中央到各主要地方)殖民政府來長期保障戰勝國的利益。於是美國雖然能夠很輕易地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郤鮮能很快(最好是立刻)扶持出一個具有強大行政能力,而且能夠穩定生存的親美政權。(在南韓之後似乎没有成功的例子)

這使得出兵前所精心規劃,在經濟與政治方面的戰爭目標幾乎完全無法達成,或完成度不夠高。於是大家看到美軍以前在越南、目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似乎陷入泥沼中,無法迅速班師回朝。算起來在現代要回收戰爭成本並不容易,當有關國家都精算戰爭損益時,主戰國就不容易說服「理論上的戰爭可能受益者」為其分攤高額戰費。

有些人說戰爭可以刺激國防工業發展,有助於就業並提高國民所得;在戰爭期間國民產值的增長都大大超過軍費的增長,可以鼓舞經濟發展;同時國防工業的科技研發成果在轉移給民間之後,對於民生工業和國民經濟的幫助很大…;這些話都符合事實。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家都到工廠就業,然後把所生產的滯銷產品統統賣到軍營裡燒掉」固能提高國民所得(已經有許多人呼籲檢討目前國民所得統計方法的缺陷),但這部份帳面國民所得的增加有何意義?對國民福祉有何幫助?不只没有幫助還會帶來通貨膨脹。把殺人工業過度的研發資金直接拿來研發有益於民生的科技不是更好嗎?何況葬身戰場者多為生產力最高的青壯菁英…。美國運用戰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所追求的目標難到不能透過經濟援助等等比較文明的方法達到嗎?若美國不打仗,把迄今為止之阿富汗與伊拉克戰費直接發給兩國人民(這是簡化的說法),則阿富汗每人約可得到9,518美元,伊拉克每人約可得到 28,277美元(註八)。我們知道世事有些複雜、動物難免情緒、盜娼之徒常不惜以眾人性命為犠牲以換取本身利益、人們為獲得公平正義與和平秩序有時亦難免需要使用武力以制服侵略。但我們還是天真地建議大家多思考一下戰爭之利弊,以及許多可能替代戰爭的競爭方案。

3. 911恐佈攻擊事件引起對於國家安全觀念的檢討

希望在國境之外擊敗或阻却外敵的敵意是合理的想法;而且以美國的國力和在境外的國防部署,近百年來一向可以做到這點,但911恐怖攻擊事件改變了國家安全的觀念。以今日全球同胞往來之密切,對於外敵跑到國境之內進行游擊戰,尤其是戰士們不求全身而退的游擊戰,實在不易防範,但又不能不防範,怎麼做才好?有賴各界人士深思。

4. 調整國防策略、縮減軍備

有些研究說在1940~50年代,美國的國家生產總值幾佔全球一半。到2008年已降為20.61%,預測到2014年時可能還會再退步到18.26%(註九),在經濟能力上已不易維持1-4-2-1的國防戰略目標。 而如前所述,在能佔領卻不能治理的環境中,傳統的軍事戰略、戰術和軍隊編組等等都應該調整。情勢很清楚,由於過多低效益的軍事浪費,使得美國政府用在國民福祉方面的人均預算長年偏低,聰明的美國人不覺得有點不對勁嗎?美國實宜大幅減少軍事支出,增加有益於實質經濟的投資;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經常出兵,到別人家裡打架。

美國國防工業界當然會以各種理由全力抗拒,以遲滯這種改變。我們注意到今年美國內部對於2010年度國防預算需求案的激烈辯論。而由於歷史原因,台灣的國防預算亦長年偏高、效益堪疑。在目前的環境中,我們對於國家發展的目標、策略,以及對於國防的理念和建軍方案是如何思辯檢討的呢?

註:

1. 財富雜誌(Fortune)總編輯Andy Serwer在該期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撰文舉出美國在過去災難十年中的十大災難事件:2000–佛羅里達州總統選舉計票爭議、2001–911恐怖攻擊、2001–美軍入侵阿富汗;2002–美軍攻打伊拉克、2004–南亞大海嘯;2005–卡翠娜風災(Hurricane Katrina)、2008–全球(金融)市場風暴、2008–馬多夫龐氏騙局(Bernie Madoff’s Ponzi scheme)、2008–汽車工業瓦解、2008–關達納摩(Guantanamo)美軍基地虐囚。

2. 依據 Commentary from the Aug. 29, 2005 edition of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Comparing costs of US wars (military expenditures, in billions of 2005 dollars)–
World War I (204.9), World War II (3,114.3), Korea (361.2), Vietnam (531.5),First Gulf War (81.8), Afghanistan / Iraq (252.0 wars is continuing). 韓戰、越戰、波灣戰爭三者合計軍事支出為2005年幣值9,745億美元,經過www.mearingworth.com 網站之GDP deflator調整得2009年幣值約10,572億美元。 各次戰爭期間國防支出佔GDP比例的高峰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4年的38%、韓戰在1953年的14.2%、越戰在1960年的9.4%。

依據National Priorities Project 網站http://costofwar.com資料,自阿富汗戰爭開戰至2009年9月30日止,美國國防部獲得國會授權支出之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的戰費為9,151億美元;我們再加上2010會計年度(Oct/1/2009~Sep/30/2010)已完成立法程序的戰費1,300億美元,合計得10,451億美元;依該網站迄2009年12月8日為止之總戰費分配比例,將75.178% 劃歸伊拉克戰爭,為7,857億美元,其餘劃歸阿富戰爭。再經www.mearingworth.com 網站之GDP deflator分年調整得到2009年幣值之美國阿富汗戰費約2,703億美元、伊拉克戰費約8,185億美元。

另依據美國國防部網站所公佈資料中年代最早的1995 Annual Defense Report中,Appendices項下,Budget Tables 裡Table B-3 內的數字:越戰在1960年國防部支出佔聯邦總支出之45%、佔GDP 8.2%;海灣戰爭在1990年國防部支出佔聯邦總支出23.1%、佔GDP 5.3%。

大家都知道在一場戰爭中,military expenditures 是遠比戰爭總支出為少的。依據Richard M. Miller Jr. 在Aug/30/2007所出版的Funding Extended Conflicts – Korea, Vietnam, and the War on Terror 一書中比較仔細的估算,韓戰於1951~1953年間戰費以2007年幣值計算約莫6,780億美元(其中支出名目直接與韓國連結的只有3,900億美元);若加計1954~2000會計年度因為韓戰而繼續支付的費用,包括超徵戰士復員前人事費用、退伍軍人補償費用及年金、政府債務償還等等後,則戰爭總支出約當2007年幣值1兆零10億美元。

3. 美國國防部Statist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Division 資料。

4. 同時,美國在其境內擁有4,742個軍用場地,在其7個領地擁有121個。資料來源為美國國防部Office of the Deputy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Installations and Environment)所提出的Base Structure Report – Fiscal Year 2009 Baseline。

5. 依據美國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和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兩單位網站資訊:2010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所授權撥款的總金額內包括國防部軍事預算、以及the atomic energy activit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的預算兩部份。2010年美國國防部預算為Base Budget 5,338億美元,另加War Funding 1,300億美元。

6. 因非學術文章,故對本文若干資訊並未一一註明出處。雖然我們在引用資料前都於有限時間內儘量多方比對,但大家都知道大範圍和大數量的統計常會存在誤差,甚至只是概算。美國國防部和白宮預算管理局的數據就還是偶有出入。

7. 譬如殖民者不改變殖民地區原先的社會階級和財富分配制度,殖民地人民的人均收入和福祉没有比被殖民前降低;或是稍微改善一下殖民地的生產方法或社會制度,使被殖民者的福祉比被殖民前提高。再譬如外來機器設備和經過多層次加工後之成品,其與當地原物料間的高貿易價差(像打穀機和稻穀、成衣和棉花之間…)在没有競爭比價的情況下,被殖民者不易感覺被剝削。從某個角度看,上述兩種情況對於被殖民者而言也許不能算是被欺負。

8. 依據CIA-The World Factbook資料: 阿富汗人口28.396百萬人、個人年平均所得(PPP)800美元,世界排名219,仍以農業為主。伊拉克人口28,945,657人、個人年平均所得(PPP)3,200美元,世界排名162。依註2所列之戰費,可計算得出美國砸在每位阿富汗與伊拉克人民身上的錢。

9. IMF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09資料。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十: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一)–世界總體經濟環境

個別事件都在環境中發生,而環境中各個變數互相牽連。就省視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而言,居然從全球和美國的總體經濟環境談起,的確囉裏囉嗦、不夠精準銳利,但有助於本系列對於經濟發展的討論。為了避免過於瑣碎,我們只概念式描述總體經濟面若干比較基本的底層現象。

1. 人類事務日益全球化

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舉行第一次會議
1930年5月17日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開始營運
1944年7月22日44國代表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
1945年6月26日,51個創始會員國中的50個簽署聯合國憲章
1945年12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成立
1946年6月25日以資助貧窮國家脫離貧窮為任務的世界銀行開始工作
1948年1月1日由23個國家簽署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生效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間冷戰結束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立
………
顯示人類事務日益國際化、全球化;商品向全球銷售;企業跨國經營、在許多國家存在應收應付關係;投資人投資許多他國資產、亦積欠許多他國債務;金融機構跨國進行貨幣存貸匯業務,跨國發行、銷售並且購買金融商品;…;大家利益與風險跨地域連結的程度日益增高,視訊網際網路的發展更加強了天涯若比鄰、全球一體化的趨勢…

有一些區域性的組織也不斷擴展合作甚至融合的項目,比較大的區域性政府間國家組織有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協加三、南美洲國家聯盟(註一)、非洲聯盟(註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註三)、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註四)等等,還有許多活躍的非政府組織。

隨著人類活動尺度不斷擴大,許多傳統的國家疆域和組織可能或已經成為人類發展的障礙。發展跨國的功能性和區域性組織、逐漸去除不必要的條條框框是一種自然合理的演變。

2. 世界上已經没有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國家

和半個世紀之前相比,人類生活的內容大為豐富。由於專業經濟、規模經濟與聚集經濟的效益,不同產業會自然地分工,在不同地區形成大的相關產業聚落。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為滿足大家正常的生活需求,世界上已經没有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國家。

就製造業而言,稍微複雜一點的產品,像飛機、汽車、輪船、電腦、電視、手機等等,它們在某個國家進行最後的組裝與品管測試,但其內部零組件和零組件的零組件,還有生產技術和設備,郤可能來自許多不同國家。

這種大家分工合作和互相依存的關係使得生產更有效率、物產更豐饒、人類福祉更高。但也讓許多人的不安全感升高:「如果有某個或某些國家、甚至是大產業集團和我們翻臉禁運怎麼辦?」

在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如何維護國家安全?
企業跨國投資經營、人民跨國置產、資金瞬間移轉,怎麼行使國家主權?
歐盟模式會怎麼發展下去?
這些都是有趣的課題。

3. 許多先進大國都揹負大量外債

也許由於以前很強大、經常打仗吧!還是因為以前很富裕,經常亂花錢?許多大國其外債佔2008年預估GDP的百分比都很高;像英國404.34%、荷蘭365.40%、法國231.38%、德國176.34%、西班牙165.26%、義大利127.42%、澳洲99.61%、美國95.22%。 為了對比,我們也列出日本 51.41%、南韓28.48%、蘇俄21.29%、南非14.59%、 沙烏地14.21%、巴西13.16%、台灣13.03%、印度6.94%、中國5.01%。(註五)

4. 亞洲經濟逐漸與歐洲、美洲經濟鼎足而立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被殖民地紛紛獨立、戰敗的日本與德國在戰勝之美國協助下快速復興(有些人說美國是為了防堵蘇聯勢力擴張,所以在冷戰時期著力援助共產主義勢力周邊的國家)、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南韓、台灣)迅速建立現代化的基礎、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拉丁美洲若干國家奮發向上, 中國亦自1978年開始穩健地脫離共產主義,藉助資本主義的經驗發展經濟。由於中國之幅員與人口規模,1994年1月1日人民幣相對於美金貶值49.82% (自1993年12月月平均匯率5.8068 對1美元貶至 1994年1月月平均匯率 8.7000對1美元), 大幅提高了出口競爭能力,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它開啓了全球商品供需關係與產業競爭的新局面–亞洲經濟逐漸與歐洲、美洲經濟鼎足而立(註六)。

目前美國和歐盟都以世界貿易日趨不平衡(中國擁有巨大貿易順差)…等理由要求中國貨幣升值(人民幣大幅升值之牽連頗廣)。落後國家亟思奮起,而強權不願衰頹,目前世界經濟的運作體制又漏洞百出,難以令人完全信服,世局將如何演變?衡諸歷史,以往之強權興替,無不經過武力戰爭;在民主時代,大國可以和平崛起嗎?

5. 赤貧國家亦將逐漸發展

因為地價、工資、運輸成本等差異,工業投資會隨著經營本益比的變化,逐漸由已發展地區、發展中地區向未發展地區蔓延;商品銷售也會隨著高購買力區域消費需求之已經滿足而逐漸向貧窮地區推移;所以赤貧國家或地區亦將逐漸開始發展。現在全球地理位置之間的貧富懸殊在擴大到轉折點後已經開始縮小。

近年來全球企業界對於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大部份非洲地區(當地石油等礦藏豐富),和若干中亞與西亞地區(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除了造成破壊之外,亦為當地和鄰近地區帶來新的投資)之投資已經不斷增加。

6. 人口持續向都市和都會區集中

人隨著工作機會走,同時人口集中地區公共設施的服務效率比較高(人均成本比較低),人口分佈很自然地將繼續都市化、同時繼續形成大都會區。

於是都市土地自然漲價,很容易成為炒作標的,暴起又暴落。房地產市場和股票等金融市場一樣,幾乎每一次金融危機中都有它們的蹤影,成為作手最容易合法搜括大眾財富的地方,而應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政府經常反應遲鈍變成幫兇。如何預測土地利用型態的發展趨勢,運用國土規劃、都市計劃、土地和稅務法規等行政手段,減少剝削情事,達到優美化都市環境和大眾生活品質、以及地利共享等目標,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7. 「資產証券化」使得企業家運用金融槓桿的能力大幅增加

「財務工程」的發展提高了運用貨幣的效率。同時資產証券化(註七)這種金融工具使企業家得以「藉著讓出部份投資利潤給購買資產証券的大眾,而迅速回收原本被凍結在缺乏流動性資產上的成本(投資),甚至提早收獲該投資的部份預估利潤,同時在不失去資產經營權的情況下將投資資產的風險移轉給購買資產証券的大眾」。優秀企業人才因此得以大幅增加運用自有資本的槓桿倍數,而更加提高其競爭能力,導致社會財富的集中度不斷增加,貧富更加懸殊。從另一個角度看,槓桿倍數愈高,表示底層槓桿崩斷時愈難救援、損失愈大。

資產証券化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社會繼私有財產制、公司制、以銀行創造存款貨幣、大企業股權以証券方式公開交易化、藉保險服務收集投資資金之後,又一個「提高資產營運效率」的制度面創新。以會計學的語言來說:這些創新都提高了人類社會的資產報酬率。

8. 金融部隊進行跨國金融戰爭,合法掠奪財富

20世紀以來,以「炒作手法」操作商品的情形大幅增加,國際貨幣與金融危機的頻率亦告增加。像1992年9月英磅危機(同時衝擊英磅、義大利里拉等幣值,以及德、英、法等國的利率…)、1994年12月墨西哥、1997及1998年亞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香港、韓國;隨後台灣也發生所謂本土型金融風暴…)、1998年8月俄羅斯、2000年12月土耳其、2001年12月的阿根廷金融危機(巴西、烏拉圭、巴拉圭、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秘魯等國都連帶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同時若干拉丁美洲國家發生反對資本主義和反對全球化的運動)…等等,都是高級作手組織金融力量進行合法掠奪的跨國金融戰爭。(註八)

一般產業的企業家靠著研發(或購入他人的研發成果)、生產、銷售能夠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的產品累積財富,這種行為是有益於社會的;即使在行銷自已產品時運用一點炒作行情的技巧,或配合股市作手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其為害也有限。但高級金融作手所進行的(跨國)金融戰爭,其影響層面頗廣,所轉移(剝削)的財富金額頗大,對社會為害頗大。

但索羅斯(George Soros) 曾說英國、泰國等國家的執政者應該反省自已的政策作為,為什麼讓他有可乘之機?他不採取行動,也有別人會採取行動。又曾說:「我按市場遊戲規則行事,如果有錯,應是市場規則本身出錯」…。都值得我們深思。

9. 金融經常成為全球主要議題、金融業成為全球所得最高的產業(之一?)

在人類和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熱門和高所得行業;誰領風騷由市場供需力量決定,不平無益。但社會上批評檢討的聲音也是市場機制的產品。我們應該省視一下已經長青了數百年的金融業其對社會的貢獻是什麼?社會付出的代價是什麼?貨幣運轉的機制非完全像現在的樣子不可嗎?這是個不算小的題目。

10. 巴塞爾協定推行緩慢

鑑於金融危機都和銀行有關,而銀行倒閉傷害了許多無辜的存款人(存款人到銀行存款並非商業或投資行為),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在1988年公佈了規範全球信用風險的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Capital Accord – Basel I);同時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納入對於市場風險和作業風險的規範, 在2004年6月底完成了修訂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希望透過最低資本要求、監理審查、和市場紀律這三大支柱來增強世界金融體系的安全。但和推動節能減碳一樣,推動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成效迄今仍不彰顯。是那些人阻擋協定的推行?用什麼道理阻擋?…?都是有趣的問題。

11. 個人之間的貧富懸殊將更加嚴重

我們在本系列「八:貨幣太多也讓人民窮困」一文中曾提到通貨膨脹將拉大貧富懸殊的程度,在本文中也提到資產証券化(這類金融工具)將使貧富更加懸殊。事實上自由競爭就像長程賽跑一樣,隨著時間過去,體能好者與差者之間的距離將愈來愈大。賽跑差距大就大了,輸家不會集結起來翻臉把贏家殺掉;但人類社會中貧富差距過大(譬如百分之一的人掌握全社會百分之五十的財富)好不好?這不只是有關道德的問題而已。

貧富越懸殊,全社會的消費總量將越減少,不只國民所得無以成長,還會造成持續性的通貨緊縮,引起許多社會問題,最後禍及富者,大家一起遭殃;而強者與弱者的所得差距太小也不合理,像共產主義在上一世紀的實驗結果一樣,大家最後還是一起遭殃。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拳擊場上的打鬥要放任到什麼程度?什麼樣的所得分配才對社會最合理?什麼狀況能讓大多數人都「還算滿意」地接受,而非充滿怨懣的不得不接受?什麼狀況可能讓「有些人」立刻作亂?什麼狀況能讓整個社會充满祥和而又樂觀奮發的朝氣?大家揖讓而升、下而飲?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但做法呢?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每和平相處數百年後,總是會發生比較「劇烈」的改變,為什麼?民主時代會不會不一樣?

高外債這種似乎應該出現在貧窮落後、官員普遍貪污國家的現象,居然出現在許多大家公認為文明先進的富裕大國!何以致之?他們的高外債對於未來全球經濟(甚至政治、社會)的發展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學者們和主要國家的執政者們現在就應該進行嚴肅的思考和討論,全球一起面對。

12. 人類創新的頻率將增高

當農業生產力增加後,人類就有餘裕進行工業生產;當工業生產力增加後,人類就有餘裕增加服務業生產;當服務業生產力增加後,人類就有餘裕增加休閒娛樂。由於人類受教育的比例和人數不斷增加,有能力從事創新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家互相激盪,人類創新的頻率將會增加(註九)。而科技發展會影響人類的生活模式,譬如當機器人的發展大幅進步,人類大部份可以程式控制(標準化)的工作都交由各式機器人代勞後,生活模式可能發生什麼變化?資通訊科技和生物科技將如何繼續發展呢?…?創新是很難預測的。

13. 其他還有全球暖化、食糧及石油等原物料可能短缺、環境污染、地球對於人類活動承載力、長壽與少子化引起人口結構變化等等有關世界總體經濟的基本問題,限於篇幅我們不再敘述。

註:

1. Union of South American Nations:目前有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智利、蓋亞納、蘇利南12個成員國,和巴拿馬、墨西哥2個觀察員國。

2. African Union:目前除了摩洛哥和茅利坦尼亞以外,非洲其他53個國家都是成員國。

3. The Indian Ocean Rim-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目前有澳洲、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伊朗、阿聯、阿曼、葉門、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18個成員國,和日本、中國、埃及、法國、英國五個對話夥伴國。

4.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目前有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卡達、伊朗、伊拉克、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12個成員國。

5. 這些數據係由「CIA – The World Factbook」網站中,各國的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Debt-External數據計算而來。外債包括政府和民間所欠,必需以外幣償還的債務。如所週知,各國外債的構成不同,商品外銷能力不同。各個資訊來源對於各個項目的統計數據亦不盡相同。

6.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網站統計資料,2008年度Gross domestic product based on Purchasing-power-parity share of world total:
United States + Canada + Western Hemisphere = 20.612 + 1.880 + 8.612 = 31.104%
Developing Asia + Newly Industrialized Asian Economics + Japan = 20.967 + 3.698 + 6.348 = 31.013%
European Union = 22.043%

依目前的國際政治情勢,由於不少中南美洲國家反美意識高張,把美國、加拿大、中美洲及南美洲看成一個經濟體並不恰當;「東協加三」的進展也還遠不如歐盟成熟,亞洲亦非全面發展…;我們說三足鼎立是一種為了方便表達概念和未來可能性的簡略說法。如所週知,目前在這三大洲中發展得比較好的區域是東歐和巴爾幹半島以外的歐洲、北美、和中國非沿海省份及北韓以外的東亞。

7. 資產証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係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入之「單一資產、或多筆資產的組合」,轉換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自由交易之証券的行為。發行人可以透過發行資產証券向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貨幣市場(發行債券,利息比向銀行貸款低)直接取得資金。

理論上所有資產產權都有將之証券化的可能性(亦可將上市公司的股票視為較廣義的資產証券)。目前較常見的標的物有不動產本身(不動產投資信託証券;REIT)、不動產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公司債、企業應收帳款、收費高速公路及橋樑等等;而且只要有足夠的利差,還可以將証券再証券化。

8. 如許多人所熟知,以索羅斯(George Soros) 為代表的國際金融集團利用外匯市場中的貨幣價格變動、貨幣市場中的債券價格變動、股票市場中的股票價格變動、期貨市場中各標的物未來價格的變動、以及利率與各種價格之間的連動關係、加上併購企業的能力,運用專業操作技術,集結金融力量在1992年9月襲擊高估幣值與利率的英磅(同時在英磅與義大利里拉空頭交易,與德、英、法國利率期貨多頭交易中獲利); 在1997年1月和6月兩波襲擊泰銖(同時順勢放空印尼盾、菲律賓披索、馬來西亞元、和新加坡元獲利);在1997年10月、1998年1月、6月、8月四波襲擊港幣…

9. 我們在「國土規劃與建設系列」中「之一:社會加速變遷的網業時代」一文中,曾討論過人類創新頻率將會提高的課題。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九、銀行業的特色

銀行可以用它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賺取利息–
(William Paterson;1658~1719;於1694年獲得英王頒發的皇家特許執照,建立私營的英國中央銀行)

只要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1812;帶領5個兒子建立了自18世紀末葉至20世紀前期全球最有實力的金融集團)

我殺死了銀行–
(Andrew Jackson;1767~1845;美國第7任總統)

英國前五大銀行聯手不再買進短期國債就能傾覆英國政府的財政–
(1921年9月26日倫敦金融時報)

A. 金權興起

貨幣是財富的憑証、交易的籌碼。依據歷史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Babylon)的寺廟裡就已經有了保管貨幣、經營貸款的機構。近代型態的銀行可能在西元1100年左右於義大利的威尼斯(Venice)開始出現,除了存貸以外,還承做各國貨幣的兌換業務。這些機構似乎都是民營的。

在紙張生產和印刷術成為穩定的技術之後,當社會財富和交易需求增加到某個程度,由於金屬貨幣的不方便性,銀行券成為被接受的提款權憑証而在社會中流通是很自然的發展。如同本系列「之六:奇幻的貨幣」D節所述,當銀行擁有10,000圓實體(金屬或紙鈔)貨幣的存款時,若存款準備率為10%,暫不考慮一般民眾的零用現金持有率,則積極進取的銀行家經由創造存款貨幣,最多可以賺取「90,000圓存貸利差+貸款匯款手續等服務費-10,000圓準備金存款利息」的毛收入(理想狀態下理論上的最高值);正如英國中央銀行創辦人William Paterson 所說:「銀行可以用它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賺取利息」。

而朝廷用度不足時就以稅收為擔保向銀行業借款,以致於有些時候各地區的銀行同時成為朝廷稅收的執行機構。在若干國家其最具實力的銀行遂成為朝廷的錢庫並取得發行國幣的特許權利。全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私立的英格蘭銀行就是這麼成立的,但仍有某些具有地區性優勢的銀行發行主要在該地區流通的貨幣; 到1844年經由立法,英格蘭銀行成為唯一能夠在英國發行貨幣的銀行,結束一國多幣的階段; 直到1946年它才完全收歸國有,完成一個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國有化中央銀行的演進過程。 荷蘭則於1814年就成立完全國有的中央銀行負責國幣發行,但美國中央銀行體系(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Board of Governors,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and twelve regional Federal Reserve Banks)中各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權迄今仍未完全國有化(不過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美元非由Fed而由美國財政部發行)。

現代經營貨幣存貸業務的銀行必需經過政府特許才能成立。錢存進了銀行,銀行除了必需保留法定存款準備金、給付存款人利息、和兌現存款人提回存款等基本要求之外,其餘存款全由銀行家(或公司)逕行放貸,存款人無權干預。

以往在特許私有中央銀行的國家,多由中央銀行籌措政府借款(安排各銀行聯貸),然後中央銀行用政府的借條做為發行貨幣的準備印發基礎貨幣,分由各聯貸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用以賺取利息以及投資利潤。當人類文明發展到君王難以完全獨裁社會事務的階段,君王需要尊重社會領袖們的影響力。在金屬貨幣和金本位時代,由於銀行家們掌握了國家從貨幣發行開始的金融事務,對於政府的態度可能並不低卑;同時經由貸款與合作投資,銀行家(或其所指派的代理人)有機會進入許多大企業的董事會…;這時有些人說的「金權已經超越了君權」可能是寫實的描述。

B. 銀行與金融控股公司

在1929年由美國股票市場崩盤所點燃的全球經濟大風暴中, 許多拿客戶存款從事投資或投機的銀行倒閉,重傷許多無辜的存款人(包括企業),美國國會遂於1933年通過 Glass-Steagall Act, 禁止銀行從事證券與保險等高風險業務。但後來隨著金融工具多樣化與業務全球化等發展,銀行業為了極大化其營運報酬紛紛鑽鑿法律漏洞,使得Glass-Steagall Act形同具文。同時美國銀行業在經營上受到可以跨業經營的歐洲銀行很大壓力,於是美國國會又於 1999年11月12 日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Gramm-Leach-Bliley Act),允許金融機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透過金融控股公司下屬的子公司分別從事各式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等金融類業務,恢復了美國金融業可以混業經營的自由天地。目前大多數國家都允許經由特許成立金控公司,以免其金融業在國際間失去競爭能力。

C. 銀行(金融)業的特色

和其他產業相較,銀行業具有下列特點:

1. 人類所有以貨幣或證券形式存在的財富除了自留的零用金之外,可說都以存款等等形式進了銀行(金融)系統,而銀行資產運用的途徑(放貸等等)受到銀行家相當大的影響;
2. 經由創造存款貨幣,無中生有而合法的創造出銀行家可以運用的貨幣;
3. 經由存款業務,銀行業有機會接觸幾乎所有富人,伺機提供理財服務;
4. 為進行貸款徵信,或經由投資而派任董事,銀行業有機會了解幾乎所有產業的經營實況,以及研發中的新產品概略,讓銀行家成為通才型的先知;
5. 對於可能獲利較高的計劃,銀行家除了給予貸款外,有機會參與投資;
6. 跨產業追求資金運用的最高效率;
7. 在所有類型的企業家中,銀行家最能利用別人的錢賺錢;
8. 是少數需要經過政府特許才能經營的產業之一;
9. 當銀行業發生應完全歸責於自己的錯誤而倒閉時,其連鎖影響一般說來比其他產業大,但也因此政府出手救援其危機的機率比較高;
10. 銀行業透過創造存款貨幣以及放貸的過程,為資本主義社會執行了「全民協助企業家創業的角色」;(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略加說明)
11. ………

D. 銀行業的經營風險

和所有產業一樣,銀行業也面對許多經營風險,關心這個主題的朋友可以參考由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所提出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由於本系列討論最後導向的主題是經濟發展,所以只簡單提一下總體經濟景氣變化與銀行業之間的若干關係(並不完整)。

一般非專業銀行由於放貸給眾多產業中的眾多企業,每個企業都有經營風險,所有產業都有景氣波動;各產業風險發生的時間是同步的?順序的?還是没有因果關係而隨機的?銀行有能力應付(或說平衡)這些風險嗎?

譬如在戰爭期間多數產業衰退,但銀行業可以經由多貸款給資金需求暴增的政府和軍工等等為戰爭提供服務的企業(多有政府償債擔保)、經紀各國戰爭公債的發行、同時通過拍賣(可選擇性用低價迂迴購入)違約貸款戶在貸款時所抵押的資產…而維持經營,甚至最終收益更高。

在通貨膨脹期間銀行業是受益者(投資與投機收入增加)還是受害者(所持有的貨幣貶值)?它可能是受益者。但在通貨緊縮期間銀行業是受害者(放貸機會減少)還是受益者(所持有的貨幣增值,可以伺機購入更多實體資產、可拍賣之抵押資產增加)?

在國家經濟迅速成長階段,銀行業也隨著其他產業成長。但在國家的競爭能力因為受到新興國家影響而逐步相對降低的階段(與通貨緊縮階段類似)呢?

還是銀行業不會消失,受益受害得看規模和銀行家的經營能力?(像在2008年金融風暴中有的銀行是受益者)

E. 銀行業的不當經營往往造成社會大災難

所有企業和產業都得面對前節所述的問題。依據歷史經驗,會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傷害的事件,一是戰爭、二是瘟疫(大瘟疫的為害可能超過戰爭),三呢?大概是金融風暴了(近者有1929、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風暴), 它的為害在近代和現代超過大多數天災(即使對於落後國家亦造成傷害,因為金融風暴大幅降低了先進國家協助他們的能力)。由於2008年金融災難的教訓,許多人在憤怒之餘呼籲進行金融改革,我們準備接著簡單談一下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和金融改革。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八:貨幣太多也讓人民窮困!

A. 合理的貨幣數量

在本系列「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一文之C 節中,我們曾敘述幾種應該增加貨幣發行量的情況。換一個角度看,同樣道理,若中央銀行(政府)中規中矩的經由給予銀行體系信用貸款的途徑增加貨幣發行額,則中央銀行也可以經由收回給予銀行體系信貸的途徑收回貨幣發行額(中央銀行還有不少工具可用以影響金融市場)。為了穩定貨幣價值,社會中的貨幣供應量(M2或M3;視該社會金融運作體制而論)在理論上應該與下列幾者之和做同比例變動:

1. 社會中進入經濟活動系統,有用於民生的總資產(存量);
2. 社會中有用於民生的當期消耗性服務;
3. 適量的額外儲蓄;
4. ………

B. 通貨膨脹

當少數幾樣民生用品漲價時,人們不會說那是通貨膨脹,但當百物騰脹時就是通貨膨脹了。如果人們的收入跟不上民生物價的漲幅,日子就難過了。

為什麼許多商品會同時漲價呢?經濟學界歷來的研究認為其原因不外是成本推動或需求拉動。但是什麼樣的成本或需求變動導致價格上升呢?可能是戰爭、結濟結構失衡、工資僵固、國外輸入、預期心理影響、政府發行過多貨幣…等等。若依照實例解析價格變化的細部動態過程,則狀況相當多端。

C. 貨幣發行過多才會造成通貨膨脹

理論上只有貨幣發行過多才會造成通貨膨脹。在生產力未增加的情況下,如果社會中没有過多的貨幣追逐商品,一般物價能漲到那裡去?若貨幣發行額未改變,則社會經濟在經過一個供需波動的階段之後,物價與貨幣(財富)分配會進入一個新的動態均衡階段;或說物價與貨幣分配幾乎永遠在以動態均衡為中軸的一個小範圍內波動。由於貨幣是政府經過中央銀行發行的,所以貨幣發行過多百分之百是政府的責任。

D. 為什麼政府會發行過多貨幣?

在正常情況下政府應該量入為出平衡預算,最好保有適度的累積預算盈餘;預算支出的目的應該是為國民提供當期消耗性服務(像民政、警政、消防、衛生、教育…),以及增加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有益資產;用這種態度花錢並不會導致總體性物價上漲。在資源未充分就業、而社會存在可獲利投資機會的情形下,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執行擴張性的赤字財政政策而適度增發貨幣也不會導致總體性物價上漲。回顧歷史,朝廷或政府超額發行貨幣多半因為連年戰爭或備戰、擴張領土、使得用度不足而舉債;當然也有不少是因為驕奢淫逸、購買奇珍異寶、大肆興修宮殿花園等等而過度舉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政府則經常為了多多進行公共建設而過度舉債;當然也有不少法庭判例與民間傳聞指出,公共建設經常牽涉執政朋黨間假建設之名而進行的利益輸送。

此外當國家競爭能力降低,或發生輸入性通貨膨脹(可以把無力抵抗的輸入產品漲價視為本國競爭能力降低)時,政府的對策也常使得社會出現貨幣發行額增加、物價無法自然回調的總體通貨膨脹。怎麼說呢?

E. 國家競爭力降低的問題無法用增發貨幣的手段解決

即使仍然存在語文不同的障礙,目前資通訊的網路化、即時化、和交通運輸的方便程度已經使得全球市場一體化了。一個國家(或地區)若發生相對競爭力降低的情況,該國的輸出便會減少,導致生產被迫減少、國民所得和工資降低、購買力降低、使得投資和消費需求降低,利率和匯率也會隨之降低;於是本國所生產的產品會降價(降價幅度與產品成本結構中,工資和本地自產原物料所佔的比例等因素有關),但必需由國外進口的物資通常不會降價,或只降低部份銷售利潤;於是該國(或該地區)變窮了,民眾生活日益困難、政府稅收減少…。政府會怎麼應對呢?

就貨幣政策而言,隨著投資和消費總需求減少,全社會的貨幣需求降低,此時除了利率會自然降低之外,銀行體系中的貸款金額(貨幣供給額)也會隨之減少,濫頭寸增加,中央銀行應該適時適度收縮貨幣發行額以降低過多貨幣追逐過少物品的可能性,並減輕銀行業的經營(放款)壓力。同時為了防止低利率、低匯率所誘發的風險性資產炒作(如股票、較高價住宅…;這種炒作和高明者總在景氣低迷時進行投資是不同的)而採取適當的平衡措施(如果主張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好像有點打高空,也許可以提醒銀行業此時放款給炒作者的風險…)。最重要的是研究清楚如何才能有效恢復並提升社會競爭力,然後據以在經濟、財政、科技、教育、民政、甚至公營創投公司等等部門採取鼓勵創新發展的政策。

但許多政府實際上會採取下列措施:

1. 為了抵補民間投資和消費支出的降低,同時遏制通貨緊縮的發展傾向(從精英份子的角度看,通貨緊縮帶來的問題要比通貨膨脹多),便舉債增加政府支出。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這種支出的績效經常不彰,反而出現我們在本系列「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一文之F節中所述的浪費情況;
2. 盡可能降低利率協助困難企業,但難以吸引新的投資貸款,因為社會正處於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說的流動性陷阱階段。
3. 黙示(甚至明示)鼓勵股票和房地產等高風險資產的炒作抬價(所謂資金行情),塑造景氣回升假象;(也需考量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間的連動)
4. 由於通貨膨脹會鼓勵生產和消費行為,所以就降低對於通膨的警惕,甚至「設定適度的通膨目標」;
5. 中央銀行使用發行(乙種)國庫券和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工具收縮市場資金;(需要給付銀行利息;國庫券和可轉讓定期存單亦可能在市場流通,降低了收縮市場資金的效果)
6. ………

這些措施不僅對於提升社會競爭力(真正的病因)少有幫助,反而可能引發(經濟發展)停滯性物價膨脹,並助長社會所得不良分配的趨勢,增加一般民眾生活困苦的程度。

如果未引發有關國家同步貶匯、或採取貿易保護等對抗措施,則此時匯率貶值對於出口量、國內生產量和就業率是有幫助的,它將自然發生。但許多國家會「主動」讓匯率貶值提前發生,甚至還過度發生。匯率貶值實際上等於降低工資,但一般民眾不易感受到工資「被」降低了。

F. 通貨膨脹的影響

1. 由於貨幣貶值,債權人、儲蓄者、工資議價能力低者受損,債務人、押注通膨的投機者受益,產生所得重分配效果;
2. 由於貨幣數量增加得比實質生產快,企業帳面的貨幣利潤增加,但員工分配到的比例(薪資或獎金增加)一般說來遠較股東為低,產生所得重分配效果;
3. 名目所得增加所引發的貨幣幻覺(實質所得並未增加),和儲蓄吃虧的感受都會使人們的儲蓄意願降低,增加投資與消費支出;而經由企業獲利增加,又加強了上述第2點所說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4. 資金投入升值速度較快的商品(通常為投機性商品,如股票、房地產…)、或兌換為無貶值趨勢的外幣;
5. 許多商品出現假性需求、一窩蜂追逐、與超額庫存等現象,當超額庫存到達泡沫爆破點時景氣即反轉向下,購入高價商品與生產超額庫存者受損;
6. 價格波動的頻率與幅度增加,炒作活動也增加,社會心理比較浮躁不安;
7. ………

在這些影響中我們比較重視炒作與所得重分配效果,因為許多罪惡潛藏其中,剝削了社會大眾。

G. 社會中貨幣太多會讓一般人民窮困

真的嗎?怎麼說?
因為社會中貨幣太多會造成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會造成一般人民窮困。

這是由於:
大部份同胞都是固定收入的受薪者,只有少部份人是(廣義的)企業家;
大部份同胞都是銀行中的存款者、債權人,只有少部份人是借錢的債務人;
大部份同胞都是股票等商品市場中的散戶,只有極少部份人是作手集團;

於是如本文前節(F)所述,
通貨膨脹將大部份同胞若干比例的財富移轉給了少部份人。

還有炒作。作手利用炒作技術和一般大眾的一窩蜂、恐慌等等心理,在低價時設法持有比較容易進行金融操作的資產(如股票、較高價房地產、石油等原物料…),將價格炒高後脫手獲利,甚至再反向進行放空操作,並伺機低價取得發生財務危機、但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經營權…。雖然平常時候也多有詐欺和炒作情事,但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它們更容易進行、獲利更高、所造成的財富移轉效果更大。

不只在一國國內有這種情形,在國際間也一樣,國際作手進出各國市場。

這已經不是合理的自由市場競爭了,這是一種強勢者對弱勢者所進行的掠奪和剝削。元兇是誰?是誰製造了或強化了不公平的環境?是發行過多貨幣、造成通貨膨脹的政府。

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維護並且增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嗎?
是啊!但事與願違!至少在造成通貨膨脹這個部份事與願違。

如果話再說得重一點,政府為自己的用度不足而發行新的貨幤,不等於印幾張鈔票把若干實體資源從老百姓手中劫走嗎?

不過往好處看,這種掠奪和剝削已經比古代文明得多了,因為它未以武力進行,同時現代善良的民主政府都是為了公益目的而支出。何況自然界的本質不是既有和諧互助,也有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情況嗎?要弱者在競爭中都不居劣勢,所有人都齊頭平等「合理」嗎?可能嗎?什麼是自由競爭?自由競爭有界限嗎?這些都是有趣的問題,但非屬本文範圍。

H. 政府處理通貨膨脹的對策

人發燒了,醫生大概都先給退燒藥,再就所有病徵和檢驗結果診斷發燒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其他的藥。就我們所知,所有治療疾病的動作都是協助人體發揮其本身之「自療」能力的;當人體無法自療時,可能就無法治療了。

通貨膨脹了也一樣,先遏制過多的貨幣供給額與過快的貨幣流通速度,再就造成通膨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協助社會自療。由於近數百年來人類在不同地區曾經發生多次通膨、甚至是惡性通膨,為害社會不小,所以歷來研究通膨者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們不難找到各方論文,我們不做累贅的複述。

但我們想再次強調本文C節和A節所述, 貨幣發行過多才會造成持續性通膨,而政府可以適度回收基礎貨幣。同時以今天資通訊、調查統計和行政科技的發展,在理論上說(尤其當未來貨幣電子化後),政府主計部門可以從國民所得統計,試著進一步編製國家資產負債表;同時以現代化的操作能力,試著朝「使貨幣流通數量與預估當期國民所得加上累計國家盈餘之對映比例穏定在一個小範圍內波動」的方向努力。不過由於人性,政府容易有超額舉債和超額發行貨幣的傾向,也就是說通貨容易有膨脹的傾向。

I. 政府債務不斷增加誰受害?

「在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可以舉債進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以減低不景氣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然後用景氣時所增加的稅收來償還債務…」–幾乎所有的政府都經常這麼做了,但幾乎所有國家的國民目前都懷疑政府還清那些愈積愈多債務的能力,不過他們幾乎都認為公債的倒債風險還是最低,而且似乎都未認真反對政府繼續借錢從事建設。這將伊於胡底?(上述赤字財政的主張並非普遍適用的公理,而且經濟景氣時政府也多半照樣花光稅收,本系列不擬討論)

文明國家都反對父債子還,可是大部份文明國家的政府目前看起來都難免債延子孫,也不清楚子孫時代的政府將怎麼還錢?

–不能像免除落後國家債務一樣赦免公債,因為每一張公債都有特定債權人;
–未來經濟情勢會大好,國家稅收自然會大增來還錢?
–不增稅,減少政府支出,在預算中增編定期定額償債基金,逐漸還清債務?
–以增稅來增編償債基金?
–不斷舉新債還舊債?
–逐期增加貨幣發行額,直接交給政府償還公債,同時把通貨膨脹控制在温和的範圍內?
–通貨愈膨脹,還起舊債來愈輕鬆?(現在的1000元和 10 年前的1000元不等值)
–………

一般執政者會用那一種償債方式?或是組合那些償債方式?還是有其他方法?

如前所述,以增加貨幣發行額的方式來償還公債會造成通貨膨脹,即使是温和的逐期膨脹,也會使得財富逐漸向富有者更加集中啊!相對上一般人民會愈來愈窮困啊!

「是嗎?就算是,也是所有同一代人的集體共業,不能光怪政府吧?何況政府只是公僕!我們是公平的民主社會,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等民眾抗議人數夠多、強度夠高、期間夠長的時候再說吧!」執政者可能會這麼想。

感謝艱辛奮鬥的先輩們,他們為台灣建立了一點家底(經濟基礎),民眾小康,公家負債不多,尤其重要的,政府没有欠什麼外債,不然…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七:貨幣太少讓人民窮困!

A. 錢太少讓人民窮困

在古時候隨著陸路和水路交通逐漸發達,人類的貿易量就逐漸增加。而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約自14世紀末至17世紀末,歐洲各國紛紛在非、亞、美洲建立殖民地…)、農業革命(約自16世紀中至18世紀中, 英國農業進行引進新作物、土地輪作、施用肥料、農技農具改良、圈地運動等變革)、尤其是工業革命(英國人James Watt於 1776年完成了蒸汽機的重大改良…)、人口增加…更帶來全球商品生產量和貿易量的迅速成長,人類逐步需要更加大量的貨幣做為交易和儲蓄價值(資產∕購買力)的籌碼。

在人類能夠較大規模冶煉金屬之前、以及之後使用金屬貨幣(鐵、銅、白銀、黃金、…)時代但金屬貨幣供應不足時的局部地區,大家使用實物貨幣(貝殼、珠玉、鹽、小麥、大米、牛、羊、皮毛、絹帛…)進行交易。再之後進入紙幣時代,但紙幣不能愛印多少就印多少,大家規定紙幣發行必需有白銀、黃金、國債(以本國政府稅收為擔保)、借錢給外國政府的債權(以外國政府庫存之貴金屬及稅收為擔保)做為兌換的準備(銀本位、金本位、複本位制度…,紙幣隨時可以法定比率兌換貴金屬)。隨著貨幣需求量再增,貴金屬本位的貨幣制度變得弊遠大於利、難以為繼(貴金屬產量跟不上紙幣增加量,法定兌換比率愈改愈低,亦即貴金屬不斷漲價,產生許多弊端), 到1971年美國宣佈美元不再能夠兌換黃金後,可以說全球都進入了「純粹的」紙幣時代。

在人類生產和貿易能力大增,但貨幣(金幣銀幣等)數量没有相應增加時,許多人明明有生產能力,郤没有錢(很難借到)購買生財工具(土地、種仔、廠房、機具…)與原物料以從事生產;即使生產條件俱足也不敢全力發揮,因為許多人(社會)就算需要買也没有錢買,產品會滯銷;而實物貨幣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有些研究者認為人類在交通較為發達、貿易興起之後,「貨幣數量不足」使得人類所生產的商品無法進行充份且有效的交換,曾對人類發展造成相當大的限制。

B. 社會中的貨幣供給量最好能與商品交易量同步變化

人只要能夠生產被社會需要的商品,譬如農作物、禽畜、衣鞋被褥、棚屋居室、工具器皿、生活服務…就應該可以其所產出的商品,依該商品之市場價格換得貨幣,然後以其擁有的貨幣依市場價格去購買他想獲得的商品。從這一點看,全社會當期的「貨幣供給量 × 貨幣流通速度」應該約略等於全社會當期在完全就業情況下的總消費(或總生產減儲蓄)金額。雖然在市場中各種商品的生產量、它們的價格、貨幣供給量以及貨幣流通速度都是自由變動的,但以今天的資訊及管理技術,經由統計所有銀行帳戶的進出等方法,大致上仍可相當準確地估計。但如何讓同胞們都有工作做?要怎麼樣才能使幣值(總體物價)長期維持在中心點附近狹幅波動呢?都是有趣的問題,不過非屬本文範圍。

C. 在什麼情況時應該增加貨幣發行量?

邏輯上,當社會中存在下列情況時:
1. 有閒置人力資源;
2. 有閒置的其他各式資源(自然資源、既有設備、…);
3. 1可以利用1和2生產能夠獲利售出的商品(服務也是商品)–它表示市場上仍有未獲滿足的有效需求,而且這些需求可由閒置資源有效提供;
4. 貨幣流動速率(週轉率)增加,而貨幣存量有緊俏感,銀行利率和民間借貸市場利率有過度升高的壓力;
5. 炒作性投機市場並未過熱;
6. ………

若能增加發行適量的貨幣,將可以協助社會實現(甚至引發)經濟發展的潛力,提高人類的生活福祉;否則全社會將因貨幣不足而無法發揮其閒置的生產力,產生失業、窮困等社會問題。

人力物力仍未充分發揮(幾乎永遠都有)和貨幣緊俏的情況不難觀察得到,但前述第3點才是重點,也較難把握,有賴誠實的判斷;所謂判斷(即使依據模擬試銷等市場調查資料)就有相當大猜測的成份。一般說來在工資很低、人民很勤奮的落後國家第3點比較容易實現,它們只要(透過借貸或贈與)獲得適量貨幣換取資本財(生產生活所必需之低階農業產品的種仔與種養殖技術、或生產生活所必需之低階工業產品的機器、原料與生產管理技術…)努力生產,由於工資便宜使得他們的產品價格便宜容易售出,便能啓動經濟發展循環;所有落後國家幾乎都是這樣開始他們的新興之路。

中央銀行在經過適當程序確認前述幾點情況存在時,可以透過給予一般銀行信用貸款等方式將新增基礎貨幣發行出去(在本系列之六:奇幻的貨幣一文G節中曾約略提過),降低利率,再由銀行貸款給有企業經營能力者去運用閒置人力和其他閒置資源,努力生產能夠獲利售出的商品。

從某個角度看,全社會中的貨幣供給(流通)數量不應只約略等於投資與消費總金額,應該永遠比上期投資與消費總金額略多,好讓社會中有一些多餘的錢能夠應付災難或投入創新工作。當中央銀行將這些「餘裕的貨幣」發行出去之後,它們會以儲蓄的形式存在銀行體系中。(不過可貸放而未貸放的儲蓄餘額會造成銀行業經營壓力,容易誘發貸款品管過於寬鬆等等問題;同時貨幣供給數量只和投資與消費面的貨幣需求對映並不完善,非屬本文討論範圍)

但當社會中有了儲蓄之後麻煩就更多了。由於人類不都是那麼規矩的(完全守規矩就不會有創新了),也不都是完全善良的,於是社會中除了可能增加許多休閒娛樂事業,(與前期相較)變得更加多采多姿外,也免不了有些人會用詐欺和炒作等手法騙取別人的儲蓄,造成社會動盪不安。(我們在本系列之一與之二兩篇文章中曾稍有敘述)

由於市場已經全球化,但各國貨幣不同,麻煩的還有匯率問題。是不是將本國貨幣貶值便能增加外銷?但減少了進口能力?對於匯率變動的預期是不是會引起國際熱錢的套利性流動?如何訂定匯率對本國最有利?會不會引起匯率戰爭?外匯收入與本國貨幣發行額之間的關係如何是好…?對於這些問題,研究者、執政者、投資者和投機者起碼已經思考、討論、操作了數百年,雖已有若干共識,但在實務上各國之間仍然爭議不斷,並無大家一致遵循的公式。

D. 通貨緊縮

貨幣一旦發行到社會中,只要中央銀行不收回基礎貨幣(通過收回當初發借給一般銀行的信貸…),它們就永遠在社會中打轉。而整個社會保有零用金的數量在消費習慣(傾向)未改變的情況下應該是穩定的,其餘貨幣或存款都在銀行體系內流通,通貨怎麼會發生比前期緊縮的情形呢?

大家都知道基礎貨幣經過銀行的存放業務後會產生乘數效果,創造出存款貨幣(本系列之六:奇幻的貨幣一文中 D節曾略加敘述)。 假設在某個時點因為某些原因(譬如對銀行體系的安全性失去信心),突然有相當數量的存款戶從銀行領出大量現金,長期自行窖藏,則銀行的庫存現金將不足以支應經常性提領之需要而出現流動性危機。假設銀行長期失去 1,000元現金,則其原先依靠這 1,000元所創造出來的 9,000元存款(假如存款準備率為10%)貨幣就失去了基礎。為了符合存款準備率的要求,銀行必需在短期內設法收回這 9,000元的放款, 以致全社會與失去這 1,000元現金存款之前相比,將失去 10,000元的貨幣供給;接著全社會在下一個貨幣循環週期還將減少「10,000元 × 貨幣流通速度」的名目所得,之後並相應出現新的失業人口…。

不過只要社會正常運行,這種民眾大規模窖藏現金的情況不易發生。還有那些事情會造成通貨緊縮的情況呢?可能包括:
1. 季節性通貨不足–像中國人在春節都會包現金紅包給子孫等晚輩和長輩,致使現金需求大增。(春節後這些一時性增加的現金持有又會回到銀行體系,中央銀行可以收回春節前為應付紅包需求而貸放給銀行體系的現金)
2. 社會的總營運結果為財務虧損–這可能使銀行吃倒帳,而銀行當期放款壊帳若超過當期營運收入,會減少其業主(銀行股東)權益(虧本);但不會減少貨幣供給額的存量(存款貨幣)和貨幣發行額。
3. 社會總貸款減少(由於經濟景氣差,企業不易獲利致貸款減少;銀行由於擔心吃倒帳,放貸意願降低…)–它減少了貨幣供給額的存量(由於貸款減少,銀行所能創造的存款貨幣減少);同時銀行利息收入減少;但並未
減少貨幣發行額。
4. 社會上貨幣週轉次數減少(由於不景氣)–它也會減少貸款需求…。
5. 生產技術革新、勞動生產力提高–若社會總需求(包括對於技術革新商品的需求)没有增加時會減少投資和消費的支出、降低貸款需求…。
6. ………

通貨緊縮的情況都伴隨較諸前期,社會總需求或需求成長率減少、國民所得或所得成長率下降、資產等商品價格下降、企業倒閉或經營困難家數增加、失業率升高、社會緊張程度升高等現象,國民會要求政府採取對策。

E. 國民所得未增加、貨幣發行額未減少時,面對通貨緊縮情況的貨幣政策

大家知道當社會非由貨幣不足之原因而發生不景氣和通貨緊縮的情況時,在貨幣政策上政府能做的只是盡可能降低利率(甚至趨近於零),協助眾多已借款企業降低其利率負擔,以渡過生意變差的難關;同時順便降低得到可獲利新投資機會之投資者的資金成本(很不幸的,此時大跌過後的股票和房地產等市場常出現炒作機會,低利貸款也降低了炒作者的資金成本);增加貨幣供給並非合理的對策,因為它不會有效果。這種不景氣所造成的困難應該由政府採取適當的財政(投資)措施和社會福利措施(暫不討論匯率措施)來給予救濟,然後等它自然復原,不過也有例外。

由於現代全球經濟活動已緊密相連,一處的經濟危機或不景氣常連帶影響很大的地理範圍,甚至使全球都同步發生危機或不景氣。此時許多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可能發生貸款人保險人停止付息付費甚至破產、巨額保險理賠、自營投資虧損甚至完全歸零等營運損失,出現流動性和倒閉危機,許多一般大企業亦然。握有現金的民間大金主往往不敢(或没有監管能力)借錢給這些發生危機的企業,而有些大企業(金融、保險和工、商業者)又大到政府不敢讓它們倒閉(以免麻煩更大更多),只好由政府經由中央銀行或公營投資公司採取舒困措施來挽救危機。這些舒困措施包括提供危機企業(包括銀行等金融業)有抵押或無抵押低利貸款、以附賣回條件或不附條件暫時買入危機企業的債權、股權等等資產…,它們都需要現金。但當危機大到中央銀行現金不足,向民間發行政府債券籌款(最合理的辦法)又緩不濟急,於是中央銀行只好立刻發行新增貨幣救市,等情況逐漸穩定後再逐步回收。 2008 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目前市場還在復中的實例。

F. 在社會需求不足時增加政府支出的陷阱

在財政措施方面,政府此時的對策大多是增加支出,試圖用政府支出的增加來抵補民間需求的減少,以保持就業和國民所得的穩定。這個方法從邏輯上直觀是合理的,但當落實到社會環境中執行時,就不一定合理了。對於失業等社會福利問題,我們準備將來用一個新的系列來討論,在這裡僅針對政府救難時的財政支出問題表示一些簡單的看法。

民間需求減少的主要原因通常是企業家看不到能夠獲利的投資機會、現有生意亦出現困難而減少生產循環(…研發–採購–製造–銷售…)與人員僱用、民眾對於就業與生活的安全感也跟著降低,以致大家都減少(投資與消費)支出;在這種氛圍中政府是難以鼓勵大家增加支出的。在現代(非落後的)社會中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分工相當清楚,政府的工作場域是維護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公共事務,以及民間無力、不願、或不宜(因為投資報酬率不吸引人、或可能造成社會不公平…)從事的必要性基礎類建設。於是政府在民間需求減少時只能大幅增加基礎類的公共投資,但投資什麼項目呢?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即使歐美先進國家的基礎建設都仍大大不足,投入鐵路、高速公路、海港、機場、水利灌溉、電力、通訊、基礎工業、城市、醫療、衛生、教育…等等設施的建
設都能大幅改善失業情況,並大幅增加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有益資產」,促進經濟發展;這是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策略和美國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新政能夠有效處理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的社會環境。但目前許多經濟已經發展到相當程度的國家,包括台灣,都面臨許多傳統公共投資對於國家經濟發展之邊際效益已經大不如前的情況;像日本在1990年代末期為「促進地方建設」造了一些鄉間公路, 郤没有多少車子在上面跑;於是許多為了增加內需的政府支出若不夠用心時,便落得為支出而支出,非常浪費,反而對社會福祉有害。

有什麼害處?害處在於政府債務不斷膨脹,但許多借錢來「擴大內需」所從事的建設並未增加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有益資產」,也没有為國民提供真正有營養的當期服務;簡單說這些支出是把國家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投放到没有效益的地方(有可能肥了若干貓族)。而政府債務和民間債務一樣,都必需償還。怎麼還?政治人物們的標準答案是等經濟繁榮後,可以拿增加的稅收來償還;是這樣嗎?

除非串通詐欺,個人和企業在向銀行借款時必需明列資金用途和還款來源,並由銀行徵信查核,否則一毛錢也借不到。為什麼政府在借錢時可以不明列還款來源呢?喔!政府有鐵定的稅收,怎麼會没有錢還?將來總有辦法還;老百姓對政府的打混又没有抗議…;是這樣嗎?

我們建議立法院修改公共債務法,所有政府借款都必需依照中央政府建設公債及借款條例中乙類公債及乙類借款之精神,說明在將來那一段時間,從那些產業或國民的那些稅目還錢?一定有人覺得「需要這麼笨這麼麻煩嗎?太没有彈性了」。這種笨做法的目的在於希望政府在借錢時、以及立法院在同意政府借錢時能夠更加認真估計借款的效益。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六:奇幻的貨幣

A. 貨幣的基本性質

做為商品價格的標籤;(在成交當時該價格被買賣雙方同時接受)
做為購買力的憑証;(可換入與此憑証所代表價格相等之商品)
它是商品;(像一般商品一樣可以被買賣、借貸和使用)
………

B. 奇幻的籌碼

貨幣?不就用它做籌碼,讓大家免除以物易物的麻煩嗎?會有什麼問題?
哼!自古以來這個籌碼的問題未曾稍停,於今尤烈!
有這麼嚴重嗎?有那些問題?

它由誰製造?用什麼製造?如何製造?製造多少?如何發行?由誰定價?如何定價?如何分配?…?

有關這個「籌碼本身」的學問居然已經像原子物理學、放射化學、神經醫學、機器人學…等等一樣,不僅在大學裡成為一個學門、在社會上成為一個職系,在政府中還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

貨幣的歷史、銀行業的興起、銀行家與政治領袖(專制君王、民主總統…)之間的合作與鬥爭、這個產品(貨幣)和產業(銀行、金融)的經營技術、以及它們在人類經濟體系中的作用…,坊間和網際有許多教科書、意見書、故事書、事件報導分析…可供參考。我們擬先就幾個貨幣問題用幾篇文章略抒淺見,之後再對有關銀行與金融業的幾個問題簡述看法。

C. 貨幣如何分配?由誰製造?

貨幣就是財富,當然由社會中千絲萬縷的力量經由競爭來決定它們的分配。
貨幣由誰製造?當然由社會中最大的「那股」力量來決定由誰製造。

那股最大的力量通常會掌握國家的政權,它會有一個代表人。
隨著人類政治制度的演化,那個代表人從糾集武力,經過廝殺而取得政權的酋長、帝王,逐漸演變成為由全體人民定期選出的總統或首相。總統或首相通常都是執政「黨」在執政那段期間的老大,或是老大的代理人。

貨幣是從造幣工廠這個組織中製造出來的,組織需要首長。由於銀行業從事「操作金錢」的工作,執政者從銀行業中指定一家銀行、或一個人來負責製造「國幣」是合乎事理的。

負責製造國幣的銀行成為國內眾多銀行的上位銀行–中央銀行,為政府管理全國有關貨幣的事宜,也是合乎事理的。

在國幣不需要發行準備的現代(全球都已廢除金本位制度;但若干特別強調穩健的國家和老中央銀行繼續維持相當比例的貨幣發行準備,像我國仍以庫存黃金與美元提供十足的新台幣發行準備),理論上中央銀行應該百分之百國營或國有民營才比較合理,不過有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或許由於歷史原因(當年由君王或總統授權某民營銀行做為國家的中央銀行),仍然延續早年金、銀幣時代的股權結構,還是有許多私人股權,許多盈餘歸私,就不合理了。幸好我國没有這種不合理情況。

只有中央銀行能製造貨幣嗎?大都都知道一般商業銀行經由存款與放款作業也可以創造存款貨幣(或稱引申貨幣)。為了方便本系列文章的討論,我們在下節中將簡述一般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

D. 貨幣用什麼製造?如何製造?

交易的商品具有實用價值,貨幣是實用價值的計量標準,…紙鈔比金幣、銀幣更適合作為法定貨幣… (John Law;1671~1729;推行紙鈔、中央銀行、與許多現代化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先驅之一)

今天各國都以其本國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紙鈔和輔幣,做為在該國國內通行的法定貨幣。(有少數例外:如歐盟各國使用共同貨幣、少數小國使用大國的貨幣)

目前電子貨幣已經逐漸流行,由於它的方便性,在將來會取代紙鈔和輔幣。當大家都使用電子錢包或錢卡(可能由政府授權各銀行發行)進行小額付款時,小金額商品的販售商(如各式攤販…)就必需向政府指定的單位申請電子收銀器,所有收支都將記入銀行帳戶,產生減少地下經濟(逃稅的收入)的效果。

通貨發行額與貨幣供給額

貨幣擁有者通常只持有零用錢,而把一時用不到的貨幣存放在銀行裡,銀行業者付給存款者利息;然後銀行業者把客戶的存款借給需要用錢的貸款者(將貸款撥入貸款者在貸款銀行的帳戶),向貸款者收取利息;於是貸款者向銀行貸得的款項又成為「新增的」銀行存款,但這種新增的銀行存款並無實體貨幣與之對應。存款者通常使用存款銀行的支票來進行大額付款,或用匯款(轉帳)的方式將應付款項匯到收款人所指定的銀行帳戶內,不會提出、存入現金。大致可以說除了全國同胞的現金零用錢之外,所有中央銀行發行的實體貨幣都常存在銀行體系中。銀行體系對於所有存款,只需保留「應付可能提領」的現金即可,其餘存款都可以貸放出去,以賺取利息收入。假如原始現金存款有10,000元實體貨幣,銀行業依據經驗保留1,000元(10%存款準備)以應付存款人提領現金即可(目前政府依不同存款類別,規定有各銀行必需存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率),其餘9,000元都可以貸放出去;而貸款者所貸得之款又幾乎全部成為銀行體系中新增的存款(暫不考慮一般民眾的零用現金持有率)…,這個程序可以反覆進行到收斂為止。於是當中央銀行發行10,000元實體貨幣(貨幣發行額)進入銀行體系之後,若存款準備率為10%,則全社會所流通使用的貨幣在理論上可以達到100,000元(貨幣供給額,為貨幣發行額之10倍,其中90,000元為銀行所創造的存款貨幣;為理想狀態下理論上的最高值)之多。

貨幣乘數與貨幣流通速度

一般將中央銀行所發行的實體貨幣額,與銀行系統以貨幣發行額為基礎,所創造出來的存款貨幣額之間的比例,稱為貨幣乘數(有最大理論值與實際值)。

現金每因交易移轉(非屬借貸或還款性質的移轉)一次,或銀行帳戶內存款金額每因交易而移轉一次(非屬個人不同帳戶間移轉,亦非屬借貸或還款性質的移轉),其貨幣移轉的接受方就產生交易所得。於是全社會在某一段期間(譬如一年)的名目所得(與實質所得的定義不同),會約略等於該期間銀行體系內因交易原因而發生的貨幣移轉總額。

所以全社會的名目所得不僅與貨幣供給額有關(貨幣供給額與貨幣發行額有關),還與貨幣流通速度(週轉次數)有關。許多經濟學家以現金交易方程式MV=PT=Y、或現金餘額方程式MV=kPT來表達這個概念。(M:貨幣供給額、V:貨幣流通速度、k:現金平均被保留的期間,等於V的倒數、P:平均物價、T:財貨與勞務的交易總數量、Y:全社會名目所得;均指某段期間,譬如一年)

在未來電子貨幣時代雖然已無實體貨幣,但有關貨幣發行、存款準備率、銀行創造存款貨幣、貨幣流通速度的「道理和法則」仍然可以不變。

E. 貨幣由誰訂價?

貨幣在不同的場合中有幾種價格:
在商品市場中(包括一般商品、資本與貨幣市場),貨幣的購買力是變動的;
在銀行和民間的貨幣借貸市場中,貨幣的利率是變動的;
在外匯市場中,貨幣的匯率是變動的。

貨幣不僅在不同時間其價格可能不同,在同一時間它的價格亦可能隨地點、供應者與需求者不同而不同。(譬如在同一時間不同銀行的利率不同、在不同地點對菠菜的購買力不同…)

貨幣的價格由誰訂定呢?
由市場(許多供給者與許多需求者)訂價,也可能由(一或多個)政府訂價。

F. 貨幣如何訂價?

由市場訂價

貨幣是代表購買力的籌碼。假定所有商品的品質、生產成本(包括原物料供應、社會生產力…)、需求強度、需求的所得與替代彈性等因子不變,則在市場經濟中一單位貨幣能購買多少商品(貨幣的價格),理論上會受二項數量的影響:商品數量與貨幣數量。

在前述假定下如果我們從某個均衡點出發:
若商品的數量增加或貨幣的數量減少時,貨幣即升值,擁有貨幣者受益;
若商品的數量減少或貨幣的數量增加時,貨幣即貶值,擁有貨幣者受損。

由政府訂價

政府為了特定目的,可與經濟市場中其他的法人或自然人一樣,透過(財政部或中央銀行等政府部門,運用財政或貨幣措施)在市場中進行操作–買入或賣出一般或資本類商品(土地、股票、債券…)、買入或賣出金融商品(外幣、債券、票券…)、借入或貸出(貨幣…)、改變中央銀行對一般銀行的重貼現率或放款利率(有擔保或無擔保放款)、發行短期國庫券或可轉讓定期存單、…,經過自由市場機制影響貨幣(前述)的幾種市場價格。

或直接以行政命令訂價–譬如規定國幣與某種外幣的匯率為固定、規定某種商品在國內的價格固定(等同於規定了國幣在國內某種商品市場中的購買力)、改變銀行的最低存款準備率、改變貨幣發行額、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對特定產業或市場族群規定保証金比例、流動性比率、停止或開放授信…)…,不經市場機制直接干預貨幣價格。

政府所採取的特定措施將經由什麼「途徑」影響社會?對「大眾」如何有利?對那些特定族群如何有利?對那些特定族群如何不利?…?得在特定環境下,針對特定措施才好分析,泛論雖有助於理解基本道理,但不易明確周延。

G. 貨幣如何發行到社會中?

中央銀行為滿足社會的貨幣需求,視經濟發展的情況,可以透過給予一般銀行信用貸款(這是基本而主要的管道)、向一般銀行買入外匯、銀行重貼現、帶附賣回條件買入銀行債權等資產、直接買入銀行股權等資產(將來再伺機賣出給投資人)…等可逆的方式,將新增實體貨幣長期(接近永遠)或暫時(因應季節性正常的貨幣需求增加、或因應金融危機時的流動性缺乏…)經過一般銀行體系發行到社會中。(currency issue for economic purposes)

理論上現代的中央銀行只參與銀行間市場(購買外國政府之債券或票券多透過經紀銀行進行,反之亦然)或外匯市場交易,不應該直接貸款、更不應該無償撥款給政府。政府需要借款時應向一般銀行、資本或貨幣市場籌措(以向銀行借款、發行一般債券或收益債券、發行短期票券等方式)。但可能仍有一些政府直接向中央銀行借(要)款,由中央銀行直接將新發行貨幣借(送)出去給政府(currency issue for fiscal purposes), 政府再經由採購、投資、發放公務人員薪津俸給、或償還債務等途徑將新發行貨幣流入社會中。

所謂發行到社會中也就是進入銀行體系,成為銀行體系中能夠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貨幣。

由於政府財政赤字是一個嚴肅的普遍性問題,我們打算在以後對它進行一點概念性的討論,屆時還會觸及由中央銀行直接印發鈔票給政府是否合理。

H. 應該製造多少貨幣?(社會中應有多少貨幣為宜?)

大家都知道在社會資源與生產力不變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社會中流通的貨幣過多)和通貨緊縮(社會中流通的貨幣過少)會帶給社會很大痛苦。社會中應有多少貨幣為宜?中央銀行應該如何調節貨幣供給(如前F節所述訂定貨幣價格)?攸關社會健康。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略加討論。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五:現代化的組織心態與管理資訊系統

從某個角度看,與古代相較,近代人類社會有二個基本潮流:教育普及、與(經由物理、機械、化學、醫學等等學問之進步)大量運用自然界的能力來為人類服務。隨著這兩大潮流的發展,人類社會中傳統種族、國家、地域、階級、文化、甚至行業等等藩籬慢慢被打破,有天涯若比鄰、全球似一村、世界大同的趨勢,至現代已逐漸進入網業(global netting)和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的生活階段。我們不擬在此深入探究它們的細節,僅為了敘述本文主題之方便,先重覆一下之前在討論國土規劃與建設問題時,曾陸續指出的部份現代社會之特徵,像:

A. 部份現代社會的特徵

…在教育不斷普及的社會中…個人之間思考和行動能力的落差更加縮小、職業更加多樣…人類變得更加自由平等了…(註一)
…各產業未來的競爭發展趨勢要該產業的從業者才比較清楚…(註三)
…網業時代的特色–開放與互助。上網看看!有那麼多人在網路世界中公開自己的經驗和研究心得,供人自由取閱,並歡迎連繫互動…(註二)
…工資愈高的勞工愈仰賴見識知識、組織協調、快速反應與創新的能力,台灣已經進入「必需」發展知識經濟的階段…(註三)
…當今任何個別政府、學校或企業機構的腦力與行動能力若和全民社會相較,實在是小巫見大巫…(註一)
…時代潮流正向專家和消費者相互尊重、求教、協調合作的方向前進。各行各業對於人類各種課題,除了仰賴專家們研擬解決方案之外,「向廣大消費者徵詢意見」已逐漸成為研擬方案過程中重要的步驟…(註二)
…「針對課題,如何能夠迅速組織運用全球人類的經驗、知識、智慧和能力?」、「資訊公開、歡迎參與,大家迅速針對課題編組、相互補位支援」已經變成有效提升生產力的基礎…(註一)
…如何以全球為範疇,迅速最佳化研發作業的組織、生產要素的匯合、製造地點的分佈、銷售市場的推廣、營運資金的籌集、以及各種人才的調度,對於企業的發展將愈來愈重要。企業經營團隊除了見識、格局、專業與協調組織能力以外,亦需善用全球協調的CRM、PDM∕PLM、SCM、ERP、VCS(客戶關係、產品生命週期、供應鏈、製程資源協調、視訊會議)等企業經營活動與資訊管理系統,以提高經營效率…(註四)

B. 什麼是比較適合現代的工作與組織心態?

由於不是學術論文,除了前節所述「部份現代社會的特徵」之外,我們不擬在此細究現代應有的工作與組織心態,朋友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大家可能會列舉自由、平等、開放、參與、分散、互助、協調、創新、目標、效能…等等項目,這裡想特別提醒一下的是若一群人想要有效進行較大規模的行動,組織、階層、領袖、和管理權力仍然是必要的,但現代組織的建立和運作、領袖的產生和解任、權力的賦予和褫奪,其方法已和古代有些不同。

當然愚蠢、自私、循私、自己最好、見不得別人好、設法不讓別人好、組成排他性很高的小圈圈等等也是人類天性的一部份,也是個人與組織行為的一部份。各行各業也仍然需要、仍然會有英雄人物。物競天擇的道理還是不變,但這四個字在現代人類社會中正逐漸從生存法則演變成「生存得比較好」的法則:因為由大家互助的社會福利措施會努力提供弱勢者基本的生存保障。

在這樣的環境中,個人和組織要「不斷修煉」什麼樣的價值觀念、態度和文化,其抉擇自由;抉擇後能否做到並持續進步,生存得比較好,得自行努力。

C. 管理資訊系統

我們在前一篇文章(經濟發展分類下的之四:個別企業與產業的營運波動)中提到卓越企業能以比較完善的資訊系統支持前變(proactive)管理,在對應最終商品買氣、與全供應鏈庫存波動方面做得比競爭者好。如何建立並運作一個比較完善的管理資訊系統牽涉下列幾端:

1. 清楚了解業務系統–要清楚界定一項業務合理的系統範圍、了解系統內的變數與參數、使電腦程式正確符合現實情境需要不少功夫;但多年來各產業各企業已經發展出許多標準化的套裝程式,在此基礎上進行若干修改(客製化)工作使符合己用已不太費力。
2. 在系統內建立高效率(高益本比)的觀測與控制作業網絡。
3. 對系統外生變數的掌握能力–例如對於一般製造商而言,通路中批發商的庫存量與發貨頻率(賣出一件商品的平均時間)是外生變數,不易掌握;得用各種方法查探、猜測、判斷。但卓越企業設法將之變成其管理作業系統的內生變數,便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不過在實務上存在許多情況,像製造商即使掌握了自己商品在所有批發商處的即時庫存量與發貨頻率,但同類商品於市場中有許多品牌和供應商存在,製造商不易取得其他品牌和供應商的市場庫存資訊;即使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商品,品牌商可能交給好幾個製造商製造,製造商僅面對品牌商(製造商只管接單出貨,品牌商不提供市場訊息)等等;所以許多情況仍是外生變數。為滿足此類情報需求,在許多產業裡有市調公司(像ACNielsen等)調查全市場的產銷資訊後公開販售,對於有關企業頗有幫助。但還是有許多各方面的外生變數需要各自費力關注。
4. 系統操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紀律–古有明訓「徒法不足以自行」,如何維持士氣、長保組織成員的工作紀律與效率於不墜,是經營組織(企業)的要務之一。
5. ………

我們之所以在此強調心態與管理資訊系統,係由於它們自古以來就是影響組織與社會效能的關鍵因素之二,在現代亦不容輕忽。

D. 舉幾個台灣政治產業的例子

一、 選舉時每個投開票所的計票結果在簽認後,可以立即輸入全國連線的電腦開票系統(甚至每一張票都能在簽認後直接輸入;在管理技術上可以做到最後的複核工作幾乎與計票工作同步),由電腦軟體依照各種統計分類方法立即顯示開票結果,全國所有連線的電腦螢幕都會顯示相同內容;為什麼需要各個候選人、政黨、各級選委會、各電視新聞台各自動員人力搶著加總票數,浪費社會成本呢?

二、 大家都曉得房地產市場在供需之間很容易產生泡沫,對於總體經濟景氣造成明顯的不良影響。政府可以和電力公司合作,依照各戶使用電力之度數判斷各地區的空屋數量,再與建築管理或稅捐(房屋稅)單位的資料對應,定期(譬如每月)公告各地區(譬如各村里、鄉鎮區…)各類屋型屋齡的空屋數量與空屋率等等資訊。這種資訊對於計劃購屋租屋者(包括非自用的房地產投資人)、計劃出售出租房屋者、與建築業有關的廠商(建設公司、營造廠、各類工程分包商、原物料供應商、建築師、有關技師、預售屋代銷公司、土地代書…)、貸款給建商和非自用購屋者的金融業者、成屋代銷代租公司、以及政府空間規劃部門和總體經濟規劃部門…都大有幫助,可以降低(由炒作與泡沫所導致的)房價波動之機率和幅度、減少過度開發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的閒置投資、提高全社會資源運用的效率。

建立這個各類房屋存量、空屋、在建屋、未開工建照房屋的管理資訊系統一點也不困難;規劃好工作方法與程序,組織一下白領失業勞工,各地同步進行,很快就能完成。

三、 在災難警戒和救災時,全國的資訊系統可以一體化,各地資訊網絡最前端(救災小隊或個人)–村里辦公室–鄉鎮(市)公所–縣(市)救災中心–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救災體系中各有關單位–新聞媒體–(全國百姓)…是可以連成一氣的,同時把警政、消防、軍方民難救援等有關系統併入。透過網路,對於任一災情和救災措施,大家都可以即時同步看到一樣的資訊;各有關單位依照應變計劃之分工,隨時各自處理應該負責的事;大家互相提醒、支援、補位、協調,構成一個首尾呼應、有效率的作業系統。為什麼需要「逐級」上報?在系統中應該下決定的指揮官也很難怠惰職守,因為大家對於遲緩的反應會立即提醒。

當然在實務上有許多細節,像系統應該包括那些內容?如何分類?網際網路(有線、無線…)必需連通所有資訊輸入點;通訊網絡視其頻寬需要建立優先權限;各環節網絡資訊(文書、圖像、地理資訊、影音…)之作業人員必需與執行救災人員分立,不要讓救災人員操心文書工作,頂多在文件上補行簽名;建立各救災最前線執行單位連絡員–各類別各階層各環節資訊連絡人員與登錄人員的對應網絡(資訊登錄人員可以依據最前線救災人員與指揮中心的無線通訊內容,直接將資訊輸入電腦,同時保留通訊錄音做為輸入憑証);資訊系統故障備援網絡;將各類新聞媒體有關災難之影音與文字報導檔案存入網絡等等…。以今天的科技水準以及已累積的實務經驗而言,建立與運作這種作業系統並不困難。

這個系統若在發生颱風或地震災害時才拿出來用,作業人員怎麼會熟習呢?應讓村里–鄉鎮(市)–縣(市)–中央政府各有關單位間平常就能運用這個系統,像交通、消防、警政、民政、農情、工務、水利、環保、衛生、勞工、教育等單位間日常之事故處理與各項統計報告等資訊的傳輸,就利用這個系統平台進行。

台灣幅員不大,這種系統也不複雜,讓人比較痛苦的可能是各下級單位向上級單位的日報、申請和請示,以及各該管單位的回應是完全透明、立刻而全系統皆知的,反之亦然,很難打混(當然可以限制各類資訊的公開範圍和進入權限)。所以在推動的時候必然阻力不小,也許應該先從局部(譬如消防、交通事故、工務、水利建設)開始,再逐步推廣;但系統架構的設計在一開始時即應有全盤考量。


註一:請見「國土規劃與建設」分類下,「之一:社會加速變遷的網業時代」一文
註二:請見「國土規劃與建設」分類下,「之二:家園–國土–專業–競爭與互相成就」一文
註三:請見「國土規劃與建設」分類下,「之十:大局」一文
註四:請見「國土規劃與建設」分類下,「之十三:幸運之神從未離棄台灣的工業」一文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四:個別企業與產業的營運波動

在本文中我們試著從某個角度,就現代經濟體系中部份個體面–個別企業和個別產業的部份活動做一點很簡略的勾勒。

是「商品」滿足人類許多需求,所以從某個表相看,商品是人類許多經濟活動的直接標的。對於商品,有使用與購買能力的(有效)需求者會進行比較、選擇、議價、購買、保存、使用、維護、以及(商品)失效後處理等作業,而商品供應端的作業則相對比較複雜。本文僅就商品供應鏈中個別企業、與個別產業的營運波動稍做討論。

商(產)品的生命週期

大家都知道一個或一類商品的市場生命週期可以概分為導入、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階段,而社會中有一個愛好新奇又具有高購買力的「產品早期使用者(往往同時是奢侈品的購買者)」階層。在導入期的未成熟新產品若具有吸引力,通常由早期使用者階層的採購來支持其繼續發展。不少政府為了「發展經濟」等目的,對於某些特定新產品,也會在其導入階段以補助研發、補助營運資產、減免稅負、補貼貸款利息、提供貸款擔保、補貼消費者採購價金、直接入股等各種方式介入支持。

在新產品的導入期會有許多企業投入和陣亡,投入潮和陣亡潮可能不只一波;在新產品的成長期亦然。由於該時新產業的規模尚小,企業的投入潮和陣亡潮對當期總體經濟影響不大。

現代由於全球交通、資訊(包括知識、消息等各類資訊)、資金、人才的流轉速度很快,機動能力很強,在有利可圖或有利可圖的機率較高處大家峰湧而入,唯恐後人,在無利可圖時大家也急速退出,唯恐後人;所以較諸前代,產品的生命週期大為縮短、產品價格和產業營運的波動幅度增大。大家看看品牌(生產)廠商是如何努力將電影、音樂、時裝、手機、電視機、汽車等新產品在全球同步上市?它們銷售的成敗通常在上市後數週內便見分曉。大家非快速不可,如果動作慢了遭到模仿,不要說獲利減少,甚至連產品研發成本都可能難以全部回收。

計劃生產型商品的庫存、塞貨與銷售頓降

在新產品進入成長期時由於銷售量快速或穩定成長、後市確定看好,產生規模經濟,整個供應鏈(包括原物料零件、組件供應和成品銷售通路等)和產業成型、售價降低。在這個階段有關廠商以研發(產品差異化)、採購、生產、行銷、客戶服務、財務調度等等各方面的作業效率激烈競爭市場佔有率。

為了快速交貨,整個供應鏈各個環節都會備有「合理數量」的庫存。一旦下游發生去化不如預期的情形時,因為熟練作業員工的養成(或非熟練作業員工的效率損失)耗費不貲,所以在銷售不順利的初期,生產廠商通常不會讓整條生產線完全停工,多半以降低生產數量(作業員工減少工時)的方式繼續增加自己的庫存,同時向下游塞貨,於是整個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庫存通通增加。若下游最終消費者的買氣持續不振,通路商會首先停止進貨(不再接受塞貨),上游生產商接著不得不完全停止若干條生產線的工作並裁減作業員工,一直波及到最上游的原物料供應商;競爭能力較低的企業退出市場。

當供應鏈存在超額庫存時,商品生產端會敦促銷售端採取特販措施力圖加速去化庫存,像抽獎、贈品、針對特定新消費群體促銷、與其他商品搭配促銷、降價(名牌為了避免傷害形象可能利用二手貨通路)、公關捐贈…等等。

另有一種常見的情況:由於產品供應面競爭激烈,個別企業們為了搶進產業成熟期的存活圈,多會有一個明知利潤降低、甚至無利可圖,但仍努力擴大銷售量和市場佔有率的衝刺階段,希望把「氣比較短」的對手擠出市場。當產業銷售端已將可能的需求市場開發到接近極限,全供應鏈的庫存到達新的高點,於是泡沫破裂、銷售頓降,市場上切貨、倒店貨横流…,全產業均受災。

產業景氣的逐步恢復

就一般商品而言,一般消費者即使一時超額購買,也總有「用罄、用壞」之時,然後恢復採購;此時下游通路會先出清庫存,當批發商的庫存降至「再購點」時會恢復向生產廠商訂貨;當生產商的成品庫存降至再生產點時會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作業,當工廠過多的原物料庫存降至「再購點」時會再向上游訂貨;這樣一階一階逐步恢復產業的正常秩序。所以在供應鏈較長的產業中,當商品零售市場的景氣已逐步恢復正常時,上游因為熬不住而被迫停業裁員的數字可能仍在增加。

供不應求時的超量訂貨

由於各種原因,商品可能出現「需求意外地大增」而導致供不應求,供應鏈中許多環節買不到貨的情況。採購人員此時常會向所有可能的供貨來源超量下單,先湊足需求最要緊,超量部份以後再設法處理(譬如用逾期交貨、品質瑕疵等原因拒收一部份,自己吃下一部份、但延期付款,再向下游塞一點貨等等)。這種越向上游膨脹得越大之超量訂貨的假性(或說虛妄、泡沫)需求,會造成產業失序,增加營運波動的幅度。

庫存商品所有權與貨款風險

由於供應鏈競爭劇烈,所以在實務上零售商店面的存貨多為通路商(批發商)寄存,賣掉後才付錢給通路商;通路商處的庫存多為生產廠商寄存,通路商出貨後才付錢;生產廠商處的原物料庫存多為原物料廠商寄存,要俟發交生產線使用後才付錢。而所謂付錢並非立刻以現金給付,而是一般企業每個月定有固定的請款與付款日,賣方在買方的請款日備齊應備之合格請款文件與銷貨憑証向買方請款,買方經審核無誤後在付款日交給賣方○○○日後兌現的期票。在這種「大家都盡可能玩別人的錢」之市場習慣下,一般說來愈上游的企業其收款風險愈大。當然一般企業會努力持銷貨憑証或待兌款項之票據向金融機構辦理貼現,或向金融保險業者辦理應收帳款保險。(當然在國際貿易上仍然存在L/C、FOB、CIF、D/P…等付款方式)

寡頭壟斷往往是市場競爭的較長期均衡點

因為規模經濟的緣故,通常大廠在標準品市場具有競爭優勢;但規模愈大的品牌商和通路商愈不喜歡只向單一廠商進貨,以保持其可以行使選擇權的地位,同時也為了避險(供應商由於本身的原因可能發生暫時難以供貨、或減量供貨、或產品品質下降的情形)。市場經濟在這兩股力量的聯合作用下,當產品到了成熟期時,產業內各企業間的競爭也差不多分出勝負了;經過購併、敗者退出等過程,多半形成寡頭壟斷形態–幾家大廠瓜分量大的標準品主流市場、若干家中或小廠生產特殊規格品滿足利基市場(niche markets);全市場出現較長期、較穩定的均衡情況。由於要將市場上所有大、中、小廠商結合成卡特爾(Cartel)並不容易,於是寡頭壟斷市場的行為特徵和完全競爭市場相當接近,過度剝削消費者的情形並不容易發生。

由於科技不斷進步,產品不斷被改良,甚至出現替代產品,加上其他各種原因,寡佔市場中各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新的企業和產業會興起,老的企業和產業會衰微或消失;寡頭壟斷者的生活並不安逸。

市場經濟中產業庫存量恒有偏多的傾向

在市場經濟體系內,產業生產鏈中的庫存量似乎恒有偏多的傾向,在到達某個臨界點後就會進行調整,當調整完畢後庫存量又會再度開始趨向偏多,如此週而復始,企業與產業的營運亦隨之而有常態性的波動;這是個別產業和總體經濟景氣循環波動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同前節所述,許多產品不斷改良或改變,不斷發生新的「流行」,產品單價之變化也常為下降趨勢,所以堆積庫存多半遭致跌價損失。卓越企業如何對應這種市場波動的傾向?

以完善的資訊系統支持前變(proactive)管理

有若干卓越企業大約在近二十年前就能建立相對完善的電腦管理資訊系統,減少研擬經營決策時猜測的成分。他們說服銷售通路據實回報卓越企業商品之銷貨與庫存數字(下游企業通常不向上游企業開放內部營運資訊,上游企業大多仰賴歷史往來記錄、與其銷售人員的業務拜訪來觀察下游企業的營運情況,以決定其放帳額度),以每日、甚至及時(real time)檢視其零售商–批發商–大區域發貨倉庫–生產工廠各階各點的計劃與實際銷貨量、在庫、在途、在製、計劃生產量、以及零組件的在庫在途量。這樣做的企業比較能夠立即發現銷售端的異常現象並盡快調查原因研擬完整對策,該降價清倉或減量生產就馬上依序實施一系列配套措施,領先競爭對手。

如果整個產業的成員都能減少一些盲目行事的情況,社會應能減少一些資源的虛擲。

在網業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建立合理的工作價值觀並善用資訊網絡系統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準備在討論虛妄性繁榮、貨幣效應、與金融業的特殊性等現象之前,先用一篇短文單獨申述一下管理資訊系統這個課題。


註:不同商品和產業的營運型態不同,本文僅例舉一種型態,以方便本系列後續討論。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三:對商品與企業的監理,以及BOM Networks風險控管

鑑於高風險衍生性金融商品出問題時很可能傷害眾多未購買商品、不賭博、善良無辜的同胞,所以政府對於它的風險應該進行合理的控管。

A. 絕大部份商品是衍生的

為方便本系列文章的討論,我們在「一、不斷以槓桿堆疊籌碼」一文中曾對衍生性商品及其階數加以定義。從這個定義看,絕大部份商品都是衍生的,像愛玉冰、清蒸鱸魚、牛仔褲、飯桌、書本、油畫、美東十日遊…。 2008 年以來被許多人撻伐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若和汽車、電視機、手機、人造衛星、公寓大樓、電影、大學、多角化跨國公司等商品相較,其純金融部份的組成結構還算相當簡單。

「衍生」或推衍是人類思考、科學研究、和商品研發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嚐試把「可能性」一直推展向竭盡之處;它是中性的,無關善惡。

B. 槓桿

大家都知道古希臘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西元前287~前212年)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槓桿這個方法本身亦無關善惡。

C. 衍生性金融商品造成傷害的原因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所以造成傷害,我們認為問題不在於衍生或槓桿,而在於財務工程師們和政府金融監理機構對於許多籌碼堆疊(商品衍生)架構的結構風險、風險發生的機率、以及若發生風險時的對策,在事先未給予應給予的重視;也許完全忽視,說不定還是故意完全忽視(好像有人開玩笑說這20年來美國最聰明的人似乎都跑到金融界去了,他們看不出風險嗎?)。

不只金融界,這種由於應重視而未重視以致釀成巨災的情況在人類社會中所在多有。像台灣即使十年前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又遭受過幾次大颱風災害,但兩週前台灣南部發生八八水災,政府救災行動之慢與亂,顯示對於類似災難仍然没有預擬相關的SOP,更別說在平時舉行大範圍的防災演習了。

像台灣的颱風和地震一樣,各種大小金融或產業風暴似乎已經成為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週期性常態,對於如何預防並減少風暴的災害牽涉不少經濟系統中的部件結構與其運作,我們先簡單談一下最基本的商品之標示、審查、檢驗與市場管理,做好這些基本工作對於我們的經濟體系應有強健效果。

D. 商品的標示

我國在民國七十一年即公佈實施商品標示法,規定商品經包裝出售者,應於包裝上標明主要成分或材料;重量、容量或數量;規格或等級;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對於有危險性、時效性、與衛生安全有關、具有特殊性質或需特別處理的商品,還應標明其用途、有效日期、使用與保存方法及其他應行注意事項。

E. 對商品的審查、檢驗與管理

我國在民國二十一年即公佈實施商品檢驗法,後經多次修正,規定在國內產製、向國外輸出、及向國內輸入之農工礦商品經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指定者,應依法執行檢驗、驗証登錄、及市場監督檢查。(今日商品範圍已擴大,不僅農工礦類而已;商品檢驗法最好能夠成為所有各類商品檢驗的母法)

世界各上軌道國家對於許多容易造成人類傷害的商品多訂有各式安全規範,並成立各式機構負責有關「商品安全」的管理工作。例如美國於1927年成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簡稱FDA;http://www.fda.gov/),隸屬於美國健康及人類服務部(DHHS),其主要職能為負責對美國國內生產及進口的食品、膳食補充劑、藥品、疫苗、生物醫藥製劑、血液製劑、醫療設備、放射性設備、診斷用品、獸藥和化妝品進行監督管理,同時也負責執行公共衛生條件及州際旅行和運輸的檢查、以及對於諸多產品中可能存在的疾病進行控制等等。FDA於2008年11月19日在北京開設首個海外辦事處,之後將陸續在中國增設二個、印度二個、拉丁美洲二個辦公室,以幫助各國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並承担檢查職能。

不只食物與醫療類商品,各國對於玩具、工具機械等許多類商品亦多訂有安全(safety)規範,對於電子類商品則加訂電磁(EMC、EMS、EMI)規範。歐盟甚至還頒佈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 2002/95/EC, 縮寫RoHS),以規範若干民生用品的材料及工藝標準(註)。其他還有各國能源之星計劃所擬訂的節省能源規範等等。

許多規範具有強制性,商品若未取得該規範之合格認証即無法上市銷售。除了歐盟已經逐步統一外,其他國家多各有檢驗標準,使得預擬跨國銷售的新開發商品在設計到一個段落後,必需準備許多樣品,同步向各國所接受的實驗室申請符合各種必要規範的認証。商品上市後若變更小部份設計或材料,亦經常需要重新申請認証。

有些特定商品像建築物的規範特別嚴格,政府甚至干預其設計與製造程序–(造價在一定金額或規模在一定標準以上者)依法必需由建築師設計(有關建築物結構及水、電、煤氣、電信、空調、昇降、消防設備等專業工程部分,除五層以下非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外,還必需由承辦建築師交由依法登記開業之專業工業技師負責辦理,建築師並負連帶責任),經政府主管建築機關審查合格發給建築執照後,由依法登記開業之合格營造廠商(營造業有分類分等及承攬造價限額)依核准之建築圖說承造;建築物於建造中,政府主管建築機關認有必要時,得隨時加以勘驗(通常於每層樓板進行灌漿前,由政府該管機關派員勘驗);建築工程完竣,由政府主管建築機關派員查驗完竣,認定合格後發給使用執照;然後准予接水、接電及使用。

上市商品如果發生危險情況,生產廠商可能必需整批次回收(大家都看過不少食品、汽車、手機等商品回收的新聞報導),還可能需要賠償消費者和中間商的損失。

F. 對企業的檢驗

不只針對商品,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對於各類企業的品質管理系統和環境管理系統也擬訂有基本規範(像ISO 9000和14000系列),已逐漸形成取得ISO有關管理系統認証的企業方為合格企業的社會共識。其他還有ISO與國際勞工組織等機構合作推動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 18001)等。

企業管理系統的認証需要定期重新評估(通常為每一年),對於重新評估不合格又無法改善的企業,認証機構會取消其合格証書。

G.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標示、審查、檢驗與管理問題

我國有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法規主要有金融資產証券化條例(民91∕07∕24公布)、金融機構設立外國特殊目的公司核准辦法(民 91∕10∕15發布)、特殊目的公司設立及許可準則(民 91∕10∕22發布)、不動產証券化條例(民92∕07∕23公布)、金融資產証券化條例施行細則(民 92∕08∕28發布)、不動產証券化條例施行細則(民92∕12∕02發布)、 金融交易監視管理辦法(民93∕07∕01發布)、境外結構型商品管理規則(民98∕07∕23發布)…

從法規面看,在上個月補起境外結構型商品來台銷售的「無法」漏洞之後,我國可說並未放縱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行與交易–由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有關公會的協助下負責管理,牽涉外匯部份則由中央銀行主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比較金融產業與其他產業在商品和企業監理方面的異同。

就我們目前所知,在實務上各國政府仍未針對金融商品(籌碼堆疊架構)之有關風險提出有效的對策,也許因為衍生性金融商品其較高利潤的來源便是投機賭博(賭較高的風險不會發生)吧!那件事沒有賭博成份?為什麼要控管?如何控管?

但由於在實務上有愈來愈多的法人和自然人購買它,當超過某個程度的風險發生時,受害者已不只是商品的投資者(賭客)而已,像這一次全球金融風暴,全球有多少無辜者受害?各國政府花費多少無辜同胞的稅金拯救災難?從這個角度看,政府有責任對金融商品的風險進行控管。這種控管牽涉風險控管技術、公開發行商品的認証機構與工作倫理、產業甚至國家的信用擴張策略、以及政府對於貨幣的操控等等事項;本文先約略討論一點風險控管技術。

H. 建議以BOM Networks監控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

能在商品的公開說明書中揭露本商品可能發生「受益証券市場流動性不足、信託財產原債務人提前還款、信託財產原債務人違約、信託財產過度集中、利率變動、匯率變動、受託機構違約及其營運、信託財產移轉遭撤消、有限追索權、受益証券之信用評等、信用增強、受益証券之稅捐、標的債券發行公司主張抵銷權、處分信託財產、受託機構為合格投資、稅務法令變更、受益人會議決議相關、外幣債券相關…」等等風險(P. 99~P. 106; http://bond.yuanta.com.tw/news/files/951229.pdf),請投資人和政府主管機關自行注意固然不錯,但光這幾句話無法發生控管風險的功能。

在製造業中參與過研發、採購、生產、和產品維修作業的朋友們對於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單)都很熟悉,它階層清楚地羅列為生產一個商品所投入的所有原物料。譬如一個單位A由A1、B1、C1…各多少單位(以及單價、合格供應商等資訊)組成, 一個單位B1由A2、B2、C2…各多少單位(以及單價、合格供應商等資訊)組成, 一個單位C2由A3、B3、D3…各多少單位(以及單價、合格供應商等資訊)組成…,連膠水都不會遺漏。許多管理嚴謹的製造商對於每一單位所製造的商品都會有一張身份証,與其製程同步,記載該單位商品所有主要零組件的供應商序號等資訊,以方便將來百萬分之一需要維修時能夠迅速作業。

建議政府主管機關為衍生性金融商品設計通用的BOM格式,特別注意它使用的槓桿與有關信用評鑑等級。將每一個有「關連」的商品都在電腦系統中依其關連建立連結,於是(譬如說)當有一個房貸戶停止繳納本息時,與該房貸戶有關的所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價格變動都會在電腦系統中顯示出來,整個相關金融商品網絡的財務損失也會顯示出來。至於金融商品網絡以外的可能衍生損失則必需另行設計模擬模型加以推估。

我們建議政府在事前就針對整個金融商品網絡的財務損失設定幾個警示類別與級別,並就各個警示類別級別預擬對策。為了避免扼殺社會的活力,同時兼顧公平正義,警示位置與對策強度的設定是整個控管機制的關鍵,必需在計量研究的基礎上才好進一步討論。

初步看來以BOM Networks來控管金融產品的風險花費很小。除非甚具實力的作手群聯手反向急殺,在正常情況下,人類對付「逐漸染毒」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會比對付電腦病毒還困難嗎?


註:對於工作電壓小於 1000V AC或1500V DC的設備(像家用電器、資通訊設備、消費性耐久設備、照明設備、電機與電子工具、玩具休閒與運動設備、醫療儀器、監視與控制設備、自動販賣機…),規範其材料(排除或或限制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聯苯醚的使用量)及工藝標準。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二:詐欺掩蓋誠實、炒作掩蓋行銷、泡沫掩蓋實體

A. 商品市場

一般人的印象是在民生用品的零售市場內,都以貨幣交易實體商品;而在它們的批發市場內就可能出現雙方皆以籌碼(買賣憑証)進行交易的情形。除此之外,為了方便,商品多以代表它們的籌碼在市場中交易,金融類商品更是如此。各種商品(鐵礦砂、小麥、DRAM、電視機、資本、貨幣、債券…)都已經有、或當需要時就會有其現貨市場、合約市場(買賣方訂有長期交易合約)、與期貨市場,法令不准(一般人)買賣但有買方需求的商品會有地下市場。

B. 市場價格變動

除了不二價(照牌價交易,不接受議價)的情況,在市場中為了賣得貴一點、或買得便宜一點,於開價與還價之間,買賣雙方常有許多「戰術性表現」。如果把「事實」當成中線,只要有機會,賣方的行銷作業常把商品功能和市場需求往誇大的方向包裝,而買方則反是,大家似乎已習以為常。這些交易戰術延滯了成交時間、增加了交易成本、並給雙方帶來心理折磨,他們是必要的嗎?

世界變動不已,人的慾望、商品的產能、替代商品、企業經營能力、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都經常變動。就算不同供應商所提供的某種商品其功能和品質是一致的,但由於市場供需情況並非靜止不動,當供過於求時降價、供不應求時漲價的公平合理行為也會使得成交價格不斷跳動,這是商品價格的自然性變動。因為目前在實務上買賣雙方都難以精確了解全市場的供需實況與均衡價格所在,於是大家為交易而進行探訪查察和比價議價就難以避免了,負責買賣的人員不這麼做反而失職。

C. 誠實工作與詐欺工作

法律對於詐欺、背信、圖利、侵佔、內線交易、非常規交易、間接影響股價操縱行為、相對委託等罪名之成立有其定義,但從社會倫理和一般民眾感覺的角度看,講明知不實的話就是詐欺、藉著辦理公務的機會圖謀私利就是舞弊。

和眾生一樣,企業界和企業家在工作時也會出現不誠實的情況。為了如實研討經濟活動的規律,我們就所見聞,對於若干情況略加敘述如下。

如所週知,對人類而言世界上絕大多數資源是零散、被動的;從某個角度看,是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包括農夫、工匠、科學研究者、政治家、教師、商賈…)以他們研究、創新、冒險、組織、領導和管理的能力,帶動社會不斷向更加良善的境界進步。企業家應該獲得什麼樣的報酬?他們和一般大眾之間合理的報酬差距應該是多少才合理?

在市場經濟目前的實務中,企業組織的收入在扣除所有其所運用資源(廠房、設備、原材料、資金、人力、電力、水力…)的費用後若有盈餘,先保留法定盈餘(以備將來抵補虧損)、再繳交營利事業(法人)所得稅,其餘概歸股東。股東所得在概念上可以分為股息和紅利兩部份,股息為正常的資金報酬(通常與銀行定存利息相近),紅利則為市場給予股東「正確的投資判斷與所冒風險」之報酬。而企業家受全體股東委任執行業務,領取薪津、福利及獎金等報酬。但隨著營運擴張,尤其上櫃上市以後,企業股本隨著增資逐漸龐大,企業家(執行業務股東)其原始投資及增資所佔企業股份總額的比例常常愈來愈小;同時多年來上市公司募資相對容易(發行公司債或增資募集新股),而企業能否獲利主要仰賴企業家的能力,於是企業家與一般不執行業務股東之間應該如何分配企業盈餘方為合理成為問題。

台灣許多公司訂有員工分紅(現金、配股…)辦法,視公司業務性質,比例大約介於盈餘的5%~15%之間,董監事還另有酬勞。 但這個比例對於企業家能力的貢獻而言是否公允呢?由於自私是人類天性之一,在實務上便出現許多疑似企業家自己動手拿取利潤的情形,或從執行業務的過程中拿取,或從股票市場拿取,方法很多。就執行業務部份而言,可以概分為幾大類:

1. 回扣:採購、銷售、給人方便、給人機會等等作業都可能存在佣金、回扣、退佣、謝金、賄賂…(我國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對於佣金和交際費用支出有若干規定條文)
2. 在原物料供應商與企業之間、企業本身各作業環節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佈置第三人(通常為法人,有時不止一層,俗稱白手套):一般跨國公司為了節稅,對於整個業務循環的金流,包括流程與環結(通常為法人)配置、以及各個環節間的移轉價格和稅費負擔,會進行對於公司最為有利的規劃;在對各方都交待得過去、不致於遭到反彈、調查和法辦的前提下,盡可能把利潤留給適用最低稅率的公司。而對於佔成本比重高的主要原物料,像建設公司的土地、LCD TV製造商的面板等等,由於牽涉金額較大,常由直接向老闆報告的「策略」採購人員「專責」處理;對於主要客戶的銷售與服務亦然。企業家在進行類似規劃時有些大公無私,有些公私兩顧,有些則…
3. 資產移轉:對於預期即將快速增值的資產(例如以交易為目的∕備供出售的金融等投資、原物料、某特定產品之研發或業務部門…),將其由企業中默默轉出給第三人(有時經過好幾層,同時第三人的營運資金常由企業輾轉借給),由第三人獲取利益。對於預期即將減值、或減值中的資產,則將其默默由第三人轉給企業接手處理。
4. 設計第三人(其所需營運資金常由企業輾轉借給)與企業間的非必要交易,以窗飾企業的財務報表,甚至操縱企業股價…
5. …

之前台灣曾爆發使用上述一部份手法的金融案件,遭到政府調查,媒體報導某企業家對案件的反應是:「華爾街都是這麼幹的…」

不只企業界和投資者,一般同胞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被迫面對各種詐騙圈套,冒充銀行行員、檢查官、警官等等的案件層出不窮;許多家庭都接到過詐騙電話,不少教授、博士等聰明人都上當破財。

D. 行銷與炒作

在市場中,商品(証券)價格除了會發生B節所述的自然性變動之外,還會發生炒作性變動;炒作和行銷不同。

依我們所知,企業界目前對於行銷工作的定義概略如下:
1. 從與消費者的接觸中,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協助研發部門(可能為另一企業法人)改良舊商品、並訂定新商品的規格;
2. 考量市場競爭因素,訂定行銷策略與銷售計劃,使商品的獲利極大化;
3. 為商品安排自離開生產工廠到最終購買或使用者間最經濟有效的通路,並考量銷售通路中各節點的附加價值,協調各節點訂定商品的移轉價格或售價;並協調各節點制訂或調整有關商品「銷售預測–採購訂單–進–存–銷–收∕付款–售後服務…」整個銷售作業循環的管理系統;
4. 製作、安排、或協助、協調中間商與零售商進行促銷活動(廣告、贈品、特賣…;對於消費型商品,像民生用品、保健食品、常用類藥品、電影、音樂、電腦遊戲、風景區等等,促銷活動對於銷售量的影響很大。廣告早已成為一個產業);
5. 協助生產企業自行或委託第三人執行商品的售後(維修等)服務工作;
6. 在商品停售時,確認售後服務部門完成商品終生維修所需的零組件備料等工作;
7. 協助企業擬訂公關與經營等計劃;
8. ………
(在上述定義中,業務工作係隸屬於行銷部門。視企業業務性質與企業家經營觀念及領導方法之不同,有些企業將業務與行銷工作分由兩個獨立而平行的部門掌理;有些將行銷工作隸屬於業務部門)

我們對於炒作商品價格的概略定義是:
1. 運用類似魔術的手法,誇大商品功能;(例如房地產業不實的樣品屋與廣告、企業不實的財務報表與新聞宣傳…)
2. 詐使消費者相信商品在市場中的需求甚高、供不應求、後市看漲。(例如房地產業銷售現場看屋下訂的演員群與不實的銷售新聞、股票市場中自己幾隻手交互拉抬作價與不實的各方看好新聞…)
3. 或反向進行放空炒作。

試看某家公司的股價變動﹝西元年∕月∕日(股價)﹞,不曉得產業景氣、競爭環境、公司體質和業績展望的變化是不是像股價波動這般迅速而劇烈?

07/02/1x(86)07/04/0x(131)07/04/2x(107)
07/07/27(180)08/02/1x(72)08/05/1x(126)
08/11/2x(36)09/05/1x(101)09/06/1x(75)
09/08/0x(109)

不曉得是否事實,聽說每支股票都有特定作手「照顧」,其炒作計劃必需取得公司執業大股東的合作或至少「諒解」(以避免大股東與之對作),而作手間會有組織性的協同作為。也聽說通常企業家在股票市場中的獲利比經營企業高N倍…

股票流動性要高,投資者才容易有購買的意願,企業家才方便募集營運資金。但目前在購買股票的人士當中,目的在賭博者的比例可能遠高於「投資」者,資本市場的投資成份已經遠低於賭場成份;貨幣市場亦然。這是市場經濟必要之惡嗎?

如果大家稍微觀察一下,便可發現在很多商品市場中都存在炒作的現象,像外匯、大宗物資期貨、房地產、衍生性金融商品、許多民生用品、工業用品、人和機構的名聲…。而且詐欺與炒作所涉及的行為理論、情報調查、資源集合、和組織協調等等學問、以及膽識和執行技巧,在很古早的時候便已使他們成為不容小覷的高階專業。

E. 合理價格與泡沫價格

商品市場中既存在專業炒作者,商品價格就會不斷在(以時間為橫軸、價格為縱軸)合理價格線的上下波動。偏離合理價格「某個範圍」以外的價格,就可以稱為泡沫價格。

但什麼是合理價格?譬如說:
股票–是
股票的本益比(股票市價∕預估當年度稅後純益)等於〔股票買進日至當期財務年度終止日之期間的(無風險利率+風險報酬率)的倒數〕?
西瓜–是
將(本季西瓜之生產成本+配銷成本+全供應鏈合理利潤)後的基本價格,在考量(本季與次季西瓜上市日之間,全市場對西瓜的需求與供應數量之間的差異)、(消費者對於西瓜的偏好程度)等因素後,用競標模型模擬推估所得的加權平均價格?

看起來一樣商品的合理價格好像有「道理」可循,似乎應該有「方法」可以求算,但從事過商品訂價和業務工作的人都知道算出一個商品的成本容易,但要考量供需等競爭情況,在市場中訂出它在未來某個時點的合理價格,除了需要蓃集許多市場情報之外,實在需要更多「感覺」與猜測;在市場中經由競價或議價過程所得到的成交價格,或可稱其比較接近合理價格。至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中所稱的公平價值,聽說早就是市場作手操控的標的。

似乎在許多商品市場中「詐欺掩蓋誠實、炒作掩蓋行銷、泡沫掩蓋實體」已經是常態。這些現象好嗎?對大多數同胞合理嗎?應該改善嗎?可能改善嗎?如何改善呢?我們準備在之後的文章中略做討論。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一:不斷以槓桿堆疊籌碼

在今年上半年行政院研考會vision 2020網路活動中,我們曾在家園頻道(http://land.vision2020.tw)撰寫了一系列有關國土規劃與建設的文章(已收存到老莊部落格http://eugenetaipei.blogspot.com),並在若干文章中說到將找機會提出對於失業、弱勢族群和社會福利問題的看法。由於這些問題和社會經濟系統的運作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將討論範圍擴大為「經濟發展與失業救助」,先從經濟系統談起。

A. 商品(包括生物和無生物等所有被人類交易的東西)

從某個角度看,人類的經濟活動係為了生存或生活得更好而「從事商品的處理和交易」。為什麼要處理和交易那些商品?因為那些商品在現在或未來、間接或直接,能夠滿足人類各種需求。

B. 市場

市場是供給和需求進行交易的場所。

C. 價值與價格

商品對需求者產生的效用叫價值,而價格由供需雙方之同意決定。賣方對於新出廠商品的訂價思考通常自成本出發:以製造成本(已分攤研發、公司管理等投資與費用)加上運輸、倉儲、保險、行銷、交易等費用,再加合理利潤為議價基準點;舊品則以原買價減折舊代替製造成本。但在市場競爭中,買賣雙方為了極大化己方的利益,商品成交價格通常不會是那個議價基準點,可能高得多、也可能低得多。

D. 實體與籌碼

人類老早就使用籌碼進行商品交易了。各國政府發行貨幣做為代表購買力的籌碼。許多實體亦各有代表它的籌碼:像人的身份証、護照、資格証書…;物件的所有權狀、使用契約、抵押契約…;債務的債券、借用契約…;企業的股票等等。如果没有籌碼,交易難以進行。

為了滿足人類的避險需求,保險商對於人身和各種商品提供各式保險,像壽險、疾病險、意外險、火險、水險、兵險、失竊險…,並且針對各項保險的要約權利發行保單(籌碼)。

理論上所有「權利」的所有人都可以發行代表其權利的籌碼–通稱証券,在市場中進行交易。

E. 衍生性商品

麵包是麵粉、酵母、水、糖、雞蛋、油脂等原料組合成的衍生性商品。本文着重衍生性金融商品,但為了讓衍生的概念在所有產業之間通用,以方便本系列文章之討論,我們把代表「未加工過的單一實體商品」之籌碼稱為一階商品証券(貨幣、外匯、債券、股票、一千桶低硫原油…);把代表各種「一階証券或一階証券組合」的商品証券、以及各種「避免一階証券風險」的商品証券稱為由一階衍生的二階商品証券;把代表各種「一階及二階証券組合」的商品証券稱為由二階商品再衍生的三階商品証券;以此類推。

設計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動力是求方便(像賭場發行籌碼)、避險和套利,它們有遠期契約、期貨、選擇權、及交換(Swap)等幾種基本作業模式(註),這些基本模式彼此間可以互相組合。而且不只一般類商品和金融類商品各自之間和互相之間可以組合,連保險類商品也可以與一般或金融類商品互相組合(把保險責任卸轉給一般投資人);組合後的新商品都可以發行新証券進入市場交易。當然商品得找得到買方且獲利賣出,商品設計才算成功。

「一階証券組合」的衍生商品証券:例如台灣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台灣股價指數期貨契約(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home.htm,將所有在台灣証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價格以發行量加權組合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9/9_7.asp#1成為一個商品)

「一階及一階以上証券組合」的衍生商品証券:例如由寶來証券股份有限公司創始、香港商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為受託機構與信託監察人的寶來証券2006-2債券資產証券化特殊目的信託受益証券
(http://bond.yuanta.com.tw/news/files/951229.pdf,發行總金額新台幣211.588億元,資產池中組合由15位發行人所發行的35筆新台幣債券、以及由1位發行人所發行的歐元債券成為一個商品)

F. 金融機構

由於政府只允許金融機構進行收受存款與放款的業務,所以它們先天上具有全面性接觸「金主」的優勢。「如何最快吸收最多的存款?如何使存款最快產生最大的利潤?」、以及「如何協助客戶降低資金成本?如何使客戶的閒置資金發揮最大的生產力?」、「如何規避運用資金的風險?…」是金融機構業務的本質與獲利的來源。許多人說金融機構是「玩」錢的。

傳統商業銀行的利潤來自於存、放款間的利差,還有小部份外幣交換的手續費;必需當期壞帳損失+當期營運費用低於當期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才能產生當期利潤。為了多賺利差,就得承做利率較高的放款、承受較高的倒帳風險(借款人會比較許多銀行的利率,降低資金成本;銀行會以較高的利息收入抵補較高的可能壞帳損失)。為了增加營收、減輕或避免倒帳風險,商業銀行跨入証券、資產管理、財務顧問、直接投資、甚至保險等業務領域,還聘請財務與金融工程師,不斷改善、開發金融商品。像把許多筆高利率(高風險)的貸款債券組合起來商品(証券)化,給予新商品介於原被組合債券的放款利率(譬如8.5%)、與一般定期存款利率(譬如3.2 %)之間的利率(譬如 5.5%),然後將新商品出售給投資人,同時把原債券的倒帳風險連同新商品一起移轉給新商品証券的投資人。新商品証券如願出售後銀行不僅達成避險目的,還可以將出售新商品証券所取得的資金用於再放款。這種資金循環若由投資銀行反覆操作(不像商業銀行必需依法為其所收受的存款餘額提撥存款準備金),其原始資金的槓桿倍數可能非常高。

於是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利差,証券的分解(將單一商品証券分解為數個商品,以增加單一証券違約風險的分攤者或進行套利…)、組合數目和階數可以很多,遠超過一階証券的數目。當想要避險的商品利差不夠時,再加幾筆高利的低階或一階商品進來便能提高整個組合(新商品証券)的利率。

金融界通常視情況–有時自己承擔貸款風險;有時發行衍生商品,把自己當成貸款仲介者,反覆操作。而它們利用商品組合大力發行衍生商品的行為,使得商品(籌碼)一階疊一階,疊得很高;或說一層包一層,包得很厚。為增加獲利,衍生商品(証券)常會運用期貨或選擇權等財務槓桿。若每一階(層)商品都運用財務槓桿的話(通常槓桿方向相同),愈高階商品(証券)的槓桿倍數便愈高,其面對「趨勢背離原先預期」的能力便愈弱。如果第一階商品契約出現超乎預期的違約率,例如停繳本息的抵押房屋貸款戶超過某個數量(比率),而銀行又無法立刻拍賣房屋收回貸款以控制現金流量的損失,整個商品(籌碼)堆疊就可能一下子垮掉,有關証券(籌碼)全部貶值、甚至賠光。

肆意運用槓桿、堆疊籌碼是好事嗎?為了穩定衍生商品的現金流量、還本時程和收益率,降低自己的再投資風險,不准高利率借款人提早還錢是道德的嗎?這麼做是降低風險還是增加風險?當資產升值的趨勢停止時,其價格會一直停在最高點、都不會反轉向下嗎?把許多理財專員都說不清楚的衍生產品誘賣給一般投資大眾是道德的嗎?不把資產負債表外的交易載入財務報表、並揭露其風險所可能導致的「或有損失」是誠實的嗎?大家相信信用評等公司,但信用評等公司如何為其錯誤評等負責任呢?健康保險這類商品讓所有購買保單的保險人互相協助,其設計原則是強者協助弱者;但許多衍生金融保險商品的設計原則是強者協助弱者嗎?可以反向操作的衍生金融商品是不是誘發並且助長了社會的賭博風氣?甚至為「金融戰爭」安排了戰場和武器?

金融業者們那麼聰明,為什麼還會發生銀行倒閉潮呢?為什麼意外險、火險等等保險能夠嘉惠全民,而金融業者們為自己設計的避險商品郤不僅不能避免自己、和自己產業的風險,還貽害全民呢? 2008 年下半年自美國開始的全球金融風暴傷害了所有國家的經濟福祉,就是一個還活生生的例子。

之後我們準備概略討論一下詐欺、炒作、泡沫、產業失衡、景氣循環、與經濟發展等問題,再伺機對制度面提出一些簡單的建議。


註:

遠期契約:是一種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約定時日,於約定地點,以約定價格、約定數量以及其他約定條件交割約定商品的契約。多為一對一個別簽定,雙方希望藉此契約避免買不到、賣不出去、以及價格波動等風險。(履約價格常低於或高於市價,有一方獲利、一方損失)

期貨:針對特定商品,由交易所為仲介,製定標準化契約,約定買賣雙方在未來約定時日,以約定價格、約定數量及其他約定條件交割的契約。與遠期契約相較其特點如下:
1. 在交易所場地,由交易所做為中介進行交易,並擔保到期契約的履行。
2. 買賣雙方均需繳交履約保証金,以保証金進行財務槓桿操作。由於環境變遷及市場競價致使契約價格經常變動,保証金不足保証履約時必需補足保証金。
3. 契約於到期時以差價結算。在到期前亦可以差價結算反向沖銷(原買者賣出、原賣者買入,稱為平倉)。
4. 由於保証金通常遠低於商品價格,所以期貨提供了以小博大的財務槓桿,衍生出投機與賭博行為。
5. 期貨交易制度對於大宗物資的買賣很有幫助,不過許多衍生出來的金融期貨商品,像股價指數,它對於股票投資雖有避險功能,但並無實際商品可供交割。

選擇權:當事人之間約定,買方對於其向賣方付出權利金後所取得之權利(於未來某段約定期間或某約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項商品之權利;該約定價格常為市場時價),於到期時可以自主選擇執行或不執行其權利;若不執行時損失已付出之權利金,若執行時賣方必需履行依約交割商品之義務;賣方於選擇權契約成立時需繳交履約保証金。買賣雙方均存在財務槓桿,亦衍生出投機與賭博行為。可參考
http://fortune.pfcf.com.tw/option/college/option-c1-1.htm。

交換(swap):以一種証券交換另一種証券的契約。例如一位信用良好的A銀行取得了一年期的資金X元,其成本為固定年利率8.75%,由於預期利率下跌,於是在貨幣市場中尋找3個月期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浮動利率。而另一信用評等不佳的企業B,其所需要的X元一年期資金成本必須以3個月LIBOR浮動利率支付(未來連續4組3個月期LIBOR期貨的牌告利率,加上複利計算後其年利率為8.96%),B擔心未來若利率上漲將造成損失,所以尋求固定年利率。仲介銀行C即以支付固定年利率8.87%,加上提供A一年期以3個月LIBOR浮動利率計價的貸款,與A交換現貨與利率;另以一年期固定年利率 8.95% 的貸款與 B 交換利率;完成三方均能獲利的契約交換交易。A取得低於LIBOR 12個利率基點的浮動利率資金;B如願取得原先無法以該利率取得的固定利率貸款;C則以其仲介功能獲得X元的8個利率基點(8.95% - 8.87%)無風險的收入。(本例取自玉山銀行雙月刊文集民國87年3~4月號陳文正先生所撰之利率交換一文)。A與B兩位對於利率走勢的預期相反,結果會有一方錯誤,或雙方皆錯誤。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自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開始實施後,幾乎所有衍生性商品之交易皆需入帳,對於以往將衍生性商品之交易隱匿於財務報表外的情形已有若干改善。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之二十一–以熱忱從事日積月累的改善

-
時間過得很快,願景2020網路活動首部曲在兩天後將告一段落;由於家園(國土)頻道版主賀陳旦兄邀請,我們把自己對於如何建設這塊土地的想法,用自說自話的方式在這個園地寫出來。

國土承載同胞們所有的活動,國土現狀是大家歷年活動的結果;活動是源頭,而它受國際競爭情勢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從外部環境、價值觀念、治理國土空間的政府機構、三級產業(工業、服務業、農業)的若干問題與用地情況、到改善國土地貎、環境保育復育一路敘述,到今天也告一段落。想用幾篇小文來概觀國土情況,當然是掛一漏萬、難及全貎的,於是我們勉力提綱契領、簡述要項;同時對於每一篇文章中所陳現的問題,都試著建議解決方案,也提出2020年時的願景。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没有故意迎合當道、也没有閃避既得利益角頭,更不敢自認所言皆為真理,只是誠實地指出一些自以為是的發展方向,相信合理的事情遲早會實現。

所有的現象皆有其成因,後面都有若干人想要固守的利益,不合理的現象亦然,而個人、團體、政府、和社會的資源都有限,若無法精準迅捷地破舊立新、就需要日積月累的逐漸改善,而後者尤其重要。有志者必需審時度勢、講究策略,策略會表現在佈局、戰術目標、出手時機和力道上,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爭取戰爭的勝利。

「…對於失業的同胞,由政府用社會福利措施濟助;以後若有機會,我們會表達一些對於社會福利措施的看法…」–我們没有忘記曾在一些建議中留了這個尾巴,似乎把「難以迴避的市場競爭、合理化…」當成上綱,卻把同樣難以迴避、合理的弱勢族群問題全推給社會福利部門,自己一無辦法…。我們確實對於太多問題毫無辦法,但對於如何經營社會福利還是有點想法的,日後會找機會在其他部落格中兌現承諾。

事在人為

國力的根本在人力,在讓所有同胞都能發展而且善用其天生的才華。最後我們再強調一遍在「之一–社會加速變遷的網業時代」文中所提出的建議:

1. 增設公立托兒所和幼稚園。
2. 增加小學和國中課輔老師的編制;課輔老師可以視情況在課後開設一些適宜的運動和音樂美術工藝課程。
3. 只要班級老師提議,就資助貧童在校用餐;同時協助貧童家庭向該管政府單位或慈善團體取得社會福利濟助。
4. 學校在課後仍然開放部份學校教室和校園,讓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留下來做功課或活動,歡迎家長來校作陪。
5. 即使是二手的,讓小學高年級生和國中生人人擁有個人電腦;對於貧童,由政府補助其上網費用、或到學校上網。(本文新增)

這麼做的意義在於不要讓有些同胞的天賦才智和生產能力,在兒童階段就由於他所不可抗力的原因而被埋没,盡量避免出現聰明的學業不及格生和中輟生,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人生方向;等到高中階段,他們克服困難、自己奮鬥的能力就比較強了。這麼做可以使社會朝向人能盡其才的理想境界再邁進一步;這麼做的意義也在於及早扶助可能落伍脫隊的小孩、從源頭就做好品質工作,以大幅減少將來的社會問題、以及解決成人問題所需要使用的資源;在理論上應該優先於12年義務教育。

這麼做當然得花一些錢,在目前貧富差距擴大、貧苦家庭增加的情況下,它還有拯飢救溺的社會福利意義、增進公平正義、促進國家和諧發展。在所有政府事務中,這件事會排不到預算嗎?

和我們這種小人物相比,大人的長處之一是能夠分辨事情的本末輕重。回顧歷史, 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38年從大陸失敗來台,風雨飄搖,不知明日何日; 一直到民國56年度政府財政決算後,才彌平累計財政赤字,首度出現NTD30,030,659.21的盈餘(中央政府總決算歷年度餘絀分析表),隨即克服反對聲浪, 於民國57年9月1日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我們對這一件事表示尊敬;同時希望本屆中央政府也有許多能讓後人尊敬的表現。

希望2020年時,台灣没有被遺棄的弱勢中小學生,大家都能運用網路資源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之二十–讓寶島愈來愈美麗

-

A. 全球環境變遷與台灣的環境問題

人類世世代代藉助地球資源生存繁衍,還不斷研發科技器物以擴大對於地球資源的利用,使大家日子過得更加愜意。但地球對於人類的活動似乎已經不堪負荷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氣溫升高、覆雪減少、海平面上升、豪大雨與乾旱頻率增加…;於是人類開始反省,大部份國家都設立了環境保育部門。

在台灣提到環境問題,除了上述情況,大家聯想到的可能還有(山地、魚塭)濫墾、(山地、農地、海岸)濫建、暴雨洪氾、土石流、(山谷、陸地、河岸、海岸…)垃圾與廢棄物堆積、養殖區地層下陷、污廢水排放、(空氣、土地、河流、河口、海岸、海洋)污染、農地地力耗損、近海與沿海水產資源耗竭、森林中土壤中河中海中動植生物減少、自然海岸地形破壞(依營建署統計,本島自然海岸僅餘44.7%,其他被海堤、消坡塊、農∕工∕觀光遊憩∕軍事構造物…佔有)、突堤效應淤積、…

B. 劃出環境保育區限制開發

政府於1976年即訂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前屆中央政府為復育國土及自然生態資源,以保障居民生命財產遠離災害之威脅,建立國土永續發展之機制,亦於2005年向立法院提出國土復育條例草案(http://tpweb.cpami.gov.tw/c.htm),但未獲通過。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之前身於2006年亦曾研擬在台灣國土上劃出保育地區,對之進行分類(水資源∕生態資源∕景觀資源保育區、災害潛勢區)分級(一、二級),然後訂定各類級之保護強度,或不允許、或附條件允許開發行為。不同研究者和官員在環保觀念和做法方面或許略有差異,但在實務上都需要藉著管制性法規來落實環保政策。

C. 將實體建設嵌入自然環境的發展模式(之九)

在「之九–國土規劃的思考邏輯」一文中我們曾主張「…得告別征服大自然的時代了。不光是環境保育而已,我們需要把人類視為大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分子之一,融入大自然生態系統中、用心用力維護大自然生態系統適當的平衡…將…人類密集活動的區域嵌入大自然環境中…與四週之大自然環境串連…」。


從某種個觀點看,政府是以行政機關來管理國土的使用,期望同胞們能夠在愈來愈健康的國土環境中,一代代快樂地永續生存下去。在本文中我們把行政機關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階層,把國土的利用分為人口集居(都市與鄉村及其公共設施)、產業建設(工業、服務業、農業、以及軍事等所有特定專用區)、山林、陸上水域、海洋海岸、休閒遊憩六大型態,把執行環保工作的工具分為監測和法律兩項;然後自管理角度對這些行政階層、土地利用型態、行政工具做一點極為概略的意見說明。有些意見在本系列之前的文章中就已敘述過,但為了概念的完整性,我們仍稍加重複。

D. 整併行政機關(之五、之六、之七)

應整併政府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機關,在整併後與環境保育工作–土地、水利與能源應用之直接關係比較多的機關有:
1. 工商發展部–礦區、工業區、科學工業園區,以及工商企業…
2. 農業發展部–林業、畜牧業、水土保持、農耕業、漁業(採捕、養殖)、水利(水庫、河域、農田灌溉、民生∕工業∕養殖給排水)…
3. 國土建設發展部–國土規劃與使用管制(國土∕區域∕都市∕鄉街計劃與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地政、營建工程、氣象、交通∕電信、觀光、環保…
4. 各地方政府–北北基、桃竹苖、中彰投、雲嘉南、高高屏、宜花東

在交通與通訊如此發達、人類活動尺度如此擴大的現代,台灣幅員又不大,採用中央大部、地方大縣的組織架構,可以大幅減少政務協調的扞挌,並使總統(行政院長)能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大政的思考和推動上。

E. 人口集居系統(之十八、之十九)

應檢討都市內綠色基礎設施的人均用地標準,以適度擴大都市計劃用地,或許加上高樓建築,來交換都市內需要更新的住宅社區,以增加綠色地景、改善都市地貎、提高都市宜居性。(縣政府∕國土建設部)

鼓勵地方政府在都市週邊劃設開發現代化之都市工業園區,以換地、換標準廠房建坪、提供遷移費用等方式,說服公共設施不足,住、商違規使用嚴重之老舊都市工業區內的老舊工廠,遷入合適的都市內∕外工業園區。然後對原老舊工業區進行更新,甚至全部整建成綠地,以改善都市地貌、提高都市宜居性。(縣政府∕國土建設部)

在地的傳統農民同胞即將老去,可以適度擴大鄉街計劃用地,或許加上高樓建築,鼓勵散漫的小村落併入鄉街,以重建大片完整的農田地貎。(縣政府∕農業∕國土建設部)

以實施台灣人口集居用地(都市與鄉街計劃面積)總量控制,來減少可建土地的肆意蔓延。(縣政府∕國土建設部)

以環境稅(依建築物土地持分面積為計徵基礎,人均使用土地面積愈大、對環境衝擊愈大者稅率愈高)和能源稅(隨燃料、水、電、氣等之使用附徵)來使稅負現代化與公平化,同時鼓勵有效而節約地使用土地與能源。(財政∕國土建設∕工商部)

F. 產業建設系統(之十三、之十六)

應分區設置高污染工業區,依不同情況興建污染處理設施,以換地、提供搬遷費用等優惠措施,盡快請所有高污染工廠遷入。(工商∕國土建設部)

統一工業區和科學工業園區的管理權、整併工業區、將仍未利用之工業區空地綠化、聯結工業生態系統…(工商部、縣政府、國土建設部)

設計優惠措施,說服工業區外之工廠盡量遷入合適之都市內∕外工業園區。然後對工廠遷離後之原土地進行更新、甚至全部整建成綠地,以改善國土地貌。(縣政府∕工商∕國土建設部)

短期內應無需新建工業園區;新工廠盡可能設立在既有之工業園區內、或擴大既有工業園區之規模,以極大化規模經濟效果,並節約土地利用。(工商∕國土建設部)

依照合理與節約原則,在满足人口集居和產業發展需求以外之土地,都歸屬農業區和保育區。

G. 山林系統

地政機關對於台灣全島非都市土地尚未丈量登錄完畢者,應盡快丈量登錄完畢。(國土建設部∕縣政府∕農業部)

山坡地常面臨保護∕保育和開發之間的抉擇,農業部可規劃保育地區分類分級保護標準;同時建立一個保育地區開發案件評估模型,若開發案(高山蔬果、茶葉…)新增投資及其所造成之直接(污染、表土流失…)、間接(減少土地涵水量、降低二氧化碳吸固量…)損害金額超過開發收益,即不准開發;同時向准許開發之個案收取環境稅。當然在研擬評估模型與訂定環境稅率標準之前都需要經過一番扎實的研究功夫。(農業部∕縣政府∕國土建設部)

台灣山林於1973年達到伐採高峰 (林務局及民間伐木業者於伐採高峰期間每年伐採約 16萬公頃),其後伐採量大幅下降;1989年政府以行政命令宣佈全面禁伐天然林, 至1994年後伐採停滯於零星數量,使森林資源恢復生長,但森林復育工作仍需努力。如何自高山、敏感山坡地區、高災害潛勢之脆弱地區、到川溪河流兩側、鐵公路兩側、工業區外圍、土地污染地區、不具競爭力之邊際農地、嚴重地層下陷地區、都市地區、海邊… 規劃全島串連的森林大樹連綿廊道,與其他綠色地景系統相互配合,對於改善台灣地貎與住民生活環境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需要妥為規劃,庚續執行。因為造林土地以農業部負責服務者居多,故宜由農業部負責統籌主持此項建設,並讓認為自己擁有在山地生活權利的原住民同胞獲得適當的管道參與。(農業部、縣政府、國土建設部)

台灣頗多坡地災害,每每災區重建後又再度受災。若經下文H節所述之水流影響模型測定為不易治理之脆弱(高災害潛勢)地區時,政府可將以後之救災費用設計優惠措施,使容易受災地區之居民遷出,併住到附近安全之鄉村內。這種措施成功之關鍵在於遷出居民是否能夠獲得不遜於以往的新工作機會;政府同仁用點心應該不難為他們安排農園、林園、國土保育類的社會型工作吧。(縣政府、農業∕社會福利∕國土建設部)

H. 陸上水域系統(之十八)

在「之十八–一般農業與農地問題的建議對策」一文中,我們建議把全台灣與水有關的水源、水庫、河域、平原塘埤蓄水滯洪、農田灌溉系統、養殖漁業供排水、自來水系統、人口集居地區民生污廢水處理排放系統、工業區供水與污廢水處理排放系統、景觀休閒遊憩區給排水系統…都串連起來,同時加入全球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預估、以及防災等因素進行全系統考量。台灣面積不大,加以科學及工程能力進步,水利機關應該可以把這項工作做好。

水利署現隸屬經濟部,看起來它在行政機關重組時也可以隸屬農業發展部或國土建設發展部。由於:
1. 河流流域(集水區、河流)、水利設施大部份均位於農業區、或農業部所服務的土地中。
2. 農業用水量遠大於生活與工業用水量
我們建議將水利署改隸農業發展部,負起全國水流系統規劃與協調執行的責任。(我們在之五–調整行政院的組織一文中即做此建議)

在「之七–調整台灣地方的行政區域」一文中我們建議將台灣區分為六個縣;其好處之一是只有少數河流河域跨佈兩個縣境,可以減少河域治理在行政協調方面的複雜程度。

依目前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以「流域內各區降雨量、水庫容量∕已蓄水量∕進水速率∕排水速率、各段河流容量∕現在水量∕進水速率∕排水速率、沿河各段地形∕土壤密實度、氣溫、地面水∕地下水∕蒸發水分流速率、水質測度、自來水處理容量∕現儲量∕進水與流出速率、民生∕工業∕農業灌溉∕養殖業∕生態需水量、水井抽水量、洪氾可能流向流量…」等變數建立水流影響模型,以監測水質、推估供水能力、積沙、以及水∕ 災可能等級等情況…;以「民生∕工業∕養殖業污∕廢水量、污∕廢水處理量∕排放量、水質測度…」等變數建立污∕廢水排放影響模型以監測流域水質…;是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正在做的事,但仍需不斷改善數據收集品質、模型處理能力、以及涵蓋河域面積。

這類模型可以用在建立不同氣候情況下脆弱地區(土壤流失、土石流衝擊、淹水、污染、缺水…)圖、災害預警、防災對策研擬、模擬環境政策績效、以及國土利用規劃(流域內能承載多少人口集居∕工∕農業活動?)等方面。我們建議政府能夠不斷改善這類模型的效能並增加其應用。

I. 海洋海岸系統(之十八)

對於海洋,我們在「之十八–一般農業與農地問題的建議對策」一文中曾建議政府建立「台灣經濟海域資源資訊系統」,進而規劃台灣經濟海域水產資源循環採捕復育方案。台灣雖然曾是遠洋漁業、沿海與內陸養殖漁業大國,但對於海洋漁場資源與其復育方面的研究可能仍待起步。以海島型國家而言,即使無近利可圖,政府仍應投入適度預算,支持研究機構進行與海洋相關的研究。

在之十八文中我們也提到沿岸以及沿海養殖業、採捕(遠洋、近海、沿海…)漁業與養殖漁業的港口、海埔新生地、沿海工業區建設與作業、河流及雨廢污水排放入海、運動遊憩觀光(郵輪、離島、近海、沿海、沿岸、國家公園與風景區…)、國際海空口岸、環海岸交通運輸、沿岸及海洋環保與生態復育、海平面上升對策、古蹟保護、國防治安…等等方面都需要使用濱海土地。除了有關產業,在政府方面工商、農業、國防、社會安全以及國土建設部、還有各地方政府需要一起協調各自的規劃。這種協調似乎由國土建設發展部來主持比較合適,若發生部際或中央地方爭議難以協調時,國土建設部即將爭議論點呈請行政院長(總統)迅速裁示。

以目前全球氣候情況判斷,海平面上升之趨勢可能加速,科學家們對於上升的幅度有一些估計。我們建議政府像建立陸上雨水與污廢水模型一樣,也以「台灣環島各段海岸地形、地質、海水水質、流向與流速、潮汐、颱風、豪雨、地震、與北極南極融冰速率…」等變數建立海水對海岸影響之模型,以便模擬各種氣候與海水情境對於台灣各地海岸線退縮、沿岸動植物棲地生地及濕地侵蝕、海陸交界及河流入海口生態系統、近海地下水系統(鹽化…)、以及沿岸各種產業及國土建設設施(海堤、養殖漁業、鹽田、農業、工業、電廠、污水及廢棄物處理廠、商港、漁港、學校、住宅、運動休閒觀光、道路、國防治安…)等等方面的影響,然後釐訂協調的對策。荷蘭在海岸、水利設施與農漁業發展等許多方面的經驗應該很值得我們學習。

J. 休閒遊憩系統

台灣週休2日,加上10天國定放假日, 最多可年休114日;休假日不會都窩在家裡,多數同胞也不會經常出國旅遊,所以需要戶外休閒遊憩設施。目前台灣規劃有7個國家公園(5個在本島)、13個國家風景區(11個在本島)、14個國家步道系統與14個區域步道系統(56個子區域步道系統),分別由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觀光局、農委會林務局主管;各地方政府還闢建了許多海濱∕河濱公園、運動公園、腳踏車道…。此外許多觀光景點、觀光節慶、體驗觀光(農∕漁∕工∕手工業…)、生態∕歷史古蹟∕宗教∕人文旅遊…琳瑯满是,知名處每到假日道途為塞。還有不少年青人夜晚、假日駕著機車、汽車在快速道路上狂飆…

看起來目前台灣戶外的運動和休閒遊憩設施仍不能滿足國內同胞的需求;保留台灣東部的自然純樸,做為寶島同胞渡假以及身心靈復育的地區,對於增進東部同胞的所得而言,說不定是最可行的選擇。同時大陸同胞基於民族與歷史情愫,都希望能到台灣看一看,台灣目前的觀光景點與設施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服務水準低落。在這方面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和很多設施開發的餘地。

而戶外運動和休閒遊憩設施絕大部份都位於大自然環境中,開發單位一不留心即對自然環境和山林水資源的涵養能力造成破壞,使寶島滿目瘡痍,難以收拾創傷;所以我們將休閒遊憩系統在本文中專立一節,呼籲大家注意。但我們無意着墨於如何在滿足保護環境的要求下建設運動休閒遊憩設施,只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簡單說:政府目前所提出的觀光拔尖領航方案只是起點,還需要比較完整的綜合性規劃草案,讓關心的同胞們在草案的基礎上集思廣益。(國土建設發展部)

K. 環境監測系統

無論在高山、丘陵、平原還是大海上、空中土中還是水中,以現在的科技,像「長效電池+適量記憶體+適當處理器+感測儀器+GPS或通訊定位+ZigBee∕WiMax∕GPRS∕PSTN通訊+資訊處理中心+後端處理軟體」來建立遠端溫度、風向風速、雨量、水位、流速、噪音等環境即時監測系統,其成本已經大幅降低。即使是仍然難以自動化處理之品質檢測類分析,只要將作業設施與程序標準化,檢測站輪值人員(不需理論基礎)亦能將採樣分析結果即時傳送給資訊處理中心。

目前國土環境數據依其類別各有監測處理單位,如氣象局、環保署、水利署、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農委會、內政部、地方政府…,將來國土建設部應該負起統籌協調的責任,持續完善調查內容、使資料格式符合國際標準,以便各網絡結點迅速互通;並建立資料共享平台,使資料結構清楚明白,以方便研究人員和全國同胞查詢;亦可提供資料處理服務(可收費),只要民眾提出資料格式,同時資料中心存有基本單元資料,服務人員即可依照民眾所需要的格式提供資料。

政府應任用合理數量之保育區巡查人員,對於保育區之違法開發行為立即處理,切勿拖沓、增加政府及違法者回復原狀的成本。

L. 空間法律系統

在自由民主法制時代,行事必需不違法。隨著社會事務趨向繁雜,法規亦趨向繁雜,這事立一個法、那事也立一個法,致使目前的法規系統已經過於繁雜累贅,且條款重複或扞挌日多,已經需要組織一個團隊來好好清理整併一番了。對於與國土建設直接有關的「法」,我們建議如下:

1. 在事的方面整併為土地法(地政)、國土計劃法(規劃)、建築法(實體建築營造)、環境保護法。
a. 將水利法與溫泉法中之基本條文併入土地法;水權細節可另立下階法;有關水利事業部份細節若有必要亦可在產業法下另立下階法。
b. 將區域計劃法、都市計劃法、國家公園法併入國土計劃法;有關區域計劃、縣發展計劃(我們在之七文中建議將全台灣分為六個縣)、都市計劃、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的細節部份可以另立下階法;將許多同胞建議的海洋或海岸法中,有關計劃的條文併入國土計劃法,其他細節若有必要可以另立下階法;將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與擬議中的國土復育類法規整併合一。
c. 將國土測繪法、共同管道法、下水道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改名(譬如條例)列為建築法之下階法。
d. 將所有環保類法均列為環境保護(基本)法之下階法;氣象法亦然。
e. 交通法規有些龐雜,與國土建設直接有關的是陸(軌道、公路、其他種道路及其場站)海(港口及船舶航路)空(一般空港及航空器、宇航站及宇航器)運輸器的道路∕航路與有關場站、能源(電、油、氣…)與有線通訊訊號的傳送管道與中繼站、以及廣播電視頻道,因為所佔土地面積廣大,在土地法及國土計劃法中宜有專條或專章敘述,必要時再另立下階法;其他則多屬產業營運與專業人員管理類別,其與土地的關係就像工廠∕辦公室需要使用土地一樣;建議將氣象法規列為環境保護法之下階法。
2. 與產業有關的法整併為產業法,若有需要再依產業別另立下階法。
a. 將營造業法、自來水法中有關各產業共通之部份併入產業法,其餘細節若有需要可另立下階法。
3. 與人有關的法整併為專業人員法,再依專業人員類別另立下階法。
a. 將建築師法、地政士法、不動產估價師法中有關各專業人員共通之部份併入專業人員法,其餘細節可依事業別另立下階法。
4. 組織法–國土建設發展部組織法

我們對於整併法規的基本看法是:

1. 在民主時代,凡約束人民之規章應經立法院審議,不宜偷懶;而命令為約束政府內部人員之規章,除基本法外無需立法院審議,備查即可。
2. 法規可依「事務大類、事務小類」、組織類、產業類、專業人員類分列。處理事務會涉及政府與民間組織、產業事業與專業人員,有關法律規章可以矩陣方式表列對應,清楚明白。如果做好電腦檔案管理與程式設計,則一經查詢,所有相關法規立即羅列清楚,無一遺漏,對於法規之執行與整套修改甚有幫助。

若能將台灣目前所有法規整併一番,使其結構樹或矩陣表列看起來和用起來都能執簡御繁、條理分明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立法、行政、司法官員和全國同胞都能大為方便、提高辦事效率。但我們也知道此事「知易行難」;太多事情都知易行難,但我們相信在各個領域遲早都會有能幹的人出現,領導我們以民主程序清理一下亂象。院子裡草長高了,總得適時修剪整理一下。

M. 對限制發展土地之報償

有許多同胞認為為了維護部份地區、或全國同胞的公益,致使國土保育地區的土地不准開發、或僅能為有條件的極低密度開發,所以對於保育區地主的犠牲應給予補償或報償;言之有理。其實不只保育區地主,只要是容積率較低、遭限制使用途徑的地主(包括農地、水利地、都市畸零地、河川地…),和全國容積率最高的地主相比,都吃了虧;其中數十年來未曾交易過的原始地主或其繼承人吃虧更大。該怎麼辦?政府買下?政府給付地役權(不准使用的地役)費用?容積率移轉?都蠻麻煩的。似乎土地依其地價一律在一百年或更長年數後收歸國有在技術上容易多了,但有任何可行性嗎?

上帝也無法做到絕對公平(有的宗教家說要前世或後世一起算…),但並不表示不應追求正義。我們曾建議改革稅制、徵收環境稅…;若利用環境或其作為不利於環境者均視其情況繳納(不同稅率)環境稅,而無作為者不繳,是不是就不必去處理補償或報償保育區地主的問題、又有助於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其實在現行稅制中,只要所有土地繳交地價稅或田賦,而保育區地主不繳,在實質上即有給付公益報償之意義了。

希望2020年時地球環境已經不再惡化,全球攜手走向復育


後記:關注全球氣候變遷和台灣環境研究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列網站–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ttp://www.ipcc.ch/
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http://www.gcc.ntu.edu.tw/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之十九–台灣城鄉分佈變遷與改善都市地貎

-
台灣目前的人口集居結構

1. 中央山脈將台灣人口集居和經濟活動分為西部和東部兩條軸線,農工商業均集中於西部發展,東部相對保持純樸風貎。
2. 西部廊帶形成一大(台北)兩小(台中、高雄)三個人口與工商活動密度最高的都會區域。
3. 城鄉階層網絡
台灣從農業時代,「人口在耕地附近集居之鄉村(居住)–城鎮(服務若干鄉村)–區域政商中心」的結構開始,隨著工業化的過程逐步形成今日之城鄉階層網絡。
a. 設有許多全國性服務設施的都會區都市–台北市
b. 設有許多區域性服務設施的都市–(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前省轄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台南市)、縣治所在的縣轄市(有些研究者將這些都市再分為兩階)
c. 地方性都市–縣轄市、鎮
d. 鄉村

未來台灣人口集居結構可能的演變

1. 台北都會區繼續擴大、人口繼續增加

台灣在未來的工業發展上有賴知識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創造外銷產值。就我們目前閱讀所及之調查研究結果均顯示,這類企業在選址時大部份都以台北都會區為優先、新竹週邊地區其次;而以全台灣為(銷售、服務)目標商圈的企業要不選擇全台人口重心–桃園一帶、就是台北都會區落腳,以極大化經營效益。這些投資連帶衍生關聯效果,所以台北都會區的人口將繼續增加、集居範圍繼續擴大;桃園地區人口增加的速率亦會較高。

2. 都會區多核心化

和全球其他都會區一樣,由於不同區位不同地價的拉、推力量,當都會區人口繼續增加、都會區域蔓延時會出現多核心(商業活動匯聚)的現象,各核心的位階和功能會有不同。

3. 村的階層消失;或不斷蔓延、農田中的獨戶建築愈來愈多

在「之十八–一般農業與農地問題的建議對策」一文中,我們曾建議「…將散漫的村落向鄉治所在地的街區集中,重建大片完整的農田地貎…」。經過鄉村整併過程,原來村的階層可能消失,接近農田的鄉治所在地與縣轄市、鎮成為台灣專業農民的集居地區,但在山地和丘陵地區可能仍有一些村規模的人口集居社區存在。

如果大家不努力重建大片完整的農田地貎,或至少先限制建築物侵蝕農地,則村不僅不會消失、還會蔓延,農田中的獨戶建築愈來愈多。

政府可能努力降低人口移向北台的數量

許多同胞對於台北都會區繼續擴大是憂心忡忡的。在「之十五–區域福祉均衡發展與協助偏遠弱勢地區」一文中,我們曾說「…土地稟賦(地質、區位…)、自然資源供應量(用水…)、污染承載力(污水、空氣品質、熱效應、噪音…)、地價、都市服務的商圈距離與地理範圍、遠方更有吸引力的都市或都會區興起…等力量的聯合作用將構成都市或都會區發展的限制…」。但會有不少同胞主張在自然的極限或反轉點到來之前,就應該以人為的力量至少嚐試留住中、南部人口,以減緩或停止北台的人口膨脹;這種主張有其道理。

於是需要優先增加南部(而非中部)的就業機會,政府需要鼓動企業家到南部投資。但由於到南部投資違背經濟法則,企業或會增加成本支出、或會減少銷售收入、肯定增加經營風險,精明的企業家會向政府要求風險貼水(補償)。以往先進國家有許多為了均衡區域發展而虛擲政府投資的教訓,但這種以「善意」為出發點的作為即使其結果不如預期也不大會演變成政治危機,所以未來在南部或中部出現大投資的機會不小。我們對於這樣的投資有幾點期望:

1. 工業優先於服務業。不僅由於台灣目前迫切需要領導性的工業投資以帶動技術與工業升級,也由於工業的成長極效應比較高。
2. 在「之十六–工業區整建和服務業用地」一文中我們曾說:「…假如我們對於台灣工業發展以及工業用地供給現況的了解没有離譜,則台灣在短期內應無新建大規模工業區的合理需要…」。為擴大規模經濟、提高土地與公共設施的投資效益,及節約用地、改善國土風貎,我們期望新投資能夠善用目前的工業園區,或擴大目前工業園區的規模。
3. 因為新投資地點並非是企業最佳的區位選擇,所以外部全系統的配合措施要盡量週到,使新投資(應當有許多件)的引力強度足夠在短期內形成有效成長極;或至少使企業的營業成本具有能夠生存下去的競爭力,持續經營到企業與政府均回收其期初投資並有獲利。這需要政府和投資者在定案前分享各自所預測的投入與產出∕回收量值,進行極為審慎的可行性評估,不能亂湊益本比數字,以免最後辛苦收拾。

以適度擴大都市計劃用地,或許加上高樓建築,
來交換都市內綠色基礎設施的增加,改善都市地貎、提高宜居性


如何做到我們在「之十–大局」一文中所說的建設台灣成為「人類宜居性」最高的華人區域?「重建大片完整的農田地貎、增加都市與工業區綠色基礎設施、以社會福利措施改善貧困地區」都是重要關鍵。

一般成長中的都市多半不斷拓展新市區,以供給都市內因為能夠把握經濟發展機會而富裕的階層居住,讓出舊市區給新移入而較為貧窮的民眾。愈新建的市區愈現代化,愈老舊的市區公共設施愈是不足而且窳敗。對於老舊市區,有的都市會以現代的標準設法逐步更新;有的都市會改善其環境衛生、但無力更新;有的都市會隨它去;有的…

我們在之十六、之十八兩文中已經建議過,政府可以在都市或鄉街外圍以區段徵收、土(農)地重劃、或協議價購等方式取得土地,規劃開發新的工業園區或住宅社區,設定適當的綠色基礎設施、建蔽率與容積率;再以變更為可建地目的回饋土地,說服應進行更新地區(工業∕住宅∕商業區…)的地主進行土地或樓地板面積交換;然後在應更新地區大幅增加綠色基礎設施。

都市內綠色基礎設施的人均用地標準

在前節所述改善都市地貎的建議中,如何訂定都市中綠色基礎設施的人均用地標準是關鍵,它與都市中現有綠色開放空間、目標更新地區的區位與面積、都市用地「適度」擴大面積、可建土地的建蔽率與容積率、農地與保育區面積…,需要成套綜合考量,以多組數字往返模擬評估來求得較佳解。

新加坡預估2009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23.75人(台灣638.53人)、人口100%住在都市中(台灣74.2%)、可農作地2.94%(台灣25%)…。台灣同胞只要持續努力,人口集居環境不會比新加坡差的。(除台灣都市人口比例計算自2009/6/19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外,其餘數字均來自或計算自同日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網站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但改善都市地貎、提高宜居性不是件便宜的事。建議中央政府可以補貼兩三個急迫性較高的都市先各自進行付費的競標規劃,並鼓勵民眾參與討論,藉著方案間的比較來激盪創意、澄清本益比和可行性、同時匯聚民意。備選方案不能只製作設計圖說,還得像開發商一樣考慮地價、房價、目前空屋率、同胞們新購∕換購新房的意願和購買力、政府財政能力…,不能閉門造車、一廂情願。說不定評估下來政府財力只夠改善老舊市區的環境衛生,或者更新目標地區民眾遷往新社區的意願不強…,那就把規劃留著等待時機吧。

環境稅與能源稅

富人常希望居住在人口密度較低處,或在鄉下、丘陵地區擁有別墅。台灣由於人口眾多而平原面積不足,在重建大片完整農田地貎的要求下,「鎮」的環境恐怕未必能夠滿足富人們對於寬敞高雅附有庭院∕庭園之居住環境的需求。但台灣丘陵(山坡山腰、濱海地區)地形豐富,並不缺乏能夠開發成低密度住宅∕別墅社區、而且符合環保要求的地點,用來滿足富人的居住和休憩需求;重點在於做好規劃。

但這些社區的公共設施和許多外部成本若由全國同胞的稅金負擔,並不公平,所以先進國家對於徵收環境稅的呼聲日高。

在現代的環境中,傳統關稅、財產稅(土地稅、房屋稅、牌照稅、遺產稅…)、營業稅、所得稅、消費稅…的結構是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通盤考量政府公共事務的經費需求、稅源、稽徵技術、有助於經濟發展又符合公平正義的稅賦結構…非屬本文討論範圍。但從合理負擔國土環境維護成本的角度看,我們建議財稅專家們可以積極研究以開徵環境稅(譬如依區位和該區位之建蔽率與容積率來訂定稅率,而以建築物土地持分面積為計徵基礎)和能源稅來調整現行的稅收結構(譬如取消土地和房屋稅…),使其更加合理化。

稅收結構和稅務改革當然是件大事,所以研究單位現在就應該開始進行深刻而全盤的研究。與任顯群、劉大中先生的時代相比,今天各項政府行政、電腦工具和統計資料庫的功能,使得政策規劃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人口集居用地總量控制,
及縣(市)內、與各縣(市)間都市計劃用地的調節


依據經建會推估,台灣人口將在 2028年達到24,031千人的高峰,然後逐年下降。在「之十一–推估台灣人口集居用地總需求」一文中,我們曾建議規劃單位以2007年GDP USD35,000(全球排名20)的幣值;參考當年希臘、日本、新加坡、義大利、甚至德國的水平來設定各密度分區的人均居住面積,以及商業區與各種公共設施用地標準,來估算台灣人口高峰年的人口集居用地總需求。這個數字加上合理的寬限值後,另加都市工業區,就是台灣都市計劃用地的最高值,除了人口超過高峰數量以外,似乎没有理由超過它。而都市計劃用地、和非都市計劃地區內編定為「甲乙丙丁種建築用地、工業區、鹽業、礦業、交通、風景觀光遊憩、古蹟、墳墓、軍事、特定目的事業用地等」用地以外的土地,應該都是農業區和保育區。

在之十一文中我們也建議規劃單位建立「人口數量–國民所得–各種人均用地需求標準–台灣人口集居用地總需求」的函數關係與推估模型。在「之十二–影響人口分佈型態的力量」一文中我們建議國土規劃單位先就每一個市、鎮、鄉其現有的各項分區土地面積,與依據人口集居用地需求模型,以目前在籍人口數與人均所得所計算出來的用地需求面積「目標」相比較,表列出各項土地使用分區面積在現況與目標之間的差異數字。

這樣比一下就知道在每個都市計劃地區,其所規劃各式用地面積是過多還是過少,過多者在次期通盤檢討時減少過多之量。如果全台灣都市計劃用地總面積已經足夠,則某處增加都市計劃用地,另一處就必需減少;這種增減若在同一個縣(市)的轄區內,由縣(市)政府自行處理;若需跨縣(市)進行,有問題時可由國土建設部進行協調或提供建議。台灣地方不大,所有都市計劃的新擬與變更(擴大、縮小、用地變更…)案一律依法送國土建設部核備(事後審查)。若地方政府間、或國土建設部與地方政府間出現爭議無法協調,則由地方政府或國土建設部呈請行政院長(總統)裁示。

據內政部統計,2009年5月底台灣地區人口數為23,063,027人,離24,031千人的高峰值相距已不多,看起來只要大家注意一點,台灣環境的品質應該不會比現在差了。

當人口大量移動時,很可能人口移入地區出現新增都市用地的需求,卻找不到都市用地可以減少的情形(也許由於到處都已蓋了房子、空屋並不集中、合法空屋亦不能亂拆),怎麼辦?那就先應用寬限值,再圖減少別處不合理的都計用地。當用到寬現值時,就是人口集居分佈型態與原先規劃已不相符合的警訊,國土建設部和行政院長(總統)應該立即設法處理。

當然有關單位也不能忘記在區域計劃、都市計劃等各種空間治理計劃進行通盤檢討的時候,用環保標準檢視一下住民生活總需求有没有超過土地的承載能力?若超過了就回頭克制一點生活需求吧。其實環保單位的環境監測系統在污染超限時就應立即警示,通知該管單位立即處理。

自言自語了很久,台灣都市計劃用地總量控制這種想法似乎有道理,但在實務上可能執行嗎?「代表人民」的立法院可能容許這種條款放進有關法律嗎?答案二十分明顯,但我們仍然期望負責規劃的官員們在實務上盡可能維護這種作業概念。

每屆民選公職人員都擴大可建地是一種紈袴行為

在「之八–公務人員的系統性問題與公費選舉」一文中我們曾說「…如果每位民選首長為了個人或政黨的財務需要,都難免設法變更相當數量的不可建築用地為可建築用地…的話,那○○○年後,台灣的國土–大家的家園會是什麼樣子?…」,並建議實施公職人員公費選舉。公職人員公費選舉對於改善政治風氣與社會不公義現象應該頗有幫助。

若真正實現土地漲價歸公,讓地主、土地開發和營建業者們無暴利可圖是不是可以增加社會的公義?理論上可以。而以現在的電腦資料庫科技、和房地產業者的經營競爭情況來看,若設計土地交易在地政機關登錄前上網公告、以及開放競標的作業程序、搭配以適當的級距稅率;並容許修改土地法後,所有土地在第一次交易移轉時可以適用舊制漲價大部份歸私,之後的交易其漲價均大部份歸公,在操作技術上應無問題,可以實現土地漲價歸公的理想。這種變革當然免不了會牽扯一些爭議,非屬本文討論範圍。

有許多大家皆曰合理的事情,但就是推動不了,在可以進行選舉和公投的民主制度下其原因很簡單–因為覺得這些事情急迫的同胞數量還不夠多,因此積極表態贊同及出力支持變革的力量還不夠大。正義之士該怎麼辦?民主制度就是各種主張都可以呼籲、甚至叫嘯,各種組織都可以進行動員、甚至示威遊行,但不能用武;台灣已經是文明國家。

我們相信合理的事遲早會實現。

希望2020年時台灣都市地貎重建的工作已經踏上軌道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之十八–一般農業與農地問題的建議對策

-
謹就「之十七–一般農業、農地問題與政府的農業支出」一文所陳列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如下。

思考農業政策的方向

規劃和建設是從現狀出發,朝向理想目標前進之一連串變革的過程。大家對農業發展非童騃的理想是什麼?比較好的做法是如同我們在「之三–競爭環境、國家發展願景與國土規劃」一文中所述,需要農業中各個次產業面對國際競爭環境,自行研擬其願景白皮書,再和全國所有產業的願景放在一起進行協調修整,才不致於太過一廂情願。

由於目前提出競爭分析與願景白皮書的產業很少,我們只好不揣淺陋,在平常觀照思考所能及的範疇內,試著對於一般農業政策提出一些方向性建議。

農地自由買賣,但轉作非農業使用必需經過核准

政府在2000年修改農業發展條例後, 已使農業經營擺脫在土地權屬移轉方面的束縛,為農業加速企業化排除了一道障礙。

設定農業的應變(安全存量∕存產)需求

農產富饒的國家可能發生天災人禍,使我國的糧食進口發生短缺情況。即使有些杞人憂天,但負責任的政府應該準備萬一糧食短缺的應變計劃,定期(譬如每5年)檢討一下大家最低限度應該維持生產的應變農產品項目(譬如稻米、麵粉、食鹽、食糖、肉豬、肉雞、蛋雞、魚類、蔬菜…)、數量、平常收購或不需收購、倉儲保鮮或不需保持安全庫存、有關技術人力保持、用地需求與區位…,以及發生緊急情況時之配給、動員復產、進口調度…等辦法。目前糧食管理法與國內稻米安全存量標準之內容為應變提供了部份法規基礎,但未見應變計劃;當然政府可能另有萬全的秘密準備。

農業發展需要更多企業家和科學家

在以往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不遜於工業,在青果、農產品加工、遠洋漁業、養殖漁業、禽畜養牧等許多領域,有許多卓越的企業家和科學家為台灣在全球競技場上摘得不少金、銀、銅牌。我們在這裡再度強調一下市場經濟中善良企業家的重要性,他們找尋並且把握機會,組織、帶領團隊開疆闢土,利潤波及全民。

目前農業中比較特別的是對於若干特定作物連同農民的保護;像稻穀保價收購(計劃收購、輔導收購、餘糧收購、一期作、二期作)、雜糧保價收購(高糧、玉米、大豆…)、契作甘蔗(台糖公司)、自願性轉作∕休耕、規劃性休耕獎勵(一般休耕種植綠肥、集團休耕種植綠肥、分區輪休種植綠肥、一般∕集團休耕翻耕、一般∕集團輪作地區性特產及雜項作物…)…。

在主流經濟迅速由農業轉向工業和服務業時,比較保守的傳統農民難以離農以致收入較低,這種保護有一些社會福利的意味,也有一些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糧食短缺而進行安全存產(生產)的意味。

不過保證價格的作法不為 WTO接受,政府計劃以直接給付耕作農民生活津貼的方式取代。理論上如果耕作業能夠因為成功企業化而提高效率與國際競爭能力,政府就可以減少、逐漸停止補助、甚至獲得稅收。

台灣目前在耕作類產物方面,從個別農戶加入契作、產銷班、代工系統、農場、農產品加工、分級包裝運輸、到國內銷售通路、以及國際市場開發…等等方面可以努力進步的空間還很大。可以說農業今後需要更多卓越的企業家出現(對於許多不願意出售農地的小地主而言,就是大佃農),否則再多的○○○○方案都是官樣文章。

建議政府再強化農業中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上成功項目的技職教育。只要荷蘭等農業先進國家的學校、政府、甚至企業願意接受,就分科選拔百名以上優秀的農業青年,以公費(也可以訂定回國就業後的回饋辦法)送出去學習或考察一段時間,以激勵更多的農業企業家(農企家)及早出現。

加速政府價購(保護)作物的耕作企業化

為了鼓勵政府價購的作物能夠加速企業化種植與經營,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可以對企業化種植的部份加給奬勵或補助金。目前政府給予集團耕作(並不等於企業化經營)的補助已經較高,但鼓勵企業化的成效仍不夠好,需要研究原因並變更獎勵設計,同時對於所有為了加速企業化而設計的獎勵和補助都應明定終止期限(譬如在地傳統農民的平均退休年齡再加X年)。

將非營利農業組織轉變為民營企業,面對國際競爭環境

在耕作產業中,像台灣青果運銷合作社(香蕉、鳳梨、芒果、椪柑…)、蔬果輸出同業公會(柑橘、洋蔥、無子西瓜…)、外貿協會(市場研究、產品推廣…)、各級農會、農田水利會、漁會…等非營利組織在政府領導下,於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早年教育不普及,政府的經濟角色很重要。但隨著民智民力發皇,以及後進國家紛紛奮起,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其拼命度和反應靈敏度常有不足,應該有秩序地退出農產品的產銷作業,放手鼓勵、協助民間農企家在法律規範下盡情發揮其才能。

建議政府先輔導上述機構、以及農委會所屬各個試驗所與保育研究中心等類似組織,強化其利潤中心制度(研發單位試著估算其研發成果或服務項目的市場價格),各自編製資產負債損益表,注重盈虧;凡利潤中心制度不夠清楚落實的單位即取消其政府委辦業務及經費,將之移交其他單位辦理。一般人在這種環境中都會努力控制成本、積極經營業務以獲取盈餘或減少虧損,然後再視情況逐步進行整併與公司化(並非財團法人化),同時將若干應該由政府單位辦理的業務回歸政府。農田水利會由於性質特殊,在找到更好的組織模式之前,可能仍以維持公法人的地位為宜,但需積極因應耕作經營型態的變化。

公司型態的好處是股權、帳務、損益、責任更加清楚,賺錢大家富貴發達,資本賠光就清算關門,各自另謀生路,較難廝混,有助於打破舊勢力長期的不當壟斷、鼓勵新農企家們奮起,由農企家們取代政府,帶領農業前進,政府只需適時適度進行協調、協助和司法工作即可。

只要真正民營、存在市場競爭,其組織型態是公司、合作社(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基本上不得經營非社員產品;在股權與盈餘分配、以及合作社債務責任等法律規定方面與公司不同…)、公會…,自然由民間決定。

各農∕漁會信用部和保險部、農業金融局、全國農業金庫股份有限公司之設立有其背景,但在今日金融業的競爭環境中,可能還是以盡早併入合適的銀行與保險公司為宜。

政府並不需要廢除任何現有農業組織,只要修改相關法律,取消現有農業組織「獨佔服務農民的特權」,讓有抱負的農企家以及金融機構能夠自行尋找機會,合法進入農業市場,由市場決定存亡即可。

如果由於台灣農業目前國際競爭力較低,於傳統在地老農紛紛退休時,仍没有足夠數量的農企家積極進入市場怎麼辦?也許可以先成立幾家(希望它們比賽績效)國營的農業公司再徐圖移轉民營的機會。

為了提高台灣整體的競爭和生存能力,農業組織該不該進行上述變革應當值得討論,經由討論逐漸讓大眾增加理解、完善方案內容、形成多數共識,然後採取行動。

變革牽涉利益分配的變動,從來不是請客吃飯就能完成的,有關各方難免交戰–在民主文明國家是不用武力的爭取選民之戰。社會就是這樣向前發展的,縱有進退進退進,但合理的事遲早實現。

農地∕海洋資源調查,與農∕漁產業群聚發展

不只工業,農業一樣有群聚效果。政府所進行的「農地作物適栽性評估」客觀陳現地力情況,將農地分級分區,是農業發展必要的基礎作業,應公告週知,方便農民查閱,幫助他們適地適作。但要高效率利用農業地力,常有賴農企家的經營能力。政府進行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在各地劃設○○○○農產專業區有其意義,但成效可能不大,即使花了不小的動員力量,農民亦未必遵從,反而可能妨礙了農企家的發展。像都市自然形成一樣,只要有某農企家在某處發展某種產物成功銷售獲得可觀利潤,他自然會向週邊擴張,附近農民亦多會順風改植,有關上下左右各游的業者自然蜂湧而來形成群聚規模,專業區即不斷蔓延到無利可圖為止;政府屆時適時適度進行協調、協助和司法工作即可。

建議政府像建立「台灣農地資訊系統http://talis.coa.gov.tw/talis/」一樣,也建立「台灣經濟海域資源資訊系統」,進而規劃台灣經濟海域水產資源循環採捕復育方案;這種方案的研擬和實施,目前還只有政府才有能力進行。(政府已做了一部份資料整理工作,請參閱漁業資源資料庫http://ngis.zo.ntu.edu.tw/origin.htm、台灣漁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休耕休養農牧地的涵養與造林

在舊產品退出市場,還没有找到可獲利的新產品時,農民自然休耕休養,但任由農地荒蕪並不適當。農地除了生產農作物的功能外,還有生態環境方面維持生物多樣性、穩定傳統微氣候型態、怡悅人類性情等功能。許多專家建議讓休耕休養的水田蓄水、連同旱田旱地施作綠肥綠化、同時進行平地造林;政府亦已着手推廣,也提供價購作物其生產農地的規劃性休耕獎勵,只是不夠全面,仍需繼續努力。

水田蓄水(變成濕地)可以涵養地下水、維持生物多樣性、調節微氣候(有夏天冷房、冬天暖房效果)…;旱田旱地施作綠肥綠化可以復育農地生產力、吸收二氧化碳以減少其釋放量、維持濕度、穩定地表、減少風塵…

在都市內及其週邊、平原與沿海地區造林的益處眾所週知,但也會減少耕作與漁業養殖用地。應該獎勵民眾植樹(多半零散),但規模比較大、比較系統性的造林工作仍然需要政府在妥慎規劃後主動執行;我們在之後討論環境保育的文章中對此還會稍加着墨。

在山地森林部份,政府歷年花了不少預算進行林班地測量登記、地籍整理、復育、造林、建立森林資料庫…等工作。若檢討一下歷年預算總額、各項工作合理單價、以及工作成果,績效可能很不理想,大家需要策勵將來。

水利系統–由水利機關統一規劃協調全台水庫河域與給排水系統

台灣的水利系統從明鄭、清朝、尤其是日治時代到光復以後,歷屆政府賡續建設,在自來水供應、農田灌溉系統方面大致完備,但由於日久、農地轉用、休耕等原因,存在管路和管線失修、滲漏嚴重等問題需要處理。

我們建議把全台灣–包括所有人口集居地區、工業區、農業地區、休閒景觀區等所有地區之給水、雨水污水廢水處理及排放事宜,都交由水利機關負起全盤總規劃與協調督導的責任。這樣就可以把全台灣與水有關的水源、水庫、河域、平原塘埤蓄水滯洪、自來水系統、人口集居地區民生污廢水處理排放系統、農田灌溉系統、養殖漁業供排水、工業區供水與污廢水處理排放系統…都串連起來,同時加入全球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預估、以及防災等因素進行全系統考量。台灣面積不大,加以科學及工程能力進步,農業發展部轄下的水利機關應該可以把這項工作做好。

沿海的漁業用地規劃

從國政處理的角度看,沿海的漁業用地規劃需要通盤考慮沿岸以及沿海養殖業的用地需求、採捕(遠洋、近海、沿海…)漁業與養殖漁業的港口需求、沿海工業區建設與作業需求、河流及雨廢污水排放入海需求、運動遊憩觀光(郵輪、離島、近海、沿海、沿岸)需求、國際口岸需求、環海岸交通運輸需求、沿岸及海洋環保與生態復育需求、海平面上升對策需求、國防治安需求…等等,大家都需要使用濱海土地,許多該管機關單位需要一起協調、各自規劃。這種協調似乎由國土建設發展部來主持比較合適,若發生部際爭議難以協調,國土建設部即將爭議論點呈請行政院長(總統)迅速裁示。

在地的傳統農民同胞即將老去

現在台灣農村的情況是空屋率不低(主計處 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結果,當年底全台灣空屋率17.6%);村內實際務農的住民比率不高(平均不過半?),且多為以非耕作收入為主的兼業農民、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超過61歲。這些在地的傳統農民同胞對於農地的固着性相當高,不喜歡住城內,對於農地轉用、大幅增值裨益子孫心存期望。

政府從1973年開始訓練以機械作業為主的農村青年代耕隊,逐步推廣代耕。現在61歲的傳統在地農民10年後多已退休,農村兼業農民可能趨向消失,幾乎全由專業農民代耕。 大約25年後,當這一代傳統農民過去,多數農村中就幾乎没有真正的農民居住了。

需要保留多少農地?如何保留?

台灣多年來即存在應該保留多少農地的議論。我們建議如下:
1. 即使全球人口增加的趨勢己有不會惡化的跡象,但鑒於農地具有多樣功能,人類即使自覺富裕,亦不宜有紈袴心態,任意消耗地球的自然資源,何況大地已經出現無力負荷人類「如此惡搞」的強烈徵兆。
2. 所以應當「盡量」保留農地。但「盡量」是句空話,我們將在之後討論城鄉分佈時,對於人口集居用地與農地、環境保育間的平衡問題表示一點看法;現在先不談,以免重複過多。

將散漫的村落向鄉治所在地之街區集中,重建大片完整的農田地貎

到先進國家旅遊時,曾經參訪、甚至只要沿途經過當地農業地區的同胞,大概都會發現他們的農田大多壯濶完整,連同樣以小農立國的荷蘭、比利時等地區都一樣,台灣則農舍到處散建於農田當中,實在是弊多於利。

規劃和建設是從現狀出發,朝向理想目標前進之一連串變革的過程。如果「將散漫的村落向鄉治所在地之街區集中,重建大片完整的農田地貎」,是大家希望50年後台灣子孫們應該擁有的國土環境, 那就應該立即廢止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與集村興建農舍獎勵及協助辦法。再由農業部主持,協調國土建設部預測未來專業農民人數的可能變化、專業農民可接受之合理通勤距離( 譬如20分鐘車程)…; 然後在地圖上從市鎮鄉村分佈的現況出發,衡量未來全台灣人口遷移趨勢,模擬岀 50 年後實現可能性較高的最佳農民集居分佈型態;據以建議那些市鎮及鄉公所所在的鄉街應予保留或且擴大;那些鄉街計劃區應該限制新建建築(只能整修、美化現有居住房舍與環境),不使其漫延;那些村、甚至鄉公所所在的村,宜用獎勵措施使其逐漸消失。

政府可以依據未來專業農民人口預測,和所保留市鎮鄉的未來人口預測,在所保留市鎮鄉的邊緣或合適地點規劃新的農民或農村遷來人口的集居社區,規定建蔽與容積率(也許可建高樓);再以新社區原土地變更為建地地目的回饋土地、或其他公有土地、或建好新社區大樓的樓地板面積、或…設計獎勵辦法,鼓勵那些計劃廢除村落的居民與政府交換建地或樓地板面積、遷入附近的鎮(市)鄉。在合適的時候,政府可以宣佈廢止村的行政區域名稱,但在山地和丘陵地區可能仍有不少村規模的人口集居社區存在。

目前農業用地變更回饋金撥繳及分配利用辦法、及山坡地開發利用回饋金繳交辦法的回饋比例不高,而且可以不繳土地。為重建農田地貎,可能需要修法,使政府得以區段徵收、農(土)地重劃(同時調整建蔽、容積率)、或協議價購等方法取得需用土地。在執行時可用一個案子、多塊備選土地、甚至不同鄉備選土地的技巧來減少爭議。

在擬限制漫延及擬廢村落限建後,重建農田地貎的計劃不必採取過於激烈的手段,可以用50年來做。 這個想法聽起來比較大膽,不過值得深入研討。

政府成立獨資農業創投公司

農企家是農業發展的領導者。在鼓勵農業企業化時,政府可以成立農業創投公司來投資有希望的民營農企公司,盡量避免用公務預算直接進行補助補貼,以利計算績效。

同時在我國漁民涉及國際漁事糾紛時,政府及其駐外單位必需全力提供協助,不得以無邦交為理由推拖搪塞。如果無邦交是理由,那政府各機關所有駐在無邦交國家的單位就都該撤消了,可以節省好多人民的血汗稅金。

大開大闔、迎向挑戰

台灣位處亞熱帶、有不少先天上即適合發展的農業項目,之前數十年我們農民和農企家的表現優異、成績斐然。目前台灣農民的平均教育水準和所累積的專業技術在亞洲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可能僅次於日本。大家不必拼命阻擋技術外移,那是擋不住的,農企家們要努力的是如何運用本身現有的資源盡快在外國(譬如大陸)建立生產和銷售方面的領先地位,在台灣發展更先進的技術。也不必拼命阻擋便宜的好貨進入台灣,那也是擋不住的;我們不也不斷用便宜的好貨進入其他國家?

但政府要竭其智慧與能力、在無法獲勝的陣線,協助有關同胞有秩序的轉進;同時在有機會獲勝的戰場,調度資源協助企業軍團全力突破、擴大戰果。這種全國性、大局面的戰略和戰術協調,目前只有政府才有獲得國民授權的法律地位和資源去做,因此若是肆應變局失利導致民生衰頹,執政者自應負起執政績效不佳的責任。

在農業變革中不幸失業的農民同胞,政府可以社會福利措施協助他們。以後若有機會,我們會對台灣的福利政策表示一點看法。

隨著社會進步,和工業一樣,農業也愈來愈向技術和資本密集的方向發展,以台灣農業的基礎,在亞洲、甚至全球應該有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非常期待農企家們和科學家們能夠找到並且利用這些空間和機會,帶領台灣農民創造新的富裕年代。

希望在2020年時,
台灣農耕業組織已經企業化、出現卓越農企家
台灣農地地貎重建的工作已經上軌道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之十七–一般農業、農地問題與政府的農業支出

-
農業與農地的定義

依據中華民國96年1月29日公佈修正的農業發展條例中定義,農業包括農作、森林、水產(採捕、養殖…)、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農地指非都市土地或都市土地農業區(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及森林區之農牧用地)、保護區範圍內,依法供農作、森林、養殖、畜牧及保育使用之土地,以及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農舍、畜禽舍、倉儲設備、曬場、冷凍(藏)庫、集貨場、農路、灌溉、排水、農機中心、蠶種製造(繁殖)場、集貨場、檢驗場及其他農用之土地。依規定辦理休耕、休養、停養或有不可抗力等事由,而未實際供農作、森林、養殖、畜牧等使用者,亦視為作農業使用。

由於農業包括漁業在內,所以我們把漁港區域:漁港範圍內之水域及漁港建設、開發與漁港設施(供漁船出入、停泊及安全維護、管理之基本設施;供漁獲物拍賣、漁民休憩等非營利目的,提供漁民使用之相關公共設施;公用事業設施、相關產業設施及輔助漁港功能之其他一般必要設施)所需之陸上地區,均視為農業用地。

看起來全國土地以及經濟海域,在非都市計劃地區除了礦區、工業區和軍事設施以外的土地,加上都市計劃地區的農業區土地,大約都可視為農地。

一般農業問題

1. 農業所得低、政府投入大

下列有幾項政府機關的統計數字供大家參考:
a. 2008年中央政府政事別總支出經資門合計,經濟發展支出(農業+工業+交通+其他經濟服務支出)中的農業支出佔35.68%。(主計處)
b. 2008年中央政府機關別總支出,農業支出(農委會+經濟部水利署+內政部國家公園及地政司)佔中央政府總支出之7.84%。(主計處)
c. 2008年我國農業生產毛額名目金額佔全國GDP的1.68%。(主計處)
d. 2005年底農林漁牧業全體家數82.4萬家,其中包括休耕休牧休漁等未實際經營農業者超過14.4萬家;農漁戶家庭人數354.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數15.6%。(2005年農林漁牧業普查)
e. 2007年兼業農戶數佔總農戶數之78.5%、兼業務農人口數佔全國農業家庭人口數之87.5%;總兼業農戶中以兼業(非專業)務農為主之農戶數佔89.9%、全國兼業務農人口中以兼業務農為主之人口數佔90.1%;可見目前農業的「專業情況」。(2007年農業統計要覽)
f. 2009年4月實際從事農林漁牧工作就業人口數52.6萬人,佔全國實際就業人口數之5.14%。(主計處人力資源統計月報;依內政部統計2009年3月底全國人口數23,058,550人)
g. 2006年平均每戶農家所得約NTD94.1萬元,約為非農家所得之80.43%;其中來自農業所得、包含各項農業補助收入者為20.2萬元,占21.46%;農業外所得占78.54%。2006年農家平均每人所得為24.6萬元。(農委會2007年農業統計年報)
h. 2009年3月底投保農民健康保險人數合計1,573,606人,其中農會會員744,680人、非農會會員828,926人。(勞委會勞保局)
i. 2007年1,959,431名農會會員中,非務農的贊助會員佔47.4%(2007年農業統計年報)。依農會法規定,贊助會員除得當選監事外,無選舉權及其他被選舉權,但其他應享權利與會員同(其貸款比例另訂有特別標準)。
2. 台灣糧食自給率不足。(農委會2007年糧食供需年報:2006年台灣綜合糧食自給率,以價格做權數時為72.5%、以熱量做權數時為30.6%)
3. 總體而言,台灣農耕產品供給量小、品質不穩定、國際競爭力不足。
4. WTO對會員國逐年降低農產品關稅及補貼等要求,將衝擊農業在台灣本地市場的佔有率,使不少農產品業者面臨生存危機。
5. 遠洋漁業障礙增加(各國二百海浬經濟海域、國際漁場保育組織…)、近海、沿海水產資源枯減(過度捕撈、工業與養殖業廢水污染…)。
6. 國際漁事糾紛增加(船公司多自行設法解決)、漁船用油違規流用嚴重…
7. 工資、土地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農業經營成本增加。
8. 農耕、畜牧、漁業等產業技術大量外移(以外移大陸地區最多)。
9. 傳統農、漁業從業人口老化、子孫後繼乏人(2005年農林漁牧業普查結果,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農漁戶為60.92歲、農牧戶61.15歲)。
10. 委託代耕(由育苖中心、代耕中心、乾燥中心專業服務整地、育苗、插秧、施藥、收穫、乾燥作業)之農戶眾多。

一般農地問題

1. 繼承分割造成小農型態之可耕作地更加零細化。 依據 2005年農林漁牧業普查結果,每一農牧戶之平均可耕作地面積僅0.72公頃,其收入已無法維持一家生計,且妨礙機械化耕作。
2. 農作無利之休耕農地約佔耕地面積之31.7%(依2007年農糧署年報數字統計),多未加涵養。
3. 都市週邊農地有不少違規使用情事(建屋、建廠)。
4. 山地與坡地農業(耕作、禽畜養牧)、濫墾、山區產業道路等開發行為於動物排泄與廢棄物處理不當時,常造成地下水、溪澗與環境污染;於水土保持不完善時,常導致表土滑動,加速水庫淤塞、雨季常導致下游土石流災害。
5. 養殖漁業(內陸、沿海)常濫墾漁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鹽化、破壞濕地與潮間帶生態;養殖排放水亦常污染環境。
6. 農舍星散建造於大片農地中間(造成農地切割、降低機械耕作效率、單戶專用公共服務設施降低公共投資效益、破壞怡人地景…)。
7. 目前全台灣共有225處漁港(本島150、外島75處),沿本島海岸線平均約10.44公里即有一漁港,澎湖縣有67處漁港。在2005年開始公告廢止若干漁港之前,全台灣一共建設了239處漁港,這樣的密度令人有些難名其妙。(台灣漁業法規行政規則漁港目–台灣地區各縣市漁港類別及名稱一覽表)
8. 山村、農村、漁村之居住環境普遍較都市落後。

有點囉嗦的在「農業、農地問題」前面加上一般兩字,是因為農業中包括許多不同產業,各有其機會與問題,而我們在本系列文章中並無意討論個別產業的細節。

看起來相對於工業和服務業,農業比較弱勢,所以政府支出比較高比例的預算提供服務和補貼。農業的弱勢來自於在以供需決定價格的市場經濟中,和工業(以及服務工業的服務業)相比,農業以同樣工時所生產的產品,其勞力的附加價值往往較工業產品為低,導致一般農民的所得與生活水準較一般工人為低;同時全球農民眾多,大家難以聯合減產。這個問題在邏輯上似乎只能以
1. 用科技或管理能力,提高生產相同產品或差異化產品的生產力、或產品品質
2. 改生產其他高經濟作物來解決。

上列其他問題似乎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類:
1. 面臨後進國家興起的競爭壓力
2. 污染及破壞環境
3. 居住用地搶奪農地,造成不良後果
4. 農地所有權細碎,影響機械化耕作;同時農地僅能農用,土地銷售的自由受到限制,影響權益。
在本質上,這些壓力和工業所面臨者有些類似,下篇文章中我們將就農業的一般性問題提出一些看法。

希望在2020年時農民不再被視為弱勢族群